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金兰;张生远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的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下常见GIST表现特征为:①肿块多腔外生长,呈密实性,较大肿块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②肿块增强动脉期呈散在斑片样中等强化,静脉期呈均匀明显强化;③肿块范围超过5cm,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时考虑肿瘤恶变.结论螺旋CT扫描是诊断胃肠间质瘤常用和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对判断、定位胃肠间质瘤有着重要价值.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彬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点,研究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6例采取胃肠道的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 肿瘤的出现位置在胃部的19例、回肠3例、空肠5例、肠系膜与食管各3例、大网膜、职场以及升结肠各1例.所有胃肠道间质瘤中,呈良性的为14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直径小于5.0 cm;呈恶性的有22例,肿瘤的边缘存在分叶、肿块内部出现坏死,溃疡大且深,或向周围组织或远处侵犯与转移,直径大于7 cm.结论 在进行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过程中,CT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较好地对X线钡餐造影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弥补,同时对临床的早起诊断治疗、预后评价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 胃肠道间质瘤27例临床分析

    作者:汤衍斌;马涛;江小琼;邹远航;付世艳;孙淑明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7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48.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13例(48.1%),空肠7例(25.9%),回肠5例(18.5%),十二指肠、结肠各1例(各3.7%).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27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21例(77.8%),恶性6例(22.2%).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 18例,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16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 6例,平均随访26.4个月,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肝肺转移:2例死亡.5例恶性GIST术后辅以不规则化疗,但生存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①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②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③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 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志强;岳贤文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与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1)胃肠道淋巴瘤:病灶直径平均(5.1±0.5)cm.12例病灶边界清晰,17例病灶环肠壁生长,11例病灶与肠管分界不清.21例密度均匀,无出血或钙化,受累肠管内可见积气积液.(2)间质瘤:病灶直径平均(6.5±0.7)cm.11例边界光滑,7例与邻近肠管分界模糊.12例病灶生长不规则,13例腔外生长、7例腔内生长.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胃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128层螺旋CT在胃粘膜下微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博峰;李智明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在胃粘膜下微小病变(GSSL)初诊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取得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GSSL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上腹部增强CT,回顾性分析其在CT上的表现,包括部位、大小、强化特点及与突向腔内外情况,并分析其在CT上初诊的发现率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28层CT对28例GSSL初次诊断仅发现10例(35.7%),对28例GSSL诊断正确21例(75.0%),对21胃微小间质瘤诊断正确15例(71.4%),对3例胃微小脂肪瘤全部诊断正确(100%).结论:GSSL在CT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定位、定性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作者:张晓山

    目的:探讨CT对胃及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16例原发胃肠遗间质瘤中原发于胃7例,原发生于小肠6例,原发于十二指肠2例,原发生于横结肠1例.胃间质瘤中腔内生长者2例,腔外生长者1例,腔内外生长者4例;肠间质瘤中2例为腔外生长,7例为腔内外生长且以腔外生长为主,CT初诊检出15例,1例由胃镜检出,CT对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判断符合率为75% (12/16).结论:CT对胃肠道间质瘤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较可靠,可为该病手术切除提供明确病变范围,是术前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影像学工具.

  • CT诊断胰腺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许万博;刘小金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与胃和小肠,分别占60%和35%[1],发生在胃肠道外的间质瘤少见,可见于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后和胆囊等[2],胰腺间质瘤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均为个案报道,国外共报道14例,国内共报道6例,本文报道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胰腺 间质瘤 CT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作者:邹建华;郭晓红;孙萍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6例中发生于胃19例,结肠9例,十二指肠5例,肠系膜3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依据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方式可对胃肠道间质瘤做出较正确的定性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作者:邹建华;郭晓红;孙萍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6例中发生于胃19例,结肠9例,十二指肠5例,肠系膜3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依据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方式可对胃肠道间质瘤做出较正确的定性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分析

    作者:于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采用CT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应用治疗.并及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关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间质瘤状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关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检出的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生理特征,运用CT诊断能够更加准确显示出现肿瘤的部位、大小,这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魏曦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 年1 月至2010 年2 月间收治的48 例GIST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 组:A 组为行肿瘤局部切除者26 例;B 组为肿瘤所在器官大部或全切除者22 例.对2 组病例进行随访,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期,1 年、2 年和5 年生存率,并对2 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 组26 例中25 例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43 个月;B 组22 例均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44 个月,2 组比较,P>0.05.A 组1 年、2 年和5 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3.6%和73.3%;B 组为91.5%、81.7%和71.6%,2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照Fletcher 分级,高度风险分级的GIST 患者采用肿瘤所在器官大部或全切除者较行肿瘤局部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长及生存率高,P<0.05.结论 完整手术切除是治疗GIST 的好方法,但按照Fletcher 分级,高度风险分级的GIST 患者应采用肿瘤所在器官大部或全切除.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作者:许红英;司海鹏

    目的 分析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为临床经验积累提供基础,以利于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63例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根据肿瘤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将其平均分为3组,分析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间质瘤性质不同(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其肿瘤平均直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随着间质瘤性质的改变,其肿瘤直径会发生变化;免疫组化特征中的CD34及CD117可能是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特异性抗体,其临床诊断价值高.但是在诊断时,不能依靠其阳性概率来对间质瘤的性质进行判断.

  • 胃肠道间质瘤9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巩固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指导临床实践中该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92例患者中45例为良性间质瘤,21例为潜在恶性肿瘤,2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患者因为出现转移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以良性病变为主,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治疗
  • 空回肠间质瘤36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泰辉

    目的 探讨空回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36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发病至确诊时间2 个月至7 年.结论 小肠间质瘤预后甚好,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腹腔探查是避免小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空回肠 间质瘤 诊治
  •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余松涛;汤晓敏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s患者螺旋CT表现.结果:平扫33例中,瘤体呈均匀等密度10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略低或不均匀低密度23例.增强扫描16例中,病灶区呈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囊状改变4例,病灶中央大片状坏死伴周边部明显强化3例.33例中良性9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且呈圆形、类圆形,规则,边界尚清楚;恶性24例,直径多大于5cm,多数向腔外生长,边界不清楚,5例肿块中有坏死出血,4例发现转移灶.结论:螺旋CT检查对GISTs诊断虽无特异性,但可以准确定位,发现转移灶,显著提高GISTs的检出率,弥补常规胃肠道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的不足,对GISTs术前定位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邱培才;王少洪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分析了6例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6例恶性GIST均无消化道梗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广泛分布于胃(60%), 小肠(30%)和其它部位(10%),10%~30%GIST是恶性的,表现为腹腔内的扩散或肝转移; 常规病理学检查,GIST与平滑肌瘤/肉瘤等其它类型的梭形细胞肿瘤不易区别,确诊需要免疫组化或/和电镜检查;免疫组化CD34(+),Vimenti(+),Desmin(-),Actin (-) , S-100(-);恶性GIST应行根治性手术,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结论 GIST具有独特免疫组化表型,是有别于平滑肌肿瘤的一类成分复杂的间叶性肿瘤.

  • 空回肠间质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研究

    作者:黄祥成;巴明臣;卿三华;李国新;石汉平;闻英

    目的探讨空回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13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头晕、乏力、黑便,发病至确诊时间2月~7年.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小肠出血2例、核素扫描发现小肠出血1例.剖腹探查确诊7例,腹腔镜探查确诊4例, 因其他疾病腹腔镜探查确诊1例,术前确诊仅1例.随访2月~9年,除1例患者死于其它疾患外,余12例患者均健在,未发现空回肠间质瘤复发.结论空回肠间质瘤预后甚好,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探查是避免空回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胃肠道外间质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莉;张标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0例经组织学诊断为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切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DOG1、CD117、CD34、S-100、vimentin、SMA、CD68、Ki-67和desmin等的表达.结果 EGIST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发现腹部包块.肿瘤源于肠系膜15例,网膜6例,腹膜后5例,其他部位4例.肿瘤平均直径12 cm,其中梭形细胞为主型23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型4例.免疫组化:DOG1、CD117、CD34、vimentin、Ki-67、SMA、CD68和S-100(+),desmin(-).结论 EGIST的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大体形态、组织学、免疫组化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DOG1和CD117在EG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EGIST需与相同部位的平滑肌肿瘤、恶性神经鞘膜瘤等鉴别.

  • 腹腔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肺转移1例

    作者:唐雪峰;王中渝;叶明福;孔莹琴

    患者男性,44岁.无明显诱因反复上腹隐痛9个月,并放射至腰背部,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腹部B超示右中腹探及多个大小不等弱回声结节,大11 cm×8 cm大小.腹部CT示右中腹部10 cm×7.6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边缘强化明显,中心呈低密度坏死区(图1).胸部CT示左肺门有一直径2.5 cm肿块影,左上、中肺可见结节影,增强有强化.

    关键词: 腹腔 间质瘤 转移
  • 高分化脂肪肉瘤样胃肠间质瘤1例

    作者:车潇良;吴红梅;张宏图;蔡媛

    患者女性,63岁.左上腹不适3天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左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CT示脾胃间隙软组织包块,边缘光滑,与胃边界尚清.术中见肿块位于胃后壁,质软,与胃后壁界限不清,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可,距肿瘤边缘2 cm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结节性肿物1个,表面呈多结节状,大小8 cm ×6 cm ×6 cm,表面光滑;切面灰黄色为主,灶状灰红色,质细;另附小块胃壁组织,大小4.5 cm×4 cm,其黏膜与黏膜下层分离.

618 条记录 1/31 页 « 1234567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