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氢分子的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作者:范燕宾(综述);杨巍(审校)

    氢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嗅、无毒的抗氧化剂为众所知。近期有研究报道,氢气可有选择性地清除羟基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而不影响其他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氧类物质,其在临床治疗上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传统抗氧化剂相比,氢气有诸多优点,如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快速扩散至靶点、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纤维化等。该文就氢气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认识和研究氢气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氢气 抗氧化剂 疾病
  • NOTCH1/PI3 K信号通路在T-ALL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煜媛;李翔鹏(综述);黄羽;李彩霞(审校)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T-ALL)是进行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 T细胞克隆增生、积聚和组织浸润为特点,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15%。 NOTCH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及两者之间通过下游靶基因和靶蛋白实现的交互作用在T-ALL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的认识逐渐深入, NOTCH1和PI3K-Akt信号通路成为治疗T-ALL的新靶点。

  • 免疫反应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亚楠(综述);容松(审校)

    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级联反应,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循环细胞、细胞间质和许多生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炎症反应介导的损伤是 IRI的主要机制,且主要是由经典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补体、趋化因子等参与了IRI。另外,一些免疫细胞也参与其中,尤其是T淋巴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类型有关,并在损伤的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的损伤或保护作用。

  •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桂柳(综述);黄赞松;周喜汉(审校)

    幽门螺杆菌( Hp)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的主要病原菌。目前Hp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抗菌疗法,但此法存在复发率高、难以群体防治的不足,而Hp疫苗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尚未找到高效、安全的Hp疫苗。近年来Hp 疫苗在实验研究、免疫机制、免疫佐剂与呈递系统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婧(综述);欧阳瑶(审校)

    树突状细胞( DCs)作为免疫应答的启动者,是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炎症性疾病,而且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DCs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但相关研究并不深入。临床医师和学者们应进一步研究DCs与 COPD 的关系,为 COPD 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从而降低COP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白细胞介素33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忆梦(综述);宋传旺(审校)

    白细胞介素(IL)33属IL-1家族成员,可通过结合到ST2和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异二聚体复合物产生激活信号。 IL-33组成性或诱导性地表达于体内多种组织或免疫细胞。其一方面可诱导表达ST2的T细胞增殖、分化,分泌辅助型T细胞( Th)2型细胞因子,另一方面可激活固有淋巴细胞分泌 IL-13,从而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因此,IL-33可通过激活适应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在哮喘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圣杰;刘耀;雷清春(综述);赵宁辉(审校)

    随着人口老年化日益加剧,淀粉样血管相关性脑出血这一老年性、非外伤性、非高血压性脑出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对此展开研究,在其发病机制上,“种植”学说为多数学者所认可,且有学者从基因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其严重程度则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在其治疗方面目前更多的是对其病因治疗的探寻及预防,但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可(综述);赵冬雪(审校)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类似趋化因子的功能,在固有免疫、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MIF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受下丘脑-垂体的调控,低氧、内毒素、炎性因子等均可诱导其表达。 MIF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它参与了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痴呆、胶质瘤、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心脏干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旁分泌作用

    作者:俞凡(综述);石蓓(审校)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传统的药物及介入治疗虽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降低其短期病死率,但病程的不可逆转终会致患者死亡。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心脏干细胞( CSCs)作为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治疗效果倍受期待。 CSCs除了可分化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外,还可通过分泌各种细胞活性因子来改善受损的心肌,并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为CSCs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角度。

  • 血清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玮;刘烨;黄垚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不同病程阶段分为初治组40例、缓解组32例和复发组22例,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其血清铁蛋白、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40.4%(38/94)比7.5%(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缓解组、复发组血清铁蛋白高于对照组[(648±78)μg/L、(390±74)μg/L、(680±102)μg/L比(122±26)μg/L],初治组、复发组高于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初治组和复发组 CD3+、CD4+及 CD4+/CD8+低于对照组[(52±6)%、(54±6)%比(72±7)%;(25±6)%、(27±56)%比(45±6)%,0.9±0.4,1.0±0.4比1.6±0.5],缓解组CD3+、CD4+及CD4+/CD8+[(69±6)%、(43±4)%、1.6±0.3]高于初治组,复发组CD3+、CD4+及CD4+/CD8+低于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敏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麻醉,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手术结束前30 min 静脉泵注0.5μg/kg 右美托咪定,15 min 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的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寒战评分、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结果试验组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寒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73±0.13)分比(1.48±0.10)分,(92.1±2.3)分比(79.6±2.4)分,(93.2±2.4)分比(79.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试验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25.4±1.0)分比(27.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照组[7.5%(3/40)比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寒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与睡眠质量的研究

    作者:李丹;母华国;桑玲;汤显斌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226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病理分期采用 Gleason 评分系统,临床分期依据 TNM 系统。结果PSQI平均得分为(8.3±6.2)分;睡眠质量差的102例(44.9%),不同年龄段(60~69岁88例,70~79岁82例,80岁及以上56例)患者PSQI得分、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高分化组82例,中分化组74例,低分化组70例,不同Gleason分级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 总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分级(高分化组82例,中分化组74例,低分化组70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63例,Ⅱ期69例,Ⅲ期41例,Ⅳ期有53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PSQI得分、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医学综述》的指标数值

    作者:

    《医学综述》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同类学科48种期刊中的总被引频次(4045)排名第7位、影响因子(0.447)排名第31位、综合评价总分(56.5)排名第8位、学科影响指标(0.96)排名第2位(5个并列),他引率0.95;在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总被引频次8755、影响因子0.978、他引率0.98、学科影响指标0.85、学科扩散指标9.33、扩展H指标11。

  • 曲安奈德对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妍;张宏彬;庞润晖;史俊虎;白萍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对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以上睑退缩为主要特征的甲状腺相关眼部患者101例,共112眼,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55眼,给予患者进行上穹窿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次用量0.7 mL,每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7周;对照组51例57眼,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口服泼尼松40~60 mg,连续治疗7周。在治疗前和治疗7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睑裂高度、上睑退缩值、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积分的变化,并分析其疗效,统计其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治疗7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71.9%(4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睑裂高度和上睑退缩值低于对照组[(8.4±1.1) mm 比(9.1±1.1) mm,(0.53±0.06) mm比(0.72±0.0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AS积分低于对照组[(1.62±0.22)分比(3.02±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患者,能有效且快速的降低患者的睑裂高度、上睑退缩值以及CAS积分,其疗效显著且稳定,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的影响

    作者:赵虹;陈玲;关冰蕾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鞍山市第三医院妇收治的9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MFP方案(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及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8.0%(32/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6%(28/4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7%(45/47)比78.7%(37/47),P<0.05]。治疗后研究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1.5)%比(62.7±10.4)%,(49.2±8.1)%比(39.4±7.3)%,(2.1±0.3)比(1.5±0.2)],CD8+显著低于对照组[(23.7±5.0)%比(2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 CYFRA21-1、SCCAg 显著低于对照组[(0.9±0.1) mg/L比(1.8±0.3) mg/L,(3.3±0.4) mg/L比(5.6±0.6) mg/L](P<0.01)。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脱发等,其中研究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外周血OPN、CK-19及MUC1表达水平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洪伟;罗杰;罗涛

    目的:探讨外周血骨桥蛋白(OPN)、细胞角蛋白19(CK-19)、黏蛋白1(MUC1)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中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测定患者外周血中 OPN、CK-19及 MUC1表达情况,以分析三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 OPN、CK-19及 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31/50)、30.0%(15/50)和48.0%(24/50),而对照组仅2例 OPN表达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健康组中三者均为阴性。观察组 OPN、CK-19及 MUC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OPN、CK-19及MUC1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86.4%(19/22)比42.9%(12/28),54.5%(12/22)比7.1%(2/28),68.2%(15/22)比32.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OPN、CK-19及MUC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1.8%(18/22)比42.9%(12/28),45.5%(10/22)比14.3%(4/28),54.5%(12/22)比39.3%(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CK-19及MUC1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明显上调,并且在Ⅲ期和Ⅳ期患者或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更高。提示其对乳腺癌微转移有一定预测作用。

  • 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作者:刘怡;黄明钜;谭晓燕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放化疗组(63例)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63例)进行单纯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1.5、3、5年生存率。结果放化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5%(57/63)比74.6%(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和呕吐、血液毒性、胃肠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54.0%(34/63)比28.6%(18/63),49.2%(31/63)比17.5%(11/63),57.1%(36/63)比22.2%(14/63),66.7%(42/63)比19.0%(12/63),38.1%(24/63)比19.0%(12/63),39.7%(25/63)比15.9%(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5年,放化疗组1.5、3、5年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成效显著,患者3、5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值得临床推广。

  • 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及抑癌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王红莉;曲延刚;李虹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以及抑癌基因 p53三项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肿瘤切除术后的NSCLC 患者44例病变组织作为观察组,另选3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 TTF-1、CK7及p53在NSCLC及肺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 NSCLC中该3项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44例NSCLC患者中的TTF-1、CK7、p53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0/44)、45.5%(20/44)、52.3%(2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35)、5.7%(2/35)、2.9%(1/35)(P<0.01)。男性患者TTF-1、CK7阳性率显著低于女性( P<0.05);无吸烟史患者TTF-1、CK7阳性率显著高于有吸烟史患者(P<0.05);高分化患者TTF-1、CK7、p53阳性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患者(P<0.05)。 N0患者TTF-1、CK7、p53阳性率显著低于 N1+N2患者(P<0.05)。生存时间≤3年患者 TTF-1、CK7、p53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3年患者(P<0.05)。结论 TTF-1、CK7以及p53在 NSCLC 组织中呈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霄汉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 KAO 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臭氧关节腔内注射,40 mg/L,每次15 mL,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随后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次2.5 mL∶25 mg,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压痛、肿胀、浮髌试验、下蹲试验评分及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0.4)分、(1.1±0.3)分、(1.2±0.5)分、(0.9±0.3)分、(1.2±0.6)分、(5.5±1.1)分,对照组分别为(1.9±0.4)分、(2.0±0.3)分、(1.5±0.5)分、(1.4±0.5)分、(1.8±0.5)分、(8.7±1.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2%(41/47)比66.0%(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在缓解患者KAO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臭氧、透明质酸,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脑延髓池径线的超声检查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熊毅;关云萍;项宇识

    目的:探讨小脑延髓池径线的超声检查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12月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诊治的孕产妇24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分析孕周与小脑延髓池宽度的关系。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观察小脑延髓池宽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结果32周及之前,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间呈正相关(r=0.724,P <0.05);33周及之后,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间呈负相关(r=-0.721,P<0.05),小脑延髓池宽度<8.0 mm及8~10 mm的胎儿发生畸形的比例分别为0.58%(1/172)和3.08%(2/65),均显著低于小脑延髓池宽度>10 mm的胎儿畸形的比例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小脑延髓池发育与孕周存在密切关系,当小脑延髓池宽度明显增大至>10 mm,胎儿畸形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 百强固位纤维用于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

    作者:吉蒙蒙;徐斌;汤海峰

    目的:探讨百强固位纤维治疗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 GI)和龈沟出血指数( SB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164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松动牙固定方法分为 A 组(38例,56颗牙),B组(34例,53颗牙)、C组(36例,55颗牙)。 A 组采用百强固位纤维联合流动树脂,B 组采用钢丝联合树脂,C组采用牙弓夹板。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 GI和 SBI评价3种固定方式对牙龈和周围健康牙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拆去固定装置6个月后疗效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92.1%(35/38)比6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 B 组[85.4%(28/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口腔GI评分呈治疗后6周升高,治疗后6个月下降的趋势(P<0.05);A组和C组SBI评分呈治疗后6周升高,治疗后6个月下降的趋势(P<0.05), B组SBI评分呈下降趋势。三组患者GI、SBI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强固位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固定前牙外伤松动牙,疗效显著且稳定,对牙龈和周围健康牙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 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阮玉泉;王丽;孙战风;唐冬云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恩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病患者共94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于餐后口服,每次服用1粒,从每日3次开始逐渐增加药量,至出现明显疗效为止,用药量每日不超过6粒;研究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患者于餐后口服,每次服用2粒,每日6粒,根据患者病情服用2~3周后用药量减至每次1粒,每日3次。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Loeweistein 作业治疗认知评定(LOCAT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8)分比(65±8)分,(22.4±3.7)分比(18.3±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观察分析

    作者:刘艳萍;韦东泉;周晓峰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C 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蛋白/尿肌酐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单纯型糖尿病组(<30 mg/g,n=28)和糖尿病肾病组(≥30 mg/g,n=72),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单纯性糖尿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53±0.47) 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7.23±1.13) mg/L。糖尿病肾病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2.14±0.63) 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19.35±4.12) mg/L。健康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71±0.21) 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1.91±0.34) mg/L。糖尿病肾病组高敏 C反应蛋白和 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蛋白尿水平的提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 P<0.05)。小量蛋白尿组高敏C反应蛋白为(1.70±0.31) mg/L,C反应蛋白为(12.53±1.24) mg/L。中量蛋白尿组高敏 C 反应蛋白为(2.39±0.32) mg/L,C反应蛋白为(22.36±3.11) mg/L。大量蛋白尿组高敏C反应蛋白为(2.91±0.47) mg/L,C反应蛋白为(32.93±4.35) mg/L。大量蛋白尿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小量蛋白尿组、中量蛋白尿组(P<0.05);中量蛋白尿组显著高于小量蛋白尿组(P<0.05)。结论炎性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致病过程,为糖尿病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核因子κB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黎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 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TNBC 93例( TNBC组)、非 TNBC 100例(非 TNBC 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NF-κ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其与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 TNBC组患者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为59.1%(55/93),高于非TNBC组的44.0%(4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组织学分级Ⅰ级 NF-κB 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级和Ⅲ级,PCNA阳性者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 PCNA 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为82.3%(14/17),未死亡组为54.0%(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的NF-κ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 TNBC 患者,而 NF-κB 的高表达预示TNBC患者预后差。

  • 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CRP、D-二聚体等指标对重症肺炎预后的价值

    作者:昌盛;郑仁虎;向玲;熊勤攀;金勇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动脉血乳酸( Lac)、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 CRP)以及D-二聚体预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岳池县人民医院ICU病房的10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55例),测定两组患者入住ICU后APACHE Ⅱ、Lac、氧和指数、CRP以及D-二聚体等指标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入ICU时,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SCAP)比例、机械通气比例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氧和指数、Lac、CRP以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3±4.2)比(27.5±5.1);(278.1±25.3)比(257.4±29.0);(3.3±1.1) mmol/L 比(4.3±1.3) mmol/L;(72.0±28.9) mg/L比(105.5±32.7) mg/L;(3.5±1.2) mg/L比(5.2±2.1) mg/L](P<0.01);死亡组中APACHEⅡ>30分(69.2%)、氧合指数<250(68.4%)、Lac>4 mmol/L(69.1%)、CRP≥100 mg/L(74.4%)以及 D-二聚体≥5.0 mg/L (73.2%)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分别为(30.8%、31.6%、30.9%、25.6%以及2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PACHEⅡ、氧和指数、Lac、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超越临界值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临床在诊疗时应密切注意。

  • 漏订2016年《医学综述》杂志的读者可以补购

    作者:

    尊敬的广大读者,感谢您们对《医学综述》杂志一如继往地支持、信任和厚爱!针对没有订阅到2016年第1期和第2期杂志的读者和单位,为保证您的全年刊期完整,我们特别作了准备,您可以直接给本刊编辑部来电来函、发送电子邮件联系补购。

  •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陈军宝(综述);卢建建(审校)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畸形(PFHA)是一种少见的机能紊乱综合征,主要以单侧面部萎缩为特征。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有多种方法可运用于面部软、硬组织重建,包括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组织皮瓣移植技术、正颌外科、骨移植、人工材料填充等。 PFHA患者的病情进展时间较长,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面部的对称性和功能是外科治疗的关键。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

    作者:李乐(综述);艾荣;蒋加磊(审校)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全球范围内的疾病,也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发病率攀升,难治或重症病例增加,这部分病例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棘手,已成为儿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外尚无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指南,临床上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的现象。合理、有效的诊治重症支原体肺炎,减少后遗症发生,改善疾病预后是每一位儿科医师的期望。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作者:冯翠玲;闫俊强(综述);白树风(审校)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PIS)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临床亚型。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直接或间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恶化,导致 PIS的发生。该文就不同糖代谢异常促进 PIS发生的作用机制、特点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糖代谢异常在PIS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肺保护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伟(综述);陈萍(审校)

    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中通气关系密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LPVS)能够减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损伤,改善患者氧合,获得较好的预后。小潮气量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及肺复张策略( RMs)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然而,机械通气并非仅限于ALI/ARDS患者,相比之下,全麻手术人群基数较为巨大,LPVS是否同样适用于该部分人群一直存在争议。

  • 脊髓损伤肌痉挛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亚琴(综述);李竹;王盾(审校)

    脊髓损伤肌痉挛是脊髓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分析物理治疗、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神经阻滞以及中医疗法等治疗脊髓损伤肌痉挛的方法,认为脊髓损伤肌痉挛的临床治疗应综合考虑,优先给予物理治疗,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主张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宫腔粘连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戚亚琴(综述);王素敏(审校)

    宫腔粘连( IUA)主要是由子宫内膜受损所致,可致不孕及流产等。近年来,由于宫腔操作增加以及对IUA认识和诊断水平提高,IUA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手术风险大,复发率高,预防再粘连手段有限,严重威胁育龄期女性身心健康。现有治疗对子宫内膜生理功能修复并不理想,内膜修复障碍可能是IUA发生的主要机制。目前对IUA内膜修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如果能破解IUA发病机制,或许可为IUA防治提供思路。

  • 咖啡因在肥胖、糖尿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寒旸;周艳;龚宇;高文强(综述);汤黎明(审校)

    近年来随着对肥胖、糖尿病和肿瘤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或者食品被发现在这些疾病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作用,而咖啡因正是其中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揭示了长期饮用咖啡或者摄入咖啡因与降低肥胖,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风险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大量的体外实验也通过探索咖啡因的作用机制为其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

  • TET家族蛋白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光旭(综述);李仙锋(审校)

    人类基因组中DNA的5-甲基胞嘧啶(5-mC)在人类发育、衰老和疾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ET家族蛋白能够将5-mC 转化成5-羟甲基胞嘧啶(5-hmC),成为一个导致DNA脱甲基作用和维持细胞本身的潜在机制。 TET家族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该文将揭示TET家族蛋白在不同目标基因中的 DNA脱甲基、转录调节以及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 TET家族蛋白有可能成为神经胶质瘤治疗方法的新靶点。

  •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及靶向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音(综述);陈宏(审校)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在肺癌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在靶向药物中的疗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EGFR的突变状态是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预测因子,是使用靶向药物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 EGFR 突变检测的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因此寻找可能替代或辅助EGFR突变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内皮抑素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秀宁;梁霞(综述);唐勇(审校)

    随着肿瘤血管依赖学说的提出,发现了血管生成抑制物内皮抑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内皮抑素的认识也逐渐增多,有些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该文综述了内皮抑素的发现及其结构、其发挥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机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重组内皮抑素的构建及其在膀胱癌细胞水平、动物模型水平上的研究。深入了解内皮抑素对膀胱癌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期待内皮抑素能在膀胱癌等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纳米技术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思思(综述);周英琼(审校)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起病隐匿,确诊多为中期晚,致死率高。纳米材料因其直径小、分布均匀,经表面修饰后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以及靶向定位能力,日益成为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纳米药物不同载体的特性、纳米技术在卵巢癌肿瘤细胞特异捕获及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在化疗、放疗和基因治疗中的新研究进展。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恶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研究进展

    作者:金凤(综述);刘延庆;钱亚云(审校)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是细胞内许多重要信号转导通路的枢纽,参与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迁移等),其功能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以mTOR为靶点的抗肿瘤基础研究已是当前热点。上皮间质转化( EMT)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受多种转录因子以及Wnt、转化生长因子β、Notch等信号通路的调控。 mTOR结合蛋白、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均参与恶性肿瘤EMT进程, mTOR可正性调控EMT,改变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能力。

  • 齐墩果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月乔(综述);杨宇(审校)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对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研究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抑制肿瘤的有效物质被发现。齐墩果酸( OA)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抑癌作用的重要植物提取物,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随着对齐墩果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也逐渐被发现。研究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的抗肿瘤机制存在多条途径。

  • miR-375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安然(综述);刘鸣(审校)

    微RNA(miRNA)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其中 miR-375更是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 miR-375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呈现低水平表达可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相关研究证明,增强 miR-375表达可发挥抑癌作用。同时既将 miR-375作为癌症的治疗靶点之一,又将miR-375作为癌症预后的判断标志之一,更可以为癌症的治疗拓展新的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研究miR-375对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学芳;李雷(综述);沈世林;王文辉(审校)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往往被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索拉非尼(多吉美)是一种多靶向分子药物,其作为晚期肝癌一线的标准治疗方式,已逐渐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随机试验已证明,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使患者获益。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陈晓文;李竞(审校)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依赖锌离子的内源性蛋白酶家族,又称明胶酶B,主要功能是降解和重构细胞外基质,其参与了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不只是与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因子有关,而且与MMP-9也有关。 MMP-9参与了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等的发生、发展,在糖尿病防治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方珂(综述);陆付耳(审校)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紊乱是成年人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甲状腺激素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对葡萄糖转运体的调控以及与皮质激素交联参与了血糖的调控,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内分泌平衡。然而受遗传、自身免疫、体内外环境变化诸如遗传基因易患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因子的影响,这种平衡被破坏,导致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同时或相继出现。因此,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 胆汁酸对糖脂及能量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淑芹;张菁(综述);方启晨(审校)

    胆汁酸由胆固醇在肝内合成,是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以往对胆汁酸功能的认识主要是其在促进脂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方面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还是一种有效的内分泌代谢调节因子,能够激活多种核受体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调节其自身代谢、糖脂代谢的稳态以及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胆汁酸及其代谢调节通路可为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胆汁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柳;牛尚梅(综述);马慧娟(审校)

    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代谢影响代谢综合征某些因素的发展,同时其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核激素受体法尼醇X受体和膜受体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在糖脂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减肥手术可以使胆汁酸水平增加,同时降低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因此,使用胆汁酸树脂、TGR5激动剂或FXR激动剂调节胆汁酸的水平和信号,或许可以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

  • 生长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肺纤维化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黄贵川(综述);刘代顺(审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肺部系统疾病中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的严重肺部顽疾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预后。 ARDS后肺纤维化的发生是 ARDS病情进展的重要一环,同时生长因子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血清学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生长因子在ARDS后肺纤维化的具体机制,以期从生长因子角度出发来防治ARDS后肺纤维化。

  • 心脏X综合征中医病机概述

    作者:观云;毕颖斐(综述);毛静远(审校)

    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心脏X综合征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床报道日益增多,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也日渐丰富,现代医学主要承袭冠心病用药及雌激素替代治疗,效果不甚令人满意。而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临床优势。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临床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鹏(综述);周国庆(审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指由于各种肺内和肺外疾病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由于ARDS患者肺组织液体增多,影响呼吸氧合,需要限制液体;但血管内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必须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因此ARDS患者临床治疗上存在矛盾和困难。血管外肺水( EVLW)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被提出,该技术在近几年逐渐发展成熟,并慢慢应用于重症患者液体的管理方面。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