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的分子机制研究初探

    作者:于大淼

    近年来,在骨科领域中如何利用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成为医学界广泛瞩目的焦点.该文阐释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系统对破骨细胞分化、激活和凋亡的调节机制,并探讨在骨搬移技术治疗中压应力如何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为进一步研究Ilizarov的骨搬移技术通过压应力刺激骨不连组织及其骨不连细胞治疗骨不连的机制打下基础.

  • β3肾上腺素受体对老年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作者:崔然;陈枚洁;谢冰冰;安慧玲;缪国斌;徐援;王广;李晓红;孙继红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家族在心血管系统自身调节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近发现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因与β1AR、β2AR截然相反的负性肌力作用而受到较多关注.该文主要阐述β3 AR在心室肌和心房肌中的作用,并特别概述了患有心衰的老年人心肌β3 AR的变化及β3AR对老年性心衰的影响.

  • 心源性恶病质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变化

    作者:樊勤梅

    心源性恶病质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到后期的一个不可逆过程.它的特点是新陈代谢、炎症、内分泌途径的重构.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参与葡萄糖,蛋白质和脂类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机体构成.心源性恶病质患者体内的上述三个信号受损,导致合成/分解代谢失衡.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心源性恶病质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IGF-1信号的变化、发生机制及细胞因子对其调控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心源性恶病质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在研究细胞内相互作用蛋白质中的应用

    作者:刘侠

    为了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功能并建立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网络,各种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方法应运而生,串联亲和纯化(TAP)技术就是其中之一.TA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标签基因融合入靶蛋白基因,转入细胞系后表达带标签的靶蛋白,使用标签的特异性对靶蛋白进行纯化和相关研究,而该技术在实际运用会遇到标签选择、标签位置的选择和重组表达等一系列问题,该文介绍TAP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技术要点.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关文涛

    角膜新生血管(CNV)是角膜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表明,CNV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调控表达密切相关,随着抗VEGF药物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其在治疗由角膜疾病引起的CNV这一病理过程中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对抗VEGF药物治疗CNV性疾病的几种方法进行综述.

  • 多功能蛋白BAG-1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曙辉;江孝清

    BAG-1属于共分子伴侣家族成员,是一种多功能结合蛋白,可与各种信号因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基因转录及细胞运动等调节作用.近研究发现在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BAG-1表达水平和活性的异常升高,且证实它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地研究BAG-1蛋白对揭示细胞生长调控机制、肿瘤发生机制和探索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均具有重要意义.

  •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卞子辰

    骨性关节炎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雌激素水平的改变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存在紧密的联系,雌激素受体在全身各关节软骨中均有广泛分布.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其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远高于同龄男性,并且同样高于绝经前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并且可以缓解骨性关节炎发病后症状.该文对目前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骨性关节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鉴定指标

    作者:马新喆;张娟娟;吕洋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该文对B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鉴定指标结蛋白、α肌动蛋白、肌钙蛋白、间隙连接蛋白43、肌细胞增强子2C、心脏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4、Csx/Nkx2.5、超极化激活的核酸环化酶门控的离子通道2/4、肌球蛋白重链等予以综述.

  • 原发性血色病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燕;程思根

    原发性血色病(HH)为铁代谢异常的疾病,在高加索人群中较常见,而在中国较罕见.很多医师对HH认识不足,常常导致漏诊或者误诊.经文献检索,从1975年至2011年,中国报道的HH仅130余例,而其中极少进行相关基因检测.而有限的对中国人进行HH相关基因检测的结果则表明在高加索人种中导致HH的常见基因突变极少发生于中国人,提示中国人中HH的发生不同于高加索人种.故对中国的HH的临床特点及致病机制进行探讨,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今后的诊治有所帮助.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作者:张俊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早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而且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已经得到极大地提高.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并且证实微炎症状态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及早干预处于微炎症状态的透析患者对改善营养状态及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TNF-α、IL-6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齐林;王为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过程是包括多种细胞因子在内的自身免疫的异常,终导致组织的损伤,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中肠道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参与炎症的发生以及信号的转导.该文就近年来TNF-α、IL-6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予以综述.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血清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增强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两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细菌感染、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证实并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一些热点研究表明,SAA、CRP作为新型急性炎性反应标志物,参与了粥样斑块形成及发展过程,急性脑梗死出现明显增高,能预期病情严重程度和判定预后,可作为鉴别脑梗死亚型和前后循环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该文就SAA、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临床进展

    作者:范倩倩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对该病诊疗技术的发展,非典型核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胆红素神经损伤的诊断越来越困难.为了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进一步指导患儿的康复及预后,该文对胆红素脑病在实验室、影像学等方面的诊断技术予以综述.

  • EZH2基因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梅

    Polycomb group (PcG)蛋白家族是一组在胚胎发育中起作用的基因调控因子,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l(PRC1)和PRC2两种蛋白质复合物.PRC2是一个作用于组蛋白H3赖氨酸位点K27的高度保守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是构成PRC2蛋白复合物中的一个催化亚基.近期大部分肿瘤研究表明,EZH2在多种癌组织过表达,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该文阐述EZH2的生物功能及与多种肿瘤组织的密切关系,讨论EZH2与其他表观遗传修饰酶间的关系和EZH2过表达的结果及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与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DEF)诊断逐渐明确,而同型半胱氨酸(Hcy)也已经被证实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医学界对Hcy代谢过程、作用及临床价值的了解不断加深,特别是对其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更是广泛关注.该文旨在对HF-DEF与Hcy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邝敏亨

    自从幽门螺杆菌被发现和分离以来,其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首要致病因子.该文就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原因、感染特征以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平背畸形相关矫形技术进展

    作者:张国莹

    胸椎平背畸形是一种重要的脊柱矢状面畸形,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十分常见,表现为胸椎后凸角度减小,甚至在顶椎附近出现局部的前凸畸形.胸椎后凸角不足会影响胸廓容积,如果脊柱其他区域无法代偿,将导致矢状面的失衡.近年来矫形器械系统的发展很快,矫形技术也日趋完善和多样化,术者对矢状面畸形的矫正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器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手术方式的改进,将为矫正胸椎平背畸形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 容量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

    临床上难以通过体检及静态指标判断患者的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不同检查者对同一患者容量状态的判断有所不同,而且静态指标并不能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虽然根据每搏输出量变异度、脉压变异度及被动抬腿实验等可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但因严格的限制条件极大降低了其在临床运用的预测价值.

  • 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

    作者:雷小雨

    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是一种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监测技术,是通过记录食管腔内阻抗变化来反映食团的性质及运动情况.相对于传统的胃食管反流监测手段,它可以全面监测反流,并在一定程度反映食管的动力和功能.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儿童,并被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脏和营养学组推荐为儿童GERD的首选监测方法,但在国内,其在儿科的研究较少.该文结合儿童的特点,从技术原理、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优缺点等方面对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进行介绍.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防治免疫排斥用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少莉;孙亚杰;马明春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一直是影响角膜移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也是眼科角膜病专业研究的重点.目前许多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已逐步应用到临床,这对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回顾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分析常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总结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中药,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前景

    作者:邹士东

    胫骨远端骨折历来是骨科治疗的难题.胫骨位于皮下,软组织覆盖少,高能量损伤致骨折的同时多伴有广泛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加之局部血液循环差,易发生局部皮肤缺损、缺血坏死、骨外露、骨髓炎等并发症,所以钉板系统一直在该类骨折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带锁髓内钉具有可闭合复位、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该文就带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前景两方面进行综述.

  • 小儿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

    作者:张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儿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已趋于多样化和个体化,传统的开放手术已逐渐被新近发展起来的微创治疗方式所替代,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也有着其固有的优点和缺点.如何在治疗小儿尿路结石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临床医师掌握不同微创治疗方法的各自特点.该文对目前小儿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及其特点予以综述.

  • 老年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蕾;黄心元

    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是近年来提出的肺炎新概念,在发生时间上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同,但其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与之有很大区别,具有基础病多、临床表现重、病原菌复杂且耐药性高、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等特点,在病原学方面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包括多重耐药菌,在老年人多发,因此了解其临床及诊疗特点对改善老年肺炎的预后有较大意义.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统;赵丹;李娇娇;史东东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先天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血栓形成.目前NVM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该病的预后差异较大.该文从NVM的流行病及遗传学特点、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NVM的诊疗提供依据.

  • 围术期肥胖患者呼吸管理的新进展

    作者:邓军

    肥胖患者有独特的呼吸系统病理生理改变.病理性肥胖患者具有典型的限制性模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以及呼吸系统的顺应性比预计值下降.胸部CT扫描发现,肥胖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拔管后以及拔管后24 h仍有肺不张.围术期肺不张是引起术后肺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肺保护性通气”主要针对小气道闭塞、肺不张、肥胖患者限制性呼吸模式、肺氧合功能障碍以及因体质量增加所引起上腹部的高腹压的一种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耀中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其自然病程差异悬殊,部分患者未经治疗可自发缓解,还有一些患者则会持续进展,使得临床肾脏科医师对治疗抉择陷于两难境地.目前诸多研究表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有效的,但过早使用这些药物也可能使患者暴露于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中.近年来,基于IMN的治疗研究成为热点,该文就IMN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崔静;娄景秋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措施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及钙调磷酸酶阻滞剂类药物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另外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一些针对病因治疗的非免疫抑制剂药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011年颁布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是在归纳并总结多年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得出的,对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范蓉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58例,根据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分为两组: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22例(感染组),非真菌感染者36例(非感染组).分析SLE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H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有狼疮性肺病、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患者、日均糖皮质激素剂量、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周是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应注意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适时减少激素用量,适时停用抗菌药物,适当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并适时停用,纠正营养不良,同时做好真菌感染的防治工作,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 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贾红伟;马文海;程增银;李艳军

    目的 探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05年9月至2010年7月应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0例(57个椎体),对术后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程度,1个月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H本组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23个月.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周围软组织渗漏率为18%,无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在治疗数小时后恢复日常活动.结论 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郭竹琴;孙锡惠;孟仙梅;杜爱敏;张俊杰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西安高新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8例,其中完全正常6例为正常组;根据狭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狭窄组(8例)与多支狭窄组(14例).取晨血检测HbA1c、空腹血糖,同时检测血压、血脂,观察血糖、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三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bA1c、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多支狭窄组和单支狭窄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且多支狭窄组高于单支狭窄组(P<0.05);多支狭窄组HbA1c、空腹血糖高于正常组,且高于单支狭窄组(P<0.05).结论 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概率及支数相关,应加强控制空腹血糖、HbA1.,以达到有效防止或延缓冠心病发生的目的.

  • 紫癜性肾炎95例病理类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吉莉;陈星华

    目的 分析并评价紫瘢性肾炎患儿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与临床病理分级以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及病理分级,对肾组织标本染色后在光镜下进行检查,并采取免疫酶标荧光法检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在全部患者中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比例居首位,占28.42%(27/95);蛋白尿与血尿型占25.26%(24/95);尿检正常型占17.89%(17/95);孤立性蛋白尿或血尿型占16.84%(16/95);血尿加肾病综合征型占8.42%(8/95);肾炎综合征型占3.16% (3/95).IgA+ IgG+ IgM沉积患者在病理类型上较单纯IgA沉积患者严重,两组患儿在临床类型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单纯的IgA沉积患儿的病理改变较轻,而IgA+ IgM沉积与IgA+ IgM+ IgG沉积的病理改变则较为严重.

  •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蕾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生育能力的临床评价.方法 对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妇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EMT合并不孕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EFI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对患者术后3年的妊娠率进行随访.结果 通过电话随访112例患者术后第1、2、3年的妊娠率分别为36.6%、14.3%和3.6%,患者术后第1年的妊娠率(37.5%)显著高于术后第2年(14.3%)和术后第3年(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年的总妊娠率(14.3%)显著高于术后第3年(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EFI对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能够较好地进行评估,对于对指导术后处理的选择以及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作者:何敏;邝军;朱建勇;张立波;叶青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舒利迭联合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46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舒利迭雾化吸入,每日1吸,每日2次:观察组(23例):应用舒利迭治疗同时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每日1粒.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肺功能改变及运动耐量.结果 观察组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1/用力肺活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6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增加,平均呼吸困难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单用舒利迭相比,噻托溴铵、舒利迭联合用药更能改善患者肺过度通气,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及肺功能,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三通阀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世伟;杨琳;刘军校;高计林;楚会英;都改云

    目的 探讨三通阀联合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邢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中等至大量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通阀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并进行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胸腔积液引流平均时间为(4.0±2.0)d,腹腔积液引流平均时间为(7.0±2.0)d;患者出现引流管堵塞4例、胸腹腔穿刺点处轻微疼痛2例、恶心呕吐l例,腹痛1例.经1个月的治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56%,生活质量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6.11%.结论 三通阀联合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腹腔积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程京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注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1oo例)给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20 mL/d治疗,一个疗程为14 d;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脂微球10 μ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后静脉炎等不良注射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显著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较为安全、有效.

  •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疗特点

    作者:石毅军;侯远发;宋耀明

    目的 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云浮市人民医院从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5例.对患者术前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手术死亡及生存时间.结果 35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的为13例患者(3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病死率2.86% (1/35).术后1年、3年、5年单纯修补缝合术生存例数分别为1、0、0;姑息性切除术生存例数分别为:5,3,0;胃癌根治术生存例数分别为7,5,3.结论 对胃癌急性穿孔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对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春蓉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8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3例)和经腹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随访卵巢功能.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经腹组(P<0.05);两组术后吸收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腹腔镜组卵巢大小、卵巢血液供应及卵泡发育均优于经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效果显著.

  • 肌内注射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的研究

    作者:杨鸿燕;郝俊乔;张焕芳

    目的 探析肌内注射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清苑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单胎、无妊娠期合并症、无乳房缺陷的出现乳汁淤积症患者100例,采用臀大肌肌内注射催产素10 U后配合手法按摩后用吸奶器吸出乳汁,治疗3d,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愈76例(76%),好转24例(24%),总有效率为100%;泌乳始动时间在24h以内36例(36%),48h以内49例(49%),72h以内8例(8%),超过72 h7例(7%);发生乳腺炎5例(5%).结论 肌内注射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临床效果明显,可以缩短泌乳始动时间,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21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分析

    作者:侯爱琴;李巧红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方法 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诊治的21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8例孕妇中阴道试产52例,成功率为86.5%(45例),剖宫产173例(79.4%),社会因素是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主要原因(30.6%).阴道产组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70.82±15.29) mL vs(351.27±32.18) mL],显著少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产组术后发生产后大出血4例,剖宫产组发生产后大出血35例,阴道产组发生产褥感染病3例,剖宫产组发生产褥感染病为21例;阴道产组与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分别为0和3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别为(3.26±0.72) kg和(3.31±0.78) kg,产后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01±0.26)分和(9.07±0.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对产妇影响小.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杨炜;姚丹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观察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未合并甲状腺癌的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局部情况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单个甲状腺结节19例(73.1%)、砂砾样钙化23例(88.5%);TGAb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2.9±29.5) μg/L vs (100±14.8) μg/L]、[(227.3±35.4) μg/L vs (100±19.2)μg/L](P <0.01),TMAb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个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沙砾样钙化以及TGAb水平可作为筛查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有效指标,在确诊后应根据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

  • 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傅文兰;卢萍;佘莉琼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择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NSCLC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和吉西他滨+顺铂组,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给予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吉西他滨+顺铂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较吉西他滨+顺铂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组患者皮疹、腹泻发生率较吉西他滨+顺铂组显著增高(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消脓汤用于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德榜;李斌;李强;柴琛;曹农

    目的 探讨消脓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消脓汤组(n=30)和单纯抗生素组(n=30).联合消脓汤组给予抗生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消脓汤治疗,单纯抗生素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象复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脓肿消失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 与单纯抗生素组相比,联合消脓汤组患者血象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脓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t=16.331,4.739,10.756,6.224,5.464,P<0.05);联合消脓汤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抗生素组(z =3.554,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消脓汤治疗术后腹腔残余感染较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更有效.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马俭凡;阮良峰;李泳高;陈庆华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内固定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切开复位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内固定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手术切开复位组(=4.074、6.001、4.481,P<0.01);术后12个月内固定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切开复位组(z =4.682,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上皮间质转化在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鹏

    上皮间质转化(EMT)现象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获得具有间质细胞表型的过程.EMT在胚胎发生、器官纤维化和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转移中存在这一现象.该文重点介绍Notch通路、Wnt(wingless-type)/β联蛋白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Smad通路和Hedgehog通路,以及转录因子Snail、Twist、ZEB-1和同源盒基因B7的组成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EMT过程中起到的重要调控作用.EMT分子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有前景的课题,可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周克松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大多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子官内膜癌,以及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深度,协助临床进行分期.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超声造影剂的广泛应用,其在发现早期病灶及肿瘤定性方面将会不断提高.目前,常规超声因图像对比度及血流敏感性原因,诊断的准确性普遍不令人满意.超声造影结合经阴道超声能明显增加癌肿与子宫肌壁的分辨率,提高肿块血流敏感性,这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 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现状及未来

    作者:秦晓勇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整个人类基因的转录图谱已绘出.然而,蛋白编码基因以外的、特别是和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的转录程度和功能机制却是有待探索的问题.长链非编码RNA(IncRNA)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无确切完整的定义,也无统一的分类体系,主要功能是在遗传、转录及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与人类肿瘤关系密切.一些IncRNA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其具体的分子机制虽不完全清楚,但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 索拉非尼联合用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进展

    作者:卢宇璇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等情况,药物治疗成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癌一线标准治疗用药,存在客观疗效较低、症状进展时间没有改善、延长生存期仅有2个多月、产生特殊不良反应的不足.为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抑制肝癌作用靶点、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有关索拉非尼联合用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文就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讨论索拉非尼联合用药的临床进展.

  • 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后大鼠肺脏炎性介质与SP-A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钢;宋耀宗;于晨;刘佳;孙天胜

    目的 探讨大鼠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后对肺脏表面活性蛋白A(SP-A)与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股骨干骨折组(32只)、脑损伤组(32只)、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组(32只).各组分别于1、6、12、24h取材,取材部位为右肺下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P-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TNF-o)、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水平.结果 6h时骨折组、脑损伤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SP-A水平均升高,24h时骨折合并脑损伤组SP-A降至对照组以下(P<0.05).创伤后肺脏TNF-α、IL-6、IL-10均升高,骨折组、脑损伤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合并脑损伤组高,与骨折组、脑损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后肺脏组织炎性介质及SP-A水平发生变化,与创伤程度密切相关.较轻的创伤会出现炎性介质升高,SP-A代偿性升高,严重创伤时SP-A失代偿性下降.

  • CNKI数据库中病案管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57~2013年)

    作者:乔园园;徐璐;王嵬;贾敏

    目的 对病案管理文献计量分析,以确定其文献增长规律和发展趋势.方法 登录http://www.cnki.net/后用“病案管理”检索1957~2013年的相关文献量,同时检索数据库中文献的年文献量、研究层次、关键词、相关学科情况等,根据文献增长规律的理论,利用文献计量法、数值统计法对检索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利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1957~ 2013年CNKI数据库中共收录有关病案管理的文献6246篇,逐年累计文献量均呈递增趋势,其散点图呈指数增长趋势(Y=4.0513e1.0127x,R2 =0.9488).CNKI数据库收录病案管理文献从1957年开始,1981年以后明显上升.结论 病案管理文献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病案管理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学科,影响病案管理文献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学科发展所处的环境条件.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晋;唐玉分;李珅;李超;杨立军;胡晓雷;庞书舰

    目的 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单纯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的异同.方法 本研究标本取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在单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在单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的表达在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较强,统计显示VEGF在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u=3.3212,P<0.05).结论 VEGF在合并高血压病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提示高血压可能通过参与改变VEGF的表达而影响促进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临床进展.

  • 地塞米松治疗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新东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无锡市锡山区锡北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肿瘤晚期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A组在支持疗法的基础上视患者病情轻重加用地塞米松2~20 mg/次,2~4d逐渐减量,5~7d后停药;B组仅给予支持疗法.按Karnofsky(KPS)评分标准、疼痛评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观察记录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改善情况.结果 A组的KPS评分提高率显著高于B组(73.8% vs42.8%)(P<0.05);A组和B组总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1.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可明显缓解晚期肿瘤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焦虑、疲倦乏力、心悸自汗等症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能有效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治中的准确性和局限性

    作者:崔国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由于软骨下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疼痛和关节塌陷,进而发展成为骨性关节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对于有效评估和治疗ONFH非常重要.目前应用为广泛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其中MRI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常用于评估关节表面塌陷前病变的大小和部位,尤其是新的MRI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技术)可有效的评估预后和治疗.

  • 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姜婷

    自1985年发展出现代标准的取卵方式,经历了自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阴道超声引导取卵术的发展阶段.各个时期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及脏器损伤,还包括附件扭转及麻醉意外.经过时代的发展以及手术操作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于并发症的处理也多从积极处理转变为可观察保守治疗.该文主要针对阴道超声引导下卵巢穿刺取卵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进行详细叙述.

  • 孕中期与染色体有关的超声结构异常及软标志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张燕妮

    孕中期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胎儿的一些与染色体异常有关明显的结构异常,如双泡征、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胎儿心脏病,还可以观察到一些更微小的结构,常常是一过性的,但提示胎儿存在着严重的胎儿异常的风险.如胎儿侧脑室增宽、脉络膜囊肿、颈部皮肤皱褶增厚、心内灶状强回声肠管强回声、肾盂扩张、长骨短小、单脐动脉.该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与染色体有关的胎儿结构异常及软标志的研究进展.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世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及维持神经元的存活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BDNF可以影响成年人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可通过海马区域介导学习及记忆.近年来发现BDNF通过影响大鼠的能量代谢、抑制食欲、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腺、肝脏功能发挥其良好的调节血糖代谢作用,同时BDNF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神经病变.

  • 关于糖尿病心肌病Ca2+与K+电生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一种特异性心肌病,主要是因高血糖导致的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特点为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收缩功能不全.目前认为DCM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机制,如能量代谢紊乱,电生理改变,氧化应激,RAS异常激活等.DCM患者易合并多种心律失常,且心电图常显示T波异常、QT间期延长等现象,这与电生理机制异常密切相关.DCM的电生理改变主要涉及Ca2+超载与ATP敏感性钾通道功能异常.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