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龋病相关微生物的致龋性研究概况

    作者:杨健康;董文刚;方舟

    龋病是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内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龋病相关微生物在龋病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三大生物学特性:产酸与耐酸力、产糖能力和黏附能力.随着近年来龋病研究的日益深入,龋病相关分子机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微生物也被认为与龋病相关.现对主要龋病相关微生物的致龋性进行综述,以期对龋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粉粉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其在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抗原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人-鼠嵌合抗体制备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核糖体展示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这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单克隆抗体鼠源性等问题,使单克隆抗体凭借自身高度特异性和均一性的特点在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等方面显出了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故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预后

    作者:李青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儿童白血病亚型分类、预后判断和佳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力手段,近年来,儿童白血病预后的分子因素的研究有大量文献报道.现仅对基因多态性对儿童白血病预后意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试图为相关研究提供线索.

  • Fas/FasL介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岚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一种死亡模式,凋亡过程受基因严格控制.胰岛β细胞凋亡对各种促凋亡刺激非常敏感,在糖尿病的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Fas和FasL为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凋亡调控基因,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现主要通过探讨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与Fas/FasL的关系,以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更好地防治糖尿病.

  •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昌

    近年来,随着对树突状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树突状细胞不仅是体内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激发免疫反应,而且又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维持免疫反应平衡及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成为免疫耐受领域的研究热点.

  •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相关性

    作者:杨浦娟

    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是目前治疗HCV感染比较有效的方法.宿主IL-28B的基因多态性与抗HCV的应答有关,也与HCV的自发清除有关,IL-28B基因的变异决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宿主IL-28B基因型有助于抗HCV疗效的预测,对临床抗HCV治疗决策的制定有指导作用.现就IL-28B的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相关性进行综述.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符彬莎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作为神经营养素家族成员之一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损伤的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简要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分布、信号转导以及生物学作用与机制,阐述其对脑外伤、脑缺血、癫痫等各种病理情况下的表达及对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以期促进对此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

  • 酶生物标志物在肝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盛云华;周绮;姚广涛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很多候选药物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而遭淘汰,各类不良反应中药物引起的肝毒性多.肝脏是体内含酶丰富的器官,通过联合检测血清中酶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肝脏的病理生理状态.现就肝毒性传统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在肝毒性评价中的应用予以综述,以期通过联合检测血清酶,做到早期发现毒性,早采取措施.

  •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预防策略

    作者:张红雨

    目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支架植入可显著减少靶血管的急性闭塞和再狭窄.虽然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少见,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在药物洗脱支架广泛使用的今天,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警惕和重视.现就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D型人格

    作者:武晓玲

    作为一种多因素所致的心身疾病,研究者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已经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关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一直是近几十年来的关注热点.D型人格是消极情感与社会压抑的整合,作为冠心病的新危险因素,不仅被证实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新研究还表明可作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从医学-社会心理学双向角度积极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的预后.

  • 痔的手术治疗现状

    作者:李锋

    目前在我国手术仍是临床上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比较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临床上具有代表性的混合痔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将其归纳分为两类:传统术式和微创术式.在对所列手术方式进行介绍的同时,对其手术适应证、术式优缺点和临床应用报道进行分析和概述,期望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手术方式的变化和改良过程展望混合痔手术的发展趋势.

  • SIRT1/PGC-1α途径在帕金森病中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作者:叶林峰

    氧化应激在帕金森病(PD)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是新出现的在抗氧化应激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转录调节因子,氧化应激激活的PGC-1α能够诱导抗氧化酶表达,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是近发现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类,SIRT1去乙酰化PGC-1α后阻止了蛋白酶体降解PGC-1α,而产生靶基因持续激活.SIRT1/PGC-1α在氧化应激时能够调节许多抗氧化程序表达,在预防和治疗PD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SIRT1/PGC-1α抗氧化应激在PD保护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 Wernicke脑病的临床进展

    作者:郝玲

    Wernicke脑病(WE)是一种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WE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极易漏诊和误诊.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很好地反映病损部位的异常信号,具有相当的特异性,可为WE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WE是少数具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WE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及早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1是治疗的关键.

  • 贲门失驰缓症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纪涛

    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辅助检查主要包括食管压力测定、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其中高分辨率食管压力测定特异性高.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扩张治疗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十余年前开始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现认为腹腔镜下贲门肌切开术+部分胃底折叠术疗效好.

  • 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庞雅楠

    心源性猝死(SCD)是临床常见急重症,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病率较高.SCD发生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主要机制为心律失常.由于SCD病死率高,早期发现和预防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关于SCD预警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实验证明纽约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异性、T波交替及多种血清学指标均对SCD的预防具有指导意义,也进一步为SCD的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 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简述

    作者:李彦川

    心力衰竭为慢性进行性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病症.现主要介绍用于心力衰竭研究的疾病动物模型,包括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阿霉素法、冠状动脉结扎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心室快速起搏法.另外,介绍结合中医理论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主要有心气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气虚血瘀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衰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水停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 上肢动静脉彩超在血液透析造瘘术前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丽华

    目的 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造瘘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 ~11月在广西柳州柳钢医院行双侧上肢动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探查患者上肢头静脉及桡动脉.结果 16例患者前臂头静脉内径不足2.5 mm,4例患者头静脉汇入口内侧见不规则附壁血栓,10例患者桡动脉管壁欠光滑,但流速及频谱形态好,12例患者桡动脉内壁不光滑,可有散在的中强回声附壁,流速减低,频谱形态低钝.结论 上肢动静脉彩超检查为外科医师选择做瘘的位置提供参考信息,对血液透析造瘘术血管通路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伟;王媛博;刘阳;信慧;孝琳琳;于绘丽

    目的 探讨巴曲酶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14 d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29,P<0.05;t=11.74,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1.9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49,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凝血功能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过敏、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安全有效.

  • 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效力思考

    作者:张鸿慧;李雪琼;杨晓娟;钟开祥;赵云娥

    目的 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在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中的效力.方法 在百度和Google中输入"羊水栓塞,医疗纠纷,医闹"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将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认真阅读后摘录、编号并列表统计分析.结果 ①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共78起,网上发表时间为1986年10月25日至2009年3月18日,其构成比随年度增长而增加.② 56.41%案件明确记载医院名称,37.18%记载某医院,6.41%记载其他.③ 78.20%案件提及孕产妇结局,孕产妇病死率为88.52%.④33.33%案件尸体解剖,77.78%病理诊断"羊水栓塞".⑤ 50.00%案件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5.90%构成医疗事故,其中一级医疗事故28.21%,二级医疗事故5.13%,三级医疗事故2.56%;41.03%不构成医疗事故.10.26%案件经过3 ~5次鉴定,其结论各异.⑥ 10.26%案件经过司法鉴定,责任界定100%在医方.结论 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健全相关错鉴责任法制与建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责任追究制度是提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效力的有力举措.

  • 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耳丽雪;刘凤巧

    目的 探讨卵巢癌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33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子宫内膜正常者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VEGF平均表达水平为(4.3±2.2)ng/L,试验组为(12.1±2.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59,P<0.01).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10.1±2.3)、(11.4±2.1)、(12.6±2.3)n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2,P<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卵巢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 372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体会

    作者:刘淼;徐宏耀;高廷朝;彭邦田;高飞;李友金

    目的 总结372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行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72例,术前合并难以控制的肺炎、心力衰竭,应用呼吸机并亚急诊手术8例.术中直接缝合26例,补片缝合346例.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抗炎、强心利尿、降肺动脉压治疗.结果 围术期死亡4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窒息2例,病死率1.08%.余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残余分流6例.术后应用呼吸机4~480 h,平均(32.0±10.2)h.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102例,其中肺炎48例.无远期传导阻滞发生.结论 婴儿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难度较大,但仍为治疗婴儿重症室间隔缺损的首选方法.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作者:刘仁伟;沈立红;杨亚英;韩丹;冯丰坔;李德忠;杨昌云;杨龙堂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及其病理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3 mm,扫描范围取颈部侧位像从甲状软骨中部至颈根部,部分病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占52%),甲状腺腺瘤20例(占34%),甲状腺腺癌8例(占14%);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均表现为平扫甲状腺肿大,病变腺叶边缘清晰,周围脂肪间隙存在,腺叶内部密度不均匀,见多发、大小不等、边缘规整的低密度结节影;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右侧叶为主,5例以左侧叶病变为主,3例累及甲状腺峡部;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10例伴囊变,4例合并囊变、出血.结论 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阮戈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肿瘤距肛缘均在10 cm以内的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20例,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20例,对两组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排尿、吻合口瘘、住院天数、局部复发率及性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在吻合口瘘、住院天数及1年、2年生存率的差异不显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失血量、性功能障碍、局部复发率、泌尿功能障碍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33例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治疗的经验总结

    作者:史会明;陈建华;旦明清;王青平;陈亮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经前路椎管减压与脊柱稳定性重建的手术要点与经验.方法 回顾我院33例胸腰椎骨折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例,从椎管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及效果方面,总结前路手术经验.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48个月(平均26个月),显示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恢复(ASIA分级)提高1 ~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断棒脱钉等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远期脊髓神经再压迫风险小.

  • Maisonneuve骨折的诊治及体会

    作者:张艳金;孙天胜

    目的 分析踝关节Maixonneuve骨折的特点,减少漏诊率,提高骨折治愈率.方法 对15例Maisonneuve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这种骨折的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 3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2例患者手术治疗.随访结束时,9例良好、4例一般、2例较差.结论 Maisonneuve骨折较少见,临床工作中极易漏诊.全面的病史采集和X线检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能较好地治愈该疾病.

  • 65例育龄妇女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陈静;阮祥燕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发病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5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DOR组)和60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妇女(对照组),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相关因素分析;进行焦虑问卷,抑郁量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危险因素包括母亲的绝经年龄、吸烟、不良情绪、装修异味、周围环境长期有噪声;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该期妇女以焦虑、抑郁心里为主.结论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心态、避免接触有害的环境,早预防、早治疗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心理疏导在治疗中不可忽视.

  • 改良式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作者:吉祥;胡竹林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以羊膜为载体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复发性翼状胬肉58例60眼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以羊膜为载体的小片(2 mm×2 mm)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胬肉复发及眼表修复情况.结果 随访8~24月,5例5眼复发,53例55眼治愈.结论 改良式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且对于大范围的翼状胬肉及多次手术后复发的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脑胶质细胞增生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李陕区;杨博;赵振伟;张惠中;李扬

    目的 研究脑胶质细胞增生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分析其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开颅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且有完整记录的脑胶质细胞增生患者18例的MRI表现,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2.5年.症状为头痛、头晕13例,面部肌肉抽搐3例,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2例.扫描设备用GE Sigma 1.5 T MR扫描仪,均行常规MRI和增强扫描.结果 1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右侧颞顶叶和左侧颞叶各5例,右侧额叶4例,脑桥左侧3例和左侧小脑半球1例.组织学表现为神经节细胞变性、神经细胞嗜节现象及胶质细胞增生.MRI显示,病变直径1.6 ~4.8 cm,病灶表现为皮质或皮质下脑组织肿胀,呈片状略长T1、长T2信号;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加权成像上病灶呈略高信号.结论 MRI对脑胶质细胞增生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且能综合多序列影像,对脑胶质细胞增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微淋巴管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詹彦平;吕新玲;叶尔布拉提;周志梅;韩庆伟;牛波

    目的 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内部、癌周围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LD)及其与相关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三种组织中MLD.结果 癌周围组织中MLD明显高于癌组织内部(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周围组织中MLD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浸润性导管癌周围组织中ML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预测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

  • 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作者:兰涛;张金生;任俊华;苑建磊

    目的 探讨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结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结肠癌组织中Bcl-2、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Bcl-2、Ba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率(P<0.05);Bcl-2及Bag-1的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癌胚抗原等无关.Bcl-2、Bag-1的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5).结论 Bcl-2和Bag-1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结肠癌 Bcl-2 Bag-1
  • 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羿凤云;吴芳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36例DN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观察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各68例,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血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头晕2例,咳嗽1例,对照组出现头晕1例,腹泻1例.两组不良反应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贝那普利治疗DN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低剂量扫描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殷亮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飞速发展以及双源CT的问世,MSCT在诊断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评价支架的术后再狭窄以及评估搭桥血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MSCT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在追求更好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辐射剂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T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的增高可增加癌症的风险.因此,有效降低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辐射剂量以保护受检查者具有重要意义.

  • 超声心动图在猪心脏病模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胡琼

    采用猪作为动物模型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实用性极强,更重要的是其心脏结构与人类的心脏结构非常相似,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模型.现在就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三维重建超声心动图技术、负荷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运用等评价猪的心脏和结构功能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
  • 新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的应用和进展

    作者:颜新宇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骨显像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因此,大量新型骨显像剂不断涌现以期填补其不足.99Tc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和99Tcm-亚甲基氨基二膦酸具有很好的亲骨性,而177Lu-乙二胺四甲撑膦酸、99Tcm(Ⅴ)-二巯基丁二酸、99Tcm-唑来膦酸、99Tcm-毫微胶体和18F-氟化钠在单独骨病上效果明显.传统改进的膦酸盐、亲和性强的生物制剂蛋白和胆碱,以及性质稳定的化学物质氟和甲缩醛等新型骨显像剂都从不同角度上提升力骨骼成像的作用和价值.

  • 磁共振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及其与预后因子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缇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已逐渐被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其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均较高.Her-2、Ki-67是乳腺癌的预后因子,与部分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探索DCE-MRI、DWI与Her-2、Ki-67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对判断部分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指导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部分学者认为两者间不具有相关性;部分研究证实ADC值与p53有一定负相关性;Ki-67与边缘环形强化呈正相关;Ki-67与流出型曲线正相关;内部坏死与Her-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 乳腺结节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展

    作者:张桂芳

    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结节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之一,乳腺结节病变包括乳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病变,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十分重要.超声检查乳腺结节病变的方法有灰阶超声、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及三维超声.二维灰阶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乳腺结节诊断的基础,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作为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诊断乳腺结节病变中的价值越来越显著.

  •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荣刚

    超声对胃肠道的检查曾经被认为是不准确的,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而气体的存在是超声检查的主要障碍之一.但1990年以后,人们通过让胃肠道充盈的办法突破了这种限制.胃肠道超声检查已经被认为是很多胃肠道疾病的一种有效诊断工具,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可以对大肠的大部分,以及胃、小肠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有效的评估.现主要对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综述.

  • Bcl-2家族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

    作者:梁宏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分子,由Bcl-2亚家族、Bax亚家族和BH3亚家族组成.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糖、游离脂肪酸、胰淀素等可诱导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Bcl-2家族成员接受诱导凋亡信号后,共同构成一个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节胰岛β细胞凋亡.

  • 醛糖还原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海珍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多元醇通路、蛋白激酶C、糖基化终产物、氧化应激等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机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DN的发展.多元醇途径激活可能是慢性高血糖损害多种组织结构的启动和促进因素.而醛糖还原酶作为多元醇通路的关键酶,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牛红雷

    目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在此就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因素物质代谢、瘦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自杀相关因子/自杀相关因子配体、氧化应激、药物影响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加深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知,从而对于这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治愈率以及控制传染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卞爱琳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岛素激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型降糖作用及β细胞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减重、降压和降脂等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均是天然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与人GLP-1同源性更高,且为长效制剂,它们克服了天然GLP-1易被降解的特点,保留了GLP-1的各种生理作用和治疗优势,发挥GLP-1的多效作用,降糖、β细胞保护、减重、降压、调脂全面干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低血糖风险低,安全性好.GLP-1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防治心血管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闫丽丽

    内脂素是近来发现的一种具有胰岛素效应的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关,能够激活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抗糖尿病效应.新研究显示,血浆内脂素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增加,并且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和微量蛋白尿呈正相关.内脂素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与肾脏保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永存

    他汀类药物是经典和高效的降脂药物,能通过降低胆固醇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不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多效性),这种多效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肾脏微血管再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和延缓肾脏纤维化等方面.了解他汀类药物这些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将为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华锦胜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上游激素-肾素的抑制剂,阿利吉仑被证实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具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现就近年来阿利吉仑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王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通过对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ICS/LABA)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COPD患者呼吸道炎症、显著改善1秒大呼气量(FEV1)、FEV1减退率、急性加重次数及生活质量,降低COPD患者所有原因病死率,而且耐受性良好,是COPD患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新型抗肿瘤药物肾毒性改善进展

    作者:储黎

    抗肿瘤药物导致的肾功能损伤是常见的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常见的脏器损伤.严重的肾功能损伤大大限制了抗肿瘤药物的选择使用,甚至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如何避免或减少肾脏损伤是临床医师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在临床肾脏毒性改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临床常见抗肿瘤新药的肾毒性情况和其作用机制分类予以综述以指导临床用药.

  • 甲硝唑在皮肤科的应用

    作者:周圆;王方;柯萍;刘从艳

    皮肤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口服或注射给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时,多采用外用剂型.甲硝唑对引起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敏感菌具有抑制作用,甲硝唑外用具有用药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治疗皮肤科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主要综述甲硝唑在治疗皮肤疾病中的应用概况,为甲硝唑外用剂型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 内镜诊断技术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李安全

    Barrett食管(BE)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提高BE的诊断水平,为及早治疗及干预其向食管腺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BE诊断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普通内镜、胶囊内镜、染色内镜、染色放大内镜、增强放大内镜、荧光内镜技术、超声内镜、共聚焦荧光内镜、窄带光照内镜技术在诊断BE中具有不同特点.现对BE诊断标准、不同内镜诊断技术特点进行综述.

  • 内镜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诊治进展

    作者:张耿

    肝门部胆管癌(HCC)的早期诊断困难,需多学科的方法.目前随着各种新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经口胆管镜和望远镜)的开发,使内镜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对于无法切除的HCC,内镜下姑息引流治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姑息疗法(如光动力治疗和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作为新兴的非手术方式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具有意义,在未来联合手术切除中可能发挥辅助的治疗作用.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