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杂志

Medical Recapitulate 의학종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084
  • 国内刊号: 11-355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刘桂蕊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干细胞与心肌成形术

    作者:夏思良;周建松

    心肌异常疾病如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心肌病等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尽管近年来发现成年哺乳动物有少量的心肌细胞再生,但难以修复受损心肌[1].药物、介入、手术等治疗手段既不能逆转坏死心肌,更不能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心脏移植由于受供体来源、移植排斥反应及高昂费用限制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瑾;王彬尧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现代社会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心梗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造成心肌数目减少,心室重构促使心衰发生.通常认为,哺乳动物成体心肌为终分化组织,没有成肌前体细胞,受损后无分化和增生潜能,故心肌细胞丢失多不可逆.尽管有研究显示心衰时心肌细胞存在有丝分裂[1],但增生速度慢,不能修复组织.

  • 我国各地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近况

    作者:刘忠仁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人群高血压进行过3次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上)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7.73%,1991年为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近10年来,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提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增高.

  • 动脉粥样硬化与蛋白激酶C、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

    作者:王川怡;张怀勤

    研究表明,在高脂等各种刺激因子及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动脉内膜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沉积、内膜增厚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近10余年来在研究有关ECM合成和降解的代谢平衡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系统的作用引人注目.

  •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的因素

    作者:马洪胜;陈亮

    目前,静脉溶栓疗法已是广大基层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基本措施之一,能显著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国外多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ent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及链激酶,而国内仍以尿激酶(urokiBase,UK)为主.影响UK静脉溶栓效果的因素较多,现将其中几个主要的因素综述如下.

  •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与冠心病

    作者:喻杨;佘强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绝经后这一差异逐渐消失,提示雌激素可能与防治冠心病有一定的关系.以往的大量研究结果让人们相信雌激素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激素替代疗法也日渐流行.但近几年的临床试验却得出了令人失望的结果.

  • 热休克蛋白70及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李萍;富青;熊凡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也称应激蛋白,是一类在结构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1].因Ritossa首先从果蝇在热应激环境中诱导合成而命名,随后的研究发现除高温外,缺血、低氧、重金属盐及大多数病理状态下都能诱导细胞产生HSPs,而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HSPs也相继被报道.

  • 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李广波;何运良;刘素芬

    胆石病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又是对生命有相当大威胁的疾病,其发生原因和机制尚未十分清楚.胆石病通常按部位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虽然近20年来东方以胆管结石多见,而西方以胆囊结石多见,这一现象已有明显改变,但在我国,胆管结石仍占相当比例,使我国外科医师对其成因极其关注,现对近年来胆管结石成因研究综述如下.

  • 无症状供血者中的丙型肝炎

    作者:邵凤珍

    在无症状供血者中的丙型肝炎的研究中,Harvey等[1]在一篇具有前瞻性研究的论文中统计了248例抗HCV阳性的无症状供血者.其中86%为慢性HCV感染;另14%经长期检测血清ALT及HCVRNA(聚合酶链反应法)可证实为HCV感染全愈.

  • COX-2与胃肠道肿瘤

    作者:苏媛;荆梦杰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已多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实验证明NSAIDs具有抗肿瘤作用,并有可能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及辅助治疗.

  • 应力与门静脉高压症血管重建

    作者:施斌;朱樑;谢渭芬;张忠兵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以门静脉压力病理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门静脉压力的增高是门脉阻力增高与血流量增多的共同结果[1].这种高压力、高流量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必然导致门静脉系统的血管重建."应力--血管活性物质变化--血管重建"是当今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从该角度出发研究门静脉高压症血管重建对深入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 胰腺移植胰液引流方式的演变及进展

    作者:练乐尧;徐泽宽

    自1966年12月Kelly和Lillehei实施了首例临床胰腺移植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期间胰腺移植的成功率不断提高,移植例数迅速增加.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IPTR)资料,截止2001年底,全球实施胰腺移植总数已达17 895例.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胰液 引流
  • 血清游离PSA比率用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

    作者:王玲;李忠信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前列腺癌(Pca)肿瘤标记物.但深入研究表明PSA还不是早期检测Pca的理想瘤标,它还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是因为PSA是前列腺特异而非Pca特异.

  • 卵巢癌的基因治疗策略

    作者:倪虹;糜若然

    基因功能的异常导致肿瘤发生.由于正常细胞在其发生、发展、分化的各阶段都可发生基因异常,这就导致新的治疗策略的产生.基因治疗代表这种新的治疗策略.其定义为将外源基因导入特定的哺乳动物细胞,通过对致瘤基因的抑制或缺陷基因的修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

  • 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簇在细菌系统分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德新;封志纯

    细菌在生物的起源、遗传、演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早先细菌的鉴定、分类是根据生物学和抗原性特征,结合生态学、流行病学资料人为地加以分类,即以表型特征为基础的分类.随着核酸分析技术的问世,细菌系统分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 ribonucleic acid,rRNA)基因簇序列分析技术在细菌分类学中的应用,日益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使细菌系统分类学进一步完善.

  • 炎性细胞与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阳;鲁开化

    炎症与肿瘤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Virchow认为刺激本身以及刺激引起的炎症可以导致细胞增殖,而细胞增殖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1].众所周知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发生,而单纯的细胞增殖并不能导致肿瘤发生.

  • 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龚光明;秦洁;陈宗德;曹孟德

    近年来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通过对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既可用来评价干细胞的质量,也可便于对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人工调控.现仅就近年来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前降钙素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作者:赵冰清;陈宇清;郑明芳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危重病医学会(SCCM)联席会议委员会于1991年提出,将SIRS替代原来的菌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概念[1].SIRS除因感染所致外,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免疫介导的器官损伤等也可引起.

  • 凋亡细胞启动免疫应答:激活还是耐受?

    作者:陈字;丁天凌;谢毅

    自从Kerr等在30年前首先描述了凋亡现象以来,凋亡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的细胞死亡模式,这种细胞死亡模式可以把机体认为不需要的细胞或者受损伤的细胞清除掉,同时不引起炎性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在程序性的细胞死亡过程早期,一系列的细胞生化变化可以介导凋亡细胞被一些专职性的清除细胞清除.

  • 生存素与细胞周期和凋亡

    作者:苏丹;刘宝源;金克炜

    在细胞凋亡调控中,IAPs家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IAPs家族蛋白既可抑制caspases的活化,又可抑制caspases酶的活性.Survivin(生存素)是新近发现的哺乳动物IAP.1997年由耶鲁大学的Altieri等利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1(EPR-1)基因cDNA作为探针筛选人基因组文库,得到一个与其编码区序列高度互补的基因,这就是Survivin[1].

  • 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永兴;张伯勋

    自从1983年,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开始用于临床探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认识的不断提高,MRI不仅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还用来判断预后,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效果,同时,根据MRI影像变化判断股骨头内的病理生理过程.

  • 影像学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王冬梅;王淑清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具致死性的肿瘤,76%患者诊断后仅存活1年,5年存活率为46%,有2/3患者在诊断时肿瘤已扩散至盆腔外[1].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所在,手术治疗是治疗的主要措施,同时根据转移扩散情况辅以术前、术后的化疗和放疗,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判定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心包窦及心包隐窝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郭玮;黄海辉

    心包窦与心包隐窝在解剖学和影像学表现上变异较大,常误诊为淋巴结、主动脉瘤,甚至冠状动脉.现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心包窦及心包隐窝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心包窦 心包隐窝 CT MRI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作者:王昕;刘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常见的原因,其基本病理特征包括系膜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的合成增多引起的肾小球硬化以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分布以及生物学活性的失衡是机体对肾脏损伤初的保护性反应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即使是在正常的组织损伤修复中,胶原构成的增加以及构型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1].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肾疾病中的意义

    作者:连希艳;刘惠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1972年由Benveniste等在IgE诱导的家兔嗜碱性粒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脂质,具有许多生理和病理作用.PAF作用于多种细胞,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和血小板功能的关系上,近年来随着对PAF的深入研究,还发现它和炎症、过敏、抑制物排斥等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在细胞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 泌尿系统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杰秀;钱立新;张炜

    泌尿道操作对于良、恶性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操作往往伴随着显著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导管及器械操作是泌尿生殖道主要的感染原因.现仅就有关泌尿系统操作中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问题综述如下.

  • 多巴胺对危重病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劲松;高玉华

    ICU的危重病患者极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死率可达60%[1].MacDonald首次报道在健康人群中,小剂量多巴胺可以通过特异的肾血管扩张作用而改善肾功能."肾剂量"[2~5μg/(kg·min)]多巴胺可增加患者肾血流量、尿量和尿钠的排泄量.因此,多巴胺常被用于改善危重患者的肾功能,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但是,近有研究[2,3]认为,小剂量多巴胺并不能改善肾功能,并且存在可能的危害.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新梅;赵文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有较大的患者群.尽管R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许多针对其特异淋巴细胞或循环分子的免疫生物制剂已初步显示出有效性,预示RA的免疫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1].现仅就其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现况

    作者:翟志芳;刁庆春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疱为特点,常发生于老年人,多伴有瘙痒症状.组织学上表现为以嗜酸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表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以IgG及C3沿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着.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皮肤病诊断治疗新进展

    作者:陈宏;毛舒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寄生于人类胃内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定植于胃粘膜表面与粘膜之间的微需氧菌,1983年Warren和Marshall等[1]首先报道从胃粘膜中分离出病原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人类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人群感染率估计在50%~80%左右.大量研究证实HP胃感染与胃内、胃外许多疾病密切相关,HP胃感染相关性皮肤病包括:淋巴瘤、血管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等,现就其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医学综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