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分析

    作者:陈君燕

    目的:观察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深入分析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个案分析法对院内收治的1例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入院表现情况,对术前治疗、术前护理、术后治疗和术后护理方法加以总结.结果:患者经过术前治疗、术前护理、术前生命体征护理、手术,疾病得到救治;出现反复低热,经术后治疗、术后生命体征护理及回病房护理等,痊愈出院.结论:对乏氏窦瘤破裂患者实施护理时,需结合患者的病症情况,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术前与术后治疗,依据治疗情况,为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提高乏氏窦瘤破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效果研究

    作者:张勇进

    目的 探究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分析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以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实验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细菌总清除率为65.00%,对照组总清除率30.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治疗,采用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检测及其对消毒剂敏感性研究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目的 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携带情况及其对3种消毒剂敏感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和3种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从临床病人标本中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6种外排泵基因,包括5种阳性检出模式.用浓度为300 mg/L的苯扎溴铵消毒液作用2 min,600mg/L的醋酸氯己定消毒液分别作用3min,100 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分别作用3 min,对悬液内30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结论 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携带率较高,本组3种消毒剂在常规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对其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敏感性高.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氯己定醇手消毒剂的抗性研究

    作者:赵国玉;杨丽;艾山江·哈得尔;傅虹;杨洪彩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氯己定醇手消毒剂的抗性变化,为科学实施医院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小抑菌浓度测试方法,检测2种氯已定醇消毒剂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小抑菌浓度(MIC),分析其抗性变化.结果 A、B2种消毒剂含醋酸氯己定分别为1 750.00 mg/L和5 000.00 mg/L,含乙醇均为体积分数67.3%.以醋酸氯己定标示MIC值,消毒剂A对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的MIC值依次为43.75 mg/L、17.50 mg/L和29.20 mg/L;消毒剂B对上述3种细菌的MIC值依次为125.00 mg/L、50.00 mg/L和83.30 mg/L.结论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氯己定醇手消毒剂的耐受浓度明显高于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提示其抗力有增强趋势.

  • 某院重症医学科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莉;张桂侠;卢晓娥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院ICU确诊为MDR-AB医院感染的病例40例为观察组,同期确诊为非MDR-AB医院感染的病例40例为对照组,分析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基本情况和侵入性操作因素相关差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住ICU的时间、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切口引流管是导致MDR-AB医院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入住ICU时间较长患者,临床应警惕抗菌药物使用和侵入性操作可能诱发MDR-AB医院感染风险.

  • 浙江省永康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吕美艳;姚侠;王攀;吕攀;方杭;应巧玲

    目的 分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布情况及亲缘进化关系,明确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型.方法 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 paI酶切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反映菌株间的同源性分布情况;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反映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经过数据共享及比较,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通过PFGE技术将30株(其中3株菌无PFGE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为4个脉冲群,其中脉冲群A为主要流行克隆;经MLST分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流行克隆为ST208,且得到一个新的序列型.结论 经PFGE和MLST分析,均得到了一个主要流行克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要流行株ST208与世界上的主要流行克隆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 不同抗菌药物组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铁山;苏建荣

    目的 评价18组抗菌药物组合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AB)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单药MIC,棋盘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 FIC)值.根据FIC值判别药物组合的作用类型.对实验菌株,同一药物组合表现矛盾作用的,用PCR扩增其外排泵基因.结果 体外联合作用中利福平+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协同作用比例大,分别达到68.1%、45.5%、40.9%,米诺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相加作用,分别为81.8%、68.2%、68.2%.有些组合对实验菌株出现协同和拮抗的矛盾作用.选择协同作用的No.19和拮抗作用的No.21、No.26进行耐药基因扩增,基因型表现不同,其中No.19扩增adeS( -),No.21和No.26扩增adeS(+).结论 18种药物组合里利福平+多黏菌素B存在较高的协同作用,在严重MDRAB感染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该组合.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也具有较高的体外协同作用,但是在部分菌株的试验中存在拮抗作用,可能是由于菌株存在adeS基因,某些抗菌药物的应用会激活adeS,使外排泵表达或者过量表达,反而使进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被泵出,表现为拮抗作用.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汪丽;王峰;王卫华;吕婉飞;邓在春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分离率日益增加.该菌在于燥物体表面生存时间可长达25 d以上,极易造成医院内播散流行.由于该菌具有很强的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能力,表现为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也对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1].本研究分析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30株MDRAB的耐药情况、克隆相关性以及主要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 舒普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作者:蔡挺;陈童恩;刘鹏;许小敏;陈琳

    鲍曼不动杆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时很容易出现相关的院内感染,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困难[1-2 ].特别是对包括耐碳青酶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和喹喏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上几乎无药可用.本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连续发生30例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试用舒普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梦元;方芳

    目前,感染已经成为影响肝移植受体预后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感染.本文从肝移植术后MDRAB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危险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MDRAB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armA和rmtB基因调查分析

    作者:杨艳兵;李从荣;何紫琪;余华;李娟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全球性的机会性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可引起肺部、泌尿道、血液、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因其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倾向,有的分离时即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2]。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患者多患有各种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且多进行有创诊疗方法,因此,ICU 是耐药菌孳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3-4]。本文就ICU 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 的分布进行探讨。

  • 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关晓宣;褚云卓;白玉兰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为有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共54株,获得纯培养后用VITEK-2全自动分析仪鉴定鲍曼不动杆菌,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确定其中34株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随机选取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1)的单药MIC值。再采用棋盘法测定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1)的联用MIC值。计算FIC指数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FIC指数0~0.5者占35.3%,0.5~1者占58.8%,1~2者占5.9%。结论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和叠加作用,二者之间无拮抗作用,临床上治疗由MDR-ABA引起的重症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联合用药。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作者:姜梅杰;秦霞;滕清良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近年来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已有研究报道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2].尤其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3-5].已有报道显示,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与染色体介导的耐药基因不同[6]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可由质粒介导[7-8].由于临床上经常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近年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升高.本研究调查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和aac(6')-Ib-Cr在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存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凡翔;张娟红;徐丽婷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53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27例;头孢哌酮舒巴坦单药治疗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的差异.结果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治疗有效率、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1.48%、66.67%,头孢哌酮舒巴坦单药组分别为53.85%、34.61%;联合组在治疗有效率和细菌学疗效方面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给药方案,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型的相关性及联合用药探讨

    作者:杨杰;蔡芸;王睿;阚全程

    目的 分析近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不同克隆型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MIC;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此次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为6个克隆型:主要为A型(19株)和D型(44株)2种,泛耐药率分别达47.4%和22.7%.结论 克隆型的数量减少.本院主要克隆株D型菌株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

  • 重症监护室与呼吸科中抗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应用

    作者:何松哲;余道军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部分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在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等科室该菌的分离率越来越高。随着抗生素大量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接踵而至,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药物治疗为重点,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展开探讨。

  • 替加环素联合5种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活性

    作者:王风娟;吕媛;李耘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分别联合5种临床常用抗不动杆菌属抗菌药物对5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琼脂棋盘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分别联合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粘菌素、舒巴坦对57株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米诺环素均耐药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 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联合后表现为协同或不相关作用,其中协同率较高的组合为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组,50.9%;其次为替加环素+美罗培南组,29.8%,未发现拮抗现象.结论 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联合对本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表现为不相关作用,但与阿米卡星联合具有相对较高的协同率.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研究

    作者:张欣媛;熊鑫

    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痊愈18例、显效20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痊愈13例、显效19例、进步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进行治疗,其有效率高,耐药率低,应该优先考虑联合用药治疗.

  • 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分析

    作者:王晓平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38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38例未感染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统计感染患者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为(25.6±3.2)d、ICU住院时间为(47.6±3.9)d、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19.7±5.2)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为(23.8±5.7)分、抗生素应用时间为(18.8±3.6)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3.4±2.4)、(15.1±2.1)、(13.3±4.1)d、(18.7±5.4)分、(6.1±2.1)d(P<0.05)。观察组痊愈10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感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率。

  • 米诺环素联合11种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研究

    作者:艾阳;豆姗姗;陆思静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与1 1种抗生素联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临床收集的3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包括米诺环素内的12种抗生素单药的低抑菌浓度(MIC),再采用棋盘法测定米诺环素与1 1种抗生素联合的MIC值,计算药物联合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米诺环素可使联合的1 1种抗生素MIC值降低,其中依替米星、美罗培南及磷霉素的MIC值降为原来的1/2;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替加环素均降为原来的1/4;头胞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及哌拉西林/舒巴坦降为原来的1/8;舒巴坦降为原来的1/16;米诺环素与依替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磷霉素表现为拮抗作用;与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头胞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及舒巴坦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与美罗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表现为相加和无相关作用.结论:米诺环素与多黏菌素B联合效果好;其次为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舒巴坦、头胞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与依替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磷霉素联合无效.米诺环素可使联合的抗生素有效地降低MIC值,甚至可使抗生素的MIC值降至敏感范围.

12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