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建波;方方;吴沪生;丁昌红;王红梅;李久伟

    目的 探讨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和意义.方法 收集142例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儿,分析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诊治随访的结果.结果 142例患儿均有白天过度睡眠、猝倒及夜间睡眠不安症状,140例(98.6%)以白天睡眠增多为首发症状,2例以猝倒为首发症状,13例有睡眠幻觉,10例有睡眠瘫痪,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阳性42例(34.7%),体质量增加患儿123例(86.6%),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0602检测均为阳性,应用哌甲酯治疗的患儿白天睡眠增多症状均有改善,猝倒症状减轻,耐受良好.结论 儿童猝倒型发作性睡病诊断不能完全依赖多次小睡试验,临床表现有白天睡眠增多和典型猝倒症状,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考虑猝倒型发作性睡病,哌甲酯仍是首选治疗药物,尚需合并应用其他对猝倒有效的药物.

  • 儿童常见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林学军

    睡眠障碍在儿童发育时期出现会对儿童的认知、情绪、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产生严重的阻碍,但是我国针对儿童睡眠障碍上的诊疗方法与措施却不是很充足,认识也偏少.文章列举了几例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的病症,分析这些儿童失眠异态睡眠和发作性睡病的基本临床症状、病理生理、诊断方法等,以期可以帮助到儿童精神科医务人员的接受睡眠障碍儿童是可以迅速判断出障碍的发生点,及时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让更多的儿童摆脱病痛.

  •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芬莲;陈蓓蓓;张文娟;刘永红

    睡眠障碍是儿童神经科常见的问题,可单独发生或伴随其他神经疾病发生.睡眠障碍对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会发展和行为表现等多方面造成损害.但是,一直以来,神经科医师对儿童睡眠障碍的认识相对较少,也缺乏睡眠评估和诊治的能力.失眠是儿科常见的睡眠障碍,慢性睡眠障碍导致患儿白天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睡眠日记是诊断失眠的有力工具,行为咨询是儿童失眠管理的基础,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异态睡眠和发作性睡病可能被误诊为癫痫发作等其他神经科疾病,导致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生活管理,出现不适当的药物暴露.文章着重介绍儿童失眠、异态睡眠和发作性睡病相应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及研究现状,以期帮助神经科医生在诊治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过程中,准确诊断、提高对睡眠症状的评估及干预水平,优化疾病管理,改善患儿的睡眠状况,缓解家庭压力及照顾者的负担.

  • 针刺督脉治疗发作性睡病探析

    作者:赵因;刘红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困扰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文献后,认为目前的文献报道难以证实治疗本病的疗效,现应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筛选特异性高的穴位,找出佳穴位配伍;提出督脉在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上应注重调理督脉来治疗本病.

  • 王少杰对发作性睡病的治疗与调摄经验

    作者:杜红帅

    王少杰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清阳不展、痰热内阻,主要与脾、肝、心、肾、髓海等脏腑关系密切,脾虚、肝郁、痰湿、肺热、血瘀、心肾不交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临床以脾虚及肝郁证型为常见,结合发作性睡病患者白天易发嗜睡、猝倒,晚上睡眠紊乱的发病特点,王教授自拟醒神通窍汤为主方治疗,首创白天晚上分方疗法.早服方以健脾益气通窍为主,晚服方以清肝解郁安神为主.并重视对发作性睡病患者生活方式、心理问题等予以正确指导.

  • 温肾开窍法治疗发作性睡病32例

    作者:田立军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阵发性难以自我控制的睡眠为其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属于<素问·诊要经络论>中"嗜卧"证范畴,后世医家对此病又有"多睡"、"多卧"、"多寐"、之称.本文作者采用温肾开窍法对32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 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发作性睡病146例临床观察

    作者:柴茂山

    发作性睡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属中医"嗜眠""多寐"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清阳之气不升,阴阳二气不相顺接.故立升清醒脑汤,升清醒脑、开窍醒神以治其病本,结合临床分为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脾气滞、中气亏虚、气血不足、心肾阳虚六型来辨证用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审因论治,取得了近期93.15%,远期97.79%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了治疗发作性睡病新的方法和途径.

  • 补中益气汤新用

    作者:赵文研;陈荣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症,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用.笔者临床用于妇产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兹举验案3则如下.1 月经期发作性睡病吝某,女,21岁.2008年6月10日就诊.患者近一年来每逢经期即发生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偶有幻觉幻听现象,有时正在吃饭时亦昏然睡去,持续时间约10余分钟至数小时,但可唤醒.若劳作一日可发作多次,但月经过后如常.平素倦怠嗜卧、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头目昏沉,经期28天一至,经色淡暗有小血块,量中等.望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

    作者:李桂侠;刁倩;闫雪;杨明璨;汪卫东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作为综合征早由Gelineau在1880年提出[1],1934年Daniels提出白天嗜睡、猝倒、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是目前临床常说的"四联症"[2].日间嗜睡是先出现的症状,猝倒是发作性睡病的特有症状,约70%的患者会出现猝倒.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ICSD)将发作性睡病分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和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并且为两个独立的亚型,此外还有继发性发作性睡病[3].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为0.03%~0.05%,常见青少年期发病,约10%的病例发生在10岁之前,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是接近40岁时,5%的病例发生于50岁之后.本病发病率虽不高,但对患者本人、社会影响却较大[4].

  • 王雪峰从肝脾论治发作性睡病

    作者:肖明月;王雪峰

    王雪峰教授根据小儿脏腑"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辨证特点,容易出现肝郁脾虚、土虚木亢的病理改变,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脾虚与肝郁的不同,治疗时注重抑木扶土与扶土抑木不同侧重点,随症加减.王雪峰教授从肝脾论治此病,以"脾失健运、肝脾不和"的为主要病理机制,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肝郁脾虚、土虚木亢为基本病因病机,强调健脾化湿,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的关键,并灵活辨证,辅以化湿消滞,治疗过程中亦结合现代的生活特点提出调护建议并且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标本兼治,为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由于本病具有病情缠绵,病程长的特点,注重对患儿日常生活进行调护.

  • 基于文献的中医治疗发作性睡病用药特点分析

    作者:肖明月;王雪峰

    检索1958年到2015年10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复方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中的中药按照功效分类,并分别统计其性味、归经,采用 Excel 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发作性睡病的用药特点,探讨治疗发作性睡病中药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发现治疗发作性睡病的文献共184篇,涉及的中药222味。所用中药种类以补虚药、解表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占总用药的75.20%;药味以辛、甘、苦为主,累计频率达89.35%;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1.52%。归经以脾、肝、肺、肾、胃为主,累计达71.61%。临床治疗此病以补虚药、解表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等中药运用较多;使用的主要核心药为石菖蒲、茯苓、陈皮、白术、半夏、黄芪、党参、苍术、当归、藿香等。

  • 裘昌林以脾虚论治发作性睡病经验

    作者:裘辉;张丽萍;裘昌林

    裘昌林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重点介绍裘昌林教授以脾虚论治发作性睡病的经验.裘教授认为,本病与脾的关系为密切,脾气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因,也是其他证型的病理基础;本病常因虚致实,多为虚实夹杂之候;临床分痰湿困脾、阳气虚衰、肾元亏虚、气滞血瘀四型;治疗善用“温药”“开窍药”“豁痰熄风药”;临床疗效满意.

  • 发作性睡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作者:董园莉;王朋;李玫;戴中;冯淬灵;王少杰

    发作性睡病在国际上的研究已比较深入,而国内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尚未规范统一,准确的辨证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文章从证候分类、不同分型的证候分布特点及证候与HLA-DQB1易感基因相关性等方面概括发作性睡病证候研究.结果发现发作性睡病的证候分类主要为单证证候和复合证候,证候在早发型和晚发型有不同的分布特点,证候与HLA-DQB1易感基因存在相关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应尽快建立规范化的发作性睡病证候标准,指导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18例

    作者:慈勤仁;解乐青;仲春光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发作性睡病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1例,女7例;年龄在12~36岁之间;病程短9个月,长6年.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不可克制的嗜睡,伴猝倒、睡瘫、睡眠幻觉,多数患者呈面赤、气粗、体胖、精神萎靡状态,食欲可,二便调.

  • 调和营卫针法治疗发作性睡病32例

    作者:郑宏;高国财;师晓敏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由Gelineau于1880年首先描述,又称为Gelineau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白天突然发生的、为时短暂的、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多伴有一种或数种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幻觉,也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征[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我国患病率估计在0.04%左右,且有上升趋势[2-3].笔者采用调和营卫针法治疗儿童发作性睡病32例,现报道如下.

  • 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5例

    作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警醒程度减退和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大多数病人伴有一种或数种其它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性幻觉等.笔者自1996~1998年治疗发作性睡病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刺加梅花针治疗发作性睡病21例

    作者:刘锦丽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警醒程度减退和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睡眠.本病多见于缺睡的正常人.祖国医学称为"多寐".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发作性睡病2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发作性睡病与心理的关系

    作者:李桂侠;王芳;刁倩;黄艳影;汪卫东

    发作性睡病作为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确切病因目前尚未确定,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对患者的影响很大,临床和研究表明发作性睡病与心理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心理学
  • 发作性睡眠病中药治疗述评

    作者:冯帆;刘艳骄;汪卫东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治疗发作性睡病有副作用少、疗效较好的优势.但在研究方面仍存在样本较少、诊疗标准不够准确等不足,故总结前人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经验,从辨证、用药等方面分析中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特点,并提出从痰、瘀、毒论治的观点.

  •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诊治进展

    作者:刘中华;张启明;骆真;徐志锐

280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