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少阴病“但欲寐”与嗜睡病

    作者:王育勤

    《伤寒论》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描述的病症与嗜睡病症状、病机相似,症状以欲寐、嗜寐、多寐为主,伴有倦怠嗜卧,畏寒肢冷,身体肥胖,肢体沉重或虚浮,脘腹痞胀,恶心呕吐,胸闷咯痰,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舌淡胖、苔白滑腻,脉滑或濡等症状.病机以脾肾阳虚,痰浊上蒙,阳虚阴盛为主,治疗当以补肾温阳,健脾祛痰化湿之法.临床上嗜睡、发作性睡病可参考此法治疗,方药可据辨证选用四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益气化饮汤、升阳益胃汤、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胃苓汤、平胃散、香砂六君子丸等.

  • 辨证治疗发作性睡病体会

    作者:夏如宁;许进秀;邢军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为睡眠障碍的一种,属中医"多寐"范畴.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为时短暂、反复发作的不可遏制的嗜睡,有时伴有猝倒、睡眠麻痹及入睡幻觉.

  • 醒睡安方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46例临床观察

    作者:冯帆;刘艳骄

    目的 观察醒睡安方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4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采用醒睡安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治疗6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并于停药6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价远期疗效.观察治疗后症状(白天嗜睡、体重增加、猝倒、恐惧感、食欲亢进、睡瘫、多梦、幻觉、情绪暴躁、腿软、睡中抽动、睡语、吐舌)的有效率.结果 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5.7%.远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0.4%.治疗后各症状病例数均有减少,其中白天嗜睡、体重增加、猝倒、恐惧感、食欲亢进、睡瘫、多梦、幻觉症状有效率>60.0%. 结论 醒睡安方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

  • 儿童发作性睡病辨治探析

    作者:王雪峰;张秀英;绍荣涛;肖明月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常在青少年时期起病并持续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探求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本质;以虚实为纲,脏腑辨证为目,挖掘其证候特点;以阴阳分治为指导思想,辨证论治,把握反治时机合理用药,同时以顺应阴阳为调护准则,合理施护,以期达到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 发作性睡病的辨治体会

    作者:许强华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障碍症,亦称不可抗拒的突发性睡眠,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以10~20岁为多。其临床表现:患者不论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点,精神委顿,随时都可以入睡,若呼之亦能觉醒,但未几又已入睡。西医认为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尚会出现异常表现,主要是4个方面:不可抗拒的睡眠、猝倒症、睡瘫症、睡眠幻觉,即“发作性睡病的四联证。”患病原因尚未清楚。本病类似于中医多寐、嗜睡范畴。病机主要为阳衰内寒,脾虚湿困。笔者参照历代中医学家论述,试将本病作如下辨证分型治疗。

  • 辨证治疗发作性睡病3则

    作者:夏如宁

    1 温肾助阳,健脾醒脑苗某某,男,39岁.因突发性嗜睡反复发作1年余于1996年5月12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嗜睡,常在进食时突然入睡,10余分钟后可醒来,呼之亦可醒,醒后如常人,一天一般发作1次,近半月来有加重趋势.于5天前在某医院神经内科做脑CT等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发作性睡病.

  •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概况

    作者:王少杰;董丛丛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为一原因不明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以白天过度嗜睡(EDS)和异常快速眼动(REM)、睡眠障碍(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为特征[1].

  • 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证候学分析

    作者:戴中;白文;柳洪胜;王春玲;董丛丛;杨嘉颐;王少杰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的证候学特点及证类分布特征.方法 将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作为一个研究队列进行证候学观察,制定并采用统一的病例报告表,分析该病的核心症状和伴随症状.结果 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症状包括发作性嗜睡(88例)、肌无力(73例)、睡眠幻觉(29例)、睡瘫(27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证候类型包括脾虚湿困(53例)、湿热困脾(9例)、脾虚肝旺(8例)、脾肾阳虚(4例)、痰浊蒙窍(6例)、瘀阻脑窍(4例)、胆热痰扰(5例).结论 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症状以发作性嗜睡为主,包括肌无力、睡眠幻觉、睡瘫,可单独或联合出现,其主要证候类型为脾虚湿困.

  • 儿童发作性睡病的免疫遗传特征

    作者:郭玉红;吴沪生;刘雅琴;王燕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的免疫遗传特征及其在该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SLT)均符合发作性睡病诊断标准的患者,用序列特异性引物体外基因扩增(PCR/SSP)方法进行HLA-DRB1*15低分辨、DRB1*15及DQB1*6高分辨测定基因型,并和9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中HLA-DRB1*15的阳性率为92.5%(37/40),且大部分为DRB1*1501(RR=23.33,x2=47.12,Pc<0.01)和DQB1*0602(RR=20.69,x2=43.61,Pc<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有2例患者为DRB1*1502、DQB1*0601.DQB1*0601的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中有明显下降,但经P值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x2=4.19,Pc>0.05).结论儿童发作性睡病与HLA-DRB1*1501和DQB1*0602有显著相关,为该病免疫遗传特征的一个主要标志.

  • 30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作者:杨传华;高宏伟;赵玉芝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又称Gelineau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本病早在1880年Gelineau首先记述并命名,临床特点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诊治3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应龙;王智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性疾病日益成为突出的医疗及社会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2005年国际睡眠分类,睡眠疾病共有90余种,常见的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的睡眠障碍如发作性睡病也逐渐被认识.

  • 儿童发作性睡病13例分析

    作者:张世昌

    对1992~2002年我院收治儿童发作性睡病13例中误诊6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 发作性睡病1例

    作者:胡玉蕾;曹志琅;李献珍;张保庆

    1 病例报告女,10岁.以反复发作性昏睡2 a余为主诉,于2003-09-23收住我科.2 a前在乘车途中突然入睡,无面色改变、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平静入静7~8 h后自行清醒,醒后活动,精神如常,无肢体及言语障碍.之后患儿反复发作,发作前有头昏、头痛和眩晕等,有时出现视物变形及幻视,情绪激动时出现四肢无力瘫倒在地,持续1~2 h后四肢活动正常.曾在外院行头颅CT和MRI检查正常,多次普通EEG和24 h动态EEG均正常,先后诊断为癫痫、癔病,服丙戊酸钠、安定、鲁米那治疗无好转,故收入我科治疗.查体:神清,对答切题,呼吸平稳,无皮疹,心肺腹(-),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ECG正常,头颅MRI正常,24 h动态EEG正常,脑血流图正常,ALICE多导睡眠生理监测示整个夜间无REM期睡眠,S1期睡眠时间减少.从而明确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给予利他林(Retalin)口服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 阵发性睡病1例

    作者:马超;刘春枝

    1 病例报告男,6岁.主因嗜睡2 d收入院.G1P1,足月顺产,无外伤史及特殊传染病病史.入院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嗜睡、呼之能应、少语、不思饮食、少动,家长考虑感冒所致,于私人诊所肌注消炎药(具体名量不详)1次,效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求住我院.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 抗抑郁药和胞磷胆碱合并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婷婷;康维礼;叶春生;郭沈昌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白天出现病理性睡眠,伴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性幻觉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该病多在13~30岁左右起病,症状严重可影响日间学习、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探讨发作性睡病的有效治疗。现将我科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20例住院患者,报道如下。

  •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作者:李旭东;刘兴洲

    人类睡眠由快速眼动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组成.REM睡眠具有2种类型特征性表现:(1)持续性(tonic)睡眠,见于全部REM期睡眠中,表现为肌张力消失,低波幅脑电图,较高的唤醒阈,体温易变性,海马θ节律;(2)位相性(phasic)睡眠,间断出现在REM期睡眠,表现为快速眼球运动,肢体肌肉抽动,自主神经活动改变(心脏和呼吸),桥脑膝状体-枕部棘波.梦主要出现在REM期睡眠.正常情况下,REM睡眠、NREM睡眠和清醒3种状态以固定的模式循环;在某些睡眠障碍中,其中一种状态的一种或多种成分可能混入另外一种状态中,产生一种分离现象.例如发作性睡病,如果REM睡眠的肌张力消失成分混入清醒状态时,发生猝倒;如果REM睡眠的肌张力消失成分持续存在,并延续到清醒状态中,则发生睡眠麻痹;如果梦出现于清醒状态,会发生睡前或睡眠幻觉.此外某些状态也可以不完整的形式出现,如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REM睡眠中肌张力消失不出现,而其他REM睡眠成分均存在[1].根据国际睡眠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ICSD),RBD的特征是REM睡眠中反复出现肌张力不消失的现象,并出现与梦的内容有关的复杂运动行为.

  • 老年人睡眠呼吸障碍及其相关疾病 老年人睡眠疾患的分类与流行病学

    作者:肖毅;钟旭;黄席珍

    随着工业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年龄对睡眠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美国,目前的平均寿命为77岁,据估计,现在80%的居民至少会活到65岁,且人群增长速度快的是85岁以上的人群.因此,研究老年人正常睡眠的改变和睡眠疾患十分重要.老年人正常睡眠的改变和睡眠障碍主要为在健康老年人中所出现的睡眠-醒觉改变(如睡眠阶段和睡眠周期的改变、睡眠-醒觉节律的改变)、失眠(在老年人中的慢性睡眠障碍)、其他原发性睡眠疾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和周期性腿动、发作性睡病).以下就这几个方面重点叙述.

  • 应用多导睡眠脑电图早期诊断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晶;宋亚彬;程立山;张立志;宋宏杉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仪监测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采用非药物、药物治疗1月,此后随访3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日间不能克制的过度嗜睡、夜间睡眠紊乱。结论:发作性睡病是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图可以早期诊断,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儿童发作性睡病误诊一例

    作者:苏晓琳;安仁哲

    患儿,男,10岁,因"双眼睑无力2个月,双下肢发作性无力1个月"为主诉入院.自述2个月内双眼睑无力,轻度下垂,无晨轻暮重,睡醒后自述眼睑有力.1个月内发作性双下肢无力,每次持续1~2 s,大笑后伴有双下肢无力,不能维持姿势,意识清楚,病程中有一过性复视,无睡眠增多,但夜间睡眠不安.

  • 发作性睡病与癫(癎)共患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杨志仙;韩芳;秦炯;刘晓燕

    目的 观察发作性睡病与癫(癎)共患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提高对此类共患病例的认识.方法 分析2例发作性睡病与癫(癎)共患患儿临床资料、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及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其中1例进行了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1水平的检测.结果 例1以癫(癎)性肌阵挛发作起病,半年后出现兴奋时猝倒和睡眠增多,多次MSLT阳性,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1明显降低,诊断为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丙戊酸治疗后癫(癎)发作控制但嗜睡症状加重,联合给予盐酸哌甲酯及盐酸氯米帕明治疗后睡眠增多和猝倒症状好转,癫(癎)无复发.例2以睡眠增多和猝倒起病,MSLT阳性,未接受正规治疗.2年后发作性意识障碍伴自动症,VEEG显示一侧颞区慢波和棘波发放,诊断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奥卡西平治疗后发作控制,但发作性睡病症状依然存在.结论 发作性睡病与癫(癎)共患需根据临床症状、诱因、VEEG和MSLT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抗癫(癎)药物可能加重嗜睡.在抗癫(癎)治疗控制癫(癎)发作的同时小剂量应用中枢兴奋性药物可改善嗜睡和猝倒症状.

280 条记录 2/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