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题名不应使用缩略语、字符、代号及简称、俗称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2 作者署名与单位: ① 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确需改动时必须提供单位证明和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证明;通讯作者应附有联系方法(电子邮箱或电话)。 ② 作者工作单位写在作者姓名下,应注明全称,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和邮政编码。英文作者署名中,中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汉族作者姓名姓在前,复姓连写,全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对于复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 “’” 。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尊重其传统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
3 摘要:论文的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字数要得当,一般不超过400字。论著、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与开发、医院药学栏目论文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 ① 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一般用一两句话简要说明即可。应注意不是对文题的简单重复。 ② 方法:应简要介绍研究对象的选择,分组(包括动物数及每组例数),观察方法(动物造模方法),给药剂量、次数,疗程及主要检测指标与方法等。 ③ 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包括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具体数据,必要时包括统计学处理结果。 ④ 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主要的结论,应注意与“目的”相呼应。 专题论坛、综述、经验交流栏目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可采用指示性摘要,概述文章的主题,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以250字为宜。 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加括号中注明原文。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也可略详。
4 关键词:关键词是指论文中最能反映主题信息的特征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标引原则是以主题词为主,若无相对应的主题词(新的专业术语)可直接选用关键词。主题词应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R类)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对应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印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选取。关键词应为全称,不能为非公知公认的缩写。一般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5 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类论文:一般分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5.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它是论文开头部分的一段短文,是文章的引子。主要概述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应标注相关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
5.2 资料与方法: ① 观察对象为患者,需注明观察对象和对照者来源及来源时间,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给出依据,并于文后标注参考文献),分组方法,各组基线资料等。临床试验研究还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或亲属对治疗方案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动物许可证号、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等。 ③ 药品及化学试剂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来源、批号、规格、剂量和单位。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生产单位,无须描述工作原理。 ④ 在方法中,详述创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进之处,以供他人重复。采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详细描述。注意要将各组所采用的干预方法分别介绍,不能只介绍观察组的方法,其他组不介绍或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同时说明观察治疗的时间和疗程。 ⑤ 观察项目及指标要分别列出,特殊的检测指标及方法要详细说明。
5.3 结果: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结果应与观察指标对应。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相对数(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数据的绝对数。用表或图表示时,一般应先用文字简单介绍,引出图表。但避免图、表、文字三者内容重叠。图(表)题、图(表)例及其他文字说明应使用中文。
5.3.1 图: ① 应具备自明性,包括图序、图题、图例、图注。 ② 应注意图的美观,不应加边框与底纹。 ③ 除圆图外,图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以5:7左右较为美观。 ④ 图不宜过大,半栏图最大宽度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 ⑤ 图的类型(线图、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点图)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 ⑥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人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倍数以高倍、低倍表示。 ⑦ HPLC色谱图峰形和横坐标标值线一定要清晰;一律不用纵坐标,横坐标单位为 t /min;一般成方制剂需要提供对照品、供试品、阴性对照图;单味药需要提供对照品和供试品图。
5.3.2 表:应具有自明性,包括表序、表题、表头、表身、表注;表为三线表,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组别一般为纵标目,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1位。
5.4 讨论和结论: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依据、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或改进意见等。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指出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的异同点。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
6 理论研究类论文:是指对有关学术理论作专题研究后所作的报告。如在借鉴新学科理论和方法后,对传统理论有了新的见解,加以论述;通过对某一专题文献的整理,对该问题有了较系统的认识而作进一步阐述;在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加以阐述。撰写时应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有力。
7 经验总结: ① 引言宜介绍作者实践历程,即获得经验的背景;如系整理名老中医经验,则需有名老中医的简介,包括其学术渊源及学术特点。 ② 正文一般按照内容分列若干个小标题,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得其要领。 ③ 经验总结应与实践密切结合,离不开典型病例的介绍,并应突出辨证论治过程。 ④ 无需结语,若有,文字宜简洁,应是画龙点睛之笔。
8 医案:取材于案例,作者评论则以“按语”形式表达。 ① 医案的选材应新颖,一般集中在急症、少见病、疑难病,或新思路 、新方法、新药物用于临床的典型验案。 ② 医案记录应详尽、准确,包括中医四诊资料、诊断、辨证思路、治疗过程、结局。 ③ 按语应点评案中关键及值得大家注意之处,一般在500字以内,避免泛泛的方药分析。
9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应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撰写要点: ①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② 引用文献应具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对搜集到的文献有所取舍,应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文献要新,以5年内的文献为宜。 ③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引用由文献引用的而并未亲自阅读的文献,以免误解或曲解原意。 ④ 综和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要有自己的见解。 ⑤ 逻辑要合理,层次要清。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⑥ 文章结尾要有总结。对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⑦ 篇幅要适宜。文献数量以20~40条、6000字左右为宜。
10 层次标题及编号: ① 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应简短明确。同一级别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一致。 ② 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级,即1,1.1,1.1.1, 1.1.1.1。 ③ 文内同时出现多个接排序号时,应依次用圆括号数码 “ 1) ”“(1)”“①” 。
11 统计学方法:描述统计学方法时应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名称及版本。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 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 P值(如 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陈述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应写明95%可信区间。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表示,如样本大小用小写斜体 n ,概率用大写斜体 P,样本算术平均数用小写斜体,标准差用小写斜体 s,t检验用小写斜体 t,F检验用大写斜体 F,卡方检验用小写斜体 χ2,相关系数用小写斜体 r 等。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s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 M ( QR )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 χ 2 检验。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 P<0.05或 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12 计量单位与数字: ① 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1-93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② 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3 名词术语与经典条文:经典条文出处、文字内容,包括标点务求准确;中医药名词术语应以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为准,可登录 http://www.cnctst.cn/ 或 http://shuyu.cnki.net/ 查阅。
14 中药名称:应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药名为准。
15 英文缩略语:论文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时应给出中文全称,后文则不再出现中文名称。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6 基金项目:如果属于国家或部、省级等基金或攻关项目的研究论文,须标注基金类别及编号(请在论文首页醒目处标注),并及时提供基金项目证明扫描件。
17 致谢:对给予提供工作方便或提供技术性帮助、指导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
18 其他信息:为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规范相关行为,本刊要求在投稿时应附有作者贡献度、利益冲突、伦理要求、作者声明等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可在网站作者园地处查看“关于作者贡献度说明的要求 ” 。
19 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的科学性及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并可向读者进一步提供有关信息。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每篇论文均应附参考文献。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为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献。要避免引用摘要简讯、未公开发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若确有必要引用,可用括号插入正文,并应征得原作者的书面许可。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基于标准中文献种类较多,且采用专业用语进行描述,,不易理解和掌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发文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根据投过稿的作者反应,杂志的审稿速度很快,一个月就会有回复,但是见刊周期很长,要在一年以后了。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000,综合影响因子为0.714。
杂志目前是科技核心期刊、CSCD期刊。
杂志官网:http://xxzz.cintcm.com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观察健脾解毒方对过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肝癌细胞增殖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过表达HBx肝癌的HepG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进行干预,实验分为肝癌细胞空白组、pcDNA3.1组、pcDNA3.1-HBx组和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过表达HBx的肝癌HepG2细胞,发现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及上调p-PI3K及p-AKT表达的作用.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干预后,可不同程度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以及下调p-AKT、p-PI3K表达的作用,而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对p-PI3K表达作用不显著.结论 健脾解毒方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PI3K/AKT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目的 观察益气通阳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TGF-β1/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UUO模型.西药组予依那普利溶液0.18 mg/mL灌胃,中药组予益气通阳方浓缩液1.188 g/mL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14 d后心脏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大鼠取其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Smad7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升高(P<0.01),病理改变明显,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减轻,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益气通阳方可能通过上调Smad7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TGF-β1的高表达,进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目的 优选巴戟天微型饮片切制工艺参数,探讨其是否适用于不同产地来源的巴戟天.方法 以蒸制时间、饮片长度、饮片厚度、烘干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甲基异茜草素、耐斯糖的含量及出膏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巴戟天微型饮片切制工艺,并建立不同产地来源巴戟天微型饮片HPLC指纹图谱.结果 巴戟天微型饮片佳切制工艺为:常压蒸制软化30 min,切片长度3 mm,切片宽度1~2 mm,40℃烘干.结论 巴戟天微型饮片软化切制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目的 制备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按照标准煎液制备要求制备15批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以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出膏率、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15批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的出膏率范围为6.44%~11.95%,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含量范围分别为12.17~22.61 mg/g、2.75~5.12 mg/g、21.71~40.32 mg/g,转移率范围分别为28.13%~52.25%、53.93%~100.15%、40.04%~74.36%.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标定了10个共有特征峰,并指认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3个色谱峰.通过与对照图谱比对,相似度均高于0.9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忍冬藤饮片标准煎液的质量评价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为忍冬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目的 优化抗感胶囊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方中金银花和连翘的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分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抗感胶囊水提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优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结论 本研究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对抗感胶囊的生产工艺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 研究无硫党参饮片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标准,为其质量监控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5个产区的21批无硫党参饮片的水分、总灰分、二氧化硫残留量、浸出物,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并采用HPLC建立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21批党参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不超过7 mg/kg,铅含量不超过1.124 mg/kg,砷含量不超过0.067 mg/kg,镉含量不超过0.058 mg/kg,汞含量不超过0.003 mg/kg,铜含量不超过14.121 mg/kg,总六六六含量不超过0.03 mg/kg,总滴滴涕含量不超过0.031 mg/kg,五氯硝基苯含量不超过0.008 mg/kg.党参炔苷含量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1%,RSD=1.32%,平均质量分数为0.138%.结论 无硫党参饮片的安全性指标限量为二氧化硫残留不超过10 mg/kg,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标准符合药典对党参饮片的限量标准,有效性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可为党参的质量监控及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目的 建立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spse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5%→25%A;8~25 min,25%A;25~32 min,25%→33%A,32~48 min,33%→38%A;48~60 min,38%→60%A;60~70 min,60%→85%A;70~75 min,15%A),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10μL.对11批淫羊藿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及方法学考察.结果 11批淫羊藿药材有21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45~0.952,对5个色谱峰进行了归属;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良好;相似度分析将11批淫羊藿分为4大类,与淫羊藿物种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不同产地淫羊藿有一定的相似性,HPLC指纹图谱能够为淫羊藿的物种鉴定及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收集京津冀中药企业现有专利资源,归类、清洗、分析之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京津冀区域特点,从利用现有专利资源、设计多种专利战略、研发与专利申报协同发展等多个层面探讨京津冀中药企业构建专利联盟之路径.
随着机构知识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医药机构知识库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收集、存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也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当前,中医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平台搭建、保障机制、分析方法等领域.突破中医药机构知识库在应用中的孤立性,亟须对中医药机构知识库的功能进行拓展.结合中医药研发过程中科研管理的电子化、系统化需求,让中医药机构知识库积极融入科研管理过程,与科研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和协作,可以进一步体现机构知识库的价值.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开展各类统计、分析服务,中医药机构知识库可在科研项目管理、成果及档案管理、科技决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用,从而支撑科研管理、辅助科研创新.
本文通过搜集历代中医医案、本草文献关于临方炮制品种的相关内容,分析中药临方炮制的品种源流及发展现状,为培养临方炮制技术规范性人才,推动全国临方炮制技术规范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法令之间协调提供参考.
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肠癌的治疗不断进步,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郁仁存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肠癌基本的法则是扶正祛邪相结合,扶正补虚以健脾补肾法为主,祛邪以清热解毒抗癌为主,同时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结合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帕金森病以四肢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以中老年发病居多,缓慢进展.本病的发生与脑、肝、脾、肾等密切相关,多由阴阳平衡失调,精气血津液衰少,风火痰瘀内生,筋脉失养,元神失于司控所致.源自《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乃补阳滋阴、阴中求阳、从阴引阳之方,用于治疗肾阳虚衰之证.后世医家根据临床需要,衍化出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参芪地黄丸等地黄丸系列方.本文结合案例总结临床应用地黄丸系列方治疗帕金森病经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剂,灵活加减,收效颇著,临床表明地黄丸系列方能控制症状,减缓病情进展,减低致残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升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正常人显著增加,防治代谢综合征迫在眉睫.本文探讨影响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认为痰瘀互结是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痰瘀贯穿于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是代谢综合征各症候群的重要病理因素.临床注重从痰瘀论治,疗效显著.为从中医角度了解痰瘀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介绍基于胡希恕、冯世纶的"方证理论体系",使用经方当归四逆散合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化裁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获得满意疗效,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甘草具"解百草毒"之功,常在组方中起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中医药现代研究应用中,甘草解毒作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归纳甘草解毒古籍记载,并从解毒作用、解毒机制方面对相关现代研究进行整理,为甘草解毒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闻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辅助判断疾病、辨证分型,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依照研究对象不同,分别对声诊及嗅诊客观化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梳理,从闻诊客观化意义、研究指标、临床研究方法方面进行阐述,为闻诊客观化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 分析郝万山教授治疗情志病用药规律,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3月郝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治疗的情志病医案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剂量等描述性统计,采用Liquorice软件分层网络、加权点式互信息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核心药物组合、配伍规律等,采用Cytoscape3.6.0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纳入病例316例、340诊次,剔除水丸处方1诊次,共纳入处方339首.高频药物有陈皮(303次)、柴胡(302次)、炙甘草(297次)、法半夏(296次)、制远志(290次);核心处方有小柴胡汤、桂枝甘草汤、温胆汤、定志小丸等,组成药物包括法半夏、陈皮、制远志、炙甘草、柴胡、党参片、茯苓、炒酸枣仁、炒白芍、石菖蒲、桂枝、黄芩片、茯神、合欢皮、麸炒枳壳、竹茹等;加减用药组合有9组:炒栀子-淡豆豉、麦冬-五味子、生姜-延胡索、焦三仙、制巴戟天-酒萸肉、知母-川芎、黄连片-海螵蛸-紫苏叶-高良姜、枸杞子-女贞子,熟地黄-当归.配伍强度前5位的药物组合是龙骨-牡蛎、焦麦芽-焦山楂、炒酸枣仁-合欢皮、茯神-龙骨、茯神-牡蛎.结论 郝教授治疗情志病重视病证结合,以疏肝解郁、温少阳、化痰、宁神定志为核心治法,在核心处方基础上加减以调和五脏寒热与气血阴阳.
目的 分析崔学教教授治疗肾精亏损型弱精子症的用药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7年6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崔教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男科)门诊诊治的肾精亏损型弱精子症病案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纳入病例247例、328诊次,剔除未使用中药91诊次,终纳入处方237首,涉及药物75味,共计3071次.高频药物前5位是菟丝子(236次)、桑葚(236次)、覆盆子(226次)、淫羊藿(208次)、巴戟天(198次).药物药性以平、温性,甘、苦味为主;主要归肝、肾经;多为补益之品(补阳药、补阴药、补气药).挖掘得到9个公因子,均呈现出补益肾阳、健脾益气、补益气血等治法特点;聚类分析发现五子衍宗丸这一基础方.结论 崔教授治疗肾精亏损型弱精子症用药规律体现了其以益肾为主的治疗原则,根据辨证配合使用收敛药、清热药等,补中有清、阴阳调和、标本兼治.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研究主题与合作情况,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7年9月24日收录的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研究文献.采用BICOMS-2分析软件对主要信息进行抽取、整理并生成共现矩阵,采用Ucinet6.0软件NetDraw绘制网络图,采用Gcluto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52篇,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高峰;目前该领域研究人员及机构众多,许多作者及单位之间存在一定合作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注射液、汤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胸部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防治中的价值这三大主题.结论 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地域不平衡性,且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者相对较少,建议今后研究尽可能跨区域合作开展,同时也可探讨联合利用其他干预手段达到防治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目的.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中整理的名医经验书籍、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的1949年1月1日-2016年12月1日的现代中医医案为数据来源,检索筛选中医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验案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 纳入医案数据1259例、1877诊次,涉及处方1877首、药物712味,总用药频次18056次.高频药物有黄芩(632次)、甘草(570次)、连翘(563次)、桔梗(535次)、金银花(523次)等,多属苦、寒、归肺经药物.组方以普济消毒饮和银翘散为核心处方加减.结论 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以清热、化痰、疏风、解表为法,药物多为寒、苦、辛、归肺经者,在清肺泻热、化痰驱邪的同时兼顾脾胃,养阴益气以扶助正气.
目的 为中药饮片临床合理使用及采购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以下简称"我室")中医门诊部2016年中药饮片处方19115张,对处方药味数、使用剂量、使用频率、功效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室中医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以11~15味居多;剂量使用频率高的是10 g,实际使用剂量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有部分出入;炙甘草、茯苓、岷当归、白芍、法半夏的使用频率分列前5位,使用频率均超过20%;按中药饮片功能分类,使用频率排前3位为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结论 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在我室中医门诊疾病治疗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的 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分析,为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利用计算机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回顾性抽查筛选我院儿科门诊部2017年1-6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对筛选出的问题处方进行人工点评,确认其是否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并对处方存在的问题类型进行归纳汇总,分析临床医师用药不合理的原因.结果 2017年1-6月我院儿科门诊部开具中成药处方共计20742张,筛选出问题处方473例(2.28%),人工点评后确认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处方167例(0.81%).结论 我院儿科临床医师存在不合理使用中成药情况,需医院药学部门及时采取药学干预措施,辅以行政干预措施,以促进我院儿科用药更加规范合理.
目的 研究三黄汤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予利拉鲁肽注射液,每日1次,大剂量<1.8 mg/d(每2周进行调整),皮下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三黄汤,每日1剂,早晚冲服.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60/66),对照组为69.70%(46/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糖脂代谢指标,血清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糖脂代谢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黄汤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老年T2DM合并肥胖疗效显著,其机制与影响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
目的 观察颈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3例.对照组予电脑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研究组予颈七针治疗.均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Cobb角.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36%(75/83),对照组为78.31%(65/8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IL-1β、TNF-α、IL-6水平降低,NDI降低,Cobb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IL-1β、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NDI小于对照组,Cobb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七针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髓白1号方辅助化疗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化疗(DA/IDA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髓白1号方,每日1剂,每日2次冲服.2组均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客观缓解率、中医疗效、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66.7%(20/30),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BC水平明显下降,Hb、RBC、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RBC、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感染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髓白1号方辅助化疗治疗AML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目的 观察通络益智汤对脑恶性肿瘤颅脑放疗患者认知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恶性肿瘤颅脑放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放疗1个疗程.研究组在放疗同时予通络益智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于放疗前1周及放疗后1、3、6个月观察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2组认知损害(MoCA评分<26分)发生率,并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脱落12、9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2%(39/48),对照组为15.6%(8/51),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1、3、6个月,对照组MoCA评分均低于26分,与本组放疗前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oCA评分未见明显变化;2组放疗后同一时点比较,研究组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1、3、6个月,研究组认知损害发生率与放疗前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认知损害发生率上升(P<0.05).2组放疗后同一时点比较,研究组认知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放疗前比较,研究组放疗后1、3、6个月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对照组放疗后3、6个月中医症状积分升高(P<0.05);2组放疗后同一时点比较,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2例,2组未见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脑恶性肿瘤颅脑放疗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通络益智汤对放疗出现的认知损害有预防作用,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目的 观察消疹托透饮协定方联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IL-25)、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左西替利嗪片,5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消疹托透饮协定方,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风团大直径、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血清IL-25、TGF-β1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风团大直径、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评分及DLQI评分明显下降,血清IL-25、TGF-β1水平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风团大直径、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评分,DLQI评分,及血清IL-25、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0%(3/40),对照组为27.50%(11/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1.54%(3/26),对照组为29.41%(5/1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疹托透饮协定方联合左西替利嗪片可有效减轻患者风团发作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25、TGF-β1水平以纠正Th1/Th2细胞失衡、调节免疫应答,从而减轻机体致敏状态.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BP)胸膜增厚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TBP胸膜增厚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共脱落11例,终试验组71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常规短程强化抗结核化疗方案+胸腔穿刺抽中-大量积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每次150 mL,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中医症状评分、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胸水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胸水引流量、胸膜厚度、胸水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胸胁痛评分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胸胁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胸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胸水TNF-α、FIB、TGF-β1、A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69/71),对照组为88.2%(60/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缓解TBP胸膜增厚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胸腔积液中TNF-α、FIB、TGF-β1水平相关.
年 | 期数 |
2019 | 01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两个审稿专家,给出的建议都是很有价值的,提出了十来条的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文章的不足,编辑校稿极仔细,反复审稿好几次,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和我及时的沟通,很是敬业,期刊是核心期刊,权威性很高,值的投稿,详细以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我的文章处于修回审查中,希望可以早日被录用,编辑态度很好,可以随时的电话沟通交流,外审返回后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修改,修改返回后就很快送审了,处理速度很快。
审稿两个月左右,小修后接收,之前有投过这个方向的其他期刊,速度都没有中国中医药信息这本期刊的效率高,编辑认真负责,处理稿件很迅速,一点也不耽误时间,很赞。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今天刚查的稿件,已经被录用了,还是很开心的,外审一个半月的时间,返回意见,说文章的创新性不强,之后对文章进行了更改,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返回后,有修改了几次被录用,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过程感觉还会很艰难的,但是专家指出了很多的建议,让我学习了很多,我就是按照专家的建议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的,现在能被期刊录用,还是很感谢审稿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