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4例诊治分析

    作者:赵淑娟;李春

    目前结核病治疗是采用以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乙胺丁醇(EMB,E)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这些药均具有肝脏毒性,长时间联合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治疗,甚至有引起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的病例.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4例诊治分析

    作者:赵淑娟;李春

    目前结核病治疗是采用以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乙胺丁醇(EMB,E)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这些药均具有肝脏毒性,长时间联合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治疗,甚至有引起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的病例.

  • 大学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军虎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胸痛(积液增多后胸痛减轻或消失),并常伴有干咳、潮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一般起病缓慢,肺内同时可有或无明显的结核病源,抗结核治疗效果好.现将我院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大学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0例分析如下.

  • 春季如何预防结核病

    作者:曾衍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1882年3 月24 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区绝迹.

  • 中药佐治结核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吉霞;颜道珍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辅助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抗结核基础上应用中药制剂每日一剂,对照组33例常规用抗结核药.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愈率分别为94%和81%.结论 中药制剂是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以防肠粘连的有效、安全的辅助药物.

  • 抗结核治疗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谭华辉

    由于一些抗结核的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很大的重视,实验目的:观察甘利欣注射液(注射液用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引起肝脏损害后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甘利欣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后治疗的效果,并分析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进展.结论:甘利欣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后治疗的效果显著,多种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 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艳艳

    目的:分析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方法是应用抗结核联合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结核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的结果为61.90%,其总有效率是95.23%,经过统计学比较,两项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38.10%、85.71%).对于治疗组的患者,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意识障碍、头痛、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并发的脑积水、脑梗死、脑实质病变及胸片结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用抗结核联合激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抗结核治疗,并且对于病患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的提高.

  • 三种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的比较分析

    作者:周俊;吕小会;郑修齐;熊朝刚;赵嫄;党丽云

    目的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DM),分析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的血药浓度调控结果.方法 利用西安市胸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及有实施前后2次及以上血浆药物浓度监测资料的初治确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2例.其中,INH、RFP和PZA等3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实施2次及以上TDM监测患者例数及剂量调整患者例数为:INH组符合上述两种情况的患者分别为50例和19例;RFP组分别为47例和9例;PZA组分别为35例和11例.分析各组患者药物剂量调整情况.结果 INH、RFP和PZA组血药浓度调整率分别为38.0%%(19/50)、19.1%(9/47)和31.4%(11/35).INH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为31.6%(6/19);RFP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为7/9;PZA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为81.8%(9/1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3),INH组血药浓度调控成功率明显低于PZA组和RFP组.结论 三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在一次剂量调整后都不能完全达到治疗浓度范围内,其中INH与RFP和PZA相比,其剂量调整的成功率较低,这提示基于TDM制定给药剂量的方案还不能够实现一步到位,针对具体患者和药物品种还有进一步加强TDM和剂量调整.

  • TREK Sensititre(R) MYCOT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作者:郑扬;夏辉;赵雁林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TREK Sensititre(R) MYCOTB(简称“MYCOTB”;一种含有一、二线抗结核药物冻干粉的商品化药敏板)检测一、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的效能.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来自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15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MYCOTB方法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包括氧氟沙星(ofloxacin,Ofx)、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利福平(rifampin,RFP)、阿米卡星(amikacin,Am)、链霉素(streptomycin,Sm)、利福布汀(rifabutin,Rfb)、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PAS)、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Eto)、环丝氨酸(cycloserine,Cs)、异烟肼(isoniazid,INH)、卡那霉素(kanamycin,Km)、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并使用Middlebrook 7H10琼脂比例法(APM)作为对照,研究评估MYCOTB的敏感度、特异度、可行性及两种药敏试验方法的一致率.结果 8/12种药物(Ofx、Mfx、RFP、Sm、Rib、Eto、Km及EMB)的敏感度≥90%,其余4种药物除Cs外,敏感度均≥80%.另外,除Rfb的特异度为86.8%外,其余药物的特异度均≥90%.9/12种药物(Ofx、Mfx、RFP、Am、Sm、PAS、Eto、Cs及Km) MYCOTB和APM的绝对一致率≥94%.10/12种药物(Ofx、Mfx、RFP、Am、Sm、PAS、Eto、Cs、Km及EMB)的MYCOTB和APM的条件一致率≥96%.MYCOTB的平均判读时间为10d,10/12种药物(Ofx、Mfx、RFP、Am、Sm、Rfb、PAS、Eto及EMB)双人判读的一致率≥94%.结论 MYCOTB方法检测Mtb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是可行、可靠的.

  • 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二线抗结核药的分子学特征

    作者:袁小亮;张天托;朱家馨;郑文争;雷建平;涂少华;罗一钧;刘惟优

    目的 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 DNA测序分析:39株耐氧氟沙星(Ofx)菌株中,32株存在gyrA基因错义突变,2株发生gyrB基因错义突变.29株耐卡那霉素(Km)或卷曲霉素(Cm)菌株中,22株为rrs1401位点A→G突变.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0株为北京基因型(76.92%,40/52),其中17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gyrA-GAC94GGC突变(42.50%,17/40),1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rrs-A1401G突变(47.50%,19/40).北京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类型gyrA-GAC94GGC和rrs-A1401G无明显相关性(x2=1.16、1.92,P值均>0.05).MAS-PCR检测Ofx耐药株的敏感度为61.54%(24/39),检测Km或Cm耐药株的敏感度为79.31%(23/29).结论 gyrA基因94位密码子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A1401G突变则是Km或Cm耐药的主要原因.MAS-PCR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运葵;何金戈;李婷;吴建林

    目的 了解接受免费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出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频率和主要表现,探索发生ADR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和完善抗结核药物ADR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抽签的形式抽取四川省9个县(区)作为研究现场,对2014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登记并接受国家免费FDC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开展抗结核药物ADR监测.共纳入1261例患者,年龄15~92岁,平均年龄(48.00±16.76)岁,其中15~19岁组49例,20~29岁组198例,30~39岁组129例,40~49岁组292例,50~59岁组232例,≥60岁组361例;纳入患者中体质量≥50 kg有932例,<50kg有329例.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61例患者中,抗结核药物ADR总的发生率为55.75%(703/1261).其中15~19岁组ADR的发生率为48.98%(24/49),20~29岁组为46.46%(92/198),30~39岁组为57.36%(74/129),40~49岁组为56.85%(166/292),50~59岁组为61.64%(143/232),≥60岁组为56.51%(204/361);经趋势卡方检验,各年龄组ADR的发生率呈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x2趋势=5.54,P=0.019).体质量≥50 kg组ADR发生率为48.71%(454/932);体质量<50kg组达75.68%(249/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0,P=0.000).按发生ADR的系统或器官分类,发生率高的是消化系统(35.05%,442/1261),其中肝损伤100例,发生率为7.93%;其次是运动系统(12.45%,157/1261);泌尿、呼吸循环系统ADR发生率低,分别为0.63%(8/1261)和0.24%(3/1261).ADR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在治疗的第1~2个月高,以后逐渐下降,第1个月ADR发生率为26.65% (336/1261),第2个月为17.29% (218/1261),第3个月为5.47% (69/1261),疗程的后3个月(4~6个月)ADR发生率都低于5%.结论 四川省接受免费FDC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ADR总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涉及器官系统、发生时间分布复杂多样,应积极预防抗结核药物ADR的发生,以保证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完成.

  • 结核分枝杆菌rpsL和rrs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关系

    作者:宋艳华;高孟秋;李琦;马丽萍;陆宇;刘荣梅;付育红;陈红梅

    目的 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敏感性,了解其耐药程度和交叉耐药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耐药及交叉耐药与MTB的rrs和rpsL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平板Alamar Blue检测(MABA)法,检测64株选自北京胸科医院的MTB临床分离菌株的Sm、Km、Am和Cm的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并且对这些菌株rrs和rpsL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64株MTB临床分离株中,52株对Sm耐药,其中有42株(80.8%)发生rpsL基因突变,包括32株(76.2%)为128A→G(Lys43Arg),其MIC值均≥128μg/ml;9株(21.4%)263A→G(Lys88Arg),1株(2.4%)263A→T(Lys88Met),MIC值介于4~64μg/ml.9株菌rrs基因514A→C突变,其中,8株MIC值介于4~8 μg/ml,1株MIC值为2μg/ml.在2株Sm耐药株(MIC值是4μg/ml)中没有发现rpsL基因、rrs基因530区及rrs基因1400区突变.18株菌检测到rrs基因1401A→G突变,均对Km和Am高度耐药.其中,15株为rrs基因1401A→G单突变,3株合并rrs基因其他位点突变.18株菌对Sm、Km、Am均耐药,且对Km和Am均高度耐药.18株rrs基因1401A→G突变菌株中,13株菌对Km、Am、Cm均耐药,且均为Km、Am高度耐药耐合并Cm低度耐药;5株菌对Cm敏感(MIC值均为2.5 μg/ml).64株菌株均有rpsL基因363A→G突变,相应的密码子为121位AAA→AAG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均为赖氨酸(Lys).结论 MTB的rpsL基因Lys43Arg、Lys88Arg/Met突变分别可能与Sm高度和中度耐药相关;rrs基因514A→C突变可能与Sm低度耐药相关.rrs基因1401A→G联合514A→C突变,或联合rpsL基因突变可能与Sm、Km、Am均耐药相关.rrs基因1401A→G是Km高度耐药及交叉耐药的分子基础,也可能是Km和Am与Cm部分交叉耐药的分子基础.

  • 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临床特点及停药指征的探讨

    作者:杜德兵;罗小玲;李美琼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停药指征.方法 对1998-2005年收治的3 082例住院结核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皮疹296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变态反应总发生率为10.3%,皮疹发生率为9.6%(296例),其中单纯皮疹88例,占2.9%,皮疹伴其他系统表现一种或一种以上者208例,占6.7%;无皮疹者22例,占0.7%.皮疹病例总停药率为61.5%.结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反应多为全身性,发生过敏反应后,绝大多数单纯皮疹病人经过抗过敏处理后仍可维持原方案继续治疗,而皮疹伴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关节痛和过敏性休克者均需立即停用抗结核药物,并且避免再次使用.

  • 深圳市住院病人抗结核相关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作者:许丽;杨应周;吴清芳;管红云;张玉华;李明珍

    目的 了解深圳市综合医院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 line anti-Tbdrug,SLD)相关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其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调查2008年深圳市3家综合医院住院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泌尿内科3个科室245例病例,和1家结核病专科医院96例肺结核住院病例.均按不同科室内住院号顺序依次抽取病案资料查阅,分别记录使用的是SLD相关抗菌药物种类和时间段,并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医院,仅15.9%的病例有抗菌药物药物敏感试验,59.6%的病例使用过SLD相关的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居多,占49.8%,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占9%;氟喹诺酮类的使用大多集中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而大环内酯类多集中于阿齐霉素和克拉霉素;呼吸内科应用较多,占75.1%.结核病专科医院96例肺结核病例中,65例为单纯肺结核病例,52%的病例合并使用SLD相关的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使用多;31例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的肺结核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且81%未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氟喹诺酮类多,占89%.氟喹诺酮类应用均以左氧氟沙星为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应用较少.结论 深圳市结核病专科医院存在较严重的结核病不规范治疗现象;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以经验用药为主,并均存在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过多应用的现象.

  • 我国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胡远莲;何广学;刘志敏;郑建礼;邢超

    目的 调查各级结防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SLD)的使用情况,为国家进一步制定合理使用SLD的相关政策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按照我国东、中、西的地理位置分布,东、中、西部各抽取4个省,共抽取12个省,各省所有地市和县都参与调查.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总称为"医疗、结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调查4 782个机构,72.6%的机构使用了SLD.省市县乡各级医疗、结防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省级87.0%,地市级83.4%,县区级72.0%,乡镇级70.3%.不同类型的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也不相同,结核病防治所设在结核、胸、肺科医院以及定点医院(98.7%)、结核病医院和有结核病科的专科病院(100 %)、综合医院(99.4%)较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内设结核病防治所(科)较低(22.9%).不同的SLD使用的比例也不相同,丁胺卡那霉素(49.6%)、氧氟沙星(42.3%)、左氧氟沙星(66.2%)和环丙沙星(39.5%)使用的比例较高.仅有92家(1.9%)医疗、结防机构做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影响SLD使用的因素有:地区、机构类型、是否有结核病门诊和病房、结核病床位数、是否做痰涂片、是否做痰培养(P均<0.001)和患者涂阳率(P<0.05)等.药物敏感性试验不是使用SLD的影响因素(P=0.771).结论 SLD在各级结防、医疗机构使用很普遍,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机构以及不同SLD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而药物敏感性试验很少开展.国家应制定有关合理使用SLD的政策,促进SLD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开展.

  • 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奎;范传奇;江自成;杨才勇;刘胜昔;方坚

    目的 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早期应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106例进入胸腺肽α1组(化疗加胸腺肽α1,简称“α1组”),109例进入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治疗,其中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有2例失访.治疗前α1组和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450(318~535)个/“l、420(326~508)个/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599.00,P=0.696),化疗1个月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上升,α1组上升的幅度[262(163~376)个/μ1]高于对照组[189(100~282)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9.50,P<0.01).治疗第3、6个月末时,α1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9.8%(74/106)、99.0%(103/104),均高于对照组同期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5.0%(60/109)、91.6%(98/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99,P=0.025;x2=6.48,P=0.011).治疗第3、6个月末时,α1组胸部影像学表现有效率分别为77.4%(82/106)、87.5%(91/104),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1%(71/109)、73.8%(79/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1,P=0.048;x2=5.18,P=0.023);α1组空洞缩小率分别为76.1%(35/46)、89.1%(41/46),均优于对照组同期的空洞缩小率[分别为53.5%(23/43)、69.8%(3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0,P=0.025;x2=5.17,P=0.023);6个月疗程结束时,α1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69.6%,32/4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46).6个月疗程结束时,α1组治疗成功率为97.1%(101/104),失败率为2.9%(3/104);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9.7%(96/107),失败率为10.3%(11/107),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272.00,P=0.435).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早期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胸腺肽α1有助于痰菌阴转、肺内病变的吸收好转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 MGIT 960系统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实用性评价

    作者:蒋俊;张娟;张红;贾琳;魏成翠;石莲;马静红;杨立军

    目的 评价全自动BACTEC MGIT 960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line anti-TB drugs,SLD)药敏试验中的实用性.方法 本实验纳入患者435例.该纳入患者均通过痰涂片抗酸染色(萋尼法)镜检,L-J 固体和MGIT 960系统液体培养及鉴定,共筛查出阳性菌株212例.212例阳性菌株分别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试验,其中耐药菌株(所有耐药株)118例.以118例耐药株作为SLD药敏试验实验株,应用L-J和MGIT 960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卷曲霉素(Cm)、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和乙硫异烟胺(Eto)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计算出两方法药敏试验所需的时间和符合率;L-J和MGIT960两种培养方法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用Kappa值检验判别.结果 MGIT 960系统药敏试验所需时间平均10.0 d(1183/118),L-J固体培养法所需时间平均28.5 d(3360/118),两者相差18.5d.MGIT 960与L-J培养法的SLD Cm、Km、Ofx和Eto敏感及耐药符合率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88.1%(104/118)和0.520;95.8%(113/118)和0.815;91.5%(108/118)和0.824;71.2%(84/118)和0.375.结论 MGIT 960系统液体培养法常用SLD药敏试验与金标准(L-J培养)比较除Eto外符合率高、一致性好;该方法检测快速、准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新方法.

  • 三种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在个体及药物间的差异研究

    作者:周俊;吕小会;刘元;雷倩;赵嫄;党丽云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在个体及药物间的差异,以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通过西安市胸科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搜集2015年11月至12月所有进行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TDM)的结核病患者共计557例,其中纳入符合药物剂型、剂量和监测时间的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吡嗪酰胺(PZA)的TDM数据资料分别为238、188和131例(简称“INH组、RFP组、PZA组”).其中,INH组男157例、女81例,15~19岁34例、20~49岁143例、≥50岁61例;RFP组男123例、女65例,15~19岁24例、20~49岁124例、≥50岁40例;PZA组男87例、女44例,15~19岁21例、20~49岁85例、≥50岁25例.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3种药物间血药浓度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血药浓度的差异;计量资料(各组血药浓度)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血药浓度水平的差异比较采用“-x±s”和样本方差(s2)齐性的Levene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NH、RFP和PZA药物组血药浓度分别为(4.09±2.55)μg/ml、(10.47±3.84) μg/ml、(24.40±10.23) μg/ml,方差(S2)分别为0.34、0.1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3,P<0.01).不同年龄组INH的平均血药浓度水平[15~19岁:(5.20±3.16) μg/ml,20~49岁:(3.93±2.17) μg/ml,≥50岁:(3.96±2.27)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1,P=0.018);不同性别组INH平均血药浓度水平[男性:(3.96±2.27) μg/ml,女性:(4.34±3.03) 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P=0.277);INH血药浓度的个体间差异大(-x=4.09μg/ml,s=2.55μg/ml).RFP平均血药浓度水平女性组[(11.96±4.38)μg/ml]较男性组[(9.68±3.28) μ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1);不同年龄组RFP平均血药浓度水平[15~19岁:(9.93±3.02) μg/ml,20~49岁:(10.40±3.75) μg/ml,≥50岁:(11.01±4.51) 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P=0.518);RFP血药浓度女性组方差(S2=19.14)与男性组(S2=10.73)相比、≥50岁年龄组(S2=20.38)与其他年龄组(S215~19岁=9.14和S220~49岁=14.07)相比,个体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性别=7.37,P=0.007;F年龄 =3.27,P=0.040).PZA平均血药浓度水平女性组[(28.97±12.12) μg/ml]高于男性组[(22.08±8.28) μ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1);不同年龄组PZA平均血药浓度水平[15~19岁:(28.13±13.70)μg/ml,20~49岁:(23.15±8.77) μg/ml,≥50岁:(24.91±9.05) 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6,P=0.109).结论 3种抗结核药物的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均较大,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很有必要进行TDM监测.对于INH血药浓度个体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应给予高度关注.

  • 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赵冰;宋媛媛;逄宇;李强;欧喜超;夏辉;赵雁林

    目的 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国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收集的菌株中选取2008年4-7月期间耐药基线调查点收集的126株MDR菌株,对其进行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率以及交叉耐药的情况.结果 一线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总体耐药率分别为73.0%(92/126)和58.7%(74/126);对于二线药物,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耐药率高,分别为25.4%(32/126)和23.0%(29/126);其次为卡那霉素和环丝氨酸,其耐药率分别为17.5%(22/126)和13.5%(17/126);后为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耐药率均为3.2%(4/126).初治患者对卡那霉素(x2=20.025,P<0.01)和环丝氨酸(x2=6.558,P=0.017)的耐药率(卡那霉素:20/60,33.3%;环丝氨酸:13/60,21.7%)显著高于复治患者(卡那霉素:2/66,3.0%;环丝氨酸:4/66,6.1%).此外,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间均存在单向交叉耐药,在对卷曲霉素耐药的4株中,有3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4株对丙硫异烟胺耐药菌株均同时对乙硫异烟胺耐药.结论 我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这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带来严峻的挑战.

  • 应用中药益肺止咳胶囊治疗肺结核少量咯血49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春明

    中成药益肺止咳胶囊在治疗肺结核病人中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减轻和缓解病人症状有协同作用.有关益肺止咳胶囊在治疗结核病人咯血方面上的报道较少[1].我县于2001年4月-2004年2月对益肺止咳胶囊治疗咯血49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606 条记录 1/31 页 « 1234567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