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颗粒水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并发症中的变化研究

    作者:周莉莉;韩悦;朱倩;赵世香;王倩;朱明清;戴兰;沈文红;吴德沛

    目的:探讨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Vansplantation,allo-HSCT)过程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寻找移植后血栓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对我院94例allo-HSCT患者,根据移植后首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分为4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组27例(Ⅱ度以上10例)、血栓组9例、感染组41例和平稳组17例.采集患者移植预处理前(-10d)、预处理结束(0 d)、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0d,+20 d)4个不同时间段的血浆标本,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因子微颗粒(tissue factor positive microparticles,TF+MP)和内皮细胞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水平,动态观察TF+MP和EMP在allo-HSCT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回顾性分析这两种微颗粒指标与预处理、移植后血栓病变、aGVHD及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①all-HSCT患者预处理前TF+MP和EMP水平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后在各个时间段虽然呈现不同的波动,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TF+MP和EMP水平在预处理结束较预处理前有所升高,但是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②TF+MP和EMP水平在血栓组中升高明显,升高水平大于aGVHD组和感染组(P<0.05).③血栓组中的TF+MP和EMP水平在各个时间段与其他观察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aGVHD组与感染组中的TF+MP和EMP水平较平稳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浆TF+MP和EMP水平的增高可能与移植后相关血栓病变有关,提示肝静脉闭塞病(HVOD)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动态监测TF+MP和EMP水平有望预测血栓性病变的发生,为移植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应用PCR-SBT方法检测CD36相关基因变异的研究

    作者:丁浩强;叶欣;王嘉励;夏文杰;邵媛;陈扬凯;徐秀章;邓晶

    CD36为一种血小板上的特异性抗原,又称glycoprotein Ⅳ(GPⅣ),是血小板反应(thrombospondin)受体[1]。CD36基因变异会导致CD36抗原的缺失,此类人群若有输血、怀孕、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免疫因素就可能产生anti-CD36抗体[2-3],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紫斑,各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临床症状;另外也有研究指出CD36基因变异与高血脂症、感染疟疾及胰岛素耐受性有关联[4];近来在CD36基因剔除的小鼠中研究发现,血小板可经由CD36接受微颗粒(microparticles)的刺激而活化,CD36缺乏血小板被微颗粒活化的能力会降低,因而使止血时间延长[5]。

  • 急性中等强度运动对血压达标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芳;王妍;夏文豪;苏晨;黄奕俊;陶军

    目的 观察急性运动对血压达标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EMPs)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血压控制达标的男性高血压患者14例[高血压组,年龄(56.4±5.0)岁]及男性正常血压志愿者12人[对照组,年龄(55.3±7.2)岁],流式细胞术检测循环EMPs水平.采用改良的Bruce's运动方案,高血压组进行单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持续30 min,观察运动前后循环EMPs水平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循环EMPs水平明显升高[(1842.4±308.3)比(922.5±136.4)个/μL,P<0.01].与运动前比较,高血压组运动后循环EMPs水平降低(1668.8±264.5)比(1842.4±308.3)个/μL,P<0.05].结论 血压达标高血压患者循环EMPs水平高于正常血压志愿者,运动后循环EMPs水平较运动前降低,提示运动可进一步改善药物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 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动脉弹性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WANG Yan;王妍;苏晨;陶军;王洁梅;黄奕俊;陈龙;吴芳;杨震;涂昌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高血压病患者(n=60,高血压组)和健康志愿者(n=32,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颗粒的水平,袖带震荡技术尤创检测肱动脉与胫后动脉之间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972.6±116.2)比(1920.3±152.0)个/μl,P<0.001];高血压组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1369.3±147.3)比(1793.0±328.3)cm/s,P<0.001].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42,P<0.001),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因变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升高且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循环内皮微颗粒是肱躁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循环内皮微颗粒加速了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

  • 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妍;陶军;涂昌;陈龙;杨震;徐明国;王洁梅;黄奕俊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并比较其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明显增高[(1 900.7±226.4)个/μl vs(944.9±124.5)个/μl,P<0.001].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与收缩压和脉压呈正相关(r=0.38,P=0.004;r=0.42,P=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增高,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

  • 肿瘤坏死因子促进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妍;陶军;杨震;涂昌;徐明国;王洁梅;黄奕俊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提出内皮细胞微颗粒是反映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新指标.方法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及内皮细胞微颗粒的生成,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血小板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玻连蛋白(CD51+)微颗粒的水平.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静息状态下内皮细胞生成的微颗粒较少,经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24 h后内皮细胞表面呈"出疹样"改变,小泡数目明显增多,直径大小约1.0 μm.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组较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明显增高[CD31+内皮细胞微颗粒,(164±63)/1000内皮细胞比(42±10)/1000内皮细胞,P<0.05;CD51+内皮细胞微颗粒,(260±108)/1000内皮细胞比(19±4)/1000内皮细胞, 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损伤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增多,内皮细胞微颗粒有望成为评估内皮损伤替代指标之一.

  • 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新制剂研究

    作者:任皓;陈国广;赵刚;张桂森;韦萍

    利培酮是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除了普通片剂、胶囊剂外,利培酮的新剂型如微颗粒、透皮吸收贴剂以及利培酮衍生物等相继出现.现主要介绍利培酮国内外的常用剂型以及新型制剂的研究发展情况.

  • 微丸与小丸的质量属性探讨

    作者:刘天扬;白政忠;王惠刚

    药品制剂生产中需经过起始物质、半成品(中间体)、散装品、终产品这四个过程[1] .在药物制剂发展过程中,以小丸(pellets)、微囊(microcapsules)、微球(microspheres)、微泡(lipospheres)和微颗粒(microgranules)技术和产品为代表的多元制剂(multiparticulate dosage forms)因其具有的优点发展迅速,而且其在上述制剂过程中有些药物已经以制剂中间体的形式在我国获得批准.显然,在多元制剂中,分成小丸和微粒(Pellets and microparticles)两大类,小丸被称为大颗粒(larger particles),粒径以毫米计,而微粒包含微囊、微球、微泡和微颗粒[2],其粒径一般小于1 mm,故粒径以微米计.

  • 微颗粒携带microRNA-126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作者:耿强;陈红;任景怡;宋俊贤;李素芳

    目的:探讨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作为载体携带microRNAs(miRNAs)在介导细胞间信号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和293T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将微颗粒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共培养,然后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THP-1细胞迁移情况;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的方法,分析微颗粒携带miRNAs影响单核细胞迁移的机制.结果: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HUVEC细胞来源的微颗粒(MPHUVEC)组THP-1细胞迁移数明显多于293T细胞来源的微颗粒(MP293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HUVEC组THP-1细胞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P293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VEC细胞分别给予lipo2000、lipo2000+ miRNA inhibitor和lipo2000+ miRNA-126 inhibitor不同处理获得的微颗粒为MPcon、MPneg-con、MP-126 inhibitor,与MPneg-con组、MPneg-con组相比,MPmiR-126mbibitor组THP-1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miR-126 inhibitor组THP-1细胞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Pcon组、MPneg-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VEC细胞来源的微颗粒可以携带miRNA-126促进单核细胞迁移,微颗粒作为载体可以携带miRNAs介导细胞间信号传递.

  • 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张良;叶丽君

    脓毒症是具有感染证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重度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是中性粒细胞活化和凋亡时产生的微小囊泡样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作为一种炎性介质,中性粒细胞来源微颗粒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快速抗炎反应、保护炎症血管及调节免疫等多样化的作用.

  • 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方帆(综述);蒋桔泉(审校)

    微颗粒是多种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时,细胞膜脱落产生的直径<1.0μm的膜性小囊泡。研究发现,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在介导内皮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凝血反应、内皮舒张功能减退、新生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微颗粒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微颗粒检测与抗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2P的相关性

    作者:王传新;牛爱军;卢振铎;杨晓静;王立水;邹雄

    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PMP)是血小板被激活后从质膜上脱落进入外周循环的细小微粒,PMP可表达血小板特异性膜糖蛋白并富含凝血因子膜受体,由于PMP体积微小,可为凝血反应提供更为庞大的催化表面积,所以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发挥着比血小板更加重要的作用[1].

  • 纳米级微颗粒技术用于医学影像诊断的研究

    作者:刘凤云

    本报通讯员、中国医科大学附二院(110003)刘凤云报道 该院放射线科陈丽英教授与沈阳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省职工医学院合作,经4年努力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型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伽马铁纳米级微粒脂质体研究>,在我国首次将纳米级微颗粒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动物实验证实,该项研究成果可将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提高1倍以上.

  • 微颗粒及外来体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叶太阳;李卫平;林其德

    子痫前期是一种起源于胎盘、累及全身多脏器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胎盘浅着床导致胎盘缺血缺氧,释放胎盘毒性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并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基本过程.过去认为胎彘释放的毒性物质主要是各种氧化应激产物.

  • 微颗粒在细胞信息物质交流与免疫和肿瘤中的作用

    作者:马婧薇;黄春梅

    细胞从分化、增殖、发挥生物学功能到衰老、凋亡,后被巨噬细胞清除的过程源于机体内环境一系列精细的调节.细胞在其发展进程的每一阶段,受到各种刺激作用后,释放来源于本身质膜所包含的胞浆内容物的亚微粒,即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s)[1].1967年Wolf等首先报道了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的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并将其描述为血小板微尘(Platelet dust)[2].MPs直径为100~1 000 nm,是细胞受到活化或凋亡信号后以"出芽"的方式从细胞膜上脱落的质膜包裹胞浆内容物的一群高异质性的细胞颗粒.MPs在健康个体主要存在于外周血液循环,其中PMPs大约占循环中MPs总数量的70%~90%[3],内皮细胞释放的MPs(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EMPs)约占15%,而白细胞释放的MPs(Leukocyte-derived microparticles,LMPs)占10%左右.MPs可存在于健康人体内,其数量和特性的改变往往和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4].MPs在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信息物质交流、凝血、免疫应答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Ps的特性及其在细胞信息物质交流与免疫和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单微颗粒在血管内运动状态的力学分析

    作者:许孝华;陈凯;徐权伟

    目的 分析单个微颗粒在血管内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其运动状态的因素.方法 以靶向给药中血管流体中的微颗粒为研究对象,将血管模型简化成平行平板流动腔内的泊肃叶流动,依次分析单个微颗粒在流场中所受各个力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力与力矩平衡条件列出微颗粒运动状态的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微颗粒所受力与颗粒粒径、流体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临界运动状态时粒径与流量的关系.结果 流量增加和微颗粒粒径越大,微颗粒越容易滚动、滑移和上升;在流量和粒径关系图上,上升运动的临界线要高于滑移运动的临界线,而滚动运动临界线处于下方.结论 对于人体血液流量,微颗粒不会做上升运动.随着流量减少,一定粒径的颗粒可以从滑移运动过渡到纯滚动运动,在有弹性变形的情形下会出现完全静止.恰当选择颗粒的粒径及颗粒的表面黏附度对药物颗粒通过血液输送到达标靶位置至关重要.

  • 微颗粒与血管生成缮

    作者:童晓红;丁家望

    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s)是细胞激活或凋亡时从质膜上脱落的一些膜性小囊泡,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磷脂,有促凝、促炎症和调节内皮功能的作用.近年诸多研究表明,MPs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密切,在缺血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微颗粒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陈蕾;于波;候静波

    微颗粒(MPs)是一些具有膜结构的囊泡,是血细胞或内皮细胞激活或凋亡时从质膜上脱落的.在体内MPs可参与凝血和炎症的激活,内皮细胞源性MPs又与内皮细胞损伤、凋亡、功能异常相关.凝血、炎症的激活和内皮功能异常又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紧密相关.

  • 三种微颗粒水平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意义

    作者:李会娟;施毕旻;赵小娟;沈文红;阮长耿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微颗粒(包括血小板微颗粒、内皮细胞微颗粒以及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水平,探讨微颗粒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106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血小板微颗粒、内皮细胞微颗粒和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水平,并比较糖尿病血管病变各组间微颗粒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血小板微颗粒和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23.09±15.66对38.55±28.56,83.82±82.61对89.06±82.75,均P>0.05),而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在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64.20±128.88对63.81±40.84,P<0.05),合并有血管病变者其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又高于单纯糖尿病组(184.12±152.77、188.21±149.55对138.53±99.87,P<0.05).结论 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有血管病变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升高的原因;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可以用来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的进展的指标之一.

  • 挤出造粒-气流包衣法制备包衣微粒剂Ⅱ.奥美拉唑肠溶微颗粒的研究

    作者:朱金屏;王雅珍;吴志明;侯惠民

    用挤出造粒-气流包衣法制备的奥美拉唑肠溶微颗粒,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快而完全.其人体生物利用度与洛赛克胶囊等效.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