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중화심혈관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8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58
- 国内刊号: 11-214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3个月
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对于动物研究,所有研究人员需提倡人道地进行动物实验,必须严格遵守动物实验的各项伦理条例。
2.基金项目: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原则上录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课题,需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资助号,中、英文双语录著,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3.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姓名及单位。附贡献声明。
5.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Zhang Xingwei*,Ge Junbo, Pan Hao, Gao Yan, Li Peizhang, Wang Ningfu, Zhou Ling, Yang Jianm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中、英文摘要在400个字左右,内容要相对应,英文摘要可以略详。
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7.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得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
8.文字用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9.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中、英文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 Trial Registry)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10.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符号: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3)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这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 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1.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拆开转行。
12.图表:原稿中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1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组织(病理)学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13.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14.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5.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需陈述是否在研究过程中或得到的研究结果受到了某机构或厂商的影响,置于正文末、参考文献前。
16.参考文献: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年、卷、期号及起止页码。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示例如下:
[1] 伊宪华,韩雅玲,李毅,等. 介入治疗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长期临床疗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9):773-776. DOI: 10.3760/cma.j.issn. 0253-3758.2009.09.002.
[2] Wilde AA, Ackerman MJ. Beta-blockers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 is one beta-blocker superior to another[J].J Am Coll Cardiol, 2014, 64(13):1359-1361. DOI: 10.1016/j.jacc.2014.06.1192.
[3] Jablonski S. Online multiple congenital anomaly/mental retardation (MCA/MR) syndromes[DB/OL]. Bethesda(MD):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US), 1999(2001-11-20)[2002-12-12]. http://www.nlm.nih.gov/mesh/jablonski/syndrome_title.html.
[4]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文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什么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一本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心血管内科、外科诊疗 经验,以及密切结合心血管病临床、有临床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2.255,综合影响因子:1.993。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难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国内权威杂志,在投稿的难度上还是偏高的。想要投稿的医学人士可以仔细阅读本页期刊详细内容。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sci吗?
不是,是一本中文核心期刊。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退修的话能接收吗?
一般杂志社退修稿件的接收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要逐条对待修改意见,认真修改,这样的中稿率才会提升。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电子邮箱是什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Email:cjim@cma.org.cn。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投稿后怎么查询?
可以登录期刊的官方网站查询稿件,也可以拨打编辑部的电话或发送电子邮件咨询。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投稿要求是什么?
可以登录官方网站查看,可以在本页查看投稿信息。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时间多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时间在1-3个月。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官网投稿网址是什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官网投稿网址是http://www.cjcv.org.cn/。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并接受单心室分期姑息手术的功能性单心室患儿289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10.0 (6.0,35.4)个月,男性198例,女性9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接受第一期姑息手术患儿79例,接受第二期Glenn手术患儿232例,接受第三期Fontan手术患儿162例.术后死亡39例,包括第一期姑息手术后死亡21例(早期13例,晚期8例),第二期Glenn手术后死亡10例(早期和晚期各5例),第三期Fontan手术死亡8例(早期6例,晚期2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功能性单心室患儿术后总体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2% (95%CI 86.7%~ 93.7%)、85.9%(95%CI 81.8%~ 90.0%)和84.6%(95%CI 79.7%~ 89.5%);第一期姑息手术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4% (95%CI 64.8%~ 84.0%)、73.0%(95%CI 63.2% ~ 82.8%)和73.0%(95%CI 63.2%~82.8%);第二期Glenn手术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8% (95%CI 95.8% ~ 99.7%)、95.2% (95%CI 92.3%~98.1%)和95.2% (95%CI 92.3%~98.1%);第三期Fontan手术后1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 (95%CI 92.5%~ 98.7%)和93.7%(95 %CI88.8%~98.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HR=5.47,95%CI2.71~11.04,P<0.001)、中重度房室瓣反流(HR=2.52,95%CI 1.32~ 4.79,P=0.005)、体循环流出道梗阻(HR=3.47,95%CI 1.30~ 9.29,P=0.013)和需要行第一期姑息手术(HR=3.12,95%CI 1.59~ 6.15,P=0.001)是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可有效提高生存率,改善患儿远期预后.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中重度房室瓣反流、体循环流出道梗阻和需要行第一期姑息手术是功能性单心室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成人单纯型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冠心病一例
主动脉弓离断是一种死亡率高的婴幼儿时期严重复杂心血管畸形,存活至成人罕见.在该病例报告中,1例有高血压病史的71岁男性患者因“胸痛”被诊断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前行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时,意外发现单纯型主动脉弓离断,并成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该病例提示,在诊疗高血压患者时,不应忽视四肢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CT血管造影有助于发现主动脉弓离断并指导介入治疗.
-
血糖波动相关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比持续性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大,其中血糖波动相关性心律失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血糖波动的评估、血糖波动相关的心律失常及其可能机制,认为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患者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发生机制复杂.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可能会降低糖尿病患者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人工智能及在心血管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涌现,心血管医学向精准医疗的革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AI技术具有梳理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通过对临床大数据进行开发和验证,能够突破传统统计模型准确性和应用范围的局限,实现真实世界风险预测模型的灵活实时建立和校正,以及自动化实时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不同类型A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对AI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中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心理应激和心房颤动
焦虑、愤怒、压力、抑郁等心理应激相关情绪是心房颤动(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影响房颤消融手术效果,然而常被临床所忽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深入阐明心理应激和房颤间的关系,对房颤的防治工作和认识“心理-心脏”(双心)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心理应激与房颤发生率、影响房颤的机制等方面作一阐述.
-
降脂治疗的新选择:PCSK9抑制剂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越来越重视调脂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常见大剂量他汀类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近期发现的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新靶点,alirocumab是一种全人源IgG1型单克隆抗体,作为PCSK9抑制剂,能结合PCSK9并抑制循环型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从而阻止PCSK9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降解.该药可用于治疗成人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
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9 769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抗凝治疗分为2组,抗凝组术后给予短期较低剂量的常规抗凝治疗(依诺肝素0.4 ml 1次/12h或磺达肝癸钠2.5 mg 1次/d皮下注射,至术后2~3 d),进行30、180 d及2年的随访,记录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出血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及卒中)发生情况.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出1 755对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后组间的远期预后差别.同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后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 755(18.0%)例患者未接受术后抗凝治疗,8 014(82.0%)例接受了术后抗凝治疗,其中5 666(58.0%)例接受依诺肝素抗凝,2 348 (24.0%)例接受磺达肝癸钠抗凝治疗.与无抗凝治疗组比较,抗凝治疗组年龄更小,女性比例更低,肾功能不全比例更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比例更高(P均<0.05).抗凝治疗组左主干病变比例及分支受累比例更高(P均<0.05);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比例更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比例更高,单纯球囊扩张比例更低(P均<0.05).9 717(99.5%)例患者完成了2年随访.与无抗凝治疗组(1 755例)比较,抗凝治疗组(8 014例)30 d全因死亡率[0.05%(4例)比0.46%(8例),P<0.001]和卒中[0比0.11%(2例),P=0.003]风险较低,180 d全因死亡率[0.17%(14例)比0.57%(10例),P=0.002]、血运重建[2.07%(166例)比3.71%(65例),P<0.001]及MACCE[3.49%(280例)比5.47%(96例),P<0.001]较低,2年血运重建[7.61%(610例)比12.84%(225例),P<0.001]及MACCE(10.92%(875例)比16.01%(281例),P<0.001)较低.Cox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是30 d全因死亡(HR=0.17,95%CI 0.05~0.62,P=0.007)、180 d全因死亡(HR=0.37,95%CI 0.16~0.87,P=0.023)和MACCE (HR=0.74,95%CI 0.58~0.94,P=0.013)及2年MACCE (HR=0.71,95%CI 0.62~0.81,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抗凝治疗仍是30 d全因死亡(HR=0.11,95%CI 0.01~0.92,P=0.042)以及2年MACCE的独立保护因素(HR=0.81,95%CI 0.68~0.96,P=0.015).结论 择期PCI患者,术后给予短期较低剂量的常规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30和180 d的全因死亡、2年的血运重建及MACCE发生风险,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
入院即刻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入院即刻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 972例,按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即NT-proBNP<61 ng/L组(733例)、61 ng/L≤NT-proBNP<133 ng/L组(749例)、133 ng/L≤NT-proBNP<326 ng/L组(747例)和NT-proBNP≥326ng/L组(743例).收集入选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LVEF水平和院内MAC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VEF和院内MACCE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着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LVEF降低[NT-proBNP<61 ng/L组、61 ng/L≤NT-proBNP<133 ng/L组、133 ng/L≤NT-proBNP<326 ng/L组和NT-proBNP≥326 ng/L组患者LVEF分别为(68.4±4.8)%、(68.2±5.2)%、(67.2±6.7)%和(62.6±10.4)%,F=77.98,P<0.01].随着NT-proBNP水平升高,院内MACCE发生率升高[NT-proBNP<61 ng/L组、61 ng/L≤NT-proBNP<133 ng/L组、133 ng/L≤NT-proBNP<326 ng/L组和NT-proBNP≥326 ng/L组患者院内MACCE发生率分别为3.4%(25/733)、3.5%(26/749)、5.5%(41/747)和7.3%(54/743),x2=16.2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LVEF<50%的独立预测因子[Exp(β)=5.875,95%CI 3.382~10.207,P<0.001],但不是院内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Exp(β)=0.783,95 %CI 0.400~1.996,P=0.783].结论 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水平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但不是院内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患者双联抗血小板(DAPT)治疗联用与不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荟萃分析.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国际上重要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至2017年9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共获文献977篇,排除重复文献193篇,排除综述、病例报告、书信、系统评价共74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又排除文献667篇,排除非随机对照、结局指标不相关文献34篇,终纳入文献9篇,包括患者共16 589例.运用RevMan 5.3软件比较PCI术后DAPT联用PPI和单用DAPT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卒中、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事件发生率.结果 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8篇观察了MACE,结果显示6 282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561例发生MACE,9 632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951例发生MACE,二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 0.88~1.51,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7篇观察了心原性死亡,结果显示6 453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172例发生心原性死亡,9 839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321例发生心原性死亡,二者心原性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 0.80~1.18,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8篇观察了再次心肌梗死,结果显示6 282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416例再次发生心肌梗死,9 632例单用DAPT治疗的患者中691例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二者心肌梗死再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 0.89~1.16,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4篇观察了血运重建,结果显示2 173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64例发生血运重建,2 770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105例发生血运重建,二者血运重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3,95%CI0.55~3.24,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7篇观察了全因死亡,结果显示6 453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172例发生全因死亡,9 839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321例发生全因死亡,二者全因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 0.80~1.18,P>0.05).纳入的9篇文章中有3篇观察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显示2 997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99例发生支架内血栓,6 198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245例发生支架内血栓,二者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7,95%CI 0.83~1.37,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2篇观察了卒中,结果显示2019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5例发生卒中,2 033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4例发生卒中,二者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 0.29~3.49,P>0.05).纳入的9篇文献中有6篇观察了消化道出血,结果显示3 517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26例发生消化道出血,3 506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9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前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OR=0.27,95%CI 0.17~0.41,P<0.01).纳入的9篇文章中有6篇观察了胃肠道事件,结果显示3 517例接受DAPT联合PPI治疗的患者中51例发生胃肠道事件,3 506例单用DAPT的患者中190例发生胃肠道事件,前者胃肠道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OR=0.24,95%CI 0.14~0.42,P<0.01).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DAPT联用PPI与否不影响患者MACE、心原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卒中的发生率,而联用PPI则可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事件的发生率.
-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
目的 探讨入院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在发病1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STEMI患者255例.入选患者年龄(61.1±11.2)岁,男性189例,女性6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是否自发再通,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非自发再通组[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为0~l级,203例]和自发再通组(梗死相关动脉血流TIMI分级为2~3级,5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评价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AR预测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价值.结果 非自发再通组与自发再通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胸痛持续时间、心肌梗死部位、梗死相关动脉、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和院前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发再通组患者FAR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非自发再通组[分别为8.20±1.85比11.02±2.75,P<0.001;(6.87±3.36)g/L比(8.51±3.72)g/L,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R (OR=0.492,95%CI 0.354 ~ 0.686,P<0.001)、血尿酸(OR=0.994,95%CI 0.989~0.999,P=0.018)和高敏C反应蛋白(OR=0.774,95%CI 0.614~ 0.975,P=0.030)与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呈独立负关联.ROC曲线显示,入院F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0.630~ 0.758,P<0.001),诊断临界值为9.26,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5.9%.结论 入院FAR水平对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聚焦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常用的药物.近年来,欧美指南对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推荐趋于保守,现有证据不支持中低心血管风险个体、7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常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本文聚焦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证据及相关问题,建议根据ASCVD的危险因素和出血风险等进行评估,高心血管病风险的个体在获益明显超过风险时使用阿司匹林,应进行个体化剂量选择并监测出血等不良反应.如何选择和规范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人群,兼顾获益和安全性,应引起高度关注.
-
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现状及应有对策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心肌梗死救治如何实施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早期及时的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核心,将时效性和有效性有机结合的溶栓后介入治疗已经被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也被新近的国内外指南认可,在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和转运耗时较长的院前急救单位开展早期溶栓再灌注治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提高心肌梗死救治率的有效策略.
-
推动心血管医学高质量健康发展
2018年岁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顺利换届.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衷心期望我国的心血管医学在韩雅玲主任委员和新一届委员会的带领下,大力推动我国心血管医学高质量健康发展.重视质量,实现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不忘初心.彻底纠正医疗趋利的错误价值观,纠正盲目追逐利益、攀比介入治疗数量等过度医疗行为.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循指南,坚持患者利益至上,人民健康至上,牢牢守住不伤害患者的底线和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医疗服务.一要力争让患者获得佳疗效和预后;二要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温馨和温暖;三要合理控制医疗成本.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关键词: -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
鉴于近年来晕厥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相关科室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对晕厥的认识、诊断与治疗水平,依据欧美新相关指南、综合近4年来国内发表的文献和我国专家的经验对2014年《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包括晕厥的分类和病理生理、初步评估与危险分层、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内容.强调对晕厥患者的危险分层,尤其是不明原因晕厥,采用短期危险和长期危险的分层方法.推荐基于危险分层的处理策略.
-
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前不需要P2Y12受体拮抗剂常规预处理
早期抗栓治疗是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既往研究及指南均建议对于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前积极给予P2Y12受体拮抗剂常规预处理以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预后.然而综合近年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缺乏、对以氯吡格雷为代表的P2Y12受体拮抗剂药理学认识的深入及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不确定性,本文认为目前不应建议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前予P2Y12受体拮抗剂常规预处理.
-
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前需要P2Y12受体拮抗剂常规预处理
现有证据已经显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应尽早启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对于采用何种抗血小板药物、启动时机、剂量以及如何个体化评估疗效还存在一定争议.现有研究和指南推荐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P2Y12受体拮抗常规预处理,且尽可能早期使用,药物首选替格瑞洛,但要注意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
心脉相承琅书永载
董承琅教授诞辰120年纪念大会暨首届中国心脏功能学论坛于2018年5月11日在苏州召开,陈灏珠、蒋文平、戚文航、沈卫峰、葛均波、霍勇等百余位心血管病专家聚集一堂,循着董老曾经的足迹,一同回忆中国心血管病学的峥嵘岁月.董承琅教授(1899-1992年,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是20世纪中国第一位心血管病内科医师,我国心血管内科学的奠基人,开创了中国心电图学时代,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心血管内科医师.作为中国心血管内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董承琅教授为中国心血管内科学的从无到有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
1995 |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5月中旬投的文章,8月23日录用,历经四次的修改,整个规程还是很艰难的,个人觉的文章的思路要清晰,创新性强,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这样才利于被期刊收录。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10月初投了一篇综述,11月返回审稿意见,经修改后被收录,期间编辑对一些不清楚的地方还会打电话进行验证,很敬业,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
8月23日投的稿件,11月中旬被收录,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期间编辑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