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중국실용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7555
  • 国内刊号: 11-5547/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6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杜占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程俊录

    目的:研究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心电图左胸导联低电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左胸导联低电压消失率较低,心包炎、左侧气胸及妊娠的消失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前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均伴有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所有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均较高,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慢性心脏及肺部疾病是治疗后左胸导联低电压难消失的主要原因;前壁、前侧壁心肌梗死均伴有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发生率均较高。

  • 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对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陈振康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庤上黏膜切除术(TST)对脱垂性痔与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脱垂性痔与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切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T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ST治疗脱垂性痔与混合痔,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效果评价

    作者:李金锐;张建

    目的:对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6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右胸路径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左胸路径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切除、淋巴结转移、切缘残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路径所体现出的效果更符合胸中段食管癌的治疗原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爽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0例急性中毒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对照组(血液灌流),每组20例,观察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治愈率及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分析

    作者:江钦文;王佳鑫;方浩伟;高悦恩;赖沛群

    目的:研究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方法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4例,其中,行单侧膝关节置患者46例为单侧组;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8例为双侧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关节恢复进行比较,进行优劣分析。结果双侧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输血量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单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双侧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各有优劣,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相对而言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经济、高效,但需要更高质量的护理予以配合。

  • 关节镜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起芝;潘小华;王多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骨创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行视觉模拟评分,记录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18±1.08)分、(4.18±0.68)d、(8.61±1.5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可减轻术后疼痛感,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

  • 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穿孔并腹膜炎体会

    作者:牛四明

    目的:研究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穿孔并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进行麦氏切口手术治疗的阑尾穿孔并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旁正中切口治疗法,观察者采取麦氏切口治疗法,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2)d,对照组为(10±3)d;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消失时间为(2±1)d,对照组为(4±2)d;观察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1)d,对照组为(4±2)d;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2±1)cm,对照组为(7±2) cm;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14.55%。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穿孔并腹膜炎,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切口长度小且美观效果好,疗效显著。

  • 232例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作者:李清海

    目的:研究讨论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整理232例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病历信息。结果通过4~8周的治疗,184例患者的血压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减弱,控制在(130~149)/(50~89)mm Hg(1 mm Hg=0.133 kPa),42例未达到基本正常,12例死亡,死亡患者都为脑出血。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与其他高血压疾病相比有所不同,在临床治疗当中应该尤为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治疗,防止相关并发症出现。

  •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江秀慧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6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合并1种疾病者10例、合并2种疾病者30例、合并≥3种疾病者22例;并发症多为高血压,其次为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脑梗死,后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脑出血及糖尿病足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合并症多以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为主,同时合并多种疾病者较多,为此需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提高人群预防疾病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兆春;韩巧军

    目的:对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2.5%与对照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具有微创性、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作者:刘玉玲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方法10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按试验要求分为减退组、正常组、糖尿病组,各34例,并选取34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各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与餐后2 h的胰岛素和C 肽、胰岛素分泌指数(IS)、β细胞功能指数(HBCI)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退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与餐后2 h的胰岛素和C 肽、IS、HBCI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硬化患者存在胰岛素过高症状,胰岛素敏感性减弱,出现糖代谢异常问题,应尽早检测血糖,及时确诊,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病情。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春林

    目的: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对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痊愈39例(78.00%),有效10例(20.00%),无效1例(2.00%),总有效率为98.00%,无效的1例患者出现了气管塌陷的情况,在二次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81.25±30.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2.25±3.85)ml;术后有3例患者并发了轻度麻木,对患者及时注射了葡萄糖酸钙,随后症状得到恢复。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儿童变异性咳嗽转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艳云;黄瑞辉;巫志东;王凤茹

    目的:研究儿童出现变异性咳嗽时转化为典型哮喘的因素。方法选取120例变异性咳嗽儿童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的咳嗽表现、症状、随访结果进行研究,对随访患儿首先进行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从单因素中出现显著差异因素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从达到危险因素进行确定分析目的。结果根据对120例变异性咳嗽儿童进行治疗分析,有48例儿童转变为典型性哮喘,其发生率为40%。典型性哮喘患儿和非典型性哮喘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在民族、病情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过敏史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特应性体质、呼吸道感染、家族哮喘史、环境潮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应性体质、近期呼吸道感染、家族哮喘史、治疗依从性为儿童咳嗽转变为典型哮喘的危险性因素。结论经过本院的调查研究及对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特应性体质、近期呼吸道感染、家族哮喘史、治疗依从性为儿童咳嗽转变为典型性哮喘的危险性因素。

  • 尿液趋化因子IP-10、MIG水平对术后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分析

    作者:葛亚辉;曲青山;郑珊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液趋化因子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MIG)水平对术后早期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方法40例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根据其移植术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院病理研究中心的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排斥组20例和非急性排斥组20例,另外选取2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健康组。所有的尿液标本均采用液态芯片-流式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对三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排斥组与非急性排斥组、健康组相比,尿液中的趋化因子IP-10、MIG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尿液中的趋化因子IP-10、MIG的升高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存在密切关联,有望成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较特异、敏感的指标,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古艳霞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数字图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肛门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而手术费用、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2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3例,脓肿6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0%小于对照组的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具有切口小、恢复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东健;张华明

    目的:观察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对照组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TAH),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术后6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TVH术式,相比传统TAH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创伤,术后患者更容易恢复,有效的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维适形放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可佳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60例接受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0例。对照组进行直肠系膜全切术,试验组在手术前进行三维适形放疗保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和随访后患者预后结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试验组局部复发率(1.67%)、远处转移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27.78%)、远处转移率(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再次复发率和转移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吴恩柱;刘璋;柏瑞;王博;谢艳碧;邱子维;辜为为;刘红娥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7例瘢痕妊娠患者,其中14例于妇科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3例为传统保守治疗致使子宫动脉出血后,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行清宫术。根据介入手术成功率及清宫术中子宫动脉出血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造影双侧子宫动脉栓塞15例(88.2%)。一侧子宫动脉栓塞另一侧髂内动脉栓塞2例(11.8%)。随访清宫术前行介入手术的14例患者在清宫术过程中未出现大量子宫动脉出血,3例患者传统保守治疗致使子宫动脉血后,再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再次清宫过程中亦未见明显出血。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瘢痕妊娠,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子宫动脉出血,减少清宫过程中子宫动脉出血的危险,是治疗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超选眼动脉介入灌注美法仑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作者:龚海龙;马也璞;刘江川

    目的:研究超选眼动脉介入灌注美法仑对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9例,患眼14只,对其采用超选眼动脉介入灌注美法仑方法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变化,对比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3例(4只眼)进行了1次治疗、4例(6只眼)进行了2次治疗、2例(4只眼)进行了3次治疗;9例患儿的14只眼中,12只眼肿瘤有一定的缩小,有效治疗率为85.7%,2只眼因病情发展严重予以手术摘除(14.3%)。结论使用超选眼动脉介入灌注美法仑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安全可靠,可予以一定的临床使用。

  • 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

    作者:刘均荣

    目的:评价突发性脑溢血患者急诊内科急救效果,分析急救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内科既往收治的74例突发性脑溢血患者病历资料,对比预后良好与不佳者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中,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脑水肿,3例脑水肿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院内5例患者死亡;存活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35 d,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33分,平均评分(28±8)分;发病至1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死亡5例、1例植物生存(仍住院)、34例重度残疾、20例轻度残疾、14例恢复良好;预后良好者年龄、发病至送院时间、出血量低于预后不佳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脑溢血急诊内科患者整体预后相对更好,这与收治患者病情相对较轻有关,出血量、发病至送院时间、有无并发症、年龄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丽欣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常规治疗,应用奥扎格雷、拜阿司匹林、舒血宁及调整血压、血糖、防治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及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及患者的生命质量。

  • 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影响分析

    作者:马丽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仅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肾脏参数与尿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尿素氮(BUN)、尿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4 h尿蛋白定量、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与NU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DN患者应用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和保护肾脏,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急性荨麻疹82例临床分析

    作者:邹金波;路涛;章淑平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与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及临床转归。结果84.1%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考虑存在感染因素,治疗上在常规抗过敏的同时加用抗生素,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1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对急性荨麻疹患者可行血尿常规和CRP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指导应用抗生素治疗。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强珂皎;王静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的护理。方法对62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62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56例,因并发症转科治疗4例,死亡2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大,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要求比较高,在禁食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满意的疗效。

  •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作者:全宏英

    目的:总结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80例腹泻婴幼儿所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80例腹泻婴幼儿经过积极有效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对腹泻患儿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护理指导,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护理
  • 小儿肺炎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祖秉蓉

    目的:近日由于空气质量问题小儿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本院根据所收治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研讨分析。方法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类型以及康复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人性化护理在皮肤科门诊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金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皮肤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本院对皮肤科门诊517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2013组);2014年为皮肤科门诊571例就诊患者提供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措施(2014组)。记录两组皮肤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两组经皮肤科门诊不同方法护理后,2014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2013组(P<0.05);2014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35%)显著低于2013组(3.68%)(P<0.05)。结论对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普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分析

    作者:史桂群

    通过分析32例普外科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原因发现普外科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年龄因素、药物因素、手术因素及麻醉因素等。根据产生原因提出有效地针对性护理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所以,针对性护理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根据血浆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体会

    作者:王晓庆;谢方瑜

    目的:研究根据血浆B型尿钠肽(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变化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试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浆BN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浆BNP浓度变化采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疾病死亡率,还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分析

    作者:李杏

    目的:探究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手术中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180例采用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人员的差错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上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护理干预在3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孙桂华;张瑜;何晓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消化道溃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使消化道溃疡快速愈合,帮助消化道溃疡患者早日摆脱病痛,控制复发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卵巢囊肿术后的优质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王霞

    目的:分析卵巢囊肿术后的优质护理对策。方法30例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接受优质护理(观察组),护理实施后评价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

    作者:李娟;郝爱琴;魏海玲

    呕吐、腹胀、便秘是先天性巨结肠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儿的排便困难及腹胀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是对患儿营养改善的重要手段,另外对于患儿临床手术治疗成功与否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 Foley尿管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清宫术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敬

    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是指剖宫产术后孕卵、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子宫切口瘢痕上,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异位妊娠中罕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加, CSP 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和病理机制,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正常宫内妊娠而盲目进行清宫手术,结果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子宫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1],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切除子宫而永久丧失生育功能。本科曾收治1例CSP清宫术后大出血患者,在应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以及宫腔填塞的方法止血无效后,采用超声引导下子宫腔放置Foley双腔导尿管的方法局部压迫瘢痕部位,止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分析妇科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单慧娟;张星谭;牛焱焱

    目的:分析妇科疾病患者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8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手术室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效果、手术后康复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配合优秀率为100.0%,对照组为87.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后的麻醉苏醒平均时间为(5.6±2.3)min,对照组为(10.8±3.5)min,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次手术痊愈出院患者为38例,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1次手术痊愈出院患者30例、治疗有效率为75.0%,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优质护理服务在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孙耀霞;周艳伟;郑冰洁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在接受高血压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6.4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伴冷凝集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郭鑫;孙绍妮;王岩

    目的:针对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伴冷凝集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伴冷凝集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冷凝集综合征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伴冷凝集综合征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必不可少,通过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情况,提高依从性与临床护理质量,在该疾病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

  • 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作者:李玉秀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小儿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不良反应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门诊给予患儿系统性静脉输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医护联合查房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作者:赖杏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心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医护联合查房,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查房(医生、护士分开查房),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对心外科疾病的患者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促进病情的好转及医疗护理工作的完善,值得临床推广。

  • 舒适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作用分析

    作者:杨珺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用舒适模式干预其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2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卒中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结果在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抑郁状态标准分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不管是不良心理状态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患者都有明显改善。住院期间患者舒适度需要进一步改善,舒适护理值得大力推广。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周书敏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19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1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 h,患者平均入院时间7 d,术后出现上腹疼痛46例,肩部疼痛36例,3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4例患者腹壁皮下出现瘀斑,2例患者腹壁切口出现血肿。结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意义重大。

  •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护理干预

    作者:吕玉丽;王琼;陈琳

    目的:探讨有效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7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相关检查及对症治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健康教育、病情护理上都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有效治疗及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并出院。本组患者满意度为93.0%,护理效果良好。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水平,临床可积极应用。

  •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唐世平;黄新全;杨炉英

    目的:探讨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18例行手术治疗的疝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疗效明确,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SAS评分和SDS评分,提高患者心理素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

  • 护理干预对煤工尘肺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仕华

    目的:研究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煤工尘肺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06例煤工尘肺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率(94.34%)、并发症发生率(1.89%)以及患者依从性(96.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HAMA)、汉密尔顿抑郁(HAMD-17)评分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煤工尘肺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 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分析

    作者:刘霞

    目的:对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热惊厥患儿病例资料,所有患儿采取各种降温方法尽快使其头部降温,并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结果3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治疗中均未发生并发症,也无死亡病例发生,患儿住院治疗时间为4~8 d。治疗出院后,患儿高热惊厥复发8例,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高热,并迅速、及时地干预控制惊厥,能够有效减少高热惊厥的复发,对护理和治疗高热惊厥患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采取同样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 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致玲

    目的:进一步探讨分析有关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0例胃癌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同时运用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120例胃癌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并且术后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时间,对胃癌手术具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安置留置胃管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谢珊华

    目的:对比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安置留置胃管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100例胃管安置及留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安置胃管舒适程度、自行拔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胃管安置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适程度、自行拔管率低于对照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安置留置胃管护理中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和自行拔管率,提升患者舒适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贵州省肺结核高发地区五年控制效果分析

    作者:韦顺江;张成宇;周定盛;吴先跃

    目的:了解贵州省罗甸县贫困地区高发肺结核病流行的防治工作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罗甸县结核病疫情年报表和肺核患者治疗登记及转诊和追踪登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为370.3/10万,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年平均登记率为56.11/10万,涂阳患者年平均治愈率为86.88%,涂阳肺结核患者年平均病死率为4.20%。结论通过开展结核病流行高发区防治工作,罗甸县肺结核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肺结核 控制 效果
  • 广西阳朔县近4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

    作者:高志媛;秦大武;莫将明

    目的:分析阳朔县手足口病发病的特征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的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年来全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6175例,年均发病率487.44/10万,发病高峰在5~7月3186例,占总发病数51.60%;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儿童5852例,占总发病数94.77%;职业分布以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5950例,占总发病数96.36%。男女性别比为1.45:1。结论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是5岁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预防聚集性疫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是关键。

  • 临床护士锐器伤过程安全隐患及对策

    作者:区秀丽;区秀琼;文少霞;孙洁群

    目的:分析护士锐器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安全隐患。方法系统性回顾本院2012~2013年锐器伤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分析锐器伤的影响因素及原因。结果拔针、封管及其后整理阶段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阶段;护生在第二季度锐器伤的发生率高,护理实习生发生锐器伤与进入临床实习时间相关。结论规范临床行为、加强临床督导有利于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波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合并肺炎患者64例和肺栓塞患者30例,对其D-二聚体进行快速定量测定。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合并肺炎患者和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二聚体为判断慢性支气管炎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的意义,且有助于判断炎症的轻重及病情变化。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常艳红

    目的:研究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诊治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病例发病时间均在术后7个月~4年内,入选病例均成功切除病灶,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出院。肿块位于横切口瘢痕两侧的皮下脂肪层者22例,位于横切口下方脂肪组织者4例,位于筋膜下腹壁肌层者7例,侵犯腹膜者3例,但尚未侵入腹腔。纵切口病例中,位于纵切口下段者6例,位于纵切口中段者3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种植有关,应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注意腹壁切口保护,从而降低或杜绝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

    作者:商艳丽

    目的:探究与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托伐他汀片,试验组给予虎杖提取物胶囊与山楂提取物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积分结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IMT与斑块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虎杖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以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显著疗效。

  • 超声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周剑辉;钟敏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丰富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8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进行检查,比较回声分布差异。结果在超声造影的门脉期与延迟期分别有77.3%(68/88)和87.5%(77/88)的肝门部胆管癌表现为低回声,且与周围肝实质分界较清晰;而常规超声53.4%(47/88)表现为等回声,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晰,常规超声与门脉期、延迟期的病灶显示清晰率分别为46.6%(41/88)、79.5%(70/88)、87.5%(77/88),清晰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超声造影具有准确率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林雄霞

    目的:探究医院常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由此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病例中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113例患者,对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首要表现形式为给药方法不当,占不合理应用整体的23.01%,少的表现形式为换药频繁,仅占3.54%。在113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患者当中,有84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占整体的74.34%。其中临床上出现不良反应多的部位为皮肤及软组织,占整体的30.97%,临床上多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炎、皮疹等。结论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应用率,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普遍存在,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应切实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比分析

    作者:侯伟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1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对其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做比较。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应推广使用。

  • 阴道清洁度分级与阴道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作者:吕慧贤;吕慧玲;戚越

    目的:分析阴道清洁度分级与阴道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以促使阴道清洁度检测更加准确。方法1680例采用白带常规检测(阴道清洁度检测)的患者,总结阴道清洁度分级与阴道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结果经研究后的结果显示,20~40岁女性多发生阴道清洁度异常,而年龄超过60岁女性的阴道清洁度分级较高,且不同分级中的常见阴道病原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清洁度分级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患者的阴道生态环境,应与病原菌检测相结合后为患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 药物联合高压氧在治疗重度眼化学伤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焦永法;张庆芬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在治疗重度眼化学伤中的治疗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47例(49眼)重度眼化学伤(Ⅲ~Ⅳ度)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A组)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B组), A组23只眼,单纯采用药物治疗, B组26只眼,采用HBO联合药物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对治疗后角膜透明度恢复、角膜新生血管增殖情况及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角膜透明度(U=-2.210, P=0.027<0.05)、角膜新生血管增殖情况(U=-3.153, P=0.002<0.05)及佳矫正视力(t=-2.172,P=0.039<0.05)B组患者均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眼化学伤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供临床选用。

    关键词: 化学伤 高压氧
  •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

    作者:李涛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70例秋季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病毒唑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孕妇肥胖与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冬菊

    目的:对孕妇肥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有高危因素的120例孕妇(合并肥胖、糖尿病、曾分娩巨大儿)随机分为A1组与A2组,每组60例;将无高危因素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B1组与B2组,每组60例。对所有孕妇进行营养评价,并对A2组、B2组孕妇进行营养干预。观察四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A2组中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死产率均明显低于A1组(P<0.05), B2组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死产率均明显低于B1组(P<0.05), A1组妊娠不利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P<0.05), A2组妊娠不利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P<0.05)。结论孕妇肥胖与妊娠结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肥胖容易导致妊娠不利结局。对孕妇进行营养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顺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检验中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的应用探析

    作者:赵春

    探析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检验中的价值。分别将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分别应用在不同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及其他微生物疾病检验中,分析其在不同病菌中的应用效果。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多种疾病中具有明显的检测结果,可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多种疾病预防、检验与控制中应用效果良好。

  • 评估分娩疼痛程度及相关因素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作者:桑秀丽

    目的:分析分娩疼痛程度相关因素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产妇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均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产妇疼痛Ⅰ级29例,Ⅱ级48例,Ⅲ级26例。产妇分娩史、年龄、情绪(孤独、不安、紧张以及恐惧等)、疲劳情况、家庭因素(压力或者夫妻情感)、学历、对分娩认知度等均会对分娩时疼痛程度产生影响;疼痛程度不一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分娩疼痛强烈会延长产程、提升剖宫产率以及增加产后出血量,因此一定要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比如开展健康宣教、强化产妇心理护理以及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镇痛处理等,可减轻产妇疼痛感,有效改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安全。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及效果评估

    作者:李永新;鲜莉

    目的:评估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影响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的因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方法66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根据地域、经济状况和人口分布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42例患者采用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对照组304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时10个月。对两组管理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压测量,分析两组在高血压健康知识、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方面的变化,比较两组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健康行为形成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率,能达到有效干预的效果。

  • 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作者:丘文山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避免了情绪波动所导致的血压异常,应用效果显著,适于基层社区医院广泛开展与应用。

  • 对结核病患者用药监护和指导的体会

    作者:代景丽

    从平顶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对结核病患者开展用药监护与指导的实践出发,阐述药房药师对患者开展的四个方面的用药监护和指导,总结取得的成绩,得出了三个方面的用药监护与指导的体会,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作者:张广予

    目的: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初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对600例初产妇相关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和二分类Logistic进行回归性分析,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接触吸吮时间<24 h属于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有利因素,而高龄产妇、贫血、孕次、流产次数多等因素均会增加初产妇出血(P<0.05)。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比较多,产妇分娩后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降低产后出血率。

  •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化、规范化、系统化治疗方案研究

    作者:叶知珞;涂汉华;谢明德;罗敏德;梁伟梅;梁婴珍;何埃;陈刚;吴宾城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案,提高该疾病治疗效果。方法结合麻醉、手术、护理、康复等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手段制订一套微创化、规范化、系统化治疗方案,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结果治疗后患者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6%。结论微创化、规范化、系统化治疗方案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建议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 加强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耿超;赵二勤;张源榛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的控制障碍常常是站立活动延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主动灵活的站立能力要求人在静态站立时具有合适的身体对线,并适合进行各项活动;同时,当重心发生偏移时能做出正确的预备姿势和不断地调整姿势,即平衡的能力[1]。脑卒中后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而步行功能障碍是这些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膝关节的控制能力障碍则是步行功能障碍导致异常步态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膝关节在行走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容易造成步态不稳定而摔倒,存在很大的危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并特别加强膝关节控制能力的训练,观察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改善方面的影响。

  • 尿毒症患者心脏病变的超声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红霞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方面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运用常规多普勒超声测定120例尿毒症患者的主动脉(AO)、左心房(LA)、左心室(LV)、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二尖瓣口峰值速度比率(E/A)。运用心肌背向散射参数测定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CVIB)和CVIB/IBS比值等参数,并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综合病程、病史、病理改变综合分析。结果尿毒症患者约80.0%左心房扩大、约66.7%左心室扩大,约65.0%室间隔增厚、约76.6%左室后壁增厚,约85.0%左室重量指数(LVMI)超重, A峰升高、E/A<1或>2者共约占75.0%, VE/VA、CVIB/IBS均不同程度减低。心肌回声不均匀增强或弥漫性增强、同时伴有心包积液、瓣膜增厚钙化、返流等病理变化。结论心脏超声可做为尿毒症患者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测定的联合应用,不仅可及时检出尿毒症心脏病变,提示患者预后,而且可指导临床治疗。

  • 两种方法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尺侧神经阻滞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陈庆国

    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定位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干阻滞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24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当刺激到神经,肌肉发生抽搐,即可给予阻滞;观察组患者需分别刺激臂丛神经干的上端、中端以及下端,并相应引起患者前臂提起、前臂外展以及前臂内收,即可给予阻滞。记录两组患者阻滞的起效时间以及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的起效时间以及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的方式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干,阻滞效果显著,起效时间快,成功率较高。

  • 白英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国天

    目的:观察白英乙醇提取物(EEST)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坏死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五组,每组10只。对照组(A组)、CCl4组(B组)、150 mg/kg EEST+ CCl4组(C组)、300 mg/kg EEST+CCl4组(D组)和50 mg/kg Silibinin + CCl4组(E组)灌胃7 d,1次/d,0.5 ml/次,后1 d, 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各组腹腔注射CCl41 ml/kg。16 h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变程度;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结果与A组比较, B组血清中ALT、AST、ALP的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肝组织变性坏死累及全小叶。与B组比较, C、D、E组血清中ALT、AST、ALP的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病变程度较轻;胞浆中SOD和CAT活性提高、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ST能显著减轻CCl4诱导的肝损伤,可能与EEST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分析探讨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岩松;李艳梅;李倩倩

    目的:分析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84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总结诊断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主要为3分以下,宫颈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主要为4分及4分以上,本组患者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宫颈癌的符合率为84.4%,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宫颈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比较准确的诊断宫颈癌,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丹红注射液与常用大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饶春浓;温素玲

    目的:通过对丹红注射液与临床常用大输液进行配伍后稳定性的观察,为临床安全使用丹红注射液提供依据。方法将丹红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等临床常用大输液进行配伍,在配伍0、0.5、1、2 h后,利用仪器分别对其外观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含量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数据加以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与以上5种大输液配伍后,上述各项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丹红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等5种大输液配伍2 h内的稳定性良好,临床可安全应用。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曾文忠;鲁俊东;杨利忠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6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①患者SCL-90各因子中除人际关系外,其他因子分及总均分、总分、阳性症状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1或P<0.05)。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主观支持分和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差,应给予心理和社会支持。

  • 路优泰治疗早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玉梅;张丽娟;李晶鑫;孙彪;魏亚芬

    目的:探讨路优泰在早期帕金森病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2例早期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不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路优泰。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8周通过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ES-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治疗早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可明显且快速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郭健;张世豪;延丽雅;陈辉娥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3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20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8(男66例,女137例);其中良性肿瘤161例(79.31%);恶性肿瘤42例(20.69%),良性与恶性比例为3.83∶1;良性结节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为主,共有130例,占肿瘤结节的80.75%[(81+49)/161];恶性肿瘤中以乳头状癌为主,共有31例,占恶性肿瘤的73.81%[(24+7)/42],其中微小型乳头状癌(直径不足1 cm)7例,占乳头状癌的22.58%,髓样癌6例,滤泡癌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结论临床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与病理特征,镜下仔细观察并结合临床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对该病的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均具积极作用。

  • 白细胞介素-17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性实验研究

    作者:周洪彬;潘艳东;张宏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PNS患者(肾病综合征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IL-17水平,比较两组IL-17水平均数,再对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与其尿蛋白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高于对照组[(50.77±7.16)ng/L VS (33.83±6.2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P<0.01);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与其尿蛋白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72, P<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体内IL-17水平的异常存在相关性。

  • 120例胺碘酮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彭庚;谢文燕;刘东亮;董艳彩

    目的:探讨胺碘酮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20例胺碘酮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对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途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胺碘酮ADR患者中,男77例(64.17%),女43例(35.83%),发生在60岁以上病例83例(69.17%);原患疾病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共107例(89.17%);用药原因中心律失常101例(84.17%),以心房颤动(房颤)为多共56例(46.67%);共有2种给药途径,口服给药27例(22.50%),静脉给药93例(77.50%);120例ADR患者的报告中,一般ADR 100例(83.33%),严重ADR 20例(16.67%);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损害、静脉炎、过敏样反应、肺损害、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经减量、停药等处理后治愈35例(29.17%),好转76例(63.33%),有后遗症8例(6.67%),死亡1例(0.83%)。结论胺碘酮在临床应用中是比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但其ADR表现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应严密监测ADR情况,减少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 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作者:郑兴敏;蔡继勇;黄辉海

    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及下肢SSR总异常率均较高,且异常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病程>3年的糖尿病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敏感指标, SSR的异常亦不可忽视,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状态。

  • 65例胸腹水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和分析

    作者:刘德美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中对提高肿瘤细胞阳性率、鉴别细胞良恶性、确定肿瘤细胞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65例胸腹水涂片、细胞块和免疫细胞化学诊断,并结合相关临床病史。结果65例胸腹水中有3例涂片中仅见几个肿瘤细胞,而细胞块为阴性,其余62例标本涂片与细胞块检查结果完全相符;其中13例良性病变标本细胞涂片及细胞块均未查到肿瘤细胞或可疑细胞,报告阴性;49例可疑阳性标本或需鉴定恶性肿瘤细胞来源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均得到准确结果。结论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肿瘤细胞学诊断中对细胞良恶性的鉴别和鉴别组织来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但对提高阳性率方面细胞块不及普通涂片,二者相互对照观察有助于提高判断结果准确性,对于细胞块及免疫细胞化学的应用应注意与临床资料及细胞学形态相结合,做到合理选择,合理应用。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临床表达

    作者:陆扬光;余志辉;郑明江

    目的:探讨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白介素-23(IL-2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表达。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活动组(35例RA患者)、缓解组(35例RA 患者)及对照组(30例健康人)血清 IL-17、IL-6、IL-23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活动度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活动组和缓解组血清IL-23、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与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与缓解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之间互为正相关关系。结论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均在RA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RA活动参考指标。

中国实用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