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중국실용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7555
  • 国内刊号: 11-5547/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6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杜占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马林普;王海滨;闫鹏;王汉军

    目的:探讨和比较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方法53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实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实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2±1.0)、(9.1±1.5)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皮肤坏死率分别为3.70%、3.85%,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屈的角度分别为(106.23±7.32)、(107.11±8.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其手术方法更加易于操作,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手术部位的软骨组织伤害较小,术后伤口更易愈合,在临床治疗中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脑梗死发病危险性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王春艳;吴冬梅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3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107例和单纯脑梗死组31例;6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检测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等指标。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8.15±4.2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2±2.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性脑梗死有关。

  •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检测意义分析

    作者:关旭岭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8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糖尿病肾病42例)和对照组(单纯糖尿病40例),同时选取50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测定三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升高,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73例临床回顾报道

    作者:赵永军;佘浩;羊鹏;王亚平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3例经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73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4.15±0.84)个月;Jupiter关节功能分级,优40例,良22例,可11例,差0例,优良率为84.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4%。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疗效分析

    作者:崔虎啸;侯森;时永;王芳杰

    目的:分析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应用多针组合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共35个病灶,以治疗后复查影像学资料评价消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35个病灶中消融完全病灶30个,完全消融率85.7%(30/35)。35个病灶缩小率52%~76%,平均66.5%。结论多针组合RFA治疗在肝脏巨大血管瘤的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可行。

  • 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作者:范智峰;董红艳;王秀娟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是指肠腔内容物通过受阻,发病初期,梗阻肠段闭塞,肠壁水肿,第三间隙液体积聚,伴随着血管内水分丢失,并有大量电解质丢失,肠壁血供受影响,缺血,坏死,然后继发肠道感染,可导致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致死亡。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腹腔积液和体内电解质失衡及感染和毒血症[1,2]。上述情况的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及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的血运情况表现不一。本院2011年9月~2015年3月应用肠梗阻导管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3例,与同期行非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8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 高频超声对小腿三头肌急性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潘子月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小腿三头肌急性损伤的诊断中,高频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小腿三头肌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经高频超声诊断小腿三头肌重度损伤的患者为5例(16.67%),除去包括中度损伤的病变以外,由于肌组织血肿而造成的局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还必须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中度损伤患者9例(30.00%),超声显示肌组织血肿区的长度≥三头肌长度的50.00%;轻度损伤患者16例(53.33%),高频超声显示为局部肌纤维纹理紊乱、增粗,肌组织血肿区得长度<三头肌的50.00%。结论在小腿三头肌急性损伤的诊断中,高频超声具有显示其内部结果和组织形态的功能,这是在后期治疗中无法被取代的临床治疗依据。

  • 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洪涛

    目的: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72例(80只眼)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40只眼)患者和对照组34例患者(40只眼),观察组患者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浅前房发生例数、术后平均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巩膜瓣可调节缝线,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作者:蒋聪敏

    目的:探讨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2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修复前后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修复类型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OHRQoL)得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修复治疗对OHRQoL评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均与治疗前比较总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口腔修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价值分析

    作者:崔庆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行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CTA诊断结果。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且获得满意图像:37例肠系膜上动脉( SMA)缺血性病变(7例SMA急性栓塞、30例SMA慢性狭窄),21例SMA夹层(9例孤立性SMA夹层、12例腹主动脉夹层累及SMA),14例SMA压迫综合征(11例十二指肠淤滞症、3例胡桃夹综合征)。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定位准确、成像清晰等优点,有助于医师多角度观察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具体情况。

  •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与手术方法探究

    作者:徐云来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入院后的2 h~2 d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引流,对患者的胰腺组织进行大部分的清理。早期手术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45%。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所占比例为18.97%,但在经过治疗后,均获得治愈。疗效较为满意。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疗效。

  • 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大伟;司雯;刘宝铮

    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方法64例行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静脉血检测,对照组行末梢血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与血红蛋白(HGB)等指标水平,并对比研究组不同时间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RBC、WBC、HG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 h后RBC、WBC、HGB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末梢血,静脉血血细胞成分更稳定,可作为血液常规检测的理想样本,但静脉血受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较大,因而临床应在采血后尽快进行血常规检测。

  • 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德莉

    目的:探究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头颅影像、脑电图、脑脊液常规检查等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25例痊愈,25例好转但留有后遗症(10例出现舌肌活动差,语言表达不清,5例伴有智力障碍,10例右肢留有轻度偏瘫),6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死亡。结论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及时的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脑电图是早期诊断的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诊断在伴肾结石性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颖

    目的通过对无症状性肾结石的研究,探讨伴肾结石性肾病的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808例体检人群(①组)中无症状性肾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然后随机调查300例以无痛性血尿就诊患者(②组)的诊治情况,其中13例伴有肾结石。搜集伴有肾结石血尿患者的单侧输尿管尿液进行检验,确定血尿来源。结果①组中超声发现肾结石53例(2.93%),超声显示肾结石周围无积液,无肾盂分离,属于无症状性肾结石;②组中发现肾结石13例(4.33%),两组无症状性肾结石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肾病,误诊误治率高达76.92%(10/13)。结论对于因无痛性血尿就诊的患者,超声发现无症状性肾结石声像时,不应盲目进行肾结石治疗,应考虑伴肾结石性肾病的可能。

  • 微创前后向空心钉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

    作者:李晓龙

    目的:探讨小切口空心钉前后向经距骨颈跟骨体内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4例创伤性距下关节炎患者通过跟距关节后方跟腱外侧小切口,沿后跟距关节面走行方向用空心钻平行钻出2个骨隧道,骨隧道内植骨,经距骨颈跟骨体空心钉内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结果本组14例后距下关节融合术后,均在5~9个月内达骨性融合,平均时间(6.44±1.03)个月。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术前平均分(44.23±1.23)分,术后平均分(82.14±2.15)分,平均增加(38.16±1.23)分。结论微创前后向空心钉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骨融合确切,距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的优点。

  • 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马义辉;李长栋;季玮;田立桩;荔志云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1例,随机分为大骨瓣开颅手术组(34例)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组(7例)。通过分析改良Rankin量表,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年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大骨瓣开颅手术组优良率55.9%,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组优良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6~24 h)优良率58%,延期组(24~48 h)优良率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年龄和术前神经功能评分均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

  • 门控心肌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心肌活力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窦悦;吴东垣;朱丹

    目的:比较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活力与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心梗患者30例,分别于介入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并计算和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EDV、ESV、SV显著低于术前,而LVEF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PI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具有无创性、可重复、可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动态观察等优点。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7例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伟超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联合应用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HD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HP、H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019、6.422, P=0.004、0.000<0.05);观察组皮肤瘙痒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χ2=8.016,P=0.005<0.05);治疗时,两组均无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HP、HD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值得推广。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冉茂彪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方法10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CNL组(54例)和RLU组(48例)。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 PCNL组和RLU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和9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LU组相比, PCNL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增多(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和RLU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结石清除率及安全性高,但PCN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在术后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赤杰;吴晶晶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方法9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0 d以后,两组患者重度类脑水肿均减少,颅内压均升高,且观察组的脑水肿与颅内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清醒时间(11.26±4.4)d比对照组(18.30±5.25)d早,且治疗后的3个月,格拉斯哥评分(GOS)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应用。

  • 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谢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研究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严重药物副反应。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舒尼替尼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武素芳

    目的:分析探究应用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使用舒尼替尼药物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对其随访资料及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药物使用方案:舒尼替尼50 mg,1次/d,每治疗4周停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均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疗效。结果服用药物2~3个疗程者共27例,目标病灶的评价:PR占37.0%(10/27);SD占63.0%(17/27)。服用药物4个疗程者共12例, PR占33.3%(4/12);SD占66.7%(8/12)。服用药物后常见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5.13%(2例)、口腔溃疡7.69%(3例)、体力下降12.8%(5例)、中度贫血10.3%(4例)、皮肤反应17.9%(7例),以上不良反应通过适当调整药量,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使用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有较高的控制率,患者对于常见不良反应基本均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匹多莫德分散片对老年肺炎患者IgG、IgA、IgM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琳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分散片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化痰药物治疗,对比组同时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比组比较,实验组IgG、IgA表达水平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M表达水平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行匹多莫德分散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可广泛应用。

  • 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丁静山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效果。方法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围术期术后予以抗菌药物,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愈合效果、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用时为(59.1±2.8)min、观察组平均手术用时为(58.8±3.7)min,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24例(80.0%),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30例(100.0%),术后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8±1.0)d短于对照组的(7.9±1.2)d(P<0.05)。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总感染率为20.0%;观察组术后1例肺部感染,总感染率为3.3%,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巩固手术效果、加快愈合速度、改善综合疗效。

  • 胎膜早破引产时限的临床观察

    作者:薛小芳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妊娠分娩结局与引产时限的关系。方法86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于胎膜早破后24 h引产,对照组于胎膜早破后12 h引产,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自然临产率、用药前宫颈成熟度改善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0.7%,剖宫产率为9.3%,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9.8%,剖宫产率为30.2%,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宫颈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褥感染、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具备引导分娩条件者应期待至24 h后进行引产,可以有效地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 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田小平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的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38例脑干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产生心跳速度过快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4.2%高于对照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昊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30例。单纯放疗组给予全脑放疗40 Gy/20 f,局部缩野加量14~16 Gy/7~8 f。放化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1次/d,共25 d。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3.3%(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个月、9.1个月(P<0.05);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3.3%、53.3%(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6.7%、6.7%(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7%、33.3%(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

    作者:王魁彬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10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的方法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具有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操作简易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效果观察

    作者:郝换弟

    目的:探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00例进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予以治疗。经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膀胱痉挛程度、下肢静脉血栓现象以及出现精神异常的现象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巴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 开胸术后气道排痰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蔡飒

    目的:研究开胸术后患者气道排痰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气道排痰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间、治疗费用、心率差异及低氧血症、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吸痰、气管切开吸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肺不张、纤支镜介入吸痰发生率分别为6.7%、3.3%、0与对照组26.7%、20.0%、3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吸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术后采取气道排痰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保持体征平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137例眼球穿通伤急诊手术的护理探讨

    作者:谭均莲;李水玲;黄思建

    目的:探讨眼球穿通伤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137例(137眼)眼球穿通伤行急诊手术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做好眼部护理、抗感染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37例患者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感染及交感性眼炎。结论对眼球穿通伤患者,注意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 PICC导管在血管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郑俊敏;胡光珍;张巧荣;李欣露;王翠田;李艳敏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50例血管瘤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观察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1例,对照组静脉炎4例,导管堵塞2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PICC置管是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并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马婵珊

    目的:评估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背景下,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指南的制定是否有利于推动肠内营养的早期实施。方法本院胃肠外科共收治287例患者,干预前期共评估了146例患者(干预前期组),干预后期评估了141例患者(干预后期组)。比较指南推行前后营养支持方面的数据。结果肠内营养在干预后期组开展的更早(中位时间(1.00±1.03) VS (2.00±1.64)d,P<0.01);干预前期组和干预后期组中患者接受肠外营养的比率比较(7.5% VS 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0.05);干预后期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7.5% VS 9.2%)并没有增加(P=0.606>0.05);两组间术后住院时间没有差别(9±3.24) VS (8.00±5.39)d,P=0.086>0.05)。结论胃肠专科护理的介入及专科护理指南的制定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实践,有效的推动了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的应用。

    关键词: 专科护理 肠内营养
  •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秦宗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70例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患者,对其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7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宫缩乏力66例(94.3%)、胎盘因素3例(4.3%)、凝血功能障碍1例(1.4%)。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死亡或切除子宫,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产前教育,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左守凤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106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均给予内科治疗及常规护理,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2.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9%,观察组加重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控制疗效,抑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腹水护理分析

    作者:冯新霞

    目的:分析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腹水护理要点。方法46例难治性肝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40例患者腹水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腹水同时辅助优质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作者:周宗英

    目的:探析与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以此为临床实践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分析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并且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能够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黄娜;李寒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通过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补充重症烧伤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能量,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作者:刘华;付娟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对47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采取人工气道湿化管理及规范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47例患者,共发生套管堵塞2例,发生率为4.26%,无一例患者死亡,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气管套管堵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性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作者:常文凤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肛瘘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50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术后1、2、3 d护理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36.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68.00%,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能减轻术后疼痛,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马燕;陈燕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4例小儿重症哮喘患儿,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各47例。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给予一般性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哮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葛运利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脑栓塞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13.05±3.17)、(7.63±1.19)分,均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82.57±7.36)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消极情绪,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护理研究

    作者:高宛红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84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3~7 d开始给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灌注1次/周,6周后,改为每2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2个月,待病情好转后灌注1次/月。结果35例出现了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焦虑、恐惧11例,血尿6例,尿频、尿急8例,尿道狭窄4例,胃肠道反应6例。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干预,仅有1例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而中断治疗,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各类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轻不良反应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的护理探讨

    作者:于莲君

    目的:探讨并分析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45例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对其采用硫酸镁治疗,作为对照组;45例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对其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显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保胎成功率和妊娠足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较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见效快、保胎成功率高、妊娠足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作者:谢小霞;仉琛;刘春凤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5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变化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尤艳军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川崎病(KD)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40例川崎病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为实验组,35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住院时间、KD认知度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6.5±3.1)d VS (9.6±3.5)d]、疾病知识认知度[(94.5±3.5)分VS (85.5±5.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8.4±1.5)分VS (90.2±5.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KD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NUSS手术治疗扁平胸合并漏斗胸的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邱红丽

    目的:探讨微创漏斗胸矫形(NUSS)手术治疗小儿扁平胸合并漏斗胸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0例扁平胸合并漏斗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血、气胸、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USS手术治疗扁平胸合并漏斗胸的术后个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作者:罗胜英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5000例产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4%,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9.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各种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颖瑛;杜杰;牛萍

    目的:观察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免疫检验标本102份,按照不同检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组予以严格质量控制,对照组予以常规免疫检验;观察两组检验结果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研究组质控前后的指标变异指数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20%高于对照组的7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质控后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LAb)、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数均低于质控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受到标本采集、仪器设备试剂等因素的影响,而对以上各因素进行科学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检验的可靠性、准确性。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探析

    作者:陈明光;李敏

    目的:探索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错原因,就出错原因进行对策分析。方法85例门诊药房出现的处方调剂差错记录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造成差错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主要由3方面原因造成:①临床医师方面:a.临床医师不规范的书写;b.临床医师各种原因导致的处方内容错误;c.临床医师未对相同药物批次、型号等进行批注。②门诊药师方面:a.门诊药师缺乏对临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b.缺乏责任心,未按照处方严格执行;c.临床药师在分发药品时没有对特殊药物进行标注、交代易造成混淆。③环境方面:a.药品不合理的摆放造成误拿、错拿;b.药房环境过于狭小,在高峰期易造成拥堵易出差错。④其他原因:药品本身具有质量问题等。结论患者的疗效与药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门诊药房则是医患之间一条重要的纽带,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门诊药房处方的差错则会加剧医患的矛盾,因此临床医师要规范书写,门诊药师更要储备充足的临床知识,培养良好的责任心,医院尽可能改善药房的客观条件等,这样医院才会有更好发展,医患关系得以缓解。

  • 对DR摄影技术应用的新思考

    作者:许晓清;刘爱珍;石德强

    通过对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规范,可能影响图像质量以及造成医疗纠纷风险的问题进行探讨,阐述DR的不规范使用会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对患者的诊疗所带来的危害,强调了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要点。

  • 老年病患者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途径分析

    作者:杨莉红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病房中对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对相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法,探讨该方法在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423例老年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08例,观察组215例。对其中出现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2年间发生的护理缺陷性事件进行统计和比较,并比较2年间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22例,占10.58%(22/208),其中烫伤2例、跌倒3例、压疮3例、误服药物6例、误吸8例,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9.42%(186/208);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13例,占6.04%(13/215),其中烫伤1例、跌倒1例、压疮2例、误服药物4例、误吸5例,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6.28%(207/21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因素较多,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有必要,这样能显著降低其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中重视药物调剂工作分析

    作者:黄艺

    本文对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重视药物调剂工作进行探讨,目的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药学的研究和实践。药物调剂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药学研究的发展和临床实践效果。文中通过阐述药物调剂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践工作中的药物调剂工作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归纳和建议。通过深度了解重要性和分析管理工作可以看出药物调剂对临床药学研究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2010~2014年海门市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

    作者:许春梅

    目的:对2010~2014年海门市结核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科学防控结核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市疾控中心2010~2014年新登记的结核病例,总结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方法。结果①2010~2014年海门市共报告结核发病病例2395例,人群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8.39/10万,涂阳病例发病率为17.03/10万。涂阳病例发病率高为2010年,自2011年开始明显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②活动性结核5年来各个月份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12月总发病低,占全部发病率的5.86%,2月总发病高,占总发病率的10.79%。总体发病趋势上半年总发病率高于下半年(P<0.05)。③活动性结核男性患者新登记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4∶1。各年龄组病例除15岁以下外,均有较高分布,其中55~6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人数多,占21.46%(514/2395)。④活动性结核发病多的是农民,占全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82.51%,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⑤13个街道乡镇中,年平均发病率高的分别是余东镇、三星镇,年平均发病率低的是海永乡、滨江街道。结论海门市结核病疫情仍不容乐观,发病有一定的季节分布,大多数患者集中在农村,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且患者分布于各个年龄段,有老龄化趋势,虽然海门是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结核病流行仍然存在,结核病的防控工作仍然不应放松警惕。

  • 护理信息化体系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刘穹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体系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470例各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护理信息化体系,并在应用该体系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查询(护士技术满意度、态度满意度及陪护情况),比较患者在采取护理信息化体系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采取护理信息化体系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护理信息化体系可以应用前明显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加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脉造影的分析

    作者:李丹;林海龙;顾宇;颜培实

    目的分析<46岁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16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女性组50例(<46岁)和老年女性组116例(47~80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青年女性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比例高于老年女性组(P<0.05),两组A型血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结果青年女性组多累及左前降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老年女性组多累及右冠状动脉;青年女性组单支病变多见,老年女性组多支病变多见。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单支病变为主;改变生活方式、缓解压力、控制LDL-C达标是预防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 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孙井奎;赵娟;魏贤河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100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抗感染,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方法,可以明显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 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红梅;张岚;丁红梅

    目的:探讨产后用Kegel训练和Kegel训练+电刺激不同方法对治疗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后42 d回本院复查肌力在0~Ⅱ级、部分合并有不同程度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Kegel训练+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Kegel训练。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盆底肌及尿失禁情况进行评判。结果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盆底肌肌力的恢复有帮助,但方法不同效果有差异,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葛少洁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出现ST段抬高分为5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和5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对比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病理性Q波及碎裂QRS波发生比例;②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病理性Q波及碎裂QRS波发生比例。结果①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病理性Q波及碎裂QRS波发生比例分别为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病理性Q波及碎裂QRS波发生比例分别为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碎裂QRS波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立本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0例儿童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按1:1配对同期非哮喘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两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儿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家族哮喘史、过去1年呼吸道感染次数≥6次、室内曾经装修、被动吸烟、居住环境通风差、母乳喂养<3个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早产儿、接触猫狗、居住环境有工厂、室内有开花植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室内装修、被动吸烟、居住环境通风差、母乳喂养时间短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可以从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呼吸道感染、改善居住环境、尽量母乳喂养等方面进行该疾病的防治。

  • 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封颖

    双歧杆菌作为一种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在肠道中的数量与婴幼儿的健康营养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双歧杆菌在儿科临床及保健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儿科临床及保健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现报告如下。

  •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银燕;周尧生

    目的:探讨在社区医护人员指导下的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COPD缓解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社区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6个月,然后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4项因子及总均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医护人员指导下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 小儿和老年人抗生素及激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杜敏

    抗生素及激素在小儿和老年人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与成年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小儿身体器官发育尚不成熟,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发生老化,所以在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种类和剂量。本文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小儿和老年人抗生素及激素的合理应用,现报告如下。

  • 神阙穴药物贴敷缓解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对照

    作者:许文;曲煜霞

    目的:通过对照神阙穴药物贴敷治疗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探索缓解化疗胃肠道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7例骨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托烷司琼加神阙穴药物(花椒、桂圆、艾绒、生姜)贴敷,对照组应用托烷司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阙穴药物贴敷治疗骨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临床可推广应用。

  • 静脉输液药剂应用双室袋法比照注射器法的不溶性微粒对比研究

    作者:沈敏娜

    目的对比研究应用双室袋法与注射器法两种方式配制静脉输液药剂的不溶性微粒情况。方法采用光阻法分别对静脉输液药剂配制前的粉体、液体进行测定,并采用双室袋法和注射器法对配制后的980份静脉输液药剂混合液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和数量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采用注射器法配制静脉输液药剂之后不溶性微粒的实际大小和数量会有明显的增加;采用双室袋法配制静脉输液药剂之后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不会增加;采用注射器法配制的溶液中所含的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与双室袋法配制的溶液比较明显增多。结论双室袋法在静脉输液药剂配制方面与注射器法比较,可以使药剂溶配过程中引入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减少,且不受受到配液环境的影响,可以充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陈相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

    作者:邓永志

    陈相明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为患者外感风寒湿热邪气与外伤或慢性劳损,导致督脉的脉气闭阻,总督诸阳功能失司,阳气不能正常输布以濡养筋肉骨节,而出现腰腿疼痛、肢体痿弱无力等症状。中医多辨证为痰瘀阻滞型、气血亏虚型,陈教授主张采用化痰祛瘀通脉法和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剖宫产术中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治疗探究

    作者:祝素琴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中合并良性肿瘤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7例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包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1例,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4例。分析其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97例妊娠合并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43.84±15.80)ml,平均手术时间(41.8±37.86)min,平均住院时间(3.40±0.56)d。治疗后7 d内无显著并发症发生,患者生产胎儿存活率100%,手术患者治愈率100%,手术后复查没有残余肿瘤增大现象。7 d内出院,其后进行1年随访,胎儿存活率100%。结论剖宫产手术中进行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严格把控适应证,手术术式偏向保留患者功能的剔除式手术,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XHA600加速器的短期稳定性分析

    作者:陈守文

    目的:分析新华XHA600放疗加速器的质量控制测量数据,研究其短期稳定性。方法利用购机所附带的DOSE METER TYPE T6580型水箱和T6C-0.6E-3047电离室系统,针对机器停机一夜和停机2~3 h开机的吸收剂量的稳定性进行测量。结果机器停机一夜和停机2~3 h开机后,其吸收剂量的变化在±3%以内。结论新华XHA600放疗加速器具有良好的短期吸收剂量的稳定性,以保证放射治疗安全有效的进行。

  •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作者:全菊花

    本文以1例反复发作以精神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被误诊10年为例,讨论胰岛β细胞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分析误诊的原因,得出缘于低血糖发作时,以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主要为精神异常,而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软弱、手足颤抖、面色苍白、大汗、饥饿感等症状不明显,故而一度误诊为精神疾病;其次,患者反复发作,家属未送患者住院治疗,每次家属代述门诊就诊,没有细致的观察病情,导致误诊,且胰岛β细胞生长缓慢,肿瘤较小时不易被查出,易漏诊。

  • 珠海地区635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佩芳;庞文正

    目的:研究珠海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和构成比。方法α基因变异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3种常见基因缺失(--SEA、-α4.2、-α3.7),β基因变异用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7种常见突变位点(β0包括Int, CD41-42, CD31, CD14-15, CD17, CD71-72, IVS-Ⅰ-1, CD43, CD27/28;β+包括IVS-Ⅱ-654,-28,-29,-30,-32, CAP, IVS-Ⅰ-5,βE )。结果635例送检个体中,地中海基因变异总检出率为49.76%(316/635),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阳性率为30.87%(196/635),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5.91%(101/635),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阳性率为2.99%(19/635)。结论研究珠海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和构成比,为遗传咨询和婚育指导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 利伐沙班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药理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竹岩

    目的:总结利伐沙班的药理作用,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检,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观察组50例术后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术后第1周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110例患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第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27例(24.5%)患者有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8%(9例),对照组为30%(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预防应用利伐沙班比预防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明显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忠

    目的: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就诊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中药石韦散排石汤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排石率为79.1%(34/43),显著高于对照组57.1%(2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排出时间(5.8±0.6)d和肾绞痛人均发生次数(0.3±0.6)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5±0.9)d和(1.4±0.8)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输尿管结石起效快,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腹部肿瘤患者麻醉中七氟醚饱和状态后降低氧流量的效果

    作者:温伟彬;王雄球;黄典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麻醉中七氟醚饱和状态后降低氧流量的效果。方法40例腹部肿瘤患者,拟在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潮气量(TV)设置为8 ml/kg, I:E=1:1.5,呼吸频率(RR)=10 bpm,新鲜气体流量(FGF)=分钟通气量(MV),设定浓度(Fd)为2.4%vol,呼气末浓度(Fet)达到峰值10 min后,记录吸入浓度(Fi)的数值。将FGF/MV从1降低到0.4,10 min内每隔1 min记录Fi和Fet的数值;然后将FGF/MV从0.4降低到0.3,同样方法记录Fi和Fet;后将FGF/MV从0.3降低到0.2,同样方法记录Fi和Fet的数值。结果Fet达到峰值后,降低FGF/MV引起Fi轻度下降;相对于起始状态,在2 min和10 min时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吸入浓度可以稳定在1.7%vol。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麻醉时,在七氟醚吸入麻醉达到饱和状态后降低流量具有很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循环呼吸稳定性。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钟燕珍;林凤琼;谭小平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 PIH)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PI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53例,对照组(单一用药)52例。其中对照组单用25%硫酸镁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即在对照组静脉滴注25%硫酸镁的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同时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比容(HCT)、24 h尿蛋白定量(PRO-U)及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治疗PIH,降压平稳,解痉作用强,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 88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胸腔感染的临床诊治

    作者:陈磊

    目的:探讨88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胸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88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胸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总结分析临床诊治有效方式。结果治疗前,两组体温(T)、呼吸频率(R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RR、CRP、WBC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7.73%(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3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胸部外伤并发胸腔感染患者使用血必净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2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昌林;金杰;赵成和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时间、超声乳化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评价初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展。方法2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以白内障手术第1~100例为A组,第101~200例为B组进行研究。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27.87±7.36)min, B组手术时间为(19.10±5.82)min;A组超声乳化时间为(115.13±85.42)s, B组超声乳化手术时间为(103.53±66.84)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期随着手术的进展,手术时间及超声乳化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明显。

  • 高血压患者OGTT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张智军;方利伟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1133例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研究对象,排除360例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后,剩余773例分为高血压(93例)与非高血压(680例)两组,再分别把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视分为正常体重组,把BMI≥24 kg/m2定为肥胖组;OGTT试验中,检测各时相的血糖、胰岛素、C肽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MI≥24 kg/m2的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其血糖、胰岛素、C肽均值分别高于BMI<24 kg/m2者(P<0.05)。BMI<24 kg/m2的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者对比,糖负荷后1.0 h高血压患者血糖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P>0.05)。BMI≥24 kg/m2的高血压患者,除3.0 h血糖外,其余时相血糖、胰岛素、C肽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三高”,即高血糖、高胰岛素、高C肽血症。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作者:田玉龙;邢玉良;葛中春;柏松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14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DM组(62例)和非DM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脂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高血压(H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DM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非DM组(P<0.05), 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DM组(P<0.05), DM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弥漫性病变、3支及以上病变发病率高于非DM组(P<0.05)。结论 DM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而且程度重。

  • 25例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张静;杜明瑞

    目的:总结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伴发疾病情况、治疗方法、治疗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回顾分析本科治疗的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贫血是常见症状,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诱导分化、免疫调节、化疗等方法,但治疗有效率低,5年生存率低。结论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治疗尚需深入研究,在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到疾病的分型、患者的机体状况等,寻找适合患者的佳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何小洁;柯晓燕;张妍;苏锦茜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18岁肥胖儿童90例,按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肥胖组,每组30例。同时以正常体重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FBG)、血NGAL等相关指标水平,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三组肥胖儿童FB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肥胖组儿童体内NGAL及HOMA-I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肥胖组儿童体内NGAL及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显的肥胖可影响儿童体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胰岛素等激素水平的分泌,是其日后出现胰岛素抵抗、甚至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原因。

  • 不同浓度薯蓣丸在升高白细胞方面疗效对比

    作者:杨强强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浓度薯蓣丸在升高白细胞(WBC)方面的疗效。方法应用环磷酰胺(2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小鼠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模型。取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五组并编号, A组(正常对照组);B组(病理模型组);C组(薯蓣丸低剂量组); D组(薯蓣丸中剂量组);E组(薯蓣丸高剂量组);每组12只。常规饲养,除A、B组外, C、D、E组分别给低剂量薯蓣丸(1 g生药/ml,20 ml/kg)、中剂量薯蓣丸(2 g生药/ml,20 ml/kg)、高剂量薯蓣丸(4 g生药/ml,20 ml/kg),1次/d,连续10 d后除A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继续给予相应中药,灌胃,1次/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96 h后用电子天平测小鼠体重,摘眼球取血,常规法测WBC。结果与A组比较, B组小鼠白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 C组可升高小鼠白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组、E组可不同程度升高小鼠白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薯蓣丸中剂量组、薯蓣丸高剂量组在升高白细胞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薯蓣丸在升高白细胞方面疗效明显不同。

  • 浅析伴生物质对三七总皂苷生物药剂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褚福娟

    目的:对三七总皂苷生物药剂特性受不同半生物质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制备试品溶液,测定不同伴生物三七总皂苷电导率及测定粘度系数;对4种不同伴生物三七总皂苷的电导率及其粘度系数采用不同伴生物三七总皂苷电导率和粘度系数测定方法展开测定与分析。结果针对三七总皂苷而言,不同伴生物三七总皂苷的电导率物理和粘度系数会影响其吸收。结论对于三七总皂苷生物药剂特性,不同伴生物质所产生的影响不同。

  • 浅谈奥曲肽的临床合理使用

    作者:赖延锦

    奥曲肽在临床特别是消化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肢端肥大症及相关肿瘤等。本文就其适应证、使用方法、疗程、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经综述,对其临床合理使用进行探讨,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中国实用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