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作者:唐育才;石临静;李建全;汪秀萍

    从胸腔闭式引流的用途、放置位置、引流管应注意的护理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胸腔引流管护理在开胸术后的重要性.

  • 开胸术后重症肺炎诊治分析

    作者:焦同立;杜慧芳;郭天利

    开胸术后普通肺炎比较,重症肺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典型、绝大多数患者容易获得病原学证据,从而诊断准确,是心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因此,加强对重症肺炎的研究,是研究和控制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HAP发生、演变和预后的一种重要手段.

  • 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孙国龙

    目的:研究分析纵膈肿瘤患者接受胸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选取45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有24例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治疗,开胸手术组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患者痊愈出院病历和术后并发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但是VATS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和开胸组相同,而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情况要比开胸组少,患者的止血情况比开胸组优秀.对患者进行了半年至一年半的随访,没有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患者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中节约治疗费用,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健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有所上升,试验组COR、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部感染、切口液化、胸膜腔粘连、肺不张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微刨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宋琦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将84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 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肺不张、切口感染、乳糜胸、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改善了肺部功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 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晓燕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2例(4.35%),低于对照组的8例(17.3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特耐预先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使用

    作者:张丽萍;邬晓雷;潘志浩

    目的:探讨特耐预先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的使用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特耐预先镇痛复合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2,4,8,12小时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吗啡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特耐预先镇痛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术后镇痛.

  • 开胸术后患者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处理

    作者:李利军

    目的:探讨患者在进行了开胸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房颤时的治疗处理方式.方法:收治进行过开胸手术且在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以及房颤等并发症患者96例,所有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均表现为心率失常,其中有15例手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房颤,通过对这些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淋巴清扫、术前并发症、术前肺功能较低、吸烟、高龄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在开胸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的主要原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治疗以及护理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结论:心率失常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开胸手术并发症,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 呼吸道护理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史淑洁;吕宝勇

    呼吸道感染是外科开胸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加强对开胸手术的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加强对呼吸道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 谈谈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的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

    作者:阮旭波

    开胸手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腔内感染.胸腔引流管的留置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疼痛、行动不便、胸腔内感染等,严格影响患者的预后;而且随着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上述不适与危险.

    关键词: 开胸术 胸腔引流管
  • 肋间神经冷冻术预防开胸术后胸痛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周乃康;邸永辉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对预防开胸术后胸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行开胸术的患者235例作为实验组(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胸手术患者分别作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及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同时对比观察各组术前、术后PaO2、PaCO2的变化.结果:A组止痛有效率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组止痛有效率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之间术后止痛药的使用量有显著差异,其中A组用量少,C组多.术后血气分析结果表明,A组可有效改善术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态.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并有效改善呼吸抑制状态.

  • 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对开胸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王君慧;严伟;董翠萍;汪晖

    目的 探讨术后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对肺癌病人行开胸术后的病区镇痛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2009年建立及运用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并实施包括培训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见性疼痛评估和急性疼痛护士及时镇痛反馈等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并与实施前肺癌开胸术病人镇痛满意度、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后,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提高(P<0.01),肺部并发症、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下降(P<0.01或P<0.05).结论 融合病区规范化镇痛管理模式的急性疼痛服务组织能提高病人镇痛满意度,有利于降低由于开胸手术导致的肺部并发症和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 复张性肺水肿有关问题的思考(附4例报告)

    作者:吴观生;罗先达;冉鹏;肖家荣

    复张性肺水肿(RPE)是各种原因所致肺萎陷后在肺复张时或复张后24小时内发生的急性肺水肿.目前,对其诱因、发病机制及诊治问题的认识仍很有限并存在争议,病死率仍高达20%,值得重视.我科近年来在开胸术中遇到4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 食管癌手术中两种压肺方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全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手术中二种压肺方法,所提供手术空间的大小,及对生命体征影响的异同.方法 选择20例行食管癌左侧开胸治疗术的病人,开胸后先用肺垫包肺后均匀压肺,使肺的二叶均匀受压膨胀一致,肺的总体积达腔体积的50%,开始第一阶段通气(潮气量为8 ml/kg)并进行手术.随后,在第二阶段首先把下叶肺完全压扁,使下叶肺处于肺不张状态,上叶保持膨胀,使上叶肺的体积与第一阶段上叶肺的体积相当,开始第二阶段通气并进行手术.每阶段通气观察30 min,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均值(每5 min测一次,共6次均值)和两肺叶的吸气末占胸腔体积的百分比及呼吸道的峰值压.第三阶段,对下叶肺进行膨胀,当塌陷的下叶肺出现膨胀时记录呼吸道压力.结果 ①第一及第二阶段病人的生命体征均稳定,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第一阶段比第二阶段肺的总体积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气管的峰值压低于第三阶段的膨胀肺时的气道压.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把一叶肺完全压扁的方法比总体均匀下压肺的方法能为手术提供更多的手术空间,在常规通气下,不张的肺不会复张,既保证正常通气又能保证此部分肺的不张,为手术提供工作空间.

  • 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与研究

    作者: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开胸手术病人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病人静脉自控止痛法(PCIA)止痛,观察组采取肋间神经冷冻术止痛.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效果、手术前后24h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2组镇痛效果、手术前后24 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变化等观测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具有安全稳定的优势,是一种可靠的预防开胸术后剧烈疼痛的方法.

  • 两种氧疗方式在开胸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作者:郭惠玲;桑海燕;庞玲;张丽萍;曹群;王淑敏

    目的:分析行开胸术治疗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应用鼻导管吸氧及面罩双重吸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行开胸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鼻导管治疗(鼻导管组)和鼻导管及面罩双重吸氧治疗(双重组),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双重组患者吸氧后30,60,90 min PaO2明显高于鼻导管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患者吸氧前60 min及吸氧后60 min平均呼吸频率为(56.23±4.15)次/min,明显高于鼻导管组患者的(44.82±5.64)次/min,且双重组患者吸氧后 SpO2明显高于鼻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结论开胸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应用鼻导管及面罩双重吸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王春;苏跃;耿万明;郑晖;刘伟;高广阔;胡正芳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ASA Ⅱ~Ⅲ级、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0.125%布比卡因复合0.25μg/ml舒芬太尼(A组)、0.50 μg/ml舒芬太尼(B组)和0.75μg/ml舒芬太尼(C组).术前,于T7~T8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手术结束后接入镇痛泵行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药用量和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B组和C组各个时段的VAS评分和48 h的辅助镇痛用药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的瘙痒评分均低于C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均无严重的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0.50 μg/ml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在开胸术后可取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较小.

  • 改良肋间神经保护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多模式防治开胸术后疼痛的应用

    作者:蒋毅;王君;陶宏;赵宏;赵恒贻;赵守华;秦存伟;张显平;王青;李蕴

    目的:探讨改良肋间神经保护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多模式防治开胸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施行开胸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肋间神经保护技术联合静脉自控镇痛防治开胸术后疼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操作方法及静脉自控镇痛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镇痛不良反应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0 d时无痛患者发生率、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0.00%、0、5.00%、(16.60±2.50)d,与对照组的22.50%、15.00%、20.00%、(19.80±3.0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肋间神经保护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多模式防治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模式。

  • 术后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和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勇;贾乃光;樊碧发;张翀;张金华;吴琨

    目的:评估开胸术后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病人(ASA Ⅰ~Ⅱ)随机分为两组:罗哌组(n=20)给予0.2%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胸椎硬膜外连续输注,4ml/h;吗啡组(n=20)给予静脉吗啡自控镇痛.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尺评估术后1日、2日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测量术前和术后1日、2日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出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血气,记录副作用、肺部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日.结果:(1)术后1日、2日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罗哌组显著低于吗啡组(P<0.01);(2)术后1日、2日罗哌组肺功能显著优于吗啡组(P<0.05),罗哌组氧分压显著高于吗啡组(P<0.01);(3)吗啡组术后恶心发生率显著高于罗哌组(P<0.05),其它副作用无显著差异;(4)均无肺部合并症发生,术后住院日无显著差异.结论:0.2%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并改善肺功能.

  •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低温毁损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刘阳;左建新;周乃康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全麻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125,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照组(n=125,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术后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VAS)及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VAS评分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80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