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一)题目、作者和单位
1.题目
不超过25个字,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和信息、突出内容和独到之处、自然科学名词要规范、吸引读者和有利于文献检索。最好不设副标题、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目单词全部大写,与中文题目相符。
2.作者
中文名字用空格隔开,如:韩济生 周 红。
英文名字用英文逗号隔开。作者英文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字间用连字符连接,如HAN Ji-Sheng, ZHOU Xiao-Hong)。
3.单位
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 另加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 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示角标1, 2……。英文摘要前加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全部作者的英文地址。首字母大写,城市用汉语拼音,并写明邮编。用于标识某作者的单位序号(如“2”)和通讯作者标识(如“ ”),之间不用“ ,”间隔;直接用“2 ”表示。
4.基金文章
基金文章应在题目右上角标示角标*。文章首页页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以“;”间隔。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5.通讯作者
如有通讯作者,请提供通信作者姓名及电子邮件地址。通讯作者最多两位。通讯作者右上角标示角标△。首页页脚注明:△通讯作者及邮箱。
(二)中英文摘要
1.摘要
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临床及基础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字体加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英文缩略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或英文全文如:采用英文标点符号,“,”后面空半角一格
例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2.字数
中文摘要300字以内,采用中文标点符号。英文400个单词以内,采用英文
标点符号。
(三)关键词
1.个数
3~8个词,各词间用分号隔开。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如:Neuropathic pain; Depression。
2. 标准
请尽量选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中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
(四)前言
前言是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导言,不另列标题。前言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2~3年内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新意。文中的药名应当用化学名,第一次出现时要加英文。中、英文缩略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或英文全文,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五)方法
1.实验对象
标出动物的品系和来源,如: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仪器设备
标出制造商及产地的名称。如:射频调节(瑞典ELEKTA公司生产的LNG30-1型射频发生器)。
3.试剂
标明化学名、规格、型号及来源。
4.实验分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分组清楚明确,有例数。
5.统计方法
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均数±标准差(± SD)”或者“均数±标准误( ± SEM)”方式表达,偏态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 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 (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方差分析等、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标明P值(如P < 0.05)。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一律用斜体。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 ;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六)结果
1.内容
主要叙述课题研究后所得到的主要数据。结果应对影响效果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适应症与禁忌症的建议。
2.正文的逻辑顺序
用“1.(1)① ”的格式表达;其中“(1)”为最后一级分段序号,“①”为段内的逻辑序号(不用于分段)。
3.随机方法
文中要把采用的何种随机方法表达清楚,如随机数字表、抽签、电脑选取等。
4.数字范围表述
用“ ~ ”,其余前后的数字或文字空1/4汉字符长。如“3 ~ 4 mg”。
5.计量单位及相除的组合单位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全文模式要统一,分母由两个以上单位组合构成时,分母中的单位间要加间隔号(中圆点)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的形式或ng·kg-1·min-1的形式。
6.中、英文缩略语
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或英文全文,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7.如果统计学上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必使用“P >0.05”表示。
8.表达方式
可用文字、图、表(三线表)加以表达。关于图表的要求,见“论文图表总体规范要求”。
9.论文图表总体规范要求:
(1) 图表设计:简洁、自明、清晰、美观。
(2) 图表宽度:占半栏,图表宽度8 cm;占整栏时,图表宽度16 cm。图表中所有文字为英文表示,不出现中文,英文统一使用Arial字体。
(3) 统计学表示:*,#,△等表示P < 0.05;**,##,△△等表示P < 0.01;***,###,△△△等表示P < 0.001。*表示与术前或者对照组相比,#,△等表示组间比较。可用文字、图、表(三线表)加以表达。图和表的题目、内容及图注均要求中、英文两种文字,英文首字母大写。
(4) 文中表述图表方式:如文中只有一个表或图,表示为:(见表1)或(见图1)。多个图表一起出现表示为:(见表1和图1)、(见表1,2和图1,2)、见表1 ~ 3或图1 ~ 3)等。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注意图表的自明性及独立性,如要求在所附X线片的图解中注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摄片时间及描述主要病变征象。
表(三线表)
(1)文字:表题目和内容,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所有英文首字母大写。
(2)数据:数据应为统计学结果,而非原始数据。表中同栏内的数字,要求
数点后位数一致。如无必要,尽量确保4位有效数字,不必列出过多位数。
(3)统计学标注:在数据右上角依次采用“*,#,△” 等标注统计学差异。在表下用文字注释,举例:“* P < 0.05,与对照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 P < 0.05,与A组相比,compared with group A”
统计图
(1)图内文字:全英文,Arial字体,字要尽量大,纵标目可以占纵坐标全长,
以保证清晰度。横标目、纵标目的字体字号相同。
(2)图注:图注要求中、英文两种文字,英文首字母大写。
(3)合并图:左或右上角标出A、B、C、D。
(4)统计学标注:在折线和柱上方依次采用“*,#,△”等标注统计学差异,在图注中注释,举例:“中文图注 * P < 0.05,与对照组相比”; “英文图注 * P < 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折线图要求:a. 图标:空心圆表示对照组,实心圆(或实心三角等)表示实验组。b. 连线:清晰,粗细适中。如有必要,超过3条折线时,可采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实验组,请注意颜色差别要大,以免混淆。c. 组别标注:在合适的位置(如左/右上角、顶部等)标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等(见图1)。
B柱状图要求:左边柱是对照组,用空心柱表示;右边柱是实验组,用实心柱表示,多个实验组用不同条纹、不同灰度或必要时用不同颜色实心柱表示(见图2,3)。如有多个剂量,剂量越大,灰度或颜色越深。
照片图:
(1)图像:清晰准确,灰度或颜色对比明显,分辨率>300 dpi。
(2)标尺和箭头:组织学照片在图右下角画出标尺(见图4)。
(3)箭头:局部特指用箭头表示。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时最好使用“tiff”格式,设定分辨率最小为300 ppi(每英寸像素)。投稿文件中的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使用人像应征得患者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征得版权所有者的使用授权。
(七)讨论
应分段进行,每一段只说明一个问题。要注意应以本研究结果为依据。 论证要有说服力,不能主观猜测。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按照文献出现前后顺序编号。
(八)参考文献
1.篇数
一般不超过20篇,主要引用近期(2 ~ 3年内)和重要文献。
2.排序
参考文献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序。正文参考文献序号在右上角用角标标出,如[1],[1,2],[1~4,6]。如我刊近5年内有相关文献报道,建议关注。文献中的“et al.”用斜体表达。
3.内容和格式
期刊标准:
[序号] 作者[列前三人,以逗号分隔,多于三人加“等”(英文用et al)].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标准: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期刊和书籍的格式举例如下:
[1] 李君,冯艺,韩济生, 等. 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549 - 553.
[2] Ayoub C, Girard F, Boudreault D,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lp nerve block and morphine for transitional analgesia after remifentanil-based anesthesia in neurosurgery. Anesth Analg, 2006, 103:1237 - 1240.
[3] 韩济生. 神经科学. 第三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635 - 653.
此外,文中提到某些作者的重要工作而限于文献条数不能正式引用时,可指出该工作发表的年份,例如(Vogt等. 1992)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中国疼痛医学》的官网为:http://casp.ijournals.cn。
该期刊是核心刊物,被统计源、北核、CSCD收录。
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392,综合影响因子为1.083。
对于一些重大研究以及带基金的论文,可有申请加急处理,但需要收取加急费用,详情可以咨询本站在线老师。
该期刊是CSCD核心,是CSCD-C刊物。
经查询,期刊为国内二级期刊。
有关期刊的稿约可以在http://casp.ijournals.cn上进行查看“作者须知”栏目。
该期刊投稿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高质量的稿件,投稿可以请本站老师进行评估。
退修稿件如超过2个月仍未修回或接到录用通知一个月内无答复并无任何说明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一稿两投,也会立即退稿。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本研究探讨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早期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后疼痛减轻程度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胸腰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150例,年龄60~89岁.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普瑞巴林组,每日2次,每次口服普瑞巴林150 mg;脉冲射频组,病损神经背根神经节接受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普瑞巴林组,每日普瑞巴林口服2次,每次150 mg,病损神经背根神经节接受脉冲射频治疗.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疼痛评分情况,记录3个月内镇痛药曲马多及普瑞巴林的用量和服药持续时间.用发生PHN的例数/总病例数评定3组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射频联合普瑞巴林组VAS评分均低于普瑞巴林组(P<0.01)及射频组(P<0.01).射频联合普瑞巴林组每日普瑞巴林口服药量小(P<0.05)且服药时间短(P<0.01),辅助镇痛药曲马多每日用量小(P<0.01),服药时间短(P<0.01).与普瑞巴林组及射频组相比,射频联合普瑞巴林组PHN的发生率为3.92%.结论: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早期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并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目的:研究妊娠期慢性疼痛对孕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同批成功受孕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10):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慢性疼痛组、慢性疼痛+优裕胎教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各组孕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慢性疼痛组孕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降低,且在各时间点5-HT、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慢性疼痛组孕鼠相比,慢性疼痛+优裕胎教组孕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增强,且在各时间点5-HT、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5-HT和DA分泌异常可能是慢性疼痛导致孕鼠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优裕胎教可通过改变上述递质的分泌从而有效改善孕鼠认知功能.
目的:通过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的脊柱内镜手术培训模式和调查问卷形式回访培训学员,评估培训效果,探索较为理想的教学培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中心培训的78位学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培训学员脊柱内镜手术的开展情况、影响开展的相关原因、对不同培训内容的重要性评价、早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的主要技术困难、进入技术成熟期所需要的手术例数等信息.结果:中心共培训学员78人,其中30~40岁学员占比76.9%,三级医院学员占比60.3%,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占比89.7%.共回收有效的调查问卷50份.其中未能顺利开展脊柱内镜手术者11人,已经开展但是仍完全需要专家会诊手术者14人,可以独立开展脊柱内镜手术者25人.未能开展或未能独立开展的原因包括外部及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如病人的接受度低、医院设备购买压力、病源不足等,自身因素如技术水平不足等.已开展学员认为理论授课和具体手术操作学习(观摩手术和示范手术)对于自身的技术成长为重要.78.6%的学员在10-50例后可比较熟练的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结论:本中心脊柱内镜手术教学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立标准化的模式仍然任重道远.
目的:观察足底切口痛模型大鼠术后行为学改变及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Nav1.8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Nav1.8与术后痛觉敏化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足底切口痛组(n=30)和对照组(n=6),分别于术前、术后2 h、1 d、2 d、3 d、5 d测定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测痛后取同侧L4-L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8的表达.结果:切口痛组大鼠术后痛阈下降,术后2 h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降至低(P<0.05),Nav1.8表达量高(P<0.05);术后1 d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开始恢复,Nav1.8表达也逐渐下降.结论:切口痛术后痛觉敏化与Nav1.8表达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av1.8参与急性术后痛觉敏化的形成与维持过程,在急性术后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回顾分析预防性硬膜外血补丁(prophylactic epidural blood patch,PEBP)用于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本中心共进行671次蛛网膜下隙穿刺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疾病,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三组:枕大池穿刺组(CM组,n=41)、颈椎穿刺组(C组,n=51)和腰椎穿刺组(L组,n=579),探究穿刺部位对PDPH的影响.根据是否实施PEBP将L组分为两个亚组:预防组(PL组n=104)和未预防组(NL组,n=475),探究PEBP能否有效预防PDPH.结果:NL组、C组和CM组PDPH发生率分别为8.63%、1.96%和0.NL组高于CM组(P<0.05)和C组(P=0.068);PL组PDPH发生率为0.96%,显著低于NL组(P<0.01).结论:蛛网膜下隙穿刺部位影响PDPH发生率;PEBP可有效预防PDPH.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PTN)是指不具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且无明显的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病变的三叉神经痛,具体发病原因不清 [1].目前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是经过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随着近些年影像学及神经刺激技术的发展,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2,3].但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时, I、 II、 III各分支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1].虽然可以通过测试技术进行区分,但实际操作中仍难以完全避免损伤三叉神经其它正常的分支、甚至邻近的颅神经及血管等,从而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三叉神经周围支的射频热凝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普遍认为其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较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小 [4,5].但也有人质疑其远期疗效,相关研究缺如,故本研究对此进行了以下回顾性的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
近年来胸外科迅速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增加,进行开胸(胸廓)手术的病人显著增加.术后急性疼痛较其他手术更为剧烈,若不能及时控制,易转化为术后慢性疼痛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高,且往往被医护人员忽视.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胸段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椎旁神经阻滞以及不同的药物联合镇痛等方法来减少病人术后急性疼痛从而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但均属于有创操作,操作复杂,延长麻醉时间,且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神经损伤、气胸和全脊麻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加巴喷丁对各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公认,但国内外对围术期应用加巴喷丁改善术后慢性疼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采取围术期应用加巴喷丁及联合术前非甾体抗炎药加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探讨围术期口服加巴喷丁的时间和剂量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有何影响,为预防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1913年,Rethi首次使用电凝三叉神经外周分支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近年来,三叉神经的射频热凝术的术式被不断改进,主要方法为在影像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至颅底卵圆孔内,先使用电生理方法定位,然后利用射频热凝来毁损三叉神经半月节,从而达到阻断痛觉传导的目的.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已经成为了疼痛科常用微创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可控性强、即时疼痛缓解率高的优点,但是就该手术的远期疗效而言,相关影响因素尚有争议 [1~3].目前判断该手术的疗效和预后的方法主要依赖问诊、查体和医师的经验,缺乏客观的评估指标.为了探讨电生理检测用于预判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的远期疗效的价值,本研究首次在三叉神经的射频热凝术的围术期对病人进行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R)检测,并在术后连续随访7年,分析了BR波形特征与手术疗效、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现探讨如下.
偏头痛与癫痫是两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共病率很高,抗癫痫药物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与预防,对于偏头痛与癫痫共病病人首选抗癫痫药物治疗.偏头痛可导致癫痫病人预后不良,减少癫痫发作可有效减少头痛发生,改善偏头痛病人预后.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特异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炎等作用.近年来,除静脉泵入的给药途径外,国内外学者还尝试了口服、鼻腔滴入、复合神经阻滞、椎管内给药等方式,这些给药途径均被证实有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部麻醉药的辅佐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将为麻醉医生提供新的依据和策略.本文将就右美托咪定联合局麻药物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运用作一综述,以便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提示,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和人体的免疫系统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及建立免疫的稳态与肠道菌群的作用密不可分.一旦出现肠道菌群的紊乱势必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而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免疫低下直接相关,那么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系统性综述.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长期困扰人群的高发疾病,为病人带来疼痛的同时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椎间盘发生退变的早期且关键的原因,其中金属蛋白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经典以及新的相关文献,探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表达与调控机制,并总结了近期以此为出发点的治疗手段,以期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许多细菌感染的特征是疼痛,但活性病原菌入侵机体时产生疼痛的潜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阐明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过程中产生疼痛的关键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自发性疼痛依赖于细菌毒性决定因子agr和细菌穿孔毒素PFTs.MRSA的三种PFTs:alpha-溶血素(Hla)、酚溶性调质(PSMs)和双组份白介素(HlgAB),可直接引发神经元放电并产生自发性疼痛.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阳离子通道TRPV1特异性介导MRSA所致的热痛敏.在MRSA作用下神经元形成的穿孔允许QX-314进入伤害性感受器,从而在感染期间缓解疼痛.QX-314在MRSA感染时可以即刻并且长时程阻断疼痛,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临床广泛应用的利多卡因和布洛芬两种镇痛药.
肥大细胞是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以往研究表明,肥大细胞靠近周围神经末梢,很早就可以感受神经纤维的活动.肥大细胞激活后,可以释放炎症因子并募集免疫细胞.局部损伤后,是什么机制引起肥大细胞激活,以及后续的神经炎症和疼痛反应,一直不甚明了.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关于该手术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对策,国内尚缺乏系统与全面的总结.我们必须认识到PELD手术并发症对于每位医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故为系统全面的了解、阐述和应对PELD手术并发症,本文将其综述如下.
2019年2月11~12日美国NIH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医学图书馆会议厅组织召开了"将针刺基础科学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以解决癌症辅助治疗、疼痛和药物滥用"研讨会.会议由NIH下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替代补充医学办公室(OC-CAMN)组织召开,国家补充和综合医学研究中心(NCCIH)以及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也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和讨论.
中国语言文字中常常把病和痛关联在一起,称为"病痛",说明疼痛在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表达疼痛的佳图案就是火烧手指或脚踩钉子(带有伤害性的刺激),当刺激引起不愉快的感觉时,肢体会快速缩回.这个不必经过思考就会出现的自动反应已经被千百万年的实践凝固为先天具有的反射活动.这也说明了一个基本规律,即"趋利避害"是保持生物体存活的必要条件.与以上急性痛不同的是,有时伤害性刺激已经远离,而"警铃"依然长鸣,急性痛发展成为慢性痛,这是当前疼痛医学界更为关注的问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投稿后三天安排外审,每一个流程都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很规范,外审一个月返回,编辑处理了几天之后退修,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修改文章,近修改返回后,就被收录了,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个人觉的一般退修时按照专家给出的意见逐一进行修改,一般都会被收录的。
审稿速度很快,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期间历经两次的修改,编辑认真负责,有问必回,态度很好。个人觉得文章创新性强,立意新意,还是很好中的。
今天收到了拒稿信息,历时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有些失落的,但是专家还是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给我修改文章以及重新写文章都指引了方向,还是很感谢的,之后会好好努力的。
速度很快,一个月左右返回修改,专家给出了详细中肯的意见,大修后返回,两个月后有进行了一次小修,主要是格式、文献上的修改,审稿人很仔细,很多错误的标点都进行了标注,修改返回后就被收录了,还是很开心的。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文章是有关疼痛学方向的,外审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都很有建设性,对文章修改有很大的帮助,编辑也很认真负责,校稿很细致,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之后有文章还会投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