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중국실용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7555
  • 国内刊号: 11-5547/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6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杜占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卓;孙琪

    目的:探讨应用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及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8个月,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2周,平均愈合时间10.6周。根据Dienst等功能评估表进行评定:优26例,良9例,差3例。结论 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利于复杂骨折的解剖复位、更多骨块坚强固定及大程度保留腕关节功能。

  • 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刘文辉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44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根据B超检查羊水指数将患者分为羊水过少组(84例)和羊水正常组(362例)。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羊水胎粪污染、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根据观察结果选择正确分娩方式,羊水过少组患者剖宫产占46.4%,羊水正常组患者剖宫产占20.4%,两组在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羊水胎粪污染、低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羊水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新生儿Apgar评分≤7指标高于羊水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且羊水过少时对妊娠影响较大,宫内胎儿状况可能危急,应在分娩过程中严格监护,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

  • 皮下脂肪不缝合在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袁孝禹;杨开琼;龚正梅

    目的:探索分析皮下脂肪不缝合在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0例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观察组给予分层撕开法开腹以及皮下脂肪不缝合,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层开腹后缝合皮下脂肪,两组均后应用可吸收线进行皮内连续缝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9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脂肪液化、伤口感染、术后硬结、术后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脂肪不缝合应用于妇产科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手术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手术切口尽快愈合,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的定量分析

    作者:陈翠茹

    目的:对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早期头颅B超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32例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作为观察组,35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头颅B超及应用医学图像分析管理系统软件对新生儿的额叶白质、枕叶白质、丘脑基底节以及脑室旁白质回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各个部位的脑组织B超回声强度量值分别为:丘脑基底节为(88.97±6.41),枕叶白质为(84.11±5.00),额叶白质为(70.86±5.02),脑室旁白质为(96.52±5.13);对照组为:丘脑基底节为(85.57±6.15),枕叶白质为(78.43±3.12),额叶白质为(67.05±4.01),脑室旁白质为(89.84±4.3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B超对新生儿脑组织各个部位所得图像进行定量测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分析误差。

  • 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作者:范鹏莺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120例有剖宫产史的二次剖宫产产妇,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传统组)42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40例及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38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感染及腹腔粘连程度等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微低于新式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腹腔粘连程度较传统组及新式组较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其所用手术时间较短,切口感染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 宫颈锥切术(冷刀)与Leep刀宫颈锥切术疗效对比

    作者:蔡春燕;谭凤珠

    目的:对比宫颈锥切术(冷刀)与Leep刀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效果。方法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每组28例,康复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接受治疗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eep刀进行切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更具优势,虽然在疗效上冷刀和Leep刀并没有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时间等项目上Leep刀更具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敏华;唐莉;祝俭平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观察组)纳入本次研究,另取同期4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空腹静脉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IgG、IgA水平更低, IgM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大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与紊乱状况,通过测定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有效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因而测定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来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诊治分析

    作者:白幼鹏

    目的: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00例前置胎盘产妇,根据是否为瘢痕子宫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为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对照组为单纯前置胎盘产妇,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以及子宫切除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52.0%、胎盘植入40.0%、术中出血量(1627.3±285.6)ml以及手术时间(67.9±11.1)min相比于对照组12.0%、8.0%、(861.4±186.9)ml以及(29.7±4.4)min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10.0%、休克10.0%、血管内凝血12.0%相比于对照组0、4.0%、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早产58.0%相比于对照组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窘迫、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母婴妊娠结局受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影响很大,临床极易并发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并发症,产前应当采取重点关注,必要时可进行子宫切除处理。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良池;况杭;胡富裕;张大川;赵继军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42例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显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36例疗效分析

    作者:李洪波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肝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开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创伤小、恢复快,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肝功能,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肝囊肿的有效手段。

  • 浮肩损伤两种内固定方式疗效观察

    作者:熊健;安荣泽;赵振营;王国寿

    目的:探讨单纯锁骨内固定与联合肩胛颈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疗效。方法35例行手术治疗的浮肩损伤患者,通过内固定方式归为单纯锁骨内固定组(A组22例)和锁骨联合肩胛骨双内固定组(B组13例),采用Rowe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分析两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钢板断裂断钉及感染等并发症。功能评分两组疗效良好。结论浮肩损伤破坏了上肩胛带复合体的稳定性,如存在不可接受的骨折移位,切开复位固定1或2处断裂是有必要的。

  •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漏诊分析

    作者:黄翠平;姜伟;卫红艳;范丽萍;庞慧贤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的超声表现及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OVSS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分析漏诊原因。结果10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中,4例超声检查漏诊,仅提示双子宫或纵隔子宫,其中伴有阴道及宫腔积液3例,未见宫腔积液伴有阴道囊肿1例;6例超声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表现为双子宫或纵隔子宫、双宫颈、斜隔侧阴道腔及宫腔积液;6例均伴斜隔侧肾脏缺如,漏诊4例肾脏情况不明。结论 OVSS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可以作为OVSS诊断的首选方法。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钟丽君;王永周;汪静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对于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良性卵巢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更利于患者接受。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1年随访观察

    作者:武豪杰;王晓;张永乐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30例37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以及内翻角度。结果术后1年的HSS评分为(79.22±6.69)分,明显高于术前(50.26±8.63)分,内翻角度为(1.19±1.59)°,明显低于术前(12.06±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

  • 经腹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玮;陈凯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5例超声首诊并通过随访证实的肠道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腹部超声及高频超声探头联合扫查,依次探查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及脐周,观察有无包块,肠管有无扩张,肠管壁有无增厚,肠系膜淋巴结有无肿大,肠间隙及腹腔内有无积液。结果105例患者中,肠壁肿块或腹腔内包块和腹腔积液或肠间隙积液是常见的超声阳性表现,其次为肠管扩张,腹膜增厚检出率低。结论超声显像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方便快捷,结合病史,有意识地进行肠道超声检查,可以首先发现一些疾病初期的表现及某些特征性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肠道 超声检查
  • 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神经外科联合术后伽马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胜斌;姚敏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22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2例复发,复发率为9.09%。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术后伽玛刀治疗窦旁脑膜瘤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 30例功能性腹泻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李玉香;张淑雯

    目的:探讨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功能性腹泻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30例患者给予复方地芬诺酯片联合乳酶生片和四神丸治疗,30例患者均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多数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了复方地芬诺酯片联合乳酶生和四神丸治疗功能性腹泻疗效确切。

  • 胸部术后情感障碍患者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学兆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患者情感障碍问题。方法对36例胸部手术后出现各种不同程度情感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干预及治疗,纠正患者的心理问题。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32例使用上述方法效果良好,4例患者治疗有效后2~3 d内症状复发,但较首次出现症状明显要轻,经心理安抚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胸部手术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的一般手术,合理的干预治疗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此类情况出现。

    关键词: 胸部手术 情感障碍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艳芳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作者:孟秋丽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药物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胸腔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随访期内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存活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确切安全,同时远期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吴利娟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基层医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中医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半年复发率为6.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8%,半年复发率为15.1%,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可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基层医院易开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昆;刘新生;冯丽君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激素、退热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提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方法。

  •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威

    目的:观察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70.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8%,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 慢性咽炎合剂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锡丰;陈兆喜

    目的:观察慢性咽炎合剂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合理饮食、限制饮酒并戒烟,对照组口服一清胶囊治疗,2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本院中成药制剂慢性咽炎合剂,3次/d,20 ml/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喉镜检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6, P<0.05);观察组喉镜疗效为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8, P<0.01)。观察组咽干不适、咽异物感、咳嗽症状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45、6.519、6.829, P<0.05)。结论慢性咽炎合剂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慢性咽炎患者不适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及喉镜疗效,无明显副作用,且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袁瑞利;罗少英;吕晓燕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提升患者膝关节康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探究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作者:李娜

    目的:探究与分析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选取6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采用水提法提取浓度至1 g/ml,后采用稀释方法对上述抗菌中药100株临床分离株的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黄连、连翘及大黄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并以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而同一种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菌株可表现出几乎一致的抑菌活性。结论现临床上几种较为常见的抗菌中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效的抑菌作用,且对防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小剂量依托咪酯伍用丙泊酚和芬太尼无痛人流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甲莲;莫宝昆;宋文平;吴世梅

    目的:评价小剂量依托咪酯伍用丙泊酚和芬太尼无痛人流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60例。两组:麻醉诱导前2 min先给芬太尼1μg/kg,1%丙泊酚静脉推注至患者角膜反射消失,Ⅰ组患者停止注药且手术开始,术中体动追加1%丙泊酚;Ⅱ组患者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 mg/kg手术开始,术中体动追加1%丙泊酚。结果Ⅱ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减少,血液流变学较Ⅰ组稳定。体动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依托咪酯伍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较合理的方法。

  • 观察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丁大鹏

    目的:探讨应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与奥扎格雷钠的联合疗法对脑血栓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16例脑血栓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改善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缓解情况以及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及血小板的粘附率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WMH有着显著的抗凝作用,而奥扎格雷钠则可抑制血栓素A2(TXA2)的活性,从而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两者联用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作者:季瑾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施行个体化延续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中的患者除了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两项指标外,其他的指标得分都低于实验组的得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个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对高血压护理的延伸性和持续性。

  • 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作者:揣东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临床护理是否存在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1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观察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表现,包括患者的意识、表情、呼吸,并且采取测定中心静脉压等护理方法。结果21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均被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在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几率,使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上升,缓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胡殿鹏

    目的:观察抚触法护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00例,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抚触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并于出生时、出生42 d及出生后4个月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身长、体重和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方面的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42 d及4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系统的抚触可以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侠

    目的:探讨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开展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68例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均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月经恢复正常者58例(69.0%),疾病认知良好者69例(82.1%),对护理满意者82例(97.6%),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患者开展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良好促进预后恢复,改善疾病认知程度,抑制并发症并提升临床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满翠;孙宏帅;伊淑玲;刘玉华;葛立梅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的患者共31例,均采取康复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患者语言障碍评分和肢倦乏力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的患者中能促进肢体及语言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脑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

    作者:白玉霞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为其进行超早期溶栓及溶栓后的护理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结果70例患者中36例患者完全康复,34例患者经过后续的康复治疗,随访6个月,全部生活自理。患者从进入病区至第1次溶栓药物输注完毕时间为(90±10)min。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护理流程科学、严谨、无缝隙,为脑梗死溶栓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爱莲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恐惧评分(2.2±0.6)分、疼痛评分(2.1±0.2)分、情绪不安评分(1.6±0.5)分,均低于对照组恐惧评分(3.4±0.5)分、疼痛评分(3.3±0.7)分、情绪不安评分(2.9±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作者:李金梅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异常,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加之下颌松弛,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另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在伤后有呕吐症状,呕吐物易引起堵塞,使患者缺氧,颅内压升高,加重患者病情。行气管切开是治疗的有效措施,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加强气管套管护理,湿化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是救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周密精细,能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观察

    作者:杨柳

    目的:讨论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开胸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影响。方法76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对照组采取标准疼痛护理管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结果使用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剧烈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疼痛规范护理管理可以加强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对患者康复速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 颅内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杨霞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患者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7例颅内肿瘤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生理体征。

  • 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

    作者:韩赦

    目的:总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方法8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术前术中护理

    作者:王婷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对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成功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P)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人文护理、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前达到佳心理状态,手术顺利,术后2例发生术后出血,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顺利,术后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症状改善。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术前、术中护理可以使患者以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对TUVP的成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尹秀君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为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7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压和空腹血糖变化,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提高,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

  • 细致护理对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牛慧;姜蕾;贾红

    目的:分析探讨细致护理对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致护理,观察期为6周,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比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患者住院期间开展相应的细致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

  •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

    作者:谭均莲

    目的:总结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视网膜平伏34例占97.14%,但有部分病例出现并发症:包括早期眼压升高5例,其中需经引流阀抽出少量硅油1例,行折叠式人工玻璃体取出术1例;3 d后眼压低于10 mm Hg 2例,均经引流阀注入生理盐水;前房积血3例。结论术前关注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的健康指导是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美丽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 ml,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21 h。术后均未发生出血、切口感染以及排尿障碍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9 d。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14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转移等并发症。结论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

    作者:裴小瑜

    目的:研究新生儿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新生儿疼痛评分、平均出箱时间、新生儿身体发育基本状况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鸟巢式护理能缩短新生儿出箱时间,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改善新生儿出生后的基本身体发育。

  •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时秀霞;李艳红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30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经口腔植入国产带膜支架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患者DSA引导成功,都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顺利植入支架。结论掌握正确的DSA引导,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无痛人流术的手术室护理探讨

    作者:邢丽艳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6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去年同期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发现,观察组疼痛控制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手术整体护理,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术中疼痛感有效减轻,患者舒适度显著提升,应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胡向云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胃炎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临床效果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2%(55/49)显著优于对照组81.36%(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治疗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机械通气镇静患者每日唤醒核查量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良凤;刘敏

    目的:通过设计机械通气镇静每日唤醒核查量表,以提高唤醒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方法将重症监护室(ICU)中32例使用《每日唤醒核查量表》实施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未使用《每日唤醒核查量表》遵照医嘱进行常规护理实施机械通气镇静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护士执行管理措施的依从性、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镇静药物总量。结果对照组唤醒措施执行的依从性、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镇静药物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每日唤醒核查量表》,提高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风险防范措施

    作者:余艺英;苏秀凤;黄少聘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综合调查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存在的风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控制。结果未实施针对性防范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调查显示发生风险事件的发生达20起,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护理工作流程不规范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下降,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结论供应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分析

    作者:贾蕊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中的压力来源及ICU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本院综合性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目前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处于中等水平。ICU护士的压力大小与学历或年龄关系不明显,与护龄有明显关系。结论要尽可能的为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设施配备完整,大限度的降低医疗器械的噪音。以有效减轻ICU护士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 结直肠间质瘤20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福顺;李海;郭希伟;董国民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随访。结果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10例、腹部不适5例、腹部肿块3例,体检发现直肠肿物2例。直肠15例,结肠5例。20例均行手术治疗,诊断为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17例。免疫组化CD117(+)95%(19/20), CD34(+)80%(16/20)。随访率80%,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结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后诊断需依靠病理,结直肠间质瘤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原则上应行局部完全切除。

  • 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余孔谋;李成林;梁上男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显微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全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手术均具有显著疗效,且各有利弊,而神经内镜手术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更少,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鼓室成形术后采用纳吸棉填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丰;张盛金;张耀明;尹娜;卓庆博;黄华艳;徐运兰

    目的:探讨纳吸棉在鼓室成形术后填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行乳突根治/改良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8例采用纳吸棉材料填塞术耳腔;对照组27例采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材料填塞术耳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术耳疼痛情况及术后干耳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内术耳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2.51±0.49)分与(3.24±0.69)分,干耳时间分别为(23.67±2.14)d与(25.92±1.7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成形术后应用纳吸棉填塞术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抽取填塞物时对术耳的损伤,促进术耳康复。

  • 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救治

    作者:魏林平;余冬平;杨志雄;谢志向

    目的:探讨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患者的救治经过。保守治疗1例,矢状窦结扎1例,明胶海绵或肌肉片压迫悬吊7例,血管重建3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良好6例,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结论做好对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充分认识,对不同部位、损伤类型的上矢状窦损伤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家才;温琳峰

    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73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6例(X线)、研究组37例(CT)。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检查结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77.78%相比,研究组诊断符合率94.5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较大,符合率高,可推广应用。

  • 全程健康教育在银屑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朝晖;李振鲁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和重点是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健康教育已被各国及地区的政府、卫生部门和医学界作为改善和管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全程健康教育在银屑病防治中主要是以提高银屑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使银屑病患者掌握更多医学知识及健康促进手段,促进康复,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针对不良治疗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1]。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就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延长缓解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②增进患者与医生间的沟通交流,改善医患关系。③促进临床银屑病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与整体的治疗水平共同提高。

  • 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

    作者:杨海虹;吴红媛;程黎

    目的:探讨早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66例新生儿进行了婴幼儿早期行为干预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养育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婴儿2个月内时由其父母填写人格量表,对1~4个月及2.5~3岁阶段进行儿童气质量表的评定并进行比较,对2.5~3岁阶段进行人格发展趋向量表(PTSC)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定。结果对于1~4个月的婴幼儿两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5~3岁的婴幼儿,干预组儿童气质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人格发展趋向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人格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作者:刘为华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88例瘢痕子宫患者,对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8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试产40例,阴道分娩27例,阴道试产成功率为45.5%,产后出血量为180~580 ml。结论做好瘢痕子宫的临床观察,并根据产妇阴道的具体情况而决定采用适合的分娩方式。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和心理因素研究

    作者:刘建庄

    目的:为提高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对肠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进行研究。方法6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体检的61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观察对象分别进行进行艾森克(EPQ)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神经质(E),精神质(P),性格内外向(N),掩饰质(L)及SCL-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的各项差异。结果观察组的E、P、N、L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及心理因素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利娜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92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6例,在第二产程延长或者出现胎儿窘迫时观察组采用胎头吸引助产,参考组采用产钳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助产成功率、失血量、无痛分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胎位异常多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操作方便,可临床推广使用。

  • 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危急重症临床分析

    作者:简凤萍

    目的:对产科联合重症监护室(ICU)救治危急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3例危急重症孕产妇,均经产科与ICU联合救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孕产妇转入ICU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出血以及合并重症肺炎等;有19例实施剖宫产(82.61%),4例阴道分娩(17.39%);25例围生儿中,6例死亡,其中有3例为胎死宫内,2例为家属终止妊娠,1例为新生儿重度窒息,围生儿死亡率为24.00%(6/25)。结论对危急重症孕产妇实施产科联合ICU救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 临床分析针灸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姚晓飞

    目的:对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治疗中针灸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90例实施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再此基础上加上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加上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谈耳鸣、耳聋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作者:李文志

    耳鸣、耳聋是常见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患此病的更多,本文从中医理论来剖析此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原则,以便和同仁们进行交流。

    关键词: 耳鸣 耳聋
  • 顺产与剖宫产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温延丽;张振武

    目的:探讨顺产与剖宫产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以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72例)和剖宫产组(30例),比较两组产妇骨盆肌力评分。结果阴道顺产组中肌力≤3分者51例,占70.8%;肌力≥4分者21例,占29.2%;平均肌力评分为(3.4±1.3)分;剖宫产组产妇肌力≤3分者13例,占43.3%;肌力≥4分者17例,占56.7%;平均肌力评分为(4.2±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及剖宫产均会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产生影响,但阴道顺产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因而,分娩后应及早指导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从而有效的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

  • 无保护性会阴接生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慧;梁江;邱小容

    目的:研究探索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法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396例足月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8例。观察组均应用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法,对照组均应用传统托肛会阴保护法。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会阴裂伤率、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h出血量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会阴撕裂Ⅱ度裂伤率为2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64%,会阴完整率为6.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两组均无Ⅲ度裂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 h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方式进行分娩,其操作比较方便、可以产生较好的会阴保护效果,过程安全有效,符合自然分娩理念,有利于母婴健康,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1例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思考

    作者:张娟;向群勇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4种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抗结核药4种FDC引起DILI 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护肝治疗1周后,肝损伤加重,谷丙转氨酶(ALT)>10ULN,谷草转氨酶(AST)>2ULN, ALT/AST>5,因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致肝损伤因素,依据综合肝损伤国际检查标准和药物性肝病检测指标、抗结核药所致DILI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诊断为肝细胞性重度药物肝损伤。结论 FDC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提高结防医生和患者对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规范诊疗、提高抗结核治疗治愈率。

  • 急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时机与康复措施

    作者:李清华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对25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措施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54例患者均有偏瘫,瘫肢肌力增加Ⅲ级的66例,增加Ⅱ级以上的132例,增加Ⅰ级的56例。109例患者失语,其中能说出整句子49例,能说正确单词或字的52例,无变化8例。未见因早期康复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病例,避免了各种继发症和废用综合征。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宜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早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

  •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脑外伤后认知及独立性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淼;刘敏;曹慧芳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患者认知及独立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具有认知及独立性功能障碍的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加用计算机辅助训练,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够改善脑外伤患者认知及独立性功能障碍。

  •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关系探讨

    作者:谢志兵;蔡华玲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认知电位P300与智力残疾之间的关系。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收集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智力残疾程度评定,并进行认知电位P300检测,与40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精神发育迟滞组P300潜伏期(584.58±149.72)ms较对照组(332.65±37.78)ms显著延长(P<0.01), P300波幅降低(P<0.01)。②经Pearson相关分析,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总分与P300潜伏期正向相关(r=0.405, P<0.05)。结论 P300可作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以及判断其社会适应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

  • 腹内压监测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作者:吴贵才;李仕卓

    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在急腹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2例急腹症患者,通过测定膀胱压力测定腹内压,并依据腹内压测定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对腹内压为Ⅳ级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愿意进行手术减压治疗分为减压组(17例)和非减压组(16例)。测定患者腹内压测定前后的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吸频率差异,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腹内压差异。结果腹内压监测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末梢SpO2以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VP、腹内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腹内压为Ⅳ级的患者,减压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减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内压监测对急腹症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依据腹内压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可提升急腹症患者预后质量。

  •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对辅助诊断AS作用的评估

    作者:张静;何其瑞;金玉林;周小菊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38例均经过X线检查的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HLA-B27检测,计算各项诊断性能指标,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3%、93.1%、91.3%、0.824。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0.05),而且吻合度较好(к=0.885>0.7)。另外有7例(3.5%)AS患者X线检查正常而HLA-B27阳性。结论流式细胞术HLA-B27检测对AS的诊断价值较高,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黄权生;刘华;杨鹏;吴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气管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肿瘤。对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AW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MPVR)、肺透明化重建(VR)和仿真内窥镜(CTVE)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分别得到MPVR、VR和CTVE图像,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8例,11例分布在气管,4例分布在左主支气管,5例分布在右主支气管;管腔内窄基底结节6例,管腔内宽基底结节14例;生长不规则11例,成环状生长3例,偏心生长6例;6例向管腔内突出未向外浸润,4例轻度向外浸润,10例向外浸润并与相邻结构粘连;平滑肌肉瘤密度均匀,中度强化,脂肪瘤为低密度影,不强化,恶性肿瘤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帮助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清胱抑素C在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梁淦桐;曾勇;练雄珍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诊断造影剂肾病(CI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行血管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前后血清肌酐(Scr)值的变化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每组50例。分别检测两组造影前24 h内、造影后8、24、48 h CysC的水平,对比两组造影前后血清CysC的变化情况,评估CysC在CI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IN组患者的血清CysC在造影后8 h时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随后下降,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CIN组相应时间点相比, CIN组患者的血清CysC也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N组患者的血清CysC在造影前及造影后24 h与相应时间点的血清肌酐呈正相关(r=0.870、0.715)。结论在CIN患者中,血清CysC能比血肌酐更早地反映肾功能的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敏莉;毛蓓;袁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将首次显现慢性支气管炎征象的29例划分为A组,首次表现支气管扩张征象的19例划分为B组,观察两组临床表现、肺功能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A组吸烟率、咯血率、咳大量黄脓痰率、固定部位湿啰音出现率(82.76%VS 47.37%,6.90%VS 57.89%,10.34%VS 57.89%,10.34%VS 52.63%)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未显现杵状指,支气管扩张部位多见于肺大泡、双上肺、肺气肿周围,后者多见杵状指,支气管扩张部位多见于双下肺、左舌叶。结论临床上可同时存在支气管扩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辅以高分辨率CT和辅助肺功能检查可保证诊断率。

  •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林茂华;叶彬;黎小惠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筛查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评价

    作者:卢薇薇

    目的:将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用于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630例中孕早期孕妇,先行二维超声,分析异常数值,记录异常病例数。之后对163例孕妇行STIC筛查,然后对比两种筛查方法的检出率(均以证实结果为对照)。总结STIC筛查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STIC检测阳性率83.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的66.7%,二者联合检查符合率91.7%,三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用于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优势,可明确提高诊断效率,准确、动态、形象。

  • 慢病毒介导GFP转染小鼠ESC及其对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爱霞

    目的:研究用慢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特性的影响。方法慢病毒载体经293FT细胞包装后转染小鼠ESC,荧光显微镜下挑选和观察所得阳性克隆,检测ESC特异性标志物Oct-4、SSEA-1的表达,通过拟胚体(EB)诱导体外分化, RT-PCR检测三胚层的分化。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所得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呈克隆样鸟巢状生长,免疫组化可见GFP-ESC表达ESC特异性标志Oct-4、SSEA-1,能形成EB, RT-PCR检测到甲胎蛋白(AFP)、巢蛋白(Nes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的表达。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不影响小鼠ESC的自我更新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

  • 某三甲医院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涂源泉;张婵;梁格为;车忠民

    目的:回顾性分析红细胞输注的疗效,以提高红细胞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红细胞输注患者185例的病案,记录输血前后血色素,红细胞输注量,计算血色素(Hb)改变值。结果输注前Hb检测率为93.5%,输注后Hb检测率为81.1%。输血前后Hb外科患者较高,内科较低。内科患者红细胞输注量略有增加。内科输血Hb改变值优于外科输血(P<0.05)。结论应加强对患者输血前后Hb的检测,客观分析红细胞输注适应证,评价输注后疗效。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付振栋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骨折及早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患者负重时间短,是目前临床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方法。

  •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作者:陈芳;李皓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以及两者联合。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C组降压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A组82.86%和B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且安全性高,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和借鉴。

  • 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起寿;刘成伟

    目的:探讨肛门镜下注射聚桂醇对出血性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出血性内痔患者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聚桂醇注射)126例,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122例;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与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止血有效率均达到100.0%,但术后肛门内胀痛、肛缘水肿、尿潴留、术后2~6个月便血复发及肛门内硬结伴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优于消痔灵注射,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汤昔康;李汝霞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48例CMV肝炎患儿以入院时未予治疗前血CMV-DNA拷贝数≤1×104为组Ⅰ(25例),>1×104为组Ⅱ(23例),同时选择同期行体检的35例健康婴儿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组婴儿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48例CMV肝炎患儿中合并心肌损伤35例,占72.9%。心电图异常15例,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11例, ST-T改变3例,房性早搏1例。组Ⅰ、组Ⅱ患儿治疗前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Ⅱ较组Ⅰ患儿AST、CK、CK-M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组Ⅱ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AST、CK、CK-MB、LHD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正常组心肌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V肝炎患儿易发生心肌损伤,病毒负荷越大,心肌损伤越重;其心电图改变多为非特异性,可通过CK-MB等心肌酶检测早期发现。给予及时治疗,心肌损伤绝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 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程汝挽;何冰

    目的:研究分析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8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剂量分别为100μg、150μg,持续时间为9~12个月,再选取4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A、B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后骨密度指标与治疗开始时及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于哮喘患儿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不影响哮喘患儿骨密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作者:伍永红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孕妇围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几率相较对照组也更高(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产儿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而需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尽可能的减少孕妇在妊娠期的并发症,同时减少产儿的死亡率,保证孕妇和产儿的健康。

  • 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蔡丽梅;李嘉慧;肖青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慢性酒精中毒模型,以番茄红素灌胃治疗,并建立对照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整体外观、组织形态变化以及各组小鼠肝脏匀浆中谷草转氨酶( AST )、谷丙转氨酶( ALT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的治疗作用。结果番茄红素对小鼠营养状态、应激能力等有所提升,可以降低肝组织AST、ALT活力,并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结论番茄红素对慢性酒精中毒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氧化应激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艳;邹雪梅

    妊娠期糖尿病(GDM)已成为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的发生与孕妇脂质代谢障碍、遗传因素、孕妇及胎盘血管内皮损伤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分子、组织、器官和系统改变与遗传因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氧化应激引起的血管内皮病变,进而导致胎盘低灌注状态,胎盘和脐带供血、供氧不足,是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主要原因。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讨论氧化应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