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중국실용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7555
  • 国内刊号: 11-5547/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6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杜占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彭传华

    目的 观察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与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67例跟骨骨折患者,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提高足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

  • 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昆;张冬霞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PLT)对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同期的5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与5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肝硬化组于对照组及肝硬化是否出血患者的外周血PT、APTT、PLT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的PT(21.40±3.98)s、APTT(52.05±5.73)s长于对照组的(10.20±1.02)s、(32.46±2.58)s,PLT(57.29±16.57)×109/L低于对照组的(197.42±32.4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22、22.208、-28.219,P<0.01).肝硬化患者中出血患者PLT(48.29±19.57)×109/L较未出血患者的(68.42±10.26)×109/L少,且PT(23.40±4.63)s、APTT(60.05±3.04)s明显较未出血患者的(17.20±8.03)s、(46.01±9.44)s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5、2.810、-8.848,P<0.01).结论 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对于衡量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超快通道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鑫;侯芝绮

    目的 观察超快通道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拟在腹腔镜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快通道麻醉组(U组)和常规麻醉组(G组),每组30例.U组患儿采用喉罩全身麻醉,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G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两组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观察两组患儿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2)、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3)时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G组HR、BP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T2时HR和BP均高于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术毕至拔管时间(5.1±2.3)min、PACU停留时间(16.2±1.1)min均短于G组的(15.7±2.1)、(25.4±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快通道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以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麻醉方法,能够缩短复苏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作者:黄彬;陈煜辉;黄勇仪

    目的 分析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对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4例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皮瓣修复均全部存活,且并无坏死、瘀血以及张力性水泡等并发症状出现.此外,在对患者进行随访之后了解到患者足部皮瓣的外形以及功能均得到恢复,且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 对于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而言,使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修复创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安全性较好.

  • 经颅多普勒超声及CT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王丽滨;张贺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经TCD检查,对照组经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异常检出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频谱异常等)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常检出率(腔隙性梗死灶)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能够显著反映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临床价值显著.结论 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TCD检查其异常检出率较之CT检查更高,所显示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更加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作者:尚愚;李雪莉

    目的 分析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有创与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为(3.12±0.88)h、机械通气时间为(11.21±3.08)h,住院时间为(16.23±5.03)d,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的(7.22±1.27)h、(23.68±4.86)h、(28.21±5.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后临床观察

    作者:廖镜波;孙致连;朱丹华;唐平;李红晖

    目的 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方法 6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血清C肽,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62例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达标所需时间为(4.7±0.9)d,平均胰岛素用量为(38.4±5.2)U/d,治疗2周后,患者FPG、2h PG水平、HOMA-IR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肽水平、HOMA-B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给予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可以早期解除糖毒性,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是首选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和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王国良

    目的 探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50例包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0例)和对照组(150例).研究组给予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12±1.23)min、术中出血量为(1.14±0.49)ml、术后疼痛评分为(2.34±1.12)分、愈合时间为(10.76±4.1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17±5.42)min、(11.26±2.52)ml、(4.71±2.35)分、(15.14±5.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中仅发生2例切口裂开、1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者中切口裂开3例、感染2例、血肿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应用于包茎治疗中,术中、术后表现更好,并发症更少,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文高;魏相仑;裴古亮

    目的 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短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低于参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69,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较开放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优势,且术后短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颖

    目的 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其挂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后的尿量、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量(67.9±11.0)ml、左室射血分数(61.2±4.1)%,对照组尿量(52.8±9.1)ml、左室射血分数(39.4±3.5)%,观察组患者尿量、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患者的病症有很好的改善,同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新洁尔灭溶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效果观察

    作者:莫丽芳

    目的 探讨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溶液)对新生儿脓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酒精擦拭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率为65%,高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0.02%的新洁尔灭溶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疹,毒性低、刺激小,新生儿表现较为安静,治疗较为快速.

  •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许蕾

    目的 分析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护理干预对预防颌面部骨折合并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作者:谭玉莲;肖君琳;庞宏;王世容;彭丽云;杨怡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颌面部骨折合并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评价.方法 112例颌面部骨折合并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下肢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9例DVT,发生率为16.07%;试验组患者中出现2例DVT,发生率为3.57%.试验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颌面部骨折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下肢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骨折DVT的发生率.

  • 脑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荷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

    作者:蓝小燕;肖玉红;蔡玩娜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负荷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160例脑卒中患者和对应的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和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平均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为(72.1±25.3)分,根据FIM分级标准,其中重度依赖患者39例(24.4%),轻中度依赖70例(43.8%),半独立或基本独立51例(31.9%).所有照顾者平均负荷评分为(38.7±7.1)分.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荷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是否合并慢性病、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每日照顾时间、照顾事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社会支持.相关分析显示,FIM评分与主要家庭照顾者的负荷评分呈现负相关.结论 脑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荷水平总体偏高,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引起关注,可尝试实施远程干预和家庭整体干预降低照顾者负荷水平.

  •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刘艳秋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84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 开胸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配合

    作者:王凤琼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护理配合.方法 120例行开胸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以及手术麻醉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直接咽喉镜成功插管,40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定位.其中12例患者手术中导管移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调整,5例患者气囊破裂重插,2例二氧化碳积蓄.结论 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良好的麻醉护理配合能够增加插管定位的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嗅觉训练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敬华;武琦琦;江凤仙;孙秀兰

    目的 探讨嗅觉训练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嗅觉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觉训练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疗效可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产科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丽娟;冯锦屏;叶少欣;索冬梅;彭莲梅

    目的 探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为早期入院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为后期入院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产科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5.5%),少于对照组的14例(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而且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黄宇娟;林达达;张仕欣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并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产妇的疼痛感,观察记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高于观察组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心理状况良好,疼痛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应积极推广应用此种护理模式.

  • 循证护理模式在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灶金;廖慧群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6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排气时间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23%、96.77%,优于对照组的19.35%、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间给予循证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坦洛新的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王婷婷

    目的 探究在宫颈癌根治手术后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坦洛新进行尿潴留防治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84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坦洛新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尿潴留病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9.5%),低于对照组的17例(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坦洛新护理对术后尿潴留病症的发生可有效的防控,从而改善其自主排尿功能情况.

  • 5~16岁阶段的少儿体检观察与健康状况评价

    作者:林秀萍;窦守坤;邹雅娟

    目的 分析5~16岁阶段少儿的体检状况,评价其健康质量,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100例5~16岁阶段少儿,测量其身高及体重,评估少儿营养状况;测量视力、听力,评价少儿视听能力.结果 100例少儿中营养达标率为76.0%,超重率8.0%,肥胖率8.0%,营养不良率8.0%.不同年龄段少儿营养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9岁少儿视力达标率为93.1%,听力正常率为89.7%;年龄10~12岁少儿视力达标率为83.9%,听力正常率为87.1%;年龄13~16岁少儿视力达标率为80.0%,视力正常率为85.0%.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少儿视力达标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听力随着年龄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不明显.结论 目前少儿体检观察存在者多种问题,应针对少儿的不同身体素质采取针对性措施,少儿阶段是纠正问题的佳时期,家长应引起重视.

  • CD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杨丽;吴雪铭;黄炳臣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25表达及作用.方法 122例存档石蜡包埋胃癌组织,依据组织分化程度分为中高分化腺癌组(腺癌1、2级和乳头状腺癌,45例)和低分化腺癌组(腺癌3级和黏液腺癌,7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CD25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CD25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19.7%(24/122);中高分化腺癌组中CD25蛋白的表达(31.1%)高于低分化腺癌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15<0.05);未发现CD25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转移、T分期和TNM分期等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CD25蛋白表达,其表达与组织分化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CD25蛋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胃癌发生发展,是胃癌预后不良的因素和潜在治疗靶点.

  • 高b值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兴胜;李维;李丰华;傅伟琪;周旭洋

    目的 探讨磁共振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癌及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磁成振成像(MRI)常规扫描、DWI(b=0、800、1500 s/mm2)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多b值DWI和DCE-MRI特征,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曲线),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上升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速升速降型.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 大多数前列腺癌在低和高b值的DWI图像上都呈高信号,大多数前列腺增生病灶在低b值的DWI图像上呈高信号,但是在高b值的DWI图像上呈等或低信号.前列腺癌患者癌结节进行测量并进行标准差计算ADC值为(0.83±0.15)×10-3mm2/s,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增生结节进行测量ADC值并进行标准差计算ADC值为(1.34±0.13)×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两者强化特征而描述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具有明显差异,前列腺增生结节曲线类型多数为平台型,前列腺癌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b值DWI、DCE-MR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DC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 返流性食管炎与精神因素的关系分析

    作者:陈荣国;何敏;李志坚;黄妙兴;李笑青

    目的 分析返流性食管炎(RE)与精神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102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经过焦虑与抑郁评价系统评定后有78例患者评分异常,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理症状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心理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心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为(0.90±0.43)分,低于常规组的(1.23±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返流性食管炎与精神因素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临床上应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不良情绪.

  •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陈昱;张煌;傅义平

    目的 观察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74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37足)及对照组31例(37足).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微创复位内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低于对照组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优良率97.3%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降钙素原、乳酸清除率联合剩余碱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

    作者:黄四云

    目的 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联合剩余碱(base excess,BE)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10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存活与否将患者分成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50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后第1、2、3天及出ICU时的PCT、BE,以及患者入ICU治疗后6 h的LCR值.结果 入ICU治疗第1天,两组患者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及往后,存活组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差异幅度不断扩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复苏6 h LCR检测水平为(28.46±5.19)%,显著高于死亡组的(8.96±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49,P<0.05).入ICU治疗第1天,两组B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天往后,存活组患者的BE指标值不断上升,而死亡组则持续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LCR及BE检测指标数据不仅能够反映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加重情况,同时也是人体代谢以及全身灌注的指标性数据,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技术手段,值得应用推广.

  •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状态分布特征

    作者:李江靓

    目的 了解及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状态分布特征.方法 门诊879例(1663只眼)3~6岁视力低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其视力、眼位、眼前节及眼底,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对其进行散瞳验光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视力低常儿童双眼784例,占89.19%,单眼95例,占10.81%;裸眼视力0.9者11只眼,占0.66%;0.6~0.8者640只眼,占38.48%;0.2~0.5者936只眼,占56.28%;≤0.1者76只眼,占4.57%.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类型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其中又以复性远视散光为多见.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程度以轻度屈光不正为主占76.67%其次为中度占18.28%,而重度屈光不正仅占5.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其与弱视发生呈正相关,所以对视力低常眼进行必要的屈光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张彬

    本文旨在研究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作者借助"九九中医资讯网"中成药数据库对高脂血症用药情况进行检索,通过应用频次、统计学分析及逻辑学分析方法,探索治疗高脂血症的首选和常用药物、佳和常用药对.研究发现山楂、泽泻、丹参、何首乌、决明子、三七、荷叶、大黄、黄芪为治疗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山楂+决明子、泽泻+何首乌、何首乌+丹参是治疗高脂血症的佳药对;人参、枸杞子、葛根、川芎、淫羊藿、淀粉、糊精、刺五加、菊花、当归、黄精、绞股蓝、杜仲、蔗糖、地黄、制何首乌、虎杖、五味子、桑寄生为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说明应用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深层次的挖掘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所借鉴.

  • 梅州地区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的追踪随访分析和干预治疗

    作者:廖燕霞;刘小瑜;林芬

    目的 探究梅州地区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治疗的追踪随访分析和预后效果.方法 294例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患儿,根据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162例)与对照组(132例).观察组给予L-T4替代治疗,对照组未经L-T4替代治疗.随访2~3年,观察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体格以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生后20 d~6个月第2次随访,对照组患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第1次随访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随访,对照组患儿基础TSH水平5.5~10.0 mU/L组、10.1~15.0 mU/L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第一次随访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TSH水平>15.0 mU/L组前后2次随访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随访中发现对照组7例TSH>10.00 mIU/L,给予L-T4替代治疗,在2岁左右随访体格发育正常.观察组4例医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酌减药量或停药后TSH、FT4水平恢复正常.两组随访结束时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智力发育正常.结论 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经L-T4替代治疗,当TSH水平为5.5~10.0 mU/L无需治疗;TSH水平>10.0 mU/L且无临床症状,可参照FT4水平必要时给予治疗,需对患儿甲状腺功能严格随访,以防过度治疗.

  • 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白贺莹;杨威;刘睿龙

    目的 探讨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54例糖尿病新发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并对研究组中合并不同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与未合并并发症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检验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4.43±1.17)mg/L,高于参照组的(2.55±0.3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肾病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5.12±1.09)mg/L,合并冠心病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61±2.05)mg/L,合并视网膜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4.64±1.86)mg/L,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52±1.62)mg/L,未合并并发症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2.98±0.85)mg/L,合并不同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并发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新发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可将其作为一个指标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将其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指标,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指导.

  • 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卫月

    目的 分析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诊断.方法 62例不典型葡萄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不典型葡萄胎患者中,40例患者被证实为不典型葡萄胎,其他22例患者被误诊为过期流产.结论 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表现复杂,超声表现缺乏典型性,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临床诊断中应结合超声检查、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血β绒毛膜促怀腺激素(β-HCG),进而使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中国实用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