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중국실용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7555
  • 国内刊号: 11-5547/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0-6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杜占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阿奇霉素治疗早产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孝云;张璋;熊虹

    目的:观察早产儿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及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方法56例 UU 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呼吸支持、早产儿系统管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别行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的检测,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及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率,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14 d 后 WBC、IL-6及 IL-8呈下降趋势, BPD 发生率降低,同时缩短了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P<0.05)。结论UU 感染早产儿,应给予早期诊断和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缩短吸氧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宋敏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卡铂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韩阳

    目的:对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8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治疗,实验组给予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加硬膜外穿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5.0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下腹部手术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加硬膜外穿刺治疗,效果明显,患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见梅

    目的:对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120例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硫酸镁静脉滴注,观察组孕妇进行间苯三酚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孕妇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孕妇的总有效率为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侯卫丽

    目的分析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90例 COPD 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使用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采取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程度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FEV1%等肺通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 COPD 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气与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老年空洞性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艳

    目的:分析探讨胸腺五肽对于老年空洞性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2例老年空洞性耐药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2HRZES/6H3R3E3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使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例数与空洞闭合例数及T 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使用胸腺五肽对老年空洞性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高帅

    目的:观察分析万托林与普米克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应用功效。方法8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万托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普米克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8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呼气流量(PEF)变异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 PEF 变异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理想,能显著提高 PEF 变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锋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治疗,研究组则行三维放疗治疗。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FACT-L)评分以及放疗后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 FACT-L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危重病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继霞

    目的:分析讨论对危重病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21例严重脓毒症患者、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分别予以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其中22例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控制,记为 A 组,另6例患者救治无效身亡,记为 B 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乳酸水平、动脉血二氧化碳(CO2)分压及患者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N 末端-B 型钠尿肽水平,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cTnI、N 末端-B 型钠尿肽、血清中血乳酸、动脉血 CO2分压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 A 组降低较 B 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病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76例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马文慧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络泰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络泰联合纳洛酮治疗,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继续探究并推广应用。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洁芝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的应用

    作者:张卫军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对策与效果。方法100例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郑翠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96例进行胆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4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围手术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感染率等数据,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48/48),明显高于对比组79.17%(3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感染率均低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及其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王营

    目的:研究与探讨开胸术后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开胸术后给予常规的基础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开胸术后的综合抗菌药物治疗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护理满意度为87.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开胸手术后肺部发生感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运用。

  •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的循证护理体会

    作者:庞晓刚;武俊英;张巧枝;郝勇

    目的: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循证护理,观察其临床结果。结果4周后患者已经全部出院,开始门诊治疗。结论循证护理对提高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患者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其护理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 经动脉内栓塞治疗产科急性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高明霞

    目的:探究经动脉内栓塞治疗产科急性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产科60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动脉内栓塞治疗方法,并采用全全方位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6.8±9.6)min,完全停止出血的时间为(8.4±1.3)d,所有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均成功止血,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均趋于正常。结论对于产科急性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使用经动脉内栓塞治疗方法,在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护理可有效保证患者成功止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婷

    目的:分析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方法8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结束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肛肠科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护理措施探究

    作者:王桂珍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80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3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可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华艳梅

    目的:分析和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1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成探析组与比较组,各90例。比较组采用基础护理模式,探析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发展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探析组患者在心理、生理发展情况和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较好的优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发展趋势,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作者:姚静

    目的:分析循环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并探讨具体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循环内科住院部发生护理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总结循环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并探讨解决方法。结果48例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中跌倒17例,坠床13例,换错液体9例,标本送检错误9例;48例均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护患纠纷,其中护理工作人员因素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循环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易引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效果,因此加强管理循环内科中的护理工作并有效降低该科室中的护理风险是本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护理

    作者:杨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6例肝脓肿患者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而精心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古菊盛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肝病治疗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康复,临床可积极应用。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金杰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临床影响。方法80例呼吸机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临床可推广应用。

  • 56例高龄房颤急性发作期临床处理及护理干预对策

    作者:丛玉琦

    目的:探讨高龄心房颤动(房颤)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处理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56例高龄房颤急性发作期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2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房颤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对房颤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房颤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房颤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龚旭平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后效果,评定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是否有信心治疗及是否积极配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有信心治疗、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和引导式教育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优质化护理对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瑞娟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在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90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开展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优质化护理服务措施,记录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儿治愈51例,好转34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患儿平均退热时间(3.01±0.65)d,平均住院时间(9.87±1.53)d。结论对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能够促进患儿康复,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护理临床观察与研究

    作者:陈莉莉;赵际童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护理注意要点。方法89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均采用回输自体血液的方法,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4 h 的血常规、回输血液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89例患者自体血液回输均在术后6 h 内输注完成,平均每例患者回输血液342 ml ;患者均未出现输血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其中12例患者(24.7%)因术中出血较多或术后伤口引流血量较多,给予输注异体少浆血2~4 U。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既可节约血源,也可避免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更可避免患者因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章博

    目的:分析探讨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奇偶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脑出血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 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循证护理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对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苏艳

    目的:研究和探讨循证护理(EBN)在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出现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探讨出更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100例 AMI 后出现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 EBN。对比两组老年患者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N 能有效降低经 AMI 导致的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姜崴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孙东钻

    目的:探究在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的应用效果。方法150例保健护理的儿童,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而观察组给予专门的儿童保健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儿童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的评分分别为(109.1±6.1)、(118.7±3.5)、(106.9±5.7)、(105.0±5.6)分,高于对照组(95.1±5.9)、(106.7±3.0)、(94.1±5.5)、(96.9±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应用专门的儿童保健护理方法,可降低疾病发生率,对儿童成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浅析手术室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作者:杨晓艳

    手术室护理人员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长期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而空气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手术室空气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系列防护措施,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保证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刘峰;季兵;夏春兰;陈珺;潘娟;黄冬霞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对2000例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分析不同个体因素对糖尿病流行病的影响。结果2000例居民糖尿病发生率为7.1%,体质量指数≥24 kg/m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正常标准居民;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文化程度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低;缺乏体育锻炼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经常体育锻炼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与年龄、体重指数≥24 kg/m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的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鞍山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姜春红

    目的:探讨鞍山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情况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对鞍山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5年间性病疫情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5年间共发病8340例患者,发病率高的病种为梅毒,占87.4%,其次为淋病(8.7%)、尖锐湿疣(2.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0.8%)、生殖器疱疹(0.4%);男4237例,占50.8%,女4103例,占49.2%;患者主要职业为家务及待业人员、其次为农民、离退人员、工人。结论目前鞍山市性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展,主要性病疫情为梅毒以及淋病,因此临床工作中要对性病做好综合防治并且对梅毒的发病动态实施动态监控。

  • 品管圈对血透室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管理效果影响

    作者:杨家祯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血透室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管理效果影响。方法明确圈内成员职责,使用品管圈每位全员能动性对现存的导管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分析。结果品管圈实施成功,品管圈效率值呈正性增加(P<0.01)。结论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护士满意达到双赢。

  •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改进策略探讨

    作者:苏真娟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以及改进策略。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分为改进前(2014年1~7月)以及改进后(2014年8月~2015年1月),分别择取50次微生物检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个阶段差错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改进后的差错发生率为0,改进前的差错发生率为12.00%(6/50),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改进策略以及做好质量保证工作能够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可信度,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

    作者:马德爽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效果。方法对比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感染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开展感染管理前,抽检配置药物145837袋,医院感染发生总数为286件,发生率为0.196%。开展感染管理后,抽检配置药物255845袋,医院感染发生总数为28件,发生率为0.011%。管理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李海波

    目的:研究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控制方法。方法96例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患儿,按照接种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接种,观察组接受针对性预防接种,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接种之前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尤为重要,同时要对接种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使计划免疫顺利实施。

  • 妇女病防治科门诊中关于妇女阴道微生物的状况解析

    作者:徐春辉

    目的:探究妇女病防治科门诊中妇女阴道微生物的状况。方法分析228例女性患者阴道微生物的状况,诊断阴道白带异常情况。结果228例妇科疾患者者的阴道微生物检查表明,其病原类型主要是厌氧菌39.0%、白细胞增多28.5%、假丝酵母菌26.3%;其次为阴道毛滴虫1.8%和线索细胞4.4%;女性患者阴道微生物感染主要类型为需氧菌性阴道炎39.5%、细菌性阴道病31.6%、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0%、滴虫阴道炎4.4%、混合感染2.2%;而单纯白细胞增多只有12.3%。结论妇女病防治科门诊中通过妇科白带常规检查,分析妇女阴道微生物的状况,可以作为诊断阴道疾病的有效手段,临床应用价值高。

  • 导乐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石巍

    目的:研究导乐分娩镇痛仪(导乐仪)对孕妇分娩的影响。方法400例初产妇,按其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全程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导乐仪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干预措施、满意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镇痛效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及产后2 h 出血量、侧切率、剖宫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满意度、减少产程干预、促进自然分娩,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儿科抢救患儿的临床路径分析

    作者:许丹

    目的:分析儿科抢救患者的临床路径,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50例抢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抢救,实验组患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为76%,实验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为92%,对照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抢救中实施临床路径方案,效果显著,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作者:方燕娜

    目的:探讨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12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步行方法训练,观察组采用降压舒心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训练后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强迫症状、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舒心操应用于临界高血压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人群对乙肝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及防治对策

    作者:史毓

    目的: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了解不同人群对乙肝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防治对策。方法对900例5类不同工作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大学生、老师、医院工作者、服务人员、银行工作者。采用作者制定的问卷对不同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乙肝患者的态度。结果医院工作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7.86%,老师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3.87%;大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9.65%,餐厅服务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37.87%,银行工作人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5.89%。医院工作人员的知晓率高,餐厅服务人员对其知晓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工作人员与乙肝患者正常相处率高,银行工作人员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的工作者对乙肝的相关知识了解深,其他人群略低,为了更好地防治乙肝,应在不同人群中系统地大力推广乙肝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施文贺;谢阳金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 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按照康复路径表进行心脏康复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知识掌握水平、二级预防行为及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康复知识、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吸烟率以及血压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路径教育可提高 PCI 术后患者的康复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以及危险因素控制水平,是PCI 术后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心脏康复模式。

  • 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杜德杰

    目的:探讨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102例脑卒中并发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水平和上肢运动能力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感觉水平及上肢运动能力对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康复联合感觉功能训练可加速患者的恢复速度,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 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作者:隋朔;梁晓光

    目的:探讨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实施康复运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06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治疗)和运动康复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运动训练)。治疗1个月,随访10个月。患者心功能以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表示,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d),同时测定6 min 步行距离(6MW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大摄氧量(VO2max),记录10个月内患者的再发率和猝死率。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 LVEF、LVEDd 均显示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运动康复组 LVEF(63.4±2.7)%比(52.5±3.2)%、LVEDd(39.2±4.3)mm 比(50.6±3.3)mm 改善更显著(P<0.05);6MWD(177.6±5.7)m 比(132.5±5.2)m 明显增加(P<0.01),血浆 BNP 水平(30.4±4.9)pg/ml 比(41.4±4.8)pg/ml 明显降低(P<0.05);VO2max[(27.3±1.1)ml/(kg·min)]比[(20.3±2.1)ml(/kg·min)]改善更显著(P<0.05)。随访10个月,运动康复组心衰再发率为40.74%,低于对照组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心肌梗死率为37.04%,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猝死率为20.37%,低于对照组的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萍;孙爽;夏天

    目的:分析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460例(57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 A 组(3~6个月)328眼, B 组(6~12个月)174眼, C 组(12~24个月)74眼。均采用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通针一次性完成泪道探通手术,手术后连续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一次探通失败者手术后 l 个月后再行泪道探通术。观察三组疗效。结果A 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7.26%, B 组一次性治愈率为86.78%, C 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0.56%。A 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 B 组与 C 组(P<0.05)。C 组有效率明显低于 A、B 组(P<0.0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年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安全可靠,疗效好,值得推广。

  •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作者:华龙;王晨宇;张军杰;陈江涛;姚坤厚;马万里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研究

    作者:张青

    目的:研究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0例自愿接受血清检验的孕中期孕妇,对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以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 AFP 浓度也在逐渐增加, F-βHCG 浓度在逐渐降低;400例孕妇中有30例孕妇确诊为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占7.5%,其中有18例孕妇为 DS、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2例孕妇为神经管缺陷高风险;≥35岁的孕妇阳性率为12.8%,显著高于<35岁孕妇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筛查方法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降低出生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耀东;侯森;时永;崔虎啸;王昆卉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463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中出现并发症患者18例,占3.9%,对该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并发症患者中,胆瘘7例,胆道结石残留5例,胆管损伤3例,术后出血2例,皮下气肿1例,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均治愈,术后住院4~18 d。结论并发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案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了解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可以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

  •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病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韩智国;姬峰;彭兴男;赵廷;熊亮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除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还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对86例危重病患者,运用床旁纤支镜清除痰痂、气道内肉芽肿、肺泡灌洗及细菌培养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应用价值

    作者:代晓捷

    目的:探讨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1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按照彩超诊断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为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两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6.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价值较高,准确率高且迅速,有推广价值。

  • 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效果

    作者:黄秀云

    目的: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效果。方法20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对200份血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种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两种方法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率及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 e 抗体(HBeA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对乙肝病毒 e 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结论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准确率高。

  • 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分析

    作者:占伟丽;康艳红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7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性感染组与非细菌性感染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内毒素(LSP)表达水平的差异;细菌性感染组患者采取抗生素治疗后,对比细菌性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PCT、CRP、WBC 及 LSP 表达水平的差异,综合评价血清标志物对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者的血清 PCT、CRP 及 LSP 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血清 PCT、CRP 及 LSP 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PCT 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大于血清 CRP、LS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PCT 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血清标志物,其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符合临床需求,而细菌感染的疗效和预后与血清 PCT、CRP 及 LSP 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为感染性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临床依据。

  • 71例感染性角膜炎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彩慧;庄鹏;林映竑;韩雅玲

    目的:研究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结合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回顾性分析71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71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真菌感染23例(32.39%),细菌感染22例(30.99%),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1例(1.41%),病毒感染2例(2.82%),其他不确定的23例(32.39%)。角膜刮片阳性率为42.22%,单纯药物治疗有效49例,无效22例。结论感染性角膜炎中,真菌感染为主要病因,细菌感染其次,角膜刮片检查对提高感染性角膜炎临床诊治效果有重要意义。

  • 伢典微创去腐凝胶在儿童龋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吕欣

    目的:探讨分析伢典微创去腐凝胶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儿童龋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以高速牙钻机械进行去腐治疗,实验组以伢典微创去腐凝胶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疼痛感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小,且单颗牙齿治疗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6%,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伢典微创去腐凝胶在牙科儿童龋齿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浆 Hcy 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红

    目的:通过观察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探讨其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5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实验组,另选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统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并比较其差异;根据心功能 NYHA 分级,将实验组研究对象进一步分组,观察血浆 Hcy 的浓度,分别与对照组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亚组间,随着心力衰竭分级的增加,血浆 Hcy 的浓度也逐渐升高,且各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情况普遍存在,且血浆 Hcy 的浓度随心力衰竭加重而增加, Hcy 可作为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可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提供新的临床指标和依据。

  • 微创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巨大和多发结石的疗效分析

    作者:段浩然;杨仲兴;苏小凯;刘旭

    目的:分析微创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巨大和多发结石的疗效。方法80例膀胱巨大和多发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微创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尿管留置时间、造瘘管留置时间及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双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巨大和多发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取石快及并发症低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的急救研究

    作者:杨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1例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后顺利出院,占总例数的91.11%;3例患者心脏骤停,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的12 h 内死亡,占总例数的2.2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确诊之后,要立即实施现场紧急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送往医院,以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辅助治疗小肾癌临床疗效

    作者:王耀锋;蒋曙光;邵世营;龚砚超;王晓娜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辅助治疗小肾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辅助治疗的20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3 cm 的患者直接行微波消融,肿瘤>3 cm 的患者在肿瘤周围行微波消融,再行切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获取成功,所有患者肿瘤边缘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瘤细胞,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01.5±14.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6±2.38)ml、平均住院时间(5.7±1.3)d,20例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发热、2例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均缓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肌酐变化不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辅助治疗小肾癌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对血红蛋白和肌酐等相关指标影响不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孙新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74例卵巢囊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39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痛苦少及术后无瘢痕等优点,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有效术式,临床可推广。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远期随访观察

    作者:兰宇斌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9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疼痛程度,随访椎体前柱高度恢复情况及术后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35±1.61)分、活动能力得分(1.50±0.21)分及随访6个月后 VAS 评分(1.12±0.53)分、活动能力评分(1.20±0.20)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椎体前柱高度恢复情况(80.17±10.76)%、随访6个月后(79.12±9.83)%显著高于观察组(73.15±8.61)%、(74.01±9.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畸形不严重、无明显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好,能缓解患者疼痛,远期随访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度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治疗方案。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司玉枝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检验方式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的结果,以作为临床检验的依据。方法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血常规、血清学抗体检测、痰液支原体培养等进行临床检验,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整理检验结果。结果50例患儿中38例(76.00%)血小板数量>100×109/L ;12例(24.00%)血小板数量<100×109/L。26例(52.00%)白细胞数量>10.0×109/L,15例(30.00%)白细胞数量(4.0~10.0)×109/L,9例(18.00%)白细胞数量<4.0×109/L。两次血清学抗体检验总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支原体培养检查结果92.00%显阳性。结论临床为准确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综合使用多种实验室辅助手段,借此提高判断准确率,避免误诊而造成诊疗不及时等严重后果。

  • 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连卫娜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4例牙齿缺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植入法,观察组行即刻种植牙齿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3、6个月种植体的稳定性评分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应用于牙齿缺失修复,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牙齿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

    作者:赵娟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诊断分析,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咯血3例,胸痛2例,喘息2例,下肢水肿2例,昏厥1例,呼吸困难2例,心律失常2例。经治疗后,14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栓塞易致顽固性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及并发症掩盖,漏诊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经胃镜取消化道异物40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海蓉;吕家书

    目的:对经胃镜取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接受治疗的40例经胃镜取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析患者的消化道异物取出情况。结果82.50%的消化道异物患者经胃镜一次性取出,10.00%的患者经胃镜2次取出,5.00%的患者经胃镜3次取出,2.50%的患者经胃镜3次也未找到异物,后经手术操作得以取出;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为95.00%。结论对消化道异物患者实施胃镜取出的临床效果较好,多数患者可一次性取出,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青年大肠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迟芳

    目的:分析青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青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对其误诊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疾病病理类型以粘液腺癌、管状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青年大肠癌患者容易被误诊为肠炎、痔疮及痢疾等消化道常见病,误诊率为78.6%;姑息性手术及造瘘者术后生存3个月~1年,根治术5年生存率为68.2%。结论青年大肠癌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疾病发展较快、误诊率高、预后不良,应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积极行根治手术,提高疾病诊疗效果,可促使患者生存率提升。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志超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时所采用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分别为(52.13±6.31)min、(8.41±3.76)h、(6.79±2.3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7.23±5.23)min、(25.34±10.71)h、(10.53±3.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值得推广。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昼夜血压的变化

    作者:王学影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变化。方法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睡眠仪的检测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组(单纯患者组,8例)及合并OSAS 患者组(合并患者组,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就诊资料,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单纯患者组有3例(37.5%)临床呈现非杓型;合并患者组有7例(87.5%)临床呈现非杓型,两组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呈现非杓型的比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单纯患者组有1例(12.5%)临床呈现非杓型;合并患者组有3例(37.5%)临床呈现非杓型,两组患者同治疗前相比,其血压的昼夜变化临床上非杓型的比率均降低,合并患者组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如果呈现出非杓型,则应考虑其为合并具有 OSAS,经临床积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压的昼夜变化非杓型的比率。

  • 流产与雌二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艳艳

    目的:研究流产与雌二醇的相关性。方法46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治疗状况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和难免流产组,各23例。同时选取同期23例正常早期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三组雌二醇水平。结果相同孕周时,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雌二醇水平同孕周呈正相关。结论雌二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先兆流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流产 雌二醇 相关性
  • 超敏 C 反应蛋白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于大印

    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 C 反应蛋白,又称为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 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血清 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心血管事件危险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dial ischemia, 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终会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早期发现高危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并进行干预对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 hs-CRP 在预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远期预后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 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多层螺旋 CT 诊断

    作者:王丹倩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扫描对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诊断意义。方法18例病患临床确诊为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经病患或其家属同意,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通过多层螺旋 CT 对18例病患进行扫描;对照组通过常规 CT 对18例病患进行扫描。对比两组 CT 图像表现和手术验证结果。结果观察组表现为血管漩涡征者占比100.00%(18/18),比对照组的77.78%(14/18)要高,鸟喙征者占72.22%(13/18),靶环征者占55.56%(10/18),均比对照组38.89%(7/18),22.22%(4/18)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扭转者10例,包括肠扭转180°者1例,270°者4例,360°者5例。乙状结肠扭转者6例,包括肠扭转180°者1例,270°者1例, 360°者4例。空肠扭转者2例,包括270°者1例, 360°者1例。肠内疝引发肠扭转360°者1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扫描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图像以血管“漩涡征”为主要特征性表现。多在小肠好发,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与手术定位有重要意义,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点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 经皮穿刺上尿路顺行造影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韩英茹

    目的:分析对上尿路系统直接采取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例上尿路梗阻的患者,于经皮穿刺引流术中由引流管内直接给予肾盂注射 SonoVue 共2 ml,加上20~40 ml 的生理盐水,比较脉冲序列(CPS)造影模式中连续观察其造影剂的强回声在肾盂向膀胱与输尿管的运动过程,结束造影之后吸出尿路中的液体,反复冲洗直到造影剂的强回声显著减弱。结果经过造影超声检查后,发现输尿管出现肿瘤的共2例,出现破裂1例,出现开口异位2例。结论临床上经皮穿刺上尿路顺行造影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一般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中无法诊断的尿路梗阻等疾病,并且不会造成尿路并发症出现。

  • 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褚艳蓉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绝经期生理性宫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仁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诊断绝经后妇女生理性宫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73例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的彩超资料,归纳总结绝经期生理性宫腔积液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子宫内膜癌致宫腔积液5例,子宫内膜息肉致宫腔积液8例,宫颈癌放疗后致宫腔积液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致宫腔积液4例,生理性宫腔积液49例。生理性宫腔积液占本组病例的67%(49/73)。结论彩超对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显示率为100%,对生理性宫腔积液可以密切观察,暂不处理,避免过度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延长心电图描记时间在诊断儿童游走心律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蒋娜

    目的:探讨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不同时间记录对儿童游走心律诊断率的影响。方法按常规心电图增加描记时间的不同,分为0~1 min(对照组)组和1~3 min、3~5 min、5~7 min、7~9 min(实验组)组,统计各组游走心律的诊断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增加描记3~5 min 组儿童游走心律检出例数占比高(67.27%)。结论对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儿童,若发现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上 P 波形态和(或)方向有改变者,应慎发异位心律失常报告,适当延长心电图描记时间多数可明确游走心律诊断。

  • 脾动脉主干截流术治疗肝硬化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红芳;程昌盛

    目的探讨脾动脉主干截流术对肝硬化患者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肝硬化合并有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脾动脉主干截流术;对照组采用脾脏部分动脉栓塞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肝功能分级和肝脏容积等数据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100.00%(36/36),对照组生存率为88.00%(44/5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测肝功能分级变化,观察组 A~B 级33例、C 级3例(8.33%);对照组 A~B 级37例、C 级13例(26.00%),两组肝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脏容积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有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3.89%,而对照组有19例,发生率为3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进行血管介入脾动脉主干截流术治疗,能减轻脾动脉盗血,延缓肝功能恶化,减轻脾功能亢进,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12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误诊分析

    作者:郑燕;段新亚;陈桂仙

    目的:了解隐球菌脑膜炎误诊的临床原因,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病原学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8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误诊为肺结核,2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全部病例一经确诊立即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死亡4例(确诊后第3~12天),效果不佳转综合医院6例,好转出院2例。结论隐球菌脑膜炎极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医师要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经规则有效的抗痨治疗后症状加重者,一定要高度警惕隐球菌脑膜炎。

  • 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力

    目的:探究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比两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锁骨钩钢板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符攀峰

    目的:探讨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发生及发展、浸润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牙龈癌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牙龈瘤患者3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白介素-8和白介素-6水平。结果观察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患者的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6和白介素-8参与牙龈癌的发生和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观察其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牙龈癌病理特征,值得借鉴。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对比分析

    作者:孙震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近期以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26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率、输卵管通畅率以及宫内受孕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有助于患者输卵管再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较传统开腹手术疗效确切和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叶英芝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73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24 h 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比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房性早搏(房早)、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的检出率分别为26.0%、34.2%和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和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动态心电图对本病的监测和诊断具有较好特异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 西咪替丁和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梁荣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和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及大便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给予干扰素、西咪替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收到满意效果,有利于患儿早期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微创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近远期疗效随访观察

    作者:郭耀

    目的:随访观察并探讨微创根治手术治疗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98例胃癌患者,其中49例患者行微创根治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设为微创组;另外49例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微创组除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外其他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低于开腹组的3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由实验可知,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危险因素为术前合并症及手术时间。微创组5年存活率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而远期疗效两者相比无差异,所以在临床上进行微创根治术治疗有重大意义。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超声直接征象的对比分析

    作者:蔡少雨;韩咏峰;刘珊珊;古佩巧;丘焰光;陈伟娴;严冬梅

    目的:探讨超声直接征象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检查并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 组)与75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B 组)患者的超声显示率、直径及直径分布比例、假阴性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 组与 B 组患者在超声显示率、直径及直径分布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超声直接征象很难鉴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鉴别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病理检查。

  •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 MRI 变化

    作者:黄水霞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进行头颅磁共振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扫描图像包括 T1WI 和 T2WI。结果患儿中溶血病22例,占61.1%。ABO 溶血病19例,占52.8%。RH 溶血病3例,占8.3%。感染8例,占22.2%。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8例,占22.2%。头颅磁共振异常13例,占36.1%。无胆红素脑病症状而头颅磁共振异常8例,占22.2%。出现胆红素脑病7例,占19.4%,其中头颅磁共振异常5例,占71.4%,溶血病6例,占85.7%。结论极重度高胆红素 MRI 检查有一定特异性, MRI 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 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陈福状

    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该病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可以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莉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和脑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的效果差异。方法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超声对中度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敏感性略低于其他狭窄程度。结论血管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同脑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此类人群的筛查诊断工具,但是对于中轻度狭窄者,若患者临床症状同诊断结果不符,建议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 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冠男;孙宏

    目的:探讨分析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另选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监测,总结两组之间的联系。结果在相同背景条件下监测,观察组的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因素在肥胖、抽烟、喝酒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较普通人群高,两者可相互加重恶性循环,互为对方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31例临床分析

    作者:文虹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急性期给予止惊药物,但未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平均随访19个月,随访期间有3例(9.68%)复发,其中6个月内复发2例,6~12个月复发1例,2例患儿复发后复查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预后良好,不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关键词: 胃肠炎 婴幼儿 惊厥
  • 经 Wiltse 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疗效观察

    作者:夏鸿;赵林;王大峰;李建华;马俊;陆洪生

    目的探讨经 Wiltse 入路椎板部分切除、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稳患者采用经 Wiltse入路椎板部分切除、椎管潜行扩大减压、经椎间孔神经根松解、椎间融合器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40.35±25.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25.40±60.15)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大出血病例。22例Ⅰ度滑脱患者完全恢复,11例不稳患者6个月后复查动力位 X 线片均恢复稳定性。VAS 评分:术前为(7.4±3.0)分,末次随访时为(1.5±2.1)分,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 JOA 评估标准,优24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9%。结论经 Wiltse 入路部分椎板切除、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具有减压彻底,植骨融合满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 多层螺旋 CT 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在肝小静脉闭塞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宏宇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 CT 在诊断肝小静脉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20例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以及多层螺旋 CT 检查分析,然后经过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确定病情。结果在核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 CT 的双项检测下本组的20例研究对象中有18例被检查出患有肝小静脉闭塞症,有2例患者的病情无法确定,经病理检测这20例患者均患有肝小静脉闭塞症,诊断准确率达90%。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 CT 在诊断肝小静脉闭塞方面准确性极高,有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

  • 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附80例临床报告)

    作者:刘鹏

    目的:对比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与传统开腹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手术 T 管引流术组(O 组)和三镜联合一期缝合组(L 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腹腔镜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此手术方法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 2010~2014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齐红双;李英;杨瀚;卢瞧;马敬花

    目的:了解医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监测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临床1417株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用 Kirby-Bauer 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耐药性,参照2010~2014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 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417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0.33%(1417/6970),其中痰液中分离1123株,占79.3%,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前三年明显上升,但在2012~2013年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抗菌药物如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耐药率均有明显下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易产生多重耐药性,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更好的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 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黄广恒

    目的:研究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4例胆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排气早,减少了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勇;李达才;任海涛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无创通气辅助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危重患者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在无创通气辅助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组仅使用面罩吸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操作中 SpO2、HR 较操作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BP 较操作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RR 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操作中 SpO2较操作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R、RR、SBP 较操作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创通气辅助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 SpO2较操作前明显上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尿毒症患者复杂难建动静脉内瘘中应用高频血管彩超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清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复杂难建动静脉内瘘中应用高频血管彩超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按照不用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研究组患者行指导手术治疗,两组手术前后均接受高频血管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7.56%比对照组85.37%高,内瘘成熟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切口长度与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流量不足、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复杂难建动静脉内瘘中应用高频血管彩超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型骨锚在新鲜锤状指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文凯;武洁;李仕国;王伟

    目的:探讨手指伸肌腱止点撕脱的新鲜损伤应用微型骨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新鲜锤状指畸形患者,首先采取将患指远侧的指间关节应用克氏针固定于过伸的位置,然后在受伤的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止点附着处植入微型骨锚,后将撕脱的指伸腱与骨锚所带的缝合线缝合固定,形成新的止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12个月。按 Dargan 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疗效:21例为优,7例为良,2例为中。复查 X 线片均无骨锚脱落与松动。结论新鲜锤状指畸形采用微型骨锚修复,是临床上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

  • CT、MRI 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王海燕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 CT、MRI 两种方法为患者做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情诊断,对比所有患者使用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3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 CT 检查发现74个病灶,而同期接受 MRI 检查时发现病灶数多达210个,尤其在脑深部与非出血病灶数检查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 MRI 对患者检查敏感性更高,检查数据更可靠,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广泛运用。

  •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俊钢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对临床常见致病细菌进行检测。方法选取4种临床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应用 VereFoodborne Detection chip 芯片对所选细菌进行检测。结果对临床30份标本进行检测,均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全部细菌检测均在8 h 内完成,较临床常规检测方法平均缩短1/3时间,其中部分血液感染标本检测时间更是从原来的3~5 d缩短至1 d 完成,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结论基因芯片检测系统能准确、快速地对目的细菌做出检测,是细菌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

  • 常规 VSD 与改良 VSD 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马向伟

    目的分析常规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与改良 VSD 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中的疗效。方法84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 VSD 治疗,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 VSD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2.9%优于常规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上皮化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治疗中,和常规VSD相比较,采用改良VSD治疗,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效果,上皮化时间短,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三种方案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作者:张志富

    目的:研究股骨头置换、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以及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三种方法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36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120例。甲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乙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丙组进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比较甲、乙、丙三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丙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甲组以及乙组;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甲组以及乙组;丙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甲组以及乙组;丙组并发症明显低于甲组以及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三种方案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较优,并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因而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析

    作者:王磊

    目的:观察口腔义齿修复患者选择磁性附着体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义齿修复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选择磁性附着体实施口腔义齿修复。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患牙完成修复后的效果实施观察,对义齿固位效果进行观察,对出现龋齿的几率进行统计,对出现牙龈炎的几率进行统计以及对牙齿美观程度进行观察等。结果针对患者的患牙情况进行随访,终发现获得了显著的义齿固定效果,成功率达到了100%,患者出现龋齿的几率为1.67%,患者出现牙龈炎的几率为5.00%,针对每一角度的咀嚼力均合适,获得了较高的舒适度以及美观度。结论口腔义齿修复患者临床选择磁性附着体有效完成修复,终获得显著的固位效果以及舒适度,获得了显著的美观效果,终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凸显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许斌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更显著,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 CT 诊断意义研究

    作者:周瑜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 CT 诊断意义。方法65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用 CT 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常规扫描39例、薄层扫描26例。梗死后1 d 发现出血性转化患者4例,3 d 检出13例,1周内检出12例,15 d 检出36例。经过 CT 分型包括13例边缘型、24例中心型、28例混合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极有可能发生出血性转化情况,而影像学则是诊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金标准, CT 可用作诊断出血性转化的主要诊断方式,同时通过薄层扫描能够更好的对早期病变进行诊断,这对医生的诊治方案提供了有利依据。

  • 对比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逸松

    目的:针对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方法90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胸腔镜治疗肺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好转,但试验组各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9%)明显高于试验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创胸腔镜的手术方法治疗肺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比传统方式少,能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恢复患者健康,值得在临床上的广泛普及。

  •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查潇逸

    目的: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耳鼻喉科的鼻前庭囊肿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2个月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观察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60.7±4.6)分、(46.6±4.29)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2个月时 SAS、SDS 评分分别为(49.4±2.1)分、(42.91±3.52)分,与术后2周时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术后1周伤口基本愈合,术后2周见囊腔凹陷变浅,术后2个月隆起消失,囊壁与鼻腔基本相平,术后1年预后良好,均无复发,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疗效好,对患者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 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

    作者:韩自旺;王红宇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 后动脉血气结果;比较治疗前、治疗48 h 后 B 型脑钠肽(BNP)变化;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经过无创通气治疗,治疗24 h 后动脉血氧分压(PO2)由(67.1±8.12)mm Hg (1 mm Hg=0.133 kPa)上升到(91.3±6.1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 后 BNP 由(654.3±23.3)μmol/L 下降到(235.6±20.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射血分数由(35.2±11.3)%上升到(47.8±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行无创机械通气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途径给药对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的影响

    作者:周克亭;刘志群;朱小兵;郭能起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途径给药对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6例骨折患者分为 A、B、C 三组,每组62例,分别采取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口服三种方式进行临床给药,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在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段的动、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各类机体指标以及镇痛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B 组给药后各时点 VAS 评分均优于 C 组(P<0.05);A 组患者给药后10 min 及30 min、B 组给药后30 min HR 明显低于同时点 C 组(P<0.05);A 组给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 B、C 组(P<0.05)。结论当酮咯酸氨丁三醇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时,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给药途径,可有效发挥出其镇痛、抗炎的作用。

  •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的临床比较探讨

    作者:慕经纬

    目的:对比探讨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51例。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治疗2、4、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分(BE-HAVE)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8周敌对猜疑、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焦虑抑郁、偏执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在治疗2、4周时 PANSS 评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和恶心例数多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奥氮平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 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研究

    作者:孙秀杰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对产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子宫切除术应对产科出血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等相关胎盘原因是子宫次全切除或全切除的主要治疗指征,其他相关指征还包括子宫切口感染、子宫破裂、子宫收缩力缺乏等。30例孕产妇出血量为355~6800 ml,产妇中出血量>1000 ml的12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9例;失血性休克4例,阔韧带血肿出血、盆腔腹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例。结论要严格把握相关手术指征,及早发现各种手术指征相关胎盘因素,同时积极宣教围生期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应用子宫切除术的几率。

  • 基于脑实质室管膜瘤下的 MRI 表现及其病理关联性探究

    作者:王博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术前对所有的患者实施 MRI 平扫与增强扫描,以期分析患者的 MRI 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0例患者中,11例为肿瘤患者并以囊性为主,且均位于幕上。其中,肿瘤囊性部分的 MRI 表现为均匀较长 T1和 T2信号,与此同时,肿瘤的实性部分呈现出等及稍长的 T1和 T2信号,且该肿瘤的病理类型表现为室管膜瘤。另外,9例患者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肿瘤,其中6例实性肿瘤为幕上,且其 MRI 呈现出长短不均匀的 T1和 T2信号,而该肿瘤的病理类型表现为间变型的室管膜瘤;其余3例实性肿瘤为幕下,且其 MRI 呈现出稍长的 T1信号和长短不均匀的 T2信号,这3例肿瘤患者中,2例患者为间变型室管膜瘤,另1例患者为室管膜瘤。此外,对于所有患者的肿瘤增强扫描,16例患者的肿瘤表现为环形强化,4例患者的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实性强化。结论研究发现,肿瘤主要以实性为主和以囊性为主,且能够反映出各自的病理类型,同时这些肿瘤的 MRI 能够表现出各自的特征。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观察

    作者:胡明鹤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00%。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 COPD 临床效果初步评价及分析

    作者:李直苹

    目的:研究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的治疗效果。方法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舒利迭进行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力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4.6%,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探讨

    作者:罗玉玲;黄华峰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优于常规治疗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郭丹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80例。对比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0.0%,对比组优良率为63.8%,研究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作者:贾丽莉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80例患者,疑诊 L4,5椎间盘突出20例,疑诊外周神经病变60例,对疑诊患者采用肌电图进行检查。结果20例按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采用肌电图检查,18例符合,符合率为90.0%,另2例为各种周围神经嵌压,占10.0%。60例按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疑诊,采用肌电图检查,55例符合,占91.7%,神经根病变筛查出5例,占8.3%。结论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相关分析

    作者:孟志强;郭斌;吴若丹;白云鹤;周三国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热休克蛋白(HSP27)表达的变化并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中的佳用药时间。方法30只 SD 大鼠,分为甲、乙、丙、丁、戊组,每组6只。甲组暴露腹主动脉,无其他治疗;乙、丙、丁、戊组关闭30 min 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乙组在损伤前30 min 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丙、丁、戊组分别与损伤前30、60、180 min 尾静脉注射生理30 mg/kg 的 MP。甲组于术后、其他组于损伤后180 min 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对比各组 HSP27的相对含量。结果HSP27相对含量比较,乙组和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和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和丁组的 HSP27表达强于乙组和戊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前30 min 应用 MP,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升 HSP27的表达强度,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吡菲尼酮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陈侃

    目的探讨吡菲尼酮(PFD)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博来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疗效。方法36只健康清洁级体重200 g 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 A 组为阴性对照组、B 组阳性对照组、C 组单纯激素治疗组、D 组单纯 MSCs 移植组、E 组单纯 PFD 治疗组、F 组 PFD 联合MSCs 移植组,各6只。 SD 大鼠体外培养 MSCs,注入 BLM 制备肺纤维化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造模7 d 后, C、D、E、F 组大鼠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比 B 组减少,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F 组较 C、D、E 组的病理改变更轻,肺纤维化不明显。肺系数中B 组下降明显,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F 组肺纤维化评分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胶原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F 组较 B、C、D、E 组数量减少和强度减弱更加明显, A 组与 B、C、D、E、F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E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吡菲尼酮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有修复和再生作用,治疗肺纤维化效果明显。

中国实用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