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巴瑞替尼合成路线图解

    作者:纵朝阳;顾惠雯;卞林芝;孙雅泉

    目的:通过分析已有的巴瑞替尼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并对其晶型制备进行了简单介绍.方法:对不同合成路线进行总结.结果:路线3.3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总收率较高.结论:综述并比较了现有的巴瑞替尼合成工艺,路线3.3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

  • 使用DRS origin软件建立HPLC替代对照品法测定通滞苏润江胶囊中秋水仙碱的含量

    作者:冯春蕾;陈媛媛;蒋晨昊;于新兰;孙磊

    目的:建立HPLC替代对照品法,测定通滞苏润江胶囊中秋水仙碱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HC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40∶ 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0℃.使用相对校正因子法定量;借助DRS origin软件,采用实际数据比对的方法对色谱峰定性.结果:建立的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8.31%(n=6),RSD为1.7%.对乙酰氨基酚对秋水仙碱的相对校正因子为0.92,使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与外标法结果无差异.使用DRS origin软件可准确定性色谱峰.结论:以对乙酰氨基酚替代秋水仙碱作为对照品,借助DRS origin软件,使用HPLC测定通滞苏润江胶囊中秋水仙碱含量,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且经济实用.

  • 盐酸阿柔比星冻干制剂的技术转移验证研究

    作者:崔熙顺;潘卫三;袁庆;曾环想

    目的:考察盐酸阿柔比星冻干制剂生产技术转移的工艺可行性和质量可靠性.方法:通过制剂生产工艺验证和质量稳定性研究来评价盐酸阿柔比星冻干制剂生产技术转移的工艺可行性和质量可控性.结果:制剂生产工艺和质量分析技术转移验证结果符合中国GMP要求,并且通过了日本PMDA的GMP认证.结论:盐酸阿柔比星冻干制剂的生产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可控.

  • 新型载体Soluplus(R)制备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及其体外溶出行为研究与表征

    作者:解仲伯;李远达;林华庆;刘荣

    目的:采用新型载体Soluplus(R)制备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提高灯盏花素的溶出速率和程度,探讨灯盏花素与Soluplus(R)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式.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以溶出速率和累计溶出百分率为评价指标,比较8种不同载体对灯盏花素体外溶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不同载体比例、载体联用、加入抑晶剂及减小粒径等手段对初筛处方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灯盏花素-Soluplus(R)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新型载体Soluplus(R)制备的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其溶出速率和累计溶出百分率增加明显优于其他载体,45 min累计溶出百分率可达93.4%.固体分散体表征结果表明灯盏花素以无定型态高度分散在Soluplus(R)中,分子间可能以氢键缔合.结论:本处方和工艺研究采用新型Soluplus(R)制备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可明显提高灯盏花素的溶出速率和累计溶出百分率,为进一步中试放大奠定了基础.

  • 虾青素对阿霉素所致心脏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苏宏;邱璐琦;丁舒飞;沈淼山;阮叶萍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脏损伤的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即对照组、阿霉素组、右丙亚胺组和虾青素组.对照组和阿霉素组大鼠连续58 d尾静脉注射(iv)给予0.9% NaCl溶液(2 mL·kg-1),虾青素组中连续58 d灌胃(ig)给予虾青素(50 mg·kg-1).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7d尾静脉iv给予阿霉素(2.5 mg·kg-1).右丙亚胺组大鼠在每次给予阿霉素前30 min,腹腔注射(ip)右丙亚胺(60 mg·kg-1).实验过程中每7d称重1次.给药58 d,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取材心脏称重后用于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和NOS)测定、Bcl-2和Fas基因测定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显著升高(P<0.05),心脏组织中Bcl-2含量显著升高,Fas表达显著减少(P<0.05).虾青素组和右丙亚胺组大鼠MDA,SOD和NOS较阿霉素组显著减少(P<0.05),心脏组织中Bcl-2含量显著减少,Fas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虾青素可有效保护阿霉素所致的心脏损伤,其机制与减轻氧化损伤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 杜鹃兰乙醇提取物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霍金凤;季彬;杨滨

    目的:研究杜娟兰乙醇提取物(CAME)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预给予不同浓度的CAME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胞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量.结果:与造模组相比,CAME呈剂量依赖性提高谷氨酸诱导的损伤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量和胞内ROS生成量,提高SOD酶活力,减少MDA含量,抑制caspase凋亡级联反应.结论:CAME能够显著减少PC12细胞内由于氧化应激而产生过多的ROS,进而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而发挥其神经保护的作用.

  • 帕博西尼胶囊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多介质溶出曲线测定

    作者:张银龙;袁利兵;李巧霞;高文远;霍彩霞

    目的:建立帕博西尼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帕博西尼胶囊溶出曲线.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0.1 mol·L-1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含0.5% SDS)或含0.5% SDS的水溶液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溶出时间为60 min.使用紫外法对溶液检测,检测波长:365 nm.结果:帕博西尼在2.206 ~ 20.26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n=6);帕博西尼在各浓度水平的回收率均在98.00%~102.00%之间,RSD(%)均小于2.00%;帕博西尼在各溶出介质中8h内稳定.结论:建立的溶出度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帕博西尼胶囊溶出度的检测.

  • microRNA对早期乳腺癌预后和耐药性预测及诊断的价值

    作者:范洪玮;向倩;崔一民

    MicroRNA (miRNA)属于非编码RNA中的一员,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具有易提取、易检测等特点.miRNA在细胞分化、发育及凋亡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miRNA在乳腺癌中多种异常表达,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耐药性有关.miRNA对早期乳腺癌药物的疗效、耐药性预测和诊断方面均有一定价值.miRNA的应用有待成熟,但随着检测方法的改善和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未来其在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均有潜在价值.

  • 乐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碧燕;谷建钟;郭勇

    乐伐替尼(lenvatinib)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VEGFRs)1,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1,2,3和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KIT以及RET信号通路,于2015年2月13日获FDA批准用于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R-DTC)的治疗.但由于乐伐替尼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抑制肿瘤抑制生长,因此近年来乐伐替尼逐渐开始应用于其他晚期肿瘤的治疗,且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就乐伐替尼在黑色素瘤、肾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以及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展开研究.

  • EGCG和AcEGCG对细胞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谭洋;詹济华;张雨林;满兴战;李玲;裴刚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全乙酰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AcEGCG)是EGCG的乙酰化衍生物.本文从细胞氧化应激方面综述了2种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总结出AcEGCG在抗细胞氧化应激方面的优势,并为其新药研发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防治瑞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

    作者:李萍;赵静;王东信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前给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在抑制瑞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或开腹良性子宫或卵巢肿瘤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安慰剂组,每组90例.患者入室后面罩吸氧,右美托咪定组给予0.9%生理盐水稀释至4 μg· mL-1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50 mL,按照0.5μg· kg-1不少于10 min泵入.10 min后开始泵入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3 ng· mL-1,观察1 min,记录给瑞芬太尼后1 min内患者出现咳嗽的情况.记录麻醉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给药后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及BIS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发生瑞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情况明显少于安慰剂组患者(P<0.01),咳嗽的严重程度也明显轻于安慰剂组患者(P<0.01).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瑞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单次及多次口服马来酸甲麦角新碱片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

    作者:董凡;薛薇;李扬;李敏;严蓓;史爱欣;胡欣

    目的:考察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单次及多次口服马来酸甲麦角新碱片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随机、开放Ⅰ期临床试验,36例健康女性受试者随机进入0.125,0.25和0.5 mg组.其中,0.25 mg与0.5 mg组进行单次给药试验,0.125 mg组在完成单次给药试验后继续进行多次给药试验.通过生命体征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AE)等评价受试者对试验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36例受试者全部完成试验,所有剂量组试验均未达到终止标准.共6例受试者发生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的AE 9例次,单次给药试验0.125 mg组及0.25 mg组未发生AE,0.5 mg组4例受试者共发生AE 7例次,0.125 mg组多次给药试验中2例受试者发生AE 2例次.本试验发生的AE均为轻度,均自行好转或痊愈,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结论: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单次口服0.125 ~0.5 mg和多次口服0.125 mg马来酸甲麦角新碱片安全耐受.

  • Narcotrend-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输注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静;杨改生;薛晓东

    目的:以Narcotrend (NT)作为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的反馈指标,对闭环系统进一步升级优化实现NT-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输注,并在临床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155例,随机分为闭环组(CLTCI组,n=78例)和开环组(OLTCI组,n=77例).CLTCI组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以NT为反馈指标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OLTCI组由麻醉医生根据NT值经验性手动调节丙泊酚靶浓度.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0)、意识消失(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切皮前5 min(t4)、切皮(t5)、术中探查(t6)和关腹膜(t7)时间点的NT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t1~t7各时间点的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情况、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麻醉(20< NTI< 46)所占时间百分比、浅麻醉(NTI> 46)所占时间百分比、深麻醉(NTI< 20)所占时间百分比及TCI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OLTCI组患者t3和t6时间点的MAP较CLTCI组明显升高(P<0.05),t4时间点的MAP较CLTCI组明显降低(P<0.05);OLTCI组患者t2和t3时间点的HR较CLTCI组明显升高(P<0.05);CLTCI组诱导结束后3 min内NTI> 46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OLTCI组(P<0.05),维持期CLTCI组充分麻醉所占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OLTCI组(P<0.05),深麻醉和浅麻醉所占时间百分比均低于OLTCI组(P<0.05);CLTCI组丙泊酚的调节频率明显高于OLTCI组(P<0.05);CLTCI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OLTCI组(P<0.05).结论:NTI指导下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较开环靶控诱导期和维持期的麻醉深度平稳,NTI波动幅度小,循环稳定,术毕苏醒快,拔管时间短,说明优化后的闭环系统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手性固定相HPLC法测定替格瑞洛片中替格瑞洛异构体含量

    作者:倪静文;叶海英;张玫;杨化新

    目的:建立以手性填料色谱柱为固定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替格瑞洛片中替格瑞洛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CHIRALPAK IA(250mm×4.6 mm,5μm)色谱柱;以正已烷-甲醇-乙醇-醋酸(800∶ 100∶ 10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替格瑞洛片中替格瑞洛及其各异构体之间分离度均大于1.5;替格瑞洛及其各异构体在所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均为0.1 μg· mL-1,定量限为0.2~0.4 μg·mL-1;供试品溶液在18h内稳定;方法精密度和耐用性良好.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满足生产中替格瑞洛片异构体含量检测的要求.

  • FDA《特定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内源性物质药物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介绍

    作者:刘倩;南楠;李涛;许鸣镝

    研究FDA《特定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对内源性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相关规定,为我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针对内源性药物,从剂型、试验设计、检测物质选择、受试者选择、给药条件、豁免条件、体外溶出试验等多个方面对FDA发布的《特定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进行详细分析,并特别指出涉及我国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首批品种的内源性药物品种.

  • 医药创新技术标准中的专利保护战略

    作者:吴斌;苗彦妮;彭晓琦;林光美;邓声菊

    在我国药品标准制度的发展中,技术创新推动了国家药品标准的升级,并对医药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医药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案例,从药品标准的角度重新审视医药专利保护,提出医药创新技术标准中的专利保护战略,以鼓励创新主体实施创新技术标准战略,推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满足民众获得高质量药物的普遍需求.

  • 首个获批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药物valbenazine

    作者:孙韬华;王温才;张媛媛

    Valbenazine是一种选择性的囊泡单胺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抑制剂.2017年4月,FDA批准valbenazine用于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针对此适应证的药物.Valbenazine由丁苯那嗪的代谢物酯化而成,较丁苯那嗪的半衰期长,无需频繁给药.其疗效明确,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valbenazine的药理学特性、药动学、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

  • 中美两国CAR-T细胞临床试验比较分析

    作者:苟丽娟;高建超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的临床试验情况.方法:检索中国和美国在clinicaltrial.gov网站上注册的CAR-T细胞临床试验,得到中国CAR-T细胞临床试验121项,美国113项,对试验规模、招募人群、研究设计、靶点、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中国注册的CAR-T细胞临床试验以单中心临床试验为主,临床试验招募的受试者规模小于美国;中国招募儿童受试者的试验占43.8%,高于美国的31.8%;中国倾向于采用同时观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Ⅰ/Ⅱ期试验设计,美国选择比较保守,倾向于从Ⅰ期试验开始;中美两国在造血系统来源的恶性肿瘤临床试验中,CAR-T细胞的靶点选择比较一致,实体瘤中CAR-T细胞靶点差异稍大.结论:中国的CAR-T细胞临床试验具有增速快、数量大、与西方先进技术代差小等特点,同时存在试验人群规模小、试验设计较为激进、安全性风险暴露不足等问题.

  •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致药源性狼疮病例汇总分析

    作者:薛学财;陈月;罗兴献;钟雪;于锋;冯婉玉

    目的:从临床实例出发,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hibitor,TNFi)导致药源性狼疮的特点和关联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外公开报道的TNFi致药源性狼疮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纳入TNFi致药源性狼疮文献44篇,共计52人发生54例不良反应,女性39例(75%),男性13例(25%).致狼疮药物共5种,分别为英夫利昔单抗(23例,42.59%)、阿达木单抗(13例,24.07%)、依那西普(13例,24.07%)、戈利木单抗(3例,5.56%)、赛妥珠单抗(1例,1.85%)以及同时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与阿达木单抗(1例,1.85%).37例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1年内;平均潜伏期12.07个月.54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抗核抗体阳性(47例,88.68%)、抗双链DNA抗体阳性(30例,55.56%)、关节炎(28例,51.85%)、皮肤损害(21例,38.89%)、血液系统异常(21例,38.89%)、肺脏受累(14例,25.93%)、心脏受累(9例,16.67%)、肾脏受累(8例,14.81%).49例患者停药后好转,1例死亡,1例维持透析治疗,1例失访.9例患者换用另一种TNFi治疗原患疾病,其中7例患者未见复发.结论:TNFi致药源性狼疮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关节受累常见,其次为皮肤与血液系统,可累及重要脏器.在开始TNFi治疗前,临床工作者应重视评估临床和免疫学检查,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抗体水平,重视可能累及的脏器和系统,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

  •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环丙沙星上市后安全警戒信号的挖掘与评价——基于真实世界不良反应研究

    作者:唐学文;贾运涛;田晓江;董志

    目的:挖掘和评价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环丙沙星上市后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接收的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挖掘方法对前述药品进行不良反应(ADR)信号挖掘,重点分析和评估中美两国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所涉及的严重ADR.结果:提取FAERS数据库信息得到ADE报告左氧氟沙星39 104例、莫西沙星17 404例、环丙沙星36 246例.经ROR法检测,上述药品均存在严重肌腱及韧带损伤高危信号,如肌腱断裂、肌腱炎、腱鞘炎、韧带断裂、腱痛等,以左氧氟沙星信号强度为突出.超敏反应和周围神经病变相关信号以莫西沙星为显著,包括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外周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相比之下,中枢神经系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相关ADR说明书虽有提及,但其信号强度较弱且3种药物无明显差异.此外,3种药物均检测出骨缺损、骨质溶解及回旋套综合征等高强度信号且说明书尚未收录.结论:基于真实世界ADR信号研究有助于药物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临床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环丙沙星相关严重ADR差异性的认识,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 合成多肽药物质控及杂质谱研究

    作者:胡玉玺;蒋煜;韩天娇;何驰宇

    本文主要以相关指导原则为基础,探讨合成多肽药质量控制项目设置的合理性,同时对多肽药物杂质谱研究应关注的内容进行分析.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