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杰;李兴琴;王素敏;朱树森

    目的:研究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饲健康成年SD大鼠3个月,诱发高脂血症的同时,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车前子,观察其对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车前子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TC比值,并且还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论:车前子能有效的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

  • 五味子乙素对M146L细胞分泌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作者:肖飞;罗焕敏;李晓光;章佩芬;高勤;翁文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M146L细胞分泌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稳定转染人类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beta-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及突变型早老素1(prsenilin-1,PS1)基因的CHO (Chinese Hamster Ovary)细胞系(M146L),使之高效产生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 β-protein,Aβ42),建立Aβ42过度表达的细胞模型.加入待筛选的药物五味子乙素,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icroculture tetrazolium assay,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1.67,5,15μg·mL-1)对M146L细胞毒作用,应用ELISA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观察细胞分泌的Aβ42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对M146L存活率没有影响,不具有细胞毒作用.5和15μg·mL-1的五味子乙素对细胞分泌的Aβ42有抑制作用,以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一定剂量的五味子乙素对M146L细胞分泌的Aβ4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地红霉素对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作者:刘尚裕;宋坤改;王妮;林飞;林赴田;许先栋

    目的:检测地红霉素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染色体致畸变的影响.方法:用体外方法检测地红霉素在12.50~50.0μg·mL-1浓度范围内,代谢活化组(含S9mix)及非活化组(不含S9mix) 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地红霉素的代谢活化组(含S9mix)及非活化组(不含S9mix)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3%.结论:地红霉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为阴性.

  • 抗真菌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

    作者:程元荣;黄捷

    微生物来源的具免疫抑制活性的抗真菌抗生素如环孢素、他克莫司(FK506)、雷帕霉素和霉酚酸已被开发为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笔者介绍了这些药物的抗真菌和免疫抑制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等,还介绍了一些从抗真菌抗生素中开发的和从微生物中分郭得到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新免疫抑制剂.抗真菌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之间似乎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发现新的抗真菌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意义.

  • 国内细菌耐药性监测及研究进展

    作者:金少鸿;马越

    细菌耐药性监测是持续地系统收集、分析和解释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手段,它能帮助了解抗生素使用与感染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耐药性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可以作为临床抗生素经验用药的指南,并为新抗生素研发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 抗生素新药研发中分析分离的3种方法

    作者:周婕;吴雪昌

    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生素,是抗生素新药研发的难点.目前已发展毛细管电泳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这3种较有优势的分离技术,它们都可以简单、快速、高效的分离出结构上相似的不同抗生素,从而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新药开发中的药理研究和血药浓度测定.现对这3种方法在抗生素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海洋药物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作者:王长云;耿美玉;管华诗

    迄今,人们已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14 500余种具有各种结构类型的海洋天然产物,其中20种已进入临床研究.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开拓新的资源领域,将是解决药源问题的可行途径.笔者概述海洋药物的研究进展,展望海洋药物研究发展趋势.

  • 具有避孕作用的杀微生物剂

    作者:王睿睿;葛争鸣;马丽;郑永唐

    杀微生物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阴道或宫颈局部用药以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药物制剂.理想的杀微生物剂应安全、高效、廉价和稳定.杀微生物剂不一定都具有杀精子作用,兼有杀精子作用的杀微生物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研制中的杀微生物剂共有62种,其中大约有22种兼有杀精子和避孕作用,根据作用机制将这些具有避孕作用的杀微生物剂分为5类.杀微生物剂的研发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广泛市场.

  • 细菌对MLS类和糖肽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作者:戈梅;罗敏玉;陈代杰

    MLS类和糖肽类抗生素在人类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抗生素一样,随着这些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新的挑战.本综述对这两类抗生素的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进行了剖析,并就已开发的若干个新型MLS类和糖肽类抗生素作了介绍.

  • 氯诺昔康联合丙泊酚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周志宏;刘健;徐建国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纤维肠镜检查时,对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醒后肠痉挛痛影响.方法:100例纤维结肠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单纯丙泊酚组(P组)50例,氯诺昔康联合丙泊酚组(C组)50例.C组先静注氯诺昔康16mg,5min后静注丙泊酚1.5~2mg·kg-1,患者入睡开始肠镜检查,术中根据体动反应每次追加0.5mg·kg-1丙泊酚,肠镜开始退出时停止用药.P组患者不用氯诺昔康,丙泊酚用法同C组.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毕BP,HR和SPO2,检查时间及苏醒时间(肠镜完全退出至患者呼之能应),丙泊酚用量,醒后肠痉挛痛采用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似.两组患者术前术毕BP,HR,SPO2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术毕BP、HR均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检查时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C组. C组有3例患者术后肠痉挛痛VAS评分大于4分,P组有4例.结论:氯诺昔康联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能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 缬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对照研究

    作者:汪德娴;赵玮;孙燕淑;田清平;陈岩

    目的:对比缬沙坦和福辛普利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应、靶器官保护作用和耐受性.方法:开放试验,14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70,口服缬沙坦80~160mg·d-1)和福辛普利组(n=70,口服福辛普利10~40mg·d-1),治疗1年.用药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用药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缬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1年后,反映左室肥厚程度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减小,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1年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小,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福辛普利组出现3例较严重的咳嗽患者.结论:缬沙坦降压作用平稳、均衡,长期用药,对重要靶器官心脏、肾脏有保护作用,耐受性好.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对复治肺结核的远期效果评价

    作者:高三友;谢春雨;梁瑞霞;孟澜涛

    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短程化疗方案对复治菌阳肺结核118例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18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58),试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600mg·d-1、异烟肼300mg·d-1、利福平450mg·d-1及乙胺丁醇1 200mg·d-1等药物联合治疗8个月,对照组使用吡嗪酰胺1 500mg·d-1、异烟肼300mg·d-1、利福平450mg·d-1及乙胺丁醇1 200mg·d-1等药物联合治疗8个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经2个月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8.33%和67.24%;满疗程痰菌阴转率为81.67%和79.31%.胸部X线显示病灶吸收率为95.00%和91.37%,两组分别有52.78%和37.14%的空洞闭合;随访2年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44%和7.3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和26.67%.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是替代吡嗪酰胺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较佳药物.

  • 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产ESBLs的G-杆菌感染22例

    作者:庞晓军;陈勇;陆茂德

    如何治疗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徐锦霞等[1]报道,磷霉素治疗耐药菌有其独特的优势--磷霉素具有抗菌作用以外还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增强作用,采取时间差攻击疗法与其他药物联用可以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因而,笔者自2003年1月-2004年5月向患者或临床医生推荐磷霉素和头孢噻肟时间差攻击疗法方案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治疗晚期肿瘤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郝学志;王金万;孙燕;刘淑俊;李丽庆;李维廉;王瑞林;陈惠玲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rhIL-2)对晚期实体肿瘤及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80例入组患者可评价疗效者174例,癌性胸腹腔积液和实体瘤患者分别为126例和48例,肾透明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实体瘤采用皮下注射(200~300万IU,每周3次,疗程4~6周),胸腔内注射(200~300万IU,每周1~2次,疗程2周),恶性胸腔积液采用腹腔内注射(300~400万IU,每周1~2次,疗程2周).结果:恶性胸腹腔积液和晚期实体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5%和25.0%,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有一定提高.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热、寒颤、乏力、局部皮肤红肿及消化道反应.未发现低血压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结论:125Ser-rhIL-2对恶性黑色素瘤、肾透明细胞癌及恶性胸腹腔积液有效,不良反应较轻.

  • 喘可治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8例

    作者:郑有光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应用左氧氟沙星0.3g,qd,加喘可治注射液4mL,bid,疗程14d.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0.3g,qd,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及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9%和39.5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喘可治佐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新型严重脓毒症治疗剂--重组人激活蛋白C

    作者:纪立伟;谭玲;傅得兴

    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用于治疗成人严重脓毒症的药物重组人激活蛋白C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评价.在1690名患者参加的PROWESS临床试验中,它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28天治疗期内各种原因的死亡率且使用较安全.

  • 新一代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吉米沙星

    作者:谢红刚;封宇飞;邹忠梅

    综述吉米沙星的抗菌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价.吉米沙星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耐受良好.体外能显著抑制肺炎链球菌,对其他一些菌如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也显出明显的抗菌作用.

  • 新型口服凝血酶抑制剂希美加曲

    作者:刘翀;曾春来;韦铁民

    新型口服凝血酶抑制剂希美加曲(ximelagatran)可被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口服给药后迅速吸收,与食物及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小,迅速转化为有效的活性中间产物美加拉群(melagatran),通过抑制人α-凝血酶的活性产生抗凝作用.该药生物利用度高,治疗窗较宽,出血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时无需监测凝血时间,抗凝效果与肝素及华法林相当.目前该药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 RP-HPLC法测定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

    作者:时念秋;王东凯;刘淑平;张丰琴

    目的: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三磷酸胞苷二钠的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方法:使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主峰和各杂质峰均达到基线分离.理论板数(n)按三磷酸胞苷二钠色谱峰计算大于3 000.三磷酸胞苷二钠的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1.1%(n=9).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三磷酸胞苷二钠的有关物质的测定.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阿立哌唑中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残留量

    作者:蔡太梅;蒋晔;田书霞

    目的:建立测定阿立哌唑原料药中的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mm,3μm),载气为氮气,流速20mL·min-1,柱温90℃;气化室温度16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170℃.结果:在浓度范围9.32~1.19×103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小检测浓度为4.7μg·mL-1.结论:本方法灵敏,精确,可靠,适用于测定阿立哌唑原料药中的有机溶剂DMF残留量.

  • RP-HPLC法测定普卢利沙星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李伟;郝二军;姜玉钦

    目的:建立普卢利沙星的RP-HPLC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0.5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5%的三乙胺,用磷酸调pH=3.0)-乙腈=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0.8mL·min-1.结果:普卢利沙星在10~2 00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86%,RSD=0.82%.结论:本法测定普卢利沙星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专属性好.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作者:温晓娜;毛静怡

    克林霉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金葡球菌等G+球菌和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1,2].为了解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现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医药文献中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埃索美拉唑致面部浮肿1例

    作者:李贤福

    患者,男,63岁.因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伴返酸、烧心半月,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幽门螺杆菌(HP)++,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收入院;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查体:一般情况好,眼睑无浮肿,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BUN 5.73mmol·L-1,Cr 80μmol·L-1,肾脏彩超未见异常.

  • 马兜铃酸毒理学性研究与启示

    作者:郭晓昕;程鲁榕

    有关马兜铃酸的毒理实验国内外均有报道,尤其国外在毒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大量的实验提示: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与剂量呈相关性;遗传毒性研究提示马兜铃酸具有致突变作用;在对大鼠和小鼠的长期毒性研究中发现:动物可发生局部和全身肿瘤,且肿瘤的发生与给药时间和剂量呈相关性;并发现动物的主要毒性与人的不良反应有相关性.马兜铃酸的相关实验研究提醒有关方面应重视马兜铃酸问题,使传统中药更好地发挥防病治病作用.

  • 红外光谱法测试高温融熔工艺对甲氨蝶呤植入剂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世亮;储成顶;刘飞;俞敏;鲍玉婷;马晓芹;胡克良

    目的:观测甲氨蝶呤植入剂的高温融熔生产工艺对药物结构的影响.方法:测试该植入剂及各配方成分的红外光谱图,再以标准谱图比对,检查因结构变化而形成的吸收峰变化.结果:该植入剂图谱中,各配方成分的特征峰呈叠加状态,不多一峰,不少一峰.结论:该植入剂中药物结构未出现明显变化.

  • 合生素肠靶向微球胶囊的制备

    作者:贾建波;赵玉萍

    目的:研制合生素肠靶向微球胶囊.方法:以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为益生菌,并复配益生元,用乳化缩聚法制备合生素微球胶囊,模拟合生素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消化吸收以及在不同环境下保藏情况.结果:优化了合生素成囊工艺,延长了合生素保藏时间.微球胶囊贮存1年总活菌存活率分别为:4℃时为91.1%,25℃时为80.6%,37℃时为57.4%.在模拟人工胃液中2h,活菌总存活率达到78.4%.合生素浓集于肠道.结论:合生素微球胶囊起到了肠靶向性作用.

  • 速释固体制剂主要辅料的流动性和吸水性测定

    作者:高春生;单利;崔光华;梅兴国

    目的:了解速释固体制剂所用辅料的流动性和吸水特性,为粉末直接压片方法提供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粉末基础物性测定仪和吸水装置测定稀释剂的休止角、抹角、稀释剂的流动性指数和崩解剂的吸水速率常数.结果:国产微晶纤维素凝聚现象较强,流动性指数小;进口微晶纤维素几乎没有凝聚现象,流动性指数高.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 XL)的吸水量小,而吸水速率快.结论:Avicel PH102 微晶纤维素和40~80目乳糖作为主要稀释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工艺.PVPP XL是一种优良的超级崩解剂.

  • 皮肤局部用药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郑家润

    皮肤、五官、生殖器、肛门等部位都有局部用药问题,皮肤局部用药具有代表性.现就皮肤局部用药安全性评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方法学进行讨论和建议.

  • 国外化合物结构-毒性数据库"TOPKAT"简介

    作者:黄晓龙

    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杂质的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安全合理地确定杂质的限度,并将杂质控制在该限度内,是药品研发者面临的任务之一,也是药品评价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由于杂质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所以,我国及ICH在杂质研究的指导原则中均引入了杂质的鉴定限度这一概念,要求对超过该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定性研究,尽量确定其结构,然后再根据结构与毒性的关系,判断该杂质的毒性,从而为杂质限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 关于我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制度的探讨

    作者:宋华妮;李汝霖;毛宗福;黄玉梅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指药品正式批准上市后,要运用医药学的新技术成果和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药品质量等方面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费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和估计[1].每种药品批准上市后,并不意味着对其评价的结束,而是表明已具备在社会范围内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条件.

  • 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对33株产ESBL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常红霞;裴斐;王睿

    目的:评价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对33株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的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抗菌药物对33株ESBL菌(其中20株大肠埃希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结果: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浓度累积抑菌百分率曲线均比单独应用明显左移.FIC指数结果表明:头孢美唑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后对大肠埃希菌70%为协同作用,30%为相加作用,无无关和拮抗作用;对肺炎克雷伯菌38%为协同作用,62%为相加作用,无无关和无拮抗作用.结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ESBL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头孢美唑较稳定.2种抗菌药联用后MIC明显降低,抗菌作用明显加强.

  • 500mg·d-1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PK/PD研究

    作者:李燕明;孙铁英;姚婉贞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的PK/PD参数与临床及细菌学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d-1静脉点滴治疗.治疗前后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E-test方法进行MIC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药浓度的测定.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有效率为71.43%(35/49),细菌学有效率为57.14%(28/49).肌酐清除率是影响PK主要因素.结论:Cmax/MIC和AUIC与临床和细菌学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关系,且两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921 1),但AUIC与疗效更为密切.

  • 苯氧丙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抑酸活性的研究

    作者:张辉;赵冬梅;程卯生;商丽宏

    目的:合成H2受体阻滞剂罗沙替丁乙酸酯盐酸盐;设计合成具有抑酸活性的苯氧丙胺类化合物,并考察其体外抑酸活性.方法:以间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Leukart、酰化、SN2取代反应得罗沙替丁乙酸酯盐酸盐;以中间体N-{3-[3-(1-哌啶甲基)苯氧]丙基}氯乙酰胺为原料,在强碱性条件下,选取3个伯胺,经胺解得到3个苯氧丙胺类化合物.测定离体豚鼠胃粘膜胃酸分泌量,考察苯氧丙胺类化合物的抑酸活性.结果:合成了罗沙替丁乙酸酯盐酸盐,以间羟基苯甲醛计,4步反应总收率为28.8%;经核磁和质谱,确证了3个苯氧丙胺类化合物(Z1,Z2,Z3)化学结构.初步药理筛选实验表明,化合物Z1和Z2表现出较高的抑制胃酸分泌百分率.结论: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价廉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 硫酸头孢噻利合成工艺研究

    作者:薛峰;居沈贵;姚虎卿

    目的:合成硫酸头孢噻利.方法:以3-氯甲基-7-叔丁氧酰基氨基-3-头孢烯-4-二苯甲基羧酸酯为起始原料,与5-甲酰氨基-1-(2-甲酰氧乙基)吡唑化合,然后经过三氟乙酸、浓盐酸等步骤去保护基,得到7-氨基-3-[3-氨基-2-(2-羟乙基)-1-吡唑甲基]-3-头孢烯-4-羧酸盐酸盐,经提纯后与氨噻肟酸苯并三唑酯反应得到硫酸头孢噻利.结果:采用水作溶剂,改进了提纯工艺,总收率为18.8%.结论:本法简化了操作工艺,使成本下降,适于工业化生产.

  • 比阿培南关键中间体6,7-二氢-6-巯基-5H-吡唑[1,2-α][1,2,4]三唑内鎓氯化物的合成

    作者:石和鹏;郑忠辉;金洁;刘浚

    目的:合成比阿培南的关键中间体 6,7-二氢-6-巯基-5H-吡唑[1,2-α][1,2,4]三唑内鎓氯化物,优化其工艺.方法:以水合肼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再经烯丙基化、脱保护、溴化、环合、硫代乙酰化、醇解、氧化、去甲酰化、环合、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13.7%.结论:本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八)

    作者:

  • 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作者:李向平;李电明;郭庭江

    抗生素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介绍了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属药物的后效应及联合用药对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