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注射用辛芍中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作者:郑林;牟景丽;黄勇;董莉;何峰;兰燕宇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辛芍(冻干粉针)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野黄芩苷、灯盏甲素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的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50mm×2.1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 min-1,进样量1μL,柱温4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模式同步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测定.结果: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野黄芩苷、灯盏甲素和苯甲酰芍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5~ 25.48 μg· mL-1(r=0.9993),0.49~4.94μg·mL-1(r=0.9949),2.02 ~20.24 μg·mL 1(r=0.9984),6.25 ~62.52μg·mL-1(r =0.999 2),4.17 ~41.68 μg·mL-1(r=0.997 8),0.17 ~1.67 μg·mL-1(r =0.997 7)和0.80~8.03 μg·mL-1(r =0.996 3),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6% (RSD=2.22%),96.06% (RSD=4.06%),99.27%(RSD=3.79%),98.47% (RSD=0.93%),98.85% (RSD=1.21%),101.03%(RSD =4.69%)和97.69% (RSD =3.7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注射用辛芍(冻干粉针)的质量控制.

  • 板蓝根药材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任国萍;田璐;李铮;傅欣彤;郭洪祝;陈有根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10种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及微波水解-柱前衍生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10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再通过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差值计算出结合氨基酸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A为0.03 mol·L-1乙酸钠缓冲液(pH 6.4,含0.15%三乙胺),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27℃;流速为0.6 mL· min-1.结果:板蓝根药材中天门冬氨酸等10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85% ~115%范围内,RSD均在3%以内.板蓝根药材中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高,分别大于20和10mg·g-1;水解氨基酸以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含量为高,分别大于36,1 1,7和7 mg·g-1;结合氨基酸则以精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含量为高,分别大于17,6,4.5和4.5 mg·g-1.结论:本方法适合用于板蓝根药材中天门冬氨酸等10种氨基酸的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板蓝根的氨基酸质量控制.

  • 氧化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LC-MS测定法研究

    作者:黄慧莲;黄光玉;梁芳;刘科兰;任刚;邵峰;刘荣华

    目的:为考察氧化白藜芦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建立液质联用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大鼠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建立以卡马西平为内标,色谱柱为Alltima HPLC C18 column(100 mm×2.1 mm,3μm),流速为0.4 mL· min-1的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可以用于大鼠给药氧化白藜芦醇后的血药浓度.结论:该方法耗时短(每个样品仅用3 min),回收率高,专属性强,且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

  • 白藜芦醇低聚体对Fos/Jun分子作用的虚拟分析及其镇痛活性

    作者:叶勇;李铭洋;郭亚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低聚体对疼痛相关基因产物Fos/Jun的分子作用及其镇痛活性.方法:通过Discovery Studio分子对接软件模拟白藜芦醇不同聚合物与Fos/Jun分子的相互作用,并经小鼠脑室注射给药和热板法证实不同聚合物的镇痛作用.结果:白藜芦醇低聚物比单体对Fos/Jun分子的作用更强.单体至三聚体随聚合度增高,其作用加大,但四聚体作用减弱.白藜芦醇及其低聚体均有中枢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大小与模拟的Fos/Jun作用强度一致.结论:白藜芦醇低度聚合有利于其中枢镇痛效果提高,这与活性基团和刚性结构增加有关.分子对接方法可用于对白藜芦醇低聚体镇痛活性的虚拟筛选.

  • 枳壳总黄酮提取物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作者:陈海芳;张武岗;袁金斌;魏莹;骆利平;杨武亮

    目的:采用大鼠灌胃给药的方法考察枳壳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20:80),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3 nm,进样量20 μL,大鼠组织匀浆液经乙腈沉淀蛋白,氮吹处理甲醇定容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大鼠单次口服给药60 min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浓度在各组织中均达到大值,其中小肠和胃中的浓度非常高,其次是肺、脂肪、肌肉,肾、脾和脑,二者在肝和心的浓度较低;240 min后,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心、脾、肾、肌肉等组织浓度很低甚至没有.结论: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相对广泛,胃和小肠是其主要分布器官,容易在胃和小肠中蓄积,其他组织中分布较少.

  • 妇科止血中药竭莲宫血安颗粒研制

    作者:夏敏;马玲云;陈忠良;马双成

    目的:考察并优化妇科止血中药竭莲官血安颗粒的提取工艺与制剂制备工艺.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和临床用药方法,确定醇提、水提工艺方法并进行工艺参数优选.依照现代中药制剂要求,设计并优化制剂的制备工艺.结果:醇提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5%,加醇量为6倍,提取2次,每次1.5h;水提佳工艺为:加水量为8倍,提取2次,每次1.5h.制剂剂型选用颗粒剂并确定了辅料配比.结论:通过本制剂的提取工艺与制备工艺的研究,证实了原药临床应用处方的工艺科学性与可行性,使制剂稳定有效.

  • 男性节育药物的研发进展

    作者:李国停;谢淑武;朱焰

    男性节育药物主要有激素和非激素两大类.激素类男性节育药主要通过服用外源性的激素抑制精子的发生,包括雄激素、雄激素与孕激素联合应用、雄激素与GnRH类似物联合应用等.非激素类男性节育药种类较多且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首先是干扰支持细胞功能的Adjudin,Gamendazole,CDB4022;其次为睾丸“溴”结构域特异性蛋白(BRDT)抑制剂JQ1;后是顶体酶抑制剂KF-950及棉酚,以及视黄酸抑制剂等.本文就近几年男性节育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与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作者:高永亮;杨红忠;宣尧仙

    疾病模型动物主要应用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具有特殊药理作用(如降糖药、降血压药)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疾病模型动物的引入可能更有利于具有特殊药理作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本文就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自身特点研究的进展和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优势、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阐述.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晓星;闫丽荣;王冬雪;韩璐璐;李彦;刘红;刘玉清;李一石

    目的: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围术期血小板聚集率和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非急诊PCI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前CYP2 C19基因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心肌酶学指标cTNI的检测,并在所有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中进行术后24 h的cTNI复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CYP2C19功能丧失性等位基因(*2或*3)将其分为非携带组与携带组,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术前和术后的cTNI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总共入选的365例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中,CYP2C19功能丧失性等位基因非携带组150例(41.1%),携带组215例(58.9%).其中携带*2位点等位基因的患者199例(54.5%),包括杂合型161例(44.1%)及纯合型38例(10.4%);携带*3位点等位基因的患者24例(6.6%),均为杂合型.非携带组与携带组间的血小板聚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52.2±13.2)%vs(58.9±11.1)%,P<0.001).两组患者的cTNI水平在PCI术后均较术前有显著升高,其中非携带组由0.027 ng· mL-1升高至0.409 ng·mL-1(P=0.002),携带组由0.038 ng· mL-升高至0.318 ng·mL-1 (P <0.001),但同一时期内组间cTN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携带CYP2C19功能丧失性等位基因可导致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减弱,但并不影响非急诊PCI患者术后24 h内的cTNI水平.

  • 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人体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田蕾;韩璐璐;蒋娟娟;刘红;严岩;黄一玲;李一石

    目的:比较研究BCRP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单剂量和多剂量连续给药后人体药动学的影响.方法:筛选24例健康受试者,按BCRP 421 C>A基因型分组:421CC野生组(n=15)和421CA+ AA突变组(n=9).受试者每日口服规定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连续7d;每日按规定时间点采集受试者血样和尿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血浆和尿样中的瑞舒伐他汀浓度.结果:单剂量给药后,瑞舒伐他汀在BCRP 421CA+AA突变组的AUC0~t,Cmax和尿药排泄百分数Percent_ excretion显著高于421 CC野生型组(P=0.030,0.015和0.041),半衰期t1/2和达峰时间Tmax在两组人群中无差异(P>0.05).与单剂量结果不同,多剂量连续给药达稳态后,稳态AUCss,Cmax、总清除率CLtotal1ss/F和肾清除率CLRss在野生型组和突变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半衰期t1/2在野生组显著延长[(14.1±3.1)vs (11.8±2.2)h,P=0.035],且野生组的蓄积比Rac也高于突变组(P=0.064).结论:BCRP 421C>A基因多态性是影响瑞舒伐他汀人体药动学改变的重要因素.

  • 服用美托洛尔药物与脂滴包被蛋白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红;刘立伟;韩璐璐;王莉;庞会敏;段兵;高小晶;黄一玲;李一石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后甘油三酯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患者97例,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100 mg·d-1,持续8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直接测序法分析PLIN rs2304796 C>T多态性;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服用美托洛尔后,患者血浆TG较服药前升高[(2.05 ±2.42) vs (2.38 ±2.71) mmol·L-1,P=0.016)].血糖、TC、HDL-C、LDL-C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LIN rs2304796 C>T多态性与美托洛尔服药后TG升高相关,其中,CC型携带者升高(0.23±1.02) mmol·L-1,CT型升高(0.26±1.07) mmol·L-1,TT型升高(1.40±3.21)mmol· L-1,P=0.047.结论:perilipin蛋白rs2304796 C>T多态性与美托洛尔服用后TG的升高相关,TT基因型携带者TG水平升高明显.

  • 硫酸化支链淀粉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陈城;方建平;王滢;王海颖;丁侃

    目的:制备硫酸化支链淀粉(SA),研究其对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SA,并用红外光谱与13C-NMR波谱检测硫酸基团的取代位置,用氯化钡-明矾浊度法测定硫酸化取代度.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同时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酯酶(TRAP)染色法,结合RT-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TRAP及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的表达,研究SA对RANKL诱导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A对RANKL诱导激活MAPK相关信号通路(ERK)及NF-κB信号通路(IκBα)的影响.结果:制备获得一种硫酸化支链淀粉,其硫酸基取代度为1.07,取代位置主要发生在C-6位.在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的浓度范围内(≤20 μg· mL-1),SA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同时RANKL诱导的ERK磷酸化及IκBα降解被SA所抑制.结论:研究制备的硫酸化支链淀粉能够部分通过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IκBα)抑制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

  • 西他沙星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转运研究

    作者:丁维明;李桂玲;李眉;王菊仙;杨信怡

    目的:研究西他沙星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特征.方法:利用人源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西他沙星从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以及BL端到AP端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考察转运时间、浓度、pH值等对西他沙星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西他沙星Papp值>1.0×10-6cm·s-1,AP端到BL端Papp值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小,BL端到AP端Papp值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大.转运量和转运速率随时间和浓度增大而增大,在酸性条件下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大.结论:西他沙星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转运过程可能有被动扩散和载体介导的主动转运共同参与,并且有一定的pH依赖性.

  • 新型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马西替坦

    作者:潘晓菲;谭初兵;时丽丽;李晓博;汤立达

    肺动脉高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是其主要治疗手段.Actelion公司开发的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新型药物马西替坦(macitentan)是内皮素受体A(ETA)和内皮素受体B(ETB)的双重拮抗剂.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马西替坦能有效延缓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的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肝肾毒性低,药物相互作用少.文中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及安全性做一综述.

  • 仿制药企业的专利策略探析

    作者:张辉;刘桂英

    通过分析全球四大仿制药企业(以色列梯瓦、瑞士山德士、印度兰伯西、美国迈兰)的专利申请,包括历年申请量分布、近10年申请的治疗活性分布、专利申请主要的跟踪目标及其专利技术开发脉络、专利运用方式等,藉此获得仿制药企仿创中的专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非专利药”的一种新型专利,晶型已经成为创新和仿制化学药物的重要技术环节,梯瓦及兰伯西在跟踪仿制重磅炸弹级药品时的晶型技术开发、专利挑战等专利策略值得借鉴.

  • 我国仿制药研究及监管现状

    作者:牛剑钊;林兰;马锐;史丽威;杨化新

    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国内外仿制药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我国仿制药研发和监管的现状,为我国仿制药研究及监管提供参考.分析表明我国仿制药存在低水平重复、质量标准较低、研发技术力量薄弱等现象,应进一步加强仿制药质量管理,借鉴国外经验,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对政策及时调控,确保仿制药用药安全.

    关键词: 仿制药 监管 研发
  • 浅谈药品检验业务管理中报告书的规范化

    作者:高志峰;林兰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药品鉴别和质量仲裁的依据,是药品检验的终产品,其质量优劣对药检系统非常重要.为了严把报告书的质量关,笔者对近年来我单位的部分药品检验报告书审核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汇总,分析其合理性,指出问题所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化措施(如建立原始记录常用表格、固化常用检验步骤,对标准管理、方法确认、不合格处理等分别制订相应的工作程序等),解决了这些问题,有效提高了药品检验报告书的整体质量.

  • 我国化学药品注册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发展

    作者:陈震

    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已针对化学药品注册较为系统地确立了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现阶段,我国正基于科学和风险原则对药学研究技术要求进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药品研发的规律并逐步实现与国际要求的接轨.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化学药品注册中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现阶段完善药学研究技术要求的基本理念,即系统质量控制、药学研发阶段性和质量联接的理念,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242例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病例分析

    作者:任晓蕾;穆维静;詹轶秋;张海英;冯婉玉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药物相关性肺损害病例中排在前三位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等.大部分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有38例患者死亡.结论:多种药物可诱发药物相关性肺损害,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肺功能变化,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作者:穆维静;任晓蕾;张海英;冯婉玉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原因及常见致敏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我院1例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通过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综合文献报道以及我院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共48例.100%的患者有用药史,97.9%患者出现了中高热,97.9%出现肝功能异常,18例谷丙转氨酶(ALT)超过正常上限10倍,22.9%出现肾功能异常,66.7%出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75%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时有发生,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CpG-ODNs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洪林;杨春亭

    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s)是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其在感染、肿瘤和过敏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数10种含有CpG-ODNs的药物和疫苗进入人体临床研究,至少有1种药物和4种疫苗已进入或完成Ⅲ期临床研究.本文主要从CpG-ODNs免疫刺激活性的研究历程、CpG-ODNs免疫刺激活性的复杂性、CpG-ODNs疫苗佐剂的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介绍CpG-ODNs作为人用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