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马来酸阿塞那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周祥萍;何冬梅;杨娟;莫建梅;陈歆彤;关世侠

    目的:制备马来酸阿塞那平(asenapine maleate,ASM)缓释微球,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ASM微球,研究不同聚合物材料对微球的影响.结果:以PLGA 75/25作为载体制备的ASM微球,球形完整,表面光滑,其粒径为83.54 μm,包封率为86.39%,载药量为12.19%,可在40 d内均速或接近均速地释放,其零级释放拟合曲线为:Y=0.022 63X +0.111 45,r=0.9862.结论: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所制备的ASM微球在体外可在40 d内持续缓慢释药,以达到长期治疗效果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

  • 沙格列汀合成路线的改进

    作者:曹文婷;贺欢;张俏艳;张勇

    目的:改进沙格列汀的合成路线.方法:以(S)-N-叔丁氧羰基-(3-羟基金刚烷-1-基)甘氨酸和2,2’-二硫化二苯并噻唑为原料,在亚磷酸三乙酯的还原作用下生成(S)-N-叔丁氧羰基-(3-羟基金刚烷-1-基)甘氨酸苯并[d]噻唑-2-硫酯;该硫醇活性酯与(1S,3S,5S)-2-氮杂双环[3.1.0]己烷-3-甲腈对甲苯磺酸盐发生缩合反应,再经盐酸脱氨基保护基等步骤得到抗糖尿病药物沙格列汀.结果:所得目标产物总收率35.6%,产品纯度在99.9%以上.结论: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单,产率较高,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双靶向多功能纳米载体的构建与评价

    作者:宋晓燕;王晓英;亓梦娇;董雪;王凯丽;郭春静;陈大全

    目的:构建并评价一种CD44受体和叶酸受体双靶向的pH敏感纳米载体.方法:以pH敏感性的缩醛-薄荷缩酮(acetal-menthone 1,2-glycerol ketal,Ace-MGK)作为疏水端,寡聚透明质酸(oligomeric hyaluronic acid,oHA)和叶酸(folic acid,FA)分别作为CD44受体和叶酸受体靶标,合成具有智能化响应的多功能纳米靶向FoAM载体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IR)和核磁共振技术(1 H-NMR)对该载体材料进行结构鉴定.以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模型药物,通过透析法制得载姜黄素纳米胶束,并对其平均粒径、Zeta电位及形态进行表征.结果:成功合成FoAM载体材料,制备的FoAM载药胶束能够自组装为球形形态,平均粒径为158.2 nm,Zeta电位为-24.51 mV.结论:FoAM作为一种高效的纳米给药载体在抗肿瘤给药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UPLC-MS/MS研究抗肿瘤化合物HK-7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和代谢酶表型

    作者:夏媛媛;杨沮勤;朱伊婷;陈英杰;汤明海;万丽

    目的:应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研究抗肿瘤化合物HK-7在人、SD大鼠、昆明种小鼠、恒河猴和比格犬的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确定HK-7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表型.方法:通过UPLC-MS/MS检测方法,测定在各个种属中孵育后的HK-7剩余浓度,考察它们的代谢稳定性及体外代谢动力学参数.采用化学抑制剂法预测HK-7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表型.结果:在人、SD大鼠、昆明种小鼠、恒河猴和比格犬的肝微粒体中,HK-7的体外代谢半衰期t1/2分别为44.91,83.42,72.70,48.93和66.21 min;体外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0.031,0.016,0.019,0.028和0.021 mL· min-1·mg-1;在人肝微粒体中HK-7主要被细胞色素CYP2C9,CYP2E1和CYP3 A4催化代谢.结论:HK-7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存在种属差异,人肝微粒体中参与HK-7代谢的酶可能有CYP2C9,CYP2E1和CYP3A4,其中CYP2E1贡献大.

  • 泮托拉唑钠缓释生物黏附片的处方筛选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作者:孙陶利;江妹;蒋瑶;刘卫平;吴柱;魏全民;唐靖;王建芬;马宁

    目的:制备泮托拉唑钠(PAZ-Na)缓释生物黏附片,并对其黏附力和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以PAZ-Na为主药,卡波姆934(CP 934)、羟丙甲纤维素K4M(HPMCK4M)、乳糖、无水碳酸钠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制备不同处方的PAZ-Na生物黏附片.同时采用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黏附片对大鼠小肠黏膜的黏附力;用桨法测定黏附片的体外释药速率.结果:结合黏附力以及体外释药行为综合评价得优处方:PAZ-Na3.1g,HPMCK4M 4.0 g,CP934 1.75g,乳糖6.5g,稳定剂为1.0%无水碳酸钠,硬脂酸镁适量,制成0.2g/片的泮托拉唑生物黏附片.验证实验结果显示,3批样品12h累积释药率均在90%以上.结论:本制剂的生物黏附力和体外释药行为均较理想,为PAZ-Na新剂型的研发提供参考.

  • 黄芩苷对尿酸钠诱导RAW264.7细胞NLRP3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文学平;刘德俊;裴忆雪;徐凌云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尿酸钠诱导RAW264.7细胞NLRP3炎性小体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用尿酸钠(终浓度2 mg·mL-1)刺激,药物组先加入不同浓度黄芩苷(终浓度为2.5,5,10和20μg·mL-1)预处理1h后再加入尿酸钠.24 h后收集细胞,用qRT-PCR法检测TNF-α,IL-1β,IL-18和NLRP3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TNF-α,IL-1β和IL-18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巨噬细胞NLRP3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8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18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显著抑制上述指标.结论:NLRP3炎性小体参与尿酸钠诱导的炎性反应,黄芩苷可抑制NLRP3的mRNA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8的分泌而发挥抗炎作用.

  • 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自噬的影响

    作者:王晓丹;高丽辉;牛艳芬;林华;王晋文;李玲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足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缬沙坦组(n=10).腹腔注射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后每日灌胃(ig)给予缬沙坦20 mg· kg-1,12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双染观察Nephrin及LC3共染色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ephrin,LC3和p6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大鼠24 h尿蛋白减少,Nephrin和LC3-Ⅱ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提高自噬水平保护足细胞,降低蛋白尿,从而延缓DN进展.

  • 肾康注射液对腹膜纤维化小鼠E-cadherin和α-SMA动态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玉浔;安雅臣;蒋艳茹;李延峥

    目的:探讨中药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SKI)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诱导的小鼠腹膜纤维化模型的腹膜形态和功能,以及对E-钙粘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动态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SKI对腹膜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4.25%含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诱导腹膜纤维化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SKI低剂量组、SKI中剂量组、SKI高剂量组,实验周期为6周,分别于实验周期2,4和6周动态测定各组腹膜功能,取壁层腹膜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腹膜形态学动态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脏层腹膜E-cadherin,α-SMA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腹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胶原纤维大量沉积,超滤量、毒素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恶化;SKI治疗组腹膜病变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毒素清除率及超滤量增多(P<0.05);模型组腹膜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KI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膜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降,SKI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以实验4和6周中、高剂量组为显著.结论:SKI可能通过抑制腹膜间皮细胞的转分化,促进E-cadherin、抑制α-SMA的表达,延缓腹膜纤维化的进展,且随着用药剂量增加及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越为显著,呈动态变化.

  •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现状及新药研究进展

    作者:喻勇;宁保明;舒宏;魏宁漪;侯曙光

    本文简述了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全球治疗策略的新进展,汇总了国内外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的分类、适用性、优劣和市场,并就国外新药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 苯丙酮尿症及相关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牛瑞青;冯文化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或活性不足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导致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不能按正常的代谢途径转化为酪氨酸,在体内蓄积而致病.如果该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PKU的治疗方法通过限制人体苯丙氨酸摄入或者补充四氢生物蝶呤使患者体内苯丙氨酸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目前,该病已被各国列为新生儿必须筛查的代谢疾病之一.本文综述了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临床分类及表现以及目前存在和潜在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成民;黄带发;张丽辉;曹玉华;车海龙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铁剂治疗.观察两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变化以及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和2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红蛋白[(136±12.25) g·L-1]及血细胞比容[(36.87±5.12)]与对照组血红蛋白[(90.60±12.26) g·L-1]及血细胞比容[(26.35 ±3.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后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血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好,贫血纠正快,能够保证化疗正常进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正葡萄糖钳夹中建立高胰岛素平台与否对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刘辉;喻红玲;柳佳利;李佳琦;谭惠文;余叶蓉

    目的:采用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比较注射短效胰岛素后,建立或不建立外源性优势胰岛素平台对健康受试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男性健康受试者48例,随机分为A组(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和B组(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但不建立高胰岛素平台).采用正葡萄糖钳夹技术,A组将血糖控制在(4.5±10%)mmol· L-1,B组的靶血糖值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前-60,-30和-15 min血糖的平均值-10%,比较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制剂后1,2,3,4,5,6,7和8h的血清C肽较给药前下降的百分比及曲线下面积.结果: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后,两组的C肽浓度较基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个试验过程中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两组钳夹在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后1 ~8h,各点C肽下降百分比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1h:(5.6±6.2) min*% vs (8.5±6.5) min*%,P=0.054;AUC0-2h:(14.1±12.5) min*% vs (21.2±14.9) min*%,P=0.097;AUC0-3h:(22.6±18.4) min*% vs(31.6±21.4) min*%,P=0.159;AUC0-4h:(33.7±26.7)min*% vs (39.5±26.8) min*%,P=0.365;AUC0-5h:(49.4±36.6) min*% vs (47.3±31.6) min*%,P=0.875;AUC0-6h:(67.2 ±45.5) min*%vs(58.8 ±37.6) min*%,P =0.808;AUC0-7h:(85.4±55.2) min*% vs (70.1±44.2) min*%,P =0.593;AUC0-8h:(108.4±67.5) min*% vs (78.6±49.6) min*%,P=0.353].结论: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制剂后,不建立外源性优势胰岛素平台的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能有效抑制受试者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较真实地反映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试验方法更简便安全,且费时较少.

  • 抗病毒药物制剂新技术与作用新靶点研究进展

    作者:侯冠华;邱瑞桂;高春生

    病毒是一种本身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人类传染病的致病根源绝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目前病毒性疾病的解决方式主要有2种:注射疫苗和药物治疗.疫苗研制的不足体现在研制周期长,无法快速、大量生产等方面,因此化学药物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着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如何利用新型制剂技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开发新靶点化合物来克服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难题,从而更有效地对抗病毒性疾病.

  • 我国中药专利涉及创造性法条的司法判例分析

    作者:张朝磊;赵良;卞志家;师晓荣;刘艳芳;孙海燕;陈云华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药专利涉及创造性法条的司法判例进行统计标引,分析诉讼结论的整体规律性.结果表明,诉讼结论与中药创新的类型存在相关性,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应当符合国情和产业发展趋势.

  • 浅谈《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实施后对化学药品研发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唐金睿;孙敏;徐丽丽

    针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中关于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的变化,分析其对我国化学药品研发的影响,提出新形势下化学药品研发的对策.

  • 内标在LC-MS法生物样品分析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杜晓琳;黄娟;刘小娟;雍小兰

    内标在LC-MS法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时被广泛使用,它可以补偿检测过程中待测物在样品准备、色谱分离和信号响应等方面的损失或变化,使定量结果更加准确.选择一个合适的化合物做内标十分关键.采用内标法需关注诸多问题,如选择类似物还是稳定同位素内标,使用稳定同位素内标需要注意什么,内标浓度如何确定及如何评价未知浓度样品内标响应的变异.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生物分析 LC-MS 内标
  • 达沙替尼上市后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信号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田雅兰;边桂芝;曹培;张志勇

    目的:检测和分析达沙替尼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呈报系统(AERS)进行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并利用SPSS 19.0分析性别、年龄、剂量及用药时长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在纳入分析的76982 127份不良反应报告中,以达沙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报告11 461份,经ROR法检测,共得到343个达沙替尼不良反应信号,其中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信号26个.相比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不良反应在性别(P=0.003)、年龄(P=0.000)和用药时长(P=0.000)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给药剂量(P=0.911)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达沙替尼具有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病症的安全风险,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防范.

  • 临床药师在老年痴呆科多学科团队诊疗工作中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孙艳萍;蔡郁;吕继辉;李影影;王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老年痴呆科多学科团队诊疗工作中的药学服务模式和方法.方法:通过典型案例,总结分析临床药师在老年痴呆科多学科诊疗工作中的药学实践.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审核医嘱、参与多学科查房、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开展患者用药教育、监测血药浓度及总结典型药历等多种形式开展全程化的药学服务,协助医师解决用药问题,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论:通过参与老年痴呆科的多学科诊疗工作,临床药师在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PD-1单抗/PD-L1单抗与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作者:万秋;杨扬;黎友伦

    目的:采用荟萃(meta-analysis,Meta)分析法比较单药抗PD-1/PD-L1单抗(anti PD-1/PD-L1 monoclonal antibody)(包括纳武单抗和阿特朱单抗)与单药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抗PD-1/PD-L1单抗对比多西他赛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ial,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3级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病例数总计1 9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PD-1/PD-L1单抗相较于多西他赛能延长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在PFS方面,抗PD-1/PD-L1单抗与多西他赛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特别是在PD-L1高表达时效果更优.在ORR方面,抗PD-1/PD-L1单抗与多西他赛相比具有差异性,但却不能增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RR.在≥3级不良反应方面,抗PD-1/PD-L1单抗治疗组中疲劳、食欲下降、乏力、腹泻、贫血、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多西他赛组低,而恶心、肌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抗PD-1/PD-L1单抗能够延长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及PFS,但不能明显改善ORR,其不良反应较多西他赛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2005-2016年我国Ⅰ类新药申报审批情况分析

    作者:樊玉录;陈玉文

    通过对2005-2016年我国Ⅰ类新药的注册申报审批情况进行统计检索,并对其申报数量、申报的治疗类别、审评结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05-2016年我国Ⅰ类新药申报数量为855个,批准上市32个,上市批准率仅为3.76%,批准生产品种治疗类别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抗感染领域.由此可见,创新药不但要有全新的物质结构,也要符合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特点.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