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细胞培养生物制品在不同研发阶段病毒清除的要求

    作者:陈琪;张旻;杨滨;Philip Lester

    对纯化工艺的病毒清除验证是确保动物细胞表达的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生物制品工业已积累大量单抗纯化工艺中常用纯化步骤病毒清除的数据.基于对这些步骤病毒清除机理和工艺参数影响的深入研究,以及在不同单抗中病毒清除的高重复性,临床用产品可依照国际上病毒安全指导原则来使用模块验证的方法做病毒清除验证.

  • 针对B-RAF突变的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袁溪;杜蓉;魏静;魏旻;罗侣松

    B-RAF是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一个重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的激活突变能够促进细胞的转化与增殖,因此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B-RAF的主要突变形式B-RAF V600E发生于约8%的实体肿瘤中,其中占黑色素瘤的50% ~ 80%、乳突型甲状腺癌的30%~70%、结肠癌的5% ~15%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2%~4%.目前,基于B-RAF的特异性抑制剂在临床上治疗B-RAF V600E的黑色素瘤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这些一代B-RAF抑制剂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不良反应大、迅速耐药以及适应症有限等.本文综述了B-RAF突变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依据、3种FDA批准的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靶向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及其肿瘤耐药机制以及第2代B-RAF抑制剂的研发前景.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王新刚;李建平;霍勇

    目的:本研究针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观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40例非ST段的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选后,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事件和出血事件,次要终点为30 d内的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入组19例患者,发生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0.53%,分别为头痛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其中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1例(5.26%),对照组入组20例患者,未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出血事件.30 d内试验组未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发生1例心肌梗死,发生率5.00%;两组均未发生死亡事件,两组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少,没有增加出血风险.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筠;李轶琛;徐汉明;曾红玲;谢俊;雷雨;孙科;宋佳;李锦光

    目的: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对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耐受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147例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年龄为16 ~1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组67例和利培酮组80例.棕榈酸帕利哌酮组治疗剂量100~150 mg·mL-1,利培酮组治疗剂量4 ~6 mg·d-1,观察期为12周.于基线、治疗2,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价有效性和社会功能,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改善项目(CGI-I)评价其疗效,比较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异,包括每组前后和组间差异.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对147例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完成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组47例,利培酮组55例.两组在治疗第12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及总分较基线有显著降低,CGI-I评分较基线有明显改善,但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SP总分改善随时间变化较基线有改善,棕榈酸帕利哌酮组在第2周[(40.68±5.58) vs (32.38±9.24),P<0.01],第4周[(45.14±5.14) vs (40.24±9.37),P<0.05],第12周[(66.73±10.38) vs (55.48±9.86),P<0.01)]较利培酮组改善更为明显.棕榈酸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利培酮组(17.3% vs 42%,P=0.001).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改善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 新型的药品质量管理理念“质量源于设计”

    作者:王明娟;胡晓茹;戴忠;马双成

    新型的药品管理理念“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by-design,QbD),与现行的“质量源于检验”(quality-by-testing,QbT)理念目的相同,均是为了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但是采取的策略则有明显的差异:传统的QbT主要通过终产品的检验和限制生产工艺变化等方式控制药品质量和工艺性能,类似水灾治理中的“堵”法;新型的QbD则将质量控制提前至上游,由决策部门组织成立由不同领域专家(研发、生产、管理、统计分析等)组成的风险管理评估小组,在基于对产品及其生产工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工具识别出影响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原材料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制订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使产品质量始终介于可接受范围内,并结合药品质量系统的运行情况(外部反馈和内部回顾)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类似水灾治理中的“疏”法.本综述重点解读了ICH Q8(药物研发)、Q9(质量风险管理)和Q10(药品质量系统)指南的核心内容、比较了QbD与传统QbT系统在质量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文献报道,以示例方式阐述了如何采用QbD理念完善现行的药品质量管理系统,以期对国内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起有益借鉴作用.

  • 低分子肝素的结构确证研究

    作者:张震

    低分子肝素的结构确证研究是该类药物药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国内外研发单位在该类品种申报时存在问题较多的部分.本文从药品审评的角度对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该类药物结构确证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 重组单克隆抗体相关物质和相关杂质的研究与评价

    作者:韦薇;罗建辉;尹红章;项金忠

    重组生物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重组单抗)是生物制品中一类重要的药物类别.近年来,由于其精确的靶向杀伤和中和等生物学效应,重组单抗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且在神经学、眼科学等其他疾病领域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国内生产的重组单抗主要采用真核细胞培养表达的方法,在工艺研发和质量研究方面,药品企业对主要有效成分的结构研究和质量控制关注较多;但是对产品组成中的杂质和相关物质研究较少或关注度不够.考虑到这些杂质或相关物质是重组单抗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在研究中予以重视.本文对重组单克隆抗体产品中相关杂质和相关物质的研究和评价进行了探讨.

  • FDA新药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更新要点介绍

    作者:李丽;张玉琥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BA)和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研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评价药物质量和桥接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重要手段.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新药申请(包括新药上市申请(NDA)和新药临床申请(IND))中有关BA/BE研究的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本文着重将新药BA/BE研究指导原则的内容与更新前内容作对比,介绍其主要变更要点,为新药研究提供参考.

  • 仿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药学技术要求解析

    作者:张宁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Doxil)已上市多年,但成功上市的仿制产品却寥寥无几,原因主要在于该产品技术难度较大——处方工艺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导致安全有效性的差异.文中调研分析了FDA和EMA对于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仿制药的技术要求,并同我国现阶段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FDA的相关技术要求强调:相同的处方组成(药脂比、游离和包封药物的量及比例、其他辅料类型和用量)、相同的制剂特性(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表面电荷、PEG层厚度、PEG层结合位置和结合量)、相同的脂质体内部环境(采用硫酸铵梯度包封技术、内部pH、内部包封药物的沉淀状态)、相同的体外释放行为(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进行考察).EMA除强调以上药学对比研究外,还强调临床前药代、组织分布的对比研究.考虑到现阶段脂质体药学对比研究的局限性,在我国当前的技术评价中,强调药学对比、临床前和临床比较并重的评价思路.

  • 中国疫苗的技术审评体系及质量状况分析

    作者:高恩明;李敏;尹红章;罗建辉

    近年来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一些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爆发,使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疫苗技术审评是疫苗上市注册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我国疫苗技术审评及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介绍,并以代表性疫苗为例,回顾分析在我国进口注册或上市生产疫苗的质量状况,藉以了解我国疫苗的技术审评体系及疫苗质量基本状况.

  • “质量源于设计”在仿制注射剂处方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蒋煜;杨建红;王亚敏

    由于注射剂给药后直接进入血液系统,各国药监机构均将其视为风险程度高的产品之一.本文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念,对注射液质量风险来源进行了分析.本文还从注射剂质量概况(QTPP)、关键质量属性(CQA)、基于关键物料属性(CMAs)等方面对注射剂的处方工艺变量进行了风险分析,探讨了关键工艺参数以及潜在的高风险变量,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 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相关指导原则解读——试验结果的评估

    作者:马玉楠;马磊;蒋煜

    本文重点对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过程如何进行试验结果的评估进行解读.主要介绍了研究过程的3个评估阶段以及在相容性研究过程进行试验结果安全性评估时涉及的PDE,SCT,QT,AET的概念,同时结合实例对浸出物试验结果如何进行安全性评估进行了说明.

  • 富集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新药临床开发中的应用

    作者:杨志敏;李宁;高晨燕;陈晓媛;张杰

    临床研究中的富集设计可以提高效率,节省临床试验的研发时间和资金投入,也会给受试者带来更多的益处.本文从药物研发和评价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倡导的临床试验富集设计进行阐述.同时对在中国现有的法规环境下,新药研发中应如何合理地运用富集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 FDA与EMA对纳米药物开发的技术要求与相关指导原则

    作者:何伍;杨建红;王海学;李学明

    随着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纳米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美国FDA及欧盟EMA在纳米药物的研发、应用及监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及相关指导原则,从而保证了纳米药物安全有效可控.相比之下,我国在纳米药物领域起步较晚,纳米药物在研发、监管与安全性评价方面的指导原则欠缺.本文介绍了美国FDA及欧盟EMA对纳米药物开发的技术要求与相关指导原则,以期为我国纳米技术药物及材料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CTD格式申报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原料药)的解读

    作者:康建磊;何伍;许真玉;李雪梅

    通用技术文件(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CTD)格式申报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是以一种简明、结构化的方式对药学研究信息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说明,以规范药品注册资料,提高药品注册和审评的质量、效率.文中根据作者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的理解,结合几年来CTD格式申报资料的审评体会,按模块对原料药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的撰写要求进行解读和分析.

  • 药品制剂中所用原料药产地变更关键问题探讨

    作者:史继峰;王亚敏;刘璐

    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产地变更是药品上市后变更的一种常见情形.鉴于原料药质量与制剂质量直接相关,而原料药产地的变更可能对自身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制剂的终质量,因此这种变更实际是较大的一种变更,必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验证.美国、欧盟以及我国药品管理机构均发布了原料药产地变更的指导原则.本文根据指导原则要求并结合审评工作实际,阐述了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产地变更研究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供研究参考.

  • 国内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初探

    作者:方芳

    本文介绍了临床试验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具体分析了试验中的时间管理、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各种要素;列举了中国临床试验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以及来自各方的新困难,如临床项目复杂性增高、质量控制日趋严格、人员流动率大、内外部沟通增加、研究中心负荷过重及流程复杂化、研究者的改变等的各种困难;分析了项目管理的相应措施和重点,包括项目经理承担的职责、项目计划和执行、团队沟通、人员管理及培训等,并介绍了中国医药研发企业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项目管理;展望了临床试验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的更高期待.

  • 我国东部地区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

    作者:褚淑贞;张素荣

    目的:从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对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市进行优势分析,从而为其他省市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医药行业的相关数据,分别对这11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加权秩和比法打分,并采用分层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江苏省和山东省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且创新绩效明显高于其他省市.结论:其他省市可以通过医药产业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作用;加大财政扶持和资金奖励;同时创新政策倾斜,加快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等措施提高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 肿瘤临床研究统计学方法

    作者:殷悦;张卉;曲鹏

    本文概述了肿瘤学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从Ⅰ期的人体初始试验到Ⅲ期的确证性试验设计及分析的相应统计学考量.此外,还介绍了近些年来使用的几种新的试验设计:靶向治疗试验设计、适应性设计以及Ⅱ~Ⅲ期试验的决策考量.旨在帮助临床研究专业人员理解统计学在肿瘤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 转化医学助力新药研发

    作者:江宁军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后期新药研发的失败是由于疗效不确定.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对药物靶点和疾病生物学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然而,这也是运用传统研发模式的必然结果.由于基础和临床的脱节,早期临床和后期临床的脱节,传统的研发模式根本不能适应靶向药物的研发需求.本文通过对生物标记物、0期临床试验和适应性临床试验的讨论和举例来探讨转化医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同时,本文也有选择地列举了国内外近年来转化医学的一些成就和国内转化医学的新趋势,进一步讨论转化医学在新药研发中的潜力.毫无疑问的是,随着分子基因检测,数字影像和标记技术的不断成熟,转化医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 美国儿科药临床研究合作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陈永法;施颖

    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儿科药临床研究的法规政策和研发现状,分别从不同临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儿科临床研究网络内部的资源共享、不同儿科临床研究协作网之间的合作、协作网与其他计划或组织之间的合作、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以及与欧盟的国际合作6个方面具体剖析美国在儿科药临床试验中的多层次合作机制.以期为我国促进儿科用药的临床试验提供借鉴,从而提升我国的儿科药研发水平.

  • 电子化时代临床数据管理现状和未来趋势

    作者:邓亚中;于嘉;刘川;刘宗范

    本文综述了电子化临床数据管理国内外现状,以及提高药物研究行业对药物临床试验电子化趋势的理解认知,并总结了数据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数据采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数据审核的远程化、数据的标准化和透明化以及数据分析手段的交互可视化.我国还处于从纸质向电子化转换的初级阶段,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临床关数据管理的配套技术指南和规范,提高数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标准,规范和鼓励国内EDC系统的开发,并开始逐步采用提交数据的格式标准.

  • 从质量管理角度看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李庆红;陈静;张萍;周立萍

    我国的临床研究资源非常丰富,医学界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新药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下3个方面的回顾,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浅析全球和中国临床研究在这十几年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①国内外新药临床研究相关法规的变化趋势.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药政部门在临床研究质量(GCP)检查中的常见发现,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和新动向.③飞速变化的医药研发市场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兴科技和现象对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全新挑战.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关注的新兴市场,在如何加强国际间合作,加强监管,切实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共同贡献和引导行业环境向优化发展,是临床研究业界同仁和监管部门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