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二仙膏对环磷酰胺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免疫的初步研究

    作者:许律捷;康德;贾皓;王金华;徐亚娟;张国印;杜新磊;刘艾林;杜冠华

    目的:考察二仙膏(Erxiangao formula,EXG)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白细胞减少症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腹腔注射(ip)环磷酰胺200mg·kg-1制备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通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骨髓有核细胞(BMNC)数,淋巴细胞数及其增殖能力,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分析骨髓形态学变化,通过ELISA方法测定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评价EXG对白细胞减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EXG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WBC和BMNC数目,提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且改善了股骨骨髓病理环境,同时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和T淋巴细胞总数得到提升,T淋巴细胞亚型的比值失衡也得到调节.EXG药效机制的实验结果表明,EXG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论: EXG对化疗药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提高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2和IL-6的表达水平发挥药效作用.研究结果对于EXG的临床应用将提供重要指导信息.

  • 微籽龙胆氯仿提取物对APP/PS1 CHO细胞APP加工的影响

    作者:杨敏;周凯艺;李逢逢;殷明;王福生

    目的: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初步观察微籽龙胆(Gentiana delavayi Franch.,G.delavayi)氯仿提取物对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加工过程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05,0.5,5,50和500 μg·L-1)的微籽龙胆氯仿提取物与APP/PS1 CHO细胞共同孵育24 h,MTT法测APP/PS1 CHO细胞的存活率;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β40,Aβ42的含量以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PP以及Aβ降解酶-脑啡肽酶的表达.结果:细胞毒性试验(MTT法)结果显示微籽龙胆氯仿提取物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当微籽龙胆氯仿提取物的浓度为50 μg·L-1时,能非常显著地降低APP/PS1 CHO细胞上清液中的Aβ42(P<0.01)的含量以及抑制BACE1(P<0.01)的活性;当微籽龙胆氯仿提取物的浓度为500 μg· L-1时,APP/PS1 CHO细胞上清液的Aβ40的含量以及脑啡肽酶的表达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微籽龙胆氯仿提取物在体外能够抑制β淀粉样蛋白产生,同时又能够增加淀粉样蛋白降解酶的表达.该结果提示微籽龙胆有效成分有进一步向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药物开发的潜力.

  • 盐酸奈必洛尔-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周云;符旭东;毕诗涛

    目的:制备盐酸奈必洛尔-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同时考察HP-β-CD提高盐酸奈必洛尔溶解度的效果.方法:应用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盐酸奈必洛尔与羟丙基-β-环糊精投料比(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乙醇浓度为因素,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佳工艺;通过相溶解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包合物的包封率和溶解度.结果:佳包合工艺为盐酸奈必洛尔与羟丙基-β-环糊精投料比(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4 h,乙醇浓度80%(V/V);验证实验表明,盐酸奈必洛尔-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相溶解度图呈AL型,物理混合物图谱与包合物图谱存在显著差别;以佳工艺制备包合物,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达(73.69 ± 0.10)% ,药物经包合后在纯化水和pH 6. 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分别增大了3.18和11.10倍.结论:溶液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方法合理可行,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能.

  • 百可利对氧化震颤素致小鼠震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杨玉林;张雪;张雯;王海港;赵晓悦;宋俊科;王淑美;杜冠华

    目的:探讨百可利对氧化震颤素致小鼠肌肉震颤的抗震颤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可利给药组(120,240和480 mg·kg-1)、阳性药山莨菪碱组(10 mg· kg-1)和美多芭组(50 mg·kg-1),百可利各给药组和阳性药组灌胃(ig)给药,qd,共28 d.正常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腹腔注射(ip)氧化震颤素制备小鼠肌肉震颤的急性模型;测定小鼠肌肉震颤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和震颤频率,评价小鼠的震颤行为,测定小鼠的流涎分泌量探讨震颤与外周神经作用的相关性;采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出现明显的震颤、流涎以及体毛竖起等症状,与模型组相比,ig给予各剂量的百可利1 d未见明显抑制作用.连续给药7,14,21和28 d后,百可利可明显延长震颤小鼠的潜伏期、缩短持续时间和降低震颤频率,显著降低乙酰胆碱水平,恢复模型组动物脑内DOPAC,DA神经递质的改变,调节了脑内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动态平衡.结论:百可利长期给药能明显改善小鼠的震颤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有关.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紫杉醇mPEG-PDLLA纳米粒处方工艺

    作者:李金明;李荣荣;田景振

    目的:优化紫杉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copolymer,mPEG-PDLLA]纳米粒的处方和工艺.方法:采用高压微射流法制备紫杉醇mPEGPDLLA纳米粒.处方优化方面,分别以mPEG-PDLLA的质量浓度、胆酸钠的质量浓度、mPEG-PDLLA与紫杉醇质量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工艺优化方面,分别以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均质温度为考察对象,以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优化纳米粒的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制得纳米粒的形态、体外释放度和稳定性.结果:优化确定的处方工艺参数: mPEG-PDLLA质量浓度为22.4 mg·mL-1、胆酸钠质量浓度为0.2% 、mPEG-PDLLA与紫杉醇质量比为5∶1、均质压力为109 MPa、均质次数为6次、均质温度为12.5 ℃.制得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粒径分别为(90.21 ± 0.99)% ,(12. 58 ± 0. 50)%和(115.4 ± 5.3)nm,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小于5% .制得的纳米粒为球形,具明显的缓释效果,在(4 ± 2)℃放置3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 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用来优化紫杉醇mPEG-PDLLA纳米粒的处方和工艺.

  • 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彦巧;陈积;李磊;谭丹枫;陶月英;陈泽慧;田应彪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银屑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以抑制相应的免疫反应靶点的多种生物制剂在对中至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大量的试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IL-23靶点开发治疗银屑病的新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IL-23抑制剂对银屑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Pig-a基因突变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于春荣;袁泰昌;周长慧;黄鹏程;童文;李若婉;王庆利;常艳

    近年来,遗传毒理学界对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的研究提示其可成为量化体内和体外突变事件的潜在工具.本文综述近年来发表的Pig-a相关的研究文献,从Pig-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进展、药物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归纳,详细地总结了Pig-a基因突变在大鼠中的应用,并对Pig-a基因突变试验跨物种研究的探索以及NGS技术对Pig-a基因突变检测作一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丁苯酞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范益偕;商建青;陈鑫浩;张少填;王春燕;包世林;魏国荣;黄巧添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MoCA及MMSE评分.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及MMSE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MoCA及MMSE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嗜酒、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同时要戒酒、控制血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CRP浓度,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

  • 瑞巴派特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细胞因子变化和疗效分析

    作者:刘新尧;王晓辉;王少鑫;闫志辉;罗哲;崔立红

    目的:研究瑞巴派特在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阴性胃溃疡的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取经胃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为Hp阴性的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PPI)组、铋剂+PPI组和瑞巴派特+PPI组3组,PPI组给予泮托拉唑,铋剂+PPI组给予铋剂和泮托拉唑,瑞巴派特+PPI组给予瑞巴派特和泮托拉唑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及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瑞巴派特+PPI组比PPI组治疗效果更好,瑞巴派特+PPI组IL-1,IL-6和MDA和其他两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而EGF,PGE2,NO以及VEGF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在治疗Hp阴性的胃溃疡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侵袭因子,增加保护因子的合成.

  • 进口药品注册检验申请的审核要点研究

    作者:高志峰;林兰

    进口药品注册检验,是药品审评审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企业申报资料不符合要求而被退回的情况很多,这给正常的注册审评带来一定时滞.本文通过对法规约束力进行研究,对任务来源进行分析,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对共性问题与资料关注点进行提炼,提出修订进口药品注册检验指导原则、完善注册检验信息平台、加强企业培训等针对性建议,力争从源头把关,期望能给申报企业提供一些指导,也为进一步提高注册审评的工作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进口药品 注册 检验
  •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意义

    作者:王琦;陈瑛;欧阳兆和;吴纯启;张有志;王晓菲;王全军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药物成瘾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于成瘾研究的动物种属有大鼠、小鼠、猴等.其中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亲缘关系上与人为接近,在生理、解剖及行为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其较长的生命周期也更适合长时程的药物成瘾研究,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成瘾及复吸的病理进程,在成瘾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常用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成瘾模型及其优势,重点介绍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在戒断试验、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行为敏化试验及自身给药试验中的应用及特征,并对神经影像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作简要说明.

  • 日本新药审评绩效考核方案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作者:徐怀伏;姚辉屏;席晓宇

    近年来,药品注册审评效率问题在"医改"中备受瞩目,审评绩效考核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归纳日本的新药审评制度及其绩效考核方案的特点,指出我国新药审评绩效考核方面的可借鉴之处在于加强审评机构的自检工作、突出对新药审评时限的考核以及加强信息公开、提升外部监督作用.

  • 复杂药物仿制研发与评价的基本考虑

    作者:华尉利;丁发明;王水强;王涛

    复杂药物的活性物质由多种不能通过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分离和完全定量、表征其结构的复杂分子组成,例如多肽、复杂的混合物、大分子聚合物以及生物制品.复杂药物的活性物质组成、质量和体内性能高度取决于活性成分的生产过程以及配方.然而,复杂药物仿制药的药学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评价对研发和监管提出了新的科学挑战.总体来说,建议采用逐步递进方法进行等效性评价,包括完整的化学、制造和控制(CMC)数据、非临床研究结果,有时候包括比较性临床试验结果.如果总体数据(质量比较、非临床数据和人PK研究)证明了相似性,在患者中进行治疗等效性临床研究是没有必要的.

  • 热休克蛋白抑制剂抗甲型流感病毒研究概况

    作者:孟镇锴;王洪宝;董延生;吴纯启;肖军海;李云峰;钟武;王全军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人群易感、症状明显、死亡率高的疾病.目前主要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热休克蛋白是机体中一类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具有分子伴侣、抗凋亡、调节免疫等多种保护性功能的应激蛋白.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在甲型流感病毒的生命循环中起着激活病毒复制活性、稳定病毒客户蛋白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的发现为以热休克蛋白为靶点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格尔德霉素为代表的热休克蛋白抑制剂作为重点候选药物成为了研究热点.

  • 离子色谱法检测冻干AC-Hib联合疫苗成品中的游离多糖

    作者:原素英;杨尧;杨丽霞;邵忠琦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high 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or,HPAEC-PAD)检测法测定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成品(以下简称冻干AC-Hib联合疫苗)中游离多糖的含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合并15支成品用3 kDa超滤离心管浓缩,通过冷酚法分离游离多糖和多糖蛋白结合物,用2 mol·L-1盐酸水解游离多糖,得到对应的单糖;采用HPAEC-PAD法对水解的游离多糖进行分析,根据检测信号峰面积计算对应水解单糖含量,通过化学结构式确定多糖与水解后对应单糖摩尔比,计算出游离多糖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R2>0. 99;不同多糖加标回收率均在80% ~120%;A群多糖、C群多糖和Hib多糖的定量限分别为0. 025,0. 03和0. 05 μg·mL-1;对HPAEC-PAD法检测游离多糖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10%和15%;方法专属性、系统适用性及耐用性良好.结论:冷酚法与HPAEC-PAD法相结合可用于冻干AC-Hib联合疫苗中游离多糖的含量检测,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 对当前药品标准复核检验的几点理解

    作者:许鸣镝;杨东升;南楠;马玲云;牛剑钊;邹健

    药品标准在药品质量监管和质量控制中均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药品标准的产生、制定和认可过程中,复核检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文件不断出台,部分法律法规的修订日益临近,业界对原来仅由法定药检机构承担的药品复核检验也越来越关注,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随着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除原有法定承检机构外,其他第三方检验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也可能开展与药品相关的检验.因此,本文从药品复核检验的内涵、应用范围、实施主体、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供从事药品复核检验人员参考.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