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盐酸可乐定缓释微丸制备工艺的探究

    作者:李见春;张红敏;孙宏张;孙璐璐;赵玉茹

    目的:制备盐酸可乐定缓释微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微丸上药包衣技术制备盐酸可乐定缓释微丸,通过控制含药层、隔离层、缓释层等包衣层的增重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结果:含药层包衣液和隔离层包衣液为5%胃溶型包衣预混剂(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增重2.5%;缓释层包衣液为乙基纤维素95%的醇溶液,包衣增重约7%,释放曲线和国外同类产品基本类似.结论:盐酸可乐定缓释微丸处方合理,流化床包衣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适合产业化生产.

  • 聚缩酮PCADK的合成及胰岛素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张峰溥;马鹏凯;王正;连胜男;孙家森;孙考祥

    目的:合成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缩酮(PCADK),制备胰岛素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1,4-环己烷二甲醇(CDM)和2,2-二甲氧基丙烷(DMP)为原料合成PCADK,1H NMR表征聚合物结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采用in-situ S/O/W法制备载药微球,HPLC检测计算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并测定了微球在pH =2.0,4.5,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500;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表面有褶皱,载药量为3.90%,包封率达68.0%;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聚缩酮微球在酸性条件下降解较快,碱性及中性环境中降解缓慢.结论:新型高分子材料PCADK制备的胰岛素微球,球形好,载药量、包封率较高,体外释放行为显示出pH敏感特性.

  • 蛹虫草中N6-(2-羟乙基)腺苷的提取分离及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作者:陈玉皎;孙嘉辰;张晓倩;杜思邈;赵平;张耀洲

    目的:探讨蛹虫草中N6-(2-羟乙基)腺苷对小鼠睡眠的影响.方法:蛹虫草子实体通过溶剂提取和色谱分离得到N6-(2-羟乙基)腺苷.N6-(2-羟乙基)腺苷通过小鼠自发活动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观察其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N6-(2-羟乙基)腺苷可减少正常小鼠机体的自主活动性;与正常对照组比,N6-(2-羟乙基)腺苷高剂量组能显著性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P<0.01);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睡眠持续时间(P <0.05,P<0.01)和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P<0.05).结论:蛹虫草中N6-(2-羟乙基)腺苷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可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昼夜节律周期基因Per1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海影;张春;王俊苹;张晓杰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昼夜节律周期基因Per1(perio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戈美拉汀组(40 mg·kg-1·d-1)、β-细辛醚低剂量组(12.5 mg·kg-1·d-1)、β-细辛醚高剂量组(25 mg· kg-1·d-1)共5组,每组20只.通过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于给药前及造模后对大鼠进行敞箱实验与糖水偏爱度行为学评估,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中昼夜节律基因Per的表达.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水平活动次数和糖水偏爱度均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3个给药组的水平活动次数和糖水偏爱度均显著增加.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昼夜节律基因Per1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阿戈美拉汀组和β-细辛醚高低剂量组昼夜节律基因Per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3-细辛醚可能通过影响抑郁大鼠昼夜节律基因Per1的脑表达进而改善大鼠的抑郁状态.

  • 水杨酸甲酯立方液晶的研制

    作者:吴晓晴;桂双英;陈玉林;吴星星

    目的:制备水杨酸甲酯立方液晶并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建立水杨酸甲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植烷三醇为基质材料,采用自乳化方法制备水杨酸甲酯立方液晶;用偏光显微镜及小角衍射(SAXS)对立方液晶进行表征;采用HPLC测定立方液晶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结果:立方液晶在偏光显微镜下视野黑暗;小角衍射显示在1.46,1.79,2.05,2.50处出现信号峰,其比值q1∶q2∶q3∶q4=√2∶√3∶√4∶√6,即为立方相液晶,其内部结构为Pn3m(Q224)双菱形晶格.水杨酸甲酯在0.99 ~ 198.12μg· m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为0.58%.结论:偏光显微镜及小角X射线衍射适于立方液晶的表征,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 不同树脂对麻黄附子细辛汤中5种生物碱的洗脱性能比较

    作者:曹洪杰;杨彬彬;容蓉;陈迩东;杨勇;巩丽丽;蒋海强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于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洗脱性能.方法:采用HPLC-DAD对D101,HPD-100,HPD-722,HPD-400这4种树脂不同洗脱部位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其洗脱率.结果:HPD-722型大孔树脂对复方中5种生物碱的富集作用好,2种麻黄碱和3种单酯型乌头碱分别在30%和50% EtOH洗脱部位具有较高的洗脱率.结论:HPD-722型大孔树脂可用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富集纯化.

  • 丹酚酸B的药动学及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袁春平;侯惠民;区淑蕴

    丹酚酸B是中药丹参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外丹酚酸B的药动学研究及影响其药动学的一些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丹酚酸B制剂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温度敏感型凝胶基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晶晶;刘宏;熊康萍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温敏凝胶基质的应用、成胶机制及优缺点等方面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和总结.目前已有多种天然及合成水性聚合物用于温敏凝胶基质,主要包括天然及改性聚合物、聚N-异丙基烯酞胺类聚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交联PLGA嵌段共聚物4大类.温敏凝胶载体基质发展迅速,新型基质具有配方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及生物可降解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及制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新型化疗止吐药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秀波;何祎晨;刘蕾

    本文对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药动学、药效学、临床研究、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和整理近几年有关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的文献报道和临床研究数据.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通过与神经激肽-1受体高选择性、强亲和力的结合,拮抗P物质的致吐作用,有效降低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与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联用相比于后两者联用可有效提高化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P<0.05),尤其在延迟期疗效显著(P<0.05),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以及成本-效果优势.除此之外,对术后相关的恶心呕吐、瘙痒、肿瘤等的治疗也具有很好的疗效.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是防治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新突破,前景广阔,但临床还应对该类药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PPARγ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瑜;邢志佳;马宇衡;杨慧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可调控葡萄糖、脂类以及胆固醇的代谢,目前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靶点.本文介绍了PPAR受体的结构及功能,并对PPARγ受体激动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

  • 微球在关节腔注射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娟;车坷科

    关节腔注射给药是一种直接将药物输送至病变关节部位发挥药效的给药方式.溶液型的注射液用于关节腔注射后易迅速渗透到体循环,导致用药次数频繁,于是缓控释制剂逐渐成为关节腔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微球是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微米级粒子,其制备方法成熟、缓释性能优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可用于关节腔注射的缓控释剂型.本文从多聚物载体种类、质量评价、药效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微球在关节腔注射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 盐酸戊乙奎醚片单次给药人体耐受性研究

    作者:雍小兰;李楠;杜晓琳;王蓝天;康辉

    目的:初步评价健康人体对盐酸戊乙奎醚片单次给药剂量的耐受性,为多次给药及Ⅱ期临床试验推荐安全剂量.方法:单次给药试验中3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8个剂量组,分别给予盐酸戊乙奎醚片0.1,0.2,0.3,0.4,0.6,0.8,1.0,1.2 mg.每位受试者只接受1个相应剂量,观察受试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不良事件等.结果:实际完成试验方案32例.给药后受试者心率显著减慢(P<0.05),但无剂量依赖性.1.Omg剂量组视近物模糊的发生率超过50%.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情况,个别受试者有I°房室传导阻滞和频发房性早搏等不良事件发生.实验室检查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结论:盐酸戊乙奎醚片在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大耐受剂量为0.8 mg,推荐多次给药第一组剂量为0.6 mg·d-1.

  • 他汀类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

    作者:谢坚;王玉凯;邵燕;张虹桥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踝肱指数情况,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瑞舒伐他汀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阿托伐他汀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对照组应用其他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于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检测观察并记录血脂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踝肱指数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IM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5),瑞舒伐他汀组ABI定量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功能异常及横纹肌溶解.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够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较好.

  • 阿戈美拉汀微粒型口崩片的质量研究

    作者:周萧云;张慧;李志平;谢向阳;杨艳芳;梅兴国

    目的:对阿戈美拉汀微粒型口崩片(AGO-ODT)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对阿戈美拉汀微粒型口崩片进行质量评价,志愿者评价口感,改装崩解仪测定崩解时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均匀度、含量和有关物质,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口崩片口感清凉,硬度大于50 N,崩解时间为(20±1.5)s,45 min溶出度大于85%,含量及有关物质等分析方法精密度RSD< 2%,回收率在98%~102%之间,线性r>0.999 8.结论:制备的口崩片口感好,崩解迅速,分析方法回收率高,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AGO微粒型口崩片的质量评价.

  • 甘草酸二铵对雷公藤甲素诱导肠通透增强及染色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淡墨;文海若;闻镍;刘丽;李佐刚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诱导的肠通透和染色体损伤及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DG)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利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建立基于MDCK细胞系的肠通透模型,并通过测定细胞间隙标记物荧光素钠的通透速率对该模型的细胞间隙通透进行评价.利用CCK-8法测定DG对TP诱导MDCK细胞毒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TP对膜通透的影响及DG预处理24 h后的保护作用.MDCK经处理后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利用胞质分裂阻断法微核检测DG预处理对TP诱发的染色体损伤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钠表观渗透系数为(4.55±0.04) ×10-8 cm·s-1,MDCK培养模型形成良好的膜通透屏障.经CCK-8法测定,MDCK经TP孵育1,2和4h时,IC50分别为40,23和20 μmol·L-1.当MDCK经DG(12 μmol·L-1)预处理24 h后,再与TP共同孵育1h,IC50则升高至87μmol·L-.此外,将TP(15 μmol· L-1)加入MDCK模型受池孵育1h可显著性增强MDCK细胞通透性,而DG(12 μmol·L-1) 24 h预处理可显著性降低TP对小肠通透性的影响.除细胞毒性,DG(12μmol· L-1)还可有效抑制由TP(15 μmol·L-1)诱发的MDCK细胞微核率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DG可以显著性降低TP对MDCK的毒性及通透性.TP可通过诱发MDCK染色体断裂发挥遗传毒性效应,DG对TP诱导的MDCK染色体断裂亦有保护作用.

  • 基于药品研发周期构建多向风险管理机制

    作者:李章明;朱文良;刘兰茹;朱虹

    通过分析药品研发周期风险因素,利用文献资料采取综述的方法,构建药品研发多向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大程度地降低医药企业承担的研发风险,使新药研发周期达到良性循环,将合作是多赢的风险管理战略理念应用于药品研发周期中,以增强药品研发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与张力,进一步改善药品研发风险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 基于定价和补偿角度探讨罕用药价格规制体系

    作者:常峰;商晓婷

    本文主要通过对罕见病用药的属性及其市场竞争特点进行分析,从公共产品角度明确罕见病用药需要保障其可及性和减轻罕见病患者的用药负担,进而从补偿机制和定价机制分析了我国罕见病用药的价格规制体系,明确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台湾和日本的罕见药品规制体系进行分析,后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罕见病药品的价格规制体系.

  • 我国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趋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徐怀伏;王欣

    通过空间理论基础上结合α趋同检验构建新的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趋同性判别方法对我国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趋同性进行判别,同时从政府因素与市场因素两方面选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趋同系数的差异比较大,大部分地区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趋同情况是比较严重;政府作用会加剧当地医药产业区域布局同构性;市场对于医药产业区域布局结构趋同性作用方向是不固定的,有加剧医药产业区域布局同构性的因素,也有减缓医药产业区域布局同构性的因素.

  • 探讨药物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的一种新方法SGDDP

    作者:黄钦;王骏;曲荣华;陈刚;袁志龙

    在新药上市申请中,常常运用多地区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数据和总体结果作为获准注册的主要证据.然而,对考察所涉及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目标人群的药物效应时,却需要考虑种族因素和当地的医疗实践的影响,因此给评价和决策带来极大挑战.2012年,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加权Z-检验的思路来设计MRCT的新方法,简称SGDDP.该方法结合来自目标种族人群和非目标种族人群(NTE)的信息,通过降低非目标种族人群在加权检验统计量中的信息权重,并严格控制统计假设的Ⅰ类错误,从而检验评估在目标种族人群(TE)的有效性.本文对该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以常用的连续型变量指标为例对研究所需的目标种族(TE)人群样本量进行了相应估算.

  • 我国化学仿制药生产企业申请达到WHO药品预认证标准的激励因素和技术差距研究

    作者:黄宝斌;Christina Forge-Wimmer;孙新生;许明哲;白东亭;武志昂;吴春福

    目的:调查研究我国化学仿制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药品预认证(WHO PQ)标准的激励因素和技术差距.方法:以国内47家口服固体化学仿制药品生产企业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达到WHO PQ标准的激励因素和技术困难.结果:绝大部分(98%)企业有意愿申请WHO PQ,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激励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①执行我国2010年修订的GMP和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②执行国际标准,进军国际市场.③提升企业形象和影响力.④质量提升的投入能够在国内基本药物招标中获得认可.达到WHO PQ标准的技术差距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执行WHO GMP标准,集中在质量保证体系和风险管理;二是注册文档,主要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活性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信息提供和稳定性研究.结论:我国化学仿制药品生产企业有意申请WHO PQ是多种激励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照WHO PQ标准和自身水平,企业认为达到WHO PQ标准存在技术差距.在倡导药品质量提升、药品生产和监管国际化的背景下,该研究结果对各与参方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 试谈中药提取工艺中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研究要求与评价

    作者:宋丹;张永文

    本文对中药提取工艺中选择使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的多方面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强调了中药提取纯化工艺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工艺路线应进行研究的内容,特别是用于中药复方提取物的纯化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要求.本文还就相关的技术评价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评价要点和探讨性建议,以期为大孔吸附树脂用于中药提取物纯化工艺的研究与评价提供参考意见.

  • 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高纯度人凝血因子Ⅷ的研究

    作者:刘晓;韩国德;李青;郭广兆;包正琦;张金;张安山;何彦林

    目的:从血浆冷沉淀中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人凝血因子Ⅷ.方法:冰冻血浆在2~8℃环境下融化,离心法收获冷沉淀.用注射用水溶解冷沉淀,探索了5种冷沉淀溶解液预纯化的方法.冷沉淀溶解液经S/D病毒灭活后采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人凝血因子Ⅷ,经超滤、配制、除菌分装、冻干、干热病毒灭活,获得人凝血因子Ⅷ成品,分别检测流穿液、洗涤液和洗脱液中人凝血因子Ⅷ效价和蛋白含量.观察了冻干和不同干热条件前后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观察人凝血因子Ⅷ冻干品的外观和复溶时间.结果:冷沉淀中人凝血因子Ⅷ的回收率为40% ~70%.5种冷沉淀溶解液预纯化方法中,用盐酸调节pH至6.6、6.3的方法人凝血因子Ⅷ回收率较高.离子交换层析流穿液中FⅧ损失率小于5%,而洗涤液中FⅧ损失率较高,高损失率超过20%.人凝血因子Ⅷ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均小于0.65 mg·mL-1,比活性为50~100IU·mL-1.吐温-80和TNBP的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冻干过程中人凝血因子Ⅷ效价下降大约1%~5%.100℃,30 min干热处理对FⅧ效价的破坏小于80℃,72 h.人凝血因子Ⅷ冻干品外观和复溶时间均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血浆冷沉淀中分离出高纯度人凝血因子Ⅷ,可以进行工艺放大研究.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