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抗癌新药帕泊昔布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宋伟杰;王之;邱飞;王立强;李伟

    目的:对帕泊昔布胶囊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醋酸钠缓冲液=30∶ 7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0℃.峰面积按照外标法进行计算.结果:帕泊昔布在0.004 04~0.020 19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高、中、低3个浓度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1%和98.5%.测定3个不同批号样品的含量分别是99.3%,99.3%和98.9%.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能够克服制剂中辅料对测定结果的干扰,也可用于该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

  • 叶绿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表征

    作者:刘兵;刘兆明;张春燕;王慧云

    目的:制备叶绿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chlorophyll nonionic surfactant vesicles,Chl-N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山梨坦-80(Span-80)和聚山梨酯-80(Tween-80)复配并结合胆固醇为膜骨架,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叶绿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利用透射电镜和Malvern粒度仪分别考察其形态、粒径、分散系数、Zeta电位及稳定性;并进一步考察囊泡对叶绿素的包封率以及包载于囊泡中的叶绿素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叶绿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呈核壳层球形结构,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30.2±10.0) 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值为(0.240±0.01),Zeta电位为(-30.0±5.0)mV,对叶绿素包封率达到(45.2±2.1)%;叶绿素包载于囊泡后,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论:本实验制备了稳定性高、粒径均匀、对叶绿素具有良好的包封作用,具有较强近红外荧光特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该囊泡体系有望应用于体内成像系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肿瘤血管靶向肽GX1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宇凡;樊婷婷;文爱东

    环形七肽GX1(CGNSNPKSC)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修饰肽,具有肿瘤血管特异靶向性,而其修饰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与传统抗肿瘤药物相比,克服了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提高了整个药物的靶向性、增加了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且毒副作用小.本文从GX1的受体鉴定、靶向性、GX1修饰的药物载体3个方面对GX1进行阐述,为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新药发现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学敏;朱世超;于小华;周植星;刘巍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受体(Met)在组织的发育、再生和体内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信号通路传导异常可以正负双向调节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基于HGF/Met通路在生理和病理上的重要作用,HGF及其受体Met已成为新药发现的重要靶点,如在肿瘤的治疗中选择性的Met抑制剂是靶向治疗的热点,在心脑血管疾病中HGF类似物或者Met激活剂的研究也进展较快.本文主要对HGF及其受体Met在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冠脉内溶栓对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灌注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薇超;齐晓勇;党懿;张飞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多为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闭塞,终引起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及时有效开通闭塞血管的佳方法.但部分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欠佳,可能与梗死相关血管微循环水平血栓栓塞有关.既往临床研究表明经冠脉内靶向给予溶栓药物,可降低血栓负荷,改善心肌灌注.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如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proUK),进一步提高了冠脉内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就近年来冠脉溶栓治疗改善STEMI心肌灌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小卫;黄志文;田丽红;吴铿;袁岩

    目的:探析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6.08%,与对照组(80.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NO,ET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经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而言,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抑制炎性递质、保护血管内皮、抗凝、抗血小板和调脂等作用,能有效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巴戟天寡糖对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GDNF,VEGF和IGF-1水平的影响

    作者:邓朔;宓为峰;徐意;李志猛;贾海涛;唐新龙;李玲芝;郭丽华;施莹;张鸿燕

    目的:了解巴戟天寡糖对抑郁症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浓度的影响,探讨巴戟天寡糖治疗抑郁症前后BDNF,GDNF,VEGF和IGF-1的浓度变化与其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入组符合ICD-10的轻中度抑郁症门诊患者32例.入组后单一巴戟天抗抑郁治疗,每2周访视1次,记录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服药情况,共治疗8周,入组前后各采血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BDNF,GDNF,VEGF和IGF-1水平,同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巴戟天寡糖抗抑郁治疗8周后,HAMD-17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降低(P<0.01);巴戟天寡糖治疗8周后,VEGF水平显著下降(Z=-2.354,P<0.05),BDNF和GDNF水平显著上升(Z=-4.157,P<0.01;Z=-4.345,P<0.01),而治疗前后IGF-1水平没有显著变化(Z=-0.901,P>0.05);治疗前后BDNF和GDNF浓度变化率与HAMD-17减分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2(P <0.01)和0.456(P <0.05),而VEGF与IGF-1浓度变化率与HAMD-17减分率无关(分别为r =0.06,P>0.05;r =0.039,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可以改善BDNF,GDNF和VEGF的异常水平,但对IGF-1水平没有影响.

  • 经靶向灌注导管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的影响

    作者:郑海军;李爱琴;晋辉;邱翠婷

    目的:探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经靶向灌注导管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STEMI患者.其中,64例通过梗死相关动脉(IRA)应用采用靶向灌注导管于靶病变远段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20 mg+硝酸甘油3μg· kg-1)后,再行常规PCI术(观察组);44例通过IRA采用靶向灌注导管于靶病变远段应用药物(替罗非班0.25mL·kg-1+硝酸甘油3 μg· kg-1)后,再行常规PCI术(对照组);比较并观察2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心肌梗死范围(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临床预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安全性(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心外膜冠状动脉灌注水平(cTFC)和心肌灌注水平(TMPG)优于对照组(P<0.001);住院期间2组患者院内MAC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当.结论:与靶向应用替罗非班相比,经靶向灌注导管在靶病变远端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可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且不增加院内MACCE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基于SPR系统的TMP-Fc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建立与应用

    作者:谢新遥;徐静芝;罗宇;欧伦;高柳村;高晨燕;王海学;付洁;董立厚;宋海峰

    目的:利用Biacore 3000 GxP系统建立并验证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的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对2种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Fc融合蛋白(TMP-Fc)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IM)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食蟹猴连续皮下注射候选药LMF(L,100,300,1 000 μg·kg-1)或参照药romiplostim(R,300 μg·kg-1)后采集血清样品,用验证的IM分析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药抗体(ADA).筛选阈值(CP)采用信噪比(S/N)进行计算;确证阈值(SCP)经免疫抑制试验确定;其他验证指标包括灵敏度、分析范围与Hook效应、药物耐受性与精密度.结果:候选药与参照药筛选阈值分别为CPL1.54和CPR1.41.确证阈值分别为SCPL37.6%和SCPR40.9%;配制于混合食蟹猴血清(PCMS)中的阳性质控(PC)浓度为1~64 μg·mL-1,参数模型拟合良好,未见Hook效应.二者方法灵敏度分别为556和463 ng·mL-1.药物耐受性数据表明样品S/N值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信号抑制比率(inhibition)反之升高.所有阴性质控(NC)、低浓度LPC与抗体血清rsPC样品变异系数(CV)均不高于25%.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均有个体检出ADA,相同剂量下L和R的ADA阳性率均为50%;2种方法(anti-L,anti-R)对R的样品检测阳性个体及其检测时间点高度吻合.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基于SPR系统的IM分析方法.方法符合生物制品IM研究要求,并成功应用于2种TMP-Fc生物样品的ADA检测.

  • NMR法测定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氧乙酰基含量

    作者:李阿妮;袁菲;马钰;王晶;孔素娟;谢贵林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检测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s A,C,Y,W135 Neisseria mening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GAMP,GCMP,GYMP,GWMP)氧乙酰基含量.方法:对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样品进行溶解,离心,转移等处理步骤,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检测,并对检测参数D1,NS和计算标准进行优化使其满足定量检测要求.结果:确定的检测条件:D1值GAMP为18,GCMP,GYMP和GWMP为20;NS值均为128次,计算标准GAMP采用H-3和H-4与H1积分面积之比,GCMP采用H-7和H-8与H-3e积分面积之比,GYMP和GWMP采用H-7和H-9与H-3e积分面积之比.结论:NMR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检测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氧乙酰基含量.

  • 双特性抗体技术演进与作用模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一甫;王志明

    双特异性抗体(BsAb)融合2种单抗的特异性,能够同时与不同的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这种特殊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引入注目的治疗药物.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第一个双特异性抗体于2009年进入市场,另一个于2014年上市,还有众多双特异性抗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双特异性抗体,只能通过特殊方法进行制备.随着生命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飞速发展,双特异性抗体的分子模式与制备技术在不断的演进,作用机制也在不断创新,应用范围更从肿瘤与炎症疾病,拓展到了遗传疾病.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未来抗体药物中的重要一员.

  • 浅谈美国FDA有关疫苗的加速审批及动物法则

    作者:陈庆华;罗建辉;王佑春

    对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临床亟需药品的研发和审评,美国FDA分别于1992年和2002年在上市许可法规中增加了加速审批和动物法则.与常规审评途径不同,加速审批的有效性证据(充分并良好对照的人体临床试验),允许采用可预测人体临床获益的替代终点或临床中间过程终点;动物法则的有效性证据(充分并良好对照的动物实验),要求该结果应能证明人体临床获益.对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但开展确证性人体有效性研究存在客观障碍的疫苗,建议借鉴美国FDA经验,基于合理的风险效益权衡,探索科学可行的法规通道和上市技术要求,为其在特定情况下的人体使用和进一步研发找到出路.

  • 肾炎康复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作者:官海静;韩晟;王雅楠;李成明;郑丽英;史录文

    目的:对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基于支付方角度,采用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分析肾炎康复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成本效果.在短期分析中,效果(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蛋白尿定量)来源于现有的临床文献,成本数据基于药品中标价和DDD计算得到.在长期分析中,Markov模型参数来源于现有临床、经济学文献和离散事件仿真模拟,循环周期为1个月,模拟患者终身的直接医疗费用和质量调整生命年.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稳健性.结果:短期经济性分析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治疗的费用更高,效果更好,由于缺乏标准阈值,不能判断其经济性.长期经济性分析显示,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治疗组的终身费用为43.27万元,质量调整生命年为4.91 QALYs;常规治疗组的终身费用为41.22万元,质量调整生命年为4.44 QALYs.两组的增量成本-效用比为43 341元,小于2016年中国人均GDP 53 980元,说明肾炎康复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具有经济性.敏感性分析表明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从长期来看,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治疗组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经济性.

  • 重组人源化抗TNF-α单抗WLB303猴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血清中和抗体确证方法的建立

    作者:陈红霞;李雪;罗涛;李乐;于玉根;蒙志超;刘思思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和易操作的方法,用于检测重组人源化抗TNF-α单抗WLB303猴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血清中产生的中和抗体.方法:对食蟹猴静脉输注WLB303,连续给药4周.采取给药期和恢复期不同时间的血清,随后采用桥式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的抗药抗体进行定性筛选,对筛选为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预处理,然后以WLB303生物学活性测定法为基础的中和反应法对中和抗体进行确证.结果:建立了WLB303中和抗体的确证方法,确定了检测的临界点.确证方法的检出率为100%,在血清中检测到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中和抗体的中和作用强度总体与给药时间、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直接体现出剂量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也能反映中和抗体的滴度差别.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有效性能够满足试验要求,可以用于单抗药物重复给药动物毒性试验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新药研发进展

    作者:张珂;雷慧;陈曦;赵欣;孙懿;蒲小平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或生成不足导致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和出血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包括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治疗及脾脏切除术的外科手术治疗,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破坏.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巨核细胞增殖分化以增加血小板生成的一类药物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TPORAs,TRAs)成为ITP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TRAs类药物治疗ITP的新药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 LC-MS/MS法测定肽类及蛋白类药物时残留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东;王明霞;冯章英;赵雪巍;张师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制药企业越来越重视以肽类和蛋白类为基础的生物制药.LC-MS/MS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专属性的优势成为了此类生物样品定量分析的首选.但是肽类及蛋白类药物理化性质特殊,易于吸附在样品制备及液质系统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导致样品的损失以及残留效应的发生,这极大地破坏了LC-MS/MS定量分析的线性、准确度及重复性.本文对肽类及蛋白类药物定量分析过程中发生残留效应的原因、解决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 基于深度测序的循环肿瘤DNA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周春莲;徐伟文

    循环肿瘤DNA为血液中与肿瘤相关的游离核酸,可作为肿瘤诊治的标志物.基于深度测序的循环肿瘤DNA检测在肿瘤诊治中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微创、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肿瘤异质性等优势,在评估肿瘤动态和肿瘤负荷、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风险预测、个体化用药指导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本文将对基于深度测序的循环肿瘤DNA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科学监管提高疫苗可及性

    作者:陈思伊;张彩;黄小芬;王鑫;赵勤俭

    疫苗储存运输要遵循冷链运输(cold chain,CC)的要求,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疫苗的接种和普及,尤其是在那些贫困偏远地区.为扩大疫苗可及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2年首次提出了受控温度链(controlled temperature chain,CTC)法规,即在政府部门和WHO的监管下,在有充分热稳定性数据支持的前提下,若申报CTC的疫苗在不低于40℃下存放至少3d后仍能保证效力,则该疫苗在免疫供应链后期无需冷链运输.CTC法规已成功应用在包括MenAfriVac(R)在内的4个商品化疫苗上.本文介绍了CTC法规的内容和应用情况,通过科学监管提高疫苗可及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 第1批尿促卵饱素国家标准品的标定

    作者:吴彦霖;张媛;万龙岩;汪佩华;唐黎明;王巧旭;于德志;扆雪涛;高华

    目的:制备第1批人尿促卵泡素(urofollitropin)国家标准品.方法:以WHO第1批人尿促卵泡素国际标准品92/512作为标准,选择4个实验室,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1216卵泡刺激素生物测定法对人尿促卵泡素待标品进行生物效价标定;采用HPLC法对待标品的纯度进行测定.结果:人尿促卵泡素待标品经协作标定,确定其生物效价为每安瓿213 IU,其含量为100%.结论:本批待标品可作为第1批人尿促卵泡素国家标准品,以供尿促卵泡素及相关制剂的生物效价测定用.

  • UPLC法Hilic模式下测定促胰岛素分秘肽类似物(Ex4c)有关物质

    作者:刘思光;徐勤娟;赵亮亮;杨欣茹;张贵民

    目的:建立UPLC法Hilic模式下测定促胰岛素分泌肽类似物(Ex4c)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Amide C18(150 mm ×3.0 mm,1.7 μm),流动相A为0.1%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08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 min-,柱温为55℃,检测波长为214 nm,进样量为2μL.结果:Ex4c主峰与相邻杂质峰均能够分离,分离度均符合规定;Ex4c对酸、碱、氧化、高温均不稳定,主峰与各降解杂质峰均能够分离,且主峰的峰纯度均符合要求.Ex4c及各杂质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7 7,n≥5);杂质B,C,D的检测限分别为10.7,9.9和9.8ng;低、中、高3种浓度(n=9)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73%,110.28%和92.97%.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线性、准确度、重复性好,本法可用于Ex4c有关物质检查.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