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丁福;孟继鸿

    本文简单介绍了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历史,以及研制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必要性;综述了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发展趋势.

  • DNA疫苗及其优化策略

    作者:李海山;刘勇;邵一鸣

    DNA疫苗既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又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反应,是有希望成功的新一代疫苗之一.但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限制了DNA疫苗的广泛应用,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对DNA疫苗的历史,优缺点,免疫机制,尤其是优化策略进行了综述,并对DNA疫苗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邢杰;李晓眠;赵锦铭

    某些型别的乳头瘤病毒(HPV)是肛生殖道癌及恶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特别是子宫颈癌.虽然HPV免疫原性差,但已证实免疫系统能控制HPV的扩散及所致疾病的进展,癌细胞不断表达的病毒致癌蛋白E6、E7是淋巴细胞攻击靶子.几种治疗性疫苗在实验动物中已成功触发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人的I期临床试验也取得相似效果.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研究进展

    作者:寇小格;梁东良;雷艳君;袁育康;范桂香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共有63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和三磷酸核苷酶(NTPase)和螺旋酶(Helicase)的功能,在HCV多聚蛋白的成熟和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非结构蛋白NS3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是检测HCV感染的主要抗原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NS3内部的裂解产物更具有致癌潜能.此外,NS3蛋白还参与NS5A的超磷酸化修饰过程等.

  • 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评价研究

    作者:胡月梅;宋俐;茅群霞;梁祁;潘红星;方捍华;余录根;张才军;朱凤才

    目的 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均无发热反应,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8%和2.1%(P>0.05),均为轻度反应;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93.6%、80.4%、88.8%,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9.0%、77.3%、86.6%,H1N1(亚)型HI抗体总阳转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23.9倍、8.6倍和12.9倍;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20.0倍、6.6倍和9.7倍.HsN2、B(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分别为94.8%、99.4%和87.0%;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分别为92.4%、100%和83.0%.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部分指标优于进口同类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原性与持久性观察

    作者:沈月根;周建红;顾谢君;林勤

    目的 通过对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持久性观察,为今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使用与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辖区内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知情自愿为原则,于上臂三角肌处接种一剂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于接种前、接种后1、3、6个月和1年采集血清,检测不同时间段甲型H1N1流感HI抗体情况.结果 学生免前甲型H1N1流感HI抗体阳性率为35.68%,免后1个月HI抗体阳转率为75.14%,阳性率为92.43%,GMT(倒数)为177.42,增长9.32倍,免后1年HI抗体阳性率仍在84.21%、GMT(倒数)93.03水平.结论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与免疫持久性,免疫后1年不用再次免疫.

  • 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接种1年后免疫持久性观察

    作者:马瑞;许国章;潘兴强;李晓海;方挺

    目的 观察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持久性.方法 选择119名7~13岁儿童分为两组,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采用血清抗体膜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抗水痘病毒抗体水平.结果 接种国产疫苗和进口对照疫苗6周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60.7和1:204.0,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6.7%和100%,两组免疫成功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96和0.496,);接种国产疫苗1年后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接种6周后的抗体水平(P <0.001).结论 国产疫苗与进口对照疫苗具有同样良好的免疫原性,但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5剂系列的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使用--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的补充推荐

    作者:赵惠敏;张见麟

    当前美国批准了含有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aP)在内的4种供婴儿和小儿使用的疫苗.2000年10月批准了ACEL-LMUNE(lederle实验室的制品)和Tripedia(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菌苗)(Aventis pesteur公司)两种制剂用于5剂系列的DTaP疫苗,批准另外两种疫苗Infanrix(suithklin Beecham Biologicals)和Certiva(North American VaccineInc)为该组疫苗的前4剂,2,4和6个月开始初级接种,并且在开始接种白喉破伤风和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这些孩子中完成DTaP组接种.本报告补充了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的有关使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声明,并概述了有关当实施第4剂第5剂顺序剂量时,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反应性的咨料.这种疫苗在接种后,注射部位局部反应的频率和大小随剂数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存在于当前所有批准的DTaP疫苗中.在接受了第4剂和第5剂DTaP疫苗后,注射肢体的有时产生整条大腿或上臂的广泛肿胀,这种情况已从各公司制造商的多种制品中得到了证实.因为有关在混合系列不同厂家的DTaP药安全、免疫原性及疫苗效果的资料不足,ACIP推荐,但可能的话要尽可能使用同一品牌的DTaP疫苗.当疫苗提供者不知道或未得到以前给予类型的DTaP疫苗时,任何一种所批准的DTaP疫苗都可使用,以完成该疫苗系列的接种.

  •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意见书

    作者:龚震宇

    狂犬病是发生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虽然多种野生食肉动物和蝙蝠类是其自然储存宿主,但99%的人类感染来源是犬狂犬病,而且潜在受威胁的人数可达33亿多.一旦发生临床症状,狂犬病几乎100%死亡.在工业化国家和拉丁美洲的多数城市地区,通过给家养犬接种疫苗和实施其他控制措施,人狂犬病已接近消除.在亚洲的一些国家例如泰国,通过犬大规模接种和普遍的暴露后预防有效地减少了人狂犬病死亡数.疫苗厂家的内部市场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1500万以上人次接种狂犬病疫苗,其中多数人生活在中国和印度.在非洲和亚洲,由于暴露后缺乏预防,估计每年约有32.7万人死于狂犬病.

  • 冻干无佐剂Veto细胞狂犬病疫苗免疫应答动态观察

    作者:杨书宏;陈胤忠;陈万庚;姜仁杰;沈进进;吴巨飞;何飞;王立成

    目的 评价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选择既往无明确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和犬伤史、符合研究方案制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为研究对象,对暴露于狂犬病的患者采用常规5针注射.观察对象于首针接种前、首针接种后7、14、28、45 d,全程后6个月采集血样检测抗狂犬病中和抗体.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观察对象90名常规接种5针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观察对象接种前狂犬病抗体均为阴性,接种首针后7 d狂犬病抗体阳转率为12.22%,接种首针后14 d阳转率达到100%,接种首针后28、45 d和全程后6个月的阳性率均为100%.接种首针后7 d抗狂犬病病毒综合抗体的几何抗体平均滴度(GMT)仅为0.27 IU/ml,接种首针后14 d狂犬病抗体的GlVlT达到2.52 IU/ml,较首针接种后7 d增长9.33倍.接种首针后28、45 d狂犬病抗体的GMT分别达到4.43、7.08 IU/ml,较首针后14 d分别增长1.76倍、2.81倍.全程接种后6个月狂犬病抗体的GMT仍达到8.41 IU/ml.结论 国产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6个月内再被暴露于狂犬病动物者可以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 四种加工方式对琵琶虾主要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李晓燕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对不同加工方式下琵琶虾主要过敏原免疫原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对大鼠的免疫原性/毒性研究

    作者:李岩;秦超;武鑫;陈威;李洋;何君

    目的 研究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对Wistar大鼠的免疫原性/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高剂量组(0.657 mg/kg)、中剂量组(0.219 mg/kg)、低剂量组(0.073 mg/kg)和对照组.每只大鼠连续皮下给药26周,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给药后定期检测大鼠淋巴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甘精胰岛素抗体指标及肝肾组织有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对免疫器官进行大体解剖、脏器称重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给药后各剂量组大鼠淋巴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a+和CD4 +/CD8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大鼠免疫器官外观、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有生物学意义的明显改变.给药后未检测到甘精胰岛素抗体和肝肾组织IgG沉积.结论 在0.073 ~0.657 mg/kg剂量范围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给予大鼠6个月未产生免疫原性/毒性.

  •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进展

    作者:原野;吴纯启;廖明阳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用DNA重组、杂交瘤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所生产的医药产品和为诊断、治疗或免疫目的所合成的多肽和核酸.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势头异常迅猛.

  • 阿地福韦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猕猴长期毒性试验/白蛋白融合干扰素α-2b在猕猴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白二丸长期毒性试验及评价

    作者:

  • 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

    作者:陈建雄;杨秀娟;陆琳;郑海发;丁若愚;李卫东

    [目的]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方法]建立了生产疫苗用的Vero细胞库并进行了检定,分离培养可稳定传代的SARS病毒,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ARS疫苗生产的细胞库和可用于疫苗生产的病毒种子批;优化确定SARS疫苗的灭活工艺和纯化工艺;通过动物实验,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建立了符合SARS病毒灭活疫苗生产使用的细胞库;分离获得了可稳定传代的用于疫苗生产的SARS病毒株;建立了适用于产业化的SARS病毒的灭活工艺和纯化工艺;制备的人用SARS灭活疫苗经小鼠、豚鼠、家兔、恒河猴不同种动物试验,免疫后动物可产生较高SARS病毒中和抗体,可以有效防护SARS病毒对动物的攻击.安全性实验表明,该疫苗未见毒副反应.[结论]试验研制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设计的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批文,待进一步研究后,可望进行规模化生产.

  • 《分子佐剂C3d增强hCG-β基因避孕疫苗Th2型体液免疫效应》通过专家鉴定

    作者:周晓波

    目前,hCG疫苗研制与应用已取得进展,但其免疫原性弱、体内存留时间短等问题仍待解决.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研究所于2000年6月~2002年12月,将分子佐剂C3d引入基因避孕疫苗,构建了pCMV4-hCG β-C3d和pCDNA3-hCG β-C3d表达质粒并转染了真核细胞,成功表达了hCG β-C3d融合蛋白.

  • 一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免疫学效果评价

    作者:徐岷田;马福宝;吴德林;陈秀丽;张明磊

    目的:评价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观察疫苗)应用于3~5月龄儿童的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赣榆县选择3~5月龄未接种过百自破联合疫苗的健康儿童进行现场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同类疫苗平行对照设计,将观察对象按3:2的比例随机接受观察疫苗和对照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基础免疫全程接种.在接种前后采集血清样本,采用抗PT-ELISA、抗FHA-ELISA方法分别检测抗百日咳毒素抗体和抗丝状血凝素抗体,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抗白喉和破伤风抗体.结果:受试者观察疫苗破伤风、白喉抗毒素阳转率分别为100.00%、98.05%;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丝状血凝素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99%、93.18%.4种抗体阳转率与对照疫苗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疫苗免后四种抗体GMT水平分别为4.398 5、0.882 5、36.000 0、43.500 0,显著高于免疫前(P<0.01).结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降低/消除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致瘤性的研究进展1

    作者:曾庆坛;阚科佳;齐昊喆;吴圣俊;张岚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即iPSC(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是指通过基因重新编排方法,对已成熟分化的细胞进行诱导,得到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SC,Embryonic Stem Cell)的多向分化潜能性细胞。随着iPSCs诱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为突破疾病的传统疗法提供了无限可能。而iPSC应用到临床基因治疗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标准化的检测,对其稳定性(stability)、均一性(consistency)、致瘤性(tumorigenicity)、毒性(toxicity)和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等指标进行详细的评估。其中,如何有效降低iPSC诱导分化中的致瘤性所产生的风险,提高iPSC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

  • HIV-1 p15(Gag)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抗体制备

    作者:柳发勇;刘朝奇;史继静;杨凡;余枫华;杨春秀;韩莉;任东明;韩钰

    目的:构建HIV-1 p15(Gag)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蛋白表达及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的方法扩增编码p15(Gag)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HIV-1 p15蛋白,分别用His抗体和HIV阳性血清做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免疫原性.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体滴度及其特异性.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p15(Gag)成功构建,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0 KD的p15(Gag)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正确.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强免疫特异性.结论:得到纯化的HIV-1 p15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检测自然状态下病毒蛋白p15(Gag),为进一步研究HIV-1奠定了实验基础.

  • HIV-1 gp160多表位嵌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作者:杨凡;刘朝奇;柳发勇;余枫华;杨春秀;韩莉;任东明;张伟;杨祖伟

    目的:HIV感染引起的AIDS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全球性疾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检验组合则被认为是HIV检测的"金标准".因此本实验构建gp160的抗原多表位融合基因及在原核系统的高表达,为HIV抗体测定提供特异、价廉的抗原.方法:选定HIV-1 gp160基因中三个片段包含较多抗原表位的区域,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的方法从HIV-1HXB2全基因扩增编码这三个片段的基因序列,通过质粒提取、酶切、测序方法鉴定基因片段的正确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测定融合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结果:构建的HIV-1 gp160多表位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基因序列正确,基因全长969bp.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为37 kDa,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应用western blot测定10例正常人和12例HIV/AIDS病人血浆显示HIV-1 gp160多表位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成功构建了高表达HIV-1 gp160多表位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纯化的融合蛋白有较强的抗原特异性.

1629 条记录 1/82 页 « 12345678...818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