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刘伦旭;许宁会;赵雍凡;周清华;刘颖;伍伫;杨俊杰;石应康

    目的:通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评价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微创意义.方法:总结2001.5~2002.5我院通过电视胸腔镜技术所行肺叶切除术30例.患者年龄6~66岁.良性病变14例,肺癌16例.行单肺叶切除28例,双肺叶切除2例,肺癌病例均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中辅助一7~9cm切口作为操作切口.结合内镜器械和常规器械解剖肺门结构及肺裂,推结器结扎肺血管,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术毕用0/4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结果:术中无中转大切口开胸,除1例术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轻,多数口服止痛药即可.术后恢复快,早第三天即户外活动.6例术后5天出院,23例术后7天出院,1例术后9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6天,较本院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常规9天出院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为微创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较普通开胸手术明显缩短.

  • 罗氏生化试剂用于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溯源性分析

    作者:刘小娟;黄亨建;李萍;徐克和;余霆;胥劲;叶艾竹;吴士吉

    目的:研究现用罗氏生化试剂系统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溯源性,即罗氏生化试剂系统与奥林巴斯试剂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EP9-A文件,每天取患者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试剂测定血清中常规14项生化指标,连续测定5天,记录检验结果,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并以美国CLIA'88对室间评估的允许误差为判断依据进行结果的判断.结果:两种试剂系统所测得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除了ALB的中、低浓度范围、UA、CK、BUN、ALT的低浓度范围以及CREA、ALP外,其余项目的一定浓度范围均可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罗氏试剂.结论:罗氏生化试剂系统在奥林巴斯仪器上使用,基本能得到具有临床意义一致的检测结果.

  •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重症肺部感染

    作者:范天勇;卢一平;王佳;杨宇如;王莉;康焰;薛欣盛;黄安华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0年4月至2000年4月收治的41例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在术后1月内9例,1~6月者22例,超过6月者10例.结果:病原学37例痰培养至少有一种致病菌生长,2例结核感染,12例霉菌感染,10例诊断CMV感染,4例未检测出病微生物.多数患者均采用二种以上不同的抗菌素,结合抗霉菌药、抗病毒药物或磺胺等药物治疗,治愈25例(61例),死亡16例(39%).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致病微生物仍以细菌、霉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占绝大部分,主张有低氧血症表现时及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移植后超过1月发生肺部感染者,若肾功正常,应尽早、尽量减低免疫抑制的使用,以利于控制感染.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 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研究

    作者:文世民;章淑芳;袁志;李光明;潘荣强

    目的:评价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84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2组(化放组与单放组),每组142例.放疗采用6MVX线外照,前2/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2Gy/次,共40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2次/天,1.5Gy/次,间隔6h,共9个治疗日照射27Gy,合计总剂量67Gy;化疗采用顺铂20mg静脉滴注dl-5)结果:化放组与单放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0.4%和73.2%、50.7%(P<0.05);3、4年生存率分别为48.5%、41.5%和40.8%、34.5%(P>0.05).结论: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毒性反应小.

  • 微创手术治疗中耳炎

    作者:秦学玲;郑虹;魏雪梅

    目的:探讨在耳内窥镜直视下,进行中耳微创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在耳内窥镜直视下,扩大小的鼓膜穿孔,清除中耳肉芽,清除胆脂瘤并加以冲洗和负压吸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54例,骨疡型6例,胆脂瘤型7例.结果:54例,单纯型中耳炎,治疗组30例中获得干耳28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24例中获得干耳9例有效率为37.5%;治疗组30例中,纯音听力检查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db者24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24例中音听力检查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db者4例,有效率为44.4%,骨疡型6例中获得干耳4例,胆脂瘤型7例中获得干耳6例.结论:使用耳内窥镜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加上冲洗和负压吸引治疗部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有效和可靠的.

  •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腘窝囊肿的价值

    作者:李永忠;陈红艳;邱逦;文晓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腘窝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腘窝囊肿声像图表现、手术发现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符合率98%.腘窝囊肿的声像图表现为:在腘窝区,腓肠肌与半膜肌之间探及大小不等的无回声肿块,其形态可为较规则的圆形、椭圆形或为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大多囊壁较薄,内壁较光滑,有的囊壁较厚,内壁毛糙,囊内大多为透声好的无回声,有的无回声内可见细弱回声或絮状回声;囊性肿块多为单房,少数可见线状分隔回声.结论:超声诊断腘窝囊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致医院感染的分析

    作者:丁波;严明生;刘家瑞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ESBLs菌的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K-B法进行.结果:在48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产ESBLs菌占28.13%(135/48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4.89%和35.34%,产ESBLs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P<0.01),本文尚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临床实验室细菌鉴定应常规进行ESBLs检测,将有助于控制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流行,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经皮穿刺置管椎管-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国平;黄思庆;游潮;易章超

    目的:介绍改良椎管-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皮穿刺置管椎管-腹腔分流治疗36例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结果,并与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法相比较.结果:脑积水控制35例,仅1例由于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高而出现分流管阻塞.结论:此分流方法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具有微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 眼眶炎性假瘤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何为民;罗清礼;曾继红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和组织病理学分类,为临床选择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的第一主诉主要是突眼和眶周肿块;好发的部位是泪腺区;临床主要拟诊为眼眶占位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有淋巴细胞浸润型、硬化型和混合型.手术切除后31例治愈,3例眶内容物剜出,20例复发,7例患者行两次手术.结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治疗对表现为眼眶占位病变者有利于清除病灶和明确诊断.

  • CO2激光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剂量的研究

    作者:邝韶景;刘世喜;秦学玲;闵小玲

    目的:探讨CO2激光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的剂量关系.方法:在对34例耳鼓膜行CO2激光造孔后观察其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鼓膜开放情况.结果:造孔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鼓膜于第21天开放率同造孔小于2.5mm的鼓膜差异显著(P<0.05).结论:造孔直径直接决定鼓膜开放时间的长短.

  • 5286份外科住院病历缺陷分析

    作者:汪勇;刘力克;卢豪

    目的:通过对医院病历质量的统计分析,探讨如何强化管理措施,为提高病历质量,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查某三甲医院外科(包括普外1、普外2、普外3、骨科、胸外、泌外、脑外和儿创8个科室)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5286份出院病历,按"三级特等医院手术科室住院病历评分标准"[1]评分后进行有关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该院甲级病历率为94.8%,其中2000、2001、2002年的甲级病历率分别为96.6%、96.2%及91.4%;普外1、普外2、普外3、骨科、儿创5个科室的病历质量有下降趋势;24个评分项目中以病程记录缺陷率高为68.5%(其中以2000年的缺陷率高,为70.6%),其后依次为体检、诊疗计划、病历封面、现病史、特检和化验、出院记录、内容和顺序,缺陷率分别为:36.1%、33.2%、31.1%、25.9%、24.5%、22.4%、19.1%.结论:各科室总的病历质量较好,但部分科室存在着较多问题,病历质量有下降趋势;该院作为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应加快建立和应用电子病历系统的步伐.

    关键词: 缺陷 病历 质量管理
  • 影响输卵管妊娠就诊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底志红;谢明月;徐永琴

    目的: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就诊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7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就诊方式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早就诊,早治疗可以降低手术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不同浓度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代谢的影响及胰岛素的协同损害作用

    作者:卢春燕;余敏;曾智

    目的:多年来对尿酸(UA)浓度增高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直存在争论.虽有证据表明高浓度UA对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局部缺血缺氧组织等有损害作用,但确切的机制尚未十分明了.本文通过检测不同浓度UA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脂质过氧化产物(H2O2、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UA在动脉粥样化(A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并观察高浓度胰岛素(Ins)对之有无协同损伤作用.结果:1.不同浓度UA对脂质过氧化代谢表现双向效应,低浓度可减弱,高浓度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并呈浓度依赖关系;高浓度增加TNF-α的分泌;2.Ins对于高浓度UA状态下的脂质过氧化具有协同损害作用,低浓度状态下作用不明显;3.未观察到Ins对TNF-α产生的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生理浓度下UA具有抗氧化效应,过高浓度则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和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可能参与AS的发生

  • 年龄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影响

    作者:刘锋;郑虹;郑芸;蒋涛

    目的:探讨在不同年龄段的平常成人中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变化.方法:对80例听力正常者(20~60岁)分四个年龄段分别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测量.结果:畸变产物的引出率100%,对不同年龄段畸变产物幅值比较发现在高频区域(2~6kHz)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结论:在临床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时应考虑年龄的因素.

  • 经阴道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龙;柳晓春;谢庆煌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我科2002年2月~2004年3月共有112例患者因子宫肌瘤而行全子宫切除,其中64例行TVH,48例行TLH,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相似.回顾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TLH组手术时间平均为(80.67±14.8)min,TVH组为(50±13.8)min;TLH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34±63.2)ml,TVH组为(80.0±33.81)ml;TLH组手术费平均为1800元,TVC组为525元;TL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1.3±5.63)hr,TVH组为(24.80±2.53)hr;术后3hr疼痛评分TLH组平均为(2.33±1.76)分,TVH组为(6.80±3.01)分;此4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疼痛评分、术后病率、术后高体温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纯性全子宫切除术,TV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费用、腹部创伤等方面明显优于TLH组.

  •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机体毒性研究

    作者:王雪;彭祖贵;况伟宏;王康林;陈勇军;黄明生;孙学礼

    目的:探讨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对机体的毒性.方法:设立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E),B、C、D、E组分别予MDMA5、15、20mg/kg;A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后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MDMA可损害内脏器官及大脑.结论:MDMA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 MDMA 机体毒性
  •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代小松;孙琦;袁红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L-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L-Selectin、ICAM-1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均与肝功能损害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均参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肝功能损害过程,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别是后者的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 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良性肿块微创切除术

    作者:彭玉兰;李宏江;苟菊香;马步云;陈红艳;庄华

    目的:超声引导下使用Mammotome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进行微创切除.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系统特殊的真空抽吸系统和旋切系统进行肿块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28例49个乳腺肿块被准确地完全切除,局部血肿4例,均自行吸收.结论:在超声高频探头声像图监控下,使用Mammotome进行乳腺肿块活检和切除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关键词: 超声 乳腺 肿块 Mammotome
  • 颞下小脑幕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胆脂瘤

    作者:苑玉清;游潮;刘翼;蔡博文;吴波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跨幕上下巨大胆脂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辅用神经内镜探查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常规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经神经内镜探查,19例(100%)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辅用内镜后7例(36.8%)全切除(囊内容+囊壁切除),11例(57.9%)次全切除(囊内容+1/2以上囊壁切除),1例(5.3%)部分残留(部分内容+部分囊壁);19例有症状的患者中,16例(94.7%)术后一周内症状即有缓解或恢复,2例(10.5%)无明显变化,1例(5.3%)术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一周内恢复.结论:经颞下-小脑幕入路是切除跨幕上下及环脑干周围巨大胆脂瘤的佳手术入路.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及成功率,且有利于神经功能保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LC术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附11例报告)

    作者:李全生;杜景平;张肇达;周总光;杨和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1ecystectomy,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均经开腹手术证实,其中6例残余胆囊,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行探察术中发现残余胆囊.所有病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胆囊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结论:严格把握LC的适应症和操作规范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 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及肾透析患者OX-LDL和AOC分析

    作者:李贵星;李萍;彭志英;李一松;高宝秀;罗通行;黄俊;唐书强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及肾透析后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及血液抗氧化状态的分析,探讨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液抗氧化状态的关系,寻找评价冠心病危险性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Ⅱ型糖尿病及肾透析患者各50例及50例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肾病人群的空腹血清.进行血脂及血液抗氧化状态分析.结果:冠心病组TG(1.39±0.34)mmol/L、Chol(4.58±0.92)mmol/L、HDL-C(1.26±0.36)mmol/L、LDL-C(2.64±0.46)mmol/L、ApoA1(1.59±0.37)g/L、ApoB100(0.87±0.27)g/L、OX-LDL(0.133±0.03)nmol/L、AOC(14.1±1.32)U/ml;Ⅱ型糖尿病组TG(1.48±0.51)mmol/L、Chol(4.57±1.10)mmol/L、HDL-C(1.42±0.44)mmol/L、LDL-C(2.69±0.83)mmol/L、ApoA1(1.65±0.47)g/L、ApoB100(0.84±0.21)g/L、OX-LDL(0.129±0.02)nmol/L、AOC(12.8±2.48)U/ml;肾透析后组TG(1.55±0.58)mmol/L、Chol(4.62±0.58)mmol/L、HDL-C(1.27±0.50)mmol/L、LDL-C(2.81±0.47)mmol/L、AopA1(1.62±0.48)g/L、ApoB100(0.87±0.28)g/L、OX-LDL(0.124±0.02)nmol/L、AOC(13.7±1.78)U/m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3±0.45)mmol/L,(4.74±0.64)mmol/L,(1.44±0.25)mmol/L,(2.87±0.65)mmol/L,(1.74±0.24)g/L,(0.88±0.25)g/L,(0.101±0.02)nmol/L,(19.7±1.50)U/ml.三组病例组间比较P均大于0.05,三组病例组同对照组比较,OX-LDL及AOC的P值小于0.05,其余均大于0.05.结论: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液抗氧化状态分析有望成为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更灵敏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杨志明;伍晓汀;何涛;达明绪;钱昆;罗婷

    目的: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对符合条件的无张力疝修补病人47名51例次,都采用MESH-PLUG材料修补;传统手术组48名腹股沟疝病人50例次,采用Bassini或Mc Vay法修补.两组随访6~54月.结果:无张力组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疝复发病例等同传统手术组比较具差异显著性(P<0.01).观察期内传统组4例复发后行无张力疝修补后治愈.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之传统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手术后恢复快、术后极少复发等多方面的优势.

  • 经动脉灌注健择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明;飞勇;杨银山;谭骅;孟芳;汪永平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动脉灌注健择(盐酸吉西它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方法:3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动脉灌注健择治疗,其中28例曾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后观察肿瘤改变情况及临床受益反应(CBR).结果:无CR病例,PR:13例(34.2%),NC:11例(30.6%),PD:12例(33.3%),2例无法评价.Kaplan-Meier法计算6个月累积生存率为66.7%.频数分布法计算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临床受益率为86.1%(与文献相比P<O.01).结论:对于初治或化疗无效的病人,动脉灌注健择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受益反应,并能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 分娩前后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

    作者:潘晓放;卢旨明;肖瑾;杜美蓉

    目的:估计孕期和产褥期抑郁的发生率,比较分娩前后抑郁分数的差异,了解两种抑郁自评量表筛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对427位妇女于妊娠34~36周和产后4~6周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EPDS的抑郁阳性率在孕期和产后分别为7.7%和7.3%,BDI为24.4%和19.9%;分娩前后抑郁分数的总体分布不同,孕期分数高于产后分数;EPDS与BDI对孕期和产褥期抑郁症状筛出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26和0.32.结论:孕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抑郁水平均高于产褥期,对孕期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孕期 产后 抑郁 EPDS BDI
  • 国产新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与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比较

    作者:羊裔明;侯梅;曾令源;叶乃瑶;牛挺;刘霆;张洪;任刚;潘明

    目的:验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简称华康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9例接受以顺铂为主化疗和39例接受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该药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华康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对预防强效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亦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但程度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华康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是安全和有效的.

  • 精索静脉曲张对精索静脉血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何学军;叶和松;佘绍逸;陈乐仲;麦芒;王鲁华;杨峰涛;洪汉业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对精索静脉血和外周血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2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精索静脉血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精索静脉曲张组与腹股沟斜疝组精索静脉血睾酮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外周血性激素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测定精索静脉血性激素水平并结合抑制素等指标,则能更准确地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 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和PTEN表达与肝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倪灿荣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sialyl Lewis-X,SLeX)和PTEN表达与肝细胞癌(HC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110例HCC组织中SLex PTEN蛋白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HCC中,SLeX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33.6%.SleX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高(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低(P<0.05);PTEN阳性表达的HCC转移率低(P<0.05)、分化程度和患者>5年生存率高(P<0.05).SLeX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r=-0.57,P<0.005).结论:SLeX和PTEN表达与HCC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和PTEN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参考指标.

  • 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雅毅;邢爱耘;刘淑芸

    目的:了解宫颈机能不全的特点,探讨影响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8年11月~200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机能不全患者10例(占分娩总数的6.67‰),手术成功率为50%.感染、手术孕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是其影响因素.结论:监控潜在的感染,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宫颈环扎术成功率.

  • 眶下管在上颌窦眶面上的解剖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卫华;周启珂;李鑫;马大军;王绪伦;王伦安

    目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眶下管在上颌窦眶面的位置,对行上颌窦根治术时避免损伤眶下神经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20具成人冠状面的头部标本及25具过眶下管后端的成人冠状面颅骨标本,测量眶下管距过内眦、外眦矢状轴的水平距离;眶下管下壁的厚度;尖牙窝距眶下管的平均距离;以及尖牙窝与眶下管各点的连线和过尖牙窝垂直轴夹角的大小.结果:眶下管距过内眦矢状轴的水平距离平均值为(21.8±0.8)mm;眶下管距过外眦矢状轴的水平距离平均值为(15.2±0.9)mm;眶下管下壁厚度的平均值为(0.52±0.26)mm;尖牙窝距眶下管距离的平均值为(26.4±8.9)mm;尖牙窝与眶下管各点连线和过尖牙窝垂直轴的夹角平均值为(15.3±3.8)°.结论:提出了行上颌窦刮除术时,避免损伤眶下管内眶下神经及血管的手术深度和角度的安全范围.

  • SLE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与Th1、Th2细胞因子偏移的研究

    作者:陈捷;王兰兰;刘瑾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根据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的表达情况.用微量反应板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IL-2及IL-6水平. 结果:SLE患者CD3+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CD4+T/CD8+T细胞比例倒置;血清IL-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介导免疫调节紊乱的主要因素,CD4+T/CD8+T细胞比例倒置,而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其Th1,Th2细胞功能也表现明显偏移,以Th2细胞亢进为主,产生大量Th2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调节反应,致B淋巴细胞活跃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同时,CD8+T细胞功能亢进,CTL细胞参与机体组织损伤,进一步导致免疫紊乱及免疫病理损伤加重.

  • 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张涛;游金辉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肝功能测定,并排除肝脏本身病变所致肝功能异常,以肝功能是否异常将477例甲亢患者分为两组,探讨甲亢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常见的异常指标是碱性磷酸酶(ALP)增高;甲亢性肝功能损害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可能性越大;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患者FT3明显高于无肝功能损害患者,TSH明显低于无肝功能损害患者;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其他甲亢合并症明显高于无肝功能损害患者.结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常见的异常指标是碱性磷酸酶增高,甲亢性肝功能损害与甲亢病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钊;姚裕家;李炜如;陈永秀;付雪梅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伴心肌损害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与HIE分度的相互关系,心肌损害与窒息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48h以内的血清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酶激酶)、CK-MB(肌酶激酶同功酶)、HBDH(a-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肌损害与窒息恢复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83例(83/165)患儿心电图出现改变,重度组改变分别大于轻、中度组,轻度组大于中度组.经方差分析显示:心肌酶中CK、CK-MB变化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12例(12/165)病人于出生后12h内出现心肌酶谱变化,而其中8例的酶谱变化出现于生后6h内.结论:心肌损害和窒息恢复时间密切相关,常规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对HIE伴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参考价值;生后12小时内即可监测心肌酶学变化.

  • "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成奇;刘敏;熊淑芳;韩梅;丁明甫;王晓红;易文远

    目的:观察"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按纳入标准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①腰椎牵引;②中频电疗法;③推拿按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腰托内含磁片和中药).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两周、四周分别进行疼痛及腰椎功能评估.所有结果均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较治疗前都有改善(P<0.05或P<0.001);但随时间推移试验组的疗效逐渐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或P<0.001).结论:"复康牌"药磁腰托疗法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因而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制和推广.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薛倩;周光耀;邹剑;刘亚峰;李昌林;蒋丽丽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喉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喉癌组织、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及4例非典型增生组织中VEGF及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分析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在喉上皮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分别为36.36%、50.00%、80.00%;2.19±3.22、17.83±8.10、59.13±24.82,差异显著(P<0.05).在喉癌组织中,低表达VEGF组与强表达组的MVD平均值分别为38.31±38.30、64.33±20.6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密切关系,VEGF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在喉癌的生长、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余刚;黄朝友;杨宇如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睾丸扭转2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早期误诊12例,经CDFI检查后,全部行睾丸切除术,1例术中证实非睾丸扭转.结论:睾丸扭转是青少年阴囊急症的常见病.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睾丸扭转
  • 266株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慧玉;何加宁;吴茜

    目的:了解我院急、慢性腹泻病人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4年腹泻病人大便中分离的266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常见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福氏志贺菌,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弗氏枸橼杆菌,慢性腹泻病人常见的是弗氏枸橼酸杆菌,其次是变形杆菌、亚利桑那菌和白色念珠菌.分离菌株中耐药性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33%~92%),对亚胺培南、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弗氏枸橼酸杆菌产AmpC酸占33%.结论:腹泻病人的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关键词: 腹泻 病原菌 耐药性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LPS致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袁粒星;刘小菁;高举;吴红斌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与LPS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下,LPS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点不同LPS浓度处理的HSC FN mRNA和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PS不仅短时间内即能上调HSC FNmRNA和CTGF mRNA表达,而且LPS与CTGF mRNA的表达量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恒定LPS作用浓度(1μg/ml)下,CTGF mRNA的表达水平随LPS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LPS作用24h-48 h后CTGF mRNA的表达水平高.结论:LPS是一个重要的致纤维化因素,可同时上调HSC的FNmRNA和CTGF mRNA表达.CTGF在LPS介导的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一例巨大肾积脓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作者:何鹃;汪琪;苏学儒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农民.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12年多,腹胀、双下肢水肿半月,于2002年6月4日入院.入科时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形体消瘦,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体温39℃、血压105/75mmHg、呼吸23次/分.

  • 微量泵静脉推注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作者:鲁建春;冷亚美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占周围静脉闭塞性疾病的95%左右,好发于髂股静脉.发病时肢体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血栓脱落致肺栓塞时可危及生命.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能够降低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工作能力.

  • 实施整体护理应重视护士的观察能力

    作者:何晓俐;刘建萍;解蓉

    人的一生从生、老、病、死全过程都离不开护理,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21世纪的今天,护理将更加重视人的健康,要求护士在医院、家庭、社区等均能为服务对象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集恢复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减少痛苦为一体的整体护理.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改进

    作者:殷小容;廖燕

    目的: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我科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改进,提高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新方法后,病人的口腔清洁度明显改善,P<0.005.结论:使用新方法后,可以减少口腔细菌定植,减少因口腔分泌物下移引起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俊英;余春华;付岚;何小燕

    肿瘤是一个人人惧怕的字眼,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依从性,而依从性之一就是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肿瘤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患者和家属备受疾病的折磨,心理反应脆弱,易激惹,对治疗的依从性欠佳[1],这就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提出了较大的工作挑战.

  • 对护理服务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作者:张琰

    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及行为是实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佳服务的关键.

  • 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作者:程华;许宁惠;胡雯

    听神经瘤起源于第八对颅神经--前庭神经鞘Schwann氏细胞,是有完整包膜的良性肿瘤.若能手术全切则治疗效果良好.但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非常困难,主要是由于肿瘤生长在桥小脑角区,内侧压迫推挤脑干(桥脑、中脑和延脑),内后是小脑,前内与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相连.

  • 65例急性心肌梗塞支架置入术的心理护理

    作者:牟庆云;李运凤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的心肌死亡,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或严重致残的直接原因[1].因此患病期间,患者常常会产生恐惧、焦虑、失望的病理心态.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支架置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尚未被患者及家属所了解,因而在开展中往往会加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各种病理心态.我院对2002年6月~2004年3月65例急性心肌梗塞支架置入术患者,针对病人的各种病理心态,制订相应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7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经验

    作者:印义琼;覃清梅

    对716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全部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和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51月,复发1例,复发率0.14%.发现腹内高压是导致成人腹股沟疝复发的重要因素,为有效降低无张力疝修补的复发率,术后应加强护理,必须注意防治腹内高压的发生.

  • T细胞免疫异常与骨髓衰竭

    作者:刘敏;刘霆

    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其疾病病程中常可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渐进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它们可能具有某些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免疫异常,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异常与这类疾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临床治疗中发现使用免疫抑制剂对这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细胞免疫异常、T细胞扩增的特性与骨髓衰竭发病的联系、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irizzi综合症的诊断及腹腔镜治疗

    作者:邓小凡;李波

    Mirizzi综合症是胆囊结石一种少见并发症,发病率低而认识不足,行胆囊切除术时容易损伤肝总管.本文就近年来外科医师在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和腹腔镜处理所做的努力作一综述.

  • GM-CSF在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孙蔚亮;余崇林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发展迅猛、危重.早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尤其肺组织易受损,约有60%~70%的SAP患者会出现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其中的20%左右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PDS),而ARDS是SAP旱期死亡的首要原因[1].

  • 急性胰腺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健雷;黄宗文

    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常见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可见于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动脉搭桥、器官移植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等许多病理状态,但发生SAP时肠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上述其他病变不完全相同.

  • 瘦素与TNF-α在妊高征中的作用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海波;尚立新

    妊高征(PIH)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它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研究表明约9.4%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PIH,但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瘦素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的调节能量代谢的物质,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现已证实胎盘也合成瘦素,可调节滋养细胞的分泌功能及胎盘血管的生成,与生殖及PIH等疾病密切相关.已知瘦素受体(LepR)与IL-6,TNF-α等受体有共享的130gp亚单位,它们结合于同一受体的不同位点,在功能上可能存在某种联系.现将瘦素及TNF-α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PIH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综述如下:

  • 低强度超声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林旭;黄富国

    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在骨折治疗中作用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加以总结.研究表明超声可通过三个方面促进骨折愈合;(1)机械刺激;(2)温热效应;(3)理化效应.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表明超声不仅可以明显加速骨折愈合过程,而且可以用在延迟愈合、不愈合骨折的治疗上.骨折治疗时低强度超声(LIUS)比高强度超声作用更明显,佳参数是30~50mW/cm2、200us、1MHz.

    关键词: 骨折 低强度超声
  • 恶性黑色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崔正军;岑瑛

    恶性黑色素瘤(恶黑)多发生于皮肤,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临床治疗很棘手,该疾病的治疗一直困扰着医生们[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恶黑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逐渐从单纯的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应用,为恶黑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作者:夏婷;李双庆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常和其他糖尿病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等共存.

  • 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现状评价

    作者:魏欣;谢晓东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好发位置.在出现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s)的患者中,药物治疗后近半数在5年内仍将出现脑卒中.Moufarrij等[1,2]两次分别随访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发现狭窄位于椎动脉远端和基底动脉较椎动脉起始部具有更高的卒中风险.新近出现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使药物难治性的症状性VBA狭窄患者有了更多选择.现就血管内介入治疗VBA狭窄的现状进行综述.

  • 脑内微透析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瑞春;刘翼;游潮

    1966年Bito[1]首次提出微透析技术,它能对局部组织细胞间液的生化代谢进行直接、动态地监测,及时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而目前其他生化研究方法如PET、电化学测试、磁共振色谱等,很难监测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近10年随着微透析探头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使脑细胞外物质代谢的研究迅速兴起,并随着床旁微透析技术的成熟,已经逐渐作为一种常规方法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和神经病加强监护治疗.在国外,由于多个实验和医学中心的合作,使脑内微透析技术和设备逐渐标准化,能与其它中心的数据相比较,提供的正常值可作为一种参考来评价病人微透析期间的变化.

  • ERCP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涛;王一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

  • 新山地明C2监测的原理和优越性

    作者:滕东海;卢一平

    自1983年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问世以来,器官移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早期统计资料表明,CsA的临床应用将肾移植的一年存活率由64%提高到了78%[1].但是CsA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效益的进一步发挥.为更好发挥CsA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其不良反应,近年来药学家和临床学家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了CsA的新剂型--微乳剂CsA-EM(Cyclosporine microemulsion)即新山地明(Neoral,NEO),并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改善其监测方法.本文就新山地明C2监测的原理和优越性作一综述.

  • COX-2选择性抑制剂用于围术期镇痛的现状及前景

    作者:余海;刘斌

    围术期有效镇痛改善手术病人的预后,这一观点已得到麻醉科医师和外科医师的认同.有效的围术期镇痛可使病人的器官生理功能快速恢复正常[1].临床上围术期镇痛的常用药物是阿片类药.然而,其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及延迟肛门排气)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也造成外科医生和病人的忧虑.

  • 中央角膜厚度与压平眼压的测量

    作者:栾春生;陈晓明

    压平眼压测量如Goldmann压平眼压测量,被认为是眼压测量的金标准,但有很多因素影响其精确度,如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等.CCT对眼压的影响目前已经得到公认,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李国平;游潮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是1993年WHO分类中的新类型,一般认为它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年轻人侧脑室和/或三脑室内的良性神经元肿瘤,预后较好,1982年首先被Hassoun等[1]报道并命名,光镜下的特点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很难区别,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超微结构检查才能确诊.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进展

    作者:蔡敬;毛庆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年随着神经外科学、神经放射影像学、神经放射介入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有了新的认识.

  • 核体的功能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黄纯兰;羊裔明

    对核体(nuclear body,NBs)功能的探索已持续了近40年,只是在近1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才根据这一结构域中的蛋白推论出其潜在的功能.

  • 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殿荣;邹晓毅

    癫痫是一组由大量神经元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短暂性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但各种癫痫发作的本质都是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过度同步放电,异常放电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将有关研究及成果综述于后.

  • 660-bp与MMTV相似的基因序列在人类乳腺癌中的研究

    作者:罗婷;张明鸣;吴纳;伍晓汀;吕青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发病,50万人死于此疾病.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更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虽然亚洲是乳腺癌低发区,但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正逐年上升,并且有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的趋势.迄今为止,关于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各种危险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也仍在探索中.在过去的30余年里,关于病毒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近年来在人类组织中发现了与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简称MMTV)相似的660-bp基因序列.为了更好的认识该基因序列,特将其在人类乳腺癌中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 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1%~2%,术后复发率为10%~20%,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表明鼻息肉存在局部微环境控制下的炎症反应,且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鼻息肉具特征的病理变化.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代表的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或活化机制,成为学者们探索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突破点.

  • 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动态

    作者:蒋立虹;段昌群;马志强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以下简称"先心病")是先天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因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多发病而受到医学界长期的研究.当今先心病的诊断与诊疗已取得满意的进展,医学工作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先心病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生机理的探讨上来.至1999年、先心病已从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四位死因上升为第一位死因.本文就有关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作一综述.

  •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陈晓荣;余建群;周翔平;杨志刚

    及早诊断冠状动脉疾患对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为重要.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疾患的较好方法,但有一定的创伤性及危险性,与检查有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分别是0.15%和1.5%[1].因此,许多学者曾致力于无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超声、MRI及传统的单层或双层螺旋CT的研究,结果尚不甚满意.电子束CT在冠状动脉疾患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其空间分辨率较差[2],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使用.1998年以来,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的改进,由四层、八层至今天的十六层,扫描层厚越来越薄、速度越来越快,方使冠状动脉成像效果越来越好,在临床应用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对其加以综述.

  • 妊娠期妇女缺铁对胎儿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邹翠兰;岳本明;刘兴会

    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依赖脐带从母体吸收营养.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母体和胎儿营养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如果母体营养不足这种平衡就被破坏.且二者之间存在生理性竞争.妊娠时母体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母儿营养分配.母体营养严重不足时,母体营养供应就优先.母体轻或中度营养不足时胎儿营养就优先[1].

  •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杨小蓉;廖兰;张燕

    手术室工作繁重、紧张、无规律,存在大量不利于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的生理、心理、生物、理化、社会因素,防护不当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 injuries,OI).2001年9月上海第一届国际护理管理会议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王春生)谈今后护理管理工作方向时将医护人员的劳动防护问题又一次列入议题[1].为了增进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以及进一步研究手术室护士的防护问题,现将国内外OI新进展情况综述如下,希望能对更进一步的研究和防护有所启迪.

  • 膳食纤维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作者:杨纲;伍晓汀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作为一种特殊营养物质在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始于1979年,Frank等在给危重烧伤病人使用了欧车前亲水胶质(psyllium hydrophilic mucilloid)后,成功缓解了病人接受肠内营养后出现的腹泻症状.随着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对DF的深入研究,DF及其酵解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在人体内吸收、代澍和生理作用得到进一步阐明,证明肠内营养(EN)制剂中加入DF后,可调节肠功能、维护肠粘膜屏障、控制血糖等.多数作者已认为DF应作为EN中一种必需成分.当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供临床营养治疗选择.本文拟就膳食纤维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睾酮补充治疗新进展

    作者:舒德芬;陈永华;董碧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对非生育年龄人群的预测中指出,到2025年大于65岁的老人将达到15%.目前我国已跨入了老龄社会,中老年男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总睾酮以及生物活性睾酮水平显著降低,50岁以后雄激素的分泌明显下降,尤其70岁以后降到低水平[1].

  •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涛;田聆;魏于全;赵菊梅;梁传余

    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组重要的应激蛋白(SP),在正常状态下有少量表达,应激状态下则明显提高.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HSP-肽复合物携带有多个T细胞表位,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APC)上的受体结合而内化,经MHC-I类途径激活特异性CTL和记忆性T细胞,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反应,产生针对某种肿瘤内所有肿瘤细胞杀伤的效力,从而解决肿瘤抗原调变、很难鉴定来自病人自身癌组织的特异性抗原等问题.HSP-肽复合物作为疫苗用于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央;李涛

    目的:探讨特定人群结素试验的强阳性率与肺结核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4708名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PPD试验,72小时后观察结果,对结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拍片.结果:检查4708人,结素试验强阳性者181人,强阳性率3.84%,发现结核病人4人,患病率0.085%,结素试验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66%,明显大于结素试验非强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0.022%,同时在强阳性者中发现肺炎病人27人,患病率为14.92%.利用四格表资料相关分析分别求出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的相关系数r1=0.1079,与肺炎的相关系数r2=0.3465.结论:在成人中,结素试验强阳性与肺结核、肺炎均存在着低度正相关关系.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平;郑虹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伪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96耳耳外伤患者进行了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测.结果:发现至少有40耳(41.67%)的受检者有伪聋现象.结论:TEOAE技术对伪聋有识别作用.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分析

    作者:徐建国;游潮;蔡博文

    目的:全面而系统的分析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作出适当的分类.方法:统计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从1998年8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105例,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下丘脑受损、垂体功能低下、视力视野障碍和其他症状.结果:下丘脑损害后并发症复杂,发生率为80%,包括激素水平异常、尿崩症、体温失调、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昼夜节律失调、呼吸节律紊乱、血糖增高、食欲异常、精神异常、循环衰竭、急性肺水肿;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47.62%;术后视力减弱或加重的有13.33%.其他还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鼻漏、癫痫等.结论:颅咽管瘤是富于挑战性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手术要求高,可结合多种治疗手段.

  • 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体会

    作者:杨开勇;黄松;李明秋;刘子彪

    目的:分析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采用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肿瘤的17例病人的手术、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例病例,3例为脊膜瘤,14例为鞘膜瘤.颈部3例,胸部8例,腰部6例,颈部3例中有1例为哑铃型,胸、腰部有3例为多发性.除颈部哑铃型肿瘤椎管外残留部分肿瘤,其他16例均全部切除肿瘤,没有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废损,没有脊柱畸形、腰背疼痛等症状出现.结论: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具有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也有暴露受限的缺点,适用于椎管内脊髓外肿瘤、且肿瘤大部分偏向椎管一侧患者.

  • 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中体、肺循环的变化

    作者:龙永富;师红林;唐天云;李德亮;宁杰

    目的:探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10例成人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病人,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术前、无肝期前10min、无肝期5min、无肝期1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前10min、新肝期5min、新肝期10min、新肝期30min和术毕10个时期体、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值相比,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在无肝期5min下降(P<0.05),在新肝期5min明显下降(P<0.01);肺循环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在新肝期10min明显增高(P<0.01);CO和CI在新肝期10min有一定增加(P<0.05);体循环阻力(SVR)在新肝期前增高,在新肝期5min降低(P<0.05);肺循环阻力(PVR)在无肝期5min和新肝期5min明显增高(P<0.01);心率(HR)在无肝期5min增快(P<0.05),在新肝期5min明显增快(P<0.01).结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血液动力学比较稳定,但新肝期初始和新肝早期仍有明显的体、肺循环参数变化.

  • 激光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

    作者:陈传真;何志洪

    激光在烧伤外科临床应用表明,激光切痂较常规外科手术有明显优点,尤其在减少出血方面.

    关键词: 激光 烧伤 切痂
  • 外伤性脾破裂2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勇;张肇达;李建水;李敬东;魏永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腹腔诊断性穿刺155例,阳性130例;B超158例,阳性149例;CT40例,阳性26例.保守治疗17例,脾切除181例,术中压迫止血保脾1例,脾修补8例,脾移植7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应注意无外伤史的病例及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治疗应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根据各种具体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 脾破裂 外伤 诊治
  • 红豆杉(紫杉醇复合胶囊)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

    作者:姚彪;罗秀玲;周鸣

    目的:观察红豆杉胶囊(紫杉醇复合胶囊)联合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红豆杉胶囊2粒(0.6g)口服,每日三次,第1~21天,EP方案(顺铂30mg/m2 iv第1~3天,足叶乙甙80mg/m2 iv第1~5天),4周为一周期,共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NC)10例,进展(PD)4例,有效率41.67%.结论:红豆杉胶囊联合E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副反应小,可耐受.

  • 45例急性肾衰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静;马行一;何联勇;曾德华;蒋中兰

    目的: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探讨AR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5例ARF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ARF死亡的病因主要是肾性因素,其次为肾前性因素,无肾后性因素.直接死亡原因前三位依次为多系统器官衰竭(MOSF)、高钾血症和严重肺部感染.57.78%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76.6%的患者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结论:ARF治疗重点为早期明确诊断,去除病因,积极抗感染,防治MOSF,尽早进行透析疗法是有效的措施,对合并MOFS好进行床旁CRRT.

  • 深刺舌三针为主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永玲;何竟

    目的:观察深刺舌三针为主对脑外伤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舌三针为主穴,采取强刺激手法,辅以头部语言区,配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30例,与同期住院单纯药物治疗的30例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作对照,并进行疗程后的疗效比较和显效时间比较.结果:舌三针组显效时间4±2.4天,显效率为83%,药物组显效时间8.7±1.1天,显效率为23%.两组比较,显效率χ2=19.35,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显效时间u=5.28,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深刺舌三针为主对脑外伤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术后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宇;张正

    目的:分析术后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残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治疗价值,并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118例经胆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的住院病人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18例病人中108例治愈,治愈率9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是目前有效的措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住院观察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能及时发现、合理处理并发症,提高疗效.

  • 阴茎折断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报告)

    作者:余刚;杨宇如;吴建臣

    目的:提高阴茎折断诊治水平.方法:回顾阴茎折断1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9例采用冠状沟近侧环行切口,1例采用纵行小切口行阴茎血肿清除加白膜修补术.随访 6月到5年.1例阴茎有小硬结,9例阴茎无弯曲、硬结,性功能正常.结论:阴茎折断手术疗效满意,应尽早手术治疗.

    关键词: 阴茎 折断 损伤
  • 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赵渝屏

    目的:探讨引起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本院1995.1~2003.12期间收治的58例复发性脑梗塞与同期收治的96例初发性脑梗塞的资料.结果:复发性脑梗塞的发生常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复发性脑梗塞组的平均危险因素达3.47种,而初发性脑梗塞组的平均危险因素为2.34种(P<0.001).其中,在复发性脑梗塞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38例,65.5%),吸烟(35例,60.3%),近期感染(31例,53.4%),高脂血症(27例,46.9%),糖尿病(26例,44.8%).而尤其以高血压,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舒张压增高为著,复发组的舒张压平均高于初发组17mmHg,(P<0.01);复发组的痊愈率、好转率明显低于初发组,而病死率显著高于初发组,两组之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复发性脑梗塞的发生常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与脑梗塞复发关系较密切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近期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积极预防、治疗有关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上述几种因素将有利于降低脑梗塞的复发,改善病人的预后.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王文贤;张镜芳;罗沙

    目的:探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过程和处理.方法: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5例(室间隔完整1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术前8例行经皮球囊房间隔造口术,16例持续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7例术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药物选择芬太尼、哌库溴铵、氯胺酮、少量异丙酚及异氟醚.全组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大动脉调转及冠状动脉移植术,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7例短暂深低温停循环.术中监测心电图、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压、体温、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血球压积、血糖、电解质等.主动脉开放后给予多巴胺、肾上腺素、米力农、异丙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麻醉平稳,6例由于重度低心排,不能脱机,术中死亡;3例由于重度低心排、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术后4h~13d死亡;2例由于呼吸心跳骤停、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术后6~32d死亡;1例由于心律失常术后7h死亡;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是目前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较为理想的术式,新生儿期是手术的佳时期.围术期处理需要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维持肺-体循环血管阻力平衡.

  • 小骨窗开颅并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14例分析

    作者:何东升;赵强;王德全;邓增赋;李俊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并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经出血侧颞部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脑室内血肿并脑室尿激酶灌注外引流,7天拔管后行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全脑室铸型病人14例.结果:14例中4例恢复日常生活,3例部分自理生活,3例偏瘫,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死亡率为21.4%,低于30%~60%的传统手术死亡率.结论:小骨窗开颅并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全脑室铸型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脑室铸型 手术 预后
  • 184例住院癫痫病人的分析

    作者:邹晓毅;张志军

    目的:探讨住院癫痫患者的年龄结构、病因、发作类型、抗癫药使用情况及疗效.方法:对184例因癫痫发作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岁以下的住院癫痫患者约占60%.患者病因以脑血管病(20.65%)、颅感染(20.11%)为主,另有34.24%的患者原因不明.患者的发作类型主要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其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入院后联合使用二种以上抗痫药者占78.26%,所用多的抗痫药物为卡马西平.至出院时,发作完全控制者占14.67%,控制欠佳者40.22%.结论:住院癫痫病人以青少年为主,常见的病因为颅内感染和脑血管病,治疗中联合用药多见.今后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疗效.

  • ITP病人血小板计数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曾素根;贾永前;朱新勤;郭曼英;李倚;左永太

    目的:探讨实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血小板计数的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在(1~20)×109/L(治疗前)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计数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较好,r=0.98,而电阻抗法与手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也较差,r=0.78.血小板在54~136×109/L(治疗有效)组,虽然三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与手工方法的相关性较电阻抗法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80.结论:对ITP病人标本,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法计数血小板,较电阻抗法准确.

  • 血清5'-核苷酸酶及相关生化指标在肝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罗通行;李萍;高宝秀;黄俊;叶明

    目的:探讨血清5'-NT及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在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炎组186例、健康对照组38例血清5'-核苷酸酶及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等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炎组病人血清5'-NT活性水平升高明显,特别是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中的异常升高率分别达到92.1%、100%.其它肝功能生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从不同方面反映肝炎患者的肝脏病变.结论:5'-NT是各型肝炎诊断的一项较敏感的生化指标;多项生化项目联合分析,可提高肝炎实验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35例心脏刀刺伤的诊治

    作者:杨绪全;汪翼;张永恒

    目的:探讨心脏刀刺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5例心脏刀刺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生理指数(PI)、胸部穿透伤指数(PTTI)、心脏穿透伤指数(PCTI)进行评分,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评分的差异,以及院前时间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死亡3例,痊愈32例,创伤评分在生存者与死亡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重伤者院前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分组中PI越高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心脏刀刺伤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缩短院前时间及紧急剖胸手术.

  • 对冲性颅脑损伤迟发血肿的预见与处理

    作者:邓增赋;赵强;何东升;王德全;攀(日韦);李俊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4年4月收治的对冲性颅脑损伤出现迟发血肿42例.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挫伤,5例为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余2例正常.因迟发性血肿行手术治疗30例,死亡6例.结论:在对冲性颅脑损伤中,脑挫伤是发生迟发性血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与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急性单纯性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脑梗塞15例

    作者:王德全;赵强;何东升;邓增赋;樊伟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脑梗塞的机理,提出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5例手术后并发有脑梗塞的硬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8.3%,治疗结果良好5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是预防的关键,而术后适时复查CT,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 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中苏;王继瑞;张松华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用4mv-x体外照射,1.8~2.0GY/d,每周5次,DT:60~68GY.放疗第1~5天及29~33天,每天静脉滴注5-Fu750mg/m2,DDP:20mg/m2.放疗开始即口服回生口服液,每次1支(10ml),一日三次,至放疗结束后4周.对照组:仅做同步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免疫功能增加,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疗效,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二年生存率两组相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能有效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提高一、二年生存率.

  • 620例抗感冒药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管玫;陈泽莲;潘晓鸥;唐尧;扬洋

    目的:探索抗感冒药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评价其应用安全性.方法:以<中国药学文摘>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10年发表的有关抗感冒药的ADR文摘为线索检索原刊文献,收集资料,按设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抗感冒药所致ADR42种620例,涉及146篇文献38种抗感冒药.主要表现为:血尿394例,消化道出血48例,过敏反应48例,死亡4例.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下:共512例.结论:抗感冒药有其各自对应的适应症,在选用时应该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对应药物,使用过程中避免联合、长期和超剂量用药,否则产生的ADR可引起严重器官损害甚至死亡.

  • 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尹维佳;吕晓菊;陈敏;王志芬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防治该菌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对分离出的122株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天数、糖尿病、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为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 1.03、23.21、16.12、8.16,95%CI均大于1;耐药性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对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预防医院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

  • 5例皮质旁骨肉瘤的X线表现

    作者:张志荣

    皮质旁骨肉瘤是一种原发性低恶性骨肿瘤,起源于皮质旁成骨结缔组织,临床少见.我院1978年12月~200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皮质旁骨肉瘤5例.本文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其X线表现.

  • 去骨瓣减压同期行颅骨缺损整复术(附15例报告)

    作者:唐文华;韩小坤;袁晓东;黄晓明;梁隆彬;徐敏

    颅脑外伤手术在清除颅内血肿及破碎之无生机脑组织或同时作内减压后仍有严重颅内高压,脑组织向外膨出,硬膜或骨瓣复位困难时,为扩大容积降低颅内压,常需行去骨瓣减压,所致颅骨缺损需术后3~6月行二期修补.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在15例颅脑外伤病员行去骨瓣减压时,用自体颅骨碎片行同期颅骨缺损整复,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毅滨;郭有学;刘德贵;朱木林

    新近一些研究已经证明,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3].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心脑血管病事件实际上是血管病变的结果[2].

  • 超声引导小儿肾脏自动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红;杨太珠;陶于洪

    小儿肾脏疾病分类复杂,肾活检对提高肾病的诊断和了解肾病的发病机理,判断病变进展及预后以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儿年龄小,不合作,肾脏体积小,活动度大等特点,要求超声定位快速、准确.本文旨在总结62例超声引导下小儿肾脏自动活检术的方法,报告如下.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波;王靖华

    子宫内膜癌多发于年龄较大的更年期或绝经后的妇女,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45岁时称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其发生相对少见.近年来,伴随着妇女的高龄化,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年轻化.现在虽己确认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但年轻妇女的子宫内膜癌病因尚不明确,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我院1995.9~2000.9五年间共诊断子宫内膜癌240例,45岁以下者11例,占4.6%.本文就此11例年龄小于45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 咳嗽变异型哮喘28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李兰;向永;李运璧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占第一位,是一种隐匿性哮喘,唯一症状是发作性干咳.临床以长期咳嗽为主要特点,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将我院1999年以来确诊的CVA,曾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8例报告如下.

  • 结肠黑变病53例分析

    作者:叶润生;吴浩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指结肠粘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粘膜色素沉着病变.1857年Virchow早将结肠粘膜的黑色素沉着现象命名为MC.现将我院于2000年5月~2003年4月结肠镜检查发现的53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并对本组资料的病因进行分析.

  • 小儿胃镜检查时的麻醉处理

    作者:徐宏伟;杨邦祥;肖红;刘慧

    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直观了解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病变.成人一般可忍受胃镜检查所带来的痛苦,但小儿却不能配合检查,因此,需要麻醉医师协助.但胃镜检查多在手术室外进行,由于缺乏麻醉器械,给麻醉医师施行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患儿的安全和检查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我院近一年来所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4例小儿胃镜麻醉经验介绍给大家.

  • 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经验

    作者:张明仪;付子俊

    十二指肠损伤相对少见,仅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病情复杂,合并伤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达到3%~50%.所以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损伤,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重要.作者工作过的医院从1978年~2002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23例,现将其处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 尼莫地平防治创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意义

    作者:庞采明

    尼莫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由于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大大地减少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作者回顾了我科的2001年、2002两年中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表明预防性使用尼莫地平,可收到更加确切的效果.

  • 双环切口乳头乳晕真皮帽手术治疗乳房松垂并乳腺囊性增生病9例

    作者:田福年

    作者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双环切口保留乳头皮下乳腺切除,乳房松垂皮肤提紧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9例,取得良好治疗及保容效果报告如下:

  • B超诊断胎儿消化道畸形4例分析

    作者:马文敏;卢强;周琛云;庄华;郎诗民

    我们回顾性的分析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及尸解证实的4例胎儿消化道畸形,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胎儿消化道梗阻病变作出早期诊断的能力.

  • 单肺通气中单腔双囊管和传统双腔管的比较

    作者:姜华;王维强;马性觉

    为了比较单腔双囊管和传统双腔管在单肺通气中的优劣,我科于2002年1月到2003年3月共收集了34例接受肺部或食道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单腔双囊管组(Univent组)和传统双腔管组(DLT组).

  • EtCO2监测在单腔双囊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明星

    使用EtCO2监测技术判断单腔双囊管(UNIVENT管)堵塞管的准确位置,尚未见国内文献报告.我科采用此项技术,用于判断支气管堵塞管的正确位置,实施单肺通气30例,获得成功.现将方法介绍于后.

  • 新鲜全血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质控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粟军;陆小军;彭志勇;左永太;曾素根;彭黎明

    近年来,高科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使得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操作简便、测定快捷,计数结果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成为各大、中型医院临床实验室的主要检测手段.由于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厂家使用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使得测定结果及参考范围有所差异;同时,在国内、外众多的大、中型医院中,同一实验室拥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致使在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分析,可能出现测定值的偏差,给评估和解释结果以及给临床上依赖实验室数据动态监测带来困难.

  •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李运福;刘斌;张兰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是困难气管锸管,轻则可造成咽喉损伤、声带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重则导致插管失败、严重缺氧等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院在过去的2年内对困难气管插营病人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泌尿系统后腹腔镜手术配合20例

    作者:李蓉;黄文霞;范天勇

    后腹腔镜手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与开放手术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更有优势,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经后腹腔镜途径使用超声刀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4例和肾上腺腺瘤切除术6例.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 运用神经卡压理论诊治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先勇

    神经卡压理论,是指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卡压.一处不甚严重卡压在临床上体征也许不重,甚至无临床体征.但是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类似卡压,在临床上体征却非常重.

  • 海洛因依赖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马洪兵;米绪华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未婚,因吸食海洛因昏迷无尿7天入院.3年前开始间断吸海洛因,7天前吸海洛因后突发昏迷,12小时后被他人发现急送当地医院.入院查体发现左额面部挫伤,左下肢肿胀,压痛,无尿,肾功示BUN26.42mmol/L,Cr 590umol/L,作头部CT,骨盆下肢X片未见异常,B超示双肾皮质回音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左下肢血管彩超见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诊为"海洛因成瘾伴急性肾功衰",于当地透析4次,意识逐渐恢复,但尿少无改善,每日小便不足100ml,左下肢肿胀疼痛加重,几天后转入我院.

  •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小玲

    眼睑外伤常伴有泪小管断裂,泪液主要通过下泪小管引流,故下泪小管的功能尤其重要,断裂后如不及时修复吻合,可能造成终生溢泪.我院1999~2003年共收治下泪小管断裂患者20例,效果很好,报道如下:

  •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成型设计思路与方法

    作者:李健;潘晓鸥;唐尧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是采用适当经济的方法,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的一类制剂,这类制剂包括了汤剂、合剂(单剂量表示为口服液)、糖浆剂、煎剂等以水为溶剂的浸出药剂和以乙醇为溶剂的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等.成型设计应该算是后序设计,应着重从制剂处方设计和成型工艺设计两个方面入手考虑.

  •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附2例报告)

    作者:李宇;郑虹

    腺样囊性癌常发生于口腔大小涎腺及呼吸道粘膜腺体.原发于外耳道的腺样囊性癌临床上较为少见,据Stell[1]报道发生于外耳道者仅占腺样囊性癌的1.5%.2001年至2002年4月我院收治了两例,现报道如下.

  • 奈特尔氏西地西菌肺部感染1例

    作者:王甫忠;高燕渝;吕晓菊

    西地西菌属(Cedecea spp.)为杆状细胞,大小为0.5~0.6μm×1~2μm,符合场杆菌科一般属的特征,大多数菌株能运动,兼性厌氧.可以从呼吸道、血液标本分离得到[1~3].2002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收治了一例Cedecea neteri(奈特尔西地西菌)所致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现在报道如下.

  • 睾丸血管瘤1例

    作者:敖金文;刘成洪;王佳

    血管瘤是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为特点的大量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组成的病变,好发于婴儿和儿童,多见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发生于内脏者以肝脏居多,发生于睾丸附睾者极为罕见,笔者检索了近20年的中文期刊以及近10年的英文期刊,未见1例报道.

  • 足月妊娠合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作者:庞厚清;游泳;郑莹;李开明

    患者女,24岁,G2P1,因停经39+6周,心累气紧3月,规律性腹胀痛7小时入院.孕早中期无特殊不适,未定期产前检查.近3月出现活动后心累气紧,夜间可以平卧,无呼吸困难.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史.4年前在外院足月顺娩一活婴,孕期及分娩经过顺利.

  • 左肝巨大血管瘤由胃左动脉供血1例

    作者:贺庆

    患者,男,49岁,因发现"肝脏多发占位"1月入院.查体:无特殊.肿瘤标志物:AFP3.75ng/ml、CEA0.99μg/ml,血常规WBC5.26×109/L,N0.64 HGB149g/L,出凝血时间PT13.5S,APTT39.9S,肝功TB36μm/L DB9.6μm/L AST27IU/L,ALT39IU/L;心电图未见异常,MRI肝左外段(7×7cm),右后上段实性占位,有强化,系血管瘤改变.

  • 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合并急性视神经炎1例

    作者:汪雪雁;游泳;熊炬

    1 临床资料:患者25岁,因停经34+2周,头痛2天,失明4小时入院.G2P0+1,正规产前检查,基础血压100/70mmHg,孕期血压正常.2天前出现间歇性头痛,入院前4小时患者起床时发现双目失明,于华西医院急诊,血压140/100mmHg,眼科检查:双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不清,色红,不隆起,动脉轻度痉挛,视网膜无出血、渗出及水肿,诊断为双眼急性视神经炎.考虑合并妊娠转入我院.

  • Plummer-Vinson综合征1例误诊为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

    作者:左华

    黄泽慧,女,43岁,职员,平时性格较内向,社交少.每次生病较紧张,否认慢性胃、食道疾患、糖尿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史.以反复间断、非进行性的吞咽不适为主要表现(主要为咽异物感,偶吞咽困难)达5年,于多家医院反复胃镜检查,胃食道正常.头颅CT、血、尿糖正常,诊断为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

  • 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作者:姜涛;王平

    患者女,38岁,G6P+51,因腰骶部坠胀2月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痛经.17年前行剖宫产一次,末次人流于7年前.妇科查体: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好,右宫角处可扪及一直径约4厘米的包块突出.子宫后方偏右侧可扪及直径8cm囊性包块,边界清,表面光滑,欠活动.B超示:子宫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 阴道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张仕田;李清丽;赵霞

    患者,女,61岁,因"尿痛30+天,阴道流血20+天,发现阴道占位20+天"入院.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困难,便时有刺痛感,20+天前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色红,味臭,当地医院就诊发现阴道占位,活检示"低分化腺癌".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味臭,阴道右侧下段触及一约3cm×3cm大小白色质硬占位,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破溃,宫颈肥大,质脆,中糜,穹隆消失,子宫后位,已萎缩,无压痛,右侧宫旁组织增厚,双附件未及异常.

  • 小脑后下动脉瘤突入四脑室及脑干1例

    作者:易敏;刘俐;游潮

    自1927年脑血管造影术应用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认识逐渐深入.近20年来,随着DSA等显像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大大提高,但以前循环多见,小脑后下动脉瘤少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报告如下:

  • 损伤诱发胃溃疡出血死亡1例

    作者:陈伟杰;幸宇;张夔鸣;廖志钢

    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处危重疾病时胃粘膜受损出血较常见,但轻度损伤后胃粘膜病变致诱发胃溃疡大出血死亡者罕见,现报道一例.

  • 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监护作用

    作者:杨太珠;郭文琪;罗红;扬帆

    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不仅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产前胎儿生长发育评估以及产前诊断,近些年来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的经阴道宫腔手术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几年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介入性超声监护的832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 支气管镜下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晓康;朱辉;曾利江;张海

    目的:研讨支气管镜(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下同)下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826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取钳检和刷检不同病理取材方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钳检与刷检的阳性率分别为81.2%与67.6%,两者联合为88.5%.病理取材阳性率与肺癌的镜下形态类型有关.结论:支气管镜下联合病理取材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道返流疾病

    作者:谢自茂;陈德蓉;戴燕;刘宗琼;周总光

    目前,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已成为常用的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nux disease,GERD)治疗的有效术式.自1956年Nissen首先报告这种手术方法以来,胃底折叠技术有了很多改进,其中重要的是用微创技术来完成这种手术,是Dallemagne l991年首先描述了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

  • 肩颈联合架面模与单纯头架面模的比较

    作者:钟仁明;陈林;安卫军;蒋晓芹;徐庆丰

    放疗技术在新世纪得到快速发展,等中心放、放静态MLC、3维适形放疗(3D-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x-刀、γ-刀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有赖于体位固定技术.

  • 三七三醇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胡晓松;周德明;周东;杨开明;梅妍;周鸿鹰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以及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ACO)2h、不同再灌注时间段(3d、7d、14d、28d)的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模型.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和Brdu/Nestin免疫双标记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3、7、14、28d时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4d细胞增殖水平达到峰值,至再灌注28d细胞增殖水平已明显回落,但仍较正常水平高.PTS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再灌注后7d~28d均较相同时间段对照组增强(P<0.05).再灌注7、14d,PTS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比例高于N.S 组(P<0.05).结论:PTS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增殖水平.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赵娜;董碧蓉;须晋;吴泰相;刘关键

    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的由SARS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在其爆发期间(2002.11~2003.5),我国启动了紧急研究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本系统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中西医结合(ICWA)治疗SARS的疗效.检索:我们对MEDLINE、EMBASE与CMD进行了电子检索,同时手检了相关的杂志、会议资料与网络上的信息.纳入标准:纳入文章均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干预措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独西医治疗相比较.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于研究人群、干预方式与结果的详细资料,评价者独立地进行分析评价.对于研究中的相似数据,我们进行了meta分析.主要结果:我们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812位患者.但这些研究质量普遍不高.Meta分析表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患者,在以下方面有明显改善:死亡率(OR0.32 95%CI0.14~0.71),退热时间(WMD-1.17,95%CI-1.83~-0.50),症状缓解时间(WMD-1.47,95%CI-1.96~-0.98)以及炎症吸收例数(WMD1.63,95%CI0.95~2.80).同时显示在恢复期患者症状积分(WMD-1.25,95%CI-2.71~0.21)与平均炎症吸收时间(WMD0.63,95%CI-1.33~2.59)上无明显差异.总结:本系统评价提示,ICWM用于治疗SARS患者可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缩短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促进炎症吸收.但是支持该结果的证据很弱.

  •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内科治疗证据

    作者:关璐;田浩明

    目的:评价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几种内科治疗手段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和Cochrane Database,以内科治疗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Meta分析为基础,加以综述.结果:检索到13项结果,共评估了西洛他唑,己酮可可碱,抗血小板药物,运动疗法,以及控制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对治疗伴或不伴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有效性.结论:西洛他唑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间歇性跛行, 阿司匹林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有一级预防作用, 己酮可可碱和运动治疗可增加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行走能力,控制危险因素(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和戒烟)对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