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生菌的5个条件

    作者:宋颖

    益生菌,它不是一种菌,它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定植于人体的肠道,可以调节肠道功能、帮助营养物质吸收、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等作用.乳酸菌属于益生菌,它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生长的细菌.在食品发酵过程将原料中的糖转变为乳酸的细菌.乳酸菌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肠道乳酸菌与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抑制病原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改善血脂、抗高血压等作用.活力C菌,它来自丹麦,全称叫做LCP-37,是活性干酪乳杆菌的一种.促进人体肠道消化吸收及通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改善均有显著的效果.

  • 062 丁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耿珊珊;蔡东联

    丁酸是食物纤维在结肠腔内经微生物酵解生成的短链脂肪酸,是结肠黏膜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对于维持细胞的分化和结肠上皮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众多体内外实验表明,丁酸可抑制癌细胞株的生长,促进癌细胞的分化,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本文综述了丁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抗性淀粉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何梅;洪洁;杨月欣;沈湘;边立华

    目的观察抗性淀粉(RS)及其不同类型的摄入对大鼠肠道常见茵群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喂以不合RS的饲料、含6%二型抗性淀粉(RS2)、含12%RS2和含6%三型抗性淀粉(RS3)饲料4周.收集大鼠实验前后的粪便,检测其pH值和5种常见茵群(大肠杆菌、拟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分布.饲养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盲肠内容物,检测其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RS2和RS3均可明显增加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茵落数(P<0.05),显著减少肠球茵落数(P<0.05);盲肠内容物的SCFA随RS2摄入增加而增加,12%RS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也高于6%RS2组(P<0.05);RS可降低大鼠盲肠内容物和粪便的pH值(P<0.05),降低效果随RS摄入量增加而加大,且RS组优于RS2组(P<0.05).结论抗性淀粉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并增加其酵解产物SCFA,降低肠道pH值,从而发挥对机体的健康作用.

  • 中链脂肪酸与脂代谢

    作者:吴坚;薛长勇

    构成片油三酯(脂肪)的脂肪酸依其碳链结构的长短,分为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MCFA)和长链脂肪酸(LCFA).脂肪酸又按其碳链结构中是否含有碳原子双键以及含有双键的数目,又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 三步打赢肠道保卫战

    作者:张卫

    第一步,多吃粗粮、坚果给有益菌加营养.吃全粮(是指全天然完整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类的籽粒和果仁,如荞麦、黑米、红豆、瓜子、榛子等)能保证摄人足够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在肠道内酵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养料”,促进“有益菌”繁殖.不妨适当多吃苦瓜、苦菊,喝点苦丁茶,这些苦味食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尤其对条件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如果觉得太苦难以下咽,可以将苦瓜切成片,冰镇后再吃.

  • 通便汤治疗老年泻药性便秘临床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颜帅;杨会举;乐音子;钱海华;刘佃温;陈淑君;徐天舒

    目的:观察通便汤对老年泻药性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92例老年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便汤)和对照组(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分别予以药物干预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粪便性状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QOL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和酪酸含量,并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4,8周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通便汤干预后,治疗组可显著提升泻药性便秘患者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和酪酸含量(P<0.01),改善粪便性状积分、每次排便时间积分、排便时间间隔积分、排便困难积分及PAC-QOL评分(P<0.05);停药4,8周时治疗组患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汤对老年泻药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便秘患者结肠中短链脂肪酸和酪酸的水平从而改善结肠动力有关.

  • 通便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颜帅;董宏利;乐音子;徐天舒;刘佃温;陈淑君;钱海华;王晓鹏

    目的:观察通便汤对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92例老年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便汤)和对照组(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分别药物干预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粪便性状评分、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CA-QOL评分)、临床疗效、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和酪酸含量,并观察停药后4周和8周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通便汤可显著提升SCFA和酪酸的含量(P<0.01),改善粪便性状积分、每次排便时间积分、排便间隔时间积分、排便困难程度积分以及PAC-QOL评分(P<0.01),且临床总有效率达91.4%.停药4周和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汤对老年STC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概述

    作者:钟海平;郑红斌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损伤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虽然发病原因与病理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但许多证据表明其与肠黏膜对肠道微生物的免疫混乱有关,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丁酸作为肠道膳食纤维由微生物发酵的主要终末产物之一,是肠上皮细胞重要能量来源,它维持肠道内稳态,在诸多方面如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结肠黏膜的防御屏障与改善通透性等影响着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 短链脂肪酸作用下伤寒沙门菌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作者:刘婷婷;马丽娜;李凤云;刘勇;樊蓉

    目的 观察短链脂肪酸(SCFA)作用下伤寒沙门菌能否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方法 将伤寒沙门菌及SCFA作用菌与巨噬细胞共孵育,于 2、4、8、12和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于作用8 h后检测NO、TNF-α、caspase-3产生量,及加入TNF-α抗体和caspase-3抑制剂后的细胞凋亡率. 结果 SCFA作用下的伤寒沙门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凋亡率与对照组及伤寒沙门菌原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用8 h后NO、TNF-α、caspase-3的产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加入TNF-α抗体后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 结论 SCFA作用下伤寒沙门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其凋亡可能由活性氮及细胞因子 TNF-α介导和caspase-3参与.

  • 高脂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作者:程靖;李枫林;张宝;管石侠;侯丽丽;蒋建华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血脂及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变化,探讨肠道短链脂肪酸改变在NAFLD发病过程中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对照组以普通饮食饲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喂养8周末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脂质的变化,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两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脂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139.6±17.29) U/L比(37.67±5.28) U/L]、谷草转氨酶[(367±49.36) U/L比(97.67±13.92) U/L]、三酰甘油[(0.83士0.08)mmol/L比(0.60 ±0.04) mmol/L]、总胆固醇[(6.34 ±0.53) mmol/L比(1.77±0.29)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0.31 ±0.03) mmol/L比(0.22±0.01) mmol/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粪便乙酸、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水平明显降低[(0.16 ±0.03) ng/μl比(0.21 ±0.04)ng/μl;(0.05 ±0.01) ng/μl比(0.08 ±0.01) ng/μl;(0.25 ±0.05) ng/μl比(0.33 ±0.05) ng/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大鼠肠道SCFA含量明显减少,粪便SCFA的监测对NAFLD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张超群;谭诗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但是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全球性疾病.NAFLD的患病率为25% ~ 30%,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肝脏内脂肪的病理性蓄积.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与NAFLD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增加肝脏炎症反应、改变肠道通透性、影响能量代谢及机体内物质代谢等因素,进而影响NAFL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从肠道菌群及其在NAFLD中的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NAFLD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微创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279例的护理

    作者:王惠兰;郦萍萍

    腋臭是指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味道[1],过去我院均采用手术切除大汗腺或者外搽药物等方法治疗腋臭,但复发率较高,且留下的瘢痕影响美观.

  • 膳食纤维改善重症患者腹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婷婷;王新颖

    近年来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得到广泛的关注。膳食纤维及其酵解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对重症患者改善临床预后的效果愈发明显,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在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时添加膳食纤维,可明显改善肠道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治疗便秘、改善腹泻、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控制血糖等,其中改善腹泻作用尤为明显。多数临床工作者已认可膳食纤维作为肠内营养配方中的必需成分。本文就膳食纤维对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相关性腹泻的改善作用作一综述。

  • 抗性淀粉结肠内酵解对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

    作者:杨月欣;王竹;洪洁;王国栋;何梅;沈湘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抗性淀粉(RS),特别在高蛋白饲养模式下,对实验大鼠肠道功能、肠内短链脂肪酸和有害及酵解产物等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57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含有0%,6%和12%RS的基础饲料,或含有6%和12%RS的高蛋白饲料(36%酪蛋白,HP)喂养.实验3 wk进行肠道转运时间(GTT)的观察实验;5 wk连续收集3 d粪便;7 wk处死大鼠,取盲肠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并对盲肠内容物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氨、酚含量以及肠道pH进行测定.结果:和0%RS组大鼠相比,12%RS组大鼠GTT明显缩短(601±49 min vs 700±58 min,P<0.001),粪便量、盲肠壁及盲肠内容物质量显著增加(分别为1.04±0.22 g vs0.37±0.12 g,1.12±0.14 g vs 0.73±0.13 g,P<0.001;4.78±1.44 g vs 3.00±1.12 g,P=0.004<0.01);盲肠内SCFA增加2-3倍(35.5±11.4μmol/g vs 13.9±6.7μmol/g,P=0.003<0.01);粪氨、盲肠内氨及酚浓度下降(0.26±0.13 mg/g vs 0.59±0.15 mg/g,0.35±0.13 mg/g vs0.63±0.13 mg/g,2.03±0.42 mg/g vs 3.15±0.55 mg/g,P<0.001);盲肠和粪便pH值减低(6.26±0.36 vs 7.46±0.28,5.67±0.31 vs 7.24±0.31,P<0.001),且粪便pH值显著低于盲肠pH值(P<0.001),提示RS使远端结肠发酵增加.6%RS组粪氨、盲肠酚及肠道pH值亦有中度下降(P<0.05).以上各指标与RS摄入量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1).和相应等剂量RS组相比,HP+12%RS组大鼠GTT延长(659±47 min,P=0.009<0.01),粪便量减少(0.80±0.29 g,P=0.005<0.01),盲肠内容物SCFA降低(24.6±13.6 μmol/g,P=0.043<0.05);HP+6RS%组和HP+12RS%组盲肠内酚浓度增加(分别为3.20±0.49 mg/g,2.71±0.55 mg/g,P<0.001),且肠道pH升高.但随着RS摄入的增加,这一现象有所缓解,HP+12%RS组粪便水分,盲肠SCFA、氨、酚浓度及pH值均与HP+6%组有显著差异(P<0.05).RS和酪蛋白对粪便干质量和盲肠pH值有显著交互作用(P<0.01).组织病理切片未显示实验期间RS喂养大鼠盲肠壁细胞出现异常变化.结论:RS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相关指标,适量摄取可改善高酪蛋白饮食引起的肠道功能改变,起到酸化肠道,促进肠内有益产物SCFA生成,降低有毒代谢产物酚的作用.

  • 炎症性肠病特殊营养素的补充

    作者:陈焰;姒健敏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与营养关系密切,一些特殊的营养素如短链脂肪酸、鱼油、谷氨酰胺、益生菌、益生素可以维持肠道适当的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 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可洲;李宁;黎介寿;鲍扬;李幼生

    目的:了解短链脂肪酸(SCFAs)对大鼠移植小肠萎缩及功能低下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近交系Wistar大鼠行异位全小肠移植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至第10天,对照组(n=10)行常规TPN支持,SCFAs组(n=10)行常规TPN支持并加用SCFAs,观察移植肠形态学及吸收功能.结果:SCFAs组移植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及绒毛表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肠上皮细胞偶见线粒体肿大及部分线粒体嵴紊乱、变短变小,超微结构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则出现明显线粒体肿胀,嵴短小紊乱和微绒毛萎缩.SCFAs组小肠移植大鼠血浆15N-甘氨酸丰度在1 h、2 h、3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短链脂肪酸(SCFAs)能维护大鼠移植小肠黏膜形态,减轻移植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并能改善移植肠对氨基酸的吸收能力.

  • 粪菌移植有效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

    作者: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内科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Angelberger S等人在5名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应用粪菌移植方法进行治疗,并在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粪便中细菌的组成,结果证实:具有抗炎并产生短链脂肪酸作用的普拉梭菌、卵形拟杆菌等在患者体内成功定植,这是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成功的标志。疾病的严重程度(以Mayo评分为衡量指标)与肠杆菌科细菌所占比例过高和毛螺旋菌科细菌所占比例偏低有直接关系。

  • 菌群代谢产物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作者:徐蓓蕾;姚煦

    近几十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菌群异常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体内约有1000种细菌定植在肠道内,肠道细菌可以通过消化不同的食物而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参与包括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内的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共生菌群的代谢产物参与调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 短链脂肪酸在免疫调节和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佳;张升校;郝育飞;孙何花;茹晋丽;李小峰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由难消化的膳食纤维在肠腔内发酵所产生,主要包括乙酸、 丁酸和丙酸.SCFAs不仅可以为肠黏膜细胞储存能量、 降低渗透压,维持肠道健康,更重要的是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和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节免疫应答,并且可抑制部分炎症因子的表达,与炎性疾病的防治有关.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SCFAs参与免疫调节的两种主要机制及其在临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了解SCFAs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胃肠上皮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涛;王少鑫

    近年来,随着对多脏器功能障碍诊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胃肠功能成为影响多脏器功能障碍转归的重要环节.对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各种打击下出现的胃肠功能衰竭,当前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方面,包括氧化剂、谷氨酰胺、短链脂肪酸以及微生态制剂等的应用,但随着打击的进一步加重,单纯的保守治疗常常难以治愈.

134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