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强度超声对幼龄白兔脊柱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影响

    作者:费骏;莫斌;毕大卫;王以进;林立

    目的:评估低强度超声对脊枉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40只12月龄大白兔制成腰椎双节段同侧横突间后外侧脊柱植骨模型,随机分试验组(B组)和对照组(A组).试验组用脉冲式超声刺激,6周后处死进行生物力学栽荷、强度、刚度、扭转等测试比较.结果:植骨融合6周时,试验组强度、刚度、扭矩和抗扭刚度、极限栽荷均比对照组高6%~7%(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幼龄白兔脊柱植骨融合强度,加速骨折愈合.

  • 低强度超声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翟翠静;曹友德;刘帅;于廷和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I)后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联合应用低强度超声(LIU)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损伤组(SCI组);C组.单纯移植NSCs组(NSCs);D组,NSCs移植联合应用超声组(NSCs+LIU).每组8只.除A组外,其余3组制作T8平面脊髓伞横断模型,将含有NSCs悬液的明胶海绵植AC组和D组横断损伤脊髓处,B组在损伤处移植含细胞培养液的明胶海绵,D组同时应用超声治疗.2个月后,实验各组采用BBB(Basso,Beatti,Bresnahan)评分、电镜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观察大鼠运动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 术后2个月BBB评分,B组为(2.5±1.05)分,C组为(5.0±0.89)分,D组为(6.8±0.75)分.C和D组评分明显高于B组,以D组高(P<0.05).但未达到正常.脊髓损伤2个月后,B组波形仍完全消失,C组D组的波形有所恢复,但潜伏期延长,波幅幅度降低.电镜显示,C组D组损伤区见再生髓鞘、轴突及神经元.而B组仍见明显的髓鞘细胞变性及瘢痕组织.结论 NSCs移植联合应用低强度超声能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部分恢复.

  • 低强度超声促进分子细胞内转运的物理学及生物学机制初探

    作者:张吉臻;胡兵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促进分子细胞内转运的物理学及生物学机制.方法 1 MHz连续发射超声作用于单层贴壁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采用细胞膜非通透性绿色荧光分子-钙黄绿素(Calcein)和细胞核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生分子细胞内转运的细胞和死亡细胞的分布特征;另外细胞采用Calein和DiI(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以及PI和DiO(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形态结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表面形态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显示,低强度超声照射后,部分单层贴壁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出现1个或多个不规则脱落区域,发生分子细胞内转运的细胞以及死亡细胞仅分布在脱落区域的边缘,而未见于周围无细胞脱落区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死亡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膜局部出现气球样胞膜空泡(balloon like blebs),而发生分子细胞内转运的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膜与周围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别,表面未见明显胞膜空泡发生;扫描电镜显示部分细胞的细胞膜绒毛稀少、表面变平或撕裂外翻等改变.结论 综合低强度超声作用后摄取荧光分子的细胞分布特征和细胞膜结构及形态学改变,提示声空化过程中机械作用力引起的细胞膜瞬时可逆性通透性增加可能是低强度超声促进分子细胞内转运的主要物理学机制和生物学机制.

  • 低强度超声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对ESBLs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影响

    作者:江和逊;苏杭;郑慧敏;董宇;李岱容;杜永洪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生物膜内细菌活性及生物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超声单独以及分别联合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处理ESBLs大肠杆菌生物膜,测定实验前后生物膜内细菌活性、生物膜大体形态、生物膜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渗透作用的改变情况.结果 (1)经实验处理后,生物膜内细菌活性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扫描电镜、共聚焦结果显示超声辐照前后生物膜结构改变明显.(3)低强度超声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能明显增强生物膜对环丙沙星的渗透性.结论 低强度超声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对ESBLs大肠杆菌生物膜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杀菌作用,且能改变其渗透性.

  • 低强度超声影响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的量效关系研究

    作者:范俊;王嫣;于海生;罗月苹;邹建中

    目的 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找出超声引起肠管平滑肌收缩的适宜辐照参数.方法 采用频率固定、声强可进行选择的低强度超声(频率600 kHz,声强为10.8、14、18W/Cm2)分别辐照离体和活体的大鼠肠管,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离体肠管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用亚甲监推进实验来观察大鼠活体肠管的收缩变化.结果 离体实验表明超声辐照大鼠肠管的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辐照停止1 2 min左右,肠管收缩与辐射前状态基本保持一致;在l 4 W/cm2,辐照7 min时,肠道收缩的频率、幅度、活动力达到大(P<(0.05).活体实验表明辐照后各组大鼠肠管内亚甲蓝移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14 W/cm2,辐照7 min时亚甲蓝移动率较对照组的差异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有一定影响,在频率为600 kHz时,14 W/cm2,辐照7 min是适宜的辐照参数.

  • 低强度超声对早孕大鼠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和子宫组织缩宫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艳霞;郭菊芳;林川;陆露;李成志;王志彪

    目的 观察低强度超声对早孕大鼠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和子宫组织缩宫素受体(OTR)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雌性早孕大鼠药流模型30只,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超声治疗30 min/d,共5d;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操作方法进行治疗,但仪器无功率输出,治疗期间观察阴道流血量和流血时间.5d后取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TR含量.结果 治疗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流血时间两组无差异;子宫肌层和内膜层治疗组OTR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超声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其促进子宫复旧的机制与增加子宫肌层和内膜层细胞的缩宫素受体表达有关.

  • 低强度超声诱导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作者:王文平;孙江川;常淑芳;王智彪;杜永洪;贺娟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对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方法 以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条为研究对象,利用频率为0.8 MHz,声强为2 W/cm2的低强度超声辐照标本10 min,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并用光镜观察辐照前后子宫平滑肌形态变化. 结果 低强度超声辐照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子宫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 结论 低强度超声可诱导人产后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 超声与缩宫素对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瑛;孙江川;常淑芳;王智彪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的生物学效应与经典的子宫收缩剂缩宫素相比较,探索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方法 将40只离体SD大鼠子宫平滑肌条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A组)、缩宫素组(B组)、超声组(C组:声强为2 W/cm2、辐照时间10 min)、及联合组(D组:超声+缩宫素),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每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情况,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B组、C组和D组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张力和活动力均大于A组(P<0.05);C组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张力和活动力大于B组(P<0.05);D组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幅度和活动力明显高于B组(P<0.05);D组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活动力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超声能明显增加缩宫素所致的子宫平滑肌收缩,使收缩频率、幅度和子宫活动力显著增强.

  • 低强度超声促进骨折愈合的进展

    作者:周智勇;赵学芹;温树正;刘万林

    目前骨折治疗主要集中于内固定的改进和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

  • 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损伤的犬下颌骨微血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磊;吴高义;王昭领;朱国堆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放疗后犬下颌骨微血管的修复作用,为临床防治放射性骨坏死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荧光观察实验Ⅰ组、实验Ⅱ组与对照组CD34的表达.运用低强度超声对其进行治疗,并通过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实验Ⅰ组(超声治疗10d,20d,30d)、实验Ⅱ组(未用低强度超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的建立了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CD34呈强阳性表达,实验Ⅰ组呈阳性表达,实验Ⅱ组呈弱阳性表达;MVD检测结果显示实验Ⅱ组呈弱阳性表达,实验Ⅰ组的微血管密度为:10d组(4.04±0.77),20d组(6.22±0.65),30d组(7.13±0.43);实验Ⅱ组为3.85±0.89;与对照组为7.41±0.45.统计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损伤后骨组织内的微血管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 低强度超声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晓阳;汤继文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手术造成3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中段3mm标准骨缺损,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对其骨折部位施以低强度超声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治疗.术后第2,4,6,8周进行X线摄片及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的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显示骨折修复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强度超声能够刺激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可望成为一种非手术治疗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的新方法.

  • 低强度超声逆转胶质瘤ABCG2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震;戚勋;徐克;毕永华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对胶质瘤多药耐药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BCG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强度超声体外辐照胶质瘤(C6)细胞,MTT法检测C6细胞增殖活性,HE染色观察C6细胞形态.大鼠胶质瘤中,TUNEL法观察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BCG2蛋白在胶质瘤细胞内表达的变化.结果 低强度超声辐照后,C6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大鼠胶质瘤内脑肿瘤组织小血管内红细胞渗出增加,胶质瘤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P<0.05),ABCG2蛋白在胶质瘤细胞内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低强度超声通过降低C6细胞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ABCG2表达,实现逆转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

  • 低强度超声对颅骨溶解模型小鼠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效应的影响

    作者:刘铭;张健;陈婷梅;陈文直;姜蓉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在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干预,为临床治疗关节松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颗粒组和超声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磨损颗粒法复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在术后15d获取小鼠颅顶骨骨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变化;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观察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观察损伤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颗粒组和超声组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明显增加(P<0.01);与颗粒组比较,超声组骨溶解面积明显降低(P<0.05),而2组炎细胞渗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超声组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颗粒组(P<0.01).TRAP染色,超声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颗粒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超声组OPG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颗粒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能抑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效降低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骨溶解效应,从而增强关节假体周围骨的密度和强度,降低关节松动的发生率.

  • 低强度超声促进放疗后犬下颌种植体骨结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磊;吴高义;朱国雄;柳玉晓;王昭领

    目的:探讨放射线损伤犬的下颌骨行种植术后,低强度超声是否对其周围骨组织结合具有促进作用.方法:建立下颌骨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并运用低强度超声对其进行治疗,通过Micro-CT、拔出实验等观察低强度超声治疗组(实验Ⅱ组)与未用低强度超声治疗组(实验Ⅰ组),并与对照组对比,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的建立了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实验Ⅱ组骨小梁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实验Ⅰ组;拔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Ⅱ组拔出力值明显大于实验Ⅰ组.统计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照射后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 低强度超声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与侵袭能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杨名珍;刘邦忠;石明芳;李蕴;刘光华;王平

    背景与目的:低强度超声(low intensity ultrasound, LIUS)能杀伤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但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作用的影响仍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LIUS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根据超声照射强度的不同分为对照组(0 W/cm2)、0.5 W/cm2组、1.0 W/cm2组和1.5 W/cm2组;LIUS处理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微镜及F-actin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处理后细胞骨架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MP-2、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LIUS(小于等于1.5 W/cm2)能促进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侵袭,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都表明LIUS处理后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增加;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发现LIUS处理后肝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RTFQ-PCR及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MMP-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升, MMP-9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结论:LIUS可能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骨架及增加MMP-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及侵袭能力。

  • 低强度超声在下颌埋伏智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袁奎封;来庆国;李德仁;夏应峰;崔永新

    目的:观察埋伏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低强度超声照射对缓解疼痛、肿胀、干槽症和促进骨愈合的效果.方法:在门诊患者中,依据曲面断层X线片选择两侧埋伏阻生程度相近者为研究对象,一侧创口术后照射低强度超声,另一侧进行常规处理.应用SPSS 10.0软件对患者手术后疼痛、肿胀、干槽症和创口完全骨愈合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疼痛4例,对照组16例(P<0.05);实验组肿胀11例,对照组13例(P>0.05);实验组发生干槽症患者0例,对照组4例(P<0.05);实验组创口完全骨愈合35例,对照组21例(P<0.01).结论:埋伏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低强度超声,可以显著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干槽症发生率,并促进创口骨愈合,但是对术后肿胀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 超声辐照对兔足跖炎性痛模型组织前列腺素E2的影响

    作者:任莉莉;乔海;佘朝堃;王智彪;白晋

    目的 探索低强度超声辐照对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超声辐照足跖组、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假照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兔足跖注射角叉菜胶建立炎性痛模型,超声辐照足跖组、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分别予0.2 MHz超声辐照足跖、同侧股二头肌处20 min,假照组予假辐照.分别于辐照后即刻和1h采耳中动脉血,ELISA法检测β-内啡肽水平;第二次采血结束后,取材双侧后腿足跖10 mg,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结果 超声辐照足跖组的前列腺素E2浓度显著高于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假照组和正常组,超声辐照足跖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相比在两个检测时间点均无统计差异.结论 低强度超声辐照股二头肌也能提高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且不会促进炎症组织前列腺素释放,是超声辐照缓解炎性痛的更优治疗方案.

  • 低强度超声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荣莉;孟庆威

    低强度超声可通过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克服肿瘤对化疗的抵抗性以及增加化疗的靶向性来降低全身给药剂量并逆转耐药.近年来,有关低强度超声增强化疗药物的研究备受肿瘤医师的关注.本文将从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低强度超声对化疗增敏的作用和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 低强度超声治疗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稚辉;范伟伟;王彦亮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低强度超声作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疗法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其治疗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 低强度超声对骨愈合和骨融合的影响

    作者:莫斌;毕大卫

    超声是以声波形式通过生物组织传递,作为一种临床诊断手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且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自从1952年意大利Corradie发现持续低强度超声(Low IntensityUltmsound,LIUS)治疗兔桡骨骨折可促进骨痂的形成后,国际上对LIUS在促进骨愈合骨融合方面的研究在持续进行中,且取得新进展,作者综述如下.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