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纤溶系统与纤维蛋白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振炼;马建林

    目的:探讨并研究纤溶系统与纤维蛋白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42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体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照,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UA患者体内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S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A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发生者也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者;UA患者体内t-PA水平明显低于SA患者和正常对照者,UA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发生者也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者.结论:UA 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FIB水平升高程度较SA患者更加明显,并且UA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可能与溶系统功能异常和FIB水平升高相关.

  • 血浆置换治疗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作者:王嘉川;雷学忠

    目的:了解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观察重型肝炎患者PE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5项指标及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好转率的差异.统计分析PE治疗及次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检测部分患者PE前后内毒素(LPS)浓度,探讨LPS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中期患者好转率分别为54.4%和27.8%(P<0.01);晚期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8.3%和1.4%(P>0.05).PE治疗2到4次,患者的好转率分别为39.4%、43.6%和42.9%,但PE次数在不同组别患者的好转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后好转患者血清内毒素浓度下降(P<0.01).结论:PE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早中期患者的好转率.PE次数为2到4次时,患者的好转率较高,但不同的PE次数未显示相应患者的临床转归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清LPS浓度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治疗前血清LPS浓度低且治疗后下降者,预后较好;相反,治疗前血清LPS浓度高且治疗后下降不明显者,预后较差.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ACEI/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作者:代频;蔡文静;廖艳丽;管慧;刘叙;代小雨

    目的:观察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ACEI/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8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CEI/ARB)和治疗组(ACEI/ARB+疏血通注射液),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Scr、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尿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均增加(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Scr、BUN、TC、TG和血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减少早期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波;张晋琳;甘茂周;王晓冬;王春森;祝彪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5例初治MM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起,每周增加50mg-100mg/d到200mg/d)联合地塞米松40mg/d(d1~4,9~12,17~20),28天为一疗程,至少2个疗程.与既往18例使用VAD方案治疗MM初治患者作对照.结果:观察组25例中,14例部分缓解(56%),6例进步(24%),总有效率80%.对照组18例中,部分缓解13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主要副作用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副作用少和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推广.老年患者(年龄>65岁),地塞米松减量应用,可减少副作用,且不影响疗效的发挥.

  •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强;陈兴爱;胡定祥;唐影超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针对性选取我院行THA的病员48例,分为初期小切口THA组、熟练小切口THA组、传统切口THA组,各组16例.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小时引流量、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期小切口THA组平均出血量,术后12小时平均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等指标均高于传统组,术后Harris评分低于传统组,熟练组与传统组比较,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略少,术后早期Harris评分高,远期Harris评分接近.结论:熟练小切口THA与传统切口THA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优点,初期小切口THA不具微创优势,不必强求小切口THA,并应注重学习曲线.

  • 低位直肠癌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作者:贺鳌;吴建平;罗文君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几种术式的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8年收治268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按局部切除,TME+DIXON、TME+MILES分成三组,对术后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局部切除组12例,2年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16.7%,TME+DIXON组192例,总保肛率84.4%,2年复发45例,复发率16.7%,5年生存率61.3%,TME+MILES术64例,2年复发11例,复发率17.2%,5年生存率59.6%,三组病例2年复发率相近,统计学数据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可根据病灶大小,病理学类型,Dukes分期等把握术式选择的适应症:保肛术式为首选,Miles术为后的选择.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建军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组19例和开腹组2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感染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使用镇痛剂等指标均显著小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类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理想术式.

  • 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

    作者:温元强;董小丽;孔勉;余志华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生化和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雪梅;林莉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变化的检测,探讨其原因.方法:分别对1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本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有明显下降.换血后血电解质血钾降低,血钠、血钙升高,血糖暂时性升高,但在24 h内自行恢复至正常.可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下降,甲状腺功能变化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换血后可出现低钾、高钙、高钠、高血糖、低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症的发生,应预防感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 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与丙泊酚TCI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苏涛;王在义;伍湘伊;徐桂萍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BIS值40).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T2)、15(T3)、30(T4)45(T5)、60(T6)、90(T7)、120(T8)min时的、MBP、HR、;Sev组患者加记各个时点的七氟醚IT、ET的MAC值.结果:T2点两组均比T1 降低(P<0.05),S 组高于P组(P<0.05),两组比较T3至T7无显著性差异(P>0.05);S 组T3 至T7 各点ET值无统计学差异,ET%:2.46,约1.4 MAC.结论:(1)七氟醚诱导较静脉麻醉诱导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维持平稳,调控简便,效果良好.

  • 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超声诊断

    作者:罗雪;李波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声检查,并收集其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超声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者83例(占90.2%),基本相符者6例(占6.5%),漏诊3例(占3.3%).其中脾破裂49例,肝破裂16例,肾破裂14例,胰腺损伤1例,肠破裂6例,复合性内脏破裂6例.92例患者均伴有腹腔积液,超声检出率100%(92/92).结论:超声能迅速、较准确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作出诊断,尤其诊断实质性脏器破裂比空腔脏器破裂更有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发病率的关系分析

    作者:江俊;许颖

    目的:研究O型RhD阳性孕妇(其丈夫为非O型)血清IgG抗-A(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进行了免疫性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及对其新生儿进行HDN(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的检测.结果:382例O型RhD阳性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者330例(占总数86.39%),抗体效价≥64者13.61%.其中发生HDN 5例,抗-A 3例,抗-B 12例,总发生率1.31%.结论:夫妇血型不合应及时检测孕妇IgG抗体,随着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增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孕妇产前应定时进行IgG抗体检测,了解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问的关系,对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极为有效.

  •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诊断的意义

    作者:田志诚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CT表现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即时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36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首次CT及伤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多数首次CT检查,可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颅内迟发性血肿发生的高峰期为伤后24~72小时.结论: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首次CT检查多有异常,但无颅内血肿者,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CT复查,以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不至贻误诊治.

  • 泳疗对新生儿基本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作者:罗红;史晓梅

    目的:探讨新生儿泳疗(以下简称"泳疗")对新生儿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至2008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剖腹产分娩足月新生儿120例,按分娩的时间顺序分成泳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住院期间相同时间段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情况、胎便、体重、选择性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共五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泳疗组新生儿出生7天内吃奶量多、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泳疗组排便次数增加,胎便转黄时间提前;泳疗组体重恢复大于对照组(163±70)g、(97±77)g.结论:新生儿泳疗是一项全新的健康保健运动,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有益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 血液净化救治急性重症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德政;张勇;李明鹏;王明莉;唐小琰;骆强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多种血液净化(BP)模式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急性中毒并ARF患者,其中9例行血液透析(HD)治疗,11例行HD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10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各组均给予综合性治疗,比较单纯HD组、HD+HP组、CVVHDF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CVVHDF组治愈率高,肾功能恢复优于其他血液净化组(P﹤0.05),昏迷者的清醒时间快,住院时间缩短(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CVVHDF、HD+HP血液净化治疗抢救各种急性中毒并ARF患者成功率高,对急性重症中毒伴多器官功能障碍者,提倡早期行CVVHDF治疗,同时重视洗胃、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以利于急危重症中毒患者的救治.

  •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水平的关系

    作者:王勉;陈晓平

    目的: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急性盐水负荷试验,确定65例为盐敏感性(SS)高血压患者,35例为盐不敏感性(NSS)高血压患者,选定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其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尿酸及脂联素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存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P<0.01),SS组较NSS组的血尿酸、血胆固醇、血甘油三脂增高(P<0.01).SS组脂联素[(6.04±2.08)ng/mL],较NSS组[(7.89±3.35)ng/mL(P<0.01)]降低,且SS组存在胰岛素抵抗,HOMA指数分别为[2.54±0.53,2.21±0.55(P<0.01)].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标存在正相关,r=-0.36,(P<0.01).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降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他代谢异常及脂联素降低的基础.

  • 单侧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余彬;陈勤;邓宁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侧穿刺进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4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进针,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治疗,使用VAS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测定手术前后椎体前、中柱高度与Cobb角.结果:单侧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穿刺的手术均安全完成.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5±0.3)分改善到术后(2.2±0.2)分,随访三月为(2.1±0.4)分 (与术前比较,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13.6±2.3) mm到术后(24.5±2.2) mm,随访三月为(24.3±2.0) mm(与术前比较,P<0.05);锥体中部高度由术前(14.2±2.1) mm到术后(25.6±2.4) mm,随访三月为(25.4±2.2) mm(与术前比较,P<0.05);Cobb角由术前的(22.5±3.6)°到术后(10.5±3.0)°随访三月为(10.3±2.8)°(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经椎弓根基底外侧的单侧穿刺锥体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成人麻疹196例临床分析

    作者:毛碧容;陈仕晓;王丽;田浩;辛隽;李文俊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外来流动人员及本地农村人口多见,平均年龄26.78岁,多数患者未接种麻疹疫苗或麻疹疫苗史不详.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症状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可合并肝脏和心肌损伤,但并发症以肺炎和支气管炎为主.结论:有必要加强成人的免疫接种,尤其是外来的务工人员,强化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认识,避免麻疹的流行.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疗体会

    作者:吴建波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中大出血死亡,其余137例均治愈出院.术后硬膜下积液2例,脑内血肿5例,张力性气颅2例,癫痫发作3例,3例复发.结论:头颅CT平扫是诊断CSDH的首选检查.对于有症状的CSDH患者,应根据血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而积极防治手术并发症是治疗CSDH的关键.

  • 几种深静脉置管方式的比较

    作者:杨芳;高波;朱炜炜;刘后良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方式深静脉置管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能否配合操作,分别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将三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所致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76例深静脉置管术中(1) 经锁骨下置管者220例,占79.71%.其中术后感染2例,占0.91%;误入动脉2例,占0.91%;纵膈血肿1例,占0.45%;(2) 经颈内静脉置管者35例,占12.68%.其中术后感染3例,占1.40%;误入动脉者1例,占2.86%;气胸1例,占2.86%;术后导管脱落者1例,占2.86%;(3) 经股静脉置管者21例,占7.60%.其中术后感染5例,占23.8%;误入动脉者1例,占4.76%.结论:几种深静脉穿刺术中,尤以经锁骨下穿刺者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的首选.

    关键词: 深静脉 置管 并发症
  • 178例慢性湿疹和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郑德勤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应用斑贴试验分析178例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接触性致敏原.结果:列前的致敏原分别是硫酸镍、甲醛、香料、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橡胶、白降汞、乙二胺;引起手部湿疹和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是香料和重铬酸钾、躯干和四肢湿疹和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和松香、头面部湿疹和皮炎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为甲醛和香料,脐周皮炎和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

    关键词: 湿疹 皮炎 致敏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袁家天;魏国;温贤敏;范合璋;何敏;华欣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围手术期影响及技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腹胆囊切除术(OC)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肝功能衰竭、胆道损伤、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病例.手术及麻醉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在LC、O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优于OC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OC比较,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行LC是安全的,并且有着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关键是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Child-push分级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彤洁;熊冬梅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博来霉素联合顺铂(BP方案)、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FIP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Ib2-IIb期巨块型宫颈癌共62例,其中36例行BP或FIP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行根治性手术,为研究组;另26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为对照组;术前评价NACT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36例患者术前进行NACT有效率为86%;术后病理检查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BP,FIP方案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有效、安全、经济,可缩小癌肿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

  •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40例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彭旭东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构成、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34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综合分析.结果:(1)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其次是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2)病因与发病时间的关系: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均发生在日龄<3 d内,发病日龄>3 d以感染因素为主,还有母乳性黄疸.结论:早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以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为主,中晚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则以感染因素为主.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预防及抗感染,减少孕期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 罗格列酮钠片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分析

    作者:熊萍;董刚强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钠片与二甲双胍片分别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太罗组(罗格列酮钠片)(21例);B组,二甲双胍组(19例),进行为期16周的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有意义的下降(P<0.05),从下降幅度的百分率统计,太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结论:太罗联合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地震伤员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旭栋;王光林;裴福兴;宋跃明;杨天府;屠重棋;黄富国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地震伤员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汶川大地震中25例膝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早期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同时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3例,(SchatzkerⅤ型4例,SchatzkerⅥ型 9例),股骨远端骨折12例,(AO分型C1型3例,C2型5例,C3型4例),25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GustiloⅡ型5例,GustiloⅢA型8例,GustiloⅢB型10例,GustiloⅢC型2例.结果:术后至患者转院治疗期间两周内,25例开放性伤口均闭合,8例伤口术后出现表浅感染,经加强局部换药感染控制,无伤口深部感染.术后复查X线片无关节面塌陷,骨折无成角畸形,患者出院时无外固定支架钉道松动.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为不适宜做内固定治疗的膝关节周围严重开放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地震等重大灾害所造成的复杂伤情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介入治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彩霞;任勇军;文世民;潘荣强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 + 3DCRT)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两组的HCC患者,均不能手术、门脉无癌栓、无远处脏器转移.50例患者行单纯TACE 2次(TACE组).40例患者在TACE 2次后第四周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 + 3DCRT组),放疗采用6MV-X射线,4~6 Gy/次,隔日一次,3次/周,总剂量45~60 Gy.TACE采用碘化油、顺铂、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及明胶海绵.结果:TACE组与TACE+3DCRT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68.0%(34/50)、87.5%(35/40),1年生存率分别为78.0%(39/50)、95.0%(38/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的治疗反应主要为栓塞综合征,3DCRT有7.5%(3/40)发生急性放射性肝炎,经对症、保肝处理后缓解.两组患者均能耐受.结论:TACE + 3DCRT治疗不能手术、门脉无癌栓、无远处脏器转移的HCC的疗效较单纯TACE治疗HCC的疗效好.

  • 7863份输血申请单调查分析

    作者:李红梅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输血申请单填写,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临床输血申请单(包括手术备血输血申请单)进行调查,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工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共调查7863份输血申请单,其中规范填写共6 391份,占81.3%,未规范填写1 472份,占18.7%.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超填写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及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

  • 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亚君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愈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1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常规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常规组按妇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结果:常规组患者自我认知能力稍差,有缺失感,住院时间稍长;观察组患者术后乐观,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较为积极,住院时间稍短.结论:认为做好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及时的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分别与异丙酚联合用药与胃镜检查

    作者:罗咏萍;陈扬;李钰

    目的:讨论胃镜检查中更加舒适的一种镇静镇痛方法.方法:芬太尼-异丙酚为Ⅰ组,咪唑安定-异丙酚组为Ⅱ组.观察记录各组术中的反应、胃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检查前中后BP、HR和SpO2的变化,及术后问卷调查.结果:Ⅰ组药物的起效快,受检者苏醒及清醒时间短,术中不适反应少,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镇静无痛苦胃镜检查中芬太尼-异丙酚联合用药更舒适.

  • 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羊海燕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用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量使空腹血糖达标,三餐时联合阿卡波糖口服控制餐后血糖,辅以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尿白蛋白/肌酐的变化.结果:经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使UAER明显下降.结论: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量、联合阿卡波糖控制血糖,辅以盐酸贝那普利口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之一,疗效肯定,无低血糖发生.

  • 子宫腺肌病手术治疗的研究(附97例疗效评价)

    作者:高宏伟;王露颖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97例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仅作局部病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97例子宫腺肌病手术后痛经治愈率:轻度,100%,中度37.8%,重度36%,痛经缓解率,中度及重度分别为62.2%及64%.月经过多治愈率为100%.妊娠分娩率原发不孕57.6%,继发不孕52.9%.结论:子宫腺肌病局部病灶切除术既治愈和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又保留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生理生殖功能可且有助于妊娠率的提高,是值得使用的方法.

  • 囊性、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囊内放疗

    作者:蔡晓东;高永中;李维平;闫大卫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囊性部分行CT、MRI 引导立体定向吸除囊液、注入胶体磷酸铬,待瘤囊缩小远离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后,施行伽玛刀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排出囊液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囊内放疗后2-36个月随访12例患者,CT、MRI扫描显示5例患者瘤囊持续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5例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症状持续改善;2例肿瘤无明显改变;无死亡病例.结论:CT、MRI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安全、有效.

  • 髋臼骨折52例手术入路选择及复位固定体会

    作者:吴岗;方跃;裴福兴;段鑫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复位固定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经Kocher-Langenbeck、髂腹股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52例.结果:随访6~36个月,优良率90.4%.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10例,所有患者均骨愈合.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能较好地恢复骨盆形态及下肢活动功能,防止骨折畸形愈合.正确的选择手术入路和术中良好的复位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基础.

  • 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32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竞予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 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适当的治疗,3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患者症状缓解,随访至产后1 个月,婴儿和母亲均正常.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妊娠时,妊娠早期可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β2 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布地奈德,强的松口服,短期甲强龙静滴),妊娠中晚期还可选用茶碱类药物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志明;刘斌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62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结直肠癌患者、40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M-CS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SF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CSF水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M-CS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可能是一个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胸腰椎地震伤病员中的应用

    作者:赵兵;王军;陈利江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地震伤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对19例胸腰椎骨折的地震伤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的手术时间70~115分钟,平均出血量约280mL,两例病员术中出血超过400mL进行输血,复位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7.5%恢复到术后平均93.6%,后突角由术前平均21°矫正到术后平均3°,术后3~7天转往外地继续治疗,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0.4.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省时、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大批伤病员的紧急救治.

  • 胃癌复发再次手术的治疗体会

    作者:全信保;吴建平;罗文君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再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发现30例侵及毗邻器官,16例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5年以上1例、3年以上18例、1年以上3例、1年以内死亡15例.结论:术后定期胃镜检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提高手术率.选项择身体素质好、肿瘤复发局限者采取再次手术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王兴远;周伟;江波;李程;应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长春瑞滨(NVB)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6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 8 天;长春瑞滨25 mg/m2,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冲注,第1、 8 天.每21天为一周期,每月CT扫描,观察疗效,有效者共用四周期后停药,按照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定期复查随访.结果:36例入选患者中,可评价疗效者31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NC)13例,病情进展(PD)11例.有效率(RR)为22.58%(7/31),疾病控制率(CR+PR+NC)为64.52%(20/3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8个月,1年生存率42%.常见的毒副反应为Ⅱ―Ⅲ度骨髓抑制.结论:对于失去手术或放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吉西他滨(GEM)联合长春瑞滨(NVB)是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案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TCR序贯治疗在OSAHS中的价值

    作者:尹建平;邓伟;柳庆君;王杰;董钏;蒋振华

    目的:探讨TCR(低温等离子射频)序贯治疗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2月收治153例轻中度OSAHS患者,采用TCR序贯治疗,初次手术后追踪患者情况,必要时分阶段分部位反复消融,并在术后半年,1年进行PSG检查等,对其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3例患者半年有效率86.27%.1年有效率73.2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CR序贯治疗疗效确切,组织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轻中度OSAHS的有效方案.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华珍;杨矫;苏言辉;陈秋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与血清炎症介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1999年WHO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方法.口服ROS 4mg每天一次,总疗程8周.测定指标包括常规临床检查项目、血糖,同时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 HOMA模型和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应用ROS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P<0.05),并降低血浆CRP、IL-6、TNF-α水平,这些炎症介质的改变与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相关.结论:应用ROS治疗2型糖尿病能降低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或减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下行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中的临床比较

    作者:陈涛;王薇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不孕拟在腹腔镜下行检查及治疗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人,分别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简称E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简称G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简称EGA组),观察比较三种麻醉方法对患者呼吸,循环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三种麻醉方法均可保证手术完成,EA组术中管理较为麻烦,GA组循环波动大,EGA组麻醉效果更好,各种药物用量减少,患者血液动力学更稳定,恢复快,管理更轻松.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EGA)可避免其它两种麻醉方式不足,各取长处,更适用于腹腔镜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术麻醉.

  • 简阳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曾智

    目的:研究HUA(高尿酸)血症与MS(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 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指标患病率的统计,血尿酸(SUA)与MS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1)HUA组肥胖、高TC、高TG、IFG、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血尿酸与HOMA-IR呈正相关.(3)MS组的HUA患病率为23.4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0.24%(P<0.001).结论:HUA血症可能是MS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HUA血症MS MS 患病率
  • 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并发症

    作者:张中菊;蒋振华;王杰;刘国旗;董钏;梁传余;付启红;罗刚;张珍

    目的:探讨低能量CO2激光切除扁桃体切除术中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改进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科51例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记录扁桃体切除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程度、术后创面反应程度、术后再出血、术后术区瘢痕共6项指标.结果: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主要的并发症是术后较轻的伤口疼痛、术中少量出血,无术后再出血及术后术区瘢痕.结论: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小,反应轻,手术方法易掌握,提高手术技巧可进一步减少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并发症,更好体现低能量CO2激光扁桃体切除术是扁桃体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

  •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振武;黄安源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并收集资料完整的22例做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84例患儿中有73.8%存在鼻咽或口咽部病变,另有继发于感冒占8.33%,伴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占3.65%,例原因不明占总14.29%,鼓膜穿刺并置管同时切除增殖体病变后,听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反复发作的SOM患儿应行鼓膜置管,保留6个月以上,同时鼻咽和口咽部伴发病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积极处理相关疾病.

  • 2008年我院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分析

    作者:倪小绮;张晓春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12月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Ⅰ类切口80例.Ⅱ类切口12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Ⅱ类切口手术中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高,其次为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结论:应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以便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切口的感染率,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作者:何佳虹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对16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包括双袖式左肺上叶切除7例;双袖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同时隆突重建2例;袖式左上肺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2例;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术后2例出现肺不张,2例并发肺感染,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93.8%,3年生存率为62.5%.结论:肺动脉成形或肺动脉支气管同时成形肺叶切除减少了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比例,扩大了手术适应征,符合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基本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 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罗继文;何树松;任杰;罗红

    目的:总结97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手术根治性切除82 例,姑息性切除9例,手术探查6例,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手术有11例术中植入I125种子,术后75例经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切除率93.8%,手术病死率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9%,随访率93.8%.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8%、55.1%、28.2%.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但高龄肺癌患者常并有多系统基础疾病,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高龄肺癌 手术
  • 成都市1998~2007年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作者:罗红裔

    目的:了解成都市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对1998-2007年成都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定期体检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成都市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身高、体重年增长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中、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下、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逐年下降;单纯性肥胖发生率逐年升高;贫血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成都市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良好.儿童营养不良减少,肥胖明显增加,视力不良患病率无明显下降,今后托幼园所要将肥胖的预防和干预作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并重视眼保健工作.

  • 中频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作者:张光伟;郑丽华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辅以冰刺激和中频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疗程为1月.观察患者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结论:中频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可推荐临床使用.

  • B超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靳晓清;高红;张业光;黄兴兰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6例急腹症中以急性胆囊炎、输尿管结石、急性阑尾炎以及妇科急症常见,共289例,占88%,其他急腹症37例,占12%.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7例,109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符台率89.9%.结论:B超检查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急腹症 B超诊断
  • 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鼻内窥镜的应用

    作者:刘丹;吴武;刘丹阳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应用.方法:343例436眼实施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结合鼻内窥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手术治愈好转率为96.33%.结论:鼻内窥镜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行检查及修复,能很好的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

  • 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龚艳萍;雷文章

    目的:探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调查206例腹股沟马鞍疝患者,其中行巴德网塞充填式修补术57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149例,观察两种修补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要点、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复发率.结果:两种方式修补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手术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两种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分别为(2.3±0.5)和(2.2±0.7)年,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里灵疝装置修补组的费用较巴德网塞组低.57例巴德网塞修补术后有2例复发,149例普里灵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马鞍疝的首选手术方式.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改良迷宫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黄建新;王瑜;兰志勋;李祥奎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3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改良迷宫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32例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ASA分级Ⅱ-Ⅳ级,心功能Ⅲ-Ⅳ级,采用以芬太尼为主的全身麻醉,术中以硫酸镁和艾司洛尔调控应激反应,复温后多联合使用多巴胺或(和)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硝酸甘油或硝普钠0.5~5μg/kg·min等血管活性药物以达到扩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维持循环稳定的目的.停机后预防性安置心外膜起搏导线,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心率仍慢者,及时运用临时起搏,保证有效的心肌收缩和稳定的心率.结果:射频消融时间为32±5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89±12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09±20分钟.心脏自动复跳29例,电除颤复跳3例,32例患者术后均为窦性心律.5例患者使用临时起搏器.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围术期重视心肺功能的支持治疗,合理调控应激反应等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体会

    作者:唐勇;胡庆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8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初期使用头孢菌素和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严重者使用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治疗.结果:89例腹膜炎患者透析液培养阳性33例(37.1%),其中19例1~4d治愈(21.3%),56例4~14 d治愈(62.9%),复发11例(12.4%),2例因尿毒症而全身衰竭死亡(2.2%).结论:虽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降低趋势,但其仍然是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在强调对腹膜炎治疗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腹膜炎的预防.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正光;邱容;肖昌武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入选的47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 h、8 h、1 d及3 d动脉血气、神志、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患者中,41例经NIPPV治疗2 h、8 h、1 d及3 d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均脱机出院,有效率达87.23%(41/47);6例改为有创通气,其中3例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成功,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有选择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疗效确切,它能迅速缓解病情,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69例

    作者:陶涛;石刚;陈开;王崇树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8年8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69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的恢复、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和更宽的手术指征等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手术方法.

  • 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吴乔;张静;刘俊

    目的:比较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用平片式及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46例腹股沟疝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46例患者尿潴留,阴囊水肿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至2年,无1例复发.结论: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简单,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廉的特点,更适合基层推广.

  • 手术室对手术患者施行有意识安全护理管理探讨

    作者:黄琼;吴国胜;罗秀琴;赵敏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潜在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方法:对手术患者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未出现一例差错事故.结论:有意识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让患者平安度过手术期.

  • 汶川地震中踝关节创伤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辉;王光林;裴福兴;宋跃明;杨天府;黄富国;屠重棋

    目的:总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华西医院救治的踝关节损伤病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的103例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的97例,男59例,女38例,年龄14-76岁,平均34.9岁.根据受伤时的情况(软组织损伤和踝关节骨折)将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类型及治疗的措施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我院住院期间,共计46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6例行外固定架固定,扩创17例,植皮25人次;根据术后 X 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按 Leeds 描述的标准,治疗结果分为优、良、差 3级,其中优51例,良32 例,差14例,优良率86.6%.至2008年6月9日仅有7例伤口创面未闭合,3例外固定治疗的粉碎性骨折尚需进一步手术治疗,1例因为感染和肌肉坏死行截肢术;其他伤员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无一例患者因为踝关节损伤而死亡;无一例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我院对地震踝关节损伤的伤员的治疗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 老年代谢综合征血尿酸与血压、甘油三脂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全水;孙岩;廖淑萍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者血清尿酸与血压、甘油三脂的关系.方法:163例入选者,MS组96例,对照组67例,对二组的SUA、BMI、WC 、SBP、DBP及TG进行分析.结果:MS组SUA较对照组高.MS组男性SUA与BMI正相关、女性与WC正相关;男女性MS组及对照组SUA与SBP及TG不相关.对照组女性SUA与DBP正相关.结论:SUA对老年女性DBP的维持可能有一定作用.TG对老年人SUA的影响有限;体重及脂肪聚集部位对SUA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 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应用综合呼吸操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晓艳;刘世林;向方会

    目的:观察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中术前实施综合性呼吸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伴有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入院后第一天即开始实施综合性呼吸操锻炼,观察术前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肺活量(VC)、肺容量(TLC)、用力肺活量(FVC)、大通气量(MVV),等肺功能指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氧饱和度>95%;无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入院后即进行综合性呼吸操锻炼能在近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对脊柱矫形手术的耐受力,对预防和减少术后肺部感染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 老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邹莲英

    心脏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性手术,往往由于不了解其意义和有关内容,在心理上存在担心、紧张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1].因此,护士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才能使老年患者减轻焦虑,大程度地配合医护人员,保证介入手术的顺利和成功,我科对160例老年患者行介入手术全程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作者:罗群

    目的:调查手术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医生、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全科护理人员均为责任人.根据手术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改进目标,实施CQI.质控小组定期监测及发放问卷调查并比较实施CQI前后手术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CQI后,手术室的术前用药准备、术前平面清洁、术后整理、药品按序摆放、物品定位放置、仪器完好、器械清洗合格各项指标均较实施CQI前改善;手术等待时间缩短,手术总台次增加;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实施CQI,规范了护士的行为,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 中、晚期老年性痴呆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雪梅;谢冬梅;周小燕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使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逐渐成为日益受重视的社会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性痴呆发病率越高,痴呆的严重程度亦增加;我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高龄痴呆患者同时伴有多种内科疾病,医疗护理负担重,难度大.

    关键词:
  • 肾移植受体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展

    作者:何月;刁永书

    心血管疾病是肾移植受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各种危险因素导致了肾移植受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仅有少数研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目前,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因为它较血液透析而言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更高、生存预期时间更长[1,2].

    关键词: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自理理论的效果

    作者:李秀娟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医嘱护理级别实施护理,仅做一般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和个体化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意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药物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达99%.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可减少复发率,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 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作者:江婷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10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游桂英;刘兴斌;王雅莉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

    关键词:
  • 地震灾区急性胰腺炎疾病特征分析及防治探讨

    作者:黎贵湘;周倩;黄才蓉;唐文富

    目的:探讨地震灾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特征、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一个月内从灾区转送到我科的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轻症8例,重症6例;发病相关因素主要有:脂肪餐10例、胆囊结石6例、饮酒4例、高脂血症4例,其中合并两种因素者10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尤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后,痊愈12例,好转2例.结论:地震灾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其不同特征,饮食成为首发因素;心理因素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演变;防治方面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护理.这有助于今后对地震灾区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和处理.

  • 老年科职业陪护现状分析及应对对策

    作者:张甜;蒙张敏;吴琳娜

    目的:分析老年科职业陪护现状,探索完善职业陪护的管理之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对100名老年患者及其职业陪护进行调查.结果:63.0%的患者因情感需求而选择职业陪护,对职业陪护大多比较认同,但对职业陪护的满意率仅40%.结论:职业陪护符合老年患者实际需求,但必须加大专职陪护的综合素质培训力度,提高职业陪护管理效能.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蒋理立;李卡;杨婕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结果:术后1月两组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可促进患者排便功能早日恢复,有效地提高其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 地震所致成批胸外伤特点与急救护理措施

    作者:刘燕;袁岚;张梅;陈桂枝;刘华英;梁利群;周洪霞;赵雍凡;伍伫;陈龙奇;王允;寇瑛俐;蒲强;车国卫;刘伦旭

    目的:分析与研究"5·12"汶川大地震所致成批胸外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措施,为灾难性胸外伤护理方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0天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普胸病区收治的75例住院患者资料,总结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75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挫裂伤和擦伤(100%),血胸75例(100 %),血气胸24例(32%),肋骨骨折75例(100%),锁骨骨折6例(8%),肩胛骨骨折11例(14.7%),肺穿刺伤3例(4%),右主支气管断裂1例(1.33%),左侧膈肌破裂2例(2.7%),肺不张29例(38.7%).同时伴有其它部位损伤:四肢骨折10 例(13.3%),脊柱损伤2 例(2.7%),脑损伤2例(2.7%),脾破裂2例(2.7%),胃破裂1例(1.33 %).住院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结论:"5·12"地震胸外伤以血、气胸和肋骨骨折为主,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和复合伤是其主要特征,通过精心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地震 胸外伤 护理
  •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研究

    作者:李虹;易琼;付岚;张晓霞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用于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预防的效果.方法:将126例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65例.实验组从置管当日开始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照组从置管当日用3M透明敷贴,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61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静脉炎,对照组65例患者有4例发生静脉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炎方面有明显的效果,PICC置管时首选贵要静脉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08年犬伤门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吕春容;万彬;余巧林;黄文霞

    目的:分析犬伤暴露后到我院犬伤门诊就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相关因素,为制定狂犬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根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结果:2008年我院犬伤门诊共接诊2 589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46.26 %.就诊病例的年龄有两个高峰,分别是0~10岁组和21~30岁组.就诊时间除1~2月和11~12月病例较少外,全年各月份均在198~342人之间.犬伤暴露后,只有2.16 %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了伤口.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28.4%.结论: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对家犬实行免疫,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保护.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和知识的宣传工作,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

  • 磁共振定性定量评价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成杰;黄大成;邓开鸿

    近年来,脂肪肝(hepatic steatosis)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干预可能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细胞癌.临床上,早期诊断及评估严重程度,对脂肪肝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股骨头坏死病因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作者:陈演

    骨坏死(osteonecrosis,ON),又称缺血性ON、无菌性坏死,是一类有特殊病理改变的疾病,按照国际骨循环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的定义,ON是指骨的血供中断引起骨组织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过程.

    关键词:
  • 以TNF-α为靶点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孟秦;曹小平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ALI发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本文就TNF-α在ALI中的作用和以抗TNF-α为靶点治疗ALI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研究进展

    作者:闫薇;刘宏杰;郭在培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EC)又称Wells综合征(Wells's syndrome),为一种复发性肉芽肿性皮炎,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该病较少见,主要为成人发病,也可累及儿童.本文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转化糖注射液在外科应激中的治疗意义及进展

    作者:李晋波;赵豫川

    应激反应是机体重要的调节适应方式,它程度不等地出现于各种损伤性打击之后,如感染、创伤、烧伤、手术、疼痛、出血、发热、放射线、缺氧等,对人体的存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外科应激的概念综合了创伤应激、感染应激、麻醉应激、手术应激等多种原因,基本上所有的外科患者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外科应激的状态.众所周知,外科应激是一柄双刃剑,它有利于患者的存活,但却有害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 内皮细胞在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郑仲谨;冉崇福;陈理国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是器官移植后供体、受体细胞早接触的部位,它早被受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并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1],是启动器官移植后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关键.本文就有关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 麻醉药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凤芝;张文胜

    线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半自主性细胞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动力工厂";是进行能量转换、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势能和信号转导的主要场所;是生成活性氧簇、调控细胞凋亡和某些基因表达的重要部位[1,2].

    关键词:
  • 缬沙坦逆转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作者:吴镜;蔡琳;王伟;唐炯;罗俊;燕纯伯;邓晓奇

    目的:观察缬沙坦逆转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116 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d,共36 周,随访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及不良反应.结果:116例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 、心室后壁厚度(PWT) 、左室重指数(LVMI) 均明显减少 ( P 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 汶川大地震后1周内伤员特点分析(附1216例报道)

    作者:许树云;李佳励;唐时元;张建成;曹钰;王一平

    目的:了解地震后1周内地震伤伤员的特点.方法:询问地震后1周内就诊的伤员性别、年龄、来诊时间和方式、进行伤情判断并应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进行评分,统计入院率,抢救成功率.结果:受伤人员以7~18岁年龄段多;平均每小时来院(7.90±11.75)人,震后53 h、54 h形成2个来诊高峰,每小时来院人数分别为70人、58人,地震36 h后夜班伤员来院明显减少,第3天来院人数多,为328人;四肢伤员多,为565例,占46%;地震后第2天来院的伤员ISS评分高,为(10.24±5.79)分;急诊科停留时间平均为(97.47±12.56) min,入院率为57.81%,抢救成功率为99.8%.结论:地震发生后第2天来院的伤员重,第3天来院人数多,36 h后每天夜班伤员人数明显减少.

    关键词: 地震 伤员 来院特点
  • 铁路旅客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宋佳荔;魏雪梅

    目的:了解铁路旅客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及需求现状,为制订宣传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50名铁路旅客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27份,所有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艾滋病预防措施方面的认知率较高;在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及同桌吃饭)的认知水平较低;与妻子(丈夫)之外的人进行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态度的问题回答愿意使用的有526人,占63.6%.铁路站车艾滋病宣传方式及内容方面,广播与电视宣传途径及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宣传内容选择率较高.结论:铁路旅客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利用铁路车站、旅客列车的多种宣传形式,针对铁路旅客的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提高铁路旅客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

  • 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严重腹部损伤

    作者:何德海;甘启祥;杨益森;张晓旭

    目的:通过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和方法,提高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8 例严重腹部损伤 (ISS>16)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进行救治的情况,8例患者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均采用大纱垫填塞的方法控制出血后关腹,ICU 内复苏后,所有患者都进行了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的严重损伤复苏过程较平稳,腹部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6 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胆瘘1例,经引流治疗痊愈.结论:对于符合DCO 指征的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要尽早、尽快地实施DCO,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腹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取适宜的再次确定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腹部损伤病死率.

  • 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

    作者:蔡晓东;高永中;李维平;闫大卫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的手术技巧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20例立体定向活检病例,其中多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灶者16例.使用CT、MRI扫描、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精确定位靶点、制定合适的活检轨迹.使用Backlund和Sedan活检针取材,脑浅表病灶使用立体定向环钻开颅全切.术中冰冻活检,术后石蜡包埋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9例获明确的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5%.其中,9例脑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转移瘤,3例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1例结核性肉芽肿,1例脑弓形虫病.结论: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是神经外科十分重要的安全的诊治手段.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活检术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秦伟;苏白海;付平;陶冶;涂远茂;李静;陈肖蕾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比较不同实施方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汶川地震后我院收治的因挤压伤而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情况.共计39例患者因挤压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治疗.按照不同的实施方式分为A组(23例)以同步输入方式进行,B组(16例)以预充式进行.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血常规等.分析不同治疗组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9例患者死亡4例,其余35例均康复.存活患者治疗后SCr和BUN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A组(503±215)μmol/L对(149±129.7)μmol/L,B组(577±227)μmol/L对(180.6±146.5)μmol/L,P<0.05;BUN:A组(26.6±10.4) mmol/L对(9.3±6.9)mmol/L,B组(30.5±8.1)mmol/L对(10.9±5.72)mmol/L,P<0.05.两组滤器后ACT值均较外周血ACT值明显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61±31) s 对 (122±25)s,B组:(157±33)s 对 (125±31) s,P<0.05.A组滤器和管路寿命(47.6±11.2)h与B组(41.3±14.5)h相近,A组略长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适于地震挤压伤患者CRRT治疗,这种抗凝方式抗凝效果确切,而且不会加重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不会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同步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延长滤器和管路方法可能优于预充方式.

  • 甲亢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研究(附2例报告)

    作者:姚秋生;安振梅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贫)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亢合并巨幼贫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甲亢耗竭维生素B12,叶酸造成缺乏和胃肠蠕动增强及伴发病如胃炎等致吸收障碍,导致营养缺乏性巨幼贫.结论:甲亢需要营养物质较正常人多,预见性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防止巨幼贫发生或减轻其贫血程度.

  • 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温静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血塞通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86.67%,对照组为66.67%、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 1例POEMS综合征肌电电生理表现及临床分析

    作者:姜花;曾艳;张会君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异常有关的多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变(endocrinopathy)、M蛋白血症(M protein)和皮肤改变(skin changes),取各种病变术语英文字首组合命名为POEMS综合征[1].目前国内关于POEMS综合征肌电电生理方面的文章少见,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彩超引导下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穿刺治疗

    作者:高有淑;曾国军;饶晟;吕涛;刘家开

    目的:总结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在彩超引导下穿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收治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13例,在彩超引导下行肝囊肿穿刺抽出囊液,并注入无水酒精治疗.结果:1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患者彩超引导下穿刺治疗顺利,术中无明显出血.结论: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彩超引导下穿刺治疗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多囊肝 穿刺 超声
  • 23例青年大肠癌临床分析

    作者:汪树林;汪雪;彭德伟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1997年7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3例3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例青年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24.5岁,男女比例为2.8∶1;病变部位以直肠多见,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多;Dukes分期:A期1例,B期3例,C期13例,D期6例.结论:青年大肠癌表现为病理分化程度低、Dukes分期晚,更具进展性.提高认识及早期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 大肠癌 青年 临床 分析
  • 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冉斌

    目的:比较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市区120例离退休岁的老人随机分为慢走组、太极拳组和健身操组,进行3个月的运动,比较运动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3个月的运动锻炼,3组老人心率较运动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较运动前显著下降,太极拳组和健身操组降幅更大,CO、SV、SI、CI和PEP较运动前显著提高,太极拳组和健身操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匀和有氧运动能有效锻炼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防病、抗老,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 近年女性雌激素(雌二醇)变化的探讨

    作者:邓三宁;熊小兵

    目的:检测血清雌二醇(E2)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女性生育能力及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各种致病因子对人体的损害.方法:放射免疫全定量分析,统计学上采用百分比统计.结果:笔者对近三年1164例有生殖系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量少或停经等),年龄在18岁至40岁间的育龄女性患者的雌二醇-E2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发现其激素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也趋向相对低龄趋势.结论:上述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食物、药物及其他疾病等因数都会对人体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的生理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疾患.

  • 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异常的逆转作用

    作者:何皓颋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片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每日晨8时顿服氨氯地平5~10mg/d,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8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同时改善AASI.而20例血压昼夜节律无逆转,AASI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结论:经氨氯地平片治疗后,75%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AASI.

  • 胸腹部X线平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大成;李成杰;姚尉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胸腹部X线平片显示特征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胸腹部X线平片资料,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急性胰腺炎胸腹部X线平片显示反射性肠郁积15例,十二指肠曲部见弧形压迹1例,剑突下胰腺区高密度影1例,麻痹性肠梗阻伴胸腔积液2例.结论:胸腹部X线平片经济,快捷,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 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晓亮;黄娜;刘丹;袁泉;杨小东

    目的:分析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1月到2008年10月34例原发性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患者,其中发生于咽的淀粉样变性有2例,喉的有27例,气管支气管的有5例.结果:24例行全麻下CO2激光手术治疗,其中3例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先行支气管切开后再行手术治疗,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单纯肿物切除术,余8例由于无法手术而给予对症治疗.结论: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活检和刚果红染色.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 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调查

    作者:王昌银;戚怀钻;宋林佳

    目的:了解输卵管妊娠患者开腹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以指导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因输卵管妊娠行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183例术后的生殖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再次受孕及输卵管妊娠情况.结果:在有生育要求的107位患者中,总的宫内妊娠率为64.5%(69/107例),8.7%复发输卵管妊娠(6/107例).宫内受孕率以<30岁,术后1~2年高,中重度贫血及盆腔中重度黏连导致宫内受孕机率下降;复发输卵管妊娠与年龄及术后时间无相关性,随贫血程度及盆腔黏连程度的加重进行性增加.结论: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生殖状况与年龄、术后时间、盆腔黏连程度、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减轻贫血程度,细致分黏,合理生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宫内妊娠,降低复发输卵管妊娠.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式比较

    作者:李茂华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子宫良性病变者行LAVH手术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与腹腔镜Doderlein式子宫切除术(LDH)32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比较:LAVH组(96.2±58.56)mL,LDH组(186.2±62.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手术镜处理子宫动脉,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梗死的MRI表现(附8例分析)

    作者:王伟

    目的:分析骨梗死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8例临床证实为骨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及双侧胫骨上段,1例累及双侧股骨下段,均呈地图样信号异常.结论:骨梗死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怀疑骨梗死应行MRI检查.

    关键词: 骨梗死 MRI
  • 46例早期乳腺癌诊断分析

    作者:汪雪;汪树林

    目的:探索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表现为乳腺痛及肿块者30例,以乳房肿块就诊者16例.钼靶照片14例,诊断为乳腺癌5例(35.7%).42例作彩色超声检查,发现不规则低回声结节37例(89.0%),部分肿块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周围有蟹足状,血流增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40例,23例发现癌细胞,直接住院,术中冰冻切片决定手术方式;23例门诊先行切除活检后住院治疗.结论:高危妇女表现为乳腺增生,用药不好转、症状加重者,应怀疑乳腺癌,首选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价值优于钼靶照片.有肿块者结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 精索副神经节瘤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汪勇;刘林海;郭钏;张仰

    目的:提高对精索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认识.方法:报告我院2009年2月收治1例精索副神经节瘤患者,并复习文献.患者,男,6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上部包块20年入院.查体发现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阴囊上部占位,B超提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阴囊上部34 mm×28 mm不均质包块,血供丰富.结果: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及右侧精索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程球形、质中等、边界清楚.术后病检:副神经节瘤.1周后行扩切,未发现有肿瘤浸润.术后随访2月至今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精索副神经节瘤诊断依赖于病检,良恶性判别尚无统一标准,治疗经完整切除肿瘤且术后需长期随访.

    关键词: 副神经瘤 精索
  • 不典型的甲亢性眼肌病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10例分析

    作者:缪礁丹;刘艳

    目的:分析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性眼肌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0例不典型的甲亢性眼肌病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误诊为重症肌无力5例、颅内动脉瘤2例、颅底炎症1例、脑干腔隙性梗死1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例.结论: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性眼肌病极易误诊,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尽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有效减少误诊机会.

  • 超声评价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血流参数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丽;唐蓉;胡蜀文;刘影;邓丽丽

    目的:探讨颈动脉(CA)、股动脉(FA)的内-中膜厚度(IMT)及其血流参数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利用高频超声进行CA、FA的IMT检查,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的受检者CA、FA的内中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的受检者CA、FA内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宽,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流速度测量:高血压组CA、FA平均流速(MV)、加速度时间(A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的CA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的FA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钙斑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的CA、FA内-中膜及血流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超声检查对临床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48例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程彦星;李小青;李金辉

    目的:探讨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8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8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次确诊率不到80%,死亡率8.25%,单纯抽气治愈10例,胸腔闭式引流治愈22例.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治愈15例,手术治疗1例.肺复张平均天数单纯抽气10天,胸腔闭式引流9天,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7天,手术治疗15天.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治疗多需排气减压术,复张时间较长,治疗以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为宜.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阳超;付波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临床肿瘤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2周期化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2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血常规变化、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治疗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对血象的影响治疗组也比对照组轻,显示出对白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可以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 莫西沙星治疗腹腔内感染的药物学研究

    作者:李雪梅;黄立平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注射液应用在中重度急性腹腔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1 例患者,随机分为罗氏芬加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罗氏芬2 g,每日1次,甲硝唑0.5 g,每日2次;莫西沙星治疗组,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均为静脉滴注,疗程为7~14 天.结果:两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0 %和81.25 %,有效率分别为86.67 %和87.5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67%与9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2/15和 1/16,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及转氨酶升高等.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腹腔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例

    作者:何建萍;刘继彦;毕锋;许峰

    患者,男,38岁,因右中腹部胀痛2d就诊,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右肾占位,约10.3cm×9.0cm×10.0cm.转上级医院行CT检查为右肾肿瘤,胸CT(-),尿常规示隐血阳性,患者无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于2007年7月16日在西昌市人民医院行右肾切除及肾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将切片送到我院病理科会诊,报告为(右肾)横纹肌样瘤(rhabdoid tumor).免疫组化为Vim(+)、EmA(±)、Pcr(-)、RCC(-)、CD10(-).术后4+月复发,在我院行化疗5周期后,病情进展,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

    关键词:
  • 甲氨蝶呤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及分析

    作者:张蕊;贾萍;于磊;李玫;费小凡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关节痛3年,加重伴发热2年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踝关节及双手指间关节疼痛肿胀,伴晨僵,无发热,无口腔溃疡,无脱发,无面部红斑.至我院就诊,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好转,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双手指间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肿痛,皮温高,至当地医院查C反应蛋白(CRP):

    关键词:
  • 肝原发纤维肉瘤1例

    作者:唐勇

    患者,女,56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无发热,无恶心、呕吐,纳差.查体:剑突下深压痛,肝区无叩痛,腹部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AFP阴性,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胸部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B超示肝左叶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周缘见晕圈,其内回声不均,呈不规则稍强回声、低回声;余肝实质光点细、分布均匀.

    关键词:
  •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分析

    作者:刘书林;谢晓东;王朝华;程美雄;张昌伟;范峰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35例行介入治疗患者,其中115例为原发性肺癌,20例为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104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11例.2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非肿瘤咯血患者,包括支气管扩张(15例)、肺结核(3例)、血管畸形(2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和条.结果:共7例(5.2%)发生并发症,包括脊髓缺血/损伤2例(1.5%)、肋间动脉缺血5例(3.7%).经治疗后肋间动脉缺血均于1~3周内缓解.1例脊髓缺血于7d后缓解,4周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于4周后逐渐恢复.2例脊髓缺血/损伤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者,5例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需谨慎地进行,合理选择灌注方案及选择明胶海绵作栓塞剂是比较安全的.

  • 胶原酶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18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江涛;王朝华;王丽琴;范玉军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 两种培养基的细菌动力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

    作者:汤学夫;耿肇平;何琴;蔡毅华

    目的:寻求一种对细菌动力试验结果更容易判定的半固体培养基.方法:在传统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进行动力试验,并与传统半固体培养基比较,分析这两种半固体培养基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结果:198株试验菌中,动力阳性株143株,动力阴性株55株.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对动力阳性菌符合率为90.9%,对动力阴性菌符合率为100.0%;TTC半固体培养基对动力阳性菌符合率为98.6%,对动力阴性菌符合率为96.3%.统计分析表明,用TTC半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动力实验与传统培养基有较好的相关性(χ2=141.0,P<0.005),且比传统半固体培养基结果更容易判断,准确性更高.结论:TTC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常规细菌动力鉴定.

  •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附6例报告)

    作者:温晓玲;董志辉;王戚玲

    目的:明确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0岁,平均32岁).6例CT检查,3例有MRI检查.结果:发生于胸椎3例,腰椎1例,骶椎2例.CT主要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和较大软组织肿块;MRI表现T1加权成像为低等信号,T2加权成像为高低混杂信号特点,可显示瘤内坏死、囊变、出血等.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侵袭性强、生长活跃、易复发等特点,结合CT、MRI检查可对该病做出及时诊断,且对临床分期、手术方案制订及术后定期随访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脊柱 骨巨细胞瘤 CT MRI
  • 汶川大地震胸部损伤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纪琳;邓开鸿

    目的:分析四川汶川大地震胸部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对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余陆续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因地震致有胸部损伤史的155名伤员进行影像学分析总结.结果:在本组伤员中,胸廓骨折139例,胸膜损伤160例,肺损伤55例,纵隔损伤28例,肺部慢性感染39例,肺部肿块2例.其中部分伤员为多处复合性损伤.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准确、快速、有效地对地震胸部损伤患者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X-Ray CT 胸部损伤 地震
  •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价值

    作者:布桂林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单纯手术摘除10例,术前3天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血管内栓塞术7例.结果:7例术前栓塞组术中出血200~700mL,平均430mL;输血0~550mL;10例单纯手术组出血550~1430mL,平均1200mL,输血350~1200mL.术前栓塞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减少.结论:术前瘤体栓塞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前辅助治疗手段.

  • MRI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润惠;王占秋;卢武胜

    目的:探讨MRI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邻近透明隔,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内可见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起源于侧脑室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到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可能,MRI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优势.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海鹰;尚兰;邓开鸿;刘荣波;胡雅君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30例,均行MD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对照组:同期无肾脏疾患,无尿路感染史,因其他原因来做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25例.由两名不同年资的腹部影像医师对拟定的征象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两医师对本组病例的诊断一致性极佳(K=0.812,P<0.05).病例组30例,双肾病变14例,单肾病变16例.单肾病变中,左肾12例,右肾4例.MDCT增强扫描显示肾盏轻度变形2例(6.7%),肾盏裸露18例(60.0%),实质凹陷征23例(76.7%),肾盂轻度扩张积水21例(70.0%),肾盂壁增厚、强化21例(70.0%),肾功能减退15例(50.0%).5例(16.7%)仅表现为肾盂壁增厚、强化.MDCT增强扫描与IVP对肾实质凹陷征,肾盂壁增厚、强化及肾盏轻度变形的显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CT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与IVP比较,它能提供更多肾实质的信息,对判定慢性肾盂肾炎所造成的肾脏损害程度及疾病预后具有很高的价值,不过对肾盏轻度变形的显示有赖于延迟扫描.

  • 应用心肌自发荧光评估存活心肌线粒体氧化代谢状态

    作者:程颖;任明明;刘云奇;Aneba S.;Chorvat Jr.D.;Chorvatova A.

    目的:应用心肌自发荧光(AF)研究心肌线粒体氧化代谢状态,监测线粒体功能改变的早期信号.方法: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NAD(P)H]作为荧光探针,用光谱分辨的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TCSPC)记录375nm紫外激光激发的心肌AF光谱和荧光寿命,测试影响线粒体呼吸时AF动态衰减.结果:在420~560nm光谱区域,至少需用3个荧光寿命池0.4~0.7ns,1.2~1.9ns和8.0~13.0ns描述细胞AF.线粒体呼吸阻断剂鱼藤酮可显著增加AF强度,缩短平均荧光寿命.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二硝基酚可显著降低AF强度,在520nm处增宽荧光光谱,延长平均荧光寿命.这些结果和NADH荧光动力学离体实验(in vitro)有可比性.结论:光谱分辨的荧光寿命技术测定心肌NAD(P)H荧光有很好的重复性,在细胞水平上增加了心肌氧化代谢或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线粒体功能障碍开拓了新视野.

  • 高脂高盐饮食和有氧运动对肾脏P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成义;闰振成;祝之明

    目的:检测高脂高盐饮食和有氧运动对肾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给予普通膳食(RN)、高脂高盐膳食(HN)、普通膳食加游泳(RS)和高脂高盐膳食加游泳(HS)处理(每组5只),24周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的3种PPARs亚型(α、β/δ和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3种PPARs亚型在大鼠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HN、RS和HS组PPAR-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为RN组的4.0、3.0和2.1倍,PPAR-β/δ蛋白表达量分别为RN组(对照)的3.0、2.5和4.0倍,PPAR-γ蛋白表达量为RN组的1.7、3.1和4.1倍,每个亚型的蛋白表达量在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脂高盐膳食和有氧运动均可导致大鼠肾组织内3种PPARs亚型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有氧运动显著降低了高脂高盐膳食引起的PPAR-α蛋白高表达.

  • 不同周龄SD大鼠外耳道腺结构与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作者:杜艳春;邱爽;陈珂;华晓萍;李宏霞;岑小波;王莉;石桂秀;胡春燕

    目的:探讨大鼠外耳道腺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年龄组间,雌雄动物间有无差异,以期为药物评价过程中药物对耳腺影响的评价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将20只同龄SD大鼠随即分为A和B两组,每组均雌雄各半,分别与12周和17周龄处死,取外耳道腺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外耳道腺在不同年龄组间、雌雄组间有无区别.结果:A组动物雌雄组间外耳道腺的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B组动物雌雄动物间外耳道腺的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A组雌性动物与B组雌性动物间外耳道腺的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A组雄性动物与B组雄性动物间外耳道腺的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SD大鼠外耳道腺的组织结构在雌雄动物间及年龄在12周及17周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在进行药物对耳腺的影响的评价过程中12周龄和17周龄的受试大鼠所得到的结果应具备可比性.

  • 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秋;张蓉;刘学鹏;邱宗荫;夏永鹏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共同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模型细胞葡萄糖掺入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方法观察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IRS-1、IRS-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细胞组比较,1×10-5mol/L蜕皮甾酮可使IR HepG2细胞IRS-1、IRS-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蜕皮甾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IRS-1、IRS-2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 某医院门诊量季节指数计算方法探讨

    作者:上官江洪

    目的: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小二乘法两种趋势剔除法中找出一种能较好反映某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的方法.方法:根据该医院2005~2008年各月门诊数据,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小二乘法分别计算该医院门诊患者的季节指数(seasonal index)和各月预测值,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平均绝对偏差(MAD)、平均平方误差(MSE)、平均预测误差(AF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析.同时,判断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容许区间的关系.结果: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和小二乘法预测值的MAD、MSE、AFE、MAPE分别为766.94,888236.8542,-0.23,5.4782498%和739.0196,802281.2,-0.125,5.259453%.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有4个实际值落在容许区间之外,小二乘法有2个.结论:小二乘法能够更好反映出该院门诊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预测的佳选择方案.

  • 大型医院门诊挂号流程优化探讨

    作者:张秀兰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员较多,每日约8000多人次挂号,号源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门诊大厅挂号处常常呈现出为挂号而拥挤、排长队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近一年来,门诊部采取多种挂号形式,优化了挂号流程,病员可根据自已的需求,选择不同挂号形式提前挂号,按时候诊,病员无需看病当日到医院排队,使医院门诊的拥挤现象得到改善,也方便了患者,病员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实现了医院和病员的双赢.

    关键词: 门诊挂号 流程优化
  • 医院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管理

    作者:刘姿;康淑琼;谭明英;王庭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07年通过招募有医学和社会学背景的志愿者组建了华西医院志愿者服务中心,在门诊部设立志愿者服务台六个,为就诊患者提供分诊、导诊、咨询、排忧解难等公益性服务.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调研,以第三部门的视角弥补了医院管理、医院制度和医疗活动中的不足.在维护就诊秩序,密切医患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该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建立、培训、管理的经验,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必要性、定位、对象、策略,对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阐述了医院志愿者服务组织特色,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 大型综合医院实施健康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刘琴;廖志林;王佑娟;朱方

    本文通过对华西医院健康检查中心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通过加强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对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医院品牌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在大型综合医院推广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实践 体会
  • 做好医教研一体化的病理学实验技术工作

    作者:成娘;夏天;罗添友

    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病理学科的整体形象和水平,应着力培养他们,让技术人员轮转到技术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具体工作,从医、教、研三方面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医生和实验技术人员全方位合作工作,整个学科才能同步提升,良性发展.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