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喉部恶性淋巴瘤29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熊虹全;王力红;陈飞;梁传余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提出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29例病理确诊原发于喉部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同时期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29例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病例均进行了手术干预,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后进行了后继的放射及化学综合治疗,病员的平均住院日较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为长.结论:本病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需早期明确诊断和判定病变累及范围,在尽可能早期获取病理诊断基础上,提高对喉部影像学的认识,对于此类疾病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头状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作者:唐诗添;黄富国;王军;康斌;唐华

    目的: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对7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个月,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6例腕痛消失,1例仍有轻度腕痛,优良率100%.结论: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 白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研究

    作者:陈宇;彭瑛;周斌;李晨;丁寻实;何星球;饶莉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白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相关性,探讨DCM患者的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 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DCM患者和正常对照者IL-23R基因rs751784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用卡方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IL-23R基因rs75178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DCM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差异.结论:本研究未发现IL-23R基因rs7517847位点多态性与DCM相关.

  •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1348例群体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刁明强;孙小康;彭志忠;谭程;郭向东;赵长明;洪澜;薛扬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群体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31日我院收治的1348名地震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伤员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61例,胸腔闭式引流101例,清创缝合674例,颅内血肿清除,碎骨清除减压41例,截肢49例,清创外固定29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13例,肠切除或修补13例,脾切除8例,肝修补10例,剖腹探查1例.脊柱骨折引起完全性或不全性截瘫8人.死亡45例,入院1 h内死亡30例,1~24 h内7例,>24 h 8例.死亡原因:失血性或/和创伤性休克29例,特重型颅脑伤1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在地震群体伤的救治中,有三大原则对于提高救治率至关重要:首先,迅速检查、快速诊断和分诊是提高大规模群体伤救治率的关键,早期诊断应以查体、诊断性穿刺和胸部X线、B超检查为主,迅速查明并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防止漏诊误诊;其次,重视休克复苏和多发伤的处理、防治ARDS、骨筋膜室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并发症、防治交叉感染和疫情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第三,按战时前线军队医院管理模式,向周边医院转移患者.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寇兰;叶序卷

    目的: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 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1~3周期化疗后6~24小时开始.治疗组(40例)行rHuEpo 治疗,150 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疗程4~8周;对照组(24例)未用rHuEpo 治疗,其他治疗如中药及支持治疗两组均相同.所有64例患者若出现严重贫血则给予输血治疗,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观察rHuEpo 对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容积(Hct)、RBC、KPS评分、体重改善情况的影响以及rHuEpo 的毒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显著提高,8周有效率70%;2周内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提高;应用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生存质量改善.结论:rHuEpo 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肯定,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作者:姜爱侠;丁群芳;罗方;许婷媛;张燕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颈动脉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有无及性质、管腔狭窄程度.结果:(1)老年人群颈总动脉IMT异常者占50.53%;颈动脉斑块阳性者占78.7%;颈动脉狭窄者占20%,以轻度狭窄为主.(2)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依次是左颈总分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颈总分叉、颈动脉窦、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左颈外动脉.(3)颈动脉斑块阳性人群合并高血压 心肌梗塞 脑血管意外和心脑血管事件率增加.(4)颈动脉IMT异常组较IMT正常组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合并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增加,同时颈总动脉IMT增厚伴颈动脉斑块阳性率、管腔狭窄率及斑块累及部位增加.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以左侧常见.颈总动脉IMT异常组合并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事件率明显增加,颈总动脉IMT增厚增加颈动脉斑块和管腔狭窄的发生率.

  • 深低温贮存回植自体颅骨瓣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子彪;熊波;陈春阳;刘巧突

    目的:进行深低温贮存回植自体颅骨瓣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74例患者术后骨瓣深低温(零下80℃)贮存,2~12月后予以原位回植,术中取骨标本病检,随诊1~36月.结果:74例中72例伤口Ⅰ期愈合,颅骨复位良好.病检示回植骨有正常骨细胞,与新鲜颅骨对照无骨母细胞.2例患者回植骨吸收明显,失去支撑作用而再次行修补钛网,2例感染,余下70例患者2~4月后骨缝不同程度增宽1~2 mm,6月后骨缝不再增宽,12~36月后骨缝部分变窄,达骨性愈合,而颅骨钻孔处及颞下骨缝较宽区未见骨性结构,为纤维疤痕愈合.结论:深低温贮存的自体颅骨部分骨细胞能长时间存活,回植后无免疫排异性.回植手术简便,患者容易接受,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术前计划

    作者:林达强;李俊峰;陈兴爱;谭显春;李鑫;严吉平;王清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术前计划方案,明确其手术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经CT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可行的,并拟选择该手术治疗的上颈椎不稳患者15例,容积再现重建(VR)寰枢椎椎弓表面影像,了解个体椎弓后方表面解剖形态与骨性解剖标志.同时按寰枢椎椎弓根理想的钉道走行,多平面重建(MPR)个体椎弓根断面影像.术前根据这些解剖影像设计手术暴露路经、理想的进钉点与钉道轨迹.术中按该术前计划手术暴露,找到理想的进钉点并钻孔置椎弓根螺钉.将术中观察到的C1后弓及C2椎弓表面解剖,与术前CT重建影像对比.术后CT复查,评价螺钉置入情况.结果:15例术中观察到的C1后弓及C2椎弓表面解剖特征与术前CT容积再现的影像一致.参照寰枢椎椎弓CT影像解剖制定术前计划方案,术中按其逐一操作,手术简单、直观,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置钉准确.结论:根据CT容积再现与多平面重建的寰枢椎解剖影像,制定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计划方案,指导手术安全、可靠.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疗效分析

    作者:吴瑾;向承发;雷明雨;孙小妹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对特发性矮小儿童促身高增长的疗效.方法:ISS儿童60例,每晚睡前接受rhGH治疗0.15~0.18 IU/(kg·d),疗程3~9个月,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ISS患儿经生长激素治疗后,生长速率明显增快,由治疗前4.21±0.36 cm/年提高到治疗后8.29±4.72 cm/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骨龄和体重无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期间除少数肝功能轻度异常,注射部位轻度反应外,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rhGH对ISS儿童有增快生长速度作用.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叶兴蓉;王炜;孙海清;陈建明;沈国玉;肖欣荣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胰岛β功能状态及胰岛素抵抗(RI)的关系.方法:调查对象为2006年4月~2008年7月入我接受健康体检的成都地区离退休干部.采用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以129例已确诊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肥胖组(含超重)(BMI≥25)66例,均为男性;非肥胖组(BMI<25)63例,其中3例为女性(无统计学意义),并与1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葡萄糖(FBG),酶联免疫法测胰岛素(INS)及C肽(CP)水平等参数.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BCI).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ANOVA),分析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显著性(x)±S表示.结果:三组经HOMA 公式计算的IR值为对照组(3.0±1.3)、非肥胖组(4.6±4.0)、肥胖组(5.2±6.2)依次递增,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HOMAβ细胞功能指数为非肥胖组(82.06±84.1)、肥胖组(138.4±179.6)、对照组(226.5±236.8)依次递增,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 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β细胞功能减退,尤其是非肥胖组;同时也具有胰岛素抵抗,主要是肥胖组.表明BMI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有影响,肥胖患者β细胞分泌能力加强,负担加重,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明显.

  • 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何朗;郭翠华;侯梅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51例NSCLC组织、21例癌旁组织和11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urvivin在胞浆和/或胞核均有表达,其在NSCLC、癌旁和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肿瘤组表达(76.5%,39/51)高于癌旁组织(19.0%,4/21)(P=0.000).Survivin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Ρ<0.05),其生存曲线及复发转移风险曲线均没有意义(Ρ>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临床分期和复发转移状态为影响生存的因素.结论:Survivin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相关,还不能支持它作为判断预后和复发转移的指标.

  • 臭氧氧化技术除臭效果的研究

    作者:彭颐;洪燕峰

    目的:利用臭氧对粪便处理车间的臭气物质进行氧化分解时,臭氧的除臭效果和臭氧的适宜浓度. 方法:在对京东某粪便处理车间大规模现场测试(官能法,化学法)的基础上,确定粪便处理车间的恶臭污染源,计算出臭氧氧化法的除臭效率. 结果:针对臭气成份与臭氧反应速度,绘制出了在粪便处理车间臭气浓度以及臭气主要成份硫化氢和氨随时间的衰减曲线;臭氧发生器启动后,臭气浓度迅速衰减,在第一个小时内臭气浓度衰减率为74%,硫化氢在第一个小时浓度衰减率为29%,第二个小时浓度衰减率为58.9%,氨2小时后总衰减率为56.8%;臭氧除臭时,粪便处理车间臭氧浓度应控制在0.03 ppm,此时臭气浓度为150,臭气强度为3级. 结论:该项研究为臭氧除臭装置和粪便处理车间利用臭氧氧化法除臭提供了设计依据.

  • 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樊炜;辛泉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水平与颅脑损伤伤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伤者抽取静脉血2 mL,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分析结果与临床资料等分别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13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有5例(38%)伤情加重(较入院时脑内血肿体积增大,迟发性血肿等),明显高于凝血功能正常而伤情加重者(12%,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凝血功能异常时脑损伤伤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创伤后凝血功能异常时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 1260例公务员超重肥胖及其与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冯超;张卫东;林发忠;赵丽惠;宋永莉;陈晓军;刘梅怡

    目的:了解四川省直机关省厅级公务员超重、肥胖的现状,探讨体重指数、腰围与血脂的关系.方法:2008年对四川省直机关省厅级公务员取样调查1260人测身高,体重,腰围(WC),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男女各组间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省直机关省厅级公务员的男女肥胖率分别为9.1%、7.7%,超重率分别为45.3%、27.8%,肥胖组及超重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正常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甘油三酯与BMI、WC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防治高血脂,控制肥胖及腹型肥胖甚为重要,体重指数、腰围的控制也为防治高血脂的基本措施之一.

  • 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陈燕;黄宗文;郭佳;魏宏强;马悦;程征宇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并接受柴芩承气汤治疗的SAP伴MODS住院患者,按院外病程长短分为早期组(48 h内入院接受治疗,44例)和晚期组(48~72 h内入院接受治疗,44例),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早期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脑病、凝血系统损害的持续时间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住院时间、感染率、中转ICU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SAP伴MODS能减少器官损害持续时间,减轻器官损害,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后期感染率及中转手术率,降低病死率.

  • 浅述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作者:曾莹;饶凡;宋毅

    随着世界现代医药学和我国传统医药学的深入发展,中药和西药的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非常普遍.而目前在临床中西药合用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中西药合用的有效性,却忽视了因配伍禁忌而可能出现疗效降低、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的不合理用药.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这应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及患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参考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就临床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问题进行归纳论述.

  • 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附17例报告)

    作者:胡兴平;邓秀辉;徐军;张力;王豪;邓林;郑传东;敖永琼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者实施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1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5~165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20~90 mL,平均50 mL.术后15例随访3~16个月,IVU检查吻合口无狭窄,患肾积水减轻或消失,腰部疼痛消失.结论: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新的治疗选择,可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登革病毒的研究

    作者:姚锦绣;赵卫;张玲;李玉静;林培政

    目的:建立登革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方法:针对1~4型登革病毒3′端非编码区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登革病毒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及定量的检测方法.并对10例ELISA法检测为登革病毒阳性的病例,取其发热1~2天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实时荧光PCR 检测1~4 型登革病毒均为阳性,该探针和引物是登革病毒检测的通用探针和引物.实时荧光PCR检测10份临床血清,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60%.结论:实时PCR方法是一个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检测登革病毒的方法,适用于登革热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后路内固定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冯大雄;张忠杰;康建平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必要性及适应证.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器械固定、融合结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17例.病变位于胸椎3例,胸腰段2例,腰椎4例,腰骶椎8例;累及2个节段7例,3个节段7例,4个节段3例;有3例伴窦道形成;9例伴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术前后凸成角10°~72°,平均31°.所有患者均一期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1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后凸成角7°~58°,平均16°,椎间植骨平均在5个月融合,植骨融合率95.6%,优良率达89.6%,无一例复发.结论:后路器械固定结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主要适用于多个节段受累、腰骶段及伴窦道者,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 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伴运动试验阳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佐贵;杜国伟

    目的:对无明显心血管病(CVD)临床症状者的高甘油三酯(TG)≥1.60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8 mmol/L伴有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心电图(ECG)阳性和TET ECG阴性的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对比观察.方法:对无明显CVD临床症状的2900例受试者检测TG/HDL-C、其中伴有TET ECG阳性(缺血型ST-T改变)者500例和TET ECG阴性(不伴有缺血型ST-T改变)者2500例进行了5年对比观察, 预测其预后.结果:在 5年随访的观察中高TG(≥1.60 mmol/L)/低HDL-C(≤1.18 mmmol/L)伴有TET ECG阳性者500例的IHD的发生(30例)率为6.00%;IHD死亡(14例)率为2.80%.而高TG/低HDL-C TET ECG 阴性者2500例的IHD发生(25例)率为2.80%, 死亡(8例)率为0.32%, P<0.001.表明高TG/低HDL-C伴有TET ECG阳性者是IHD的较大危险因素.结论:高TG/低H DL-C, 伴有TET ECG阳性对IHD者的死亡率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提示二者指标共同作用对IHD者极为不利.

  • B超监测下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豪;刘薇;胡兴平;张力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B超监测下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34例,结石位于上段4例,中段11例,下段19例.结果:一次性碎石治愈者33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7%,手术时间(40±15)min,术后2~7天排尽结石,术后住院平均时间3.5(2~5)天.结论:B超监测下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对于手术操作者易于随时动态观察结石情况,对于大于0.4 cm的碎石块无遗漏,增加术中一次碎石成功率,可行性高.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5例治疗体会

    作者:樊景云;黄宗文;徐建玉;姚勇;袁宏;孙怡;杨彬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85例SABP患者在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预防及治疗感染、维持内环境、营养支持、抑制胃肠和胰液的分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柴芩承气汤经口入或保留灌肠导泻,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5例SABP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后58名痊愈,14例患者症状缓解出院.5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15.3%,死亡率为5.9%.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BP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死亡率.

  • 基底细胞癌皮损中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曹梅;何焱玲;田永静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的表达与基底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基底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手术切除的基底细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各17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P53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7例基底细胞癌中P53蛋白的表达率为100%.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进行平均半定量分析,P53蛋白在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程度为,而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程度为+,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论:P53在基底细胞癌中呈现高度表达状态,提示P53蛋白的表达与基底细胞癌的发病过程关系密切,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P53
  •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华;刘仪红

    目的:罗格列酮(RGZ)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进行12周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IRI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体重指数变化不大(P>0.05),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疗效确切.

  • 两种常用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方案的疗效观察

    作者:斯锞;廖文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一线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三联方案在本地区(成都市)的疗效.方法:纳入70例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ylori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埃索美拉唑(E)20 mg bid+克拉霉素(C)500 mg bid+甲硝唑(M)400 mg bid,B组采用E 20 mg bid+ C 500 mg bid+阿莫西林(A)1.0g bid治疗,疗程7天.H.pylori根除失败者以1周四联方案:E 20 mg bid+胶体次枸櫞酸铋(B)22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 A1.0g bid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4例完成实验.三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A组62.5%,B组84.4%,有显著差异(P<0.05).二线四联方案根除率94.1%.结论:ECA方案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ECM方案,可能更适合于本地区根除H.pylori的一线治疗,EBFA方案作为二线治疗具有较高疗效.

  • 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孙川江;池雷霆

    目的:总结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检查方法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7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17例获得随访.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术前常规X片、CT、MRI检查,关节面解剖复位,塌陷骨折复位后的植骨及坚强内固定以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下肢力线并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 干扰素肌注及局部外用治疗水痘效果评价

    作者:江堤;扬光;罗万蓉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水痘的效果.方法:将151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3组, 治疗组Ⅰ给予干扰素100 万U/ 次,im,隔日1 次,连用3 次,治疗组Ⅱ同时予以干扰素局部外涂于水痘处, 2 次/ d;对照组病毒唑10 mg/ (kg·d),im, 一日2 次,连用5 天.除以上治疗外,3组均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退热、止痒、抗炎等对症治疗.观察3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恢复所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局部外涂干扰素于水痘处,其皮疹瘙痒、结痂恢复天数明显缩短.结论:干扰素治疗水痘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配合局部外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 水痘 干扰素
  •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顾琪珊;班照楠;彭晓;赵耘;杨静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与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7年12月对20例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8~58岁,平均41岁.术前根据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复合型20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0例,髂腹股沟入路4例及前后联合入路6例进行复位、固定.平均手术耗时3.5 h,术中平均失血900 mL.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2例,复位满意4例,复位不满意4例.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关节功能优6例,良8例,差6例,优良率为70%.解剖复位加满意复位的临床优良率为78.5%,而满意复位和差的复位的优良率为25%(P<0.05).结论:不同的髋臼骨折需采用不同开放复位策略,其选择决定于髋臼骨折的类型,移位方向及其相应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双环双极等离子切除治疗前列腺增生268例报告

    作者:苟险峰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环双极等离子切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美国顺康双环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ACMI vista CTR)治疗BPH268例;随访6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0~140 min,平均手术时间(60.88±29.95) min;输血6例;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留置尿管3~5天,平均(3.91±0.8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05±2.10)天.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5.89±3.59) mL/s上升至术后6个月的(18.98±4.67) mL/s (P<0.01);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22.04±7.02)分,术后6个月降至(6.82±3.81)分(P<0.01).结论:双环双极等离子切除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好,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 ER基因多态性与川南高氟地区人群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杨杰翔;扶世杰;肖复燊

    目的:探讨川南高氟地区人群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和XbaⅠ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与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对川南高氟地区4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40例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鉴定雌激素受体的基因型,分析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系及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结果:41例病例组与40例对照组X基因型及P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南高氟地区人群ER基因多态性与OA无明确相关性.

  • Child-Pugh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评估

    作者:何代霞;陈旭平;蒋志凌

    目的:研究Child-Pugh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4例死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hild-Pugh分级对初次入院资料进行评分及分级,并计算初次入院至死亡的时间.结果:Child-Pugh分级A级生存时间56.2±24.7月、B级33.1±10.5月、C级12.6±9.6月;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生存时间相对非出血者低(P<0.05). 结论:Child-Pugh分级可做为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重要的客观指标.而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对生存时间有较大的影响;上腹部增强CT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无肝肾分流等侧支循环的评估有助于出血风险的判断.

    关键词: 肝硬化 预后 Child-Pugh
  • 肝癌切除疗效分析112例报告

    作者:汪树林;汪雪;揭正富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112例从肿瘤部位、大小、人肝血流阻断、切除方式、失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26.23%,手术死亡率0.89%,5年生存率18.75%,10年生存率仅2例.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就诊时多数已为中晚期或大肝癌,手术切除后疗效较差.提高生存率关键是:小肝癌的切除、切除方式、术后TACE、复发再切除及术后生物治疗等.

  •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自控镇静镇痛在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宋华勇;李军祥;刘娟;尹燕;王春晖;王晓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自控镇静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从而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自控镇痛/镇静组和静脉复合全麻醉组,每组30例.自控镇痛/镇静组首先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2 μg/kg,随之接电子自控镇痛泵,负荷量设定为0.5 mg/kg,以4 m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异丙酚(10 mg/mL),术中按压1次自控手柄可快速推注异丙酚1 mL.静脉复合全麻醉组首先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1 μg/kg,咪唑安定0.02 mg/kg, 2 min后缓慢推注异丙酚0.8~1 mg/kg.术中间断给予异丙酚以维持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于30~40之间.结果:静脉复合全麻醉组的MAP较检查前明显下降且较自控镇痛/镇静组下降更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镇痛/镇静组的呼吸频率较静脉复合全麻醉组下降明显且在T3时间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镇痛/镇静组患者OAA/S评分达5分和Aldrete评分达9分的时间均较静脉复合全麻醉组明显缩短(1.4±1.3 VS 3.9±1.7和 2.9±1.7 VS 5.7±1.7)(P<0.05).两组的内镜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控镇静镇痛能够比传统的静脉全身麻醉提供更良好的循环系统稳定性,更迅速的麻醉后恢复,是结肠镜检查镇静镇痛的理想和安全方法.

  • 甲胎蛋白含量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刚;李显勇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含量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肝衰竭患者AFP含量的变化.方法:将回顾分析的65 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根据后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对比两组在不同时间AFP含量的差异,同时观察AFP含量与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关系.结果:65 例患者中AFP含量高于正常者53 例(81.54%),存活组不同时期的AFP含量平均值均高于死亡组,有显著差别(P<0.01).AFP含量升高(≥300 IU/mL)主要分布在血清总胆红素<510 μmoL/ mL,凝血酶原活动度>30 %患者中,随AFP含量升高,病死率下降.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AFP含量升高反应了肝细胞再生活跃,提示预后良好.

  • 单眼散光弱视儿童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作者:王春跃;刘陇黔;李平惠

    目的:分析探讨单眼散光弱视患儿对比敏感度(CS)视功能的受损特点.方法:对正常儿童组36例、单眼散光弱视组34例、单眼非散光弱视组33例,共103例,用静态F.A.C.T图表和计算机Gabor斑CS检查程序分别检查患儿对侧眼、弱视眼及90°和180°两主子午线方向上的对比敏感度.结果:①单眼散光弱视组和单眼非散光弱视组的对侧眼、弱视眼的CS值在所有空间频率均较正常组的CS降低(P<0.05),表现为中、高空间频率区CS的明显受损(P<0.01).②单眼散光弱视组的弱视眼在90°和180°两主子午线方向上的对比敏感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弱视儿童的对侧眼不正常.用计算机Gabor斑检查可以了解弱视散光儿童不同子午线上的CS存在的差异,明确定位弱子午线,并可以针对子午线性弱视,进一步开展知觉学习的治疗.

  •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配合

    作者:陶妍志;谭益;曾令寰;刘茂娟;陈婕;郑永群

    目的:探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有效配合. 方法:回顾总结200例心内直视术的配合过程,总结其配合方法. 结果:200例手术过程均顺利,除7例因严重的心律失常及右心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生存至今且无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为患者的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 抗菌素联合疗法结合BMP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

    作者:付萍;牟一红

    目的:观察抗菌素联合疗法结合BMP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抗菌素职合疗法结合BMP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92例与83例单用BMP红外光作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7.83%,对照组为73.4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抗菌素联合治疗法结合BMP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副反应,加速创面愈合.

  • 纳米炭示踪剂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和运用

    作者:秦平;张海燕;龙泉伊;李宏江

    目的:研究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手术淋巴结病理检查中价值.方法:8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纳米炭组2组,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检获情况.结果:两组共计检获淋巴结1660枚,其中纳米炭组(24.5±3.2)枚/例,显著高于常规组(13.5±5.3)枚/例,(t=3.475, P<0.05).纳米炭组检获出更多淋巴结,炭着色淋巴结癌转移率更高.结论:纳米炭示踪剂提高了淋巴结检获率,确保了病理活检的准确性,是一值得推广的示踪剂.

  •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作者:熊金河;唐雪梅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甲氨喋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2组:治疗组:29例,口服白芍总苷+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29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经3月治疗,两组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晨僵持续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方法.

  • 连续性和反复间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作者:聂晓冬;王昌松;刘牧;赵平

    目的:研究早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和反复间断静脉一静脉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25例)和RIVVH组(20例).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好转率. 结果:CVVH 组中3例死于MODS,死亡率为12%,RIVVH组死亡3例 (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 组好转率为80% (20/25),与RIVVH组的80%(16/20)一致.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对于改善生命体征,降低APACHEⅡ评分CVVH效果更显注,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逐渐变小,在后期两组间不再存在疗效差异,终疗效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而RIVVH组,在治疗费用和人员成本上具有优势.结论:早期RIVVH 治疗SAP可以作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 颅脑损伤后脑耗盐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周明森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耗盐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我科2006~2007年收治的37例CSW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治疗,37例CSWS患者31例血钠恢复正常,4例死亡,无1例发生桥脑髓鞘溶解症.结论:脑耗盐综合征是颅脑损伤后患者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早期明确诊断,积极稳妥补液补钠是有效治疗CSWS患者的关键.

  • 螺旋CT重建在距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彭湘晖;廖明壮

    目的:研究距骨骨折螺旋CT轴扫、多平面(MPR)和三维(3D)重建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距骨骨折患者术前螺旋CT资料12例,同时进行了MPR和3D重建图像.着重分析距骨骨折线的走行、与关节面的关系、关节面塌陷程度等,并评价轴扫、MPR和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在12例距骨骨折者骨踝关节受累7例.MPR和3D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结论:螺旋CT轴扫、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相结合,可更好显示距骨骨折的情况,能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 常规体外受精完全失败后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耿丽红;李蕾;李小红;胡寒;靳松

    目的:探讨IVF-ET周期中,对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的卵子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精子(Rescue IC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常规IVF后18~22 h,对体外受精完全失败的12个周期、85个未受精MⅡ期卵行补行ICSI.以同时期进行ICSI的34个周期、226个MⅡ期卵为对照,比较ICSI结局.结果:补救ICSI组与对照组比较,基础内分泌指标,HCG 日平均血清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MⅡ期卵个数以及平均移植胚胎个数,无显著性差异.补救ICSI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8.82%、91.04%,与对照组(受精率为80.09%,卵裂率为9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卵后第3天,补救ICSI组卵裂球数≥5的优质胚胎比例占13.11%,低于对照ICSI组(73.99%),差异有显著性 (P<0.05).对照ICSI组妊娠率为38.24%,补救ICSI组无一例妊娠.结论:补行ICSI虽然可使常规IVF中未受精卵受精并获得胚胎,但是所得胚胎的发育潜能差,妊娠率极低,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活性的测定

    作者:蒋兴亮;凡瞿明;张晓岚;刘素兰;张均;王光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变化以及与其它氧化应激指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对照组和78例甲亢组空腹血浆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PON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脂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甲亢患者血浆PON1活性(139 ±64)kU/L,ox-LDL(598.3±58.6)μg/L,MDA(15.11±3.26) μmol/L及SOD(80.2±25.3)NU/m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PON1(168 ±70)kU/L,ox-LDL (446.2±62.2) μg/L,MDA (10.02±3.00) μmol/L,SOD(92.9±26.9)NU/mL.血浆PON1和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ox-LDL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亢患者血浆PON1活性与SOD呈正相关(r=0. 381,P< 0.05),与ox-LDL、MDA呈负相关(r=-0. 411,r=-0. 445,P< 0.01). 结论:甲亢患者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可能与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 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义军;陈兢;张恒;肖力;贾禄;高安亮;李良;雷町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GSF)的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5例GSF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儿均有颅脑外伤史,致颅骨线性骨折,骨折线进行性增宽,颅骨缺损,术中均发现有硬脑膜破裂.15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3例患儿手术后出现脑积水并予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颅骨骨折和硬脑膜破裂是发生GSF重要的因素;患儿发生颅骨线性骨折后应定期复查头部CT,一旦确诊为GSF须行颅骨成形手术治疗;儿童GSF手术后出现的脑积水行V-P分流术治疗效果较好.

  • 重型脑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乔俊东

    目的:通过对61例重型脑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内科综合治疗,评价其疗效在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对61例重型脑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一般发生在入院的2~6 d,占观察例数的86.9%(53例),出血后,在治疗的两周内痊愈42例(占68.9%).结论:重型脑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临床危急重症,积极的了解和祛除病因,持续监控,积极的、有效的综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提高痊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 综合教学法在规范化护士培训学员教学中的探讨

    作者:李卡;蒋理立;杨婕;李玲莉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临床高层次护士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合格护士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是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综合能力,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我院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护士在职教育培训体系的探索.为保证教学效果,根据现代护理教育学理论,对轮转到我科的学员在护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论证分析, 确定教学的重点, "以问题为基础", 结合肛肠科的专业特点, 制作并运用大量教学图片, 并结合病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实施规范化护士培训护理的教学, 提高了学员学习兴趣, 有效突出了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知识的合格率高, 教学效果好.

  • 探讨大批量收治骨科地震伤员的护理管理流程

    作者:安晶晶;廖灯彬;杨婕;宁宁

    目的:探讨公共突发事件中大批量收治伤员时的骨科护理管理流程.方法:对汶川地震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1 410名骨科地震伤员时包括紧急组织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流程革新以及信息管理等的护理管理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高效的护理应急管理,保证了在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中的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伤员的整体救护水平.结论:医院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各部门配合,再造护理管理流程,在灾害医疗救援中具有重要意义.

  • 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紊乱的原因及护理

    作者:卢俊;马登艳;谭其玲;刁永书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紊乱的原因,以期提出改善肾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措施.方法:观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综合病房6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紊乱的特征,分析引起睡眠紊乱的原因.结果:61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有5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紊乱,占总数的91.8%.护理:通过采取心理护理、缓解疼痛、用药及活动指导,纠正睡眠紊乱.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容易发生睡眠紊乱,护士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睡眠紊乱,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余春华;李俊英;符琰

    目的:了解新药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副反应,探寻其对症护理对策.方法:通过 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其作用及毒副反应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治疗,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过敏反应及疲劳等,其中 Ⅱ度恶心呕吐 21例,Ⅲ度恶心呕吐 5例,Ⅳ度恶心呕吐 3例,便秘 11例,腹泻 5例;骨髓抑制共 16例,其中Ⅱ度血红蛋白下降 10例,Ⅲ度血红蛋白降低 3例,Ⅱ度粒细胞减少 11例,Ⅲ度粒细胞减少 3例,Ⅳ度粒细胞减少 2例, Ⅱ度血小板减少 10例,Ⅲ度血小板减少 2例;Ⅱ度皮疹 2例,过敏性休克 1例,经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及积极的护理措施后都得到了缓解.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时进行毒副反应的对症处理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调查分析及护理

    作者:黄位群;张鼎萍;李罗红;张铭光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问题,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多项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以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如注意加强疾病知识与饮食的指导,关心理解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关于医疗器械防锈保养的探讨

    作者:易小梅;向超群;赵自勤

    医疗器械是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通过对医疗器械生锈原因的分析与防锈措施的探讨,为器械的保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戴燕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依从性的因素,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为门诊随访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行肝移植术132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调查.结果:所调查的患者有125例门诊随访依从性良好,其中10.4%存在服药不依从现象.结论: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系统、纠正患者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可以提高肝移植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

  • 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护理1例

    作者:谭其玲;何月;胡艳;刁永书

    总结1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的护理.采用以下护理措施: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疱疹变化情况以及有无排斥反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其它致命并发症和加强人文关怀等.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安全渡过肾移植术后危险期.

  • 人性关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王秋新;桓秋云;王丽洁;张亚男;柴丽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患者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因为急诊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若护理人员在配合抢救的同时给患者以关爱,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帮助其转危为安,为抢救患者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吕春蓉;何茜

    目的:探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淋巴瘤(NHL)时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通过2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用药前的处理及控制输液速度的方法,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副作用及时得到控制.28例患者只有3例第一次输注时出现发热、寒颤.结论: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至低.

  •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成;徐敏;肖亚梅;徐奕莎;隆世群;刘丽;刘玉红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措施.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重点从"气道湿化、肺部物理疗法、吸痰、气道感染的预防、口咽部护理"几个方面进行循证,获取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5·12汶川大地震中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护体会

    作者:程华;许宁惠;曾维渝;李月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四川省大的医疗机构,救治了大量的地震伤员,为抗震救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地震伤员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由于地震所导致的损伤,患者伤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回顾和整理地震中以颅脑损伤为主的现场和院内救护的临床资料,并对地震所导致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要点和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 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带教探讨

    作者:王颖莉;陈静;赵俐红

    目的:探讨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的特点和方法.方法:用坚持岗前培训,加强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强化临床适应能力的培训,书写反思日记,严格培训考核的措施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结果:2006年7月~2009年1月,本科室共接收7组培训护士,每组有6~10人,有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所有培训护士均完成我科室培训,通过考核.结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是规范化护士培训的重点.因人施教,采用严格规范的培训措施,评判标准一致进行考核,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即可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霞;任英;洪芸

    目的: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回顾1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其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瘘并发症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出血、血流量不足、假性动脉瘤和血栓形成,无一例感染.结论:出血及血流量不足是动静脉内瘘的主要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 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的护理

    作者:黄宗琼

    目的:了解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改善化疗患者相关性贫血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情况.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rHuEPO 2×104 U第1~2天,1×104 U第3~10天,ih,同时铁剂力菲能150 mg po,tid,维生素C 100 mg po, tid.对照组:单用铁剂和维生素C,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副反应.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合理用药,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健康指导,以提高益比奥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组4周后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升高21.0 g·L-1、5.31%,对照组分别下降12.5 g·L-1、3.36%(P<0.001);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3%,而对照组为4.5%,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KPS评分升高,而对照组下降(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输血率和输血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EPO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结论:大剂量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安全有效,可提高Hb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 1例有机磷中毒呼吸停止后成功抢救及护理

    作者:李明凤;高永莉;曲飞

    报道1例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呼吸停止,经紧急行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解毒、输血,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住院监护治疗11天后患者自行出院,7小时后病情危重又再次到急诊就诊入院经抢救治愈后再次出院的1例典型的个案护理.

  •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的知晓率及存在问题

    作者:王利群;龙云淑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存在问题.方法:随机抽查我院临床医务人员210人,填写医疗废物分类知识调查问卷.结果:我院临床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知晓程度较低,其中护士对多数问题的知晓率高于医生和护工,医生和护工之间其知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医疗废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至关重要.

  • 安全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容;马登艳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我科200名化疗患者,以患者和护士的安全程度来评价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安全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既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安全又能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结论:在肿瘤化疗中应合理应用安全护理,以保证患者和护士的安全.

  • 鼻内镜下治疗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杜雪芹;张世辉;林俊;文艳琼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收治的11例视神经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行视神经减压术的11例患者中1例失访,7例有效,其中4例视力有较明显的提高.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疗效满意,其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永琼;张晓容;刘红;许瑞华

    目的:探讨1 03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患者的合理选择,术前的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术后饮食、体位、引流管等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确保手术成功,重点介绍了术后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胆漏)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共行LC手术1 039例,1例因腹腔出血,经再次开腹止血后康复出院,1例出现胆漏,其他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应注意围手术期观察护理.

  • 汶川地震救援中华西医院门诊部的护理协调管理

    作者:何晓俐;赵淑珍;任小丹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华西医院门诊部作为医院的窗口、形象,地震发生当天迅速组织人员,沉着、冷静地疏散门诊附近万名患者及家属,无一例踩伤、摔伤;随着各种渠道转来医院的患者增多,为利于有效的管理与护理人力安排,在保证门诊正常工作开展的前提下,服从医院大局安排,抽调护理人员承担起每日到机场接送患者的任务及急诊注射室的工作,为地震伤员的及时转送与救治、处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月琴;黄宗琼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因素和关键问题.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抽查一天各科在岗的护士,并同时抽查基础护理完成情况,与部份护士进行交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约占调查护士总数的71.3%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不是非常重要或不重要;约64.8%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也不是很愿意做好.结论:基础护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主要原因除人力不足,责任心和护士慎独精神不强外,观念没有转变和认识不足也是关键问题.

    关键词: 护士 基础护理 认识
  • 可大龙不同给药浓度对输注血管的影响

    作者:王雅莉;游桂英;李智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可达龙不同给药浓度对输注血管的影响.方法:将2006~2008年对房颤行三维射频消融术后使用可达龙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可达龙药物浓度为1.2 mg/ mL,以0.5 mg/min匀速输注;对照组为12 mg/ mL,以0.5 mg/min匀速输注,观察不同给药浓度对输注血管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 结论:可大龙不同给药浓度对输注血管的影响显著.

  • 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黄雪花;梁雪梅;张建承

    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自然灾难对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地震发生后1月内采用SCL-90对地震灾区幸存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SCL-90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灾区幸存者均高于常模,其余各因子灾区幸存者均低于常模;男性、女性之间和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比较, 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居住地之间比较,躯体化、恐怖和偏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躯体化症状中,居住农村者均分高(2.06±1.23),其次为山区幸存者(1.75±0.47),城市幸存者轻(1.63±0.51)(P= 0.042),而在恐怖、偏执因子分中,居住山区者高(1.36±0.68;1.59±0.79),其次为农村(1.15±0.39;1.34±0.45),城市低(1.07±0.30;1.25±0.35)(P均= 0.015).结论:特大地震自然灾难给幸存者造成的心理创伤很普遍,需要对幸存者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政府卫生部门在制定救援政策时有必要纳入心理危机干预计划.

  • 晕动病的预防用药评价

    作者:程凯;徐珽;胡海波;唐尧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属于一种生理性眩晕症,在日常生活中发病率相当高,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属于晕动病易发体质[1].本病一般不会给机体带来器质性的伤害,但它所带来的不适却困扰着无数的人.本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晕动病的药物预防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 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作者:张燕;张新军

    作者简介:张燕(1979-),女,江苏泰兴人,硕士研究生.E-mail:huix1227@yahoo.com.cn.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自1988年Reaven等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Syndrome X)以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引起的进行性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等作为EH致病基础的假说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 儿童及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作者:刘颖;曾建成

    腰椎峡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该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1],一般无症状.随着青少年参与高强度、高难度体育运动的人数逐渐增多,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有所上升,青少年的发病率为3%~7%[2].在一些青少年患者当中,峡部裂可引起剧烈的下腰痛,其也是导致脊柱滑脱的主要原因.对于峡部裂的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治疗方式,手术也分很多术式.本文就儿童及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 蜂蜜局部治疗慢性难愈创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利鸿;冉兴无

    蜂蜜用于伤口的治疗由来已久[1],但始终未能融入现代医学中成为伤口局部处理的常规方法.随着细菌耐药性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由以前的院内感染菌成为了可社区感染的耐药菌[2],抗生素使用逐渐成为一大问题.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蜂蜜因为其抗菌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 1H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在脑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李燕;陈念永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无创性获得活体生理及病理物质代谢的检查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1,2].波谱学研究国外早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关键词:
  • 有机磷农药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

    作者:龚春雨;胡渝华;李虹

    有机磷(organophosphorous, OP)农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类农药,绝大多数属于四配位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型.除了其神经毒性外,毒性较低,一直被认为具有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优点而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有机磷不但可用作杀虫剂,还可作除草剂、杀菌剂、胃肠驱虫剂、杀线虫剂等.1990年全世界在生产的有机磷农药品种约有100种之多,以美国为例,在约80种中,有机磷农药有61种,若以杀虫剂而论,有机磷品种在美国占杀虫剂的51%.

    关键词:
  • 胶质瘤的辅助治疗

    作者:杨与敏;李凤;毛庆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2%,其中3/4以上为高级别胶质瘤.美国NCCN胶质瘤规范化治疗的基本原则为以手术为主的分类→分级→连续→个体化→综合治疗.即在尽可能保全重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大限度地手术切除肿瘤,而肿瘤位于重要脑功能区,手术极度困难而风险又极大者,应尽可能进行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术,对每位患者依据肿瘤的病理分类和分级以及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患者的免疫状态再辅以放疗和(或)化疗.现对胶质瘤的辅助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苍耳子散合苇茎汤加减治疗鼻渊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登权;张其兰

    目的:对苍耳子散合苇茎汤加减治疗鼻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的观察.方法:对240例诊断为鼻渊患者按单纯随机化分成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苍耳子散合苇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鼻窦炎口服液.共1月,而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4.2%.结论:苍耳子散合苇茎汤加减治疗鼻渊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优于中成药鼻窦炎口服液.

  • 老年患者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2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洪勤;毛庆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CSD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5例老年患者BCSDH的诊断,治疗资料总结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或MRI检查.所有患者皆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其中5例单侧钻孔引流,20例双侧钻孔引流.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CT和MRI检查是BCSDH的佳诊断手段.钻孔引流是BCSDH的有效治疗方法.

  • 十二指肠球后出血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作者:张涛;杨锦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十二指肠球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诊断过程.结果:十二指肠球后出血病变复杂多样,常规胃镜检查容易漏诊,从而延误诊断.结论:重视胃镜检查的重复和进镜深度可以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率.

  • 234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仕丽;何明超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经对我院符合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要求的切口愈合良好的234例病历的适应症、用药种类、联合用药、给药方法及给药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4例病历所涉及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共计271例次,给药时机及给药持续时间合理225例次(83.03%),不合理46例(16.97%).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一代头孢101例(37.27%),广谱青霉素类49例(18.08%)、β-内酰胺酶抑制剂40例(14.76%).其中单用、二联和三联用药分别为206例(88%)、25例(11%)和3例(1.28%),平均疗程为2.3天.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不足之处,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需通过临床医师、药师及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康复新明胶海绵贴敷治疗鼻中隔糜烂临床观察

    作者:许菲莎;张庆;王莹

    目的:观察用康复新明胶海绵治疗 32例鼻中隔糜烂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浸有康复新液的明胶海绵贴敷于鼻中隔糜烂处,隔日 1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半年, 随访有效率为 94%.结论:用康复新明胶海绵塞鼻治疗鼻中隔糜烂,材料简易,操作方便,痛苦小,疗效好,无并发症,实为治疗鼻中隔糜烂的有效方法.

  • 76例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加 60Co 后装腔内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贺丹;周静秋;王敏;付波

    目的:探讨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加后装腔内治疗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76例宫颈癌患者均采用体外放射治疗加 60Co 后装腔内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 5年总生存率为 63.7%,Ⅰ期生存率为88.9%,Ⅱ期为 71.9%,Ⅲ期为 48.1%,Ⅳ期为 20.0%.10年总生存率为 31.6%,Ⅰ期生存率为 53.3%,Ⅱ期为33.3%,Ⅲ期为 22.0%,Ⅳ期为 0.0%,经Log Rank法检验各期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放射治疗后发生阴道粘连 9例(11.8%),放射性膀胱炎 6例(7.9%),放射性直肠炎13例(17.1%).放射性直肠炎按 RTOG 晚期放射损伤分级方案分级,1级7例(53.8%),2级4例(30.8%),3级 2例(15.4%),4级 0例(0.0%).结论:体外放射治疗加60Co后装腔内治疗宫颈癌疗效肯定,副作用少.但如何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尽可能减少放射反应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中国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50例

    作者:张其兰;单鸣;牟英;詹云

    目的:探讨中国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膀胱湿热证组、肾阳虚证组,分别予中国灸中的前列腺灸、强肾灸治疗.结果:50例中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国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较传统针灸、西医西药及手术更简洁、方便、无创伤、操作简单省时,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 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作者:吴定渊

    目的:雷尼替丁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方法:将73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雷尼替丁1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治疗2周后,单用雷尼替丁150 mg连用4周.对照组:36例,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2周后,单用奥美拉唑20 mg连用4周.治疗期间每周到门诊随访,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药结束后1月做胃镜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胃镜复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同.

  • 地震对基地医院急诊普通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影响

    作者:杨旻;周亚雄;何庆

    目的:研究地震对非伤员的其他内外科危重患者急诊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和分析汶川地震发生前后一周急诊科内外科危重患者情况.结果:地震后内外科危重患者数量明显减少,转诊患者和救护车来诊比例降低,但抢救患者比例增加,优化处理流程后急诊诊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虽然地震期间急诊科内外科危重患者总量减少,但存在抢救患者比例增加和院前急救资源减少的问题.应该重视这部分患者的急救医疗需求以及优化处理流程.

    关键词: 地震 危重患者 急诊
  • 对地震挤压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反思与研讨

    作者:何庆;杨旻;姚蓉

    目的:为挤压伤者的院前急救进行反思和研讨,提出一些新建议,以提高这类伤员的抢救成功率.材料和方法:本文特利用循证医学技术和方法,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回顾总结的方式.结果:通过文献回顾和病例分析,地震中挤压伤的院前处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重视早期补液的重要性,特别是液体的类型、量和补碱利尿时机;其次是局部患肢结扎,肢体处理和情绪的稳定;后伤者获救后切忌盲目转运,现场分拣和急救后再转运.结论:应重视地震伤员院前急救过程中的规范化处理,以期终改善预后,减少急性肾功衰和脓毒血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 较大肾上腺肿瘤的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附27例报告)

    作者:鲜鹏;杨璐;崔晓波;范天勇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6.0cm的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径≥6.0cm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7例患者年龄24~76岁,男性10例,女性17例,肿瘤直径6.0~8.5 cm.病理结果为:髓质脂肪瘤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肾上腺转移瘤1例.结果:24例患者顺利切除肿瘤,另外3例患者术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9.46±36.65)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80.14±36.48) mL,术后进食时间(1.88±0.82)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05±0.65) d,术后住院时间(6.21±1.84) d. 结论:在技术熟练的前提下,直径≥6.0 cm的肾上腺肿瘤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仍然安全、微创.

  • 参附注射液对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SOD,MDA,S-100β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璟瑜;唐作磊;纳雪晴;李羽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MDA,SOD,S-100β蛋白(S-100β)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于术前12 h和手术日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参附注射液 1 mL/kg和生理盐水1 mL/kg,在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1, 夹闭动脉瘤前T2,动脉瘤夹闭后30 min T3,分别缓慢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样5 mL以备检测SOD活性和MDA,S-100β的含量. 结果:参附组(Ⅰ组)MDA和S-100β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Ⅱ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组), 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和S-100β的含量,从而对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有脑保护作用.

  • 血浆Hcy S100B蛋白检测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悦菊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与半胱氨酸同系的四碳含硫氨基酸,它是蛋氨酸循环的正常代谢产物,是能量代谢和许多需甲基化反应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正常人血浆Hcy 呈正偏态分布.

    关键词:
  • 地榆升白片对Graves病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观察

    作者:陈宁;黄献钟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配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108例,随机分为3组,在甲巯咪唑基础上分别加用地榆升白片(A组)、鲨肝醇(B组)、安慰剂(C组),治疗10周,定期检查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周,A组、B组的WBC、N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且A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B组,C组的WBC和N在治疗后 6周开始显著升高,治疗后10周,A、B组WBC和N均较6周时继续显著上升,C组则无继续显著上升.治疗前后3组间FT3、FT4、TSH均无显著差别.TRAB水平仅有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甲巯咪唑加用地榆升白片能显著缩短升高白细胞的时间和很好地维持白细胞水平,效果优于加用鲨肝醇和单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且TRAB水平有所减低,提示可能对甲亢治疗有正面作用.

  • 低剂量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LDR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分析

    作者:张开仁;杨正丛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病例LDR片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LDR表现.结果:腰椎生理屈度改变,椎间隙改变,骨质唇状及刺状增生,游离骨块形成为其主要LDR片征象,好发部位以腰4~5为主.结论:结合临床表现,LDR片具有损伤小、价廉和快速等优点,能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提供有力的证据.

  •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黏液性囊腺瘤1例

    作者:王莉;武永康;姜勇;李文;田青

    患者,女性,26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月"于2008年11月20日入院.2月前自觉腹部增大较快并感觉饭后腹胀且逐渐加重,无腹痛,无月经紊乱,未引起重视,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一月前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触及不清,B超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前上方查见14.6 cm×10.5 cm×15.1 cm的囊性回声团,巨大囊性包块,壁稍厚,囊内右侧壁及下壁均见点状、网条状回声,并向囊内延伸产生不规则多房囊性结构,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关键词:
  • 罕见胸内巨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作者:刘敏;董滟;李璐;陈永顺

    患者,男性,39岁,因右侧肩背不适1月在院外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行抗痨治疗2周无效,且症状逐渐加重于2007年10月8日入住我院.入院时急性病容,神清,查体合作.体温37.6℃,脉搏8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6/78 mm Hg.

    关键词:
  • 伴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的腓骨肌萎缩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严华;曾艳;张世洪

    患者,女,28岁,因双下肢无力9年,双足下垂6年入院.患者于9年前渐出现双下肢行走无力,无力呈进行性加重,伴双小腿肌肉萎缩.6年前出现上楼、爬坡困难,行走时双下肢过度抬高,4年前出现下蹲后起立困难.

    关键词:
  • 结肠腺癌合并原发性肝癌骨转移1例

    作者:李俊;刘继彦

    患者,男性,70岁,因左腰背部疼痛5个月于2006年4月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背部疼痛,于当地医院检查未发现确切异常,无特殊处理;后感上述症状加重,前来我院诊治.

    关键词:
  • 圆锥综合症地震伤员康复治疗1例

    作者:张金龙;方云芸;刘婧;林海丹;罗庆禄;何成奇

    患者,男,39岁,因2008年5月12日地震时重物砸伤致腰背痛、大小便障碍3月入院.3月前,患者地震时被重物砸伤腰背部,当即感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关键词:
  • 腹壁骨化性肌炎伴缝线肉芽肿1例报告

    作者:冯宁;伍晓汀

    患者,女性,41岁,因反复右下腹腹壁疼痛3月,加重伴发现右下腹壁包块2月入院.患者于19个月前曾行右下腹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原手术切口处腹壁疼痛,为阵发性刺痛,疼痛发作时定位准确,不伴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及便秘,无呕血、黑便,疼痛发作无明显诱发及缓解因素.近2月来患者自感疼痛发作频繁,程度逐渐加重,影响睡眠.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期强化CT与DSA对照研究

    作者:闫庆;张得春;王朝华;谢晓东;费泽军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原发性肝癌(HCC)CT增强门静脉期强化特点及其原因.方法:本组HCC门静脉期强化共4例,行CT双期增强扫描及肝脏供血动脉DSA检查,分析供血动脉特点与门静脉期强化间的关系.结果:本组门静脉期均强化.完全性门静脉期强化1例,其供血动脉来源于膈下动脉及肝动脉分支1例;区域性门静脉期强化3例,其供血动脉来源于膈下动脉2例,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网膜分支1例.供血动脉均走行较长.结论:HCC门静脉期强化供血动脉走行较长,部分管径纤细,导致肿瘤强化延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西林;李家芝;王雅娟;李维;周晶;谢梅

    目的:评价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 h、24 h及72 h动脉血气变化,比较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 h、24 h及72 h动脉血气pH、PaO2、Sa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呼吸频率、心率和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1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插管率和病死率.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作者:戴华;陈亚利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在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共从内科系统中入选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22例,将其分为二组,治疗组:传统治疗加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肺部感染,共52例;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肺部感染,共70例.结果:两组病例在发热时间,咳嗽,咳痰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日,抗生素使用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方面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在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疗效确切,且术中危险性小,值得推广.

  • 不同透析器复用机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郑玉君;杨立川;陈林

    目的:观察W-F168-B型和RENATRONⅡ型透析器复用机临床应用对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透析器分别用W-F168-B和RENATRONⅡ复用.测定受试者透析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率除以分布容积(Kt/V,K为尿素清除率,t为透析时间,V为分布容积).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Kt/V值分别为1.25±0.26和1.24±0.19,透析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分别为(1.32±0.14)g/L和(1.34±0.27)g/L,白蛋白差值分别为(0.86±0.05)g/L和(0.79±0.18)g/L.t检验示两组以上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透析器复用机对受试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能达到较好的透析质量.

  • 60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

    作者:布桂林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有CT和临床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SCLC 6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中央型肺癌47例,CT表现为肺门分叶状结节或肿块,伴阻塞性肺炎11例(23.4%),阻塞性肺不张5例(10.6%),42例(89.4%)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36例行CT增强,其中32例肿块和淋巴结均匀强化.13周围型SCLC中,9例肿大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较肺内肿瘤大.结论:SCLC CT主要征象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

  •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适形调强放疗模拟定位的意义

    作者:骆建华;周克;咸婧;潘兴国;李小凯

    目的:探讨PET-CT模拟定位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适形调强放疗靶区确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影像学和病理证实伴有肺不张的非小细胞肺癌12例患者,进行PET-CT模拟定位.根据PET-CT扫描显像结果,分别以GTVCT和GTVPET-CT勾画原发病灶,对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的两组数值加以比较.结果:GTVCT平均为141 cm3(99~185 cm3),GTVPET-CT平均为113 cm3(60~165 c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5.497,P<0.001).12例患者原发病灶体积的GTVPET-CT均较GTVCT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平均缩小体积28 cm3(19%).结论:PET-CT模拟定位,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放疗靶区的精确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汶川地震下肢骨折放射学表现分析

    作者:纪琳;邓开鸿

    目的:着重分析汶川地震中伤员下肢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及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近2个月内先后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496例下肢骨折伤员,按X线检查结果对骨折部位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下肢多部位粉碎性骨折而截肢者29例(5.8%),其余467例伤员共584个部位发生骨折.按骨折部位分类:股骨162个(27.7%),胫腓骨275个(47.1%),髌骨19个(3.3%)以及足骨128个(21.9%).按骨折类型分类:粉碎性骨折244个(41.8%),斜行骨折194个(33.2%),横行骨折53个(9.1%),线性骨折35个(6.0%),螺旋形骨折33个(5.7%),嵌插骨折17个(2.9%),凹陷性骨折2个(0.3%),同一部位(胫腓骨骨干)的多种类型骨折6个(1.0%).结论:本组汶川地震造成的下肢骨折,部位以胫腓骨为主;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常规X线检查对下肢骨折伤员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诊断价值.

  • 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作者:罗大辉;李敏;付维力;叶京兵;李箭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年9月~2008年3月共收治42例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对21例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21例行关节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WOMAC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用studen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保守组:随访发现关节症状好转不明显,复发率19.05%;WOMAC评分治疗前49~72分,治疗后69~85分.关节镜手术配合药物组:随访发现关节症状均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伤口甲级愈合,无术后并发症,6个月无复发病例;WOMAC评分治疗前49~71分,治疗后75~96分.两组治疗前后及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保守组(t=-9.864,P<0.001);关节镜手术配合药物组(t=-11.267,P<0.001);两组之间(t=-2.366,P<0.023).结论:比较以上2种治疗方法,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起效快、效果明显、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特有优势,结合药物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空蝶鞍综合征X线、CT、MR影像分析

    作者:曹林德;彭俊玲;唐勇;彭湘辉

    目的:研究空蝶鞍综合征(ESS)患者的X线、CT、MRI表现,探讨三种诊断方法在ESS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32例ESS具有完整的X线、CT、MRI及临床资料.结果:X线、CT、MRI均能发现蝶鞍扩大,X线不能分辨鞍内结构;CT可显示垂体萎缩,识别75%的垂体柄,有少量伪影干扰,观察细节受影响;MRI完全显示鞍区解剖结构及信号变化.结果:MRI是ESS的佳影像学诊断手段.

  • 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东荣;于永刚;罗后宙;刘为池;武英杰

    目的:观察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用闭孔神经阻滞减少闭孔反射的情况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确诊膀胱肿瘤患者,严格按照手术适应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硬膜外麻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治疗组30例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进行闭孔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闭孔反射发生率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闭孔反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经过随访治疗组30例患者3例出现了膀胱肿瘤复发,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率为13.3%(4/30),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取闭孔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闭孔反射的发生,明显提高手术的效果,但是改善膀胱肿瘤近期和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二甲双胍对糖脂中毒的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煜;李秀钧;邬云红;童南伟;赵铁耘;李洁;赵桂芝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慢性暴露于高糖和高游离脂肪酸的大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离体胰岛细胞培养于5.5~16.7 mmol/L葡萄糖或5.5 mmol/L软脂酸中48 h,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培养24 h.收集各组胰岛细胞,加入5.5~16.7 mmol/L葡萄糖刺激培养1 h.收集培养液,用放免法测定其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水平.结果:低糖组(5.5 mmol/L葡萄糖)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 mg/L)处理后的β细胞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16.7 mmol/L葡萄糖)及高脂(0.5 mmol/L棕榈酸)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GSI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2.5~5 mg/L二甲双胍干预后,高糖及高脂组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GSIS较未治疗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低糖环境下,二甲双胍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慢性高糖及高脂可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而2.5~5 mg/L二甲双胍能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提示二甲双胍降糖效果除了其外周作用外,可能对糖脂中毒的β细胞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 雌激素饥饿增强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汪冉冉;刘东波;罗婷

    目的:探讨雌激素饥饿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CF-7细胞培养贴壁之后,用雌激素饥饿处理后加入TRAIL,用荧光染料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在雌激素饥饿处理MCF-7细胞后,收集对照和饥饿组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单独使用雌激素饥饿处理或者单独使用TRAI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都能诱导细胞凋亡,但是它们诱导凋亡的活性较小,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极大地增加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P<0.001).雌激素饥饿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死亡受体5(DR5)表达上调.结论:乳腺癌细胞MCF-7对TRAIL敏感度不高,雌激素饥饿可以增加TRAIL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活性,DR5与雌激素饥饿诱导TRAIL活性增加相关.

    关键词: MCF-7 TRAIL 雌激素饥饿
  • 人凋亡相关新基因PNAS-4与放射联合治疗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辉;石华山;李志平

    目的:探讨人凋亡相关新基因PNAS-4(hPNAS-4)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至Lewis肺癌LL2细胞后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hPNAS-4基因导入Lewis肺癌LL2细胞中,Western blot鉴定其过表达后,观察X射线照射对其集落形成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PNAS-4基因或/和放疗(0,1,2,4,6 Gy)对LL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影响.结果:通过Western blot证实了hPNAS-4基因在LL2细胞中的过表达.Lip-hPNAS-4加放射治疗处理组细胞的生存能力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明显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hPNAS-4基因联合放射治疗能产生协同抗肿瘤效应.

  • 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对兔空腹血糖的影响

    作者:张开颜;冼文光

    目的:探讨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商品名云克)对兔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99Tc-MDP组,地塞米松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测定给药前,给药后3 d、7 d、14 d、21 d五个不同阶段空腹血糖值.检测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作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使用地塞米松14 d后,兔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99Tc-MDP组血糖无升高,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兔空腹血糖升高,而99Tc-MDP未导致兔空腹血糖升高.

    关键词: 血糖
  •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分析

    作者:须晋;赵娜

    目的:探讨并强调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及前景.方法:了解目前国内电子病历系统现状,并结合本科室已建立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经验,分析电子病历系统的利弊及在我国发展的需求前景.结果:电子病历系统的运行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结论: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 医院成本核算中的辅助成本分配方法探索

    作者:张馨梅;吴寿潜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服务成本、医疗辅助服务成本、医院行政成本未完整、正确分配计入相应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项下,导致现实提供的医疗成本仅是一种不完全成本,这必将相应影响医疗定价、医院决策和医院分配.医院推行成本核算改革是医疗改革及经济发展的必然,医院后勤服务成本、医疗辅助服务成本、医院行政成本分配计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项下已是医院成本核算改革所必须.参阅国内外医院成本核算的模式、方法,并选择性借鉴企业成本核算模式,对医院后勤成本、医疗辅助成本、行政成本的分配方法进行探索,以供医院管理相关人士参阅.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