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Seminar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法对国内临床医学生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贾雪;曾雯;张琴;程春燕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Seminar教学法相比传统讲授教学法对临床医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Seminar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对中国临床医学生教学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41例学生,其中Seminar教学组380例,传统讲授教学组3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eminar教学法基础理论成绩[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 =1.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0.72,1.62),P<0.000 01]、临床技能操作成绩[SMD=1.33,95%CI (0.82,1.83),P<0.000 01]、课堂氛围评分[SMD=1.51,95%CI(1.13,1.90),P<0.000 01]、团队协作评分[SMD=0.86,95%CI (0.50,1.22),P<0.000 01]及自主学习能力评分[SMD=2.25,95%CI (0.31,4.18),P=0.02]均优于传统讲授教学法.结论 Seminar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生教学中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教学法.

  • 97例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临床研究

    作者:黄中力;蒋亚梅;宋涂润;王显丁;范钰;邱阳;刘金鹏;王莉;林涛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开展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完成的97例DCD肾移植的供者及受者资料.供者53例,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7个月~54岁(中位年龄28岁,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15、45岁);死亡原因:颅脑外伤21例,颅脑肿瘤12例,脑血管意外1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脑积水1例.受者97例,其中男71例,女26例;年龄18~ 66(中位年龄39岁,下、上四分位数分别为30、44岁).根据供者捐献类型将受者分为C-Ⅰ类(36例)和C-Ⅲ类(61例)2组,分别分析供受者基线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受者术后肾功能、感染发生、人肾存活等.结果 无原发性肾无功能发生,26例受者发生延迟肾功能恢复.C-Ⅰ类和C-Ⅲ类患者术后1周[(226.71±187.46)、(249.94±249.84)μmol/L,P=0.636]、1个月[(136.32±63.34)、(157.37±147.83) μmol/L,P=0.428]、3个月[(110.51±25.26)、(115.02±36.60) μmol/L,P=0.527]及12个月[(103.42±21.57)、(104.18±39.36) umol/L,P=0.911]时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Ⅰ类和C-Ⅲ类患者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3.9%、19.7%,P=0.469)及并发症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C-Ⅰ类和C-Ⅲ受者人存活率(91.7%、93.4%)和移植肾存活率(100.0%、9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DCD肾脏移植术后延迟肾功能恢复发生率偏高,但总体效果良好,是扩大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

  •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行自体肝移植的拔管时间及术中血气分析的研究

    作者:张雯;王洋洋;王晓

    目的 探讨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的晚期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患者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与术中基本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术中血气结果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7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4例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的晚期HAE患者资料,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拔管时间与术中麻醉时长(r=0.472,P=0.031)、出血量(r=0.524,P=0.015)、红细胞悬液输入量(r=0.627,P=0.002)、血浆输入量(r=0.617,P=0.003)存在相关性.术后3个月内有、无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4±15.84)、(15.52±19.40)h,P=0.327].患者动脉血血气pH值、血糖、乳酸、碱剩余等指标在各时点与阻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在术毕较阻断前升高(P<0.05),游离钙在阻断后和开放后与阻断前比较出现一过性下降(P<0.05),血红蛋白在阻断后和开放后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中尽量减少麻醉时长和出血,可以缩短带管时间改善预后.其无肝期较长,使得患者术中血气分析变化大,术中应加强血气分析监测,及时调整,维持酸碱及电解质的稳定.

  • 智慧医疗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曾国军;魏武然;邹炳文;刘畅;陈斌;李为民;张伟;黄勇;李正赤;刘伦旭;沈彬;赵纪春;廖志林;师庆科;王淼;况伟宏;蒋耀文;郝晓婷

    目的 总结华西医院智慧医疗系统在地震应急救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九寨沟地区发生7.0级大地震.在抗震救灾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实体医院及其成熟的远程会诊模式下,利用其智慧医疗APP,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协助地震灾区应急抗震救灾,主要包括人群分流、初步伤情排查、指导轻伤患者自救处理、心理疏导、联系寻人、缓解救灾压力等内容.结果 九寨沟地震后72h内,共114位医生参与该模式助力救灾,共计完成视频咨询(医生-患者)7次,在线图文咨询(医生-患者)487次,其中与震区医疗救援密切相关32次,包括1次定位联系寻人.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次将智慧医疗模式应用于应急抗震救灾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新的互联网医疗救治模式,在抗震救灾中有其应用价值.

  • 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术中耳大神经的保护

    作者:陈敏;郑美君;李文;陈玥竹;杨柳

    目的 探索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术中保护耳大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5年9月-2015年5月人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7例第一鳃裂囊肿、瘘管或窦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用CT增强扫描确认病变范围.结合影像学及随后的术中探查,无l例患儿累及中耳乳突.术中解剖保护耳大神经部分分支,完整切除瘘管、窦道或囊肿,保留腮腺组织或行部分腮腺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年1个月.结果 所有患儿无复发或术后面瘫发生.12例患儿无明显耳大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5例患儿有耳垂或耳廓下1/3区域感觉减退.结论 儿童第一鳃裂畸形切除术中保护部分耳大神经分支是可行的,不影响手术对于病灶的彻底切除,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调查分析

    作者:赵丽明;李晓萍;周瑶;李洪卫;贺斌;刘兰昕;杜薇;吴勇;马敏;黄方洋;付永兴;祝烨

    目的 调查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率、控制率及降压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2013年10月-12月住院藏族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165例,接受降压治疗143例(86.7%),降压治疗后达标34例(23.8%),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依从率为43.4%.降压方案中,单药治疗116例(81.1%),其中藏药、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及传统复方制剂的治疗比例分别是24.1%、21.6%、19.0%、18.1%.结论 高血压的治疗率高,但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和控制率低.需加强对高原地区基层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 胆汁培养病原体特点及感染类型分析

    作者:郁新燕;陈文森;张翔;张永祥;李松琴;张卫红;赵茹;刘波

    目的 了解胆汁培养阳性患者病原体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医院2016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住院期间胆汁培养阳性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胆道感染和定植患者病原体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胆道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共送检299份胆汁标本,培养阳性158份,阳性率52.8%.筛选的79例胆汁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110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G-)菌66株(60.0%)、革兰阳性(G+)菌37株(33.6%)、真菌7株(6.4%).G-菌检出量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5株(22.7%)、肺炎克雷伯菌9株(8.2%)、鲍曼不动杆菌7株(6.4%),G+菌检出量前3位分别是屎肠球菌10株(9.1%)、粪肠球菌6株(5.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5.5%).胆道感染患者42例,胆道定植患者37例,病原体均以G-菌为主.胆道感染患者共检出10株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组比非多重耐药菌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明显延长(t=2.129,P=0.039).胆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目标性治疗比例为76.2%;胆道定植患者胆汁培养阳性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16.2%,胆汁培养阳性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78.4%.结论 胆汁培养病原体无论感染还是定植均以G-菌为主.疑似胆道感染患者,送检胆汁培养同时应积极送检血培养.胆汁培养阳性应区分感染和定植,并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软式内镜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戊二醛消毒效果对比Meta分析

    作者:谢静;陈敏;罗薛峰

    目的 对比研究过氧乙酸与戊二醛两种软式内镜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从而为内镜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7月,筛选对比过氧乙酸和戊二醛浸泡软式内镜后消毒合格率的研究.以消毒后软式内镜合格数为主要效应指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入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对比研究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786例软式内镜.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同消毒时间下过氧乙酸消毒合格率高于戊二醛[相对危险度=1.09,95%置信区间(1.06,1.13),P<0.000 01].结论 过氧乙酸浸泡软式内镜消毒效果好于戊二醛.

  • HaCaT条件培养基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脂肪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林文韬;刘晓雪;刘勇;陈俊杰;岑瑛

    目的 探讨HaCaT条件培养基能否促进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人脂肪干细胞向表皮细胞的分化.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45、CD73、CD90、CD105蛋白的表达以及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脂肪干细胞.Transwell小室构建气液界面培养模型,配制含ATR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的诱导培养基A以及含50%HaCaT上清液、ATRA、EGF、KGF的诱导培养基B.实验分3组,即诱导培养基A组、诱导培养基B组及常规培养未诱导组,气液界面诱导培养12d,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CK14、15、16、19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Pan-CK)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K14的表达.结果 脂肪干细胞成表皮诱导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诱导组B Pan-CK表达率大于诱导组A,两组均大于未诱导组[分别为(22.0±3.5)%、(11.9±2.7)%、(1.1±0.3)%,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诱导组均具有CK14荧光表达,诱导组B CK14表达率大于诱导组A[分别为(19.5±7.0)%、(10.8±5.7)%,P<0.01],未诱导组未见CK14荧光表达.结论 HaCaT条件培养基可加强ATRA诱导人脂肪干细胞向表皮细胞的分化的能力.

  • 剖宫产术中羊水微生物培养结果与产妇术后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静;李渠;杜晓红;张安平;高岩;蒋庆源;郑健敏;王晶;李芹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中羊水微生物培养结果对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采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剖宫产术中羊水502份进行细菌培养,对比分析羊水培养产妇术前相关危险因素、术中羊水培养结果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 502份送检羊水标本中,有131份(26.1%)培养阳性.不同孕周羊水微生物培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2例产妇中6例发生术后感染,其中3例术中羊水培养阳性,羊水培养阳性与阴性的产妇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术前是否存在感染、孕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术前胎膜早破情况与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 羊水标本污染率高,对术后抗感染治疗参考价值不高,剖宫产术后延长抗感染治疗应根据感染部位选择适宜的标本送检.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2015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

    作者:戴仲秋;康梅;马莹;陈知行;邓劲;王远芳;谢轶

    目的 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提供长期的监测数据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2015年临床住院和门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非重复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做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和iLabDataforMDR 1.03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2006年-2015年共计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38 487株,其中埃希菌属(14 862株,38.6%)、克雷伯菌属(12 894株,33.5%)、肠杆菌属(6 277株,16.3%)、变形杆菌属(1 758株,4.6%)、沙雷菌属(1 257株,3.3%)、枸橼酸杆菌属(933株,2.4%)和摩根菌属(506株,1.3%)居前7位.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标本分布来源前3位为痰液(46.9%)、尿液(18.7%)和分泌物(11.5%).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呈高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85.3%、52.6%、72.9%.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明显降低,其余抗菌药物均呈现耐药率降低或低速增长趋势.该院埃希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菌株分离率变化不大,克雷伯菌属产ESBL菌株分离率下降明显,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分离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总体耐药呈现下降趋势,MDRO、产ESBL菌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持续增长,需要重点关注.长期持续监测细菌的耐药情况对细菌耐药变迁和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制定十分重要.

  •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

    作者:谭军;周爱军;翁晓芳;袁艳玲;刘程琳;王剑云

    目的 比较不同级别医院的医院感染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4年11月12日、2015年12月9日、2016年11月30日00:01-24:00期间上海市宝山区20所医疗机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调查和病史查阅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不同级别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分布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4年-2016年每年调查1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8 76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一级医院5.36%、二级医院2.37%、三级医院1.68% (x2=88.497,P<0.0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中,一、二级医院前3位均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三级医院为其他部位、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一、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88%、31.64%、42.11%(x2=928.148,P<0.05),标本送检率分别为9.82%、48.89%、82.39%(x2=601.347,P<0.05);病原体报告分别为一级医院4例,二级医院94例,三级医院96例;不同医院级别、性别、年龄、科室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不同(P<0.05).结论 一级医院需加强标本送检,三级医院需严格限制抗菌药物使用,且应进一步细化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 妇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欧洋华;陈岑;陈静;周伟;旷凌寒;江咏梅

    目的 了解妇科手术合并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住院手术且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70例患者资料,对其送检标本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7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50.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6.1%)和阴沟肠杆菌(5.6%);革兰阳性菌36株(50.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1%)、表皮葡萄球菌(12.5%)和粪肠球菌(8.3%).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敏感性较低,耐药率分别是76.9%、61.5%、61.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红霉素敏感性较低,耐药率分别是92.3%、69.3%、61.5%;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环丙沙星敏感性较低,耐药率分别是88.9%、77.8%、77.8%.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和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结论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该院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因此应更重视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为抗菌药物合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医院感染的有效率.

  • 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的合理选择

    作者:陈博;熊茂明;孟翔凌

    营养不足不仅对人体组织器官功能有损害,还可能对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增加产生影响.在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特殊免疫营养素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特殊免疫营养素包括了谷氨酰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精氨酸、核苷酸等.有证据显示在不同疾病和阶段,补充不同种类的免疫营养素对机体代谢和炎性反应都能起到调节作用,影响到临床结局和患者预后.目前,部分临床医务人员对免疫营养素的选择及应用存在不规范化现象,亟待相关理论知识推广.该文通过对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的评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营养支持实践工作的开展,促进营养支持的规范化发展,使患者获益.

  • 浅析药物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和中国医药企业创新进展

    作者:柴慧婷;刘振明;王志锋

    医药产业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备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之上.与此同时,明确医药企业作为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定位,提高研发实力和增加创新投入,才能真正推动国家新药创新体系的发展.该文综述分析了中国药物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医药企业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的定位,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前后审视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和定位的变化;从中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和现状来看,中国医药企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药物创新水平方面与国际领先制药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 内源性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艾潇琳;方芳

    年龄是导致中枢神经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病情的迁移相关神经元的丢失也越重.目前的治疗也主要是用于缓解症状,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非常难以恢复的.内源性干细胞的出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这种神经再生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并且神经功能的恢复依然是个未知数.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了各种体内外实验,以期通过研究其作用机制来增加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以终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该文主要就目前神经科学领域有关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纤维蛋白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瑞双;陈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高,预后差.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既是凝血因子又是炎症因子,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既往研究报道了Fib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存在普遍相关性,与左心室肥厚等亚临床病变具有正相关性.随着Fib水平的升高,人群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冠心病患者较健康人群具有更高的Fib水平,高Fib水平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重,病变范围更广.但Fib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还存在普遍争议.基于近对Fib在冠心病中的新认识,该文就Fib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从行政干预入手全面提升手卫生执行力

    作者:马红秋;陶秀彬;向梅;张磊

    目的 以行政干预为主导,采取多模式干预措施,全面提升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力.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12月,持续3年在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实施《加强手卫生管理活动方案》,采用PDCA管理模式,分计划、实施、检查、改进提高及成效评价等阶段分步实施,并对1 353所医院进行干预前后各项手卫生相关管理指标调查,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活动终期对手卫生管理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显示85.29% (58/68)的三级医院和84.07% (227/270)的二级医院、66.63% (595/893)的一级医院手卫生设施配备完善.92.65% (63/68)的三级、100.00% (270/270)的二级和50.06%(447/893)的一级医院均进行全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由36.68%提升至61.93%,洗手正确率由37.60%上升至89.28%,相关知识知晓率由41.20%提高至86.07%.每床日手消毒剂用量由2.59 mL提升至7.10 mL.结论 从行政干预人手,采取多模式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全面提升手卫生规范执行力.

  •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器械、器具证件审核创新实践

    作者:黄静;乔甫;付学勤;康霞;宗志勇;尹维佳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器械、器具的质量关乎患者安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证件审核职责,从医院层面保证使用产品合法、安全、有效.该文从制度建设、流程改造、证件审核范围和要点以及证件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器械、器具证件审核工作的实施情况.

  • 完善新时期医院感染防控顶层机制设计

    作者:付强

    近年来,随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医院感染防控的力度不断增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科学界定医院感染防控的目标问题,厘清主体责任,从顶层设计上完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与机制的设计、实施,让包括临床医生和感控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找准前进的方向,通过创新防控策略,迎难而上,使感控措施落地,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职人员核心能力和专业发展的国际进展

    作者:程棣妍;乔甫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内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会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全球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而其防控工作有赖于感染预防与控制专职人员(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tioners,IPCP)来完成.因此,IPCP的能力对实现感染监测、预防和控制项目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IPCP必须确保其能力足以应对各种挑战、满足其职责要求.不同国家对IPCP的核心能力要求各不相同,专业发展存在差异.该综述将为亚太地区IPCP的核心能力框架建设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 新标准对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的新要求

    作者:胡国庆

    为推动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项行业标准、软式内镜和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新标准,以及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新要求,该文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管理以及压力蒸汽、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灭菌技术、软式内镜的高水平消毒和灭菌、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日常清洁消毒和强化清洁消毒进行了具体阐述,帮助临床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更好地执行新标准新要求,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 医院感染防控的新技术、新进展

    作者:李六亿

    该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医院感染发展历程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和研究的经验,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进行了研判.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炎、膀胱炎和肠炎一例

    作者:常佳莉;杨静;胡章学

    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40 d,腰痛20 d”于2009年10月27日入我院.入院前40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呕吐胃内容物,伴腹泻,大便呈黏液样,无发热,无呕血、腹痛,无皮疹、光过敏,无口腔溃疡、皮肤瘀斑,无肉眼血尿等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曾诊断“急性肠梗阻”,具体诊治经过不详,恶心呕吐症状稍改善,尿频尿急尿痛仍存在.入院前20d,患者出现腰痛,外院CT提示: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膀胱痉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MRI提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略变窄,腹水、胸水;肠镜示:慢性结肠炎,内痔;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肾图:双肾功能重度损伤伴梗阻,双肾有效血浆流量正常.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无明显好转,拟行膀胱扩张术转入我院.

  • 肾移植术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护理二例

    作者:谭其玲;谷波;李晓琴

    病例介绍患者1,男,28岁,血液透析8+个月.患者于2015年4月由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术后采用他克莫司(1.0 mg,2次/d)、吗替麦考酚酯(1 000 mg,2次/d),泼尼松(初始剂量60 mg)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19d,患者出现持续加重性头痛、视物模糊、右眼右下方视野缺损,短时间内突发2次强直性癫痫大发作伴意识丧失,持续时间20~ 30 s,抽搐停止后头痛明显,极度烦躁.在发病期间,患者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血压112~146/78~95 mm Hg(1 mm Hg=0.133 kPa),他克莫司药物浓度为3.6 ng/mL,血肌酐为125 μmol/L,均属正常范围.

  • 无射线射频消融妊娠合并室性早搏一例

    作者:岑志富;崔凯军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反复心累、气促4余年,再发1个月”入院.4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气促,无胸痛、心悸、胸闷、黑矇、晕厥、呼吸困难等不适,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休息后自行缓解,未予特殊治疗;人院前1个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于2016年2月27日至我院就诊,行24 h动态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平均心率96次/min,慢心室率78次/min,快心室率123次/min),长R-R间期1.19s,房性早搏2次/24h;室性早搏36 237次/24 h(时呈插入性),室性早搏二联律10次/24 h;ST-T无异常改变;症状记录与动态心电图无相关性.为行射频消融术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睡眠差,焦虑.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的介绍

    作者:葛茂军

    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该文从编写背景、编制方法和推荐措施等方面,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预防控制指南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帮助临床工作人员和医院感染防控人员合理使用指南推荐的干预措施,切实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防控指南》介绍

    作者:乔甫;宗志勇

    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在近几年内广泛扩散.为预防和控制此类耐药菌在医疗机构内传播,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编写了《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防控指南》.该文将从指南编写的背景、编写过程、主要防控措施、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帮助广大感染预防和控制从业人员落实指南,切实降低这些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