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多发性肌炎外周血白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月池;邓林;孙文翠;吴永强;石桂秀

    目的 研究活动期多发性肌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SOCS)1、SOCS2、SOCS3和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区域蛋白1(CIS)与正常人表达的差异,探讨SOCS在多发性肌炎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2011年6月-1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了14例活动期多发性肌炎患者和14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SOCS1、SOCS2、SOCS3和CI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多发性肌炎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SOCS 1~3表达明显降低(P值均<0.05),CIS1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OCS基因家族可能参与了多发性肌炎的发病,该蛋白分子家族的成员可能会成为多发性肌炎治疗的一种新的候选基因.

  • Ras同源类似物小干扰RNA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作者:朱敏;夏洪伟;唐秋琳;毕锋

    目的 观察下调Ras同源类似物E(RhoE)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23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小干扰RNA (siRNA)转染前后RhoE在乳腺癌细胞231中的表达;RhoE siRNA的细胞转染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法;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转染细胞及对照细胞的增殖变化;损伤刮擦试验和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及对照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 RhoE在乳腺癌细胞231中的表达较高;成功转染RhoE siRNA的乳腺癌细胞,蛋白质印迹显示RhoE的表达被明显的抑制;RhoE的表达被抑制后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下调RhoE表达能够明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RhoE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白芍总苷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2的影响

    作者:张宇虹;郭在培;焦晓燕;李萌萌;陈涛

    目的 通过对白芍总苷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介素( IL) -22水平的研究,探讨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8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白芍总苷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20例外周血清中IL-22浓度的变化,分析其在治疗前、后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浓度[(90.50±51.80)pg/mL]较对照组[(40.10±17.20)pg/mL]升高,白芍总苷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48.70±23.90)pg/mL]较治疗前降低(P< 0.05),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白芍总苷可能通过调节IL-22发挥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

  • 肾阳虚证的转录组特征研究

    作者:严石林;沈宏春;王浩中;陶怡

    目的 研究糖尿病、阳痿、慢性肾炎患者中筛选出的典型肾阳虚证病例的转录组学特征,揭示出肾阳虚证“同证异治”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分别对9例肾阳虚证患者进行Agilent人4*44k表达谱芯片实验,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休论(GO)、Pathway分析.结果 找出332条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注释的基因为181条.通过GO分析发现肾阳虚证在免疫系统、氨基酸分解和合成、脂类代谢、生殖、能量代谢及肿瘤相关的基因有密切联系,通过Pathway分析发现与肾阳虚证相关的信号通路有39个.结论 肾阳虚证可能导致免疫系统低下,氨基酸分解和合成、脂类代谢、生殖、能量代谢功能降低,以及与肿瘤形成相关.

  • 宫颈癌漏诊病例分析

    作者:谌福霞;方芳;冯丹

    目的 探讨宫颈癌漏诊的原因及特点,提高首诊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外院漏诊的6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漏诊的65例中有51例误诊为宫颈糜烂,其中仅13例首诊曾行细胞学筛查,16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总平均年龄仅39岁,农村居民54例.结论各 地区应加强宫颈癌筛查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及适合的筛查方式提高宫颈癌筛查率,减少漏诊.

  •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与我国疾病负担的关系

    作者:樊涛;张宇;蒋洪丽;闵婕;王科;周维

    目的 评估中医药临床研究是否与我国主要疾病负担相关.方法 首先从1999年-2004年出版的13种中医、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手工检索出随机对照试验( RCT),并提取出杂志名称、出版年限、治疗的疾病类别及样本含量等数据.然后采用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作为衡量标准,统计2002年我国疾病负担前30位病因的RCT数量,采用秩相关分析这些疾病负担与发表的中医药RCT及其受试者数量的关系.结果 终确认7 422个RCT,约38%的RCT来自于3种国家级杂志.这些RCT覆盖了我国疾病负担中的主要病种,其中4 280个RCT (57.7%)研究前30位病因合并产生的42个病种,只有3个病种(7%)没有任何RCT研究.采用DALY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08(P=0.569)、0.092 (P=0.628),通过死亡率产生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53(P=0.012)、0.536(P=0.002).结论 中医药RCT与采用死亡率衡量的疾病负担明显相关,但采用DALY分析却未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中医药临床研究可能更注重死亡率高的病种,一定程度上忽略了DALY衡量的疾病负担.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韶华;杨小东;王妍亭;黄燕花;刘正满

    目的 提高对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0月报道1例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总结其临床特征、诊疗要点及预后评价.结果 患者数次误诊后终诊断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予脱离变应原及激素治疗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影像学表现,甚至肺泡灌洗液及肺活检综合判断:脱离变应原为该病治疗的根本、重要措施;对于病情严重患者,短期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或改善症状.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雷鸣;邓力珲;唐红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功能损害( HL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49例HL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抗甲状腺治疗组和单纯保肝治疗组,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明原因肝功能不全,而后明确为HLI.其中女29例(59.2%),男20例(40.8%),年龄10~70岁,平均45岁.症状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65.3%),心悸(51.1%),怕热多汗(49.0%),厌油纳差、食欲减退(44.9%).主要体征包括甲状腺肿大(36.7%),双下肢水肿(24.5%),心界扩大(16.3%),皮肤巩膜黄染(14.3%),肝脾肿大(12.2%)等.肝功能检验异常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68.9%),谷草转氨酶升高(57.8%)为主,其次是谷氨酰转移酶(69.4%)、直接胆红素(59.2%)、总胆红素(44.9%)、碱性磷酸酶(42.9%)、乳酸脱氢酶(26.5%)升高,以及白蛋白(32.7%)下降.死亡3例,病死率6.1%.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提示抗甲状腺治疗组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低于单纯保肝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类患者可同时具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常表现为淤胆型肝炎.HLI总体预后较好,抗甲状腺治疗是该病的关键.

  • 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对未成年大鼠呼吸的影响

    作者:张翔;孙明洁;基鹏;刘斌;王儒蓉

    目的 探讨在Sprague-Dawley大鼠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对呼吸的影响.方法 7~9d和21~23 d大鼠在迷走神经完整和迷走神经切断的情况下从右心房注射缓激肽,观察呼吸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后,7~9 d大鼠出现呼吸暂停,而在21~23 d大鼠仅出现呼吸抑制(P<0.05);②切断迷走神经后,有心房注射缓激肽在两组大鼠均不再出现呼吸暂停.结论 右心房注射缓激肽在7~9 d大鼠产生呼吸暂停,且依赖于迷走神经的完整性.

  • 急性白血病患者八色流式免疫表型分析起始管方案的建立

    作者:黄巧容;余建华;蒋能刚;曾婷婷;贾永前;孟文彤

    目的 建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八色流式免疫表型分析起始管方案.方法 用胞膜CD3 (CD3)、CD19、CD10、CD34、CD45、胞浆CD79a (cCD79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胞浆CD3 (cCD3)等8种抗体建立八色流式染色方案.膜表面抗体直接染色;膜内抗体经固定破膜,再染色后上机检测.将3个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抗体的单色染色和缺一色染色;后对17例确诊的AL初发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用单色染色来确定染色方案中各抗体的检测电压及荧光补偿;缺一色染色中,阳性细胞群较单色染色变化均<10%,表明方案中的各抗体相互作用小.17例AL初发患者中,6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均为CD34和CD19阳性,5例cCD79a阳性和4例CD10阳性;4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为cCD3阳性;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均为CD34和MPO阳性;1例B+T混合表型AL患者CD34、cCD3、CD19、cCD79a及CD10均为阳性,MPO和CD3为阴性,此检测方案能够确定各类AL的细胞类型.结论 建立了AL患者八色流式免疫表型分析起始管方案,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检测.

  • 聚乙二醇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角膜雾状混浊形成的影响

    作者:谭业双;周霞;孙斌;潘桂萍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行LASEK的患者45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屈光度(-4.68±2.30)D(-1.75~-6.50 D),随机分为聚乙二醇滴眼液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角膜haze形成、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及屈光度.结果 术后1、3、6个月,两组haze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3、5天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上皮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P< 0.05).结论 LASEK术后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虽然能减轻术后患者角膜刺激症状,能促进角膜上皮更快愈合,但是不能减轻haze的形成.

  • 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单中心分析

    作者:韩梅;郑鸿;罗婷;孙愚

    目的 初步探讨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确诊、接受治疗、临床资料较完整的3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对数秩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36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PFS)为3~95个月,中位PFS为4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1)、阳性淋巴结(P=0.001)、TNM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P=0.024)和TNM分期(P=0.02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阳性淋巴结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 淋病奈瑟菌核酸的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及评价

    作者:庄杰;刘显中;叶远馨;周易;宋兴勃;陆小军;王军;丁柳;代波;应斌武

    目的 比较评价磁珠法、柱子吸附法和煮沸裂解法3种不同的核酸提取方法对淋病奈瑟菌(淋球菌)DNA提取效率的差异.方法 对已确诊的淋球菌培养基挑取20个小菌落制成悬液,做1∶1~1∶100000稀释度稀释,分别使用磁珠法、柱子吸附法和煮沸裂解法进行DNA提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提取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在不同浓度淋球菌的DNA提取中,以磁珠法的敏感性和重复性高,而柱子吸附法和煮沸裂解法次之,<1×105 copies/mL以下的拷贝数,3种DNA提取方法之间重复性和敏感性差异明显,磁珠法的提取效率高,柱子吸附法次之,煮沸裂解法差;> 1×105 copies/mL的细菌拷贝数的样本,3种方法差异随浓度增高不断缩小.结论 磁珠法提取淋球菌DNA的效率、敏感性和重复性高,在实际临床科研工作中,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DNA提取方法.

  • 利多卡因惊厥对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小嘉;周诚;黄翰;李羽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海马的神经毒性是否会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并探讨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变化与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将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值组(n=7)和利多卡因惊厥组(n=40).基础值组大鼠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后使用Y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利多卡因惊厥组大鼠尾静脉持续输注利多卡因造成惊厥,待大鼠恢复正常运动以后放入鼠笼重新饲养.并于惊厥后第1、3、5、7天从中随机抓取大鼠测试其空间学习能力以及组织学改变.根据对应天数将利多卡因惊厥组的40只大鼠随机细分为Day-1、Day-3、Day-5、Day-7亚组,每亚组10只.所有大鼠在测定空间学习能力之后立即处死,取出大脑并做石蜡包埋,冠状面切片后进行组织学检测,显微镜下评估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状态.结果 ①基础值组和Day-1、Day-3、Day-5、Day-7亚组大鼠的Y迷宫穿梭次数分别为(25.2±3.7)、(27.1±8.1)、(36.9±9.9)、(38.7±10.6)、(40.6±16.3)次,除Day-1亚组与基础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亚组与基础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基础值组单位面积(10.3±4.5)个(异常锥体)细胞比较,利多卡因惊厥组大鼠海马CA3区异常锥体细胞数增加,Day-1、Day-3、Day-5、Day-7亚组计数值分别为13.0±7.2、15.6±5.0、19.6±8.1、18.1±5.1,且与大鼠Y迷宫穿梭次数呈正相关(r=0.711,P<0.05).结论 利多卡因引起的惊厥使成年大鼠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能力下降,利多卡因的神经毒性引起的海马异常锥体细胞增多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种原因.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炜;李鸿雁;孙海清;胡永霞;姚俊秀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情况,探讨其细菌耐药性及治疗策略.方法 通过查阅2008年1月-2009年12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8例VAP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率.结果 VAP平均发病时间为机械通气后5.8 d,总病死率为35.1% (45/128).共分离出病原菌262株,其中G-杆菌210株(占80.2%),G+球菌38株(占14.5%),真菌14株(占5.3%).G-杆菌中占前3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等耐药率相对较低;G+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常为多重耐药的致病菌,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

  • 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与免疫组织化学分子亚型分析

    作者:邓窈窕;张丽;蒋明;邹立群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情况及免疫组织化学分子亚型分布.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3 365例乳腺癌病理报告存档资料进行激素受体(ER/PR)、HER-2表达情况及免疫组织化学分子亚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3 365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1 824例(54.2%),PR阳性1 841例(54.7%),HER-2过表达284例(8.4%).相关分析显示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1),HER-2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P<0.001).免疫组织化学分子亚型结果显示luminal A型常见,为1 993例(59.2%);basal-like型为623例(18.5%); HER-2过表达型为169例(5.0%);luminal B型少,为115例(3.4%);未分类的为465例(13.8%).结论 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有特殊性,激素受体阳性率>50%,HER-2阳性率在不同研究中显示出不同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ER、PR与HER-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分子亚型中luminal A型常见.

  • 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陈春燕;李超;成黎明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为BIS在小儿临床麻醉上的广泛应用及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3月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将BIS控制在50±5,记录麻醉诱导前到手术探查期间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拔管时间.结果 手术过程中P组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苏醒迅速、完全,苏醒时间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P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相对较短.麻醉诱导前两组的BIS值均为97±1,意识消失时的BIS值为71±2.BIS值为50±5时,结果显示手术过程中(T4、T5、T6、T7)两组的心率、血压都很平稳.结论 BIS作为小儿麻醉镇静深度的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浓度变化及作用

    作者:左秋南;赵丽;王业;文富强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与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间测量1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和1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血清铜、锌、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浆中金属硫蛋白,以及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的浓度变化.并对铜、锌浓度变化与CRP、IL-6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血清中铜浓度、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铜的浓度、CRP、IL-6水平以及丙二醛值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而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锌浓度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血浆中抗氧化物质金属硫蛋白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微量元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发现,铜与CRP(r=0.602,P<0.001)、IL-6(r=0.533,P<0.001)呈正相关,锌与IL-6呈负相关(r=-0.336,P<0.05).结论 在COPD氧化应激发病机制中,铜可能发挥促氧化应激的作用,而锌可能发挥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微量元素稳态的紊乱有可能是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及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强;黄忠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及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46例(90.20%),多器官功能障碍36例(70.59%),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者治愈好转20例,未合并者治愈好转13例.死亡18例.结论 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多器官功能障碍,早预防、早发现、综合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有助于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腰高比值与血压、血脂、血唐的关系

    作者:张昕;陈晓平;吕振兵;洪必莹;吴凯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腰高比值(WHtR)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2007年5月间在成都市地中老年人群(688人)中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记录被调查者的血压、血脂、血糖、WHtR等指标,并用相关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WHtR≥0.5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②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WHtR≥0.5组明显高于WHtR<0.5组,而WHtR≥0.5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WHtR<0.5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WHtR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WHtR与血压、血脂及血糖关系密切,可能可以通过改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来减少WHtR,中老年人群要加强对WHtR的自我管理,尽可能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到低.

  •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及腹型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龙心;何森;陈晓平;万里艳;杨芮;陈静静;刘凯;吕政兵

    目的 研究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及腹型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80岁中老年人685人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其男394人,女291人,年龄(63.3±0.2)岁.结果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所占的比例较大(约44.3%),按BMI分组(BMI<24 kg/m2; 24 kg/m2≤BMI<28 kg/m2; BMI≥28 kg/m2)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0%、18.7%及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男女分别按腹型肥胖标准分组(男性切点=85 cm,女性切点=80 cm),男性糖尿病患病率在非腹型肥胖及腹型肥胖组分别为17.9%及18.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7%及1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整个人群中,空腹血糖无随BMI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71);女性人群中,空腹血糖随腰围的增加而升高(P=0.00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此趋势.在调整相关指标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独立影响,以BMI正常为参照,超重及肥胖的OR值分别为:1.412 [95%CI (0.818,2.437),P=0.215]及2.200 [95%CI (1.034,5.178),P=0.046].在调整相关指标后,腹型肥胖在女性人群中对糖尿病患病率独立影响,以非腹型肥胖为参考,腹型肥胖的OR值为:1.394 [95%CI (1.080,3.205),P=0.04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此关系.结论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及肥胖所占的比重较大,BMI可影响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腹型肥胖能够影响女性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但在男性人群中无此关系.

  • 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甲状腺激素受体活性的变化

    作者:王斯;何森;陈晓平;万里艳;李龙心

    目的 研究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甲状腺激素受体(TR)的活性差异,以探讨此类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序贯收集103例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资料(4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5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并收集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收集各组患者的相关人口学数据及检查结果,并采用放射性分析技术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核TR的活性,主要包括平衡解离常数(Kd)及大结合容量( MBC).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淋巴细胞TR的Kd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小(越小表示与甲状腺激素的亲和力越高),且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Kd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更小(0.77±0.43、1.02±0.41,P< 0.001);心房颤动患者淋巴细胞TR的MBC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小(越小表示受体总量越少),且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TR的MBC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更小(36.10±12.40、65.22±30.90,P<0.001).淋巴细胞核TR的Kd及MBC也存在类似情况.简单相关分析提示左房直径与淋巴细胞TR的Kd及MBC呈负相关,另外,调整相关指标后偏相关分析也提示左房直径与Kd及MBC呈负相关(Kd:r=-0.296,MBC:r=-0.448;P均<0.01);淋巴细胞核TR的Kd及MBC也存在类似情况.结论 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中,TR的总量减少,并且持续心房颤动组低于阵发心房颤动组;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升高,且持续心房颤动组高于阵发心房颤动组.另外,还发现TR的Kd和MBC与左房直径均呈负相关.这些改变可能是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的一种重要机制.

  •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潘卫兵;朱斌;金岩;谢礼仁;杨凯钧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PI3K与p-Akt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3K和p-Akt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低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标本中PI3K和p-Akt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r=0.051,P=0.747).结论 PI3K、p-Ak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共同促其发展,但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和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 精神科心身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及效果

    作者:罗珊霞;陈晶晶;余建英;张宇珊;唐蕊;李继平

    目的 探讨精神科心身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及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起心身病房加入优质护理活动,通过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的需求,结合精神科专业特色,从培训和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着手,实行医护共同交班制、共同查房制、开展思维纠正和行为训练、加强康复指导等措施建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对优质护理的效果以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对优质护理的希望与要求集中反映在主动热情服务、沟通好、康复治疗效果好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心身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和体验,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能,达到患者、医生、护士共同满意的良好效果.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杨小莉;张铭光;欧艳;胡兵

    目的 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8月符合内镜下治疗7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ESD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77例患者全部经内镜完整切除肿瘤,其中3例出现出血,5例发生穿孔,2例发生术后狭窄,经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下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安全、有效,正确细致的各项护理措施是胃间质瘤患者手术获得成功、且身体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 高龄初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

    作者:吴命坤;马香蕊;黄丽霞;张趁儒;耿玉兰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临产前的心理状态,了解其负性心理原因,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使其顺利渡过围生期.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9月,将在待产且年龄≥35岁的60例初产妇归为高龄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适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评估及检测血中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 结果 高龄初产妇产前的SAS和SDS评分及E和NE水平,SCL-90量表中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分与适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S评分与E、NE水平,SDS评分与E、NE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8、0.402、0.384、0.369 (P<0.01).结论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应根据其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以促进产妇顺利渡过围生期.

  •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集束化救护

    作者:胡艳萍;张玉玲;柯辉

    目的 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集束化综合救护的护理方案.方法 通过比较儿科使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后1年(2009年5月-2010年4月)的26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确定预防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使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后,2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其中仅3例有后遗症.结论 集束化综合护理救治作为主动预防措施比传统的被动预防更有针对性和有效.

  • 胸心血管外科ICU患者转出交接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张媛媛;陈佳丽;龚仁蓉;白阳静

    目的 提高胸心血管外科患者ICU转出交接班质量,避免护理差错和纠纷.方法 2010年1月-6月,针对患者转运出现的问题,在查阅文献及专家咨询的情况下,设计制定胸心血管外科ICU患者转出交接单,对患者转出ICU时的病情、用药、并发症等信息进行完善,同时规范交接班签字手续.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交接单运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转出交接单的应用,提高了病房护士对ICU护士交接班质量满意度,除“医嘱单正确执行”、“签字和药物交接班清楚”与运用前满意程度无差异外,其余条目满意程度均有所增加,增加率波动在3.7%~33.4%.结论 转出交接单使用能够提高ICU患者术后转运交接质量,预防护理差错和纠纷,确保证患者安全.

  • 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作者:李燕;刘继彦

    目的 总结晚期胃癌患者口服替吉奥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2月-11月34例口服替吉奥的晚期胃癌患者,按个体体表面积计算:口服40~60 mg/次,每日早晚饭后各服1次,服药4周,休息2周,每6周为1周期.从给药后开始观察其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用药、饮食指导等.结果 口服替吉奥不良反应小,多为Ⅰ~Ⅱ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色素沉着等.Ⅲ度以上发生较少.结论 口服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小、疗效好,患者易接受;使治疗能顺利完成.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栾富钧;马坤龙;李沁;屠重棋;刘雷

    Pilon骨折由于创伤能量大,胫骨远端软组织覆盖少,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包括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ORJF)、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分步延期ORIF和微创技术.虽然治疗手段上不断修正和更新,但是仍存在并发症多、伤残率高等问题.现就近年Pilon骨折手术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不同地区应用现状

    作者:白晶;李宝栋;韩璎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如何能够早期相对准确并且及时地筛查出这种状态,同时又不需要较高的医疗费用,各种认知功能障碍相关量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对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研究多,同时应用为广泛,不同地区的医疗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期其更加适合国内临床工作初步筛查使用.现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Ipilimumab在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

    作者:李丹丹;刘磊

    ipilimumab是溶解性T细胞相关抗原(CTLA-4)的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为中和CTLA-4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中,ipilimumab在延长患者生命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因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ipilimumab用于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是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重要进步.

  • 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艳萍;张新军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更常见,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归因于弹性动脉僵硬度增加.年龄和血压水平是影响动脉弹性功能的重要因素,而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是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动脉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标志.尽管不同种类降压药物在降压水平上总体差别很小,但对大动脉顺应性的改变有所不同.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于笑笑;柳飞;陶冶

    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移植肾的存活率明显增加,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也随之增多.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除可引起直接损害外,还可对机体产生间接影响.现就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途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 卡培他滨在结直肠癌中单用与联用的应用现状

    作者:郭海艳;刘爽;汪晓东;李立

    卡培他滨是结直肠癌化学治疗(化疗)方面较好的药物,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显示了一定程度的优越性.其单用效果较好,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希望取代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联用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其与伊立替康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具体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现对卡培他滨在结直肠癌化疗中单用与联用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以指导结直肠癌化疗方案的选择.

  • 喜树碱类衍生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进展

    作者:贾月改;楼江燕

    喜树碱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而产生抗肿瘤作用.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对卵巢癌,尤其是对铂类药物化学治疗失败、复发的卵巢癌有较好疗效.现将喜树碱类衍生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高元平;赫卫刚;张海蓉

    生长抑素(SS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肽类激素,其对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性内分泌反应均起抑制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SST的抗肿瘤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对肿瘤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因子合成与分泌并拮抗其促肿瘤生长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黏附及侵袭,提高肿瘤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等途径发挥作用.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抑制 肿瘤
  • 精神分裂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例的护理

    作者:刘黎;张倬秋;申文武

    1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未婚.因"反复行为异常3年余,少语少动,少食20+d"于2011年4月13日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检查:患者接触差,问话不答,表情淡漠,活动少,拒食、拒饮.生化、电解质结果示血钾为3.09 mmol/L;心脏彩色超声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二尖瓣/肺动脉瓣反流、肺动脉高压(轻度).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电轴中度偏右、右心室肥大、QT间期延长.入院后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躯体状况、以舒必利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改善症状.1个月后,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鉴于治疗效果欠佳,全科讨论后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6次后,患者痊愈出院.

  • 艾滋病并发播散性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作者:杨碧伟;卢利霞;滕芳菊;徐孔文;陈木英;王丽春

    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发现脾大伴呼吸困难10个月余,左腹痛2个月余,加重伴发热2d,于2011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0个月余前因腹部不适,检查发现脾大,行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腹胀,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胸腔积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阳性",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3个月前,患者至当地医院就诊,肾活检结果示"纤维结缔组织及炎性肉芽组织",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1∶10,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2个月余前,患者出现阵发性扭转样左腹痛、不能忍受,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降低,大便隐血阳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轻度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胸腹部CT示:肺静脉高压、肺淤血征象,心影增大,心力衰竭可能;门脉高压伴巨脾征,淤血性肝硬化可能;脾梗死可能;腹水征象.经住院治疗(具体不详)腹痛稍减轻后出院.

  • 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自我概念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杨静;袁丽;陈晶晶

    目的 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职业自我概念现状,以期为其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11月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09级、2010级175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88.37%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自我概念积极,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沟通交流、技能、灵活性、领导、满意度.2010级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自我概念总得分(t=-2.027,P=-0.044)及领导维度得分(t=-3.258,P=-0.001)高于2009级者,而技能(t=2.120,P=0.036)、灵活性(t=-2.054,P=-0.042)维度得分低于2009级;有职业兴趣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其领导维度得分高于无职业兴趣的规范化培训护士(t=2.063,P=0.043).结论 护士规范化培训中除注重技能培训外还应加入情感教育课程,建立领导能力评价体系等.

  • 营销服务理念在大型综合医院体检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陈蓓蓓;刘莎;吴艳

    目的 探讨营销服务理论(8P)在体检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方法 借鉴8P理论与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设计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体检信息系统.结果 体检信息系统的建立,优化了体检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报告质量,增加了客户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健康体检工作的数字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 加强体检中心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能全面提升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 以角色为基础的护理硕士生临床带教方式探讨

    作者:杨依;游桂英;蒋晓莲

    护理硕士生作为未来专业领域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承担着教学、管理、临床实践指导等多重任务,其临床实践中的学习、深化和带教十分重要.而当前国内在对护理硕士生进行临床带教时,仍采用以科研为主的通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和个体化,也未充分体现护理学的应用性特点.以角色为基础的临床带教模式将护理硕士生的专业角色确定为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及高级临床实践者,强调以学生专业角色为导向,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教学目标和计划,以培养具有专科特色的应用性护理人才.

  • 危险点分析预控系统在医用气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谢磊;黄世清;张伟

    针对大型综合医院医用气体供应管理现状,应用危险点分析预控系统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识别、查找、筛选、确定其医用气体供应管理存在的危险点,并就各危险因素,采用预防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特别状况下医用气体的安全供应.开展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是做好医用气体供应与管理的关键.

  • 在校护生临床技能大赛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颖莉;郭媛

    目的 通过开展在校护生临床技能大赛,为培养护理适用性人才开辟教学新途径.方法 2010年11月-12月,在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下,参赛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强化训练后,以双人徒手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和穿脱隔离衣三项操作为比赛项目,开展现场模拟场景比赛.结果 教师学生反应良好,93.3~100.0%的学生认为开展护理生临床技能大赛可提高心理素质、增加无菌观念、职业防护意识等;94.4~100.0%的老师认为开展护生临床技能大赛可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对促进院系一体化发展有益.结论 开展在校护生临床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院系一体化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