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淋病奈瑟菌青霉素、四环素耐药的分子检测

    作者:郑亚芬;承晓京

    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的青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研究(即药敏分析)国内已有较多文献报导.但不同的药敏检测方法其检出率的差异颇大.NG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多数分别为获得TEM基因和Tet M基因的质粒所致.为精确了解常州地区NG对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状况,我们应用以TEM基因为靶基因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PCR)和以Tet M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技术对分离自常州地区的50株NG进行了分析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淋病奈瑟菌青霉素、四环素耐药的分子检测

    作者:郑亚芬;承晓京

    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的青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研究(即药敏分析)国内已有较多文献报导.

  • 杭州市淋病奈瑟菌血清学分型研究

    作者:朱健铭;吴晋兰;徐天梁;姜如金;吴康乐;黄学铭;黄晓虑;王满琴

    淋病奈瑟菌的血清型与其耐药性、血清抗性、营养分型、对免疫球蛋白A1蛋白酶的表达以及引起的淋病奈瑟菌感染类型均有密切关系.但淋病奈瑟菌的抗原结构非常复杂,与细菌表层结构有关的外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都可以作为血清学分类的基础.

  • 连接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的可重复性问题研究

    作者:田桢干;章琪;张晓航

    [目的]应用连接酶链反应技术(LCR)检测男性尿标本中的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发现并阻止污染和可重复性问题的发生.[方法]采集受检者晨起或较长时间(2h以上)不排尿后的首段尿(FVU)标本1130份,利用LCR对此尿液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针对S/CO在0.8以上的标本72h内进行复检,如果重复实验的S/CO≥1.0则认为阳性,S/CO《1.0,则为阴性.[结果]在1130例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S/CO在0.8以上的标本有13份,重复实验10份为阳性,其中3份S/CO在0.8~2.0的标本,复检为阴性.沙眼衣原体阳性60份,重复实验45份为阳性,18份S/CO在0.8~2.0的标本,15份复检为阴性.[结论]采用LCR检测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时,如S/CO在0.8~2.0应进行重新检测,可阻止污染和可重复性问题的发生.

  • 淋病奈瑟菌基因的定量测定分析

    作者:余伍忠;仇东辉;张宇红;刘丽;陈虎山;何江;桂俊豪

    淋病(gonorrhea),人类在古时候就已发现了这种性传播性疾病,gonorrhea是Gal en于公元二世纪首次给这个疾病引用的术语,按希腊字义是"从生殖器流出物"的意思.淋病由淋病奈瑟菌(NG)引起,人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因而已感染了NG的患者即是传染源,不但有症状者通过性接触可感染对方,无症状者也同样可以传染他人.此外,由于幼女的特殊生理条件,如果处于一个被污染的生活环境下,也极易感染淋病,近年来,14岁以下女童发生淋病的例数明显增多.妊娠期的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和胎儿感染,出生时产儿可因母体产道分泌物污染导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因此,NG的危害,从古至今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妨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和流行,发病率较高.在我国该病也已存在很久,何时何处先发生,现已无法查考.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趋频繁,淋病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受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淋病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其发病率也不相同.所以掌握各地淋病发生率,对加强淋病的监测、预防及治疗等都极为重要.为了解本地区NG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连续四年对NG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06株淋病奈瑟菌急慢性感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曾炜;王玉芳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NG)在性病中的感染及其药物敏感谱变迁,从而发现新的耐药菌株.方法采用英国OXOID公司T-M培养基分离NG,采用含10%小牛血清的MH琼脂平版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21例检测标本中106例NG培养阳性,检出率33%.其中对大观霉素、头孢三嗪和头孢噻肟钠敏感率分别为93.4%、88.6%和74.5%;对青霉素、四环素、麦迪霉素和氟哌酸敏感率分别为47.2%、38.7%、29.3%和25.5%.结论 NG是目前性病流行的重要菌株.对淋病病人首选大观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噻肟钠等药物,而不宜选用四环素、麦迪霉素、青霉素和氟哌酸治疗.

  • 临床分离淋病奈瑟菌抗生素耐药性观察

    作者:陈春雷;朱美英;潘亚元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51株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耐药性进行了观察。结果从该医院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1株淋病奈瑟菌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4%;对头孢曲松、壮观霉素和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比较敏感。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严重耐药,应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

  • 苦豆子碱消毒液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作者:师全仁;韩效琴;蒋岸

    为了解苦豆子碱(Aloperine)消毒液杀菌效果与毒性,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与动物毒性试验.结果,1:1倍稀释的苦豆子碱消毒液对大肠杆菌作用5 min,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 min,对淋病奈瑟菌作用20 min,平均杀灭率均可达99.90%以上.有机物的存在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对金属无腐蚀作用.经54℃温箱放置14d,杀菌效果不变.其原液对小鼠急性口服毒性LD50>5000 mg/kg;对家兔皮肤粘膜及阴道粘膜无刺激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碱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具有一定杀灭效果,使用安全性比较好.

  • 一种中药复方洗液抑菌效果及毒性试验观察

    作者:肖创清;胡捷;陈敏

    用纸片扩散法和动物试验对洁康舒中药复方洗液的抑菌效果和毒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体积分数2.5%的该中药复方洗液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淋病奈瑟氏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3.3%的该洗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属实际无毒级;其原液对家兔皮肤,阴道黏膜均无刺激性.结论,洁康舒洗液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毒性低、无刺激性,性能稳定.

  • 不同环境条件对淋球菌存活的影响

    作者:汪涛;余道军;董晓勤

    采用细菌检验技术,观察了不同环境因素对淋球菌存活的影响.结果,在22℃条件下,干燥的生理盐水纱布上淋球菌,放置1 h,有50%检样培养阳性,24 h全部无菌生长;干燥的新鲜血浆纱布上淋球菌,放置24 h有20%检样培养阳性,48 h全部无菌生长.在22℃条件下,潮湿生理盐水纱布上淋球菌放置24 h有50%检样培养阳性,48 h全部无菌生长;潮湿血浆组放置24 h有80%检样培养阳性,48 h仍有10%检样培养阳性.普通家用洗衣粉对淋球菌有比较好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 宏达牌皮肤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杀灭效果的观察

    作者:韩艳淑;郭逸秀;甄素娟;傅东泉

    为了解宏达牌皮肤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杀灭效果,用载体定量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用含氯化三胺甘氨酸1750 mg/L的宏达牌皮肤消毒剂作用3 min和950 mg/L作用10 min,对布片上的淋病奈瑟菌的平均杀灭率达99.90%以上;含氯化三胺甘氨酸1 750 mg/L的该消毒剂,作用10 min,可100%的杀灭布片上的淋病奈瑟菌.表明该皮肤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 检测化学因子杀灭淋病奈瑟菌效果的方法

    作者:王炜红;杜丽;杨晶雪;陈微娜;林玲

    淋病奈瑟菌是一种性病致病菌,其形态呈肾形或咖啡豆形,菌体直径0.6~0.8 μm,常成双排列,属革兰阴性球菌.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常引起泌尿生殖器化脓性感染,称之为淋病,是我国常规监测的八种性病之一.淋病奈瑟菌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比较弱,但其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给评价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带来不便.为研究消毒剂对淋病奈瑟菌的杀菌效果,建立了本试验方法.

  • 青海省果洛州1990~1999年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南忠

    淋病是指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为古老的性病之一.果洛州自1966年以后,该病已被消灭.但是,近入20世纪90年代淋病又再度流行,几乎每年都有病例报告.现将1990~1999年果洛州各地报告的病例作如下分析:

  • 淋病奈瑟菌pI优势基因型及其G120/A121突变与耐药性关系

    作者:高剑云;陈建忠;赵金方;周坚红

    目的 分析浙江省上虞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外膜孔蛋白优势基因型及其G120和A121突变与耐药性关系.方法 建立能同时检测pIA和pIB基因的双重PCR.目的 扩增产物T-A克隆后测序,以分析G120和A121突变情况及证实双重PCR的检测特异性.采用酸性纸片法和二倍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pIA~+和pIB~+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以及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多重PCR可准确地对所有受检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进行porin I(pI)基因分型,其检测灵敏度为1 ng DNA模板.116株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中,30.2%(35/116)为pIA~+菌株,69.8%(81/136)为pIB~+菌株.所有pIA~+菌株出现G120D/A121G双突变(88.6%)或A121G单突变(11.4%),98.8%pIB~+菌株出现G120K/A121D(65.0%)、G120K/A121G或G120N/A121D(13.8%)双突变以及G120D/N/K单突变(21.3%).34.5%(40/116)菌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pIA+菌株产酶率(20%)明显低于pIB~+菌株(40.7%)(P<0.05).上述临床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率高达75.0%~90.5%,仅有3株菌株对头孢曲松耐药,未发现大观霉素耐药菌株.100%和71.4%不产β-内酰胺酶、G120和/或A121突变pIA~+菌株分别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不产β-内酰胺酶G120和/或A121突变的pIB~+菌株对该2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用于淋病奈瑟菌pI基因快速和准确分型.上虞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主要携带pIB基因.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G120和/或A121突变增强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仅限于pIB~+菌株.

  • 基于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IA-pIB融合基因重组产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孙爱华;范兴丽;严杰

    目的 克隆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IA、pIB基因并构建pIA-pIB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以及建立基于rPIA-PIB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pIA-pIB融合基因,按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PIA-PIB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PIA-PIB.以rPIA-PIB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淋病患者血清标本中rPIA和/或rPIB特异性IgG的ELISA,以rPIA-PIB抗血清为一抗建立检测淋病患者脓液标本中rPIA和/或rPIB的ELISA,实验中以rPIA、rPIB及其抗血清相关ELISA为对照.结果 pIA-pIB融合基因与原始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100%.rPIA-PIB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29.8%,其提纯物SDS-PAGE后显示单一条带.rPIA-PIB-IgG-ELISA检测119例淋病患者血清标本的阳性率(98.3%)明显高于rPIA-IgG-ELISA(30.3%)或rPIB-IgG-ELISA(66.4%)(P<0.01).rPIA-PIB-ELISA检测119例淋病患者脓液标本的阳性率(91.6%)也明显高于rPIA-IgG-ELISA(27.7%)或rPIB-IgG-ELISA(62.2%)(P<0.01).结论 成功构建淋病奈瑟菌pIA-pIB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较之单一的rPIA或rPIB,rPIA-PIB作为淋病相关检测试剂盒抗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扬州市性传播疾病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阴道加特纳菌感染情况的研究

    作者:孙蓉;孙峰;唐尧;顾建建;张新华;郑陆辛;时祝帅

    目的研究扬州市男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阴道加特纳菌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男性STD患者病灶拭子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n)、鹦鹉热衣原体(Cps)、淋病奈瑟菌(Ng)和阴道加特纳菌(GV)等12种病原体作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并对Ng阳性者进行了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检测.结果 Uu、Mh、Mpn和Mg 4种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 64.5%、 27.6%、 26.3%、 18.4%,Mf和Mpe为 2.6%,Mpi未检出;Ct为 31.6%,Cpn和Cps无阳性病例检出;Ng为 36.8%,其中PPNG占 14.3%;GV阳性率为 15.8%.淋球菌阳性的男性STD者与淋球菌阴性者中支原体核酸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3.848, P《 0.05).结论扬州市男性STD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阴道加特纳菌感染率较高.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和阴道加特纳菌的检测,使患者能获得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

  • 淋病奈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gyrA和ParC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金水;王蓓;王长娴;郭海健;糜祖煌;凌健华

    目的 探讨江苏省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状况、耐药基因突变型的分布情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小抑菌浓度(MIC),采用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gyrA和parC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根据所测MIC,本研究分离的95株淋球菌对环丙沙星100%的耐药;通过测序分析,在54株淋球菌中检测到gyrA和parC的18种突变形式,parC基因突变点越多,MIC相对也较高.结论 parC基因的突变导致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水平耐药.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在淋球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张铁军;任燕华;张颖华;周晓明;俞顺章;姜庆五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淋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用4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提取淋球菌基因组DNA,对其优劣进行比较;并运用RAPD对淋球菌菌株进行区分及对经性伴传播的淋病病例进行RAPD指纹图谱比较.结果运用经典的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法可以抽提较完整的基因组DNA,获得良好的RAPD指纹图谱;各菌株的RAPD指纹图谱间有明显不同DNA多态性;性伴传播的病例中获得了非常相似的RAPD指纹.结论选择佳的DNA抽提技术,运用RAPD可以对淋球菌进行有效基因分型,并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对传染源的追踪.

  • 无锡地区淋病奈瑟菌TEM-1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糜祖煌;秦玲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淋病奈瑟菌株TEM-1基因流行情况. 方法参照国外的β-内酰胺酶阳性的淋病奈瑟菌菌株内含TEM-1基因的质粒序列,自行设计淋病奈瑟菌TEM-1基因的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CR)检测方法.并对2002年1~10月自无锡地区分离的195株菌进行检测.结果 195株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中有138株为TEM-1基因阳性,阳性率为70.8%.1株无锡地区分离株的TEM-1基因半套式PCR产物,经DNA测序与核酸库登录的β-内酰胺酶阳性的淋病奈瑟菌质粒pFA7序列99%同源.结论含TEM-1基因的淋病奈瑟菌株是无锡地区的流行株.

  •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B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和T细胞表位分析

    作者:刘银凤;张莉;李海龙;张雷

    目的 分析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B的二级结构及其潜在的优势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 方法 应用在线工具TMHMM对PorB全长氨基酸序列进行跨膜区域分析,利用EXPASY服务器上的GOR4和SOPMA工具预测PorB的二级结构,通过DNAStar软件Protean模块的Karplus-Schulz、Kyte-Doolittle、Emini方法和Jameson-Wolf方法分析PorB蛋白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性,以综合预测其优势B细胞表位.选择常见的HLA基因型,并兼顾小鼠H2-Ed、Ek限制性,利用SYFPEITHI软件以多肽氨基酸是否为锚定残基、辅助残基或优势残基进行记分,选择得分高的肽段作为候选T细胞表位,采用NetMHC-Ⅱ软件以肽段分子与MHC分子的亲和力为依据,判断肽段的抗原性,综合SYFPEITHI和NetMHC-Ⅱ软件分析结果以确定T细胞抗原表位存在的可能区域. 结果 PorB蛋白的N端第1-20氨基酸为跨膜区,第20以后的氨基酸则位于膜外;PorB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亦可见α螺旋和β折叠;根据其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性特征综合分析,PorB优势B细胞表位可能存在于氨基酸序列N端的第165-175,195-206,236-243,275-282肽段;SYFPEITHI和NetMHC-Ⅱ软件预测出T细胞优势表位可能位于第18-32、126-142和186-200肽段. 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orB蛋白的T细胞和B细胞优势表位可能分别是第18-32、126-142和186-200肽段,165-175,195-206,236-243,275-282肽段,为淋球菌表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419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