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杂志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화서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79
  • 国内刊号: 51-135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70
  • 曾用名: 华西医讯;华西医学(内科部分)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石应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异位中心静脉穿刺再置管在纤维蛋白鞘相关透析导管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春乐;金岚菲;于洋;崔天蕾;付平

    目的 评价异位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unnel cuffed dialysis catheter,TCC)治疗导管功能障碍合并导管纤维蛋白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发现导管功能障碍伴有纤维蛋白鞘重新异位中心静脉穿刺留置TCC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例.记录手术及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异位静脉重新穿刺留置TCC,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右颈内静脉穿刺2例,右颈外静脉穿刺1例,右无名静脉穿刺7例,上腔静脉穿刺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气胸、血胸、静脉撕裂、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导管功能障碍,分别给予尿激酶封管与原位TCC更换术好转;余患者未出现导管功能障碍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 随着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愈发困难,中心静脉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长期透析导管功能障碍合并导管纤维鞘的患者,基于经皮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穿刺技术行异位中心静脉穿刺置入TCC,为疑难血管通路患者再次建立生命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蜂蜇伤致横纹肌溶解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陈德政;张凌;李明鹏;张勇;方宏;徐伟钧;王明莉;杨建兵;唐小琰;付平

    目的 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蜂蜇伤致横纹肌溶解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安岳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2例蜂蜇伤致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其中62例合并AKI,均接受CRRT治疗,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的模式.CVVH机型为金宝Prismaflex,滤器选择M100-AN69,血流量180~ 200mL/min,置换液速度2 000~2 500mL/h[30~ 35 mL/(kg.h)],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碳酸氢盐置换液采用前稀释方法输入,治疗时间至少48 h;患者病情稳定后使用间断血液透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住院时间、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情况,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1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4例(7.8%)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47例完成治疗及随访.经治疗3、7、14d后患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均明显下降,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45例(95.7%)患者肾脏功能在3个月内恢复,2例患者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红蛋白于(30.5±11.3)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蜂蜇伤致横纹肌溶解合并AKI是蜂蜇伤的严重并发症,早期积极的CRRT干预能获得满意疗效.

  • 妊娠伴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预后研究

    作者:李娟;韦赟博;周莉

    目的 观察妊娠或产后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7年2月存在妊娠相关状况、肾衰竭并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回顾性地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并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42例.急性、慢性急性加重和慢性肾衰竭分别为38、3和1例.妊娠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例(11.9%),伴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7.2%),伴高血压24例(54.8%),伴急性胰腺炎5例(11.9%),伴肝衰竭7例(14.3%).7例患者(16.7%)在围产期死亡,死亡的基础疾病为急性胰腺炎2例,狼疮性肾炎1例,急性肝衰竭3例,爆发性肺结核1例.双胎妊娠5例,单胎妊娠37例.活产率为82.1% (23/28),双胎活产率为50% (5/1o).电话随访的27例患者中,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of renaldisease,ESRD) 10例,与高血压相关(P=0.001);进入CKD 1~4期3例;余肾功能恢复14例.新发CKD 8例,未发现相关因素.结论 妊娠伴肾衰竭需要血液净化患者死亡风险较高,胎儿夭折率较高.病程中伴高血压和既往存在CKD患者,进展为ESRD的风险增高.部分患者急性肾衰竭未完全恢复,转为CKD.

  • 肾脏替代治疗血管通路位置与并发症的Meta分析

    作者:魏甜甜;李佩芸;张凌;付平

    目的 评价肾脏替代治疗时不同导管置管部位的选择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效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1998年4月-2018年4月所发表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计数资料计算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计量资料计算其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95%CI,评估导管相关感染及机械性并发症、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等指标.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9篇,其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篇,观察性研究7篇,共纳入肾脏替代治疗患者5 220例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股静脉置管与非股静脉置管(包括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相比,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相关机械性并发症中,误穿动脉、置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导管功能障碍(导管流量不足)及导管意外脱落事件的发生率,股静脉与非股静脉置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穿刺局部血肿、出血、渗血的发生率低于非股静脉置管患者[OR=0.44,95%CI(0.23,0.82),P=0.009],血液透析导管留置时间短于非股静脉置管患者[WMD=-1.40 d,95%CI(-2.17,-0.62)d,P=0.0004];不同置管部位的血流量及滤器凝血事件发生率、患者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替代治疗患者采用不同置管部位时,股静脉置管部位局部血肿、出血、渗血事件发生率低于非股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短于非股静脉置管,但置管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治疗结局并无差异.

  • 组蛋白乙酰化酶6抑制剂23BB改善肌红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作者:林琳;郭帆;马良;冯宇颖;杨壮

    目的 使用肌红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模拟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体外模型,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6 (histone deacetylases 6,HDAC6)选择性抑制剂23BB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HK-2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造模组(肌红蛋白200μmol/L)、23BB治疗组(肌红蛋白200μmol/L+23BB 1.25 nmol/L)、4-苯基丁酸治疗组(肌红蛋白200μmol/L+4-苯基丁酸2.0 mmol/L)及衣霉素刺激组(肌红蛋白200 μmol/L+23BB1.25 nmol/L+衣霉素25 ng/m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情况,包括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肌醇必需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KR-like ER kinase,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结果 23BB改善肌红蛋白刺激下的细胞生存率(造模组48.1% vs.23BB治疗组79.3%).在肌红蛋白诱导HK-2细胞模型中,23BB显著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的GRP78、CHOP、IRE1、PERK mRNA及GRP78、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HDAC6抑制剂23BB通过抑制HK-2细胞内质网应激,达到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观察

    作者:廖宇捷;舒英;龚蓉;韩天曌;童玉娜;李友琴;游畅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尿毒症脑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尿毒症脑病患者55例,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CRRT联合HP组(CRRT+HP组)28例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HP组(HD+HP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疗效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RT+HP组低血压事件发生率低于HD+HP组(P<0.05),心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HD+HP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磷、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指标,CRRT+HP组较HD+HP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CRRT+HP组的尿毒症脑病缓解率高于HD+HP组(P<0.05).结论 与HD+HP模式相比,CRRT+HP模式具有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更有利于患者心力衰竭的改善,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和尿毒症脑病相关的中大分子毒素,具有更高的尿毒症脑病缓解率,适用于糖尿病合并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救治.

  • 微量泵补钾与传统补钾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陈志文;唐晓娟;王蓓蓓;张胜;魏甜甜;代明金

    目的 探讨微量泵补钾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5月纳入行CRRT的危重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微量泵组和传统补钾组.治疗过程中,微量泵组使用微量泵人10%氯化钾,传统补钾组采用传统的加10%氯化钾人置换液的方式补钾,通过测定两组患者CRRT治疗前(0h)和治疗后2、8、12、24h外周血钾水平、血钾控制达标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更换液袋次数、平均停泵时间、达成剂量和实际补钾量比较两组加钾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CRRT治疗前(0 h)和治疗后2、8、12、24 h外周血钾水平、血钾控制达标率和达成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更换液袋次数、平均停泵时间和实际补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补钾在CRRT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安全性,且较传统补钾方式更具优势,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简化枸橼酸抗凝技术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凌;李佩芸;魏甜甜;杨莹莹;陈志文;林丽;付平

    目的 观察简化枸橼酸抗凝技术应用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ustained low efficiency dialysis,SLED)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或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均进行简化枸橼酸抗凝的SLED治疗模式.所有患者血管通路采用颈内/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机器采用费森尤斯4008s ARrTplus,治疗时间为8~10h,4%的枸橼酸抗凝剂以300 mL/h的速度由动脉端泵入,治疗结束前15 min停止枸橼酸泵人.起始血流量为150 mL/min,低钙透析液(钙1.25 mmol/L)200 mL/min.在0、2、6h分别测定外周血及滤器后游离钙水平及枸橼酸浓度.结果 62例患者共完成185例次SLED治疗,除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发生3次滤器凝血(4~7 h)提前终止治疗外,余182例次(98.4%) SLED治疗均顺利完成.患者治疗过程中,2、6h外周血枸橼酸浓度无明显差异[(0.82±0.31) vs.(0.86±0.31) mmol/L,P=0.21],0、2、6h的外周血游离钙水平分别为(1.12±0.21)、(1.09±0.12)、(1.11±0.09) 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h滤器后游离钙水平分别为(0.35±0.06)、(0.31±0.04) mmol/L;2、6h的跨膜压分别是(106.2士13.8)、(105.3±22.4)mmHg (1mmHg=0.133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h测定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D治疗过程中4例次(2.2%)患者出现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均在治疗结束4h后恢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高钠血症及低血压事件.结论 简化枸橼酸抗凝技术在SLED应用中安全有效,在使用常规含钙透析液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充分抗凝,并且不影响体内的凝血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SLED抗凝方式.

  • 肾移植后程序性活检监测下诊疗对移植疗效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作者:张若晨;刘志洪;唐良友;邹子君;姜亮;王玉杰;梁嘉宇;唐涌泉;卢一平

    目的 对肾移植术后应用程序性活检(protocol biopsy,PB)指导临床诊疗提升患者预后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收集所有比较肾移植后根据PB结果及时进行相关干预与仅依据临床经验进行常规治疗患者之间疗效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6篇RCT共698例受试者.PB组与常规治疗组之间的1年与2年受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0.9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 (0.97,1.01),P=0.39;2年:RR=1.00,95%CI (0.97,1.02),P=0.72],两组术后1年与2年移植肾存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年:RR=1.01,95%CI (0.99,1.04),P=0.29;2年:RR=I.02,95%CI (0.99,1.06),P=0.19];两组平均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 =0.45 mL/(min·1.73 m2),95%CI(-3.77,4.67)mL/(min.1.73 m2),P=0.83],PB组血清肌酐低于对照组[MD=-0.46 mg/dL,95%CI(-0.63,-0.29)mg/dL,P<0.000 01].随访期间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 (0.69,2.19),P=0.48].结论 现有证据不支持术后常规对移植肾行PB.然而受限于较小的样本量与较短的随访时间,是否需要在特定人群中施行PB仍需要大样本、长期的RCT研究来明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评估

    作者:廖若西;林丽萍;李佳梦;苏白海

    血压变异性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血压波动,近年来逐渐成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之一.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透析治疗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变化,加之合并症多且复杂,往往面临复杂的血压变异性.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常用指标包括:一定时间内前后血压差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独立于均值的变异、平均实际变异、24 h加权标准差、从广义线性模型推导出的残差,以及剩余标准差等.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受年龄、透析中脱水量、透析频率及时长、外周血管疾病、血钙水平、降压药等影响.目前研究认为,长时及短时血压变异性均和透析患者预后相关.该文主要从血压变异性的评估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 重症医疗单元中急性肾损伤患者新生预后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懿;夏子敬;冯延欢;付平

    尽管目前为止的研究已经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e,AK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有了一定的探索,但AKI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仍然是重症医疗单元中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早期甄别AKI患者,有助于展开更积极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血清肌酐水平作为诊断肾脏损伤的金标准,在早期AKI的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能满足目前临床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发现和验证新的AKI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白细胞介素-18、肾脏损伤分子-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等,研究表明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是AKI发展和预后的可靠预测因子,对AKI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监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将针对近年来这些新生AKI预后预测因子的主要研究及成果进行综述总结,评价其在早期诊断和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以期对临床及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 高钠血症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马峰;柏明;孙世仁

    高钠血症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重度高钠血症发生率为0.6%~1.0%,然而病死率为58%~ 87%.传统治疗主要是限制钠的摄入及根据缺水和持续失水程度补充无盐液体.然而对于部分等容量和高容量高钠血症患者,传统治疗不能有效降低血钠浓度.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够有效清除钠离子,降低血钠浓度,而关于CRRT治疗高钠血症的研究较少.该文从高钠血症的流行病学和危害、传统治疗及不足、CRRT治疗的优势和现状、CRRT治疗高钠血症的经验4个方面介绍高钠血症的CRRT治疗.

  • Ⅰ型和Ⅱ型心肾综合征的诊治和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丁小强;谢烨卿

    心肾疾病常互相存在,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共同存在并互相恶化的临床情况被称为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2008年急性透析质量倡议小组将CRS分为5个亚型.该文主要聚焦于狭义的CRS,从流行病学、新型生物标志物、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的角度阐述I型和Ⅱ型CRS的诊治,并强调多学科合作和个体化评估,实现目标导向性肾脏替代治疗.

  • 特殊类型酸中毒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李佩芸;魏甜甜;张凌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24 h持续清除体内溶质及水分的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容量控制精确、维持内环境稳定、炎症调控等多项优势,特别适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症患者.临床中,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患者常合并不同类型的酸中毒,包括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枸橼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等.不同类型酸中毒的处理方式各异,该文就特殊类型酸中毒的CRRT干预作一综述.

  • 中国急性肾损伤的防治策略

    作者:冯哲;陈香美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作为复杂重症肾脏疾病一直是国际国内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我国在AKI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初步明确了我国AKI的发病率、地域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等,但进一步的AKI预防和治疗的问题随之而来.针对AKI疾病本身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诊治,该文汇总并解析了我国AKI患者防治的两大难题:生物标志物早期预警和AKI治疗策略,并对目前的新观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是使中国肾脏病学者和专科医生明确AKI的防治重点,规范AKI的防治策略,提出我国AKI防治未来研究的方向,探寻适合我国AKI的诊断标准和诊疗规范.

  • 表观遗传学与急性肾损伤

    作者:刘峰;汤锦花;庄守纲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表明,多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和微RNA (microRNA,miRNA)参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机制.近期研究发现,通过药物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增强组蛋白乙酰化导致更严重的肾小管损伤,并加重和延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发生DNA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MiRNA的表达也与AKI后肾小管损伤和再生调节有关.针对表观遗传学调节过程将可能有助于AKI患者的临床靶向治疗.该文对AKI表观遗传调控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乙酰化、甲基化及miRNA在AK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 重症肾脏替代治疗和血液净化技术的标准化术语命名

    作者:Claudio Ronco;张凌;陆任华;常平;刘娇;刘松桥;陆国平;Mauro Neri;Gianluca Villa;Anna Lorenzin;王敏敏

    该文参照近急性透析质量倡议的国际术语标准化倡议专家共识,结合中国实际,回顾整理了重症肾脏替代治疗和体外血液净化的中文术语命名,介绍了膜材、滤器、溶质和液体跨膜转运、治疗管理相关的流量剂量、机器设备部件技术,以及其他当前发展的体外治疗例如血浆置换、多器官支持治疗、肝脏支持、肺脏支持和脓毒症血液净化的有关定义和术语.该标准化术语回顾能够为未来重症血液净化领域的学术科研合作交流、临床治疗实践以及技术平台开发和数据登记整合提供有益参考.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急性肾损伤的时机选择

    作者:赵宇亮;买红霞;付平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可表现为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功能急剧下降,是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重症,病死率较高.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改善炎症状态、精确控制容量负荷等多种优势,在AKI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循证医学证据所限,CRRT治疗AKI的开始时机和终止时机一直存在不同观点.该文从AKI的定义及分级、CRRT治疗AKI的指征、开始时机及终止时机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oXiris-内毒素吸附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Mark R.Marshall;张凌;王敏敏;刘新宇;周昱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损害;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内毒素作为触发体内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的源头,引起大量促炎及抗炎因子释放,在脓毒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目前认为清除内毒素是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有效手段.目前多黏菌素B吸附柱(PMX)和吸附性血滤膜(oXiris)均能吸附内毒素.该文总结了现有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认为部分脓毒症患者可通过清除内毒素获益,同时根据临床专家使用oXiris的经验对oXiris的临床应用提出建议.

  • 人工肝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荣利;周恒杰

    肝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人工肝治疗以及肝移植等手段.该文介绍了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主要包括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血浆透析滤过、反复通过白蛋白透析、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Prometheus系统等;并阐述了如何根据肝衰竭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用恰当的人工肝技术;还概括了近年来生物型人工肝的进展,对未来人工肝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甲磺酸萘莫司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抗凝应用

    作者:北村伸哉;张凌

    在日本的重症监护病房中,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常用的抗凝剂是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 mesilate,NM),比例达到了85%.其大的特点是即使对具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群进行治疗也不会使滤器寿命缩短,可以安全使用.但是,也有报告称NM出现过不少严重的过敏反应,一般认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开始后的过敏症状是NM过敏症.另外,由于药剂的价格昂贵,因此建议仅在出现严重出血性并发症风险的病例中使用.因为已临床使用近30年,所以NM在日本CRRT抗凝中获得很高的信赖.但是,在国际上,对有严重出血性并发症风险的病例,一般推荐使用局部枸橼酸抗凝.为证明NM抗凝的确实有效性,有必要进行与局部枸橼酸抗凝的随机对照试验.

  • 2017台湾重症患者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处置操作手册

    作者:庄乔琳;洪芳明;詹明澄;古世基;许翔浩

    急性肾损伤是重症患者常见之并发症,经常合并多重器官衰竭,一旦需要透析治疗,病死率相当高.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以缓慢而持续的治疗方式达到移除水分及毒素的目的,可同时兼顾血流动力学稳定、体液平衡及营养的补充,已经逐渐成为重症透析治疗的主流方式,甚至成为多器官衰竭时的辅助支持治疗.然而,CRRT的操作技术繁琐,治疗时间冗长,极度耗费医疗资源与护理人力;重症患者的临床状况复杂且变化快速,重症医护团队对CRRT的处方考虑及操作需要娴熟精确,依据专业经验评估患者需求,因时因地制宜作好的处置选择,才能提供患者安全且高质量的医疗.本手册以临床实务的观点着手,整合既有临床照护指南、新的相关文献与专家经验,撷取重要的具体建议,以表格及流程图呈现,达到精简易读的目标,提供医疗照护团队处理患者各种临床需要时,便利且原则性的指南.同时,协助重症医疗新进人员能快速熟悉CRRT相关技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使医护人员能准确地掌握要领,提高临床技能,避免并发症,并传承临床经验.

  •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过量致多种并发症一例

    作者:杨静;胡章学

    病例介绍 患者,男,45岁.因“双手肿痛、发现蛋白尿1+年,双下肢浮肿1个月,咳嗽、乏力10d”于2016年12月7日收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双手肿痛,于我院检查发现:“血白蛋白18.2 g/L,抗核抗体1:3 200阳性,尿蛋白定量8.19 g/24 h”,肾活检病理提示膜性病变,诊断“狼疮性肾炎(V型)”,给予醋酸泼尼松片30 mg、1次/d,他克莫司胶囊0.5 mg、2次/d,五酯胶囊11.25 mg、2次/d联合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尿蛋白转阴.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救治急性重症心肌炎合并心肾综合征一例

    作者:唐雪;李佩芸;张凌

    病例介绍 患者,男,14岁,体质量52 kg.因“咳嗽3d,呼吸困难12h”收入我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相关检查指标见表1,6h尿量<10 mL/h.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心电图指标均提示急性重症心肌炎(acute severe myocarditis,ASM).初步诊断为ASM、1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患者躁动不安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辅以积极补液、利尿、缩血管等治疗.

  • 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2016版热点解读

    作者:谢志超;康焰

    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2016版的发布是全球治疗脓毒症的进一步跨越.此次指南认可了脓毒症新定义.总体而言,新指南并未对原有指南的治疗原则作出重大改动,仅在具体操作细节上作出更简洁、更具依从性的修改.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理解新版指南、根据实践合理运用指南是管理脓毒症,进行精准、有效治疗的关键.

  • 精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017急性透析质量倡议指南解读

    作者:黄蓉双;张凌;付平

    急性透析质量倡议(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ADQI)工作组于2017年发布了一系列以“精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为主题的系列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即:CRRT的患者选择和时机、精准CRRT和溶质控制、CRRT精准液体管理以及重症AKI治疗技术进展.该文对2017年ADQI指南进行解读.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免疫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抗肾小球基底膜病一例

    作者:苟慎菊;邱红渝;张凌

    血浆置换能够迅速清除血液循环中的致病性抗原、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等致病因子,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双重滤过血浆置换作为新型血浆置换模式,由于其受血浆资源的限制少,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该文报道一例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成功治疗重症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患者,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对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常见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 危重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作者:曾筱茜;刘菁;陶思蓓;张凌;付平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预后不良,且伴随显著的医疗费用增长.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逐渐成为危重症AKI患者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AKI急性治疗阶段,CRRT的治疗费用高于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IRRT).但若将AKI进展为慢性肾脏病和(或)维持性透析的治疗成本纳入全局考虑,CRRT的卫生经济学指标可能优于IRRT.该文就CRRT治疗危重症AKI的医疗费用和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了述评.

华西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7 01 02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