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0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秀英;郭志;邢文阁;刘方;张鹏;张文芳;李丁;郑珊;李保国;于海鹏

    近年来,有关良性梗阻性黄疸(benign obstructive jaundice,BOJ)合并胆系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指南,已得到公认.然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有关胆汁培养、药敏试验、与胆系感染关系、菌种分布构成,抗感染对策是否异同,尚无系统的报道.

  • 两种肝门整形术对肝内胆汁成分及结石复发的作用

    作者:陈涛;田伏洲;张小进;蔡忠红

    目的:研究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型术(STHG)与皮下盲襻型胆管空肠吻合术(CJ)术后肝内胆汁成分变化及结石复发情况,了解其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4-12/2000-12在我科行STHG及CJ手术治愈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31例,术后4 wk抽取肝内胆管胆汁进行胆汁培养及成分测定,随访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及胆管结石复发率.结果:STHG术后肝内胆管胆汁培养阳性率、K+、Na+、糖蛋白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活性显著低于CJ组,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及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CJ组,非结合胆红素及Ca2+含量与CJ组无显著差异.平均随访4.5 a,STHG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及胆管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CJ组.结论:STHG术后肝内胆汁成分变化有利于抑制结石生成,对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肝胆管结石患者,STHG手术疗效优于CJ手术.

  • 胆石症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及血液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作者:邹雪飞;吴广利;王伟;刘成霞;牛琼;马锋振

    目的:观察胆石症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及血液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培养阳性率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急性胆道感染、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中证实存在结石的97例患者的胆汁标本,所有胆汁标本均进行普通细菌、厌氧菌及真菌培养,其中33例行血培养,分别对其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97例患者术前经验性应用的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7例胆汁培养者中73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75.3%。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珠,革兰阳性菌14株,真菌3株,革兰阴性菌中排名居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3株,55.8%)、克雷伯菌属(6株,7.8%)、阴沟肠杆菌(4株,5.2%)。33例血培养者17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51.5%。血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17株,大肠埃希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梭杆菌属1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分别为93.3%、88.3%和83.3%),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者。对氨曲南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低(敏感率均为23.0%)。97例患者术前均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55例应用单一抗菌药物抗感染,主要为左氧氟沙星(34/5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1/55)和其他(10/55);42例两联抗感染治疗,主要为左氧氟沙星+甲硝唑(16/42)、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15/42)和其他(11/42)。结论胆石症合并急性胆道感染者胆汁中及血液中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作为备选抗菌药物,在严重感染或其他抗菌药物无效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在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者中耐药率高,临床上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避免选用。

  • 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梁建国;张才仕;王华丽;陈风;秦声远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内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331例胆道感染患者,以无菌方式采集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药敏结果依据CLSI标准进行判读;采用WHONET 5.5-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1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中培养阳性134例,阳性检出率为40.5%;共分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64.4%,革兰阳性菌47株占27.0%,真菌15株占8.6%;所有胆道感染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敏感率为100.0%;产ESBLs菌阳性检出率为48.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为50.0%.结论 胆道感染菌以肠道菌为主,其耐药率日渐增长,医院应增强用药管理的执行力,细化抗菌药物处方分级制度,以降低病原菌耐药性.

  • 胆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作者:刘娟;刘波;李惠芬;李松琴;张永祥;刘浩

    目的 研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与血液培养病原菌的一致性,为胆道感染诊治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断胆道感染患者222例的胆汁培养标本290份、血培养标本86份(去除胆汁培养与血培养送检时间间隔>48 h及血培养污染的胆道感染患者),对病原菌、胆道感染伴(或不伴)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290份胆汁标本培养阳性,共分离病原菌3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4株占64.21%,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14株占30.00%,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22株占5.79%,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为31.40%(27/86),与胆汁培养(86份)病原菌完全一致15份占55.56%;血培养21株(61.76%)具体病原菌与胆汁培养结果一致.胆道感染伴血流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病死例数等均多于胆道感染不伴血流感染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道感染伴血流感染患者PC T检测值与胆道感染不伴血流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33).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汁和血培养病原菌具有较高一致率,疑似胆道感染应积极送检血培养.

  • 胆汁标本需氧菌培养鉴定结果分析

    作者:刘为真;龚丽敏;杨秋英

    目的为了解胆汁混合感染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 方法收集1997年6月~2000年5月本院外科送检的432例手术中和术后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结果检出细菌220例,阳性率50.93%,菌数336株;单1种菌157例占阳性率71.36%;2~4种混合感染菌63例占阳性率28.64%;其中包括:2种混合菌59例、3种混合菌3例、4种混合菌1例,其中近年内检出混合菌38例占60%,鉴于胆汁混合感染菌有增多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所有菌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其中胆囊术后菌株多重耐药占2/3.结论对胆囊术中和术后80例患者感染菌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重要.

  •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军;余清源;刘华;瞿秀

    目的 调查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检出的201株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胆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行胆道手术无菌留取胆汁标本进行培养和细菌的鉴定.结果胆道感染患者送检的312份胆汁标本中培养出201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64.4%;革兰阴性杆菌占66.2%、革兰阳性球菌占24.4%、真菌9.4%,检出第1位是大肠埃希菌91株占45.3%,检出第3位是粪肠球菌31株占15.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40.0%的药物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20.0%药物主要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为42.5%.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多源于肠道菌群,且病原菌的耐药性处于上升状态,医院应加强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提高医师合理用药理念,改变细菌耐药性快速上升的不良态势.

  • 2010-2014年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卢晋英;张健东;张富玉;王宇凡;张磊;刘树业

    目的 了解临床胆汁培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为胆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2月1116例住院患者胆汁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类型及药敏结果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采用WHONET5 .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16例住院患者胆汁培养标本非重复分离的病原菌725株 ,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多544株占75 .0% ,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 ,分别占39 .9% 、11 .0% 、9 .2% 、5 .5% 、4 .6% ;分离革兰阳性菌172株占23 .7% ,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 ;真菌9株占1.3% ;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0~30 .0% ,可作为胆道感染的预防和经验用药.结论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了解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特点 ,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是控制胆道感染和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 胆汁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翠香;于雪梅;何晓萍;李小娥

    目的 探讨医院胆汁培养阳性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胆汁标本的采集、培养和细菌品种的鉴定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方法进行试验操作;抗菌药物监测按WHO和CLSI指定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操作和敏感、中介、耐药认定,试验全过程进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结果 医院胆汁标本送检181份,细菌培养阳性111份,阳性率为61.3%;检出11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73株占65.8%,其中大肠埃希菌49株占44.1%,居第1位,革兰阳性球菌30株占27.0%,检出粪肠球菌16株占14.4%,居第2位,真菌8株占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但所有病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分离产ESBLs菌27株,阳性分离率为43.5%.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应加强执行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定期将医院病原菌的耐药性公之于众,推行合理用药,扭转细菌临床株的耐药性快速上升的不良现状.

  • 2006-2007年Mohnarin胆汁培养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薛峰;肖永红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情况,供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参考.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统一方案,对84所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胆汁培养病原菌进行药敏测定,利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14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52株.占66.1%,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1.0%、肺炎克雷伯菌8.4%、铜绿假单胞菌7.8%;革兰阳性菌489株,占 .33.9%,前3位依次为粪肠球菌11.6%、屎肠球菌9.5%、葡萄球菌属7.4%;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25.9%~70.O%、17.9%~44.8%,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66.9%~70.9%、34.6%~40.0%,与同期整体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相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7.5%、13.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比率为78.6%,高于同期监测整体结果,耐糖肽类肠球菌分离率较低.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仍然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分布较为广泛;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明显,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例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应谨慎、合理.

  •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作者:高虎云;陈加;汪平凡;张永萍

    目的:了解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性,为治疗该病经验性抗菌药物选用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11月31日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85例,均未用抗菌药物,入院后急诊行ERCP术引流获取的胆汁送检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5例患者中分离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7株占63.81%,革兰阳性菌35株占33.33%,真菌属3株占2.86%;引起胆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9.97%、13.31%、10.46%及7.63%;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氯霉素耐药低,耐药率为0。结论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中的革兰阴性菌占主要地位,但革兰阳性菌也占有较大比重,常用的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建议首选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

  • 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成秋云;陈经艾;刘东华

    目的:了解中医院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胆汁标本的留取、培养和细菌种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抗菌药物敏感监测按WHO和CLSI指定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操作,试验全过程进行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结果205份患者送检胆汁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107份,阳性率为52.2%;10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70株占65.4%,革兰阳性球菌28株占26.2%,真菌9株占8.4%,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多46株占43.0%,其次为粪肠球菌14株占13.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粪肠球菌对糖肽类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0%敏感;5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24株,阳性率为40.7%。结论胆汁培养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医院应继续认真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推行合理用药,强化、细化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改变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局面。

  • 胆汁培养与药敏试验对指导胆道疾病治疗的价值

    作者:詹志刚;郭学刚

    为观察胆道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药物敏感性,2000~2001年,我们在十二指肠镜下行胆管造影术(ERCP)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时,采集胆道疾病62例胆汁标本,同时抽取静脉血,分别进行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

  • 1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分析

    作者:陈美华;王瑶瑶;庞桂兰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方法 对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28例发病1周内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病例手术时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胆囊炎发病1周内手术病例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9%,其中发病72 h内手术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0.7%;72 h至1周手术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6.8%.结论 急性胆囊炎早期手术治疗可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对有手术禁忌证非手术治疗者可选用对常见致病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

  • 老年患者胆汁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文婧;于波心;张亚杰;王佳贺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胆汁培养中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老年患者胆汁培养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1株,革兰阳性菌73株,真菌4株.检出率排在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50.0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6.67%,而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14.29%和38.46%.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我院老年患者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阿米卡星可作为首选用药;对于肠球菌属的感染,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作者:李想;谭南;梁碧霞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胆道细菌培养与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23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LC)患者胆汁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DST)和分析.结果:230例中160例胆汁标本培养阳性,共分离菌株18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6%,革兰阳性球菌占28.9%,革兰阳性杆菌占5.6%;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64.4%,革兰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占42.3%;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类、妥布霉素等呈一定的耐药性.结论:急性胆囊炎LC术中应重视胆道细菌培养与药敏,并据药敏感结果等选择抗生素治疗.

  • 胆囊结石患者致病菌特征及与结石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邓为民;侯雨生;高杰;赵作成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胆石症与胆道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不同结石成分中感染细菌存在差异。现就天津大港地区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药物敏感性、不同成分结石的致病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汇报如下。

  • 急性胰腺炎血液和胆汁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莎燕;高雪;白景瑞;孙兰菊;陈明慧;房杰;常艳敏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e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及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和胆汁标本,待血液和胆汁培养呈阳性结果后及时转种平板培养基分离出病原菌,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病原菌,分析药敏实验.结果:从16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1195例)和胆汁(408例)培养标本中,有196例病例共分离出245株病原菌.血液和胆汁培养检出率分别为9.2%和20.8%,血液培养检出菌由多到少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屎肠球菌.胆汁培养检出菌由多到少的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血液和胆汁中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1.1%和60.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2.0%和66.7%;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5.5%和70.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氢酶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80.0%和5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原菌检出率高的是胆汁培养.血流和胆汁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别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有各自的耐药性特点,并且差异较大.

  • 胆道感染菌群与胆结石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的研究

    作者: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胆结石并感染病人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与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的关系,探讨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的100例胆结石感染病人,根据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病人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结果]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与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无交互作用.[结论]胆道感染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缓慢,护士配合医生在应用敏感抗生素基础上减少和避免应用损伤肝细胞的药物对病人的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不同菌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永;杨连招;莫新少;陈似霞;游雪梅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胆结石并感染病人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的100例胆结石感染病人,根据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愈合等级及术后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组术后更换无菌敷料次数少于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术后拆线时间早于革兰阴性菌组.[结论]根据胆结石并感染病人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运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以避免切口感染,促进术后切口早日愈合,减少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