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透析患者皮氏罗尔斯顿菌败血症1例

    作者:赖永才;毛炜;黄春华

    罗尔斯顿菌属是1995年日本学者YabuuchiE[1]等提议建立的一个新的细菌种属,之前一直归于伯克霍尔德菌属.皮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ickettii)是该属菌中唯一从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菌种.皮氏罗尔斯顿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极生鞭毛,是医院内感染的少见条件致病菌.

  • 儿童心脏瓣膜黏液瘤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

    患者女,12岁.因反复高热、胸闷9年,加重伴四肢及面部肿胀3周,于2001年4月入院.体检:睑结膜苍白,听诊心尖搏动弥散,可触及细震颤.心前区浊音界向左扩大.心尖部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其余各瓣膜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前叶赘生物伴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房左室增大.血液培养菌种鉴定为:嗜乳奈瑟菌.术中见:心包积液约300 ml,左室、右室明显扩大,左室壁略厚,二尖瓣前瓣叶、前乳头肌上可见大量赘生物,呈串珠状,瓣环略扩大,瓣叶明显毁损,呈重度关闭不全,切除病变之二尖瓣,置换机械瓣.术中探察冠状动脉,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栓塞,考虑为菌栓脱落而形成.遂切开前降支,取出菌栓约0.7 cm×0.2 cm,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 血液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小仁;朱红军;林祥伟

    目的 探讨引起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性抗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血液培养标本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检测,阳性菌株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在5 448份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99株,阳性检出率为9.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1株,占48.3%;革兰阳性球菌234株,占46.9%;真菌24株,占4.8%.分离率居前5位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2株,占22.4%)、大肠埃希菌(111株,占22.2%)、肺炎克雷伯菌(38株,占7.6%)、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占6.4%)、真菌(24株,占4.8%).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以亚胺培南低(0),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以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低(0%).结论 血液培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各种条件致病菌成为病原菌呈上升趋势,多数病原菌为多重耐药,临床应针对性抗菌治疗,并积极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 儿科血培养阳性菌种前5位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付小国;周明辉;秦加巍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科血培养阳性前5位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现状,为协助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BD公司BACTE9120型血培养仪把儿科送检的血标本进行增菌培养,BD公司PhoenixXM100 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09年1月至 2010年6月儿科病房血培养病原菌206例菌株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87.9%,前5位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64株、人葡萄球菌52株、溶血葡萄球菌36株、腐生葡萄球菌29株、大肠埃希菌19株.药敏试验结果 显示葡萄球菌耐药率达70.0%以上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棒酸、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为100.0%.达福普汀等较为敏感,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配能耐药率低.结论 儿科血培养阳性以葡萄球菌为主,菌株检出率高、耐药率高、耐药谱广,应加强严密监测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 双相瓶196份血培养结果分析

    作者:王常然;张敏;刘美玲

    我室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需氧双相血培养瓶(HPD),对196例临床疑似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病人进行了血液培养,现报道如下.

  • 从患者血液培养中分离出肠沙门菌维尔肖血清型一例

    作者:刘新元;姜艳梅;韩丽霞;王贞

    患者女,16岁,学生.2008年7月12日因"发热5 d"入院.患者入院前5 d,洗澡后出现发热,体温38.5℃,自觉头痛,无明显畏寒,无咽痛、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用克林霉素后未见明显好转.2 d后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纳差,呕吐胃内容物1次,头痛加重,体温39.8 ℃.入院体检:体温39.2 ℃,心率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楚,无贫血貌,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副鼻窦区无压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近Ⅱ°肿大,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清,心肺无异常;腹软,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 脾脏结核合并脾周围炎一例

    作者:龚旭晨;戈小虎;阿勒哈

    患者男,63岁,维吾尔族.于2000年9月因畏寒、高热,左上腹疼痛,消瘦1个月收入我科.查体: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9.2℃,呈弛张热型;心肺(-),左季肋区深压痛(+),WBC 17.3×109/L,ESR 100 mm/h.肝功能正常,A/G 29.7/39.血液培养(-).血清结核抗体(+),PPD 强阳性,痰抗酸菌(-).胸片无结核影像.骨髓分析呈感染骨髓像.B超:脾实质回声不均匀,内见片状回声及不规则液性暗区.CT:脾脏增大,包膜下积液,内广泛散在低密度影.剖腹探查:脾增厚、质地硬,脾周被胃、网膜、横结肠及侧腹膜严密包裹,分离困难;锐性行脾被膜下分离,切除脾脏.术后剖开标本,脾实质内多发干酪样坏死灶,内有灰白色脓液溢出.术后病理诊断:脾结核伴化脓性炎症.术后继续抗痨治疗9个月.

  • 从艾滋病患者痰与血培养中分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

    作者:陈玉莲;徐涛;翁杏华;马碧蓝;李磊邦

    我们从1例艾滋患者痰和血液培养中同时分离出1株马尔尼菲青霉菌,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33岁,于2011年7月13 日因发热、咳嗽约16d入院,即抽血进行培养及相关检查,体温39.6℃,血压86/55mmHG,脉搏81次/min,呼吸24次/min,皮肤损害.胸片及CT呈弥漫性网结节状.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0.58%、血红蛋白50 g/L、血小板90×109/L;血生化:C反应蛋白26mg/L、ALT67 U、r-GT74 U、TP56 g/L、ALB28 g/L;HIV初筛阳性,HIV确认试验阳性.2d后血培养瓶阳性报警,将血培养瓶转种培养出的微生物经签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 荧光原位杂交法对血培养标本中细菌和真菌鉴定效果评价

    作者:王沛;Gjalt.W.WELLING;Nico MEESSEN

    目的建立一种阳性血培养标本的检测和鉴定的快速方法. 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Bact/Alert仪器报警后,取阳性血培养液15μl于玻片上,全细胞杂交1h,同时将阳性标本转种培养基平板,用VITEK 仪器法鉴定,比较杂交法与仪器法的符合率. 结果杂交法与仪器法测定了118份临床阳性标本,葡萄球菌属的符合率96.3%,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的符合率100%,革兰阴性杆菌的符合率86.8%,白色念珠菌的符合率100%,总符合率91.5%. 结论联合应用Bact/Alert血培养仪及荧光原位杂交法, 能显著缩短阳性血培养标本中的细菌和真菌的鉴定时间.

  • 血液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欣;郭德立;赵桁;耿巍;郭亚平;李志红;张渊博;李延红

    目的:调查血液标本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法收集检验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采集的血液标本2840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全自动细菌分析鉴定仪对筛选出细菌培养阳性的血液涂片标本进行细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840份血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516株,检出率为18.2%;其中革兰阳性菌252株占48.8%,革兰阴性菌218株占42.3%,真菌46株占8.9%;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依次为52.1%、60.4%、58.3%、74.0%。结论血液培养感染病原菌种类比较复杂,病原菌的耐药性严重,开展血液培养和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采用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感染。

  • 引起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倩;郭燕菊;孙亚娟;王会中

    目的 了解2009年11月-2011年10月住院患者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检出的1948份阳性标本,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剔除疑似污染及重复菌株,共分离病原菌224株,分离率为11.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2.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分别占35.7%、13.4%、8.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占36.6%,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15.2%、6.2%、5.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结论 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复杂,条件致病菌增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不同真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差异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皖;陈俊清;吴赛君

    目的:探讨不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 T )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IC 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液样本培养结果将其分为单纯真菌感染组22例、真菌合并细菌组14例、细菌组28例及对照组24例;对比分析4组患者PC T水平差异及PC T检出分布构成,同时分析PCT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纯真菌感染组PCT (4.98±0.98)ng/ml ,真菌合并细菌组PCT水平(4.85±0.79)ng/ml ,细菌组PCT水平(0.85±0.21)ng/ml ,对照组PCT水平(0.19±0.02)ng/ml ,单纯真菌感染及真菌合并细菌组PCT水平显著高于细菌组及对照组(P<0.05),而单纯真菌感染与真菌合并细菌感染血清PC 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液中,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12例、隐球酵母菌属8例、假丝酵母菌属9例、荚膜组织胞浆菌7例,各种真菌感染组PC 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组中死亡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情控制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临床感染症状并结合血清PC T水平对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 临床血液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唐建洲

    目的 调查血液培养中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 1995/2004血液培养标本用荧光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ec9120)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进行鉴定,药敏采用KB法.结果 在3 104份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31株,阳性检出率为10.7%.病原菌以革兰阳性(G+)需氧球菌居首位(50.3%),革兰阴性(G-)需氧杆菌次之(44.7%),真菌占3.0%,厌氧菌占1.1%.血液培养中的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较为敏感,G-杆菌对亚胺培南、舒普深、丁胺卡那较为敏感.结论 血液培养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G-杆菌次之;儿童血液培养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亚胺培南对G+球菌和G-杆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率.

  • 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冷媚;吴小娟;李瑞娥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血液检测的患者1460例,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液样本,分别行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及血培养,以血培养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结果 差异.结果1460例中经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阳性406例(27.81%),阴性1054例(72.19%);1460例经血培养确诊阳性者58例(3.97%),阴性1402例(96.02%);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敏感度为79.31%、特异度为74.32%、阳性预测值为11.33%、阴性预测值为98.86%、准确率为74.52%;58例血培养确认阳性者中血清降钙素原检出率为79.31%,而1402例经血培养阴性者中血清降钙素原阳性检出率为25.6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细菌感染检测血液样本方面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能够获得良好的检测结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细菌感染患者82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陈雨露

    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病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压检查的82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BacT/Alert3D240全自动培养仪对患者血液进行培养,并通过BioMerieuxAPI系统对所培养的血液标本进行鉴定。结果82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共培养了1160瓶,841个需氧瓶,319个厌氧瓶。82例患者在接受血液培养后,共分离出细菌28种,真菌4种。82例患者同时接受需氧和厌氧实验培养,其中69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需氧阳性率84.1%,厌氧阳性55例,阳性率67.1%。82例患者中,呼吸科患者24例(29.3%),I C U患者10例(12.2%),血液科患者9例(11.0%),儿科患者7例(8.5%)。结论快速血培养技术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必要手段。

  • 急性胰腺炎血液和胆汁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莎燕;高雪;白景瑞;孙兰菊;陈明慧;房杰;常艳敏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Be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及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和胆汁标本,待血液和胆汁培养呈阳性结果后及时转种平板培养基分离出病原菌,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病原菌,分析药敏实验.结果:从16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1195例)和胆汁(408例)培养标本中,有196例病例共分离出245株病原菌.血液和胆汁培养检出率分别为9.2%和20.8%,血液培养检出菌由多到少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屎肠球菌.胆汁培养检出菌由多到少的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血液和胆汁中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1.1%和60.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2.0%和66.7%;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5.5%和70.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氢酶烯类的耐药率分别为80.0%和5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原菌检出率高的是胆汁培养.血流和胆汁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别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有各自的耐药性特点,并且差异较大.

  • 伤寒血凝试验对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法祥;李水法

    现代的伤寒、副伤寒实验诊断仍为传统的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因传统的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难以达到早期诊断目的,而肥达氏反应操作繁杂,结果不易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不够理想.副伤寒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PHA)对甲型副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实用价值,笔者以该法检测10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同时比较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现报道如下.

  • 血液培养85例阳性结果病原学分析

    作者:弓胜选;孔峰

    我们从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的住院发热患者血液中,先后培养出阳性结果85例,其病原菌种类达10余种之多,现报道如下.

  • 血液标本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余明莉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集的血液标本2648例,均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分析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2648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75株,检出率为17.9%.革兰阳性菌242株,格兰阴性菌197株,真菌36株.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2%、75%、34.6%、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7%,13.5%、18.8%、0.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1.6%、46.2%、11%、0;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1%、21.6%、60.8%、7.8%.结论:血液培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复杂,分析血液标本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

  • 首次从一患者痰及血标本中同时检出都柏林沙门氏菌

    作者:李仕英;张海谱;王宪灵

    我院首次在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痰及血液培养中同时检出都柏林沙门氏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89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