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王明利;杨丽霞;牛美荣

    目的 通过对我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目标性监测研究,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研究的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4552例次手术患者中,62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4%,手术部位感染率随着手术危险指数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手术危险指数越高,切口污染越严重,SSI发生率就越;SSI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

    作者:魏琪;雷秋雁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有关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的环境、人员、器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术中管理,注重患者术中保暖,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参加手术人员流动,严格规范管理.结果 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防控,病人的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 不同抗菌药对预防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程永锋

    目的 评价预防性使用不同抗菌药物对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共60例患者,按术前30 min所给药物不同分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替安组,每组15例;对照组共20例患者,未预防性地应用任何抗菌药物.统计手术后3d内各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替安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10.00%,0.00%,6.67%,0.00%和6.67%.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及试验组内四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气患者预防性给予不同抗菌药物,其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不显著,并不能明显促进伤口的愈合或降低感染率.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中相关人员的协作与管理

    作者:方美珠;魏爱琴

    目的:通过探讨手术部位感染(SSIs)因素,探讨相关人员协作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中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手术部位感染中涉及工作人员的职能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的团队协作不仅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而且能增进成员的感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不断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 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

    作者:陈波;万芬;肖娟;杨剑;施利花

    目的:研究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骨科I类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于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Ⅰ类手术切口患者24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切口分别粘贴含碘手术薄膜和普通手术薄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5例患者切口感染,感染率分别为2.5% 、12.5%.结论:含碘手术薄膜能够降低骨科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几率,可用来防止切口感染、保护切口.

  •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淑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骨科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243,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3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利用信息化监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实践与效果

    作者:夏瑶静;王广芬;王福斌;袁妍妩

    目的用信息化手段了解关节置换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通过院感实时监控软件抓取关节置换患者手术相关信息,对感染病例进行床旁查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软件自动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并将监测结果通过软件交流平台反馈给手术医师。结果共监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3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1例,感染发病率为2.43%。NNIS0-NNIS3手术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12%、6.21%、15.8%、27.3%;医生的手术部位感染专率为2.15%-4.03%,调整后手术部位感染专率为3.25%-5.10%。结论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显著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率。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高险;王同铃;蔡险峰;范海峰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具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7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情况并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对手术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术后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概率较高,且造成感染情况发生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比大约为83.74%;同时患者的手术时间过长以及患者术前的血糖水平都是造成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中,大肠埃希菌是造成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菌,而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患者的血糖水平都对感染有一定的影响.

  • 感控干预前后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变化

    作者:王苏春;马允;顾汝军

    目的:探讨感控干预在降低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普外科所有手术患者资料。自2014年1月起对普外科的手术患者实行感控干预,感控干预前后1年,对比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变化。结果:感控干预前后,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8.09%和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感控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作者:宋磊;梁鲁;姚碧辉;黄原

    目的:分析和研究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内手术部位感染的引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28例,围手术期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患者(64例)为观察组;同期行手术治疗无感染症状患者(64例)为对照组,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时间>60 min、术中低体温、术前1 d备皮等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引发因素较多,临床只有采取有效预防性措施及给予积极治疗,才可减少或避免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麻醉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徐宵寒;张羽冠;黄宇光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危害患者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导致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作为围术期医生,预防SSI,我们义不容辞.首先,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是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的首选,推荐在切皮前120 min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根据药物半衰期具体考虑.其次,需遵从无菌原则,严格执行个人手卫生,注意注射安全,维护设备及环境的清洁,并在有创性操作中注意无菌规范.后,需完善术中管理,采取体温保护措施,加强围术期血糖控制,倡导限制性输血.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作者:刘迎春;周淑琴

    手术部位的感染占所有医院感染的15%,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成为排在第三位的医院内感染,经历过手术的所有患者中约2%~5%和经历过直肠手术患者的10%~20%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1].手术部位的感染延长住院时间约1~3天,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并且增加了医院花费.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的现代方法的综述,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手术部位的感染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降低手术感染率.

  • 我院骨科应用抗生素的调查与评价

    作者:赵志刚;赵忠民

    抗菌药为临床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其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以及治疗失败等.而且近年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性用药有范围扩大化的趋势,不论手术的大小、部位、切口的类型等,均普遍使用抗菌药,且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价格贵.是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术后院内感染、延缓细菌耐药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54例小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调查

    作者:杨祖群;王荔;李随容;刘晓;代珍雨;段文婷

    目的 了解小儿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手术部位感染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通过目标监测和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儿童医院住院外科手术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手术患儿6 819例,其中手术部位感染54例,感染率为0.79%.Ⅰ、Ⅱ、Ⅲ类手术部位感染率依次以为0.83%、0.84%和0.40%.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3.33%和18.09%.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植入物和NINS指数等为小儿手术部位感染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儿科手术部位Ⅰ、Ⅱ类切口感染率高于Ⅲ类切口值得关注,应寻找其中的关键性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 结直肠术后不同类型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调查

    作者:孙慧;林红;雷晓婷

    目的 研究结直肠手术术后不同类型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更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专业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分层分析方法,对某医院825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825例不同类型结直肠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34例,感染率为16.24%.深部切口、浅表切口和器官腔隙切口感染率构成比依次为41.79%、40.30%和17.91%.手术持续时间、联合手术方式和术前ASA评分值构成结直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手术后SSI发生率较高,实施目标性监测,找出危险因素,可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控策略.

  •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南玲;刘丁;黄庆宁;陈萍;方清永;王豪;成瑶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在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医院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并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2例,发生术后感染9例,感染率为4.46%;住院天数、糖尿病、肥胖、吸烟、长期大量饮酒、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低体温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该类手术患者基础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做好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实施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

  • 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升高原因调查

    作者:吴荣华;孙慧

    目的 了解住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升高的原因,为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分析并解决某医院住院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例异常增高原因.结果 2014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51%,明显高于2013年的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38,P<0.01);干预后2015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22%.调查发现一次性使用换药包灭菌方法与碘伏包装材料使用不当,是造成感染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目标性监测是及时发现感染隐患的有效措施,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一次性灭菌物品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监管.

  • 中医院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孙慧;雷晓婷;林红;吴荣华

    目的 了解中医院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前瞻性监测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某中医院2013年度住院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418例实施脊柱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查出手术部位感染患者11例,感染发生率为2.6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糖值、术中失血量、术前住院天数等4个因素与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血糖值和术中失血量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中医院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与多个因素相关,术前合理控制血糖、减少术中失血对于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有重要意义.

  • 1223例胸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作者:王伟丽;王书会;刘芸宏;王海燕;王静娜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胸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及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胸外科所有进行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1 22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4例,感染率为1.96%.主要为表浅切口感染,占54.17%;感染主要集中于术后1周之内.胸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6.25%;手术医师感染专率高为6.22%.结论 该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以表浅切口感染为主,提示该医院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管理措施落实较好.

  • 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旭;严向明;王秀珍;彭寒玲

    目的 了解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目标监测,对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间某儿童医院脑外科282例手术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282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为9.93%;医院感染2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0.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34.48%),其次是手术部位感染(31.03%)和下呼吸道(24.14%).共监测脑外科手术310台,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90%.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接受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是否植入OMMAYAR囊、术中是否使用显微镜、术中输血史、术中留置导尿、术前预防性用药种类、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共9项因素;其中术中留置导尿、术后抗生素使用>7d和住院天数是主要危险因素(OR =3.53、3.40、1.02,P<0.05).结论 为防控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重点要关注术中导尿管留置、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等重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702 条记录 1/36 页 « 12345678...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