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内障术后对比敏感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赵梅生

    目的:比较自然晶状体眼与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即对比敏感度的差异,了解人工晶状体的光学特性,及其与自然眼晶状体的差距.方法选择2004-2005年间在我院明确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72眼),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分别植入4种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其中15人15眼术后植入SN60AT型人工晶状体(组1),12人15眼植入MZ60BD型人工晶状体(组2),13人15眼植入SENSAR AR40e型人工晶状体(组3)和10人12眼植入KS-3型人工晶状体(组4),无其他相关眼病及全身性疾病,术后裸眼或佳矫正视力≥0.8.术后2个月应用OPTEC3500视觉检查仪,分别检查并得到夜、夜+周边眩光、昼、昼+周边眩光四种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值.组5为对应年龄段的自然晶状体眼组10人(15眼),同样排除眼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裸眼或佳矫正视力≥0.8,检查方法同前.结果在夜、夜+周边眩光条件下(中频区),自然晶状体眼组的对比敏感度与手术组之间的对比敏感度有差异,且差异有显著性,即自然眼组对比敏感度高于手术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较自然晶状体眼的对比敏感度下降.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早期视觉功能临床评价

    作者:张士宏

    目的:研究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对于白内障患者的早期视觉功能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视力不同的白内障患者,在低频段及中频段,眩光对比敏感度及对比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能够作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早期视觉功能的临床评价依据.

  • 两种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之比较

    作者:李玉洁;龙秋蓉;谷浩

    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可矫正高度屈光不正且保留角膜的完整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视觉质量是比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包含视力、清晰度、舒适度、稳定性等.本文主要论述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的两种型号:V4及V4c两者的差异,以及植入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对视力、对比敏感度及双眼立体视觉的影响.

  • 基于fMRI视网膜脑图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对比敏感度皮层功能缺失研究

    作者:邵小丽;王惠南;黄伟;郑罡;李兴峰;张志强;钟元;刘兆健;许新梅;卢光明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6名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进行相位编码视网膜脑图和6cpd 4Hz 0.5水平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研究弱视对比敏感度功能缺失在大脑视觉皮层的发生机制.首先采用VFS分区法对受试者进行视皮层功能区定位;然后基于通用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CLM)构建检验统计量,计算出各体素点对比敏感度反应的T值;后进行受试者健眼与弱视眼V1~V8视网膜皮层代表区T值水平的对比分析,以及V2~V8区T差值与V1区T差值之间的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弱视初、高级视皮层均存在对比敏感度功能缺失,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各功能区弱视眼的平均T值均有一致性的减小,除V3a, V4与V8区外统计学差异显著(配对t检验,P<0.05);V1区T差值与V2、V3、VP、V7区T差值的回归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视觉功能损害和老年人跌倒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章欣怡;李丽萍

    老年人跌倒问题随着全球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视觉损害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从视力、视野、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等多方面归纳了视觉损害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研究进展,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

  • 人类弱视视觉皮层fMRI反应与对比敏感度的相关性

    作者:贾传海;卢光明;张志强;汪泽;黄伟;马飞;尹婕;黄振平;邵庆

    目的 探讨人类弱视视觉皮层fMRI反应与心理物理学指标对比敏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1.5T MR采集9名正常人、10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和10例单眼斜视性弱视患者对视网膜脑图刺激和6 cpd空间频率、50%对比度的黑白光点刺激的视觉皮层功能数据,划分出每个受试者的视觉皮层区,计算各个区的平均反应T值,与正常对照组主导眼对比,观察两种类型弱视视觉皮层损害情况.检测所有受试者健眼和弱视眼对比敏感度值.对弱视眼有损害的皮层功能区平均反应T值及弱视眼对比敏感度值标准化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性弱视在V1、V2、V3、Vp及V7区,斜视性弱视在V1、V2、Vp区有功能损害(P<0.05),在这些损害的皮层功能区,两弱视组标准化反应T值及标准化对比敏感度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弱视皮层损害区的fMRI反应与对比敏感度之间无相关,原因可能为对比敏感度减低是由于具有感知低对比度属性的神经元阈值在高空间频率下升高,而fMRI不能有效检测出此种变化,也可能与fMRI本身技术局限性及刺激类型有关.

  • 三种非球面单焦点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

    作者:冀海轮;肖伟;赵芳;赵岱新;濮伟

    目的:研究三种非球面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在佳矫正视力及明视下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变化,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非球面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7例(90眼)。术前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25例,30眼)植入疏水性染黄色丙烯酸酯人工晶体;B组(28例,30眼)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及C组(24例,30眼)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表面肝素处理人工晶体。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均行佳矫正视力检查及明视无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各组之间佳矫正视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明视无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标准化后的对比敏感度值:lgCS)显示三组患者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各组之间P均>0.05)。结论上述三种人工晶体植入后视觉质量无明显差异;由于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因此植入染黄色滤过蓝光的人工晶状体是可取的。

  • 太原市2490名中学生视力对比敏感度现况调查

    作者:王晋峰;王春芳;王芳;刘永庆

    目的了解太原市中学生近视及视觉质量现况,为制定预防近视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0月对山西省太原市师院附中在校学生进行对比敏感度视力普查。结果共普查2490人,高中877人,初中1613人。初中生近视患病率75.14%;高中生近视患病率84.49%。学生近视患病率随学龄增长而增加。女生近视患病率(80.30%)高于男生(76.49%)。学生总体视觉质量评判结果为:良好180人(7.23%),早期预警266人(10.68%),强力预警63人(2.53%),差1981人(79.56%)。其中视功能可能受损的学生占很大比例(早期预警10.68%,强力预警2.53%)。评判结果为良好、早期预警、强力预警的学生所占比例随学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果为差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随学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结论中学生近视率高,学龄和性别是影响近视率的重要因素。对比敏感度视力普查是发现和预防近视的重要方法。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沈冰;高彩凤;齐虹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功能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复明手术逐渐过渡为屈光性手术.白内障手术的终极目标是恢复人眼正常晶状体的生理功能,进而恢复合乎生理状态的视觉功能.评价白内障术后视觉功能的指标不仅仅是视力,更重要的是术后的视觉质量,包括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波前像差、视网膜散射光、双眼融合功能等[1-2].白内障术后不但要让患者看得见,还要看得清晰,看得舒服.这使得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医务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作者:王小娟;李苏雁;崔建萍;朱维

    目的 探讨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对伴与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觉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 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使用RM-800对比敏感度仪测量62例(104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54例(54眼)不同空间频率1.8,3,6,12,18和24周/度(c/d)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把处于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DM1为无眼底改变、DM2为仅有微动脉瘤改变、DM3为有微动脉瘤和硬性渗出改变. 结果糖尿病各组的对比敏感度在各频段均有下降(P<0.01);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3下降明显,DM2次之,DM1下降轻微. 结论 在伴与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均有下降,对比敏感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对眼底影响的重要信息.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作者:王志学;王文英;王虹霞;梁勇;戴冬姝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不同分期DR的疗效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方法 将DR分期并行激光治疗,对照组(Con组)和DR患者术前及术后行视力、眼底及对比敏感度(CS)检查. 结果 激光治疗后DR各期视力有效率(84.2%,78.3%,72.2%)及视网膜病变治疗有效率(92.1%,87.0%,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术前DR各期在各个空间频率与Con组比较,差异大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术后各期DR对比敏感度明显下降,除了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大部分低频区及中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S可以较好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视功能损害程度,激光光凝对视网膜有直接和间接的损害.

  • 早期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测定及手术时机选择

    作者:付桂云

    目的:探讨早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眩光下和不加眩光对比敏感度测定,探讨佳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早期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于手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对比敏感度测定,探讨佳手术时机。结果:术前视力0.5者21眼,术后0眼,术后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后不同视角CSF显著提高,接近正常范围。结论:对早期白内障患者行对比敏感度测定,可以为早期白内障患者提供客观依据。当白内障患者视力逐渐变差,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时,即可考虑手术治疗。

  • 术中预防性囊口松解对视功能及囊袋收缩的影响

    作者:陈晖;延吉章;李一壮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中对前囊口采用预防性松解技术对术后囊袋收缩以及人工晶状体偏中心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84眼),记录术中撕囊直径。其中施行前囊口松解者44只眼(n=44),未松解者40只眼(n=40)。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测量前囊口直径、记录前囊形态,观察人工晶状体偏位及后囊混浊程度等。结果:术后3个月未松解组有4眼前囊口明显机化,囊口直径缩小1 mm。未松解组3眼前囊机化但无囊口缩小。2组人工晶状体均无明显偏位。昼无眩光状态下,在1.5c/d、12.0 c/d 2组之间CS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昼有眩光状态下,在1.5c/d、18.0c/d 2组之间CS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白天各空间频率及夜间所有空间频率2组CS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未松解组有9眼前囊口明显机化,囊口缩小≥1 mm。松解组7眼前囊口明显机化但无囊口缩小。结论:术中预防性囊口松解技术可以减轻前囊收缩的程度,更久的维持人工晶状体的正位,提高昼无眩光状态下1.5c/d、12.0c/d,昼伴眩光状态下1.5c/d、18.0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改善术后视功能。

  • 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高度近视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关系

    作者:王彬;霍建新;唐静晓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波前像差Zernike 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 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 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对比观察

    作者:刘洋;钟彬;武方军;韩娟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后患眼对比敏感度的差异.研究对象: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除外其他眼病)54例(71眼),按照植入非球面或球面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不同分为2组:球面人工晶体组例26例(34眼),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28例(37眼).方法:患者术眼行白内障超化吸出术后分别植入预装式非球面或预装式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观察2组患者视力、佳矫正视力、人工晶状体居中情况、屈光状态,检查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主要指标:佳矫正视力,瞳孔6 mm的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结果:瞳孔6mm时2组间术后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存在差异,并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较普通的球面人工晶状体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有改善.

  • 磁共振成像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

    作者:宁玉东;王田田;薄少军;李洪跃;杨晓琦;徐先发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术前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在我院首次行甲状旁腺切除+自体移植术,均通过MRI、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3种影像学对病变甲状旁腺进行术前定位的51例SHPT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所报甲状旁腺枚数为“金标准”,分别统计3种影像学检查所诊断常位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的确诊数、漏诊数,并计算出各自的敏感度,采用率的卡方检验将MRI敏感度同其他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敏感度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回报甲状旁腺共197枚,其中常位甲状旁腺180枚,纵隔异位甲状旁腺17枚,MRI、99mTc-MIBI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位甲状旁腺的敏感度分别为76.67%、51.11%、44.44%;对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的敏感度分别为29.41%、0、0;常位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的敏感度:MRI检查高于99mTc-MIBI核素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是SHPT术前定位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可作为SHPT术前定位的首选辅助检查.

  • 周边视功能的心理物理学检测与临床应用

    作者:陈志鹏;余敏斌;吕忠林;李劲嵘

    周边视功能是指周边视网膜对应区域的视觉感知功能,在生活和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心理物理学数学和算法模型的完善以及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检测技术的进步,周边视功能的心理物理学检测如周边对比敏感度检测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周边视功能与青光眼、近视、弱视等疾病关系密切,其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青光眼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中央视野缺损患者的低视力康复、旁中心注视患者的知觉训练、控制近视进展等方面.

  • LASIK手术角膜瓣厚度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蕊;周跃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治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手术过程的关键是用显微板层角膜刀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带蒂的角膜瓣.根据患者术前屈光度和角膜厚度的不同,临床医生会选择制作不同厚度的角膜瓣.角膜瓣厚度决定了切削面的深度,对细胞活性和组织愈合产生一定影响,由此可能影响到术后视觉质量.了解角膜瓣厚度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可为临床角膜刀型号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就LASIK术中角膜瓣厚度的制作对术后视力、屈光度、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等视觉质量指标的影响做一综述.

  • 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测试在白内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王璐;孙慧敏

    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检查是评估早期白内障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方法.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值在有或无眩光下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接近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中,植入多焦人工晶状体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值较植入单焦人工晶状体者低.本文就白内障检查中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测试的应用做一综述.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宋黎;朱思泉

    随着波前像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出现,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术后眼的球面像差,使患者明、暗视力、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原理进行了总结,并对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几种不同类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471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