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沈冰;高彩凤;齐虹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功能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复明手术逐渐过渡为屈光性手术.白内障手术的终极目标是恢复人眼正常晶状体的生理功能,进而恢复合乎生理状态的视觉功能.评价白内障术后视觉功能的指标不仅仅是视力,更重要的是术后的视觉质量,包括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波前像差、视网膜散射光、双眼融合功能等[1-2].白内障术后不但要让患者看得见,还要看得清晰,看得舒服.这使得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医务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 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高度近视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关系

    作者:王彬;霍建新;唐静晓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波前像差Zernike 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 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 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 近视患者LASEK和LASIK暗视下眩光失能值比较的临床研究

    作者:秦兵;孟觉天

    目的:比较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暗视下眩光失能值的差异,从而来评价两种术式的视觉质量.方法:对2010年2月20日至2010年7月20日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患者31人(共62眼),屈光度小于等-6.0D,手术方式经医师介绍后由患者决定.术前、术后一月、术后三月,在暗视下进行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检查,然后计算得出眩光失能值.结果:LASEK和LASIK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眩光失能值均存在差异性.术后一月时两组患者在暗视下均出现眩光敏感度下降,其中LASIK组在空间频率18c/deg处和24c/deg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眩光失能值两组在空间频率18c/deg处和24c/deg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时两者的眩光失能值在空间频率24c/deg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暗视下眩光失能值,LASEK组优于LASIK组,说明LASEK组比LASIK组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观察

    作者:吴智敏;徐国旭;WANG Wen-qing;LU Bin;FANG Jian;YU Jia-yi

    目的 观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96只眼,其中植入非球面(Alcon SN60WF)IOL48只眼,植入球面(Alcon SN60AT)IOL48只眼,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0.1,术后6个月对色觉、对比敏感度、表观调节力等视功能检查.结果 术后6个月Alcon SN60WF和SN60AT两组的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色觉、表观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N60WF组在夜状态及夜状态加周边眩光的低、中空间频率(1.5c/d、3.0 c/d、6.0 c/d)优于SN60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区(12.0 c/d、18.0 c/d、)及昼和昼加周边眩光状态下,两组间的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较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有较好的对比敏感度,提示非球面IOL可以提高视功能.

  • 低中度和高度近视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作者:蒋韵佳;李一壮;钱涛;武志峰;孙松

    目的 对比研究低中度和高度近视两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客观视力、像差、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差别,以综合评价术前屈光度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行LASIK术的66例(132眼)按等效屈光度(SE)分为两组:低中度近视组(68眼),SE<6.00 D;高度近视组(64眼),SE≥6.00 D.采用ARK10000波前像差分析仪和带眩光光源的CSV1000E眩光敏感度测量仪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1周,1、3个月的客观视力、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1)术前术后各期佳矫正视力低中度近视组均优于高度近视组(均P<0.01).(2)术前与术后各期(1周,1、3个月)比较总体像差高度近视组均高于低中度近视组(P<0.01,P<0.01,P<0.05,P<0.01),各高阶像差成分中,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内彗差、球差高度近视组高于低中度近视组(P<0.01),而三叶草像差、四叶草像差和高阶散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术前,两组在空间高频区(18.0 c·d1)对比敏感度有差异,低中度近视组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术后早期两组对比敏感度均下降,随时间逐渐恢复,其中高度近视组下降更明显恢复也较慢.至术后3个月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高频区对比敏感度低中度近视组仍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4) 术前,两组在12.0 c·d1频率上眩光敏感度有差异,低中度近视组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术后早期两组眩光敏感度均下降,随时间逐渐恢复;其中高度近视组下降更明显,恢复较慢.至术后3个月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各频率眩光敏感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近视LASIK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低中度近视组优于高度近视组;(2)术后视觉质量的恢复高度近视组慢于低中度近视组;(3)两组术后中晚期均拥有良好的视觉质量.

  • Q值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作者:徐康;肖以钦;叶纹

    目的 检测O值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模式(fineadjusted-customized ablation treatment,F-CAT)准分子激光原住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并与常规LASIK方法 比较,评价该手术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德国WAVE-UGHT公司的ALLEGRETTO角膜地形图仪、ALLEGRETTO像差仪、ALLEGRETYO WAVE Eye-Q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3例(46眼)近视患者行F-CAT,22例(44眼)近视患者行常规的LASIK手术作为对照.使用CGT-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个月及术后第3个月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结果 F-CAT组与常规组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F-CAT组角膜Q20值为-0.12±0.24,常规组为0.15±0.21,差别有显著性(P<0.05).F-CAT组术后球差增加5倍,常规组增加7倍,但两组间球差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F-CAT组对比敏感度在各频段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术后第1个月对比敏感度在各频段较术前下降,在4.0'及2.5'两频段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第3个月对比敏感度略有回升,各频段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F-CAT组与常规组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在4.0'及2.5'两频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F-CAT组术后眩光敏感度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术后第1个月眩光敏感度在4.0'、2.5'、1.6'三频段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个月眩光敏感度回升,各频段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两组间在4.0'及2.5'、1.6'频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F-CAT术后,角膜中央Q值保持负值,减少球差增加的倍数,使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优于常规组,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玉娟;孙康;罗书科;陆强;郭晶晶;张婉琪;陈瑞;凌萍

    目的 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远期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改变,以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161只眼)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AerySof IQ非球面人工晶状体(47例54只眼),KS-3Ai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46例52只眼)和AerySof Natural蓝光滤过型球面人工晶状体(42例55只眼),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检验.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P=0.243,P=0.160).术后≥6个月,非球面组在夜(1.5c/d、3.0 c/d、6.0 c/d)及夜+周边眩光(1.5e/d、3.0 c/d、6.0 c/d)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均优于球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40,P=0.050;P=0.009,P=0.031,P=0.036),非球面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视力有较好的趋势,对比敏感度在暗视环境(低、中空间频率)下明显优于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能较全面地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 低中度近视EPl- LASlK术后视觉质量探讨

    作者:黄引良;李鹏

    目的::综合评价低中度近视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EPI-LASIK)后视觉质量。方法:将行EPI-LASIK 术的60例120眼按等效屈光度( SE)分为两组:低度近视组(60眼),中度近视组(60眼)。测量术前和术后1 wk;1,6 mo的客观视力、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裸眼视力( UCVA )均优于术前佳矫正视力(UCVA)(P<0.05);两组术后6mo 总高阶像差值RM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mo高阶像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1mo两组在五个频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mo低度近视组恢复至术前水平,中度近视组在高频区(18.0c/d)和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两组在3.0,6.0,12.0,18.0c/d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mo两组在12.0,18.0c/d频率上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6mo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中度近视 EPI-LASEK 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较差,中晚期有较好的视觉质量。

  • LASIK手术前后高阶像差和对比、眩光敏感度的关系

    作者:钱涛;蒋韵佳;李一壮

    目的:研究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LASIK手术前后高阶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行LASIK手术的66例患者132眼(平均球镜度-5.57±2.30D,柱镜度0.61±0.53D)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各期的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术前,球差对12.0c/d频段的对比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有影响.(2)术后1wk,彗差对12.0c/d和18.0c/d频段的CS、GS有影响;三叶草像差对6.0c/d、12.0c/d频段的CS和全频段的GS有影响;球差对6.0c/d、12.0c/d和18.0c/d频段的CS、GS有影响;高阶散光对全频段的CS、GS均有影响.(3)术后1mo,彗差对12.0c/d和18.0c/d频段的CS、GS有影响;球差对12.0c/d频段的CS、GS有影响.(4)术后3mo,彗差对12.0c/d频段的CS和GS有影响.结论:(1)术前,高阶像差对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影响以球差为主;术后中晚期则以彗差为主.(2)术前术后,高阶像差对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影响均以12.0c/d频段为显著.

  • 非球面个体化切削LASIK与传统LASIK术后视觉效果的比较

    作者:徐莉;钱涛;李一壮

    目的:比较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ptimized aspheric transition zone,OAT z-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接受OAT z-LLASIK治疗近视患者44例(88眼)和同期接受传统切削模式的LASIK手术患者50例(92眼)两组疗效,包括视力、残留屈光度、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角膜非球面Q值.结果:术后两组屈光度无显著差异(P>0.05),3mo后OATz-LASIK组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Q值增加量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OAT z-LASIK手术安全可靠,术后视觉效果优于传统LASIK.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