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普通手术与个性化切削手术视觉效果比较

    作者:张小红;刘旭姣;谢淑丽;郭进祥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以其安全、有效等特点[1],得到大多数近视患者的广泛接受,成为当前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传统的LASIK术后常出现视觉效果的问题,如视敏度下降、眩光、重影等现象,如果进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手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矫治屈光不正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视力,更能针对性地去除妨碍患者视力恢复和影响视觉效果的各种高阶像差,从而使术后的视力更清晰,视觉质量更完美.本文收集太原康明眼科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52例104只眼行LASIK手术的患者资料,对其术后视觉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 区域折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SBL-3植入前后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变化分析

    作者:陈琛;屈思萌;韦秋红;林珊;邸红莲;王玉芬;李莉

    目的 比较区域折射型与全光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MIOL)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区域折射型MIOL SBL-3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10月 ~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单眼白内障患者.使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区域折射型组、全光面衍射型组各43例,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区域折射型组术中同步给予区域折射型MIOL SBL-3植入,全光面衍射型组术中给予全光面衍射型MIOL Tecnis ZMB00植入.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对比敏感度、离焦曲线、视觉质量变化及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满意度.结果 区域折射型组、全光面衍射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4.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区域折射型组UIVA、UNVA、DCNVA、DCIVA均优于全光面衍射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暗光18 c/d、暗光眩光18 c/d空间频率外,区域折射型组明光、暗光、明光眩光、暗光眩光其他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全光面衍射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区域折射型组离焦曲线在+1.0 D~-3.0 D范围内平稳,-3.0 D后开始缓慢下滑;全光面衍射型组仅于±0.5 D间出现波峰,两端均快速下滑.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均较术前改善,区域折射型组术后3个月客观散射指数(OSI)低于全光面衍射型组,其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高于全光面衍射型组;区域折射型组眼镜视觉质量满意度优于全光面衍射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折射型MIOL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全光面衍射型MIOL.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主视眼转换及视觉质量临床观察

    作者:董潇;李焱;张卫国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近年国内外有研究发现,主视眼眼别与近视性屈光程度眼别呈现相关性,文献[1]报道主视眼可能会随着屈光状态的改变而出现漂移.但对于主视眼在LASIK手术患者视觉质量中产生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因此我们选取了在我院实施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初步分析接受LASIK手术治疗后是否会发生主视眼的转换,以及产生相应的视觉质量改变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 青年近视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夏风杰;徐欢欢;闫峰;李梦荻;朱小敏;朱欣悦;黄振平

    目的:分析近视对健康青年人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近视和正视健康青年人共93例,按照屈光不正度数将其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均选择右眼为研究对象,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进行视觉质量测量。结果正视、低度近视和中度近视三组间的视觉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 P<0.05)。 MTFcutoff、SR、OSI、OV100%、OV20%、OV9%与年龄之间均无相关性( P>0.05);MTFcutoff、SR、OV100%、OV20%、OV9%与SE之间呈正相关,OSI与SE之间呈负相关( P<0.01)。结论青年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低于低、中度近视的视觉质量,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随近视度数的增加而降低。

  • 两种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之比较

    作者:李玉洁;龙秋蓉;谷浩

    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可矫正高度屈光不正且保留角膜的完整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视觉质量是比视力更高层次的概念,包含视力、清晰度、舒适度、稳定性等.本文主要论述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的两种型号:V4及V4c两者的差异,以及植入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对视力、对比敏感度及双眼立体视觉的影响.

  • 白内障超声乳化能量模式对角膜及视觉质量影响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刘元昌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能量模式对角膜以及视觉质量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0例(520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0例(260眼),观察组运用爆破超声能量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连续超声能量模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厚度以及视觉质量,并比较两组在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之后1d的中央角膜厚度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之前、术后1d以及术后1周,观察组的前房深度均明显浅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佳矫正视力以及眼压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爆破超声能力模式可以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超声能量以及有效时间得到明显降低,并减少损伤角膜内皮细胞的几率,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术后的恢复速度快.

  • 白内障手术治疗五大误区

    作者:吴新华

    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因老年性白内障失明的人数将大量增加.这些老年白内障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光明,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白内障手术存在一定的误区,以致错过佳手术时机,降低了术后视觉质量甚至造成了失明的严重后果.

  • 相对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昳;谭艺兰;张元钟;章青

    目的 评价白内障患者相对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4例(74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8例、38眼)与对照组(36例、36眼).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试验组根据术前测量的角膜球差植入非球面IOL,对照组随机植入非球面IOL.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行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调制传递函数、对比敏感度、视功能与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等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3.0、6.0 mm瞳孔直径下各频段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暗光及暗眩光状态下试验组5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明光及明眩光下两组患者5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7% (36/38)、83.3%(30/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912,P=0.011).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中根据角膜球差相对个性化植入非球面IOL,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 急诊儿童眼球外伤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院前急救

    作者:许素惠;陈靖;沈凌;申屠形超;姚克

    儿童眼球外伤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严重的眼球外伤不仅影响儿童的视觉质量,而且损害了儿童的面部外形,对社会及家庭造成危害[1].为了解儿童眼球意外损伤的特点,笔者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眼球损伤病例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欲以此帮助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指导正确的院前急救,降低儿童眼球外伤后的损伤程度,降低致残率[2-4].现报道如下.

  • Moria M290与11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对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春侠;齐祥坤;杨丽霞;陈梅珠;李自芳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使用Moria M2 90与110刀头对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术前条件基本匹配的中高度近视患者60例分成2组:使用Moria M2 90刀头30例60只眼为90刀头组,使用Moria M2110刀头30例60只眼为110刀头组.观察LASIK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数、对比敏感度和像差的情况.随诊时间至术后3个月.结果 全部术眼术中无“纽扣孔”瓣、前弹力层破裂、游离瓣、不全瓣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未发生角膜瓣移位、皱褶、上皮下植入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两组术后1d,1周,1和3个月视力及屈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对比敏感度,术后1周,1个月90刀头组好于110刀头组,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两组像差均较术前增高,但90刀头组的像差增加值低于110刀头组.结论 使用Moria M2 90和110刀头治疗中高度近视同样安全有效,使用90刀头的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 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 质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郭平;李雪飞

    目的:比较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72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植入的IOL不同将其分为620H组(球面IOL)和970C组(非球面IOL).比较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术后6个月瞳孔6 mm的高阶像差、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和高阶像差包括四阶球差(Z40)、四阶球差均方根(RMS4)、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和四阶彗差(Z7、Z8).结果:970C组Z40、RMS4、RMSh均明显低于620H组,在6.3°、4.0°视角的CS及GS均明显大于620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术.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

    作者:肖晶晶;农华;张婕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是一类新型的人工晶状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MIOL的多样化、个性化设计使患者获得了更加满意的全程视力.然而不同的MIOL在其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同的缺陷,如何扬长避短,提高M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已成为眼科医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MIOL的设计原理、分类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 透明角膜切口矫正散光扩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适应证的观察

    作者:吕仲平;刘谊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面市,白内障患者通过植入人工晶状体而不需要依赖眼镜即可获得满意的全程视力已成为现实。今天的白内障患者已经不仅要求能够看到,而且要求能够获得佳的视觉质量,他们希望能获得更高质量的视力并能够减少眩光和光晕,同时减少对眼镜的依赖。要使这些患者术后达到好的视觉效果,矫正散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矫正方法有透明切口矫正散光法、角膜缘切开松解术、角膜屈光手术以及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本文总结了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并通过白内障手术源性散光减小术后角膜散光而植入MIOL的患者32例(47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沈冰;高彩凤;齐虹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功能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复明手术逐渐过渡为屈光性手术.白内障手术的终极目标是恢复人眼正常晶状体的生理功能,进而恢复合乎生理状态的视觉功能.评价白内障术后视觉功能的指标不仅仅是视力,更重要的是术后的视觉质量,包括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波前像差、视网膜散射光、双眼融合功能等[1-2].白内障术后不但要让患者看得见,还要看得清晰,看得舒服.这使得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医务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新理念

    作者:郭海科

    现代白内障手术不仅是为了使患者看得见,更是为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白内障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的发展推动了白内障手术理念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正在由传统的复明手术向屈光性手术发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refractive cataract surgery)--这一白内障手术新理念应运而生.

  • SMILE和Trans-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作者:张月强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全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后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低度近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和Trans-PRK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裸眼视力(NE)、等效球镜度(SE)、眩光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NE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N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SI值和MTF cut-off值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ILE和Trans-PRK治疗均能有效改变患者NE情况,且拥有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

  •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雅童;李金瑛

    白内障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对术后脱镜和中距离视力的追求越来越高,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提供三个焦点的光学设计,提高了中距离视力而不损害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从视力、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等方面满足了患者术后近、中、远三个距离范围内连续的视功能需要,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蔡剑茹;张文文;陈辉

    目前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类,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联合基质面行准分子激光切削(FS-LASIK)以及全飞秒激光手术;后者可分为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本文回顾了与传统LASIK相比,FS-LASIK手术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安全指数、有效指数的差别,FS-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等客观视觉质量以及主观视觉质量问卷的影响;与FS-LASIK相比,FLEx对术后裸眼视力、波前像差等客观视觉质量以及主观满意的影响;并对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以及在角膜知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 人眼眩光发生机制及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啸谷;乔利亚;管征;万修华;王宁利

    人眼眩光一般是指由于从外界进入眼内的迷乱光线抑制了正常光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而形成的不舒适感觉.其在不同的领域及专业中涵义均有所不同.尽管目前眩光测量方法众多,但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在临床及研究工作中需谨慎甄别不同眩光定义及测量方法对患者视觉质量评估造成的偏倚.由于眩光研究受到其复杂的发生机制和缺乏跨学科交流的影响,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全面有效地防治眩光.本文通过回顾分析眩光在眼科、照明工程、神经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出版物及研究报道,对临床上常见的眩光类型如失能眩光、幻影眩光、不舒适眩光和畏光的发生机制、测量手段和解决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

    作者:王静;严宗辉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质量的标准是不但要达到预期的矫正视力,还要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因此对LASIK后视觉矫正效果的评估应包括主观、客观两方面内容.本文从视力、对比敏感度、双眼视功能、眼波前像差、角膜非球面特性、优势眼的改变及视觉质量调查表等七个方面阐述LASIK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LASIK手术的指导性意义.

391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