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ASEK术中保留与去除上皮瓣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道升;余笑

    目的:研究LASEK术中去除或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手术后反应、术后效果等反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05例在本中心接受LASEK近视矫正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前有效等值球镜度数,分为高度近视组24例(A组)和中低度近视组81例((B组),两组术中随机去除一眼角膜上皮瓣[去瓣组),另一眼保留角膜上皮瓣(留瓣组),术毕均配戴角膜接触镜.对术后前三天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评分,术后第三天取角膜接触镜后角膜上皮愈合程度、上皮愈合时间,术后六个月裸眼视力、屈光度、haze等指标进行的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前三天A组及B组中的留瓣组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较去瓣组明显,术后A组及B组中的留瓣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去瓣组延长.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A组的留瓣组略优于去瓣组;B组留瓣组与去瓣组无显著性差异.角膜Hase::A组中去瓣组:1级4眼;留瓣组1级1眼,其余均为0级.B组中去瓣组:0.5级3眼;留瓣组0.5级1眼,其余均为0级.结论:LASEK屈光矫正术中去除上皮瓣能明显减轻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缩短上皮愈合时间.但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中尽量保留上皮瓣,以减少Hese发生,减轻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 不同准分子激光术式矫治中低度近视的疗效及其术后Q值变化的比较

    作者:王飞;王理论

    目的 对比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治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Q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LASIK患者(LASIK组)共52例52只眼,接受LASEK患者(LASEK组)共56例56只眼.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患者裸眼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Q值及术式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LASIK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1.011±0.015),安全指数(1.022±0.115),有效指数(0.982±0.106);LASEK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0.989±0.325),安全指数(1.025±0.109),有效指数(0.992±0.175),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ASIK组患者术前Q值为(-0.17±0.10),术后(0.44±0.21);LASEK组患者术前Q值为(-0.19±0.12),术后(0.42±0.25).两组患者治疗后Q值均由负值变为正值,且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Q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组间Q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ASIK、LASEK准分子激光手术均可有效、安全地矫正中低度近视,但仍造成患者角膜Q值变为正值,使患者角膜形态变为扁椭球面.

  • SMILE和Trans-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作者:张月强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全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中低度近视后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低度近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和Trans-PRK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裸眼视力(NE)、等效球镜度(SE)、眩光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NE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N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SI值和MTF cut-off值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ILE和Trans-PRK治疗均能有效改变患者NE情况,且拥有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

  • Corvis ST分析中低度近视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作者:关文英;赵海霞

    目的 采用角膜生物力学分析测试系统即Corvis ST研究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变化,从角膜生物力学角度对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00例(10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组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组,每组患者50例(50眼).对其进行相关术前检查及Corvis ST检查,对手术前后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第一压平时间(A-time1)及大形变幅度(DA)等参数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屈光手术后IOP、CCT、A-time1值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DA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术后1个月,两组IOP、CCT及DA值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A-time1值明显高于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中IOP、CCT及A-time1有变化,DA值无变化.SBK与LASIK比较,前者A-time1较长.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 LASIK与LASEK矫治中低度近视的效果及Q值变化的对比

    作者:于海涛;罗琳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中低度近视的效果及对Q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LASIK手术组共55例患者(55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组共55例患者(55只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均取患者左眼分析研究.分别在术前及术后5天、1、3和6个月行裸眼视力检查,并行电脑验光检查,将散光度折算为等效球镜度.在术前及术后1年应用角膜地形图仪采集患者角膜中央相互垂直两条子午线的偏心率,计算角膜Q值.观察记录患者术后1年内有无干眼症、光晕、眩晕、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LASIK手术组患者术后5d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LASEK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3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SIK手术组术后5d、1个月等效球镜度显著优于LASEK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等效球镜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Q值和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P均<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和LASEK两种术式治疗中低度近视各有优劣,但都安全可行,从远期效果来看,都能有效的改善视力,矫正近视.但都能使患者角膜Q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形态变为扁椭球面.

  • PRK术后并发盘状角膜炎一例

    作者:方一明;施瑜劲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作为屈光矫治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开展,与其它手术相比,PRK被认为是目前相对安全的矫治中低度近视手术方法之一,但手术并发症是所有屈光手术医生为关注的问题,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为此,我们报道一例PRK术后盘状角膜炎及其发生、发展及治疗的经过.

  • 高危视网膜脱落的高度及中低度近视患者电生理F-ERG、F-VEP检测分析

    作者:朱淑敏;杜敏;李伟利;徐金丹;周艳杰

    目的 探讨高危视网膜脱落的高度、中低度近视患者电生理F-ERG、F-VEP改变,了解视功能的损坏程度.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30例60眼高危视网膜脱落的高度近视患者和30例60眼高危视网膜脱落的中低度近视患者,对患者进行电生理F-ERG、F-VEP检测,并对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F-ERG检测中,高危视网膜脱落的中低度近视与高度近视比较,视杆细胞、大反应和单次视锥a波振幅明显升高,视杆细胞、大反应、OPS、单次视锥、30Hz闪烁b波振幅均有明显升高(P<0.05);高度近视30Hz闪烁a波潜伏期和b波潜伏期与中低相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在F-VEP检测分析中,高度和中低度近视的b波振幅和b波潜伏期相当,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视网膜脱落患者的近视度数越高,a波和b波振幅值越低,b波潜伏期越长,视功能损坏越严重.

  • Epi-LASIK矫治中低度近视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作者:李学军;兰志辉;刘利莉;郭冉阳;马竑;李茜;马姝颖

    目的 评价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90例(179眼)中低度近视患者,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度数为(-3.74±1.46)D(-1.00~-7.25 D),平均角膜厚度(549±32)μm,以自动微型角膜上皮刀制作上皮瓣,激光术后戴角膜接触镜,定期观察直到上皮完全恢复,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角膜上皮愈合特点、术后疼痛反应、Haze程度、裸眼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和上皮瓣并发症情况.结果 175眼(97.76%)制作完好的角膜上皮瓣,直径8~9 mm.2眼(1.12%)上皮瓣游离,2眼(1.12%)上皮瓣不完整.术后第1天,上皮瓣透明124眼(69.27%),轻度水肿51眼(28.49%),中度水肿4眼(2.23%).取角膜接触镜后168眼(93.85%)角膜上皮愈合良好,11眼(6.15%)有轻微刺激症状.术后3个月,13眼(7.26%)Haze 0.5级,术后6个月5眼(2.79%)Haze 0.5级.术后3个月152眼(84.92%)等效球镜屈光度数为-0.50~+1.00 D,在预期值内;21眼(11.73%)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术后1 a,168眼(93.85%)的术眼恢复角膜透明,余可见隐约的Haze痕迹;术眼的平均屈光度(-0.18±0.38)D(-1.00~+0.63 D),其中83.52%的术眼在0.50 D以内(98.71%在1.00 D以内),1眼术前-7.25D近视患者出现-1.25 D屈光回退,余患者屈光状态稳定.结论 Epi-LASIK对于中低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轻、上皮愈合好,无明显Haze和屈光回退发生,有效视力恢复迅速,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7.00 D以上的近视患者的远期疗效仍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

  • LASIK与LASE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闫媛媛;刘平;王艳青;王新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远期有效性与稳定性.方法 将随机抽取206例行LASIK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与102例行LASEK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追踪观察12个月,对比研究两种术式术后术眼疼痛程度、裸眼视力、残留屈光度及Haze情况.以上患者均为复查1年资料完整者且选择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研究均对每例患者随机选择一只眼.结果 LASIK与LASEK术后裸眼视力第1、3、6、1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IK与LASEK手术后等效球径值第3、6、1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ASEK相比,LASIK术后疼痛轻,Haze发生率低.结论 LASIK、LASEK手术矫正中低度近视远期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两种术式对中低度近视的矫正均有良好的稳定性.LASEK术后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较LASIK重,术后裸眼视力恢复较LASIK慢,术后Haze不能完全避免,但其克服了LASIK因角膜瓣所带来的并发症,两者各有优劣.

  • 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纯;舒宝瞳;刘意

    目的:探讨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屈光度和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屈光度、视力较治疗前比较,已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能够延缓屈光度增加,提高患者视力,具有起效快、疗效佳、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

  •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瑾瑜;张日平;孙丽霞;王贤;刘彩霞

    目的:评估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两种方法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我院行表面切削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TransPRK组(40例,共78眼)和LASEK组(40例,共80眼),两组病人均使用阿玛仕准分子激光系统的消像差模式进行切削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上皮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价、佳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像差、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TransPRK组在术后上皮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LASEK组(P<0.05).TransPRK组术后1、3个月等效球镜度无差异,而LASEK组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P<0.05),而两组间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视力方面,两组均呈现出术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稍下降,到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的变化趋势(P<0.001;P<0.05),而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彗差、角膜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到术后3个月基本稳定;其中LASEK组术后1个月时角膜彗差较TransPRK组高(P<0.05);另外角膜球差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1、3个月两组间Haze的分布未见统计学意义.两组角膜光密度术后1个月均较术前增加,至术后3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P<0.001),组间对比也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TransPRK术后上皮愈合更快,疼痛轻微,而在视力、屈光度、像差、Haze和角膜光密度方面与去瓣LASEK疗效基本相当.

  • 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周边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

    作者:石一宁;李妮娜;刘耀梅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RD)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90°视网膜光敏感度,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脱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 101中的周边低视力程序(LVP),对高度近视360例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9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四象限光敏感度、四象限视野绝对暗点、平均视野绝对暗点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分别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61例、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眼118例、正常眼108例、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41例及其对侧眼54例进行对比分析,共计842例.结果:高度近视眼平均光敏感度(21.3±5.4)dB,视力0.56±0.37;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0.4±5.2)dB,视力0.55±0.40;正常对照眼(27.6±3.6)dB,视力1.00±0.00;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4.1±5.7)dB,视力0.19±0.26;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5.6±5.7)dB,视力0.27±0.32;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3.3±4.9)dB,视力0.87±0.27.视力和平均光敏感度在高近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眼视野平均绝对暗点(9.3±8.7)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0.5±8.2)个,正常对照眼(4.6±4.5)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9.8±11.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7.5±12.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7.2±6.0)个.平均视野绝对暗点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已经存在明显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严重损害,与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前相似;高度近视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复位后,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仍会降低,且中心视力仍呈不可逆降低;与正常人群、中低度近视有着明显的功能和结构的差异.

  • 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与中低度近视的对比研究

    作者:石一宁;郑红;陈建华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中低度近视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的24例48眼,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20眼、中低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11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 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传统视觉电生理检查,与中低度近视相比,高度近视眼各项F-ERG中,仅大反应a波,单次视锥、30Hz闪烁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而高度近视眼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的F-ERG b波各值下降明显(P<0.05).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中低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在3-6环a波潜伏期延长、b波4环振幅和6环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3-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a波潜伏期和b波振幅及潜伏期各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度近视眼对侧伴视网膜脱离的在FERG、FVEP尚无改变的情况下,MERG已有多项变化,而这些变化依次轻于高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组;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时,MERG潜伏期延长,特别是周边潜伏期的指标敏感,该指标的监控有利于视功能损害的亚临床诊断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 阿玛仕准分子激光矫正中低度近视和散光TransPRK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俊玲

    目的 探讨分析阿玛仕准分子激光矫正中低度近视和散光TransPRK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196眼)激光矫正中低度近视和散光的患者,随机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眼上皮浓度为20%的酒精去除,给予研究组患者准分子激光去除手术.对此次研究患者在治疗5个月之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以及上皮恢复时间和症状刺激情况等.结果 术前采取期望屈光度矫正量与实际屈光度矫正量在t-PRK与LESEK术中差异显著不明显,P>0.05.t-PRK手术前佳矫正视力与LESEK基本相似,差异显著,P<0.05.t-PRK与LESEK术后刺激症状持续时间,裸眼视力以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 给予激光矫正中低度近视和散光患者t-PRK手术,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显著缩短刺激症状持续时间,迅速恢复角膜上皮,各项术后指标均显著优于LESEK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两种角膜屈光手术方式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一鹏;麦艺姗

    目的 观察两种角膜屈光手术方式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212例中低度近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6例(212眼).A组行FS-LASIK手术,B组行LASEK手术.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后裸眼视力、屈光度、术后不同时间的等效球径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安全指数、有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B组等效球径值较A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LASEK两种术式治疗中低度近视的远期疗效相似,且安全性均较高,但LASIK术后1个月内恢复较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