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晕厥的诊断与电生理评价

    作者:郑强荪

    晕厥(syncop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 s,平均持续12 s(5~22 s).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

    关键词: 晕厥 诊断 电生理
  • 慢性染铅对幼大鼠长时程增强的损害作用

    作者:刘君澜;时利德;万伯健;李北利

    目前认为,学习记忆过程与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短串高频刺激引发的突触传递效能的持续性增强现象有一定相关性,且海马LTP被认为是记忆在突触水平的模型[1].而突触传递效能的持续性减弱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许多文献报道了应用离体脑片技术记录的铅对大鼠的CA1区的LTP的抑制作用[2],在体CA1区LTP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建立慢性染铅和对照大鼠模型,采用海马CA1区电生理电位记录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揭示染铅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 2,5-己二酮染毒大鼠神经电生理参数时效性变化

    作者:郭新;王青山;张利平;朱英健;谢克勤

    2,5-己二酮(2,5-HD)是正己烷在体内代谢终产物,也是介导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神经毒物,可引起感觉-运动障碍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临床病例分析表明,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手段,患者示感觉、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延长,且电生理异常可早于临床症状[1-3];动物实验显示,染毒终点大鼠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人类一致[4],但对各项电生理指标时效性变化、发生改变的顺序及指标敏感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电生理学方法测定并分析大鼠坐骨-腓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波幅、潜伏期、阈强度、大刺激强度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等5项电生理参数,以比较各项指标随染毒时程发生变化的顺序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讨2,5-HD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 乐果诱导的大鼠迟发性神经病电生理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芳

    目的 通过建立乐果诱导的迟发性神经毒性的大鼠模型,探讨乐果所致迟发性神经病的电生理变化特点,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观察染毒后中毒症状.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周围神经的病理变化.测定大鼠摆尾温度阈值(tailflick threshold temperature,TTT);检测胫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 velocity,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e nerve conduct velocity,SNCV)、潜伏期(latency,LAT)、波幅(amlitude,AMP)和肌电图等电生理变化.结果 神经病理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髓鞘普遍疏楹,可见部分髓鞘缺失.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变化;第2周时染毒组波幅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毒后第4周时,高、低剂量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了,波幅的变化与运动传导速度一致.潜伏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腓肠神经与胫神经变化一致,但幅度较胫神经变化大.肌电图检查结果在实验2周时,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大鼠小腿肌肌电图上观察到了纤颤电位,而到4周时,纤颤电位、正锐波更加频繁.结论 用大鼠建立乐果迟发性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电生理检查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迟发性多发神经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 互联网心电网络系统在提升区域内电生理诊断水平的应用

    作者:马如慧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远程心电会诊网络系统的建设是构建本区域内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体系的重要实践.文章介绍了我院电生理诊断水平的现状,并基于我院现状建设了区域性的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实现了我院与基层医院在心电诊断、远程会诊等方面的业务联动.该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区域心电诊断的总体水平.建议在未来的推广中以政府为主导,并将应用上升到居民健康管理的高度.

  • 心电图机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郭牧东

    心电图机是医院常用的电生理检测仪器,心电图机的种类很多,不同级别医院使用的心电图机也各不相同,在心电图机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涉及病人的安全,心电检测结果的准确及对心电图机本身的养护,应引起重视.

  • 对日本光电6353心电图机的故障情况探讨

    作者:王远荣

    心电图机在临床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现已成为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电生理检测设备.它能对心电信号进行测量、分析并打印出结果.我院目前使用的心电图机是日本光电公司九十年代初生产的6353机,此机特点:操作简单方便,图形清晰良好,便于随诊和出诊.初几年运行状态良好.但近一年常有故障出现.现举几例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互相借鉴.

  • 双GPS定位广域电生理监护系统的研制

    作者:张福勇;单经政;钱琳琳

    本文介绍了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开发的多生理参数监护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实现方法.

  • Mdx鼠的肌电图和重频电刺激的研究

    作者:张为西;张成;刘焯霖

    目的:研究成年和老年肌营养不良症模型鼠(mdx鼠)骨骼肌的肌电图、运动传导潜伏期以及重频电刺激的特点.方法:分别对成年和老年mdx鼠、对照成年和老年C57鼠的腓肠肌、胫前肌、小趾肌进行肌电图检测,并用钝针叩击记录电极附近局部的肌腹,观察有无强直性电位发放.让受试鼠休息数分钟后,进行对侧坐骨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的检测和重频电刺激检测.结果:插入电极时,见mdx鼠的插入电活动延长,在受检肌轻收缩状态下,mdx鼠骨骼肌的运动单元电位的平均时限、平均波幅明显低于同龄对照C57鼠(p<0.05),多相电位也明显增多(>20%).而运动传导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叩击局部肌组织时,mdx鼠和C57鼠均未见肌强直电位发放.在对mdx鼠的C57鼠重频电刺激时,无论高频或低频电刺激,均未见波幅的改变.结论:mdx鼠骨骼肌肌电图改变既不支持神经性损害、神经肌肉接头损害,也不支持肌强直性改变,而是和肌营养不良症一样,具有典型的原发性肌病的改变.

  • 综合判定法确定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手术终点的评价

    作者:周敬群;胡斌;李书国;彭万军;王辑信;吴萍;刘艾华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5例.一直采用综合检查法确定手术终点,其中6例患者在随访的3~24个月内复发.我们分析了所有病例确定手术终点的电生理检查结果,评价了综合法确定手术终点的可靠性.

  • 食管电生理对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诊断分析

    作者:陶涛;王玺

    目的:探讨术前食管电生理检查与术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对照.方法:100例患者用电生理刺激仪进行程序刺激,直至诱发出PSVT或达心房不应期.结果:与心内电生理对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94%.结论:术前仔细分析食管电生理特点,可以减少手术操作的盲目性.

  • 单旁路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特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楚咏晗;杜素花;陈昭喆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特征在单旁路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经心内电生理诊断并成功消融的O-AVR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特征.①O-AVRT时体表心电图RP-的时限.②O-LAVRT时体表心电图中P一在不同导联中的极性.结果;①100例O-AVRT中RP->70毫秒,RP->1/2RR为OAVRT.②左侧旁路67例,其中59例PI-(-)(88%),Pv1-(+)67例(100%).右侧33例中PI-(+)26例(78.8%)Pv1-(-/±)30例(90.9%).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检测电生理导管可沥滤物的试验方法研究

    作者:刘莉

    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电生理导管中四种可沥滤物:硫酸钡,颜料黄53,颜料棕24和二氧化钛的含量。经方法验证,该方法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范围达4~6个数量级;检出限极低,小于0.1μg/m L;回收率达到95%~103%;实验室内检测变异系数小于3%。该方法可同步测量多种超低痕量金属元素,大大减少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使用量,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值得推广使用。

  •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和射频消融系统研发

    作者:孙毅勇;董建增;徐亚伟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射频消融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和射频消融系统成为治疗房颤的有效工具。结合临床医学、介入手术、电子电路、磁定位、信号采集与分析等多学科领域技术,实现了Columbus三维标测系统精确空间定位、CT/MRI图像分割配准、导管弯形的显示等功能,射频消融系统实时检测消融温度、功率和阻抗。Columbus系统成功完成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能够有效地指导医生进行房颤的消融手术。OptimAblate射频消融系统相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 电生理 房颤 消融
  • 美开发出新型电生理导管

    作者:陈焕玉

    关键词: 开发 电生理
  • 针刺治疗弱视的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陈程;崔海福;严兴科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弱视机理研究的文献,从视觉微循环、视觉电生理、神经递质及因子、视觉中枢角度分析了针刺对弱视的影响,表明针刺可以通过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调节视网膜功能,纠正视环境紊乱,调节神经递质及神经因子,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改善视神经传导,激活大脑视觉皮层相应区域的作用,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 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电生理学研究近况

    作者:苗维纳

    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我国抗心律失常的中药有效成分的电生理机理的研究概况.目前我国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涉及面还不够广.结论:利用电压钳、膜片钳等电生理技术,为中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 中药筋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群励;梁晓春;姜楠;栾松;崔丽英;郭赛珊

    目的 观察中药筋脉通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54例2型DPN患者分为筋脉通组和弥可保组.两组均予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予筋脉通胶囊,对照组予甲钴胺片.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和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神经电生理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测.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1或P<0.05);神经系统症状减轻,神经体征总体改善率为50.0%;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异常的改善率为36.0%,SSR上肢波幅明显增高(P<0.05);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改善率为MCV15.8%、SCV25.0%,尺神经运动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测未见异常改变(P>0.05);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脉通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体征,对SSR及NCV检测参数亦有一定作用.

  •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及电生理分析

    作者:冯常武;卢杰;张晓云;丁一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电生理改变.方法:临床纳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2组患者两侧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进行电生理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治疗有效率、2个疗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7%、100.00%,对照组分别为68.89%、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神经电图潜伏期为(3.46±0.49) ms、(3.14±0.57)ms,对照组为(3.92±0.50) ms、(3.34±0.48)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神经电患健侧波幅比值为(0.67±0.18)、(0.65±0.17),对照组为(0.52 ±0.17)、(0.5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鼻肌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作者:韩久卉;张英泽;许秀兰;田德虎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左侧室内注入基因重组人CNTF,右侧注入生理盐水(NS)。术后14、30、60和90天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术后90天行轴突图像分析、电生理检测及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追踪。结果 与对照侧相比,实验侧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厚,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较短、神经传导速度较快且波幅较高。实验侧CB-HRP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侧。结论 外源性hCNTF有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

910 条记录 1/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