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3个月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综述类稿件每篇来稿时请交稿件处理费30元,请作者以邮政汇款方式及时汇至编辑部(勿交个人)。本刊欢迎网上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j-bio.net,到“作者在线投稿”模块,注册后按提示进行投稿。来稿请务必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手机号及Email地址,以便及时联系。投稿时请同时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模板在杂志网站可下载)。以电子邮件(Email)方式投稿的作者,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文稿所涉及课题如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基金等项目资助时,请在文稿中注明,并附基金资助项目证书(包括项目编号)的复印件。
2、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综述类稿件本刊决定刊用时,通知作者交纳版面费,刊出后即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致谢。学术简讯类稿件不收发表费,刊用后赠刊二本,寄第一作者。本刊与中华医学会其他系列杂志一样,已经加入《万方数据》,作者在投稿时即表明其同意发表后的文稿可在《万方数据》出现。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发文量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该期刊是由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是一本国家级期刊。
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超过3个月的时间,可以和编辑进行联系。
这个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246,综合影响因子为0.222,影响因子没有很高。
期刊可以进行网上投稿,期刊网站为:http://www.j-bio.net,同时还可以进行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fms_ophthalmol@163.com。
《国际眼科纵览》的官网网址为:www.j-bio.net。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病理性近视已成为华人首位致盲眼病,病理性近视的典型眼底病变包括豹纹状眼底、漆裂纹、弥漫性或片状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萎缩、后巩膜葡萄肿等.其中后巩膜葡萄肿和眼球变形是威胁视力的重要并发症,监测视盘周边的萎缩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病灶或漆裂纹做为病理性近视早期评估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压力增加、近距离工作增加等环境因素为主要的致病因素,阿托品局部治疗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经发生高度近视的患者,巩膜加固术、胶原交联法是可能的有效延缓病情的手段.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为主要特征的进行性眼病,是世界范围内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常见的病因.目前临床监测青光眼病情进展的方法主要包括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尚无单一方法可精确敏感地反映疾病进展.常用的传统检查方法包括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成像、标准自动视野计等.目前传统评估指标之外的新评估指标包括相干光断层血管成像、自适应光学显微镜成像.不同检查方法指标各有优缺点.提高现有监测设备的准确性、探索更敏感的检测指标、结合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将成为未来的巨大挑战,理想的监测方法不仅应准确反映青光眼进展,还应评估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及速度,提高青光眼病情进展监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通常发生于Graves病,两者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在Graves病以及TAO的病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TAO中,TSHR表达于眼眶成纤维细胞的表面.多种因素,如细胞与体液免疫、促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hyrotropin 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TSI)、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TSH)、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以及其他甲状腺抗体等,对眼眶成纤维细胞表面的TSHR产生影响从而共同激活疾病进程.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 cell)重新识别TSHR肽并通过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结合TSHR,促进眼眶成纤维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加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生成与脂肪形成,终导致眼眶连接组织的重塑,如眼外肌增粗及眼眶脂肪的增生.此外,TAO患者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高水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 receptor,IGF-1R),刺激性的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IGF-1R导致了TAO中眼眶成纤维细胞激活,并分泌炎症介质促进眼眶炎症.)
微脉冲激光是一种短促高频的重复脉冲激光,已成为多种视网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与传统激光相比,阈下微脉冲激光不伴有视网膜的热损伤,可用于黄斑区疾病的治疗.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伴发的黄斑水肿以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能量参数的设置标准、安全性及成功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主要用于治疗圆锥角膜、LASIK术后角膜扩张等角膜扩张性疾病.本文阐述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成因、危险因素,CXL治疗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原理和临床应用.CXL单独或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LASIK术后角膜扩张,可保留视力、阻止角膜扩张进展、延迟或避免对角膜移植的需要.此外,在有高危因素的患者LASIK术中应用CXL,在短期内可有效预防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及LASIK术后角膜扩张,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高糖环境可致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表达增加,MMP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可以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在DR中参与了细胞凋亡和新生血管生成过程.在正常生理条件下,MMP活性的调节发生在多水平,包括基因转录调控水平、酶原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调控水平等.其中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主要的调控机制.
经过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的发展及对视功能和视网膜神经科学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视网膜假体用于临床,分别是Argus?II和alpha-IMS.视网膜假体主要通过获取图像、图像转化、内层视网膜产生激动的途径来部分重建外层视网膜的功能,使视觉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视皮质,达到视觉重建的目的.
Fuchs葡萄膜炎(fuchs uveitis,FU)是一种慢性、轻度的葡萄膜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风疹病毒感染与该病的发生有确切的相关性.该病也被命名为Fuchs虹膜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但虹膜异色取决于虹膜色素上皮中的色素含量和虹膜萎缩的程度,许多患者不出现典型的虹膜异色,这是该病经常被延误诊断的原因.另外,近期的研究提示FU的炎症状态涉及到包括脉络膜的整个葡萄膜.该病的进展与并发白内障和继发青光眼相关.近年来文献报道多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合并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尽管术中房角出血和术后前房炎性反应的并发症高于常规的白内障手术,多数患眼视力预后良好.继发青光眼的治疗通常更具挑战性,因其对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的反应比其他类型青光眼较差.如果采用小梁切除术,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近期有研究采用新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该病并发症进行治疗,尚有待远期的疗效观察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目前已成为获得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治疗被认为是减少糖尿病造成视力损失的有效手段.基于数字化成像的远程医疗在DR的早期发现及诊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准确性及可靠性研究也日渐完善,也是目前DR早期筛查中快速的检查方法之一.随着远程医疗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使用人工智能协助DR诊断也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由中国武警总医院眼科泪器病中心陶海主译、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马志中审阅的《泪道病学》,及陶海、周希彬主译、马志中审阅的《内窥镜泪道手术学》两本书近日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有售. 《泪道病学》原版由国际著名泪道专家编写,是目前国际上涵盖泪道病的新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专著,全书 21 章,内容丰富,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国际泪道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及趋势,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详细的泪道病诊疗方案. 《内窥镜泪道手术学》原版由意大利著名泪道病专家编写,是目前国外较新的关于内窥镜泪道手术的专著,全书 10 章,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国际内窥镜泪道手术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由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李建军、徐亮主编的《远程眼科学》 一书 2016 年 7 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系作者在多年远程眼科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国内首部远程眼科学专著,以大量远程眼科实践中积累的眼底图像资料为特点(图像达 600 余幅),突出强调了远程眼科实践中眼底图像及眼底相机外眼图像的采集标准、质量缺陷及其避免方法,为广大眼科医师、全科医师、初级眼保健人员及远程眼科爱好者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范例.
由孙旭光教授主编的《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共七章.对睑缘及睑板腺的基础知识、睑缘炎、蠕形螨睑缘炎、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睑板腺功能障碍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诊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在临床篇每章的结尾,著者总结了该章诊治要点,还提供了典型病例作为参考,全书有相关疾病图片 150 余幅,希望对广大眼科工作者的临床及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本书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医药书店、当当网、卓越网、亚马逊网均有销售.
由空军军医大学王雨生教授主编的《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文峰教授总主编的"图说眼科疾病系列丛书"之一. 小儿眼底病特殊且复杂,诊治工作十分困难,对临床医师具有极强的挑战性. 本书经国内十余家关注小儿眼底病的知名眼科中心同力合作,由四十多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小儿眼底病从业人员执笔完成,是第一部中文版小儿眼底病专著. 书中收集了数百例临床典型病例,精选各类精美图片近千张,图文并荗地诠释了五十余种小儿眼底疾病丰富的内涵. 以创新的"图说"形式写作,每幅图附"图点评",集专著、图谱和病例集锦等传统书藉的表达优势于一身,兼顾系统性和全面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直观性和可读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第四位中年人常见的典型非手术治疗的视网膜病变. 虽然其确切的病理生理学仍不十分清楚,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对于 CSC 的发病机理及诊断的认识也逐步完善,从而促进了多种治疗方式的不断更新. 印度的George Joseph Manayath 教授及其团队于 2018 年 11 月在 O-man J Ophthalmol 杂志上发表一篇综述,通过检索 Scopus、PubMed 和 Web of Science 查阅了截至 2017 年 12 月发表的关于 CSC 治疗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了目前 CSC 的多模式治疗方法.
患者女,35 岁,验光时发现角膜异常就诊. 裂隙灯前节照相:弥散光下(图 1)和宽裂隙光下(图 2),右眼角膜中央见清晰双规征及其边缘的点片状混浊病灶;左眼鼻上方角膜可见囊泡样结构(图 3),对应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上可见大小不一的囊泡样后弹力层异常(图 4).临床诊断为双眼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
去年年底接任了《国际眼科纵览》杂志主编,一转眼新的一年又来了,在新年到来之际,利用节日休息梳理了一下 2019 年将要完成的各项工作,其中作为《国际眼科纵览》杂志主编是今年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前身被称为《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的杂志《国际眼科纵览》 是眼科界喜爱的良师益友,我们这一代眼科医师即是这个杂志的作者,也是她的读者.当时作为年轻医师,我几乎对每一期内容都进行通读,这个杂志能让我们迅速汲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想起当时杂志的封面、版面和栏目,通过这本杂志认识了国内外很多著名眼科专家.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投稿后二十几天被收录,效率很高,修改稿件期间外审专家和编辑给了我很多的修改指导,很感谢,之后还会再来的。
审稿效率很高,小修后直接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投稿前根据期刊的要求修改文章格式,还是很好中的,祝大家投稿顺利。
投稿后第二天就送外审了,半个月左右返修,修改提交后一周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
5月3号投的稿件,11号返修,27号修改返回,6月5号录用,外审专家和编辑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指引了我修改方向,也为我以后写文章提供了思路,很感谢。
第一次投稿,文章的创新点不是很突出,审稿半个月后被拒了,吸取了外审专家指出的意见,突出了文章的创新点,重新投了稿件,20天后返回小修,提交后一周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很快。
国际眼科纵览的审稿效率很高,我是1月13号投的稿件,2月4号返修,修改后很快就被收录了,前两天刚收到了录用通知,很满意。
10月8号初审,19号送外审,28号返修,外审专家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11月1号修改号提交,一周后被收录,效率很高。
17年12月份投的文章,10天初审结束,送外审,半个月后返修,小修后被收录,整个流程还是很顺利的,大家可以尝试投稿。
去年8月份在期刊上投的文章,9月收到了录用通知,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推荐大家投稿。
之前在期刊上投过三篇文章都被拒了,现在又投了一篇,前几天收到了修改意见,修改提交后,昨天被收录了,还会是比较顺利的。
12月13号投稿,没过多久就返回了外审意见,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12月30号提交修改稿件,1月15号收到录用通知,很开心。
国际眼科纵览这个期刊的审稿速度很快,我的文章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经修改后被收录,外审专家和编辑都很认真负责,推荐大家投稿。
投稿后半个月左右催了一次稿件,之后很快退修了,日记本两次的修改,被收录,耗时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坎坷的,但是结果很美好。
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感觉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还是很好中的,大家可以踊跃投稿。
投稿后一个月返修,小修后提交,一周被收录,历时一个多月,速度很快,编辑认真负责,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赞。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我是8月底投的稿件,9月中旬返修,修改返回后,一周被收录,编辑的态度很好,有问必回,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