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20”医师告诉您怎么叫急救车

    作者:暗夜

    当“120”救护车的警笛声响起,急救医师和护士赶到现场.他们会进行必要的现场抢救处置,然后把急危重患者第一时间送到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节约大量的时间.作为一名“120”院前急救医师,我发现很多时候,由于求助者(患者家属或者周围群众)对现场的状况、患病的情况,甚至患者所在的地理位置表述不清,耽误了急救医师的现场抢救.有的患者家属看到亲人突发紧急状况,非常着急,手忙脚乱的,让旁边几岁的小孩子帮忙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干脆就忘记了打急救电话!

  • 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宋倩

    目的 探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院前急救的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院前急救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院前急救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投诉率、心理问题缓解程度、满意率和依从性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院前急救中的感染原因与对策分析

    作者:侯丽君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的感染原因,探讨预防感染发生的对策.方法 对急救中心近4年的院前急救任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长期从事院前急救任务的30名医生和7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长期从事院前急救任务的30名医生和75名护理人员中,分别有23名和62名未接受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感染防护岗前培训;16名医生和38名护理人员未接受乙肝疫苗接种.8135例院前急救任务中,2617例中医生或护理人员在出诊时未佩戴帽子和口罩,占32.17%;1934例中医生和护理人员未对患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后,即暴露置于急救环境中,占23.77%;4103例中医生和护理人员在出诊后未对急救车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占50.44%.结论 医院通过严格管理、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急救的院前急救环境、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注射,有利于院前急救中感染的预防.

  • 干休所院前急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武涧松;贾殿和;王玉平;闫涛;彭石林

    目的 探讨军队干休所院前急救(FA)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干预、降低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军队干休所1435例离退休干部为对象,连续观察3年,采用Logistic回归和chi-square危险度分层分析的方法,分别分析自身特征、自然条件、医疗条件与FA呼救率的相关性.结果 高龄、健康状况不良、男性、丧偶、职务级别低是FA的危险因素(OR>1);夏季和冬季FA风险高于春、秋季(RR>1),冬季高(RR=2.05),寒冷、炎热极端天气条件下FA风险进一步增高;交通不便、距保障医院道路距离远也是FA危险因素(RR>1);健康管理水平越高.FA呼救率越低(RR<1),增强干休所医疗人员力量有助于降低FA风险(RR<1),结论针对FA影响因素,采取措施,积极干预,强化健康管理,是降低干休所FA风险的有效途径.

  • 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钟勇;潘士勇;游云鹏

    目的 通过调查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探讨培训对策.方法 集中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175例,采用自制调查量表,通过小组问卷法于培训前后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相关情况等.采用短期集中式培训,选用《现场急救常用技术》普及培训教材(第2版)及自编的《冠心病及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为培训教材,三级甲等医院高年资医师作为师资,培训形式采用面授讲座、练习、情景教学、观看录像、考试.结果 培训后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25个问题正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培训满意者152例,占86.9%.结论 老干部身边公勤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亟需进行适当地培训.

  • 干休所院前急救78例分析

    作者:胡燕红

    目的 分析某干休所院前急救的现状,旨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某干休所院前急救事件的急救措施、过程和效果.结果 78例急性事件中,经过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病情明显缓解者29例(37.2%),院前急救后病情仍然不稳定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者33例(42.3%),因急救器材故障、病因不明直接转送上级医院救治者8例(10.2%),因特别危重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直接送至上级医院救治者8例(10.2%),其中4例(5.1%)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需加强急救装备的完善和管理,制定院前急救预案与流程,加强院前急救的演练,在院前急救的管理上下功夫,以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 老年人房颤伴心衰、心绞痛院前急救31例分析

    作者:任素卿

    老年病人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多.院前急救已成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救治中的重要课题.在基层门诊中老年人房颤及/或伴心力衰竭、心绞痛病人在急诊中尤为多见.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作者:万文辉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一般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全世界每年有近2 000万人受到急性心脏事件的威胁.

  • 干休所院前急救的组织管理与常见问题

    作者:郭雨禾;王世茹;拓永东

    院前急救是干休所卫生所的基本职能,也是老干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老干部高龄、高发病趋势不断加剧,院前急救已成为干休所卫生所常态、关键、敏感、关切、需要经受考验的一项重要工作.

  • 家属的认知行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

    作者:魏红

    院前急救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命安危,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突然,病情复杂.发展迅速,而家属的情绪和行为对院前急救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为探讨家属认知行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我们对本科2006年8月~2008年8月院前急救的老年患者家属578例,就院前急救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 军队干休所使用新的急救模式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友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疾病的防治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心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后及时救治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早期急救报警为急性发病的患者及时救治、改善预后的前提.老年人,特别是高龄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发病急,预后差.为了提高老年心脑血管病事件救治的有效和成功率,近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也开始使用家庭急救呼叫系统(XYM通讯网络终端,又称生命新干线,简称"新干线").天津是早使用"新干线"城市,目前,天津安装"新干线"约3000余户."新干线"是由江苏中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120急救中心联合研制的急救呼叫系统,目前已申请了专利.我干休所通过详细了解了"新干线"的性能后,在天津,乃至全国武警干休所系统率先购买安装"新干线",安装以来使用效果良好,以下主要总结我干休所应用"新干线"的体会.

  • 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作者:柳惠玲

    循证医学(EBM)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详实佳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为了提高医院的院前急救质量,我们在急救工作中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自觉地、理智地利用现有好的证据实施具体患者的急救医疗决策,采用新先进、有效的证据指导院前急救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循证医学
  • 128例过敏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

    作者:张春玲;张丹;尹立钢

    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易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候群,多由于应用、接触药物或者生物制剂等所发生,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全身性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功能障碍,会造成呼吸道狭窄和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胸闷气憋、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起病急促,且病情进展迅速,如不能及时给予抢救和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

  • 系统性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叶明

    脑血管意外一旦发生,大多数需要就地抢救,而现场的有效抢救对阻止病情的发展,对进院后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加强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可大大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2010年2月至12月经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15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资料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 现场系统急救对146例重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胡润保

    重症脑出血是一种院前急救常见疾病,其发病时起病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预后率低,若不能在患者发病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但是面对重症脑出血,传统的急救观念就是将患者直接送往医院,但是因为搬运方式不合理、搬运具有盲目性,因此很多时候直接搬运会导致患者颅内大量出血,从而导致脑水肿、脑疝等严重后遗症,加速了患者死亡[1].目前医学界就应当如何做好急救措施来提高患者预后率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对于是否应当采取院前就地处理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急救,医院就地急救能否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也没有有效的临床资料来证实.本文总结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146例重型脑出血采用不同的院前抢救方法施行急救的资料,以期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重型脑出血院前急救的合理急救方案.

  •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9例分析

    作者:张晔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院前急救实施心肺复苏成功案例,寻求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的途径.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统计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间出车记录中在急救现场及转运途中实施心肺复苏病例382例,成功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19~51岁,平均32.5岁.心肺复苏成功9例中,心血管疾病3例,脑血管疾病2例,电击伤2例,严重复合伤1例,不明原因心搏骤停1例.

  • 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弓润梅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其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血管损伤、液体外渗,便于肢体活动.是急诊科常用的一项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主要是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如:外伤性大出血休克、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等.用来保证各种抢救用药及时、准确的进入机体,迅速纠正病情或延缓疾病的发展,避免转送过程中静脉通道发生故障,提高急救转运途中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的院内救治提供保障,挽救患者生命.

  • 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和护理

    作者:邓明瑞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前救治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7例,有3例进入量较多,其中有2例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就已经死亡,有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结论:快速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118例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作者:尹红梅;王英;罗献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救治脑卒中患者的成功率.方法:对118例脑卒中患者采取院前电话指导、现场急救护理、转运途中继续监护施救,随时让患者得到正确及时治疗.结果:118例患者均安全转送至院内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迅速到达现场,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措施,及时展开急救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的关键.

  • 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运用研究

    作者:田明;朱福君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急诊科120例创伤性休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实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两小时后心率为(106.5±6.9)次/min,血压为(88.6±2.8)mmHg,血氧饱和度为(94.6±7.1)%;对照组两小时后心率为(116.8±7.3)次/min,血压为(75.6±4.5),血氧饱和度为(91.3±3.2)%.限制性液体复苏生命体征恢复较快,较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限制性液体复苏预后和转归优于非限制性液体复苏,康复率较高,并发症出现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早期的治疗中,限制性液体复苏与非限制性液体复苏是常用方法,二者相比,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迅速恢复患者生命体征,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重视与推广应用.

5234 条记录 1/262 页 « 12345678...2612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