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去除与保留上皮瓣术后效果比较

    作者:王静红;郑立冬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是近年来开展较为广泛的屈光手术方式,它既降低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率,又避免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兼有2种手术方式的优点。高活性上皮瓣制备是LASEK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但即使是高活性上皮终也要凋亡,被新生的上皮代替,保留已部分失活的上皮是否有意义?而去除上皮瓣是否会增加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概率?我们试图通过对去瓣LASEK手术和保留上皮瓣LASEK手术2种方式的比较观察,探讨去瓣LASEK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 指甲致角膜板层裂伤并指甲油异物1例

    作者:岳正凤

    病历资料患者,女,8岁,因右眼异物感并视力下降3天,于2009年3月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因右眼异物感用手揉眼,之后眼异物感加重、眼痛,并伴视力下降.患者不敢将病情告诉家长,隐瞒病史3天.入院当天上午被家长发现后在本村医疗站用生理盐水冲洗右眼,上述症状仍无好转就诊我院.检查,右眼视力0.3,眼睑痉挛,球结膜混合充血(++),在角膜中央稍偏鼻侧约3点钟位处见"<"角膜板层裂开,裂开板层角膜瓣水肿.

  • 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丝状角膜炎2例

    作者:万霞;齐欣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20岁,学生,因双眼屈光不正于2011年6月24日就诊.经准分子手术前详细查体,未见异常情况.可以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前托百士滴眼液4次/日,1滴/次,6月26日手术.角膜板层刀Moria2一次性90刀头,NIDEK EC-5000准分子激光系统.常规无菌操作,手术顺利.第2天上午复诊双眼视力均1.0;角膜光滑透明,角膜瓣对位良好,其他无明显异常,常规屈光手术后用药.定期复诊.手术后40天患者自觉右眼不适来院复诊,查体:右眼结膜清度充血,未见明显分泌物,角膜正常;左眼未见异常.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患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护理

    作者:王静;柳琴;李玉兰;陶颖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矫正近视效果较为理想的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近视眼患者所接受.随着LASIK手术的普及,一些角膜瓣相关并发症逐渐被发现并引起相当重视.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是LASIK术后早期出现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它在1998年由Smith和Maloney首次报道[1].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护理

    作者:熊万红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护理经验.方法在完成1430例Lasik手术取得满意的疗效中,按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结果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进行眼球固视训练,重视手术室环境的准备;在术中,医、护、患之间需紧密配合;术后,注意Lasik微型切割器的保养,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结论 Lasik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护理十分重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是保证医疗效果获得的得要因素.

  • LASIK手术角膜瓣蒂不同位置的疗效对比

    作者:崇晓霞;赵海霞;李晓玲;秦丽茹

    目的 对角膜瓣蒂位于上方与鼻侧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用旋转式角膜刀制作上方蒂组(A组)LASIK 350例(678只眼)和平推式角膜刀制作鼻侧蒂组(B组)LASIK 170例(324只眼),对两组患眼术后视力、屈光度、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年裸眼视力A组和B组分别为1.03±0.12和1.00±0.1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剩余屈光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制作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切缘出血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A组与B组均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随访1年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A组角膜瓣稳定性优于B组.

  • 手推式板层刀与自动旋转刀制瓣在LASIK手术中应用比较

    作者:魏淑芳;程振英;郑晓丽;高建鲁

    目的 比较两种制瓣方法的优劣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6~8月LASIK手术患者400例,其中手推式板层刀制瓣患者200例396只眼,自动旋转刀制瓣患者200例394只眼.制瓣后用同一台激光机行激光治疗.术后1、3 d,1、2周,1个月复查视力、电脑验光、测眼压、角膜地形图、裂隙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术中出现游离瓣和不全瓣者手推刀组有5只眼(1.26%),旋转刀组有2只眼(0.51%);术后手推刀组2只眼(0.50%)出现瓣皱褶和瓣移位,旋转刀组术后2只眼出现瓣溶解(0.51%).术后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BUT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裂隙灯检查和地形图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两种制瓣方法均有良好效果.1个月BUT检查,手推刀所作鼻侧蒂优于旋转刀作上方蒂.

  • 准分子激光手术中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治近视的疗效分析

    作者:杜改萍;黄一飞;郭惠玲;宫玉波;余继峰;宋静;葛梅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手术中采用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治近视的疗效.方法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578例,随机分为薄角膜瓣组378例745只眼和厚角膜瓣组200例389只眼.分别在手术后1d、1周、1和3个月随访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屈光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前薄角膜瓣组球镜和柱镜较厚角膜瓣组偏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UCVA达到1.0的百分率,术后1 d薄角膜瓣组为90.2%.厚角膜瓣组为91.4%;术后3个月薄角膜瓣组为95.6%,厚角膜瓣组为96.6%;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BSCVA较术前丢失1行的比例薄角膜瓣组为11.0%,厚角膜瓣组8.8%,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屈光度±0.50 D以内薄角膜瓣组为90.6%,厚角膜瓣组为92.6%;±1.00D以内薄角膜瓣组为97.5%,厚角膜瓣组为97.4%;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利用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手术效果稳定,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基质床厚度,扩大近视的矫治范围,有助于高度近视且角膜薄的患者以及二次手术矫治屈光回退提供机会.

  • Moria M290与11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对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春侠;齐祥坤;杨丽霞;陈梅珠;李自芳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使用Moria M2 90与110刀头对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术前条件基本匹配的中高度近视患者60例分成2组:使用Moria M2 90刀头30例60只眼为90刀头组,使用Moria M2110刀头30例60只眼为110刀头组.观察LASIK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数、对比敏感度和像差的情况.随诊时间至术后3个月.结果 全部术眼术中无“纽扣孔”瓣、前弹力层破裂、游离瓣、不全瓣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未发生角膜瓣移位、皱褶、上皮下植入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两组术后1d,1周,1和3个月视力及屈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对比敏感度,术后1周,1个月90刀头组好于110刀头组,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两组像差均较术前增高,但90刀头组的像差增加值低于110刀头组.结论 使用Moria M2 90和110刀头治疗中高度近视同样安全有效,使用90刀头的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洁;王鑫;朱兰英;张波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利用显微角膜刀形成一带蒂角膜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内消融,因此保持了角膜组织前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减轻了因术后角膜组织的愈合反应而引起的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特别适合于中、高度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治疗.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复位术

    作者:崔长霞;梁雯;赵华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14例外伤所致角膜瓣移位实施复位术,机械刮除或20%酒精破坏上皮,彻底冲洗角膜基质床,充分瓣下冲洗,准确对位角膜瓣.结果:术后随访10例恢复外伤前视力,4例较伤前低,2例有角膜不规则散光,2例发生弥漫性角膜基质炎,无上皮植入、内生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角膜瓣及时重新复位可以良好恢复视功能,但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LASIK 角膜瓣 复位
  • 一次性LASIK孔巾的设计与使用

    作者:洪清配;陈美珠

    以往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时,使用没有集液袋的普通布孔巾,术中掀开角膜瓣冲洗基质时容易湿透孔巾,冲洗液顺着颞侧孔巾下方流至颌下、耳朵及颈部,既容易污染手术野,又使病人感到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影响手术进行.2002年1~10月,我中心将自行设计的一次性LASIK孔巾(由天津博安医用有限公司生产)使用于980例病人,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 3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并发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救护

    作者:庄云;沈洁;李静

    任何可能造成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性操作,术后都有发生角膜感染的潜在危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用显微角膜刀切开150μm厚度的角膜,在角膜瓣下进行基质切削,以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因操作中角膜基质层暴露,故术后具有潜在性的感染.我科自1995年5月至2001年11月共行LASIK手术3000例,有3例6只眼术后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眼恢复良好.现将有关救护报告如下.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屈光不正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胡颖;王新梅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20例患者(1028只眼),术前分别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散瞳眼前节、屈光间质、眼底超声角膜厚度测量,Orbscan-Ⅱ、波前像差仪检查,采用美国Intra-LaseFS30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和美国VISX-S4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近视矫正.结果:木后第1天,裸眼视力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820只眼,占80%;术后1用达术前佳矫正视力1008只眼,占98.5%;1月后516只眼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1行以上,占50.18%.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更加安全,精确度更高.

  • 细胞外基质在LASIK术后角膜瓣黏附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婉琪;谢军谊;孙康

    细胞外基质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早期角膜瓣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以Ⅲ型、Ⅵ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与该黏附机制关系为密切.细胞外基质对角膜瓣与基质层之间的黏附起骨架作用,对角膜活性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起促进作用.

  •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角膜瓣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志浩;周文天

    一个合适的、成功的角膜瓣是保证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功的基础.角膜瓣制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去上皮瓣、基质瓣和上皮瓣三个阶段,而制瓣方法也经历了由化学法到机械法和飞秒激光法的转变.制瓣方法的不同使得角膜瓣的特点也各异,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更是不同.随着对角膜瓣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开展,对角膜瓣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对角膜瓣的种类、制瓣方法和其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 两种方法进行薄瓣LASIK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海燕;孙同;谭勇

    目的 比较应用飞秒激光(IntraLase)和微型角膜刀(Moria M2,90μm刀头)进行薄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设计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高度近视患者148例(274眼),其中飞秒激光组76例(134眼),微型角膜刀组72例(140眼).方法 飞秒激光组应用IntraLase飞秒激光仪制作角膜瓣,微型角膜刀组应用Moria 90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两组均应用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手术.术后第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行视力、屈光、波前像差等检查.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波前像差、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 飞秒激光组术后3个月检查,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者(BSCVA)108眼(80.6%),与微型角膜刀组(116眼,82.9%)无显著性差异(P=0.642);等效球镜为(-0.49±0.70)D,与微型角膜刀组(-0.56±0.83)D无显著性差异(P=0.448);Schirmer试验结果为(9.5±4.0)mm,与微型角膜刀组(9.5±7.2)mm无显著性差异(P=0.950);BUT结果(7.9±4.3)秒,与微型角膜刀组(8.1±5.5)秒无显著性差异(P=0.867);高阶像差RMS值为(0.480±0.133)μm,低于微型角膜刀组(0.578±0.16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 应用飞秒激光或微型角膜刀进行薄瓣LASIK手术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飞秒激光制瓣的临床效果略优于微型角膜刀.

  • 角膜瓣的种类对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手术的影响

    作者:褚仁远;戴锦晖

    角膜瓣的制作是影响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疗效较关键的一步,角膜瓣包括基质瓣和上皮瓣,普通基质瓣术后视力恢复快,但存在瓣厚薄不匀、厚度预测性差、制瓣后可诱导像差增大.飞秒激光基质瓣厚薄均匀,对像差影响小,术后视觉质量优于普通基质瓣,但设备昂贵,制瓣时间长.乙醇浸泡制作的上皮瓣操作安全,术后视觉质量优于普通基质瓣LASIK术,微型角膜刀法的上皮瓣无乙醇对角膜上皮的毒副作用,较乙醇浸泡法LASEK术刺激症状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轻.角膜基质瓣的蒂位于上方时,术后角膜知觉下降较蒂位于鼻侧时明显且恢复慢,干眼症状更重.在手术安全性和术后视觉质量方面,制作上皮瓣优于基质瓣,上皮瓣存在的刺激症状较明显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是进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外伤致角膜瓣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植玉婷;孙涛;黄勇志

    目的 探讨眼外伤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皱褶、丢失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15眼)在我院行LASIK术后因外伤引起角膜瓣移位、皱褶、丢失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急诊行角膜瓣复位术,术后1 d所有角膜瓣对位良好,皱褶明显消失或减轻,大部分患眼上皮修复,9眼视力达到0.6 ~1.0(60.0%),视力恢复时间快为术后2d,长14 d,平均(7.5±0.4)d.角膜瓣丢失者术后3d上皮修复完整.术后1个月,所有病例角膜透明无细微皱褶,视力0.6 ~1.0,平均(1.02 ±0.45).与损伤前平均视力进行配对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ASIK术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皱褶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恢复良好视力.

  • 视网膜脱离术中用绷带镜保护LASIK术后角膜瓣的效果

    作者:陈佳佳;王文战;李龙

    目的 评价既往行LASIK屈光手术患者的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应用绷带镜保护角膜瓣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既往行LASIK屈光手术的视网膜脱离9例(9眼),术中使用角膜绷带镜完全覆盖角膜瓣表面,在非接触广角镜下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1d、1周及1个月检查视力、眼压、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功能、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9例均无角膜瓣移位或脱失.其中7例术前角膜荧光素染色示角膜下方周边散点状着色.术后1d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2.00±0.87)分较术前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7,P=0.001),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泪液膜破裂时间与角膜染色结果一致.术后1周角膜厚度平均为(531.78±24.17)μm,较术前增厚(t=-4.918,P=0.001).术后1个月角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P=0.170).术后各时间点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术后的患者视网膜脱离在术中使用角膜绷带镜,可避免角膜瓣损伤,早期恢复泪膜的稳定性,有效保护角膜功能.

248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