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的影响

    作者:任冬梅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脂联素(AN)的影响.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组(观察组)41例和诺和灵30R组(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于早餐、晚餐前30 min各皮下注射1次诺和灵30R;观察组在诺和灵30R治疗的基础上,早餐前口服罗格列酮4 mg.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AN及CRP水平,并计算诺和灵30R日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4.10±0.53 mg/L)、甘油三酯(1.84±0.20 mmol/L)较治疗前(6.80±0.57 mg/L,2.31±0.73 mmol/L)明显下降(P<0.05),AN(2.45±3.00 mg/L)较治疗前(1.03±1.28 mg/L)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CRP、TG、AN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诺和灵30R日剂量(30.5±13.6 U/d)较对照组(55.7±14.7 U/d)明显减少(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降低T2DM患者CRP水平并提高AN水平,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 罗格列酮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向进;林忆阳;李春梅;李忆农;冯修高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DM+RSG组,n=40例)和格列吡嗪治疗组(DM+GLP组,n=38例),观察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及结束时检查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白蛋白排泄率用随机晨尿的尿白蛋白/尿肌酐(ACR)比值表示;比较24h平均收缩压(MASBP)和24h平均舒张压(MADBP).结果 治疗6个月后DM+RSG组和DM+GLP组FPG、P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DM+RSG组ACR由治疗前21.8±6.3mg/mmol降至14.6±4.8mg/mmol(P<0.01),DM+RSG组治疗前后MASBP和MADBP降低值同DM+GLP组治疗前后MASBP和MADBP降低值,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尿白蛋白排泄率同MASBP和MADBP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21和0.489,P<0.05).结论 本组研究发现罗格列酮具有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提示罗格列酮具有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 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刘亚丽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均证实2型糖尿病是以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肝脏和外周组织出现胰岛素抵抗并存为特征的,其中胰岛素抵抗是根本的病理生理.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朱志仑;邱贤澄;朱怀平;丁志鹃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卡波糖(50mg,tid),二甲双胍(0.5g,tid)或两药联合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S)、餐后血糖(PBS)、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包括SBP和DBP)、腰围(WC)、血脂(包括TG、TC、HDL、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FBS、PBS、FINS、PINS、HbA1c、SBP、DBP、血脂及hs-CRP均明显改善,二甲双胍组腰围及血脂改善优于阿卡波糖组,联合用药组在PBS、FINS、血脂及hs-CRP有协同作用.结论:联合应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弥补单用一种药物的局限,从而更有效的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血压及炎症反应情况,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改善内分泌、代谢及排卵功能的疗效

    作者:刘义;吕立群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内分泌、代谢及排卵功能的影响. 方法 25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于自然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服用罗格列酮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及排卵功能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患者各时相胰岛素(INS)水平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LH/FSH)、睾酮(T)和雄烯二酮(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克罗米酚促排卵成功率为72%,明显高于治疗前20%(P<0.01). 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使PCOS患者异常的血激素、血脂及排卵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排卵率的影响

    作者:刘杰军;朱慧娟;刚春玲;黄艳丽;潘慧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罗格列酮(RGZ)对PCOS患者CRP和排卵的影响,探讨RGZ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门诊确诊的PCOS患者108例及健康育龄妇女40例(对照组),监测体重指数(BMI)、超敏CRP、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相关性激素.将PCO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6例,年龄(26.3±3.8)岁,单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治疗;B组:36例,年龄(26.5±3.7)岁,单用RGZ治疗;C组:36例,年龄(26.6±3.4)岁,RGZ联合CC治疗.治疗3个周期(12周)重复检测上述各指标,并计算各组排卵率.结果 PCOS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SI<0.021者占59.3%,经相关性分析CRP与ISI等指标无相关性(P均>0.05).PCOS患者治疗后B组和C组CRP水平明显下降,ISI明显升高(P均<0.01),而A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A、B、C 3组的排卵率分别为58.3%、33.3%和83.3%.结论 PCOS的发生除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外,炎症反应也参与了其发病,而且独立于其他因素;RGZ具有抗IR、抗炎症、恢复PCOS患者排卵的作用.

  • 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表达的影响

    作者:邓小艳;刘义;吕立群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9例PCOS患者(PCOS组)和12例排卵正常的输卵管性不育患者(对照组)促排卵后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行体外培养,并用罗格列酮处理48 h,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颗粒细胞IRS-1、-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颗粒细胞IRS-1的表达升高,IRS-2表达降低(P<0.05);罗格列酮可显著降低PCOS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IRS-1 的表达(P<0.05),增加其IRS-2 的表达(P<0 05).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通过调整IRS-1/2的表达失衡,改善PCOS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

  • 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荣华;徐望明;杨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高雄激素血症(HA)、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和长期无排卵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罗格列酮(RGZ)属噻唑烷二酮类药,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

  • 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表达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

    作者:邓小艳;刘义

    研究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aromatase)的表达和雌二醇(E2)分泌的影响,以了解罗格列酮对PCOS卵巢颗粒细胞的局部作用.

  • 罗格列酮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雅洁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采用罗格列酮联合迭英-35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内LH、FSH和空腹FINS等激素水平差异很小.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的各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改善体内各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成功率.

  • 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钱静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TG、TC、FINS、HbA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TG、TC、FINS、HbA1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娇娥;宁尚侠;王景丽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降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36例经双胍类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罗格列酮4mg口服,1次/日,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餐后2h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餐后2h胰岛素(FINS、P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BG、PBG、FINS、PINS、HbA1c下降,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联合其他类型降糖药物治疗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 罗格列酮治疗与预防消化系统肿瘤新进展

    作者:刘芳;张琍

    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作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罗格列酮作为过氧化物酶体蹭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通过结合并激活PPAR-γ,发挥调节细胞脂质代谢、调控细胞周期和活力、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以及程序性凋亡等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岁格列酮(作为一种潜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在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的新研究,希望可以为罗格列酮在抗肿瘤的应用方面提示新视角.

  •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性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华菊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性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PCOS患者6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性激素、胰岛素、血糖水平。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FH、T 水平降低明显,FSH 升高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胰岛素释放水平与GLU水平降低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可有效控制机体性激素及血糖水平。

  • 罗格列酮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机制探讨

    作者:刘亚贤;李小薇;姜怡邓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其机制.方法:将患有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8 mg/d)和对照组,用药6个月,两组患者均服用二甲双胍.监测服药前以及服药6个月后血压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结果:罗格列酮组患者MMP-9水平下降,血压降低.结论: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MP-9水平来实现的.

  • 罗格列酮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作者:揭英锡;邓艳红;陈小淑;陈泳珊;徐泽曦;王朝聪;朱晓琴

    目的 探究罗格列酮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2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酒精肝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处理组(n=5).2017年7—8月期间,正常组自由进食饮水,其余组均采用灌胃法联合酒精饮料自由饮用法构建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炎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泼尼松、罗格列酮治疗.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ALT、AST、MDA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及制作肝脏冰冻切片.结果 罗格列酮处理组ALT(59.0±10.0)U/L、AST(97.5±10.5)U/L、MDA(122.6±24.4)nmol/L含量低于酒精肝模型组ALT(85.5±10.5)U/L、AST(179.0±37.0)U/L、MDA(225.7±21.5)nmol/L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酒精肝模型组肝细胞明显肿胀、点状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与酒精肝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处理组肝组织无明显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程度较轻.结论 罗格列酮对大鼠酒精性肝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胡伟;郑福祥

    资料和方法2005年3月~2008年2月住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35.4~76.1岁,平均54.3±15.8岁,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平均9.7±4.2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0μg/分,血清肌酐≤265μmol/L.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T组)32例和罗格列酮钠治疗(R组)33例.另设3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

  •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作者:伍丽群;周晓梅;韦端红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编号为FTWS007课题样本中体检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24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6例.按析因设计A组服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B组服罗格列酮,C组服二甲双胍,D组虚设不服药;治疗3个月后对各组患者的卵巢大小、BMI和血清中LH/FSH、Homa-IR、T、TG,进行均数比较的多元方差检验.结果:显示两药无交互作用;疗后患者的卵巢体积,血清中LH/FSH、Homa-IR、T、TG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罗格列酮组稍大于二甲双胍组.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疗效大,单独用药时罗格列酮的疗效稍大于二甲双胍.

  • 治疗代谢综合征64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有力;张后民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后两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可能与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 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作者:刘爱新;白玉军;冷海珊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90例血脂正常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单服用阿托伐他汀,实验组采用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液生化检测与颈动脉超声,比较2组血糖、血脂相应指标及血管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 2组血液学检查发现各组内FBG.HBAIC、TG、TC、LDL、HDL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各组内治疗前后除稳定斑块无差异,其他项目差异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同比较,斑块类型和数目无差异,实验组血管内径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 使用罗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均可廷缓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CAS斑块的发生,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两者合用对CAS进展的影响更大.

1681 条记录 1/85 页 « 12345678...848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