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魏凤梅;曲黎黎;张佳;张涛;徐爽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所致肾积水是较常见的泌尿系畸形,是引起青少年肾积水的主要原因[1].2009年1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治疗UPJO3例,均治愈出院,现将其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原发性左肾巨大滑膜肉瘤一例报告

    作者:葛蕙心;孙发;吴朝阳;邹子君

    患者,女,28岁。2014年2月6日因持续性左腰部胀痛7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7年前行CT检查发现左肾区包块,大径约18 cm。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自服中药治疗。1周前,左腰部胀痛加重。无发热、寒战,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查体:血压115/71 mmHg(1 mmHg=0.133 kPa)。腹部膨隆,如孕7个月大小,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可触及约20 cm×17 cm包块,较固定,质韧,无压痛,边界清晰;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WBC 11.02×109/L,中性粒细胞0.83,Hb 154 g/L,红细胞压积0.50。其他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检查:左肾区巨大囊实性占位,约21 cm×18 cm×11 cm,倾向恶性;腹膜后及盆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大径2.2 cm。术前诊断:左肾巨大恶性肿瘤伴腹膜后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全麻下行经腹腔途径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后,上达膈下,下至髂前上棘水平,约22 cm ×18 cm ×10 cm,有包膜,表面血管丰富,肿瘤挤压腹腔内脏器,未见侵犯。腹主动脉及腔静脉间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大约5 cm ×5 cm。将左肾及肿瘤完整切除,切除肿大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检查:(左肾)肿瘤约21 cm×18 cm×11 cm,表面有完整被膜,上附输尿管,切面灰白囊实性,部分实性区域见坏死,囊直径0.5~3.0 cm,囊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镜下观察:恶性肿瘤细胞伴广泛坏死,脉管内见瘤栓。腹膜后淋巴结5枚,见肿瘤转移伴被膜侵犯,另见肿瘤结节数枚。免疫组化染色检查:CK、Vim、CD99、Bcl -2、Calretenin、PAS、CK19、 CK7部分(+),LCA、Syn、CgA、S-100、CD66、CD117、PLAP、CD34(-),Ki-67(60%+),符合滑膜肉瘤。 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有 SYT-SSX 融合基因mRNA表达。术后予异环磷酰胺+吡柔比星+达卡巴嗪方案化疗两个周期,联合腹膜后放疗。术后3个月复查CT结果提示部分腹膜后淋巴结较前缩小,右肺、肝、胸椎、腰椎及骨盆多发转移灶。

  •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42例报告

    作者:李伟;张旭;肖民辉;杨桦;黄杰;邹岷;徐万超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金标准”.2002年3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经腹途径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超声引导下经腹腔途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盆腔异位肾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作者:潘生玉;饶婷;程帆;阮远;余伟民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腹腔途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盆腔异位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例盆腔异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患者各2例.年龄30 ~ 67岁,平均47.3岁.左侧盆腔异位肾结石2例(1例有肾盂切开取石术史11年),脊柱畸形左侧盆腔异位肾结石1例,右侧盆腔马蹄异位肾结石1例.单发肾盂结石2例;多发结石2例,其中1例主体结石位于肾盂,1例为多发下盏结石.结石大小分别为3.4 cm×2.1 cm、3.0 cm ×2.1 cm、2.8 cm×2.4cm、2.1cm×1.9 cm. 4例均全麻下行超声引导下经腹腔途径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采用超声探头施加一定压力作用于腹壁,使肠管尽可能偏离盆腔异位肾表面.结合术前CTU检查结果,在超声引导下寻找日标肾脏穿刺点.在超声实时监测下穿刺目标肾盏或肾盂,寻找并击碎结石,然后留置F6双J管、F18肾造瘘管.记录结石清除情况、术中术后出血、术后腹腔感染情况等.结果 本组4例均通过一次手术碎石并清除结石.4例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2、59、55、51 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6、5、5 d.4例均无大出血、肠管及肠系膜血管损伤、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个月复查均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腹腔途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盆腔异位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 改良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285 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普;殷长军;邵鹏飞;秦超;孟小鑫;居小兵;李杰;吕强;华立新;王增军;顾民;徐正铨

    目的 评价改良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8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0~76岁,平均67岁.保留性神经组年龄51~69岁,平均60岁.术前PSA l.8~50.0 μg/L,平均15.7 μg/L.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为26 ~ 74 ml,平均44 ml.术前盆腔CT或MRI检查,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和精囊、盆壁侵犯;核素骨扫描检查未见骨转移.271例术前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14例TURP后病理检查发现.Gleason评分6~8分,其中6分74例、7分192例、8分19例.肿瘤临床分期T1b期14例,T1c期29例,T2期214例,T3a期28例.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采取经腹腔径路,术中对膀胱颈分离、性神经的保留以及膀胱颈后尿道吻合等技术进行了改良.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5 ~ 21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50 ~ 800 ml,平均240 ml;均未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发生直肠损伤2例,均在腔镜下缝合修补.术后无肠道并发症.术后48~ 72 h拔除引流管,5~8d拔除尿管,术后住院时间为5~11d,平均7d.术后病理检查切缘阳性58例.术后随访时间3 ~ 50个月,平均29个月.208例拔尿管后恢复正常排尿,77例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其中68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控尿,9例3个月后仍有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保留性神经的57例患者中42例术后恢复勃起功能. 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对膀胱颈分离、性神经保留及后尿道吻合等技术的改进可明显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的发展现状

    作者:卢小刚;代远斌;邹小红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是指经腹膜后途径在腹腔镜下对位于腹膜后间隙的器官进行手术操作,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经腹腔途径)相比有很大优势.腹膜后腔镜手术初由Bartel于1969年提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腹膜后腹腔镜外科作为腹腔镜外科的1个分支,已日趋成熟,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现就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 经腹与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杨逢生;李宝兴;刘文泓;杜红兵

    目的 评价经腹膜外途径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关于经腹膜外途径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比较的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后纳入12篇文献,受试患者共1 3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经腹膜外途径组与经腹腔途径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平均缩短21.75 min(WMD=-21.75,P<0.05)、进食时间平均缩短0.80 d(WⅧ=-0.80,P<0.05);(2)估计出血量(WMD=-18.89,P>0.05)、住院时间(WMD=-0.90,P>0.05)、术后切缘阳性率(OR=1.17,P>0.05)、术后漏尿(OR=1.37,P>0.05)、术后控尿率(OR=1.33,P.05)及术后吻合口狭窄(OR=1.97,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经腹膜外途径与经腹腔途径相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对腹腔器官影响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腹腔镜经腹膜外膀胱巨大憩室切除1例报告:附视频

    作者:张德清;朱耀丰;孟辉;李岩;王俊;史本康

    目前的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手术多数经腹腔途径完成.我科于2012年6月成功完成1例腹腔镜经腹膜外膀胱巨大憩室切除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3岁,因"查体发现膀胱憩室5年余"入院.近一年患者尿频加重,无其他伴随症状.腹部超声示膀胱右侧壁6.0 cm×7.0 cm囊性暗区,似与膀胱相通,外凸,排尿后囊性暗区变小约4.0 cm×2.9 cm.超声意见:膀胱憩室声像图、尿潴留.盆腔CT示膀胱右侧见囊性水样密度,且与膀胱相通,符合膀胱憩室(图1).术前膀胱造影示膀胱憩室位于膀胱右侧壁(图2).

  • 学习曲线期间采用经腹及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胡成;周祥福

    为比较在学习曲线期间,经腹腔及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差异.前瞻性对比分析了35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腹腔镜经腹腔或经腹膜后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研究分两组:A组为经腹腔途径,B组为经腹膜后途径,两组手术由不同医生完成.记录术中患者体位、Tmcar位置、病变输尿管侧、取石情况及输尿管缝合情况,分别分析两组问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

  • 1115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肿瘤学中期随访结果

    作者:吴杰英;庞俊

    有关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已有较多报道,但多数大样本的报道为经腹腔途径,而腹膜外途径的报道多数样本量偏少.2010年1月法国医师Paul等在Eur. Urol.率先报道了1115例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的相关随访结果,样本量大,数据可靠.

  • 改良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鹏飞;殷长军;孟小鑫;居小兵;吕强;李杰;秦超;张炜;顾民;华立新;徐正铨

    目的 评价改良的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05例患者资料.患者年龄51~73岁,术前血清特异前列腺抗原平均13.6μg/L,前列腺体积平均45 ml,术前均由病理检查确诊,Gleason评分6~8分,核素骨扫描示无骨转移.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对膀胱颈精囊腺分离以及膀胱颈后尿道吻合等技术进行了改良.结果 手术时间65~150 min,半均93 min.术中出血50~400 ml,平均115 ml,术中均未中转开放手术,无大血管及直肠损伤.术后切缘阳性24例,术后吻合口尿漏1例,无肠道并发症.术后平均7 d拔除尿管,拔管后正常尿控64例,术后3个月内恢复尿控33例,术后3~12个月内恢复尿控5例.术后随访5~33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有3例尿失禁,保留性神经患者中15例术后勃起功能良好,17例出现生化复发.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痛根治术手术操作空间大,解剖标志清晰,肿瘤治疗效果满意.对膀胱颈分离及后尿道吻合等技术的改进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旭;傅斌

    LRP已成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首选方法之一.Schuessler于1992年报告了第1例LRP[1],5年后他首次报道了9例经腹腔途径LRP[2].同年Raboy报道了第1例腹膜外途径LRP[3].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和器械,LRP手术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公认.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巴黎Moutsouris研究所和Creteil的Henri Monder医院为LRP终成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为止他们报道的LRP手术例数多.Moutsouris式LRP是以"顺行式"为主[4];而德国Heidelberg大学Rassweiler等通过模仿开放性RRP进行"逆行式"切除前列腺,建立了Heilbronn式LRP[5].近,机械人辅助LRP亦在发展,并被认为是有前景的手术方法[6].2000年5月,Binder做了第1例机器人辅助LRP,随后美国底物律Vattikuti研究所完善地建立了机器人LRP技术,从2001至2004年他们共做了1100多例机器人辅助LRP[7].

  • 不同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疗效比较

    作者:孙燕兵;马一瀛;刘宗泽;徐海杰;张广良

    目的:探讨经2种路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8例,其中54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TLRP)作为 TLRP 组;44例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作为 ELRP 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LRP 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长于 ELRP 组,术中出血量大于 ELR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LRP 较 TLRP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胎儿宫内输血及其进展

    作者:方群;许玉芳

    1胎儿宫内输血的途径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宫内输血主要有经腹腔途径与经脐静脉途径.1963年,Liley首次进行胎儿腹腔内输血治疗严重Rh溶血性贫血获得成功.80年代初期,Rodeck报道了在胎儿镜下成功地穿刺脐静脉进行宫内输血.1983年,Daffos在超声介导下行胎儿脐静脉穿刺取得纯胎儿血.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宫内输血的发展.1985年后,脐静脉输血开始用于临床.1986年,Jacquetm在B超下经胎儿脐静脉换血成功.随后有报道经胎儿心脏输血以及经胎儿肝门静脉输血.这两种途径对胎儿损伤较大,很少采用,仅在脐静脉穿刺困难或失败时才应用.虽然换血疗法仍为抢救严重新生儿溶血的重要方法,但在胎儿期,由于宫内换血操作繁琐、费时,容易造成宫内感染等原因,现已极少应用.而宫内输血则应用得越来越普遍.腹腔输血主要靠膈膜和腹膜表面淋巴管吸收红细胞,而后通过胸导管进入血循环.当胎儿出现腹水时,经腹腔输血效果不佳.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脐静脉输血已经成为宫内输血的主要途径.该途径将血细胞直接输入胎儿血循环,输血前可取血检测血型及贫血程度,输血后可检查贫血纠正情况.也有提出两种输血途径结合应用,先行脐静脉输血,再行腹腔内输血,可减慢输血后红细胞压积下降速度.

  • 腹股沟斜疝并血小板无力症1例报告

    作者:姚浩琛;杜晓宏;王春丽;张平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近2年于2014年2月10日入院。青年男性,病史长。既往:无手术史。自诉平时易发生轻微鼻衄,皮肤粘膜较易外伤淤青,原因不祥,家族无类似病例,父母无近亲结婚史。否认服用阿司匹林、氯雷他定等药物。症状体征无异常。查体:腹壁平坦,腹股沟区有肿物及偶有腹胀。患者站立及咳嗽时肿物自阴囊突出。用手按住腹股沟外环并嘱患者咳嗽时,可有膨胀性冲击感。如嘱病人平卧或用手将肿物向腹腔推送,肿物可消失。回纳后用手指紧压腹股沟深环,让患者起立并咳嗽,肿物不再突入阴囊,撤去手指,可见肿物由外上向内下鼓出。腹部彩超声像图为阴囊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不均质回声区,并且阴囊内包块与腹腔相通,通道宽约6 mm。内容物为有活力的肠腔回声,嘱患者增加腹压后蠕动更明显,可探及肠系膜血管血流。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综合上述情况符合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诊断标准。拟于2014年2月14日行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 ,TAPP)。

  • 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评估(附40例报告)

    作者:严夏霖;冯波;卢矫阳;张森;周乐其;李健文;薛佩;孙晶;马君俊;臧潞;董峰;陆爱国;王明亮;郑民华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的安全性,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40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APE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安全性、恢复情况、并发症、环周切缘及近期疗效。结果:本研究手术时间(138.9±37.6) min,术中出血量(92.2±35.1) mL,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1.9±3.4)枚。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术中见穿孔1例。术后病理见环周切缘阳性1例。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1.0) d、(3.1±0.7) d、(9.6±2.1) d、(14.9±1.8) d。术后见会阴切口感染2例,泌尿功能障碍3例,性功能障碍1例。结论: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APE安全、可行且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近期疗效满意。

  • 单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附18例报告)

    作者:朱汝健;张忠;韩子华;陈安屏;黄理福;林昀

    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是指通过单一小切口(1.5~4cm)置入多个穿刺器或带多个操作孔道的穿刺器,通过操作孔道利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或新式器械设备进行的微创手术。LESS多采用经腹腔途径,但大部分泌尿系器官位于腹膜后,经腹膜后手术可减少对腹腔脏器的干扰,而单孔后腹腔镜手术正是结合二者优势。本科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完成18例单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作者:张大宏;郑珉;丁国庆;陈岳兵;余大敏;李新德

    我院泌尿外科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18例病例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手术均获得成功,初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经腹腔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例报告

    作者:何小祥;虞利民;张卫星

    本院于2002年开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腹腔途径单孔腹腔镜下肾切除术14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韩玉娟;孙艳;李清;葛玲侠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行肾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LESS 行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0.0~230.0 min,平均182.61 min;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1.0~4.0 d,平均2.6 d;术后住院时间1.0~9.0 d,平均6.0 d。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无继发性出血和切口感染。结论:LESS 行肾切除术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患者安全,促进康复。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